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民主藝匠
滿額折
民主藝匠
民主藝匠
民主藝匠
民主藝匠
民主藝匠
民主藝匠
民主藝匠
民主藝匠
民主藝匠
民主藝匠
民主藝匠
民主藝匠
民主藝匠
民主藝匠
民主藝匠
民主藝匠
民主藝匠
民主藝匠
民主藝匠
民主藝匠
民主藝匠
民主藝匠
民主藝匠
民主藝匠
民主藝匠
民主藝匠
民主藝匠

民主藝匠

定  價:NT$ 600 元
優惠價:90540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9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對抗貧窮、尋求社會正義的第一線行動者,最實際而深刻的反思。
•本書指出在繁榮、進步的國家,對於極端貧窮的存在若不是有爭議,就是一概否認,而否認極端貧窮正是對民主的反諷;這對於已進入先進國家、號稱民主,並積極提倡轉型正義的台灣,是一個很重要的參照與反省。
•有別於許多以社會面議題為考量的運動,本書有極強烈的人道關懷,是真正以人為關懷的核心,關注人(包括赤貧者和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存處境與尊嚴。
•本書中強調唯有公眾、弱勢和體制共同對話、合作,才有可能改變現實。民主是需要聯合所有人一起創造的藝術品,這本書中分享的經驗與反思,正是現時台灣社會所需要的。

公眾、赤貧家庭與社會體制彼此結盟,共同對抗社會排斥
在原本沒有連結的地方創造連結,打造一個真正立基於全民公義的民主社會

我們所在的民主社會,應該是一片可以自由表達的土地,在這裡,每一位國民的發言都會得到同等善待。然而,我們的社會並未對所有人一視同仁,甚至排除了部分的成員——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赤貧者。我們對這些人沒有期待,沒有夢想;或者我們積極投身對抗貧窮,卻像是一直想要擺脫這些棘手的問題,看在這些底層同胞眼裡,我們其實是想盡辦法要擺脫他們……
為了不再感到困窘不安,我們否認窮人的存在,但如果把他們看成與自身命運息息相關的人,我們就不得不以全然不同的方式來思考。赤貧者的處境其實是對人類理性的挑戰。當我們從內在辨識出他們所承受的痛苦,才能勇於面對自己最脆弱的部分,意識到即使在極端的困窮之中,人還是人,尊嚴不減。
民主需要許多藝匠來雕塑、刻畫、翻土、耕耘,才能真正讓每個人重拾平等的尊嚴與基本權利,而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民主的藝匠。本書訴說了十二個故事,說書人來自三大洲的六個不同國度,有著不同的生活背景。他們踏上了一條人跡罕至的旅程,卯足全力,扭轉局勢,試圖超越社會對窮人的排斥。在看似無路可走的僵局中,闖出一條希望之路;在原本沒有連結的地方,創造連結。
這些發生在學校、報社、工會、小型企業、電力公司、鄉村教堂、大學學府、歐盟、人權法院、聯合國等場景的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和赤貧同胞結盟,影響社會體制,不管在任何領域,不論是地方、國家或國際的層次,我們都有機會與赤貧同胞攜手改變各種不公義的事情,創造更友愛的社會。而當社會體制願意為了赤貧公民作出改變,變得更平易近人、更公平正義,體制本身也會經歷深刻的轉化,它會重新發現自己存在的緣由與初衷。

「赤貧者往往不被看見,民主社會裡沒有他們的聲音,但赤貧者的聲音需要被聽見,因為他們用生命對我們所處的社會有所洞察,在不同社會位置的我們,都可以與他們聯合改變我們的社會。這才是真正的民主,對解嚴三十年後的台灣社會,這是多麼重要的提醒!」
——王增勇


「《民主藝匠》是處處令人驚歎的好書,提醒我們成為人、成為他人之鄰人,以及種種體制與社會之初衷,並揭示了可付諸實踐的知識與行動的方法。書中記錄了超越階層的結盟,在生活安穩者與赤貧者相互交流傾聽、彼此為師的過程中,如何成為更新視野與改變體制的活水泉源。本書對『民主』提出深刻的洞見:在追求立基於全民公義的民主路途上,如果少了赤貧者的聲音,只是虛假的民主。」
——蔡怡佳


「在現在所處的世界,赤貧問題似乎複雜到難以定義,遑論解決。第四世界卻能從榮耀赤貧者的生命經驗開始,還給他們尊嚴,樹立了助人工作、社會連結及對抗赤貧的新典範。《民主藝匠》教我們與社會排除訣別,我們每一個人,不論社會角色與階級,都能從心傾聽、與他人連結,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改變社會的位置與方法。」
——陳淑芬


「我會把這一本書放在書桌每日可見的明顯位置。不時翻閱,每個月重讀一個故事,每年重讀一回。希望有更多關心貧富不均與貧窮議題的社會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政治家能讀到這一本真實的好書。」
——陶蕃瀛

〔推薦〕
誠摯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政界
王幼玲(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
孫大川(監察院副院長)
陳建仁(中華民國副總統)

學界
王增勇(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副教授)
陶蕃瀛(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副教授)
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顧瑜君(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

文化、宗教、公民團體
郝明義(大塊文化董事長)
陳淑芬(現代婦女基金會副執行長)
陳來紅(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創社理事主席)
鄭村棋(人民民主陣線代表、社會運動者)
劉一峰(花蓮玉里天主堂本堂神父、第26屆醫療奉獻獎得主)

作者簡介

約納.羅生福(Jona M. Rosenfeld)
以色列社會工作的先驅。1922 年出生於德國,1933 年舉家移民到巴勒斯坦,於倫敦經濟學院和芝加哥大學社會服務管理學院求學。在以色列建國初期,社會工作尚處起步階段,羅生福很快就在這個領域脫穎而出,他是以色列全國社會工作學院理事會、社會工作協會與以色列國家兒童委員會的創始人,也是以色列布魯克達兒童與青年研究中心(JDC-Brookdale Institute)首席科學顧問,他在該中心創立了「從成功學習與永續學習」服務學程。
羅生福教授在職業生涯一開始就是先驅者,是以色列軍隊第一位精神衛生官員。他在耶路撒冷精神健康和兒童輔導中心開始了他的社工實踐,還與阿里亞兒少輔導診所合作,主要工作是協助大屠殺的倖存者。
1998 年,以色列建國五十年之際,羅生福成為首位以色列社會工作獎的獲獎者;2011 年,美國芝加哥大學頒給他艾伯特社會工作獎(Edith Abbott Award)的殊榮,羅生福的研究與教育工作為以色列與國際社會做出了無數貢獻。
羅生福著作等身,在一百多份刊物發表過文章與研究成果。他的許多研究與行動直接影響到國際思潮,特別是關於社會與各體制如何促成赤貧公民的參與,不僅視窮人為平等的合作夥伴,更意識到他們是不可或缺的貢獻者。六○年代,羅生福進行了以色列復國後首次貧窮研究,並得到美國國際事務辦公室、美國衛生教育福利部的贊助,1970 年他在聯合國於歐洲舉辦的一場國際研討會發表了這份研究,在那裡遇到了國際第四世界運動創立人若瑟神父,從此開啟了他和這個國際組織長期合作的因緣。
他和第四世界運動合作編寫了三本書:1989 年出版的《出離赤貧》(Emergence From Extreme Poverty)、1998 年的《民主藝匠》、2016 年的自傳《從排斥到互惠:從成功經驗學習》(From Exclusion to Reciprocity: "Learning from Success"),藉此他澄清了社會工作的任務:為飽受排斥的同胞服務。

