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臺灣旅行寫真照片(1920-1930)
滿額折

臺灣旅行寫真照片(1920-1930)

定  價:NT$ 2500 元
優惠價:902250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48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6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臺灣旅行寫真照片(1920-1930)》一書主要收錄了臺灣於1920至1930年代的旅行相關史料與照片,包括《臺灣一覽》(1912年)、《臺灣鐵道旅行案內》(1940年)、《臺灣鐵道旅行案內》、《臺灣案內》與部分鐵道紀念章。日治時期總督府為了殖民地經營所需,開通了基隆與高雄之間的線路,之後遵循著島內環線構想之鐵道網也逐漸完善。故臺灣當時所發行的旅遊指南書,也多是配合鐵路沿線,分成各驛站來加以介紹其觀光景點,足見當時的旅客普遍利用鐵道作為觀光旅行之交通工具景況。

作者簡介

闞正宗
嘉義市人,出生於臺灣嘉義,成功大學歷史學博士。長年從事佛教寺院及文物的田野調查,二十餘年間完成有關佛寺、人物田野調查專著、合著十餘冊。
代表性著作有:《臺灣佛教一百年》(東大,1999)、《臺灣佛寺的信仰與文化》(博揚文化,2004)、《重讀臺灣佛教──戰後臺灣佛教(正續編)》(大千,2004)、《臺灣佛教史論》(北京宗教文化,2008)、《臺灣日治時期佛教發展與皇民化運動──「皇國佛教」的歷史進程(1895-1945)》(博揚文化,2011)、《臺灣佛教的殖民與後殖民》(博揚文化,2014)等學術著作書。
曾任法鼓佛教學院、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現任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助理教授。

張益碩 (導讀)
臺中市人,1973年生,日本東洋大學文學研究科佛教學專攻碩士,筑波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科哲學‧思想專攻宗教學‧比較思想學分野五年一貫制博士班入學,現為佛光大學佛教學研究所博士生。

