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發光發亮(簡體書)
滿額折

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發光發亮(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6 元
定  價:NT$ 216 元
優惠價:87188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自律的人到底有多可怕?
自律的人生就像開了掛。

村上春樹說:“正因為我今天不想跑步,所以我才要去跑步。”這過程多少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你當然可以隨時隨地放棄,沒有人逼著你成功,但你想要的生活只有自己能給自己。也許你永遠不會知道當你瘦下來的時候,自己到底有多美,世界有多溫柔。

這所有的改變,都來源自己。是你想要變得更好,想要更瘦。是你主動想爭取。真正讓人變好的選擇,過程都不會很舒服。但唯有你的內心足夠的渴望,再強大的對手,也敵不過你心甘情願地堅持。

但凡眼不拙的人,都能看出來老天在打賞敬重生物鐘的人。也許你期待的未來,也許並不遙遠。
 
給自己三個月的時間,你會看到一個發光發亮的自己。

作者簡介

梁爽

理性天蠍女,治拎不清、玻璃心,忌用力過猛,點贊你挑剔的心。

名人/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三個月迅速與同齡人拉開距離的書。

梁爽牌小貼士溫馨提示:
*每天保底五分鐘力量訓練;
*貼著牆面站著看書十五分鐘;
*每天早上5點起床,晚上11點睡覺;

你總認為自律很難,那是因為你不知道自律之後到底有多爽。
*別人花半個小時化妝,也掩蓋不了突兀的黑眼圈,
而你白裡透紅的皮膚水靈的跟十八九歲的少女;
*別人在下午兩點開會的時候,腦袋一片漿糊時,
而你在會議上思維敏捷,對答如流;
*別人嘴上天天嚷著減肥,一年後還是那個樣子,
而你卻換掉了衣櫃那些大兩碼的衣服。

你爽在了千千萬萬個人之中,有能力選擇做怎樣的自己。

目次

第一章: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發光發亮
致我們總在複製粘貼的生活
畢業後,我不忍心自己有股毛坯感
職場上,你不必成為“不可替代”的人
20來歲的浮躁,讓你自亂陣腳
我聽過最自欺欺人的一句話是“我願意努力”
請欣賞一個心裡想要就去主動爭取的姑娘
你必須精力飽滿,才經得住世事刁難
姑娘,請置頂你的賺錢能力
沒有屬己感的女人沒得混
提高生活的神器——是你自己啊
顏值是你全部生活習慣的相加
上進女恨不得別人身上的優點都長在自己身上
為什麼女人就沒有“潛力股”這種說法?

第二章:你怎樣過一天,就怎樣活一生
每天5點起床的人生,我真的賺翻了
每晚11點前睡覺的人生,做到就是賺到
早睡早起,是性價比最高的自律
吃商高的人,真的很有遠見
做一個睡商高的人,真的又賺又爽
如何高效地讀一本書,並不擇手段地內化為知識儲備
真正改變人生的是你度過週末的方式
千萬別小看一個又忙又美的女人
誰說精緻生活就不接地氣?
你的身體比天蠍座更記仇
從來沒有“女神突變”這一說
高效能職場女如何見縫插針地變美
醒來覺得甚是愛自己

第三章:你必須精力飽滿,才經得住世事刁難
20多歲,是一個女人最差的年齡
女人到底怎樣投資自己才有前途
男不強大女難容
我要把最好的情緒,留給最愛的人
你眼中的大齡,是我心中的達令
我愛你,我太應該有一點長進了
不想過壞日子,因為時間不允許
未經搏殺的善良終究只是天真
女人的面容是她自己幻想作品
確立生活中的秩序感,每一天都輕裝上陣
不要給別人浪費你時間的機會
真正的好閨蜜,首先會讓你變漂亮
如何遠程做父母的貼心小棉襖?
既然拖延症治不好

第四章:你期待的未來,其實並不遙遠
理什麼財,你自己就是最好的財
一萬小時定律唯一失效的領域是愛情啊
你所謂的優越感,與別人無關
女為悅己者榮?不!女為悅己而榮
看不慣你那“得男人者得天下”的樣子
講真的,你們不覺得情商太高的人很可怕嗎?
懂得自娛自樂,才是真正的生活家
不懂釋懷,皆為困獸
真正的有心人,才不在乎會不會被功夫辜負
好感情永遠後來居上
什麼樣的女性最容易被人稱呼為“女的”?
有禮貌的女孩運氣不會太差
一部分人先強起來,不是為了醜化弱者
你20多歲的生活方式,決定了30歲的打開方式

書摘/試閱

第一章 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發光發亮

致我們總在複製粘貼的生活

如果回憶不起來昨天吃了什麼、前天做了什麼、週末玩了什麼,我體內的預警系統就會亮起紅燈——最近狀態太差勁了。
我曾經有過那樣的體驗,把每天過出雷同感:渾渾噩噩地醒來,匆匆忙忙地出門,左手摸右手的工作閉著眼睛也能完成,公司附近飯館的商務套餐已經吃到膩煩,每天乘坐同一輛公交車聽著爛熟於心的報站名,每天接觸同一撥熟人聊著老生常談的舊話題。
就好像是把昨天的日子Ctrl+C過來,保留原格式地直接Ctrl+V在今天的空白文檔上。
日子過得沒有地標建築,沒有回憶索引,沒有參差不齊,看似風平浪靜歲月很靜好,其實慢性消耗沒有記憶點。如果這是個天天愛消除的遊戲,壓根不用我手指操作,相同的日子就自動一連串消除了。
在我看來,總是自我重複建設的工作很無趣,總在自我複製粘貼的生活真無聊。
每天重複性的工作如有雷同,純屬正常。我以前做過文員,接手之初,覺得操作繁複,熟練之後發現這只是份體力活。單調、乏味、機械的工作性質讓我意識到:產業升級和業務細分,使人只能從事漫長產業鏈中的一小個環節,囫圇吞棗、墨守成規的白領,和生產線上那個自帶固定程序的工序沒有區別。
其實得過且過也能過,但我不想將就著過。我拒絕停留在昨天的延長線上,立志要把每個工作日都過得宛若新生。
當我對業務合併同類項試著歸納經驗時,腦子裡問號的吞吐量大得驚人,不同角度的答疑更讓視野像是開了廣角鏡;當我負責接聽部門的客服總機時,接觸到更多行業社區的成員,反思自己的操作對上下游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當我培訓部門新同事時,用新穎的方式分享案例,只有新人迅速上手,我才有精力去辭舊迎新。
能中和職場上類似疲憊和損耗這種“酸”的,唯有諸如好奇心、探索力、創新感那些“堿”。

工作之外的生活,當然更不能過成一個像劉瑜說過的連指紋都找不到的犯罪現場。
自我重複算不算抄襲?當然算,今天抄襲昨天是種劣質抄襲。於是,我很早就開始實踐“讓每天生活都不一樣”的生活專題,美好生活,有“技”可循:

1.生活中多安插一些穩中求變的伏兵
消滅一部分身體和意識裡的維穩部隊,對一成不變的生活揭竿而起吧。
吃喝方面,蔬果葷菜經常更換,連主食都爭取成為百變星君;出行方面,每次都走尋常路真沒勁,變換路徑等於改造心情;穿搭方面,戴上個性的胸花或圍上別致的腰帶,大同小異的職業服裝也能貼上“我”的Logo。
從小細節切入也有大景觀,生活中不缺少樂趣和新鮮,別讓我們的思維和習慣把身邊許多美好都雪藏起來。日常種種小巧思、小儀式、小慧心佔據不了你精力內存條的多大空間,但卻能大幅度地稀釋生活中的同質感。

2.把生活的步調設置成慢鏡頭模式
米蘭·昆德拉在《慢》中講述了一個人們熟視無睹的場景:當一個人在路上走的時候,如果此時他突然要回想什麼事情,就會機械地放慢腳步,反之,如果想要忘記剛剛碰到的糟糕事兒,就會不知不覺地加快走路的步伐,仿佛要快快躲開在時間上還離他很近的東西。
他得出的結論是:慢的程度與記憶的強度直接成正比,快的程度與遺忘的強度直接成正比。
我的經歷多次驗證了昆德拉的結論,清晰地記得自己在舒緩音樂下練瑜伽時呼吸吐納的海闊天空,記得自己零基礎學花藝時調整花葉的聚氣凝神,記得自己親手做蜂蜜醃檸檬時打磨美食的氣定神閑。
慢,是對生活的真誠,放慢的姿態讓人更加記憶猶新。

3.自己的每一天都要拿出誠意和用心
婆婆是那種歲月經不住她折騰的女人,我最愛聽她講那過去的故事。她有一個絕技,幾十年前的往事,也能追溯起具體的年月、當天的天氣、門票的價格、在場的人物,甚至說過的什麼令人印象深刻的話。
都說人老記性差,可她居然可以還原現場。經過一番觀察,我發現她總在循環的大重複中注入小變革,重複的是一日三餐,變革的是菜式擺盤、音樂香氛的運用;重複的是日常聊天,變革的是將心比心、全情投入。
所謂的記性好,是因為對過去的尋常日子投入過誠懇和用心,當時儘量埋下的驚喜,讓日後回憶起來能精准定位到坐標。

總在複製粘貼的生活真沒意思,而另起一個新文檔,擺脫精神上的閉關自守、樂於嘗試新鮮事物、不斷探索未知的邊界,每天都在刷新記憶,這樣的日子才值得過。
我覺得“歲月”這個詞太過大刀闊斧,“日子”才是時間的基本度量單位,“歲月日”這種表述才夠細緻貼切。畢竟,我們怎麼過完這一天,我們就怎麼度過這一生。

畢業後,我不忍心自己有股毛坯感

在我心裡,有一種五星級殺傷力的儀式感,那就是畢業典禮收攤之後,忘記了應該繼續學習。
我見過同事離開學校後,把所有教材論斤賣掉,從此再沒翻過一本書;我遇過同學考完六級後,把所有單詞本束之高閣,讓腦中英文自行揮發;我聽過網友步入社會後,把自己精神貨架上的夢想撤掉,只用愛情對人生偷稅漏稅。
日常低水平重複,思想上缺乏進步,長此以往,親手把靈氣和神采從自己體內抽空,變成一個得過且過、無精打采的人,軀殼仿佛變成一間牆體斑駁粗糙,管道肆意暴露,散發泥土味道的毛坯房。
“家裡充斥著平凡的回音,生命被憂愁侵蝕著,因為我們反復呼吸著自己呼出的呼吸,每一天我們的影子比腳步去了更遠的地方”,我生怕梭羅書裡這種憋屈無聊的狀態在自己身上演繹出來。
而唯一能抵禦這種侵蝕的武器,我認為是通過學習、充電、閱讀等自我擴充的方式,持續對自己的大腦和內心發揚光大。