唐弟予(Bruno Tardieu)
三個孩子的父親,巴黎高等工程師大學(Par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畢業,擁有應用數學博士學位。1981 年加入第四世界持久志願者團體,擔任過第四世界盟友國際網絡召集人,和羅生福教授合作寫就了本書。1990 年春曾來台介紹第四世界運動。
擔任第四世界兒童運動紐約負責人期間,他在該市貧困區開展了「電腦上街」的行動,不久更成為美國第四世界運動的祕書長;2006 至 2014 年任法國第四世界運動秘書長,目前是若瑟.赫忍斯基國際史料與研究中心主任。
旅美期間,他也是哈佛歐洲研究中心的客座教授,曾任教於麻省理工學院都市研究與規劃學系,並擔任該系社區實踐反思中心(Center for Reflective Community Practice)的委員,主持一項名為「釋放潛能」(Unleashing Hidden Potential)的研究計畫,促使赤貧家長、教師、學者和社區工作者共同參與,探討親師如何合作,釋放底層兒童的潛能。
曾擔任第四世界人類關係研究與培訓中心的負責人,以及「複雜思維協會」董事,該協會由法國當代著名思想家莫蘭(Edgar Morin)和勒莫旺(Jean Louis Lemoigne)所領導。
他也是《終止對窮人和貧窮的誤解》(En finir avec les idées fausses sur les pauvres et la pauvreté, 2013)一書的共同作者,該書名列法國書店暢銷排行榜前二十名;卸下法國第四世界運動祕書長職務後,寫下《當底層子民站出來發聲:第四世界,闢一條希望之路》(Quand un peuple parle, 2015),敘述他過去三十多年來,做為知識份子與底層同胞一起奮鬥的旅程。

【推薦序一】民主是培植自由、平等、博愛的沃土 / 陳建仁(中華民國副總統)
出生於法國昂熱(Angers)的若瑟‧赫忍斯基神父(Joseph Wresinski, 1917-1987),從小在極端貧窮中長大。他在 1946 年被祝聖為神父,1956 年創立「第四世界運動」來對抗赤貧。他的堅定信念吸引世界各國的人,紛紛投身這個跨宗教、跨國界的運動。他以最貧窮的家庭為核心,將不同社會階層、不同政治理念、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結合起來,共同思考並實踐「對抗赤貧」,他辭世後全球對抗極端貧窮的努力仍在持續發展。赫忍斯基神父說過:「哪裡有人被迫生活在赤貧中,那裡的人權就會被忽視、被剝奪,團結奮鬥使人權受到尊重,是我們神聖的義務!」
《民主藝匠》這本書描述在三大洲六個國家的十二個赤貧者結盟的故事,娓娓道出許許多多有正義感、決心、毅力的小學老師、教育廳長、工程師、學生家長、新聞記者、家庭主婦、市議員、醫院檢驗員、歐盟官員、小型企業主、人權律師、鄉村牧師、外交官和大學教授,分別努力在原本沒有連結的赤貧社區,創造公民結盟、超越社會排斥,在看似「山窮水盡疑無路」的絕望中,闖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
一位小學教師在法國里爾的貧民社區成立「街頭圖書館」,強化貧困地區的家長與學校老師的親師合作,加上教育廳長積極促進學校與貧窮家庭建立互助互信的夥伴關係,使赤貧兒童得到了平等的學習機會。三位在法國電力公司巴黎總部任職的工程師,強烈感受到貧困用戶被斷電的困擾,便透過電力公司與第四世界盟友的對話,進一步分析公司電腦資訊以分辨因貧窮而被斷電的用戶,再提供底層用戶不斷電的貼心服務,電力公司也重塑了良好的公眾形象。一位法國學生家長聯盟的主席,協助赫忍斯基神父為「法國社會經濟理事會」撰寫的《極端貧窮與經濟社會的不穩定》(Extreme Poverty and Lack of Basic Security)報告書,進而推動法國《最低收入保障法》(Guaranteed Minimum Income Law)的立法,以確保每個公民擁有最低收入保障、社會保險以及融入社會的權利。
一位瑞士知名報社的記者,透過對貧困狀況和底層生活的完整報導,讓極度貧困的家庭開始被當作公民來看待,促成弱勢群體有能力自我保護和表達意見,建立足夠的社區支持互助網絡。一位加入第四世界團體的波爾多市家庭主婦,在爭取國會議長接見參加「第四世界兒童代表大會」的小朋友之後,使得市政當局開始資助該市對抗赤貧的行動計畫,也讓底層市民得到聆聽、尊重和支持。一名法國醫院的檢驗員及工會領導,努力和醫院的臨時清潔工建立友誼,促使他們成為醫院工會組織的成員和幹部,一起完成改善醫療品質的使命。
一名歐盟官員在發現赤貧世界的痛苦後,積極說服歐盟各部門加入對抗赤貧行列,包括社會、文化、經濟、區域政治、教育等各領域,使得「第四世界」成為歐盟執委會和歐洲議會的日常語彙。一對法國細木工坊的小企業主夫婦,雇用了一位技術最不成熟的赤貧工人,努力尊重護衛他在教育、家庭生活、居住、公民權與社交關係的自主權,昇華了木工坊內部的氛圍與更人性化的工作環境。一名瑞士的人權律師,在聆聽一對遭受不公平對待的赤貧夫妻的困境之後,毅然決然為他們爭取孩子的監護權,努力對抗瑞士聯邦法院以爭取赤貧公民應該享有的充分基本人權,甚至將案件送到歐洲人權法院,遭到強制寄養的孩子終於回到父母身邊。
一位英國的鄉村牧師,在傾聽備受排擠的流浪家庭的遭遇後,認真對待他們陳述的處境,努力協助他們得到街坊鄰居的接納,也使得他們被排斥的孩子找到合適的教育機構。一位國際外交官全力協助第四世界運動與聯合國建立聯繫,並取得在聯合國的第一級諮商地位,促使聯合國各分支機構,包括人權理事會、兒童基金會、教科文組織、發展計畫署等,都和第四世界運動密切合作,並推動第一個消滅貧窮的十年行動計畫。一位以色列的社會工作學教授,與赫忍斯基神父相遇相知到相輔相成,努力研發出社會學者與貧窮家庭及共事組織的「夥伴關係」概念,證明社工人員和赤貧家庭可以彼此學習、互相幫助,進而打破專業與私領域之間壁壘分明的區隔。
這十二個感人的故事,一再強調極端貧窮會使人飽受不正義、無力感、羞恥、屈辱、被排斥的經驗。對抗赤貧最優先的使命是要觸及到最貧窮和最被忽略的人,以他們已經做過的努力為基礎,與他們建立連結,也讓他們彼此建立聯繫。唯有確保赤貧者位居對抗赤貧計畫的核心,聆聽他們對自已及孩子的夢想及願望,才能達成相互的理解、避免社會排斥。當不斷被社會排除在外的人們,能夠平等的對社會貢獻自已的知識與經驗時,極端貧窮才會被消滅。聆聽、體會、同理底層公民的心聲,民主才能真正滿全!
這些故事印證了赫忍斯基神父的一段話:「極端貧窮及社會排斥是人為的,只要金錢的力量被視為最主要的價值,這個世界就會被貧窮和暴力所束縛;當人性尊嚴成為我們最主要的價值,這個世界就會被轉化,我們也才能夠享受和平。」如果社會體制能夠為赤貧公民變得更平易近人、更公平正義,社會體制本身就會經歷更深廣的轉化,重新發現社會體制存在的初衷和價值:「確保每一個人無論身份地位如何,都享有平等的尊嚴,都應該受到尊重,沒有任何人可以用任何理由加以剝奪。」當赤貧公民的民主得到保障,自由、平等、博愛也才能落實!
《民主藝匠》是一本敘述關懷赤貧弱勢、努力創造連結、整合社會力量、改變社會體制、有效對抗赤貧的好書。每個國家、每個城鄉、每個社區都有被忽略的、被排斥的赤貧者,如果有很多善良而正義的公民,能夠挺身投入與赤貧者的雙向交流、相互尊重、彼此學習、共商對策,就可以使赤貧的家庭日益減少,社會也日益祥和!希望這本書能受到讀者們的青睞,也能給民主自由的台灣帶來更平等、更博愛的蛻變!

