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定  價:NT$ 580 元
優惠價:90522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7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由於沈括對所記事物抱着認真謹慎的態度,因此《夢溪筆談》所記載的典章制度、人事官政等政治資料,以至唐代至北宋初期關於音樂、詩歌、繪畫等人文藝術的趣聞逸事,大大豐富了我們對當時政治、藝術和文化的認識。此外,《筆談》還記錄了大量關於數學、天文、曆法、工程、建築、醫藥等科學範疇的材料。當中不少題目,更是沈括自己的科學見解和新理論、新方法。這正是《夢溪筆談》與一般的筆記作品不同之處。……尤其沈氏對科學問題的各種洞見,更為人所稱頌。著名科學史專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視此書為中國科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作,而沈括更是「中國整部科學史最卓越的人物。」
——馮錦榮

作者簡介

馮錦榮,日本京都大學文學博士,歷任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和訪問教授、大阪關西大學卓越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美國國會圖書館亞洲部高級研究員,現為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副教授、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院士兼代理所長、中國科學院竺可楨科學史講席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兼職教授,香港太空館顧問、香港海事博物館顧問。研究範圍包括東亞科學技術史、科學儀器及地理輿圖史、耶穌會科學史、伊斯蘭科學史、中國學術思想史、《周易》注釋史、日本江戶思想史等。

林學忠,日本國立筑波大學碩士,博士課程學分修滿,香港大學哲學博士,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高級導師,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名譽助理教授。主要研究近代東亞國際關係史、中國近代史。編著有《從萬國公法到公法外交:晚清國際法的傳入、詮釋與應用》、《宗教.藝術.商業——城市研究論文集》。

陳志明,香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博士,研究範圍包括明清思想與文學。現職香港大學中文學院講師,負責中文增補課程。多年來亦頗涉獵資訊科技與語文教學、歷代漢字字樣演變等課題,著有相關論文多篇,散見於國內外期刊。另著有《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香港工程發展130年》(合著)中英文版。

知識爆發時期的理性產物──《夢溪筆談》導讀/馮錦榮(節錄)

 

一、沈括的生平

十一世紀的北宋知識界,上至帝主,下至士大夫官僚,都呈現出致力於「大宇宙」探索的思想傾向。在這宏大的思想氛圍下,他們嘗試對社會與自然界的事物進行全面的分類與綜合,企圖以「理」、「氣」、「數」等觀念闡發天地、萬物背後的「體」及其相互關係之中的「用」。

沈括出生的前兩年,即景祐元年(一○三四),宋仁宗(趙禎,一○二二─一○六三在位)系統地把其植基於《尚書》〈洪範〉「建用皇極」的帝王學理念推衍到天文、律曆、五行等領域及相關文獻編纂的事業上去。他在康定元年(一○四○)更親撰《洪範政鑒》十二卷向羣臣展示。沈括(一○三二─一○九六),字存中,北宋錢塘人,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他出身自官宦家庭,父親沈周曾任侍御史,又經歷多次外遷,沈括都隨行。雖然都不是顯要職位,但這些經歷卻富豐了沈括的閱歷。沈周死後,沈括以父蔭獲授沭陽縣主簿的小官,可是他並不滿足於此,特意要循科舉之途進入官場,在嘉祐八年(一○六三)三十一歲時,登進士第,正式由士人的途徑晉身官場。其後獲推薦入京任昭文館編校,後遷館閣校勘。其間,又參與詳定渾儀的工作。昭文館的官雖然不大,但因緣際會,他得以閱讀到北宋初年聚集在京師的大量典籍,而詳定渾儀的工作,又使他接觸到天文、曆算以至觀測儀器的設計和製作等範疇的專門知識。沈括自己對各種學問也有濃厚興趣,加上他無論做事治學,都一絲不苟,因此這段時間,他的學問進步很快。

四十歲服母喪期滿後,沈括再度回京,任大理寺丞、館閣校勘,又充檢正中書刑房公事。這段經歷,又使他對北宋的司法制度有所認識。其後,他奉命提舉疏浚汴渠,由於工程需要,他努力研究測量方法,提出了分層築堰法來測量汴渠的高度。這段時間,他又兼任提舉司天監,負責改製渾天儀和編修新曆的工作。他大膽推薦布衣衞朴入監參與修曆工作。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沈括除了閱讀大量天文書籍外,還重視實測。他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每天觀測極星位置的變化,繪圖二百多幀。

熙寧六年(一○七三),因王安石之薦,沈括負責兩浙水利。次年,安石罷相,但沈括的仕途並沒有因此而受阻。同年,擢為知制誥,又為河北路察訪使,兼判軍器監。熙寧八年(一○七五),沈括受命出使遼國,跟遼人談判宋遼邊境問題,取得成果。使遼期間,又對沿途所見所聞,詳細記述,著成《熙寧使虜圖抄》。同年,他又詔為權發遣三司使,參與國家財政工作,對北宋的財政和稅收制度,提出了不少建議。