1.永葆學生感讓人歷久彌新
我大學時把重心放在實踐和旅行上,常和校友異想天開地想些小發明(光說不練),熱情高漲地參加社會實踐,做花式兼職鍛煉能力,買張火車票就去丈量中國,以別致的途徑在成長。
工作後,跨專業就業的我,與職場資深人士或專業院校畢業生相比,我觸目驚心地意識到自己知識上有多少短板,技能上有多少欠缺,思慮上有多少漏洞。不少貿易術語含混不清一知半解,開會時聽前輩們半中半英的培訓聽得很吃力,拿到BEC證書卻仍然聽不太懂電話那頭的印度英語,這讓我太焦灼了。
那段時間的刻苦程度全方位碾壓高考歲月,中午放棄午休泡在行業論壇裡學案例抄筆記;加班完之後直奔書城直至肯尼·基的薩克斯音樂響起;帶著問題見縫插針地去請教前輩並記下答案反復琢磨;週末常常坐在圖書館裡研習業務以及延展書籍;看印度電影三番五次地按下暫停鍵摸索他們的發音規律。我仿佛聽到自己骨節生長的聲音,悅耳極了。
後來我成為轉正最快、業績最好的新員工之一,那個階段的努力讓我深信,其實畢業了才更需要進步,只要專注學習,在一個新領域裡迅速偽裝成一個高手還是有可能的。

2.沒錢不是自我荒蕪的理由
之前有位朋友向我抱怨說畢業後學習是個燒錢的項目,讀個在職研究生,學費太貴;參加外語培訓機構,也不便宜。
如果你更注重知識而不是文憑,更在意內容而非形式,其實是有很多可行性方案的,其中還有不少免費方法。
各種學習型App和軟件輕鬆擊穿各種藉口,輕鬆獲得的名校課程、TED演講、專題紀錄片,種類繁多任君挑選,一周給自己安排三四堂課,上下課鈴聲自己掌控,招之即來十分便捷。
想練英語口語也不是非得去韋博英孚華爾街,覺得小幾萬的學費有點貴的話,我的親身經驗:一是尋覓英語角,朋友領我去的某大學留學生宿舍樓下的英語角,外教雲集,氛圍上佳;二是與外國人合租,我曾有一任英語流利的室友,是來自金磚四國之一的女生,有時我教她中文,平時用英文交流,那段時間,進步喜人。
個人可持續發展終究還得靠興趣驅動,我在日語培訓班學習時,碰到深愛日本動漫的高中生第一堂課上就能和老師對話超8個回合;見過癡迷美國偶像的同事加入字幕組翻譯明星訪談,在KTV一首英文饒舌說唱讓我誤以為原音沒消。
不是只有花大價錢才能增加藝術細胞,我認識的一位美女,和她逛街不知不覺被她領進街邊的文房四寶、琴棋書畫商店品評一番。週末碰頭地點常是美術館或攝影展,有時她帶我去參加圖書館或博物館組織的講座、展覽,和她在一起,常常不小心被藝術撞了一下腰。

3.不讀書會讓自己有折舊感
我接觸過很多進步青年,憑他們的夜以繼日和愛書如命,居然才把中國成年人年均讀書量拉到不足5本,從反面證明了多少人畢業後就變成閱讀絕緣體。
我常常覺得人的生理進化還沒跟上科技進步,長期以來證實鉛字和紙張的組合,對於人類眼睛與大腦的刺激機制是適合從容思考的,所以我是紙質書的忠實擁躉。
我會定期去書店掃貨,翻開書用鼻子吸嗅油墨味的那刻心情愉悅經脈通暢;我家樓下有家出租書刊的小店,我和店主混成知音好友後,自己想看的書目不時會混進採購清單;每週不去圖書館就覺得電力不足,一次借6本書,用自助紫外線殺菌機消毒後背回來,當然有看到一半喪失興趣的,也有反復看幾遍還不夠的。
對閱讀不感興趣的你,分享一個曲線救國的案例:我有個朋友之所以變成無書不歡的書霸,轉折點就是參加同城讀書會,把故事脈絡和觀後感想做成PPT上臺演講,台下書友的掌聲極大地激發了她對看書的熱愛。
生活習慣日益粗放化時,不妨看些保養書以自我警醒;覺得陷進負能量壓縮包爬不出時,不妨看些心理書以自我療愈;深感人生困頓茫然無措時,不妨看些哲學書以自我明朗。
很贊同“為你喜歡的事物早起兩小時”這個提法,早上5點起床看書是我保持近十年的習慣了,早期或許為了減緩學習焦慮或者輔助我做好工作,需要涉獵一些有用的書,但隨著年月的遞增和興趣的聚焦,落腳點回歸到自己內心真正享受的內容上。
當我看了一本意境被營造得奇特迷人的小說後,角色附體地感知別樣人生;當我看完一本深得我心的哲學書後,經歷三觀震盪想法更加豁達通透,我幸福地進入一種歌德所說的“靜謐的激情”。

我嚮往枝繁葉茂、新鮮繽紛的生活,總想爆破一些平凡平庸、無聊無趣的生活因子,總想掙脫許多家長里短、瑣碎不堪的一地雞毛,時刻擰緊學習那根發條是那條自我修繕之路。
精神上的添磚加瓦與裝修打磨,能最大化地減少自身的毛坯感。

 

職場上,你不必成為“不可替代”的人

初入職場時,我把“要成為公司不可替代的員工”奉為圭臬,現在我誠懇地向“圭臬”致歉。
首先,職場上沒有什麼人是不可替代的。白宮一把手說彈劾就彈劾,也沒見貽誤國事,公司中高層說空降就空降,也沒見運轉不暢。少了誰地球賭氣不轉了?
其次,在初中級崗位上不被替代多令人糟心。勞動密集型的資深錄入員也許很想輪崗,常年在基層的人員可能盼著升為管理層。他們內心好想被替代你知道嗎?
再次,這年頭連公司本尊都常被替代。據說我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2.5年,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僅7~8年,每年倒閉的企業約為100萬家。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最後,如果自我的進步值遠超公司發展速度時,公司前景與自我目標南轅北轍時,抑或公司已經忘掉初心而你還牢記初心時,你有沒有遲疑過,你成了公司不可替代的人,但公司是不是你不可替代的公司?
所以,“成為公司不可替代員工”的寶貝信條還是趕緊下架吧。

說得極端些,職場機器的殘酷性在於,它就是要消滅“不可替代”的員工啊。
進入大企業,從dress code到業務流程再到考核標準,一應俱全,刀槍不入,在層層制度下你只是完成某個工作節點的螺絲釘,別說置換你一個人,就算整個部門被替掉都屢見不鮮,啟動公司機器“招聘—培訓—上崗”的一鍵式按鈕,培養皿中活好價廉的人才立等可取。
身在小公司,初始狀態下一片混沌看似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公司尚小時,領導或許給你灌情懷打雞血畫大餅,讓你心甘情願一人分飾幾角;公司成長後,領導陸續開始加人手頒新規定績效,很可能對你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小公司的機器也逐步建成。
職場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換舊人。把太多私人感情寄託在職場上不是職業化的行為。老闆在困頓時給你的承諾“好好幹,將來虧待不了你”,你不必執著,領導的年終大會致辭“沒有各位的努力,就沒有公司的發展”,你聽聽就好。
在夢醒時分,有時傷心是難免的。連本是同林鳥的夫妻,大難臨頭都能各自飛,更何況是面對一堆運營成本賬單以及資產負債表的公司,企業本質上就是要以盈利為目的,你不能為其創造利潤留你何用。
別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持續提高工作能力,避免成為闌尾型員工,職場機器才可能放你一馬。

在我的職場生涯裡,我很感激有位帶過我的前輩。能被他帶領入行是我的榮幸,他業務精湛,知無不言,每次像備過課一樣,耐心地把工作環節的來龍去脈、私家案例、操作死角大方告知。我得知他常調換部門,有時快當上主管了又換到另外部門從頭做起,我一直為他鳴不平。
我轉正前請他吃飯以表謝意,席間我們談到“不可替代性”的話題,我對他提出兩點疑問,一問:每次教人都不私藏,不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嗎?二問:一次次地重新開始不會覺得灰心喪氣嗎?
他大方解惑,一答:只有新人迅速上手,他的工作被人接替後,才能騰出手來去學別的新知識;二答:我沒為別人打工,而是為自己工作,主動申請調到其他部門學習鍛煉,是想滿足其他環節的運轉流程的好奇心。
我感歎,前輩表面上的“可替代”,原來是在醞釀競爭力上的“不可替代”。
前輩搖頭否認:亂世才出英雄,有序後很少有人不可替代。技術不斷更迭,長期看沒有多少人無我有的能力,保持進步進取、尋找工作樂趣才是王道。職業操守和專業技能在手,替代與否的問題不用太愁。

我心目中一位德高望重的大領導曾跟我說過,你為公司付出了多少,上司心知肚明。但我更想說,我為工作付出多少,上天心中有數。
上班多年後我才逐漸厘清,工作這件事說到底,是自己對自己的交代,說得唯心點,甚至與他人無關,當然不是指合作層面。
多少人會有心酸和不甘的追問,像是“我今年這麼努力,為什麼先進人選另有他人?”“面對付出和收穫不成正比的工作,還不如省點心呢?”“幹多幹少都領相同的工資,幹得多錯得也多我圖個啥?”“上司輕視我,不消極怠工我是不是傻?”
在我看來,消極怠工就是職場裡最大寫加粗居中的傻。你的消極應對,怠的不是“工”,而是你自己。你消耗了寶貴的時間精力去做損人損己的事,而且對於你來說,損己的成本比損人高昂多了,殺敵八百自損一千你何苦呢?
業務的精進需要持之以恆、聚沙成塔的積累,就算你的小聰明暫時能騙過公司,混過自己,但你始終無法瞞過時間。
工作中那些百口莫辯的委屈、多做多錯的失落、思慮不周的疏漏、付諸東流的挫敗,你說因為這點小坎兒把自己置於邊緣化境地好呢,還是要把這些挫折轉化為經驗存摺更划算?
不必費盡心思地追求“不可替代”這種虛妄的目標,也不用去自導自演測試公司沒有你能不能活,答案大多令你失望。
自己勻速成長與工作開心更加重要。最慘的莫過於公司給你的薪水你嫌少,你反而還搭上自個兒的進步空間和心情指數,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三重折本虧到人仰馬翻。
工作終究是為了自己!如果你能降低對外界影響的敏感度,以自己的節奏學習成長的話,當公司欣賞並尊重你的付出,你能報答公司培養之情老闆提攜之恩,當你和公司不再同心同德,也給自己一次重置骰子的機會,萬一公司把你掃地出門,你還能從容尋到一條體面的退路。
總之,職場上,沒必要總去想怎樣成為在別人心中那個“不可替代”的人,因為,為自己工作的人,壓根沒有“可不可替代”這一說。