【推薦序二】划向深處去 / 孫大川 Paelabang danapan(監察院副院長)
坦白講,第四世界運動的思想和故事引進到台灣應該已經有三十個年頭了;但,令人遺憾的是,它似乎仍是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名詞,沒有給我們的社會帶來太多行動和改變的靈感。在閱讀本書第一部的第三章時,我感觸特別深刻。就在我們剛開始介紹第四世界運動的那一年(1988),法國國會多數票通過了《最低收入保障法》,這是根據若瑟神父在前一年提出的《極端貧窮與經濟社會的不穩定》報告書——又稱為《赫忍斯基報告》(the Wresinski Report)——制定的,也就在這一年的二月十四日若瑟神父病逝於巴黎。這一章的訪談中,安德魯(Jean Andrieu)詳細地回憶了他和若瑟神父的相識、論辯,以及後來如何共同說服其他委員、推動法律案通過的過程。這個公共政策的形成,因為若瑟神父和第四世界運動持久志願者的參與,有著跟一般社會救助體系完全不同的本質、人觀與方法論。「極端貧窮」者的見證,讓這個法案的「立足點」走得更深、更遠。直截了當地說,貧窮議題牽涉到人權的侵犯,且在進行評估或對抗貧窮的行動時,絕對必須有窮人全面的公民參與權。若瑟神父說:「重點不在於他們不再貧窮,而在於他們是完整的人,他們應該能夠活得更有尊嚴、更像人,就像你我一樣。光說我要給他們最低收入保障,給他們錢,給他們住的地方,是不足夠的。」第四世界運動的革命,要求的不是單方面貧窮人的改變,而是所有人的改變。從這個角度說,若瑟神父的想法是非常激進的。法國、歐盟乃至聯合國對抗貧窮的政策與行動,一九八八年以後都深受《赫忍斯基報告》的挑戰與影響。
我國早在一九八〇年即制定《社會救助法》,目的是「為照顧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及救助遭受急難或災害者,並協助其自立」(第一條),而其所稱的社會救助,「分生活扶助、醫療補助、急難救助及災害救助」(第二條)。該法明顯地以「救助」的概念為核心,第一章〈總則〉除前引第一、二條外,集中闡明最低生活費標準的計算方式、低收入戶資格的認定、家庭計算人口範圍以及家庭總收入計算總額等等。第二章之後,即分別從「生活扶助」、「醫療補助」、「急難救助」、「災害救助」等內容範疇一一訂定相關條文。包含〈附則〉,整部法案共九章。該法一九八〇年公布後,直到一九九七年才開始修訂,至二〇一五年共修訂十次。對照台灣一九八〇年代以後社會、政治、經濟、兩岸和國際關係的劇烈變化,民主化的進程的確將農民、勞工、身心障礙者、原住民以及其他弱勢族群,逐步納入社會安全體系的保障裡,這當然是台灣民主發展過程中,非常珍貴的果實。
但這正是第四世界運動質疑和憂慮的起點,法律如果和底層的人民脫節,便喪失了它的活水源頭,反而成了一種障礙,遮蔽我們的目光,讓我們看不到真正需要的人。就像許多人很難接受赤貧者存在的事實一樣,法條成了一道圍牆,將「社會排除」法制化。台灣目前的狀況是:以最低生活標準為基準的所謂中低收入戶,有比較清晰的輪廓;農民、勞工、身心障礙者、原住民甚至新移民等,皆有各自的「子民認同」,力量或有強弱之別,但都有能力集結意志,參與並影響政府的決策與資源的分配。接下來的問題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台灣真的還會有第四世界的子民嗎?我們的社會真的還有法律照顧不到的赤貧者嗎?就如安德魯當初對若瑟神父的質疑,極端貧窮對多數人來說,似乎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看起來一九八八年之後,我們對第四世界運動的引介,並沒有讓台灣的社會大眾經歷類似巴黎、法國、歐盟乃至聯合國那樣的洗禮。我們仍然描不出赤貧者的輪廓,我們還是執著於貧窮線的劃定和社會救助的信仰,我們更關心「定義」而不想深入「事實」。
《民主藝匠》在台灣出版,或許可以是另一個新的起點。約納.羅生福(Jona M. Rosenfeld)和唐弟予(Bruno Tardieu)兩位編著者,非常細心地挑選了十二個不同類型的例子,驗證赤貧家庭、第四世界盟友和政府體制,如何結盟並攜手改變社會現狀的故事。前言、第一部的導讀和整個第二部,再加上附錄,則是編者詳盡的分析與綜論,是以赤貧者為中心,結合持久志願者及盟友的實踐經驗,累積建構起來的一套知識論。兩位作者顯然有意將它寫成一本行動指南,鼓舞大家從自己的改變做起,改造社會。「民主」不單是主權在民的政治體制改造,也不單是個人自由與權益的伸張追逐,它更是一種維護人性尊嚴的卓越技巧,需要學習和培養。
今年(2017)十月為了紀念若瑟神父一百歲冥誕、第四世界運動創立六十年、巴黎自由廣場「拒絕貧窮」立碑三十週年,我們籌辦「貧窮人的台北」系列活動。準備過程中有機會重新檢視持久志願者楊淑秀女士整理的三十年來第四世界運動在台灣推展的點點滴滴,驚覺它穿石的力量。三十年的醞釀或許沒有獲得驚天動地的迴響,但是它堅實地見證了赤貧者在台灣的存在。問題不在它們有多少人?範圍有多大?輪廓清不清楚?重要的是我們要以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他們。安德魯在親自拜訪第四世界運動的出發地諾瓦集(Noisy-le-Grand)之後,他反省說:

是的,那是我們瞥見的一個通道,一個進入隧道的入口。你會告訴自己:進入隧道裡面,是因為你想看看是否能找到盡頭;不過,你又懷疑,到底有沒有盡頭?在諾瓦集社區裡,我彷彿進到隧道裡面,然後就像我後來一直認為的一樣,我告訴自己:這隧道的彼端是另一個世界,只有改變我們的社會,我們才能走出隧道,沒有其他出路。

換句話說,我們和貧窮人雖然身在不同的路徑上,但從「人」的角度說,我們同樣走在追求人性完滿的旅程中,不是「二」,而是「一」。為了從隧道裡走出來,我們必須將極端貧窮的人放置在一個更寬廣的價值參考架構上(比如人權),以便認出我們應該共同擔負的責任。值得注意的是,此一價值系統裡的參考架構,不能只是一個概念或法條,安德魯進一步地說:

沒錯,我們的價值系統裡有幾個重要的引導指南,比方《世界人權宣言》,但誠如你意識到的,「宣言」與「事實」相距甚遠。「宣言」確實存在,然而有一群人卻與宣言的內容完全掛搭不上;對他們來說,這個「宣言」並不存在。