熙寧十年(一○七七),沈括因事被劾,出知宣州。元豐三年(一○八○),改知延州,兼鄜延路經略安撫使,奉密旨練兵,以備對西夏用兵。翌年,宋廷發兵攻西夏。元豐五年(一○八二),因徐禧輕敵大敗,沈括受牽連,以「坐始議城永樂,既又措置應敵俱乖方」,貶為均州團練副使。自此,沈括仕途便告結束。往後數年,他輾轉回到潤州,居於夢溪園。元祐七年(一○九二)前後,他寫成了《夢溪筆談》,過了幾年,紹聖三年(一○九六)六十五歲卒。

沈括在朝廷當過不同的官,都有所建樹。而且,對於各個官位的沿革和所需知識,他也是認真學習,遇到不明白處,又不厭其煩地問個究竟,因此造就了他學問知識的廣博。《宋史》說他「博學善文,於天文、方志、律曆、音樂、卜算,無所不通,皆有所論著。」正正反映了他治學嚴謹認真的特點。而晚年寫成的《夢溪筆談》,正是他廣博學問的全記錄。

可惜的是,沈括的著作大多散佚不存,猶幸的是他晚年居於夢溪園,把平日所見所聞和思考的事情,逐條記錄,成《夢溪筆談》一書。當中涉獵的範圍十分廣泛。自然科學方面,包羅了天文、曆法、數學、物理、地理、地質、生物、化學、建築、工程、醫藥等科學內容;人文科學方面,記錄了古今文學藝術、史學考證、語言文字、音樂繪畫等的資料;政治興革上,他對制度沿革、外族興衰、名臣言行等,也多有記載和評議。

像《夢溪筆談》(以下簡稱《筆談》)這類筆記作品,唐、宋時期有很多,例如沈括在《筆談》中多次提到唐人段成式撰的《酉陽雜俎》便是相類的作品。可是段氏之書,被《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為「多詭怪不經之談,荒渺無稽之物」,而評《筆談》則說「括在北宋,學問最為博洽。於當代掌故及天文、算法、鍾律尤所究心。」「湯修年跋稱其目見耳聞,皆有補於世,非他雜志之比。勘驗斯編,知非溢美矣。」是書與別不同之處,不僅在於其集人文與科學知識之大,而且所記所錄,都是沈括自己耳聞目睹之事或讀書心得,雖然有些內容近似迷信,但都是當時宗教信仰的反映,對於荒誕不經之事,他是鮮少記錄下來的。至於各種現象,沈括也盡力解說。如果不明箇中原因,就清楚說明。這比其他虛實不分的筆記作品,無疑是更具理性批判和可讀性的。

由於沈括對所記事物抱着認真謹慎的態度,因此《筆談》所記載的典章制度、人事官政等政治資料,以至唐代至北宋初期關於音樂、詩歌、繪畫等人文藝術的趣聞逸事,大大豐富了我們對當時政治、藝術和文化的認識。此外,《筆談》還記錄了大量關於數學、天文、曆法、工程、建築、醫藥等科學範疇的材料。當中不少題目,更是沈括自己的科學見解和新理論、新方法。這正是《筆談》與一般的筆記作品不同之處。我國古代的文人筆記著作,大都以記錄事件為主,作者往往將一些趣聞逸事或考證補遺的意見,條列而出。當中人文藝術的內容很多,但記錄科學知識的卻相對鮮少。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作者多為文人,對科學知識瞭解不深,難以實錄,自然有所取捨,把焦點放在熟悉的文人雅趣或者考證補闕之上。即使是稱為博物學的作品,也多是將道聽塗說,或古書所載之事,筆錄一番而已。

《夢溪筆談》內容贍博,尤其沈氏對科學問題的各種洞見,更為人所稱頌。著名科學史專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一九○○─一九九五)視此書為中國科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作,而沈括更是「中國整部科學史最卓越的人物」。

目次

《夢溪筆談》導讀

 

故事──追本溯源

卷一.故事一

卷二.故事二

 

辨證──糾謬以存真的知識態度

卷三.辨證一

卷四.辨證二

補筆談.卷一

 

樂律──古代音樂原理闡微

卷五.樂律一

卷六.樂律二

 

象數──傳統天文理論發微

卷七.象數一

卷八.象數二

補筆談.卷二

 

人事與官政──做人為官的寫照

卷九.人事一

卷十.人事二

卷十一.官政一

卷十二.官政二

 

權智──古人智慧的頌揚

卷十三.權智

補筆談.卷二

 

藝文與書畫──文學藝術生活風貌

卷十四.藝文一

卷十五.藝文二

卷十六.藝文三

卷十七.書畫

 

技藝與器用──古代良工巧藝實錄

卷十八.技藝

卷十九.器用

 

神奇與異事──怪異現象與物事的記述

卷二十.神奇

卷二十一.異事(異疾附)

 

謬誤與譏謔──揭示世人錯誤的認知

卷二十二.謬誤(譎詐附)

卷二十三.譏謔

 

雜誌──紛紜世事的大熔爐

卷二十四.雜誌一

卷二十五.雜誌二

 

藥議──對藥物學的認識

卷二十六.藥議

補筆談.卷三

 

名句索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52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