20來歲的浮躁,讓你自亂陣腳

前段時間,我網購了一塊小白板放在家裡。
在小白板中間劃了一條線,分成左右兩邊,左邊羅列出五六項每日的待辦事項,右邊記錄著兩三篇文章的寫作靈感。剛開始的時候,左邊每劃掉一項事項,右邊每新增一個素材,我心裡就會升騰出一股成就感,覺得自己在時間管理和捕捉靈感方面越做越好。
但後來我漸漸意識到,我的效率不升反降。經排查後發現:越寫越密的小白板讓我心浮氣躁。
左邊的待辦事項,讓我一件事情還沒做好,想做另一件;右邊的靈感記錄,讓我一篇文章還沒寫好,想寫另一篇。我開始感覺寫作變得痛苦,腦子裡雜亂地並列著多篇文章的主題和素材,反而更難專注地寫好一篇。

我回想自己寫作手感最順的時候,是選定一個選題,去深挖、去發散、去聯想的時候。為了重回自我巔峰狀態,我改變了使用小白板的方式——把左右結構改成上下結構。取消左邊待辦事項的記錄,聚焦某個選定主題的寫作,上面一欄寫出這篇文章的主題,下面是緊扣這一主題的靈感存根,包括觀點、例子、結構等。
一個小小的改變,讓我已經被稀釋掉的專注力又高度凝聚起來。
這塊小白板就像是我大腦的投射,當我不再三心二意、貪多求快,而是靜下心來、好好做事時,我發現內心不會焦灼和糾結,寫文章的速度和質量也有所提升。

上個禮拜,領導帶我和一個年輕同事去拜訪客戶,對方幾個總經理級別的領導接待我們。中午一起吃工作餐,在場的雙方領導們,平均年齡大我倆20多歲,他們邊吃飯邊聊天,說起當年怎樣耐住性子,十年磨一劍地做企業。
飯後等車時,在我和那位年輕同事單獨相處間隙,他對我說:時代不一樣了,領導們年輕時貧富差距小,能一門心思鑽業務,加上那時市場機遇好,容易出成績。可是到現在,房價高企,日新月異,要堅持做點什麼真的不太現實,看著別人買車買房,誰的心能淡定得下來?
我覺得年輕同事的想法十分眼熟,在我身邊,未必有人想一夜成名、一夜爆紅、一夜發財。
但看著周圍的人,比你優秀還比你努力,比你忙碌還比你美麗。修得兩個學位的超級學霸,經營三家公司的創業天才,橫跨四個領域的跨界牛人,讓多數人處境焦慮、內心浮躁。

年輕人希望自己少年得志,普通人希望自己逆襲成功,創業者希望自己搶佔風口。
但其實逆襲成功的,往往是那些能靜下心來,把時間、精力、金錢、資源和毅力形成合力,投注到做一件事上,爭取把事做好做透的人。
先別說什麼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天才需要積累一萬小時之類的老生常談。
就算在網上下載連續劇,如果多個任務同時進行,要等更久才能下載下來,而先把第一集下載好,邊看前面邊依次下載後面的視頻,才能高效追劇。
我越來越相信,心思分散、淺嘗輒止的人可能一無所獲,專注深耕、持之以恆的人常能笑到最後。

最近有條讀者私信:他是今年的應屆本科生,離校2月,跳槽3次。
他說自己急於做出成績,想儘快買車買房,但是跳槽越頻繁,心裡越迷茫。我很想勸他想清楚自己要什麼,然後靜下心來堅持下去,但又怕說服力不足,於是找來《萬達工作法》裡的識人術。
一般從普通員工到基層管理層,大約需要3年的時間,年齡一般在26歲以上;中層管理者一般在32歲以上,需要3~5年的時間;高層管理者一般在40歲以上,且需要更長的沉澱時間。
萬達在招聘時從這幾個維度來識人:
連續性:如果出現了經歷斷層,不是創業、身體原因,就是找不到工作;
穩定性:如果1年內出現1次以上的跳槽,可視為穩定性差或能力不勝任;
定位性:如果幾次跨行跳槽,說明規劃和定位模糊,屬�走一步算一步;
萬達的識人術,大概能代表了很多公司的用人之道。就算不站在用人方而是站在個人的立場,我也想勸他沉下心來,不是說跳槽不好,而是精進業務需要時間。

以前我做海外銷售時,有個同期入職的男同事,開局打得漂亮,比很多人積極主動、高效進取,是我們印巴市場界的成單小霸王。後來他覺得公司的提成不高,跟我們說了自己要在30歲之前買房之類的話後,就帶著手上的資源跳槽。
那家公司開出的條件不錯,但印巴市場沒有優勢,他手上合作過幾次的客戶對他也沒有多少忠誠度,他重新開拓其他市場,後來陷入越跳越糟的循環。
當時公司有幾個同事,爆發不強,耐力十足,越做越精通。其中一個女同事,畢業後就沒換過工作,在流動性很高的公司實屬難得,很多離職的同事交出的客戶資源,老闆優先分給她,她過濾一遍,把利潤率不高的客戶交給其他同事。
她漸漸掌握公司的核心資源,業務能力十分精湛,老闆和老客戶都很信任她,她30歲前房子買了2套。我有個做HR的女友跟我說過,跳槽有個3、5、7的年份之約,她說掌握技能至少需要3年時間。

職場上,30歲之前的躍遷,取決於“靜下心來做好一件事”。
之前看《人們的名義》時,有句網友評論我截屏下來,給浮躁時的自己當藥吃:
《人們的名義》都是些什麼演員,飆戲飆得上天了,那個誰誰誰,你演個腐敗分子瞧把你嘚瑟的,導演給你多少錢,你這麼賣力。我平時看小鮮肉的戲,效率老高了,一心多用,又是快進又是吃零食又是刷朋友圈的還經常中途棄劇的……這下可好,全看戲了,啥也沒幹。
我用這個段子來提醒自己,靜下心來做出來的作品,別人也會靜下心來欣賞。
就像我看《戰狼2》的時候,手心捏汗,全情投入。後來知道這不僅僅是劇本上的精打細磨,還有每個鏡頭的力求真實。吳京提前18個月加入軍營接受訓練,一鏡到底的水下打鬥拍了半個月,為了防止投資方塞人拒絕了不少投資,最終有了這部刷新華語電影票房紀錄的電影。
劉震雲在《一句頂一萬句》裡有句話:世界上不存在大智慧,就像世界上不存在才華這個詞,存在的是瑣碎,重複的事情不停地做,你就是專家,做重複的事特別專注,你就是大家,就這麼簡單。
這句,還真是一句頂一萬句。
就連像日本這樣匠人很多的國家,也有位作者發出感慨:這個時代時興高速度,不知不覺,一般民眾對時間失去了耐性,不能心平氣和一直專注於某一事物了。我認為,恢復這種平靜的心情是種修養。
你若浮躁,自亂陣腳。在自己身上克服浮躁,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遠見。


我聽過最自欺欺人的一句話是“我願意努力”

最近與做人力資源的女友小聚,聊天中她分享了一個工作心得。這幾個月是求職旺季,女友每天需要查閱很多簡歷和求職信。
有天她統計了一下,在這些簡歷和求職信中,有個用“雖然……但是……”關聯起來的句式高頻出現。
應屆畢業生說:“雖然我所學的專業不對口,但是我願意學習。”轉行求職者說:“雖然我缺乏相關工作經驗,但是我願意努力。”女友告訴我,她剛入行篩選簡歷時,曾收到一個剛剛畢業女生的求職簡歷。女生誠摯且謙虛地說自己以前沒有接觸過這個行業,但對公司業務很感興趣,希望公司給好學又上進的她一個面試機會。
女友被那位求職女生的誠意深深打動,打電話通知她過幾天來面試。後來面試時面試官問求職女生對於崗位職責的理解,她答得支支吾吾,英語面試環節中提問她對公司的認識,“國企”的英文表述她實在想不出,緊急之下只好切換成中文。
她大概也知道自己面試不佳,在結束之前還不忘爭取,雖然自己還不夠專業成熟,但是進入公司後一定不懂就問,儘快上手。女友再次聽到那位求職女生的說辭,已經不會再被感動了,因為她口口聲聲說願意努力,卻連最起碼的面試功課都懶得做。
後來女友篩選簡歷改變了側重點:願意學習的不如已經學習的,願意努力的不如著手努力的。

《非你莫屬》有一期的節目,主題是新媒體運營的招聘與求職。其中一位女選手長相特別出眾,她做過法務、開過酒吧,還從事過平面模特和網絡直播。
剛開始我覺得這位選手年輕漂亮,經驗豐富,勝算很大。嘉賓請她描述新媒體運營的工作流程,她回答需要維護和推廣企業的公眾號,比如策劃選題、撰寫文案、編輯推送、收集反饋等。
可當主持人落實到具體層面,問她幾個運營問題時,她都連連搖頭,沒排版過,沒推送過,沒寫過文案,沒有經驗,她說自己就是很感興趣,很想學習。

聽完她的發言後,有個老闆質疑她的求職動機,看不出她是否喜歡這個工作,畢竟她沒有鑽研,也沒有嘗試;有個評委直說她的薪資要求不合理,既然是學習階段,就只能接受學習價格,可能也幹不長;有個嘉賓更加直接,問她是不是奔著提高知名度而來,她的表情流露出掩飾不住的無奈。
儘管選手表示願意從最開始學起,願意接受更低的薪水。但場上的老闆和評委認為,想從事新媒體工作,至少可以先註冊個人公眾號,試著寫點東西推送出去;至少可以先研究下企業公眾號,試著總結他們的定位、維護和推廣。
很多時候,行為比語言,更能表明心意。所謂的“願意學習”,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于人於己都很沒誠意。