所以,第四世界運動在台灣的微弱存在,為我們預留了一個法律制度外與貧窮世界更深對話的可能。根據《民主藝匠》的教導,貧窮知識的建立,必須來自於貧窮人的經驗本身,因而我們需要累積更多相關貧窮人的紀錄與證言,培養耐心和更純熟的溝通技巧,藉以團結貧窮人的家庭、學者、企業家、媒體、學校、家長會、工會、民間社團、立法者、政府官員以及持久志願者,共同打造一個更能活出人性尊嚴的社會。若瑟被祝聖為神父時,選了〈路加福音〉的一句話作為他的座右銘:「划向深處去,撒你們的網捕魚吧!」划向深處去,意味著離開自己熟悉、自以為是的地方,邁向充滿困惑的人性之海,成己成人。

【譯者序】到根底去,取活水來
一九九○年夏天畢業,家鄉的稻子收成後,便加入第四世界運動,飛往法國受訓。作為華人世界第一位持久志願者,法語還在牙牙學語的階段就立志要將這個運動的經典著作一一翻成中文;之所以有這樣的傻勁,純粹是因為想要和同胞分享自己找到的生命活水。
一九九四年和加拿大籍的先生艾山結婚後,曾經離開第四世界運動一段時間,建立家庭,生兒育女。七年後,重回第四世界運動總部,帶著當時仍在襁褓中的么兒,繼續執筆翻譯。
二○○五年至二○○九年,輔仁大學出版社先後出版了兩本若瑟神父的著作:《讓赤貧節節敗退》與《給明天的話》。二○一○年,熱妮葉佛•戴高樂-安東尼奧的重要著作《希望的秘密》則由大陸黃山書社出版,這本書詳述戴高樂將軍的姪女與第四世界一起爭取正義與友愛所踏出的希望之路。二○一三年底,多虧蔡怡佳老師等朋友協助翻譯,《親吻窮人》終於由心靈工坊出版。
《民主藝匠》中文版的誕生則是另一則故事。
二○○五年夏天,我和同為持久志願者的先生及四個孩子,從法國第四世界運動總部搬回台灣,特地選擇花蓮傍山的部落住下,四個孩子在社區上學,我則在社區的幼稚園當故事媽媽,一家六口,慢慢在社區生了根。
猶記得第一次去孩子們的學校參加親師會議,忘了自己在開會時說了甚麼大話,會後在校門口,一個家長豪邁地問我:「你有見過低收入戶當家長會會長嗎? 我就是。」很特別的見面禮。日復一日,他和妻子靜芳,慢慢成為志願者投身之路的良師益友。
二○○九年,我們開始在社區成立讀書會,當時《民主藝匠》只有英法兩種版本。讀書會成員除了志願者,還包括靜芳與劭華、社區的陳媛英老師、明義國小的許慧貞老師、已退休的孟武盛老師及第一線的社會工作者。這本書的中文版之所以誕生,首先要感謝沒有機會學習外語的成員;為了讓大家都能參與這本書的閱讀與討論,幾個志願者勉力動手翻譯。翻譯幫助我們深度閱讀,增加我們分享的能力。這是否再次印證:對窮人好,就是對大家好。
本書從翻譯到出版,或許是第四世界處世的寫照,一件事情之所以能夠成就,總是要花很多時間,倚靠眾人的力量。出版這本書,也是一個結盟的過程,許多朋友熱心義助翻譯或校正,包括台灣的陳彥蓁、林聖齡、陳香綾、吳明鴻,北京的孫葉竹、劉潔、楊亮,西安的夏李,旅居里昂的張瑞玲,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羅墨紫等。

本書的翻譯前後經歷了八年,因為台灣第四世界家庭的慷慨,我們對翻譯第四世界的言語有了新的領悟。如若瑟神父所言:「他們毫無保留地教導我們什麼是赤貧。」耳邊常常想起劭華說過的話:「窮人肚子空,腦袋不空。」靜芳在寫給第四世界運動前秘書長白雅簡(Eugen Brand)的一封信中,則分享了這樣的感慨與追問:

親愛的秘書長:

生命存在的價值是什麼?面對眼前的這個世界,你的眼中看見了什麼?
窮人默默承受了社會一切的不公義,這不公義有時來自人與人之間的對待,有時則是制度帶來的,很多時候有錢判生、沒錢判死,窮人生命的延續被當成是一種多餘,越窮越自卑,越感到自卑就越無法融入這個功利的社會。
二○一一年七月一日,台灣的《社會救助法》有了一些改變,當然,這個改變對於弱勢家庭是有幫助的,但是人心卻無法跟著文字改變,因為部份人沒有了解到窮人的難處,或視而不見,不願去接觸。
地球暖化是個危機,因為知道後果嚴重,所以人人都知道也會去節能減碳。如果人人都知道讓自己的同胞處於不公義也是種危機,意識到人人都有責任,會不會在面對處境困難的同胞時,心態會有積極的改變,不再輕視、嘲笑、排斥或無視?
社區一位六個孩子的媽媽,在台灣領有政府的補助,一些社區家長和學校的老師都認為她不夠愛她的孩子,他們看不見她的難處,更看不見她的努力,這六個孩子的媽媽曾在夜市裏打工,下班時已是深夜,星期六、日跟著外燴端盤子,得空還會去包檳榔,人們看見的卻是她沒盯孩子的功課,沒照顧孩子洗澡,可否問問,怎樣才是愛孩子的表現?……

赤貧的過來人深知面對偏見、面對不義、面對赤貧,誰也無法單打獨鬥。所以台北的賜貴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是一粒沙,團結起來才不會風吹沙。」所以劭華說:「第四世界就像串珍珠,每個人都是一顆大珍珠,串起來就是一條美麗的項鍊。」這正是《民主藝匠》的真義。
多年來一直把第四世界有貧困經驗的成員 militant 翻譯成「活力成員」,最近這幾年深深領悟到,赤貧的過來人真是這個社會的「活水成員」,他們是我們思想和行動的活水源頭。是的,台東的鄭漢文校長常引用余德慧老師的智慧之語:「到根底去,取活水來」。是的,老子不是說過:「上善若水,處眾人之所惡」。
最後,深深感謝華人世界所有與貧困同胞結盟的朋友,這本書正是為你們而翻譯的,感謝心靈工坊團隊,藉著這本書的出版,讓孤立無援的同胞贏得更多新朋友。