壹、前言
觀光一詞英文稱之為「Tour」,其語源來自拉丁語Tornus(轆轤―一種畫圓圈用的轉盤),係指含有前往各地且會回到原出發點的巡迴旅行之意。所謂「旅行」(TRAVELLING)是指人們離開他們所住的地方,從事空間的移動或遊歷行為,此旅遊可分長期間離鄉背井去遊歷、旅行,或短期間離開家鄉後再度回來。
而Tourism一詞,最早被採用於1811年,係由Tour加ism而成,含有二種意義:(一)是表示以旅行達到娛樂的目的之各種活動,(二)是表示與觀光事業有關活動之理論與實務。
許多學者均有對觀光下定義,例如瑞士學者杭吉克(Hunziker)與克拉普夫(Krapf)對觀光所做的定義是:「觀光是旅行或非居民停留所引起各種現象及各種關係的綜合,惟此種停留不致成為永久居留,或不予任何賺錢活動發生關聯。」 因此,從此定義看來,觀光是一極為複雜的社會現象,並且旅客前往目的地的移動僅是暫時性的,並非永久,因此與長期待在該地工作以賺錢為目的,如現今我們持工作簽證在外國就業,並不相同。
人類從古至今皆有離鄉之經驗,而這經驗即構成人類旅行活動之一部份。一般認為最初的旅行動機在於從事貿易與經商,尤其在歐洲,人類最早的旅行者應算是腓尼基人,他們旅行的目的即在於貿易。接著,約在西元前776年以後,自從古代希臘的奧林匹亞成為宗教聖地之後,每四年均要舉行大規模的運動大會,素來均會吸引了眾多前來朝拜的觀光客。
到了十八世紀的六〇年代,由於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推動了古代旅行向近代旅遊的轉化,最顯著的特徵即是,蒸汽機的發明導致鐵路及輪船等大型而快速的交通工具的出現,使得交通相較於前近代更為便捷。雖然此階段仍以上流社會為觀光活動之主流,但此時人們逐漸對觀光活動之看法,認為「勞動只是生活的手段,娛樂才是人生所應追求之目標」,自由觀光旅行已成為一種時尚、潮流及風氣了。
接著到了十九世紀時,除了鐵路及造船技術大幅提高外,由於郵電系統,如電話、電報、或郵政業務的更加進步與蒸蒸日上,國際觀光旅遊更為興盛。而對近代觀光事業有重大貢獻的是創辦旅行團的湯瑪斯・庫克(Thomas Cook),其對近代近代觀光事業之功績在於:(一)使旅行正式成為一個體制;(二)促使旅行大眾化;(三)使旅行更加容易與便利;(四)為旅行開拓新的旅行型態,因此有人稱之為「近代觀光業之父」。 換言之,我們所謂的近代意義的觀光事業,乃西方近代化過程之產物。
然而,對於近代化要如何理解,一直是學術界討論的課題。這裡不擬對近代化做深入的討論,只是強調,自十九世紀以來,非西歐國家以近代化為主要目標。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大量的引進西方的制度與建設,借用德國社會學家韋伯的觀念,即是所謂的「合理化」,日本也是唯一非歐美國家獨自完成近代化的國家。日本在經過明治維新的西化運動後,即很快的接受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產物―觀光,並將觀光活動當作休閒文化的重要項目,而後統治臺灣之後,進而影響了臺灣的「現代化觀光建設」。
正如曾山毅所指出的,由於近代化的影響,人們生活的空間與時間發生變化,並引起人們移動性的增大,形成並普及近代旅行的社會條件。 然而,相較於上述西歐及日本的近代化過程,臺灣之近代化因為是在日本的殖民統治下所推動的。因此,雖然臺灣的邁入近代化是日本殖民時期的重要特徵,且臺灣在日本統治下,同時經歷了殖民地化與近代化的雙重歷史過程。而在日本統治殖民地臺灣的過程中,也或多或少引進了近代的制度和設施,例如鐵路、郵政、銀行等基礎設施,以及各種制度,如官僚組織、司法系統、學校制度、警察制度等等。 可是,正如周婉窈所指出的,殖民母國在殖民地所進行的近代化,往往是有選擇的,以殖民母國利益為依歸。 因此作為日本的殖民地,除了殖民統治慣見的經濟剝削外,日本也將臺灣建設成日本殖民統治的「廚窗」。 換言之,僅管臺灣具有近代意義的觀光旅行則是從進入日本殖民時期才開始的,但我們也必須考慮當時觀光旅行背後的殖民地主義性格。
日本殖民時期的臺灣,由於鐵道是本島居民最為普遍利用的陸上交通工具,先行研究指出了,當時所發行的旅遊指南書,多是配合鐵路沿線,分成各驛站來加以介紹其觀光景點,因此造成當時的旅客普遍利用鐵道作為觀光旅行之交通工具, 例如臺灣總督府鐵道部所出版的旅遊指南書《臺灣鐵道旅行案內》 ,即以配合鐵道沿線的方式來介紹臺灣的旅遊景點,因此有必要瞭解日本殖民時期鐵道的發展歷程。