前兩年,有個大學男同學打電話給我問正事,順便聊聊畢業後各自的境況。他聽說我在深圳跨專業就業後發出感慨,還是深圳適合畢業生發展,包容性強,機會遍地,不硬性要求專業。他說自己在省會求職,海投簡歷,專業不對口直接沒下文。
我確實感謝深圳的發展機會,但自身努力也是要恬不知恥地自我表彰一下:我本科是生物方向,喜歡生化奧秘,但不想以此為職業,大二時對國際貿易產生興趣,於是除了所學專業之外,把外貿當作自學專業。
外語方面,除了四六級之外,報名BEC商務英語,主動聯繫到英語專業的一位女生,相約練習口語;
證書方面,我煽動幾個室友一起報考了物流證書,業餘時間學習國際貿易、倉儲物流等理論和實踐課;
實習方面,我假期用獎學金作盤纏去義烏實習,實地感受如何接待客戶、下單收貨、報關報檢等流程;
操作方面,我去校門口的打字複印店免費打工,替小店設計菜單,幫客人複印材料,熟悉軟硬件操作。

我盡我所能地做著準備,後來面試通知和結果反饋都不錯,可惜我心裡最想去的那家公司叫我回家等消息後一直沒消息。我那時倔強到不承認那是婉轉拒絕,每天打個電話問問有沒有消息。
後來那家公司的老闆給我打來電話,他覺得我的機考和翻譯挺好,更欣賞這段時間我的執著,於是提供了一個比我原先申請的、更合我心的海外銷售崗位給我。我進入部門才發現,大部分是考過專八的英語專業學生,或者系統學過國際貿易的學生,或者是已有工作經驗和客戶資源的跳槽者,像我這樣完全變換跑道的確實不多。
回想起來,我那時並沒有表過任何決心,但事先的每個準備都足以證明我的決心。

最近我在看電視劇《我的前半生》,發現裡面也有不少“願意努力”的人:
剛剛離婚的羅子君去商場找工作,儘管再三表示自己能吃苦,願意學,前期還是被人拒絕;受夠白光的羅子群想與白光離婚,白光下跪求子群再給他最後一次機會,他發誓願意改過;
總在說自己願意學習和改正的時候,其實沒有多少切實作為,反而真正從一件一件的小事切實改變的時候,不必逢人就說,別人也心裡有數。我發現語言上的大高個,行動上的小侏儒真的很多,高喊著“願意努力”的口號,卻沒做“正在努力”的準備。
求職上,我願意學,只要你答應錄用我;減肥上,我要減肥,只要這種辦法有效;情感上,我說想你,但卻什麼都沒有做;
其實對這些人來說,沒被人錄用,沒減下肥來,沒感情升溫,其實自己事先已經埋下伏筆。經常把“願意努力”掛在嘴邊而遲遲不行動的人,說的人和聽的人,都不必信以為真。
因為常發“願意努力”的自我聲明,一來讓他們有了已經努力過了的錯覺;二來讓他們漸漸耗盡了原本用於努力的能量。
我覺得有種人越看越酷:別人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別人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反正,一切都是對自己的交代。


請欣賞一個心裡想要就去主動爭取的姑娘

最近,有個關係甚好的讀者諮詢我業餘寫作的事情。
她今年畢業,在四線小城有份穩定工作,工作上手後,想用業餘時間,註冊個人公眾號開始寫作。我倆交流了不少關於時間安排、選題排版、涉獵書籍之類的問題後,她信心滿滿地表態說,我也要像你一樣堅持寫作,只要持之以恆,就會被人看到。
我生怕她誤以為堅持寫就能被發現,速速溫馨提醒她,如果你希望自己的文章被更多人看到的話,那麼你需要主動投稿。她果然提問如何投稿,我告訴她在我開號之初,主動給經常關注且風格吻合的大號留言或私信,問小編有沒有投稿的聯繫方式。
可能我的留言淹沒在大號海量的留言和私信裡吧,只有2家小編給我回復,把我拉進他們專門的投稿群。隨著寫作時間的推移,我也加入越來越多的投稿群,每次寫了文章就去群裡投一投。她聽完估計覺得挺意外的,她說她喜歡我寫的文章,以為是自己推送後,就會有其他號自動來轉載。
一個“自動”暴露了她的不諳世事,正如美國女議員芭芭拉·喬丹說的:等著被認可的人真的是太天真了。
這年頭寫作愛好者和營生者已經供不應求,投了未必中,不投真沒戲,不主動投稿等著機會自動降臨,看來是想得過於樂觀了。後來我經某號群主允許,把這位讀者拉進投稿群。
一會兒的功夫,各位知名作者就把最新文章發到群裡毛遂自薦,希望群主翻牌,並配上“這篇閱讀量2個小時就超過10%”,“這篇是針對時下熱點的感想”,“這篇在自己平臺效果喜人”這類的推薦語。
我猜她那時肯定深刻體會到:哪有什麼自動發生的事,都是背後主動爭取的結果。
這年頭,哪有那麼多陪朋友試鏡卻被意外選上的胡歌,哪有那麼多走在街上就能被星探幸運相中的鹿晗。
不主動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不主動展現成果表達訴求,很可能是一場大型的自我埋沒。

今年春節前後,我迷上一位90後的插畫師,她叫倪傳婧。
臨近過年的時候,一直走簡約風格的蘋果官網,畫風突變地放了倪傳婧的插畫,線條細密流暢,色彩淡雅別致,在蔓延形成的渦流裡,年味、趣味、國味都全了。我立馬對她感興趣,去瞭解她的信息,她生於廣東,長於香港,在深圳學畫,去美國讀大學,我在她的各種訪談裡,印象最深的是她最初在美國找工作那段。
這小姑娘的理想是“成為一名出色的插畫師”。畫插畫容易,可找到插畫相關的工作不容易。她搬到紐約後,為了節省開銷,住在偏僻區域,吃打折快餐,每天搜索編輯們的郵箱地址,硬著頭皮發自薦郵件,有時候還打電話推銷自己,省錢做明信片寄給各位主編。
她回憶說,“現在覺得那時候的自己很無恥”,不過也是憑著那股韌勁,名不見經傳的她,開始在插畫領域嶄露頭角,認識了越來越多的媒體,創作出越來越棒的插畫。假如沒有當時的“無恥”,哪有後來《紐約時報》、《紐約客》、《華爾街日報》等平臺的橄欖枝,哪會後來拿美國插畫界的大獎拿到手軟,哪能後來成為福布斯藝術榜單上最年輕得主之一。
如果她當年等著在自己的小圈子裡被認可,沒有主動自薦和展示才華,我們有可能現在還沒看到她的作品。
心懷夢想的人,最忌諱的就是矜持。心裡想要就去主動爭取的姑娘,活的真漂亮。
沒有當年拿著自己寫的小說一家家地敲開雜誌社大門的倔強女青年,我們現在讀不到張愛玲淒美動人的愛情小說;
沒有當年作品被巴黎美術展覽會拒絕後,聯合朋友籌辦畫展地執著男青年,我們如今看不到莫奈的印象派畫佳作。
對於自己想做的事,對於內心沸騰的火,千萬別以為自己有好酒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待在深巷裡了,主動起來,為好酒打個廣告吧。

我才畢業工作那陣,有次經過茶水間,聽到有三個同期進公司的小夥伴在酸酸地差評小丁,還有拉我入伍的架勢。她們看不慣小丁經常主動找主管請教業務、彙報進度,也看不慣小丁會上被表揚、工資連連漲。
有人臆想她是邀功精或告密者,還有人質疑公司的企業文化讓踏實工作的人吃了虧。
當時我心裡就唱起了小反調,作為海外銷售部的職員,自我推銷應該是基本功,大家工作都踏實認真,領導任務也應接不暇,往往能節約奮鬥年限的人,屬�埋頭工作、抬頭彙報的人。而像那三個姑娘那樣又不肯主動展示野心,心裡又希望獲得認可和器重,這種人活得最擰巴。

我在上一家公司時,有段時間負責培訓我們部門新來的員工。在某批新人裡,有A和B兩個女生尤其出彩。相較之下我更看好A,每次她找我問問題時,把她平時那些主動思考、積極複盤、在乎工作的種種呼之欲出。
有次我找經理彙報,期間經理卻突然問起B的表現,原來B主動向經理申請轉正,表達了想在公司發展的願望,用數據量化了自己的進步,希望接受經理的考察。
我回答A和B都表現突出,還特意替A美言了幾句,但最後還是B提前轉正。後來A來悄悄問我“試用期一般不都是三個月嗎,咱們才試用了兩個月,B怎麼就轉正了”時,心裡分分鐘想教她做人,有哪個領導的KPI會是盯著實習生的表現,讓表現最好的人最快轉正呢?你不主動申請,誰知道你想轉正?
正如美國時尚女魔頭凱特·懷特說的,“你的工作並不能傳達所有信息,你需要站出來明確表達自己”。
我的性格從小就不算主動。遠遠見了老師會暗自繞開,感激別人的話永遠放在心底,想挽回一段友情始終開不了口。被父母比喻為“盤子裡的那條魚,用筷子戳一下才動一下”。
但我的底線是,對我心裡在乎的人和想做的事,就算結果不盡如人意,我也要主動爭取試試。

不主動爭取的人,怕被人拒絕,怕沒有面子,怕引起非議,索性把自己的努力和才華藏著掖著,結果在靜觀其態中錯失良機。
很多關係,結束於你不明說,對方也等著;
很多提拔,無果於你不申請,領導也忙著;
很多夢想,未遂於你不主動,機會也繞道。
會不會主動爭取,也會把條件相當的人分在兩個陣營。
主動展示自己才能與追求的人,會得到更多的機會和資源,而被動等待別人認可的人,常常因錯失機遇而怨天尤人。
當你主動爭取,你會發現世界都是你的。困難沒你之前預想的那麼難,收穫卻比你之後獲得的那麼大。
人生就像自助餐,你不主動拿自己喜歡的菜,那麼註定吃得不爽。