【書序】奧莉雯.德佛絲(Alwine de Vos van Steenwijk)
羅生福教授在序言中問道:「為什麼要寫這本書?」唐弟予補充:「為什麼要導讀自己會說話的故事?」兩位作者都提出問題,每個問題都可以自成一書,每個人提出的答覆所建構的元素又都開啟了新的追問。我很榮幸在此補充第四世界運動創始人若瑟‧赫忍斯基神父的一些想法,他從赤貧深處來到我們中間,沒有他的話,不會有這本書,也不會發生書中的故事。
若瑟神父似乎認為,人類可以透過共同生活和加深對重要問題的理解,逐步邁向和平、共融與正義,而這些問題的答案就是人類這趟冒險之旅的終極目標。因此,若瑟神父傾向於談論行動背後的原則與價值觀,而非提供答案,本書就是這種態度和實踐的成果。本書除了啟發我們與至貧同胞同行時「如何臨在」(how to be)、「如何思慮」( how to think)、「如何行動」(how to act)外,也指出一般人能夠做到看似不可能的事情:與底層同胞重新連結,若瑟神父稱他們為「被赤貧淹沒在海底的人類」。我們在此特別強調「一般人」,而不只是非凡的人物,羅生福教授相信這一點。他們兩人志業相同,還未相識就已默會結盟。若瑟神父畢生致力於重建人類應有的面貌,目睹底層同胞被赤貧磨損得難以辨識真貌,他以一種超越常人的毅力,重建他們做人的尊榮,這樣一來,也重建了所有不忍同胞受苦的尋常百姓的尊榮。如他所言,「至貧者的生存全靠他們自己與那些願意和他們同舟共濟的尋常百姓」。
一九五○至一九六○年代,當若瑟神父在西歐為此奮鬥時,羅生福教授在世界的另一端,以美國和以色列為探索基地,發展他日後稱之為「學習成功經驗」(learning from success)的方法論。因為,有一些個人及社群成功地遏止了極端貧窮,該如何善用他們的成功經驗來幫助其他人?這是他們倆一九七○年在瑞士第一次碰面時探討的主題,當時我擔任他們的口譯,不忍底層同胞遭受極端痛苦是他們的共同語言,他們共同的信念則是赤貧之苦是可以避免的,最重要的是,他們都相信,想知道如何採取行動以徹底免除這種痛苦,就必須從生活中汲取教導,而非從預設的理論中追索。
以生活經驗為基礎來建構理論,而非從預設的理論去觀察生活,使得羅生福成為社會科學領域相當前衛的研究工作者。他認為社會科學很少對政治或人類生活產生直接的影響,它總是透過中介機構及入世淑世的志士仁人為媒介,間接產生影響。正如若瑟神父經常提醒我們:「介於科學與政治之間的,是人民。」一整個世代的研究工作者似乎忘記了這點,因此,今天有些研究者自我詰問:為什麼一輩子真誠獻身於貧窮的研究,卻看不到窮人的生活發生根本的變化?為何如此?他們是否白忙一場?羅生福深知癥結在於第一線的投身者,他稱他們為「社會工作者」。
他知道如何與第一線的人建立兄弟般的情誼,這讓他可以非常真誠地說:「我也是一名社會工作者。」正是站在這樣的基礎上,他將科學知識轉化為行動,從行動中學習,並回過頭來豐富科學知識。我們這個時代,特別是窮人,非常需要這樣的學者。也因此,羅生福教授和若瑟神父成為志同道合的夥伴,並不令人感到意外,他們像兄弟般一起往前邁進,沒有任何語言的藩籬可以阻礙他們。
如果再次追問為什麼要寫這本書?,也許若瑟神父會說:「是時候了,要向每位公民重申,每個人都有能力改變赤貧同胞的處境,改變讓他們不得翻身的體制與結構,大家必須了解到,只要精誠團結,我們就有辦法改變這個世界。」
「為什麼要導讀自己會說話的故事?」唐弟予自問,其實他心知肚明;他也知道為什麼是由他來做這件事,不過,他自己不好說;我們就替他說個明白。
和羅生福教授一樣,唐弟予既是學者也是科學家,他加入了若瑟神父創立的志願者團體,就像其他持久志願者一樣,他自由地奉獻自己,只為了讓底層同胞擺脫赤貧的桎梏、贏得自由,這樣一來,也就確保了全人類的自由。為了獲得這樣的自由,首先要根除排斥,因為排斥使得至貧者陷入一種比貧困更嚴重的孤立狀態,我們甚至聽不見他們的聲音,若瑟神父以親身經驗提醒我們,必須盡一切力量打破這種孤立:

「如果仔細觀察,我們會感到驚訝,甚至不安,因為赤貧社區看起來鬆散、缺乏凝聚力;想要闡述底層的團結關懷,想要描述他們之間的情誼,得發揮想像力,某些作者使出渾身解數,形容弱肉強食是窮人唯一的生存之道,說他們會像豺狼一樣撲向最後一塊肉,或搶奪最後一塊布來遮身蔽體……在赤貧的底層,理想肯定處處都在,只不過理想與現實大相逕庭,令他們無法組織起來相互扶持,無法活出理想……這就是赤貧造成的悲劇,無以復加;因此,剝奪一個人的文化比不給他飯吃更嚴重,他找不到實踐理想的途徑,這就是為什麼至貧者沒辦法跟別人一樣……我們都需要他者,才能塑造人格、心靈和智慧,但是,我們一直沒有成為窮人的依靠,正因為我們沒有成為他們的兄弟,他們才會變成孤獨者,「孤獨者」三個字,已道盡一切。」

若瑟神父最深切的牽掛之一就是還原赤貧者的真相,所以他才會說:「他們在一邊,我們在一邊,即使我們也經歷過痛苦,跟他們相比還是天差地別。」稍後,同樣以過來人的經驗,他才慢慢告訴我們,儘管赤貧如無情風雨到處肆虐,大地依然遍地生機,他跟我們談創意、談哲學,談赤貧子民即使屢遭滅頂仍懷抱著希望,他認為事實上:

「如果我們願意,那麼,今天仍生活在赤貧中的同胞,明天就會變得不一樣,一切都取決於我們。如果第四世界的子民從盤古開天到現在,一直是個孤獨者,如果我們讓他遭受的孤獨是一切苦難的根源,那麼,讓我們給出豐厚的愛,給出機會……讓他得以編織理想、活出理想,能夠愛、思考並創建未來,因為我們願意去愛,有朝一日,赤貧不再。」

這不是若瑟神父在自我陶醉,他知道一切都有可能,但有一個前提:「打從第一次相遇,我們最深的動機就應該聚焦在人性尊嚴、愛與責任,唯有如此,才能在同胞身上認出自己,才能在度人中度己,在立人中立己……唯有如此,我們才有能力跟至貧者說:『我的同胞,你的尊嚴、你內在的愛、你希望為別人提供的服務、你對自身處境的意識,是我走向你最深的緣由,是我請求你原諒我介入你生活的唯一理由。』若非如此,我們的種種介入只是徒勞。」
若瑟神父之後,繼續有人前仆後繼,勇敢地指出這點,勇敢地走向「世界最底層」,試圖打破孤立,在隔絕兩個世界鴻溝之上搭建橋樑,並以同等的關切走向那些願意與赤貧同胞重逢的盟友,唐弟予就屬於這群志士。他在本書介紹的這些故事當然會自己說話,但是,我們有必要認識這位築橋的工程師,這位讓故事得以誕生面世的功臣。
與羅生福、唐弟予和若瑟神父相遇,與本書的每一位善行者相遇之後,我們的確有理由相信:精誠一致,沒有不可能的事。而且,故事將繼續,因為我們在路上遇到的每一位公民,都有能力創造新的故事。

目次

【推薦序一】民主是培植自由、平等、博愛的沃土/陳建仁
【推薦序二】划向深處去/孫大川
各方推薦
【譯者序】到根底去,取活水來/楊淑秀
【英文版序】國際第四世界運動/唐弟予
書序/奧莉雯.德佛絲
前言:為什麼出版這本書?/約納.羅生福

第一部 十二個結盟的故事
導讀:十二篇故事背後的故事/唐弟予
第一章 與所有家長重建對話
從街頭圖書館到教育廳的故事
第二章 電力不通時,公共服務怎麼會通?
三個工程師動員法國電力公司的故事
第三章 公共政策在城牆外的人家找到明鏡
法國經濟社會理事會通過了《赫忍斯基報告》
第四章 媒體如何面對無聲者
被漠視的公民質疑瑞士知名報社的職業倫理
第五章 城邦的民主
一名波爾多公民如何游走於被排斥者、被納入者與民意代表之間?
第六章 和無權無勢者一起追求公義
一名工會幹部如何和醫院的清潔員工結盟?
第七章 歐洲和轄下最窮的公民
一名歐盟官員如何成為第四世界的大使?
第八章 風雨同舟
一家小型企業與一名赤貧雇工的傳奇
第九章 法官會聆聽無人理睬的公民嗎?
一名律師和一個十手所指的家庭一起奮鬥的故事
第十章 走出羞辱
牧師、村莊和一個到處被嫌棄的家庭
第十一章 當聯合國與赤貧者團結一致
為第四世界開路的外交官
第十二章 窮人的知識碰觸到學者專家
一名大學教授與「無知的知者」連結的故事