關於日本殖民時期臺灣鐵道的發展,統治初期,全臺僅有清領時期所建之基隆至新竹間九十公里的鐵路,路上交通的貧乏限制了許多的發展。因此統治初期,殖民地政府即思考臺灣全島之鐵路建設事宜。如《臺灣日日新報》即以〈臺灣鐵道〉為題之社論,所論述之內容開宗明義即指出:臺灣第一病源即是交通運輸之貧乏,因此鐵道鋪設之問題為刻下緊急之要務。但所考慮的只是在於鐵道是否應官設,還是可以允許私設的問題點罷了。 最後決定由官方主導,並於1896年11月成立鐵道會社,通過一改建臺北至新竹的舊鐵路,二新建新竹經苗栗、臺中、嘉義、鳳山至打狗(高雄),以及楊厝經臺南至安平的新鐵路。
根據蔡龍保的研究,將臺灣總督府對臺灣鐵道的發展分為三個發展階段 ,大致可分為:(一)建主改從時期(1895-1926),即總督府最初的鐵路建設以佈置新線為主,而以改良清代所留下之舊線為輔、(二)改良時期(1927-1936),1927年鐵道部新設改良課,負責改良事業,此後,1927年至1936年間確實無興建新線,鐵道部希望能積極全方位地改良鐵路、(三)戰爭時期(1937-1945),進入戰爭時期之際,無論是「熱帶產業調查會」的討論,或是「臺灣十年實業計畫」中的規劃,鐵路的發展政策,著重於全方位的改良事業,特別重視運輸力的強化。換言之,每一時期各有其發展之重點,從鐵路的功能來說,由最初滿足軍方接收臺灣的需求,轉為開發臺灣、促進臺灣社會經濟發展,以迄進入戰爭時期支援戰時國策之需求,在在顯示出鐵路政策係配合臺灣總督府政策或日本帝國的整體發展,具有一定程度的從屬色彩。
總之,殖民地初期,總督府為了殖民地經營所需,輸送物資的基礎線路縱貫線,開通了基隆・高雄間之線路,之後遵循著島內環線構想之鐵道網也漸漸完善了。 雖然1908年西部縱貫鐵路才全部完成,但1903年8月間,日本鐵道運輸課在編纂《鐵道案內》時已將臺灣鐵路沿線的名勝照片,配合插圖略述地理沿革及聖蹟。 隨著西部鐵路縱貫線完成,所經之地產業發展漸趨快速,使得臺灣西部呈現迅速發展之勢。接著總督府鐵道部再興建臺灣東部的鐵路,並配合各項移民、產業計畫,以促進當地的開發。到了日本殖民中、後期,臺灣鐵路進而致力於東西線鐵路的連絡甚至環島鐵路網的佈建,以圖全面開發、殖民臺灣,並加強與殖民地母國日本的連繫。
另外,即前面所提到的關於日本殖民時期鐵路與觀光事業發展的關係,總督府鐵道部自1908年縱貫鐵路完工後,即設有「旅客係」,負責旅客招徠宣傳等事務,到了1931年交通局決定由鐵道部負責臺灣的觀光事業,最後於1937年正式在鐵道部運輸課下設觀光係(課),可以看出,日本殖民時期臺灣的觀光事業長期以來由鐵道部居主導地位。 蔡龍保整理至1937年為止,臺灣觀光事業機構有11個,以鐵道部為基礎的機構不少,例如:日本旅行協會、日本旅行俱樂部臺灣支部、臺灣旅行俱樂部、日本觀光聯盟臺灣支部等等,均對於臺灣觀光事業的開發,不遺餘力。 鐵道部對臺灣旅遊事業,亦有不少的宣傳活動及配套措施,例如:藉由發行《臺灣鐵道旅行案內》來介紹臺灣各地之實情、且鐵道部對旅客優待的名目相當多,像學生、教職員、孤兒院、保育院、感化院等兒童、青少年及其看護人、軍人及其眷屬等,均有折扣優待。
另外,鐵道部也會舉辦各種的旅遊活動,例如,為增加鐵路的客運量,車站站長亦曾舉辦地區名勝古蹟的遊覽,將該地的風景、名產、地方性表演等介紹給外地人。 此外,「北投納涼」活動、賞月列車、鐵道部對至基隆、淡水、蘇澳(南方澳)等三大海水浴場之乘客,實施星期日及節目慶典時的車票減價措施。 尤其,鐵道部對於參與宗教活動者,不論是臺灣本土信仰,如臺南天上聖母祭典、基隆慶安宮祭典、北港及新港媽祖祭典、臺中街媽組祭典、大稻埕城隍廟祭典,或是日本神社如圓山豐川稻荷例祭、臺灣神社祭典等,亦給予運費上之優待。
從上述看來,確實日本統治時期的鐵道建設有相當濃厚的殖民地性格,但也由於鐵道交通基礎建設的整備,而使得旅客運輸的增加及迅速,而改變了對島內空間的視野變化,即鐵道實現了大量運輸的情況,也促進了島內旅遊事業的發達。並從總督府鐵道部自1908年,即設有「旅客係(課)」的機構,一直到1937年在鐵道部運輸課下設觀光係(課),以及鐵道部所推行的各種觀光宣傳策略看來,即可明白,殖民地政府有計畫地主導了臺灣觀光事業政策的推動。

目次

導讀
一、臺灣鐵道旅行案內
二、臺灣案內
三、臺灣一覽
四、日治時期鐵道紀念章
五、旅遊照片
六、旅遊明信片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25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