你必須精力飽滿,才經得住世事刁難

前幾天,我升職了。
事後人事部好友告訴我,在選拔例會上幾位領導討論我的升職事宜時,有位經理贊成的切入點居然是,覺得我精力好。他說經常看到我一早上就神采奕奕,走路有彈跳感,說話繪聲繪色,辦事手腳麻利,加班也勁頭滿滿。
大領導把話接過去說,精力好就是硬素質,世上所有的工作,做到最後都是看精力。
聽完好友的轉述,我覺得很汗顏,以前還沒聽說公司誰因精力好而被提拔。同時我又有點心虛,因為像我這種在西醫看來是缺鐵性貧血、中醫看來是氣血兩虧的人,能給人精力好的印象,越想越心花怒放。
不管生活還是工作,歸根結底拼的都是精力。
我有次和同事上街,看她大熱天裡帶著5歲的男孩出門,男孩哭鬧她得溫柔哄,男孩亂跑她得牽住手,男孩調皮她得講道理,男孩沒力她得抱著走。
我邊看邊感慨當媽不易,要是精力不夠好,連孩子都帶不了。
有次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提問:“《紙牌屋》中的大人物們經常晚睡早起,精力卻依然旺盛,這真實嗎?”
我給這個回答點了贊:“應該說沒那種精力的人熬不到那個位置。”
工作上精力好有多重要?我大學假期去義烏實習,跟著接待東歐客戶,陪著在商貿城裡邊逛街邊下單,我原以為這很輕鬆,其實不然。上午我還精力十足,跟著客戶逐家店鋪地比貨詢價,給樣品拍照,記訂單信息。客戶中午大多不吃飯,我越走越蔫,我猜當時客戶看我沒精打采的樣子,會覺得我不夠專業。

我認識一位年紀輕輕,就在中日合資公司做到品管部長的人,她年輕時工作太拼了。
通宵達旦地研究質量管理體系,日方代表定期檢查車間,為了方便溝通她開始學習日語,吃飯時飯菜能湊合,但啃單詞練聽力不能湊合。她的敬業精神和專業素養讓很多合作商大加讚賞。但遺憾的是她前幾年生了場病,病好後精力也大不如前。
後來我看到臉色蠟黃、聲音發虛的她,聽說她現在不能保證全勤,評審機構或大客戶來訪,她還得專門吃藥撐著。真為她遺憾,如果她保重身體,精力一直好下去,那該多好。
所謂精英,首先要精力好。
精力好和精力差的人,過的是兩種不同的人生,有的是兩種不同的未來。

我們在說精力的時候,其實是在說精力管理。
我高中同桌,大學拿到金融和計算機的雙學位,倫敦讀研後回國進入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上班,她是永動機一般的存在。
有次她來我工作的城市出差,看到她被精力霸屏的狀態,我驚呼:你居然有張沒有被四大摧殘過的臉。那次見面其實劇透了她精力過人的原因。她收工後就去按摩,還幫我預約了技師,讓我下班後去找她。
我倆享受著舒適的環境和舒服的力道聊著天,她提到工作加班熬夜或一周飛幾個省會是家常便飯。我勸她工作忙歸忙,要愛惜身體。她告訴我她深度睡眠質量很好,在寫字樓附近辦了健身卡,班前或午間會抽空鍛煉,補充著蛋白粉,也不碰甜食,身體累了去做理療,心情煩了去練書法。
我想起她高三時成績從中上到拔尖,從不午睡但下午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連著被幾節數理化課轟炸還能思維活絡,一有時間就去打籃球或看NBA。
她充沛的精力裡有天生體質差異,也與她的追求目標、生活習慣、飲食鍛煉等要素分不開。
我發現精力好的人,會集中能量做重要的事。

比如村上春樹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中所說:清晨5點起床、晚上10點前睡覺,一日之內,身體機能最為活躍的時間因人而異,我是清晨的幾小時,在這段時間內集中精力完成重要的工作。
隨後的時間或是用於運動,或是處理雜務,打理那些不需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日暮時分便悠哉悠哉,不再繼續工作,讀書或聽音樂,放鬆精神,儘早就寢。
我大體依照這個模式度日,20來年工作順利,效率甚高。他說寫長篇小說是體力勞動,“我們常常把創作想得太浪漫,忽略了真正的創作不能只靠靈氣和才氣,還要靠別的。”
這個“別的”,我理解為可持續的精力。身體與夢想兼容的人,懂得做全日制的精力大師。
比起我上述所說的同學或名人,我的精力值就見笑了,但比起身邊小夥伴,我拖著病軀還能有如此精力,也著實讓我欣慰。
下面我斗膽分享下,如何做自己的精力大師:

1.你若不把身體顧好,連精力都無處發生
馬爾克斯說,失眠是一種時疫病。睡得又早又好確實很難,天黑請閉眼,加班族請睜眼。就算不加班,玩手機和壓力大甚至爆肝打遊戲,也讓人睡不著或睡不好。
規律且優質的睡眠是提高精力的利器,我的經驗是,睡前少碰電子產品,讓心緒緩和下來,沖個涼水澡,泡個熱水腳,儘早入眠,有事早起來完成。
大忙人善於利用零碎時間來休息,以前我媽看周總理的回憶錄時告訴我,他每天睡覺很少,管事又多,好在他經常打盹,很多忙人都有上車即睡和閉目養神的習慣。除了睡還有吃,半年前的飲食決定了現在的你。吃太多甜膩食物和垃圾食品,會讓身體感到沉重,病癒後的李開複建議吃的食物要足夠雜、粗、素、天然。
我覺得自己身體變好,離不開5點起床11點睡覺的作息和有的放矢補氣血的飲食。

2.我見過精力好的人,沒有一個不愛運動
我早上起來運動過的時候,一整天都感覺精力超標。而缺乏運動的日子裡,經常脾氣暴躁,頭腦熄火。
不運動的自己連手機電池都不如,充電8小時,從家到公司就把能量耗盡。所以我常揪著自己的頭髮,從沙發上自拔出來去運動。我身邊很多朋友從跑步中受益,清空腦子的閃存,抹平瑣碎的糾結,讓人體力與精力齊飛。
電視劇的編劇在寫到精英人設時,運動必須有,《歡樂頌》的安迪每天晨跑,《紙牌屋》裡的克萊爾堅持夜跑,弗萊克也練液阻划船機。

3.精力珍貴,不要浪費在無聊的人和事上
精力很可能是有限的,儘管能培養,但始終有上限。
所以無謂浪費精力的行為越早克制越好,比如潛伏在微信群裡搶幾毛的紅包,敏感解讀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與三觀不合的無關人員撕扯,把工作精力撒在業務周邊上,經常分心很難集中精力幹正事。
而高手說話經常簡單乾脆不墨蹟,做事總是自律專注有秩序,糾結和誘惑消耗人的精力,他們對折損心緒的人和事有種取關心態。
偶像尼采在汲取知識方面,他知道避開什麼、拋棄什麼,他不喜歡泛泛讀書,不認為讀書越多越好,只挑自己有問題的書去研習。
他曾說過,“我為什麼這麼聰明,是因為我從來沒有思考過那些不是問題的問題,我沒有對此浪費過精力。”撥開自戀,這是大實話。

4.持續的精力,來自於內心對夢想的沸騰
我周圍有類人,有時間、有體力、有能力,就是沒精力。
躺在沙發上玩消除類遊戲,在手機上進行著“F”型軌跡的閱讀,明明沒幹嗎卻整天喊累,做事萎靡不振,負面情緒爆表,沒有努力目標,覺得生活無聊。
周國平說:無聊是對欲望的欲望。為自己的精力找個歸宿吧,要麼挖到工作中的價值,讓自己有動力;要麼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情,全情投入一把;要麼培養一個愛好,爭取做到半專業。
精力像是竹蜻蜓,有人拿著倒過來去攤煎餅,也有人放在頭頂飛上天看世界。別讓長籲短歎和無所事事,銷蝕你寶貴的精力。
你必須精力飽滿,不然哪經得住世事摧殘。
精力一直好下去,就是你閃閃發光的才華。

姑娘,請置頂你的賺錢能力

每次看到“女人為什麼要有錢”“女人有錢有多重要”式的標題,我腦中都飛奔過一群“還用你說”的彈幕。
這年頭,誰不知道“山無棱,天地合,才敢與錢絕”的道理。
沒錢,別說在商場看上的衣服都得偷翻價簽,別說拒絕不喜歡的男人的實力都不具備,就是心裡委屈難受想要大哭一場,還得心算一下臉上的化妝水精華液和眼霜被淚水稀釋後有多浪費。
我又想起自己畢業那年“眼霜很貴,不敢流淚”的樣:
那是我第一次領到薪水,腳踩風火輪地直奔專櫃,花了當月工資四分之一的鉅款買下人生第一瓶眼霜,隆重犒賞自己這一個多月的奔波和辛勞。當晚我滿懷儀式感地擦眼霜,但臨睡前接了個工作中出么蛾子的電話,處理完畢後我越想越傷心。眼淚快要奪眶而出那刻,我拼命睜大眼睛,雙手在眼邊快速扇風,窩囊地生怕淚水沖刷掉了剛擦的眼霜。
就奔著自己想哭就哭要哭得痛快這點心願,我也得多賺點錢。
毛姆有句話,說得真傳神,“金錢就像第六感,沒了它,你就無法最佳地發揮其他那五感”。
幾年的職場鏖戰過去了,說實話,其實我不認為眼霜的效果有多神奇,但隨著自己能力和財力齊飛之後,別說不會再擔心哭的時候眼霜被眼淚稀釋掉,反而連想流淚的場合都少了許多。
表面上是職位和收入的水漲船高,實際上是能力和心態的百煉成鋼。
反正在我看來,錢很重要,但賺錢的能力更重要。年輕姑娘最該置頂的就是,在這個社會上的賺錢能力。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來得容易的錢去得也容易,憑自己工作能力賺來的錢才踏實心安。
有人覺得有錢就有安全感,我覺得有賺錢的能力才更有安全感。
這種安全感,不是那種只要銀行卡餘額少於某一限值,整個人就有一種資不抵債、錢難消災的惶恐不安,而是一種主動的駕馭感。
有一次我換房子,女友和我一起簽租約。我看到女友拿著合同仔細研讀,指出幾個略有爭議的條款讓我確認,我和房東達成一致後才最終簽字。
事後我誇女友審條款時專注又給力,她說她在工作中吃過不認真看合同的虧,有些對方不情願告訴你卻又不得不寫的話常常出沒在不起眼的地方,漏掉了就吃大虧。
那個時刻我有點感動,原先同時步入社會的懵懂姑娘,現在感覺越來越罩得住了。
我再拿我不同時期的兩個女領導做個比較,一個領導通過二婚成為公司老闆娘,她對事務的判斷常出差錯,對團隊的管控能力不足,業務知識更是匱乏,情緒化加上格局小,常用炫耀和排場來掩飾自己虛張聲勢的不安。
而另一個是從基層逐級升職上去的女主管,經過身經百戰,懂得與人結盟練就彼此的默契,體察人心知道何時進退,會調整自己更會鼓勵他人,就算事業失意也深諳東山再起的道與術,在不卑不亢中鋪陳著自帶攻城略地的自信氣場。
職場上歷經一步一個腳印,一點一滴打拼出來的人們,更明白事物的發展規律以及解決路徑,身上會有由內而外的得體自信與瀟灑霸氣。