第二部 盟友的旅程
引言
第一章 旅程的呼喚
第二章 旅程
第三章 旅程學到的功課
後記:和舍恩一起踏尋實踐知識
附錄:個人、體制和故事:方法學的評論/艾爾‧班亞立
參考書目
第四世界專用語彙編
延伸閱讀

書摘/試閱

【英文版序】國際第四世界運動 / 唐弟予
本書第一部講述了十二個故事,第二部則以這些故事為基礎,汲取行動教導和政策啟示。這些故事所描述的經驗,不僅出自國際第四世界運動,也出自運動的「盟友」所歸屬的許多不同組織和機構,第四世界運動的行動和哲學在一些西方國家廣為人知,在此簡短介紹,以饗對這個運動仍不熟悉的華人讀者。

第四世界的成員與行動
第四世界運動是一個國際性的非政府組織,致力於根除極端貧窮,維護人權。擁有遍佈全球的二十萬名成員,約有一半的活水成員是赤貧的過來人,另一半成員則是來自各行各業的盟友;此外,全球共有四百六十位長期投身的持久志願者,他們來自五大洲,擁有不同的職業訓練、宗教和社會背景,前往三十四個國家投身,派駐在非常貧困的社區和村落,和底層同胞同行,並記錄他們從窮人與社會夥伴身上學習到的一切,希望藉此累積經驗,幫助這個社會擺脫赤貧的磨難。這個運動也建立了「克服赤貧持久論壇」(The Forum on Overcoming Extreme Poverty),通訊成員遍佈全球一百二十個國家,並和超過兩千個草根組織建立連結。
從一九五七年至今,第四世界運動走過了六十年的風雨,展開的行動始終保持兩個初衷:一方面與赤貧家庭和社區緊密連結、同舟共濟,一方面與社會、公眾和各組織合作。

1.這個運動最根本的工作是生活在赤貧家庭之間,恢復他們的基本權利與責任,打破他們孤立的處境。為此,必須投入教育和文化的行動,包含在貧困社區進行的街頭圖書館、藝術與詩歌工作坊、電腦工作室、家庭式的學前學校、第四世界平民大學、青年培訓中心、家庭度假中心、國際交流與跨國凝聚。
另外,和赤貧者同行最根本的工作也是為了讓他們獲得最基本的安全:得以擁有家庭生活,不致骨肉分離,獲得並保有合宜的住房、健康、教育、培訓和就業、參與社群生活、學習表達並捍衛自己的權利等。這些行動皆有助於脫離赤貧(Rosenfeld, 1989)。在第四世界行動研究中心的幫助下,這些行動受到定期的評估,並追問:這樣的行動是否觸及到最貧窮的同胞?它是否造福整個社區?它是否有助於最窮的人和其他人一起贏得自由、承擔責任並邁向幸福?第四世界的持久志願者也記錄他們從窮人身上學到的一切,記錄他們和窮人一起工作、生活與共同承擔的日常。
2.至於和社會與公眾一起合作的部分,則包含了:倡議、研究、認識並使世人理解至貧者的生命;在地方與國際層級維護他們的權益,並和每個生活圈的公民結盟。這樣一來,公眾和社會的其他組織和機構都能獲得靈感與必要的裝備,參與這場奮鬥,與赤貧同胞同行。這個層次的工作由這個運動的每個成員一起完成,亦即有赤貧經驗的活水成員、盟友和持久志願者。這本書嘗試分析的便是第四世界運動在這個層次的作為。

源自歐洲
第四世界運動誕生於一九五七年,由若瑟‧赫忍斯基神父和諾瓦集貧困區的家庭所創立,他和這些家庭一起生活在巴黎近郊一個為無住屋者所搭建的緊急收容營區:「貧民窟就在一條泥濘道路的盡頭,兩百五十二個家庭生活在一片與世隔絕的荒地。他們的棲身之所是排排站的拱頂鐵皮屋,沒水沒電,也沒人來收拾垃圾。……在那裡,有百分之五十四的男人找不到工作,百分之七十的家庭缺乏必要的資源和固定的收入……若瑟神父剛到那裡的時候,三分之一的兒童失學在家,而學校並沒有試著去找他們來上學。這些長期處於不利處境的家庭日日盤桓在泥濘中;圍繞在他們身邊的社會,除了施捨,不願意承擔其他的責任。」(Fanelli, 1990, 134-135)
貧困區的兩百五十二個家庭僅有兩個供水幫浦,嬰幼兒不是在冬天死於寒冷,就是在夏天死於脫水或暑熱。若瑟神父出身赤貧,他在貧困區的子民身上認出自己,這些家庭經歷的自卑,他也體驗過:

我和這些家庭一起生活在令人無法忍受的處境。因為苦難看不到盡頭,那種生活壓得你喘不過氣來……。六個月,還可以忍受;一年,你熬不過;兩年之後,如果不是反抗,就是放棄,再不然,就是和這個族群一起沉到谷底。出於這樣的恐懼,誕生了第一個協會,那是一個分攤日常悲劇的方法。其他相繼而來的舉措都出於同樣的緣由:活生生的現實、過多的不公義,還有害怕一起被赤貧滅頂的恐懼。一切都源自共享的生活經驗,從來就不是理論。……(若瑟‧赫忍斯基,《親吻窮人》,台北:心靈工坊,二○一三,頁二三二)

在諾瓦集貧困區,我深知自己面對的既不是人們當時所謂的相對貧窮,也不是純屬個人性質的困難,而是一個赤貧的集體事件。我在當下馬上感覺到自己走到了一群子民面前,形勢比人強,無法言傳。在所有人只看到社會性案件的地方發現一群子民,在其他人否認社會真相的地方看到一個歷史性的身分,這和以色列子民以及他們離開埃及、穿越西奈沙漠的漫長旅程可以等量齊觀。和一群赤貧子民並肩同行之際,我們要求當代歷史不再忽視他們的存在,拒絕歷史將這群子民丟進入冷宮,不聞不問;拒絕他們被視為個別的案件來對待,並堅決主張有一群子民在當代社會的陰影下生存著。」(若瑟‧赫忍斯基,《親吻窮人》,台北:心靈工坊,二○一三,頁一二七─一二八)

若瑟神父和這群子民組織起來,處理垃圾,分發郵件,修葺牆面,開辦一所煤炭合作社,建立一個家庭中心,蓋了一座小教堂,甚至還開了一間美容院;他們還創建學習中心:一所幼兒園,一處街頭圖書館,以及和美國3M製造業合作的青年工作坊,與此同時,他們也建立了一所專門研究貧窮的機構,試圖和社會保持連結。