據我所知很多女孩的人生列表裡置頂的還是感情,而且很多人認為感情和事業不可兼得。
我有個朋友,結婚後拒絕公司的提拔,因為她擔心升成部門主管後得兼管另一地區分公司的業務。
我正為她的放棄而扼腕時,她卻說女人婚後事業做得太好會導致婚姻不幸。
她不惜以“已婚演員獲奧斯卡影后,必然會離婚”的奧斯卡影后的離婚魔咒來作為論據,煞有介事地列舉先後驗證這條魔咒的多位影后:哈利·貝瑞、瑞茜·威瑟斯彭等紛紛在步入事業巔峰後黯然離婚。
她的論點和論據我一律拒絕簽收,比如楊瀾、敬一丹等事業愛情都好的女人大有人在,再說奧斯卡影后們就算離婚也不愁嫁,再次結婚反倒更加圓滿持久,像是妮可·基德曼和茱莉亞·羅伯茨。
我想不通為什麼還有女人擔心自己事業出色會找不到對象,顧慮自己成為女強人後情感遭遇變故,焦灼自己越發優秀會讓另一半底氣不足。
首先在一起後你和他就組成了“我們”,你倆不是競爭而是合作,你們這一家子看錢是有多不順眼;
再者說你賺的不僅是錢,更是如假包換的能力,人在江湖飄,心有餘而能力不足是很狼狽的;
最後說得薄情點,男人終究是外物世界的一部分,自有他的運行軌道,你為他放棄變好的可能,說不定他反而因為你沒有變更好而嫌棄你。

想成為3D版的loser嗎?自廢賺錢武功就可以。
你的賺錢能力裡,有你吃過的虧,上過的當,悟出的道理,進化的自己,是你在商業世界的生存飯碗和議價能力的綜合體現。
願你親自把曲折的彎路走直溜,從泥濘中把自己拔出來,從無到有的路徑彩排一遍,在賺錢這個載體中,實現內心的強大和豐盈。


沒有屬己感的女人沒得混

我那位最有屬己感的好友結婚了。
記得在她的婚禮上,新娘父親含淚把女兒的手交到新郎手上,語重心長地對新郎說:“我今天把自己的掌上明珠託付給你了,你以後一定要好好照顧她!”新郎緊握著新娘的手,對二老深深鞠了一躬,“請岳父岳母放心,以後她的幸福就交給我了。”
坐在我身邊的女來賓哭成淚人,發自肺腑地為專業單身多年的新娘喜極而泣。而我好奇的是,新娘看著爸爸和老公在臺上交換自己的歸屬權時作何感想,因為屬己感顯著的女人哪會甘心奉上自己的所有權。
後來我還真悄悄問過好友,她說:“當時在那個場景下,確實很感動,但轉念還是覺得我是屬�自己的,我的幸福取決於我,無法真正託付於別人。”回答沿襲一貫聰明瀟灑的風格。
我與新娘相識多年,關於她的屬己感體現在:她被詢問意見時,回答基本會以“我覺得”“我認為”為前綴,很少套用“我爸媽說”“我男友講”的句型;從小到大,她能做的決定很少勞駕他人,文科理科的分班、院校專業的挑選、發展城市的取捨、擇偶條件的拿捏,統統自行拍板,父母偶有異議,她便以“我喜歡,相信我,努力做”的三部曲打消爸媽疑慮;每次我們聚會前都會收到她的溫馨提示,以請知悉的口吻叮囑大家別帶家屬,聚會中誰老是講別人的八卦新聞,她總會及時地撥亂反正;她背著大家畫素描、學彈尤克裡裡、看書以及旅行,問她工作那麼忙哪來這麼多隱匿時間,她說有許多只能自己獨享的私人地盤和時段,神聖不可侵犯。
所以當我看到這麼難以駕馭的女人被兩個男人讓渡主權的時候,祝福之餘,略感滑稽。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越來越欣賞像新娘這類屬己感強烈的女人,我覺得她們大多個性鮮活、生活繽紛,比開了光速Wi-Fi還吸引人,種群特徵還是挺明顯的。

1.內心自信,行為瀟灑
尊重並表達自我的真實感受,獨立思考,果斷決定,聰明止損,對他人意見的敏感度不高,不甘心被別人的價值觀餵養,不會擔心周圍人的不同反應而裹足不前,知道自己無法把所有人都取悅開心伺候周到。

2.不為任何身份自廢武功
明白自己不同階段有與之相映射的身份屬性,比如為人女、為人妻、為人母,還有各種社會關係,像是閨蜜、朋友、同事等各種情誼。但不管多重要的角色,都不必把自己全搭進去,日常損耗的坑洞需要發自肺腑的興趣才能填平,只支出不收入遲早關門大吉,悅己才能怡人。

3.太善於創造和體驗生命
創作型項目做得越多,越能刷新存在感和成就感;體驗類事物試得越頻,越能品嘗新奇感和充實感。她們深諳無趣味無以遣有涯之生,總會從繁雜瑣碎的生活中抬起眉眼,尋找笑點與淚點,體悟甘甜和苦澀,於是把生活過得活色生香。

拿我配偶的外婆舉個例子,這位80多歲的老太太鶴髮童顏,體態勻稱,目測比實際年齡小二十多歲絕對不是拍馬屁。
當邊用藏紅花足浴粉泡著腳,邊塗抹護膚霜給臉按摩時,我感覺她是個愛美愛自己的女人;當退休後,組織很多老人去各地旅遊,還是一路上的講解員,並把旅程的見聞刻成光碟放給客人看時,我感覺她的精神早已返老還童;當坐在書桌前,專注地閱讀著書籍,邂逅好詞好句條件反射般地摘抄在筆記本上時,我感覺她過著一種與優雅知性緊密相連的日子;當老伴兒去了好幾年,後來想與在旅行中結識的老大爺共度餘生,兒女頗有微詞自己卻勇於爭取幸福時,我感覺她這屬�自己的美好一生,說到底,是對自己有交代的。
沒有對比,就沒有欣賞。我見過不少姑娘,以偉大和奉獻的名義,活得面目蕭索,迷失自我:要麼用“做妻子就該有個做妻子的樣子”來高頻洗腦;要麼拿“你知不知道我為這個家付出多少”來怨聲載道;要麼以“要不是為了你我才不會放棄那麼好的機會”來宣洩委屈。

當你主動交出自己的所屬權,對生活丟兵棄甲、繳械投降的時候,所有委屈、不甘、戾氣和怨恨都會接踵而至,不僅使自己痛苦不堪,連身邊人都被連帶遭殃。

而活出質感的女人,往往具備屬己感。每天都留給自己一點獨處時光,遠離一切氾濫的信息熵,閱讀澆花瑜伽冥想都行,也可什麼都不想不做,靜靜發呆放空。每當生活工作難以招架時,朝著內心厘清秩序,在人聲鼎沸中傾聽自己,在波瀾壯闊中沉澱自己,積攢能量以實現自我。
活給別人看的人,遲早死給別人看。沒有屬己感的女人沒得混,因為她放棄了自己唯一能當女一號權利的主場,反而跑到別人陣地上刷存在感。
你若精彩,自己安排。


提高生活質量的神器——是你自己啊

我發現整天對照網絡熱帖或時尚清單買買買的人,生活質量未必能高到哪裡去。這是在我參觀同事家後,建立在所見所聞之上的所感。
我這位女同事的朋友圈裡,最愛分享的帖子不是“作為精緻優雅的女人,你必須擁有N件提升生活品質的玩意兒”,就是“入手什麼神器後,會讓人因為生活質量和幸福感提升而感覺相見恨晚”。
她把“女人在購物中塑造生活”當成座右銘,單單是我在公司看到她簽收的包裹,就不乏象牙白水滴形的磨砂插花瓶,古樸風格的日式手繪米飯碗,創意十足的城市地圖碗墊,迷你靜音帶香氣的空氣加濕器,隔水防油的高顏值廚房牆貼紙,不冒油煙只出美味的麵包機等這類拔高生活格調的神器。
看著她身上出沒的詩意配飾,目睹她上班拆封的匠心好物,我忍不住在心裡杜撰她那優美如油畫般的生活,在我心裡,她是多會生活的姑娘啊。所以當她邀請我去她家做客時,我因獲得美好生活體驗卡激動得難以自持。

沒有期待,就沒有傷害。她家給我一種“硬件很不錯,軟件跟不上”的總體感覺。
在她家我看見客廳角落裡的加濕器周圍有一攤水漬,瓶身落灰的插花瓶裡的花草半死不活,廚房貼紙上的油膩劇透了貼紙的一次性命運,原本我還期待她用麵包機給我做點好吃的,但她說店家隨附的發酵粉用完後就再也沒用過麵包機,最令我捶胸頓足的是她那飯菜上桌前鋪報紙的習慣,一舉兩得地糟蹋了手繪碗碟和個性碗墊的美感,吃完後把攜帶菜渣油印的報紙扔掉時,也把我所有關於她品質生活的想像一起扔掉了,她真是活生生地把天物暴殄給我看。
我對她的生活無權指手畫腳,只是期待值過高導致吹毛求疵。所以說,她的口頭禪“女人在購物中塑造生活”是個偽命題,購回來的物是死的,用心使用才能賦予它生命力,改變生活本身在於你如何使用你買回來的物品。
就算你已經脫離了農家樂品位,工資也跟得上審美,假如無心打理懶得經營,生活照樣雜草叢生。

智者借古諷今,我是借別人來諷自己。
我集郵般地愛收集各種生活方式App,手機上菜譜類、健身類、手工類、學習類的應用包羅萬象,每次虎頭蛇尾地測評一番,嘗完鮮後就任其荒蕪在界面裡。我剛數了一下,我手機裡有70多個App,其實常用的不會超過10個。
別看我配偶手機上只有四五個生活App,在被他物盡其用的基礎上,還參與他生活習慣的優化進程,以前他經常不知道錢去哪了,現在每消費一筆就條件反射般記帳;以前提醒他運動他還巧妙逃脫,現在鍛煉後主動向我秀卡路里消耗量。
再比如,豆芽機入贅我家都快兩年了,也沒被用來發過一回豆芽。我翻開說明書後一看,又得買非轉基因的豆子,發豆芽期間內又得人工換水,瑣碎麻煩到讓我望而卻步。
而我有次回家,我爸把我拉進廚房,參觀他自己拿原始簡單的水盆、毛巾和塑料瓶發出的豆芽。他輕輕揭開小盆裡厚毛巾的一角,頑童似的說起自己每天早晚都要澆水,避光長個三天,豆芽就長好了。看著豆芽一天天長高把毛巾頂起來特別好玩,我邊窺探著生機勃勃往上冒的綠豆芽,邊懊悔像我這種懶得動手的人就不配吃到綠色豆芽。
助手軟件也好,先進設備也罷,只能輔助那些真正想改善生活的人,你堅持,它們事半功倍,你偷懶,它們愛莫能助。

估計很多人跟我一樣吧,買東西之前,給自己找一堆不得不買的理由,沒有精緻的手賬本就無法好好記錄,錯過這本精裝本的書籍就會降低閱讀品質,少了跑步機就只能被脂肪團包圍,不買名牌的廚具就懶得進廚房……把購買好物當作啟動某種生活方式的開幕式,可是買回來以後,三分鐘熱度,一曝十寒,佔據空間不說,還會因為使用頻率遠低於預期而生出泛自責的情緒。
多少寄予厚望的買買買,在斷舍離中淪為看著就來氣的扔扔扔。
物質水平發展到今天這個階段,對物的感情,我不秉持“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意識只是物質世界發展的產物”的唯物論,也不鼓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唯心觀。我的生活經驗告訴我,生活質量來自物質和意識的雙重滲透。
好用的輔助工具,能幫生活達到得心應手的狀態。但如何利用和保養這些好物,完全反映出一個人熱愛生活的層級。
有一次我在一本日本書籍裡讀到一個細節,作者推薦了一款德國毛刷,是用毛質細柔、手感極佳的山羊毛製成,她說因為刷子用很細的毛製成,在使用時很容易產生靜電,這樣灰塵就不會四處飛揚,打掃衛生更加輕鬆。作者又提醒,刷毛定期要用洗髮水悉心洗滌。
作者若只買了一把優質毛刷,不見得多會生活,必須是使用這把毛刷潔淨了生活環境,並且做好毛刷的保養維護事宜,一個會生活的形象才躍然紙上。
好看的雅致小物,能為我渴望美的眼睛解渴,能給人一種單純美的氛圍和氣場。可無論怎麼說,所謂神器,只是輔助。買得起好東西沒什麼了不起,好物的功能性配上你的主觀能動性,才是改良生活的驅動。
所以,真正能提高生活品質的不是所謂神器,而是你自己啊。


顏值是你全部生活習慣的相加

盤點我書架上為數不多的美容類書籍,回看率最高的是徐熙媛的《美容大王》,這本書被我翻到書皮快要解體、內容幾乎會背的程度。
套用錢鍾書對楊絳“沒遇到你之前,我沒想過結婚,遇見你,結婚這事我沒想過和別人”的句型。而我的版本是:沒看到這書之前,我不知道愛美,讀了它,愛美這事我要死磕到底。
我剛看這本啟蒙書的時候,熱衷於書上推薦的保養品,攢下生活費和獎學金去買去試;而隨著年月的增長,漸漸發覺保養習慣才是重於泰山的,比起瓶瓶罐罐,好習慣才是駐顏大師。
前兩天重新再看《美容大王》,我快進掉很多產品推薦,而對於洗頭時用指腹輕柔揉搓,彎腰時避免抬頭皺眉向上看,這些細微的動作描寫讓我感觸頗深。
我以前為省時間,洗頭潦草,梳頭豪邁,經常掉發,我都擔心變成裘千尺那可怎麼辦;我小時候眼睛內雙,於是開始雙眼皮DIY,拼命抬高眉眼,我大學期間額頭就隱現著細紋。
正如蒙田所說:“習慣是一位粗暴而陰險的教師,它會悄悄地在我們身上建立起一種權威,起初它是多麼的溫和謙恭,但是時間一久,它便會深深紮根,並最終暴露出兇悍而專制的面目。”而我,不想讓壞習慣在自己身上建立權威。

用小細節歸納一切外在美。
這次假期的回家之旅,還是照例去我親生發小家借宿一夜,我像個糾察隊大隊長一樣,絮絮叨叨地指出她的保養壞習慣。
洗面奶用完不把蓋子蓋嚴實,等著細菌四世同堂呢?
洗臉前把束髮帶勒這麼緊,是想讓髮際線退居二線嗎?
吃完飯就窩在沙發上看電視,小腹還怎麼風平浪靜?
喝完酸奶不刷牙也不漱口,齲齒叢生還如何笑容傳中國?
發小心悅誠服地簽收了我的建議,說她粗線條她還想狡辯,都怪工作把人忙裂了。
工作越忙才更要注重保養習慣啊!因為你可能擠不出成塊的時間去夯實體質、護膚養顏和揮汗健身,而潤物細無聲且化整為零的好習慣和好心情們,會像納米分子一樣鑲嵌進你的日常,讓你不至於因忙致醜。
比如每天出門包裡帶上泡有花旗參或紅棗桂圓的保溫杯,利用等電梯等地鐵的碎片時間暗自運功拉筋,走過一片空氣清新的公園趁機來幾個腹式呼吸,辦公室座機電話的話筒定期清潔殘留的彩妝品,攝食後盡可能漱漱口以減少食物殘渣的附著,撓癢癢時儘量不用指甲蓋而是用指腹畫圈……
這些微小細末的習慣,哪裡會與你的工作生活或者任何社會角色爭寵呢。

警惕瓶瓶罐罐的障眼法。
我大學宿舍有個寧波妹子,大學時就土豪到學著珍妮弗·洛佩茲用LAMER塗抹身體,可是夏天穿短褲時,她無奈地感歎連LAMER都救不了她的蛇皮小腿。我覺得就是因為她不喜歡喝沒味道的水,只吃肉不吃菜,泡個腳能把腳煮成紅蝦狀,出了浴室全身還在冒蒸汽。
後來我們全宿舍逼著她合理飲食,遠離燙水後,她的小腿才漸漸擺脫乾燥脫皮。
我身邊有幾個賺錢高手愛買又貴又好的護膚品犒賞自己,都累虛了,不買好的瓶瓶罐罐太對不起自己,這或許有理。
但我也發現,確實有妹子占著自己已經用著最新科技、最好原料的大牌保養品,所以晚上可以多刷下手機,反正用著屏蔽所有眼周問題的奢華眼霜;可以多曬下太陽,反正擁有修復DNA損傷的修護面霜;可以多吃些甜食,反正入手能讓肌膚抗糖化的高新精華;可以多燙染百變,反正買下能讓頭髮起死回生的護髮神水。這十分危險。
很多青春無敵的妹子,年紀輕輕用著皇室級別的保養品,卻熬夜亂吃泡吧揮霍人生。反正科技會推陳出新的嘛,但我建議別有這種想法,想必有不少濫用抗生素,最終無藥可用的患者當初也是這麼認為的。
肉眼可見的身體狀況都是內在健康的外化形式,還不如把身體表徵當作內部的顯示屏,面部浮腫就吃清淡些,眼周泛黑就早點睡,臉上長痘就少吃糖,衣服緊繃就多運動。
瓶瓶罐罐能當作一種錦上添花的補充,但是不能當作一種鋌而走險的壯膽。

別因為對執行力的強調,忽視了心緒的重要性。
我有段時間對自己特別狠,為養成每天喝八杯水的習慣,手機定了8個鬧鐘來提醒,不按計劃執行還要自我懲處;哪天偷懶沒運動就在日曆上畫個×,並在第二天加倍完成;視防曬為重中之重,仿佛曬到太陽就會像聶小倩一樣人間蒸發;晚上寫日記,如果吃了垃圾食品就深刻檢討,但其實那段時間我快崩潰了。
執行力和好心情都是加分項,但極端苛責的執行力勢必會導致心情緊張焦躁,效果未必好。有些傻大妞型的美女,或許有些習慣不是很好,但人家也能憑著沒事偷著樂的心態扳回一城。
沒必要做教條主義,書上達人的保養步驟不是非完成不可,就算沒做到盡善盡美也不應痛苦自責,不要過於糾纏于美容行為本身。追求外在美是為了更熱愛自己、更熱愛生活,如果熱愛未遂,速速停下糾偏。
居然有人看不慣經常健身美容的姑娘,理由是取悅男性或內在膚淺。這是得了腦膜炎還是口蹄疫啊?女人愛美難道不是普世價值觀嗎?就算取悅了別人也是順道的事,就算外表美麗也不意味著內涵就負相關。這些說法不值得影響心情。
我是那種沒有吸日月精華、享基因彩蛋的普通姑娘,多年來花時間圍剿黑色素、抗擊五花膘、挽救渣發質、練就強體魄,雖說到現在我仍然沒跨入美女行列,但是自我進步的相對值仍讓我有種嘚瑟感。
這種嘚瑟感,快來試試看。


上進女恨不得別人身上的優點都長在自己身上

有段時間很流行講述圈子的文章,要麼傲嬌地宣揚圈子不同不必強融,要麼好心地勸道別人圈子先別擠入,那些沒有過硬本事撐腰還敢優越感氾濫、對人缺乏尊重讓人覺得生理不適、好吃懶做且品行低端的圈子們,免會費、送豪禮、充話費,我都不屑加入。
而那些閃光點迸發的出彩個人,不管他隸屬於哪個圈子,都想把他單拎出來學習一番。我是個輕微沉溺於自我改善的人,看到別人身上有什麼優點,統統都想長在自己身上!
我自己完全是學習先進的既得利益者,看到周圍小學渣進化成高才生,我就去尋求進步方法;看到身邊小黑妞逆轉成白種人,我就去打聽美白之道;看到廚房低能兒變身為美廚娘,我就去諮詢秘制菜譜。
一句天生聰明、天生麗質、天才食神都不能把我輕易打發,我就是各種軟磨硬泡、連贊帶誇把別人的好辦法、神技能為己所用的人。於是我發現自己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一天天在壯大,每天能聽到骨節在生長的感覺倍兒爽。