正名並擴展成一個國際性的運動

首先,若瑟神父為這群子民找到「第四世界」這個稱呼(Labbens, 1969),藉此指出在法國這樣的富裕國家,赤貧繼續肆虐底層,而且涵蓋各種族群。歷來已經有各種名詞用來標示底層,例如「下層無產階級」(Lumpen Proletariat)或「下層階級」(Underclass)。使用「第四世界」這個名稱,是為了尋找一個正向的身分。「第三世界」是冷戰時期創造出來的名詞,意指貧窮國家擁有較少的政治權力,但他們卻代表著西方和共產國家以外絕大多數的世界人口;正如法國大革命時期的第三等級(the Third Estate,統稱被統治階層,負有納稅等封建制度下的義務卻無權利可言),和屬於第一、第二等級的教士與貴族相比,他們也顯得無權無勢。「第四世界」一詞也來自法國大革命,意指當時的第四等級。這個名稱出自一七八九年法國首屆國民議會議員杜傅尼‧德‧維力耶(Dufourny de Villiers)出版的《第四等級陳情表》(Cahiers du Quatrième Ordre),杜傅尼提醒大家,第四等級是如此窮困,以至於無法參與諮詢民意的全國性活動,正因為如此,舉國上下更應該要去探求他們對社會的貢獻(Dufourny de Villiers, 1967)。一直到今天,仍有一群公民被剝奪基本人權,我們還是不懂得借助他們的貢獻來實現真正的民主。
慢慢地,開始有少數幾個志願者來到諾瓦集貧困區,加入若瑟神父的行列,首批志願者幾乎都不是法國人,因為對大多數的法國人來說,貧民窟的存在讓他們覺得十分尷尬。很快地,若瑟神父要求這些外國志願者回到自己的國家,回到英國、德國、荷蘭、比利時、義大利、瑞士和美國,去發現自己祖國相似的赤貧處境。成為一個國際性的運動,是抵抗歐洲國家在五、六○年代否認赤貧存在的一種方式。後來,世界各地有越來越多生活在貧困中的人民和若瑟神父聯繫,問他怎樣才能加入這個運動,組織自己的社區,一起對抗難以忍受的處境。第四世界運動幾乎在每個國家都遇到相同的挑戰,也就是說,各國政府或地方當局面對極端貧窮的手段,就只是拆遷與驅散聚居一處的底層百姓。

基本原則
赫忍斯基認為,站在第一線日夜奮鬥的人,正是那些生活極端貧困的人;而且他們手中握有一把最關鍵的鑰匙,能夠打破貧窮的惡性循環;如果超越表象,你便會看到他們拒絕並抵抗硬加在他們身上的生活條件:「一個出身赤貧的人,他的家庭總是飽受打擊,在窮於應付的情況下,永恆的焦慮和持續的羞辱巴著他不放,沒有人會希望自己生活在水深火熱中……。貧窮、缺吃少穿、被掌權者壓迫,都是難以承受的重負。然而,真正令人難以忍受的卻是鄙視,別人不斷提醒你說,你樣樣不如人,你是個沒有用的廢物。」(Wresinski, 1992, 16)。排斥與輕視弱者的邏輯之所以根深柢固,是因為這種邏輯深信窮人是心甘情願如此的;可是赤貧者讓我們知道,他們日日夜夜艱苦抵抗種種不人道的對待。也因此,能夠打破這種錯誤邏輯的,正是赤貧者本身。
若瑟神父也明白,我們都很容易把手指指向別人,說別人才是極端貧困的罪魁禍首,所以,也只有當每個國家和國際體制以及所有公民都了解到最窮的同胞生活在多麼不人道的處境中,只有當我們「以他們的思想做為各種政策的指標,以他們的盼望做為各種行動的標竿」,事情才會發生改變。
一九六○年代初期,第四世界運動和它的研究中心在歐洲各地提出並傳播了一個重要的想法:極端貧窮不僅是缺乏物質資源,它更導致了社會排斥(Miller, 1998);意即赤貧者被排除在所有的安全網之外,當其他人都在享受社會生活的時候,赤貧者卻被切斷了所有參與的機會。第四世界也指出:社會政策、社區組織和各種體制很容易偏向窮人中比較不窮的那些人,因為和這樣的群體工作比較容易成功,計畫也容易實現,但此舉卻讓我們離最貧窮的同胞越來越遠,造成許多所謂的「吸脂效應」(skimming the cream off the top,指專挑精華部分來操作)。
第四世界運動先後在歐洲與聯合國的政策議程中引進新的概念:極端貧窮侵犯人權,不僅是公民權、政治權,還包括經濟、社會和文化權。的確,極端貧窮就是「人權不可分割最有力的證據」(Wresinski, 1994),這些想法成為動員民間社會和各種體制的基礎。在此之前,即使極端貧窮被注意到了,也只是被當成次要的議題。
一九八七年十月十七日,來自世界各地的十萬名人權護衛者聚集在巴黎自由人權廣場,他們為極端貧窮的犧牲者獻上了一塊紀念碑,碑文寫著:哪裡有人被迫生活在赤貧中,那裡的人權就受到侵犯。團結起來使人權受到尊重是我們神聖的義務。──若瑟‧赫忍斯基神父。這便是世界拒絕赤貧日的開端。

影響力
國際第四世界運動對成千上萬的赤貧家庭產生了顯著的影響——即使仍然不足——使這些家庭不再認為赤貧是不可改變的宿命,而且,他們可以自豪地告訴下一代,他們是多麼拚命地為人性尊嚴在奮鬥。
在一些歐洲國家,第四世界運動大大影響了公眾對貧困的看法;面對極端貧困,它也啟發了一種新的語言和新的政策與立法;在法國,若瑟‧赫忍斯基神父於一九八七年在法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發表的《極端貧窮與經濟社會的不穩定》報告書,最能表現他行動與思想的巨大影響力。除了將極端貧窮定義為人權的侵犯外,這份報告也對終結赤貧提出了政策上的建議,它是法國多部法律的源頭,例如一九九八年的《對抗排斥的基本法》,二○○○年通過的全民健保法(CMU)以及二○○七年的《可抗辯居住權法》(簡稱達洛法,DALO)。
聯合國也因為若瑟神父的建議,投入極端貧窮與人權的研究(Despouy, 1996),引用若瑟神父對赤貧的定義;第四世界也促使聯合國大會於一九九二年決議每年十月十七日為世界拒絕赤貧日,此舉也引發聯合國系統第一個消滅貧窮十年計畫(1997-2006),並與聯合國機構開展多項合作,發展面對赤貧的新路徑;聯合國的好幾個出版品記載了這些夥伴關係,例如《觸及最貧窮的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一九九六)、《文化:擺脫赤貧之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政府組織,一九九七)、《貧窮拆散骨肉:一個人權的挑戰》(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二○○四)、《關於人權與極端貧窮問題的指導原則》(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二○一二)。
第四世界運動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勞工組織、歐洲委員會、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派有代表,在聯合國經濟理事會擁有第一級的全面諮商地位,並在歐盟有常駐代表。

【前言】為什麼出版這本書? / 約納.羅生福(Jona M. Rosenfeld)
所以,你們可憑他們的果實認識他們。
——《瑪竇福音》(《馬太福音》)七:二十

很多年前,我在芝加哥大學讀書的時候,一句非比尋常的宣傳口號吸引了我:
「他們都說辦不到,永遠辦不到;今天,我們辦到了。」
多年來,這句話在我腦中縈繞不去,因為它說出了我對社工使命的理解:成為社會發明家,為那些沒有受到善待的公民做出貢獻,也就是那些大家都認為無可救藥而撒手不管的人;為此,必須蒐集並掌握社會工作最本質的專業知識。
後來,在一九七○年一場以被社會邊緣化的家庭為主題的聯合國研討會上,國際第四世界運動的創立人若瑟‧赫忍斯基神父和這個運動的主席奧莉雯•德佛絲,向我介紹了這個運動的各項事工。我發現他們做了許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渴望去做的事情。一開始這只是一種直觀,不過,正是這樣的意識覺醒,讓我往後對這個運動的興趣不曾稍減,而且彼此一直保持著密切合作的關係。
儘管認識有限,我仍然被這個自由獨立、不斷成長的組織所震撼:他們奮鬥的目標就是影響這群被主流社會所排斥的赤貧家庭,讓他們的生命發生改變。他們的目標始終如一:改變窮人的非人生存條件,讓他們脫離「社會死亡」(social death)的處境,重新參與這個社會,進而改造並轉化這個世界。他們的法門多采多姿,跳脫約定成俗的想法、做法與已知的方式,這裡我只選擇四點來說明。
•最重要的第一點是,第四世界運動的成員貼近最貧窮、最被孤立的社區,不僅融入當地的生活,也和赤貧家庭成了鄰居、夥伴,一起展開行動。他們尊重這些家庭,當然也因他們的處境感到義憤填膺。他們共享日常生活,一起為改變現狀而奮鬥。
• 其次,為了終結社會對這些家庭的排擠,這個運動的成員相信每個人的潛能,所以積極動員個人和社會體制,這些個人和體制也盡己所能,在自己的崗位上試著讓同胞擺脫赤貧,儘管顛簸,有時小心翼翼,有時大膽奮進,但不曾間斷。
• 第三點,上述兩種方法種下了希望的種子,種子長成之後,嶄新的關係造成雙贏的局面,不僅讓原本遭受排擠的家庭得到益處,連原本排擠他們的體制也獲益匪淺。
• 最後一點,在我看來,這些事工最了不起的地方在於他們喚醒了一種倫理方面的嚴格要求,一種經常沉睡的良知良能,也就是他們召喚我們變得更文明、更人性,這既是民主的初衷,也是民主的終極目標。
必須要強調的是,這種為人處世的態度、思考與行動的方式,並非出自一種意識形態,而是來自共享的生活,來自他們和受到赤貧斲傷最深的家庭一起奮鬥的過程中,累積出來的實踐知識和團結互助的經驗。這讓他們可以不斷從這些家庭身上學習:用這些家庭的眼睛看世界,了解他們極度敏銳的內心,知道他們堅定拒絕強加於身的處境,領會他們對明天可能會更好有著無可摧毀的盼望。這麼多年來,能與第四世界運動的成員合作是我的榮幸。我們合作的主要目的,是解釋那些長期投入所獲得的成就,將其背後沒有明言的價值、原理原則轉化成「可操作的用詞」(可付諸實踐的知識),希望有益於涉身在「未被妥善對待的群體或社區」之中的所有人,包括一般公民、學者、社會體制和這些赤貧家庭本身,能夠有機會從第四世界成員身上學習這些歸納出來的實踐知識,這些被我志同道合的同事德拉克(David Drucker)稱之為「手藝」(craft)的知識。我認為必須找出清晰的語彙,來描述那些幫助貧窮家庭脫困的行動方法,才不會讓大家有霧裡看花的感覺。
我最初的努力是將第四世界運動持久志願者最重要的手藝,用最簡潔易懂的方式加以描述,也就是他們直接跟這些家庭來往的行動之道(而不是他們與社會體制的來往,也不是他們的研究或者寫作)。我與伯爾納德(Bernadette Cornuau)、加布萊克(Brigitte Jaboureck)與何瑪莉(Mary Rabagliati)這三名來自第四世界運動行動研究室的成員一起合作,最後我們完成了一本名為《出離赤貧》(Emergence from Extreme Poverty, Rosenfeld, 1989)的行動手冊。從成功的實踐故事出發,可以闡述這些持久志願者和家庭一起展開行動時內心懷抱的價值、策略與法門,讓這些行動之道可以被組織內外的人廣泛運用。
完成這項工作後,從成功的行動之道學習及學習成果依然讓我深深著迷。我一直希望可以從成功的經驗學習,現在我知道這是可行的,我們可以從中萃取出有用的實踐知識,真正幫助到每個願意為正義投身的人,包括那些助人者、專業人員,甚至是一般公民。我當然也特別想到我在布魯克達研究中心的同事們。
接著我問自己另一個問題:第四世界運動如何影響甚至改變那些曾經傷害過赤貧家庭的社會體制?第四世界又如何讓這些體制徹底地反思自己的行為,進而正向回應自己先前拒於門外的族群?身為社會工作者,我認為從他們身上學到這種行動之道非常重要,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豐富實踐知識的寶庫,讓那些希望在組織層面影響政策的社區工作者、社運人士和社福工作者從中獲益。因為長久以來,我一直思考一個問題,我認為傳統的倡議邏輯存在著深刻的矛盾,也就是手段與目的失調,倡議者的目標是社會體制能夠變得更開放、更願意對話、更加民主與人性化,但手段卻是遊說、壓力團體、賦權培力(empowerment)、基進社會工作(radical social work)和消費者保護主義。過去,我很喜歡這些倡議團體,也常加入他們的行列,我欣賞他們的義憤填膺與積極投入。但是,我並不認同他們所有的行動。有時候我認為他們應該採取一種減少敵意的路徑,也就是說,行動應該基於交流互惠和坦誠對話,這樣才能呼喚出雙方友愛的渴望,成為彼此的守護者而非反對者。社會改革的一個重要面向,就是喚醒民主精神,這種精神仰賴人性、公民品質和責任感。這需要我們時刻準備運用一種「脆弱的力量」(the strength of fragility),所謂「弱者道之用」。這力量不僅是勇敢地隨時準備承認自身的缺點,也承認我們希望服務的群眾以及我們想要改變的社會體制有缺點。
我發現第四世界運動與體制來往時很少使用對抗、衝突的手段,但我始終不知道他們究竟運用了什麼樣的方法。我意識到,為了深入學習這個運動的手藝,需要徹底了解另一種重要成員——盟友。所謂盟友,是各個生活圈的一般公民,也是這個運動的成員,他們因為貧窮繼續存在世間感到忿忿不平。透過與其他成員的合作,他們動員或轉變了社會體制或社群,讓他們反身保護那些曾經被他們忽視或排擠的個人或家庭。面對這種人為產生的社會排斥,這種被體制排擠的群體和體制之間的隔閡,這些盟友不是在一旁空感無助、內疚或驚慌失措,而是推進了重要的轉化,在兩者間重新建立連結,在平等互惠的關係中互相交流,豐富彼此。
為了更深入了解盟友如何將知與行充分融合,我加入唐弟予的團隊,他是我的朋友,也是志同道合的夥伴。身為第四世界的持久志願者,他負責全球盟友間的連結與陶成。我們一同醞釀並攜手編纂這本書,企圖指出盟友如何有效地接近各種社會體制,並且幫助他們立人立己,不但為赤貧家庭貢獻一份力量,也從這些家庭的生命深井汲取活水。
這場冒險行動讓我們有了三個驚人的發現:
• 首先,我們知道從盟友的行動之道汲取的經驗充其量就是一些建議,肯定仍不周全,儘管如此,在這個難以捉摸的工作領域仍然奠定了進一步學習的基礎:對於幫助體制改變並且使之益加「便民」的必要能力,能夠指出其背後的本質。(Rosenfeld and Sykes, 1997)
• 其次,我們發現盟友和其他社會組織接觸的法門是可以效法的,就像第四世界持久志願者和貧窮家庭的來往之道一樣。當然,還有其他法門值得探索,例如赤貧家庭如何脫離困境;這些寶貴的經驗所累積的教導正是大家望眼欲穿的實踐之道,其中還包括:這個運動的三種成員──有赤貧經歷的活水成員、持久志願者和盟友──如何以團隊合作的方式展開行動;以及活水成員脫離赤貧後,如何承擔責任,尋找處境更艱難、更被孤立的同胞,並替他們代言。
• 最後,其實一開始我們沒有料想到,在這趟旅程中,那些願意和我們攜手同行的人會是那麼令人欽佩、讓人敬愛,並在我們的心中烙下如此深刻的痕跡。我們確實非常榮幸能夠認識並近距離接觸這些故事中的盟友,以及那些默默貢獻,名字卻沒有被提及的朋友們。
基於我自身的體驗,我想告訴那些希望發掘第四世界運動不同面向的朋友:這場探索之旅必有豐厚的回報,這甚至是一趟自我發現的旅程,在和這群人合作的過程中,你很可能會變成更好的人。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54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