在內外兼修這回事上,師夷長技簡直太必要。
前幾天在折騰身份證換證事宜,真沒什麼能比間隔十年的證件照更能催人感慨了。說實話,我更喜歡現在的自己。
拍原先身份證照片時,我處於低潮期,那時候目所能及皆荒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渣男;兵書十二卷,卷卷不如意;總覺得別人諸事順遂,而自己命途多舛。我會百感交集地羡慕別人,後來我決定改變一下,與其無謂地羡慕,不如厘清別人哪個內在屬性讓我欣賞,然後拷貝過來據為己有。
從那時起,我開始細心觀察,比如我同寢室的有個姑娘皮膚特別好、學習超級棒,刨去很多我們相似的生活習慣外,我發現此人入睡很早,我們23:00熄燈,她22:30就上床,我們臥談會時她早睡著了,第二天五點多就起床,朗讀英語或者高效自習。當我把她的習慣拆封試用了幾天後,我發現自己的精神狀態、學習效率和膚況體質都有肉眼可見的改善。所以直到現在我依舊保持著這樣的作息習慣。
還有一次回家過春節,同學聚會時我發現去廣東讀大學的同桌臉蛋白嫩極了,我們幾個女生就深挖秘訣。她告訴我們廣東的飲食對皮膚大有裨益,她買了個小功率的燉鍋放在寢室,跟著本地的同學煲湯,上火了煮綠豆水,秋燥了煲百合湯,暴曬了熬薏米粥,去食堂吃飯必打番茄炒蛋,外出點菜要點蒜蓉西蘭花。我心悅誠服地把這些好習慣一一徵收,尾隨著她我也日益白嫩。
持續不斷地師夷長技以內外兼修,是我十年來一直在做且受益匪淺的事情。

比起小情緒,進步更關鍵。
前段時間,有位女同事向我揮淚訴苦,老公經常應酬,忽略妻女,回家很晚。兩人她吵架他頂嘴,她冷戰他離家,感覺婚姻風險係數挺高。
我想到以前朋友A曬幸福的素材,A曾說她老公有一天加班回家,A為其唱了一首改編的兒歌:“我的好××(老公昵稱),下班回到家,忙碌了一天多麼辛苦呀,讓我親親你吧,讓我親親你吧,我的好××。”
我慫恿同事試一試,沒過幾天,我同事恨不得給我頒發感謝獎牌。她說她不好意思,讓自己女兒學。有一次她老公回家挺晚,進門輕聲換鞋時,她女兒搖頭晃腦地唱著改詞的歌曲,她也邊打拍子邊輕聲唱,一個鐵錚錚的大漢竟被感動得抱著妻女幾度哽咽,後來家庭氛圍顯著改善。
我聽後心情挺複雜,因為朋友A是我很看不慣的人。我倆年齡相仿,背景相似,她遇到真命天子後,天天花式曬幸福,不是婆家財力夯實,就是老公溫柔以待,我真被她人生贏家式的秀恩愛虐哭了。
加上我當時境遇不順利,心態不明朗,覺得A這個情商低保戶整天小人得志地高調炫耀以維持優越感,我內心對她有種抵觸感,她在我眼裡渾身都是bug,就算一件中性事件,只要她經手,我就會本能地蓋個嫌棄的戳。
等時過境遷,結締釋然,A在我心裡的負面形象慢慢消散,我時常想到她說過的話,覺得很有道理。這次她的方法堪稱我同事的婚姻還魂丹,如果當時我豁達一些,鐵定能學更多。
尼采有句話一語點破,“總是盯著他人的缺點,這說明你的狀態很糟糕,因為你想通過觀察其他人的缺點,來逃避自己的愚蠢,不願努力的事實”。
看到別人曬旅行,先收拾起泛酸的情緒,與別人閑侃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旅遊攻略不也很長見識嗎?看到別人秀恩愛,先別忙著羡慕嫉妒恨,與別人談談愛情與婚姻中的經營之術豈不更受益?看到別人炫財富,不用急著屏蔽拉黑,問問別人有什麼致富小招或生財之道幹嗎與錢結怨?整天對別人黑之而後快的人永無出頭之日。
相由心生在我這還有另外一層含義,自己心態不同,眼裡的成像不同,做與不做造成的結果更不同。咽下情緒,真誠學習,把周圍人都當做充電寶,激活自己處於休眠中的品質。他人的槽點要引以為戒,他人的優點要同化自用。

我發現身邊那些不剛愎自用,進步光速的姑娘們總在使用這些小伎倆:

1.習慣性地打開勘探榜樣的小雷達
吃完麥當勞順手把託盤的廚餘扔進垃圾箱,公交車上接電話用手捂嘴控制音量,像這種提高眼神含糖量的行為二話不說學起來。周圍誰腰細了、加工資了、氣質增添了,都立馬添加到榜樣列表,懷著孜孜不倦的心,想著法子去拜師學藝。

2.真誠的發問通常讓人事半功倍
“你皮膚好白嫩,快告訴我你都怎麼保養的?”“你的身材這麼棒,每天都是怎麼鍛煉的啊?”“你的英文好流利,有什麼好的學習方法能推薦一下嗎?”誰都對讚美有種不飽足感,接下來別人釋放高濃度乾貨時就牢牢記下來吧。

3.量體裁衣地取其精華後就開始行動
每個人有自己親測有效的方法,但廣撒網搜羅來的各種經驗貼,總得理性科學地評價分析,立足自身情況作出取捨,分清輕重緩急逐步推行,親測有效後長期貫徹。最忌就是雜亂無章、虎頭蛇尾、三分鐘熱度地亂學一氣,又累又沒效。
看到比你好的人在身邊,不取長補短,不見賢思齊,那跟鹹魚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女人就沒有“潛力股”這種說法?

週末在咖啡廳看書,對面的兩個年輕姑娘在對“挑男人就要挑個潛力股”這句話取得共識後,開始排兵佈陣地分析計算著數名潛在追求者的潛力指數。
“潛力股”要麼說的是股票,要麼說的是男人。
為什麼女性就很少被人形容為“潛力股”?難道女性的出廠設置默認值就是潛力逐年遞減?
唱衰的預測從小就不絕於耳:上學時,女生雖然成績暫時領先,但將來數理化大多會被男生無情碾壓;發育中,女孩就算普遍比同齡男孩長得高一點,但以後很多男孩會在身高上迅速反超;工作上,女員工培養出來後有可能回歸家庭,但男員工只要聰明肯幹遲早成為中流砥柱;成年後,女人過了25歲就老化很快,但男人通常會停留在30多歲的外貌上維持很久。
確實存在著生理差別,但社會規則也在推波助瀾。在我看來,在社會發展中是否蘊藏潛力,以及潛力是否最終實現,個人因素遠大於男女之別,冰心說的“男人活著為事業,女人活著為愛情”決定了男女之間的潛力分水嶺和精力投入方向。
生活中有許多加速抵達潛力半衰期的妹子,無緣績優股男性,只能評估潛力股異性,甘心自我放棄和自降身價。一旦談戀愛,戀情被果斷置頂,智商愧對義務教育,生命中其他重要事項自動隱身,把自己的弱點變成根據地。自己的能力和眼界節節敗退,不安全感與日俱增,生活選項和幸福指數統統取決於另一半。

潛力股絕對不是性別壁壘,一個女人潛力的存續節點在於,她的價值優先序列是投資自我,還是資助別人。
你的潛力源於你出手闊綽的自我投資,總把時間精力寄存在別人身上的女人真的會貶值,有時社會挺勢利眼的,你價值低,你的愛意、時間與付出也會變得不值錢,不被在乎。
好在我目所能及,越來越有趣有貌有才有錢的姑娘已經越來越多了,在這些潛力股姑娘中,高度重合的四大護法是:

1.敢於正視真實世界的複雜與殘酷
她們明晰社會的生存之道,實力和個人魅力永遠是自我實現最簡潔高效的途徑;她們不會用不切實際的幻想來回避現實生活的真槍實彈,深知修圖軟件不能美化真身,僅在社交媒體上的儀式感無法自欺欺人,於是,接受真實自我後做出實際的改善。

2.對待專業技能絲毫不含糊
她們打雜不忘學藝,工作時認真專注且高效利落,把兒女情長暫時收納起來;她們牛市時銳意進取,熊市時閉關修煉,時刻強化自己的工具箱,不忘給工作時運行的思維和行動系統殺毒升級打補丁。

3.不會把愛情視為人生的單一股東
她們不會把其他領域的不如意來愛情裡找補,看透世上沒有男人是能為自己所有難題埋單的一卡通,明白她們悉心培養出的潛力股成長成才後,自己未必是持股人;她們愛男人愛家庭愛孩子但也愛自己,不論感情多甜蜜或失戀多痛苦,都不是自我消沉與荒廢的理由。

4.持續把自己打造成績優股
她們是自己內心疆土的哥倫布,處處發現並吸納著生機,拓寬多重認知邊界以豐富自己,懂得及時止損與糾錯;她們對自己永葆好奇心和求知欲,就算暫時被苟且淹沒、被瑣碎羈絆,也能想方設法好好安放自己,開掛似的探索樂趣。

我覺得女人潛力的養成在於敢於冒險,不畏跨界,厚積薄發,精益求精。
楊瀾當年冒著眾人的錯愕,拋下辛苦打下的江山瀟灑赴美深造,事後笑稱留學是“給青春一次犯錯的機會”;張泉靈疑似生病還不忘突圍,42歲時投身創投界,她坦言“確定性沒那麼重要”;董明珠在丈夫因病去世後南下珠海,從格力空調的基層業務員做到集團董事長,她說過“我與其他女人不一樣,從小就想做點事業”。
潛力股女性的高發地不一定僅僅鎖定在職場,憑著獨具的匠心和滿腔的熱情,照樣讓自己風生水起。比如最大夢想是成為一名家庭主婦的日本妹子近藤麻理惠,靠著整理和收納房間,入選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的“2015年世界最有影響力100人”。
我還見過不少小而美的女性將生活中的小細節變成夢想的大載體,熱愛烹飪的全職太太出版美食書籍,說走就走的旅行達人變成專欄寫手,崇尚花藝的年輕白領客串美學博主。
就算有潛力,不去行動永遠無法兌現成實力,而每一次從自我較量到與人過招,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困難,關關難過關關過的她們攢齊了行走江湖的通關文牒,召喚出一個更加金剛不壞之身的自己。
真正的潛力股女人,拒絕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找到並輔佐一個潛力股異性,有自己這麼好的資源,幹嗎放著不用非得捨近求遠?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8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