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學會發音及拼字.享受學習美語的樂趣
1967年我從師大英語系結業,隨即在台北市私立延平中學教了3年英語。之後,我於1970年赴美。在美21年當中,雖然脫離了課堂上的英語教學,但並沒有脫離語言教學,一直孜孜不倦地教導以美語為母語的孩子們及成年人學習中文,還教導過日裔人士學習英語,甚至教導美國鄰居唸英語字等。(你不要以為美國人都識字。)此外,我在大學做家教時,也曾經教導美國人學習閩南語。上述這些難得的教學經驗讓我有機會觀察到非母語學習者的一些通性,從而使我逐步發展出更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案。
1992年一月底回台,發現台灣英語教育蓬勃發展,書店裡有各種國內外英語教材,美語補習班也舉目皆是,令我目不暇給。
1992年三月下旬,我當年在台北延平中學教過的學生請我為她的小孩及他們的同學們舉辦家教班。那些小孩全都在某些補習班學了數年。但是一考之下,居然連三、四個字母的短字都讀不出來,除非是學過的。也就是說,每個單字都要一個一個記誦。他們記單字時,也是一個一個字母死記,而不是以音節為單位記憶。我也看到注音符號佈滿書本。這樣事倍功半,未免太辛苦了。回想1957年,我自己剛進北一女初中時,又何嘗不也曾依賴注音符號呢?可是此一時也,彼一時也。怎麼到了近20世紀末,台灣的小孩子學英語單字還要這樣死背呢?歸根究底就是缺乏一套真正合適、有效的教材來為英語學習打下最扎實的基礎。
於是,我編了這套教法。它類似目前所流行的「自然拼音法」,但是我的教法與眾不同。一般的教法是:一個母音或子音的讀法講過一次,舉幾個例子,就不再講了。但是我的教法則是將這些規則或讀音一再使用,成為「反射動作」,讓你想忘都忘不了。英語不是「拼音文字」嗎?大部份的英語單字是照著規則來拼的。即使規則有例外,但並不像大家所普遍相信的那麼多。本書除了介紹這些規則以外,還會把我想得到的例外字也列出來。
這些發音規則簡單易學,而且是學習英語的堅實基礎。你學過後,首先,看到字就會讀,其次,聽到美語就能正確地拼出三分之二以上的常用字來。有了這個「見字會讀、聽音會拼」的基礎,你會有「入門」的感覺,會發現學習英語變得容易很多,進步也快得多。
本教法已在數百名大人和小孩身上實際應用過。應用對象的年齡自六歲至六十幾歲不等,甚至有家長遠從台中及新竹帶小孩來台北向我學習。對在學的學生,幫助尤其明顯。曾經有學生學到一半時,就因之而得了校際比賽冠軍,而有些本來英語不及格的學生甚至可轉為經常得到九十幾分。由於對字母有了「感覺」,拼字、記字省下很多時間,所以能把時間用來搞清楚文法觀念。至於大人嘛,一致的反應是:「到現在才總算知道英語字是怎麼讀的!」而不管大人或小孩,都是隨時隨地看到英語字就想讀,聽到英語字就想拼出來。對英語字再也沒有恐懼感了,甚至覺得這些字母變化很好玩。
匆匆25年過去了,現在的小孩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學英語。可是,我看到有很多小孩選擇放棄英語,因為國小的英語教學還是沒花很多時間在基礎發音上,大多數的人總是覺得進不了英語的「門」。
所幸,專業出版語言學習書籍的瑞蘭國際出版社看到了這一點,願意出版此書,擔負起這項神聖的美語啟蒙工作。她們細心、專業、熱情、優秀的編輯團隊,使得本書更臻完美。在此,我要獻上我最誠摯的感激。當然,我也要感謝我中華口琴會的學妹王文娟(《品格音樂劇場》系列書的作者)。因為她的推薦,瑞蘭出版社才會認識我。
十分感謝我師大英語系的同學周昭明教授為大家推薦這本書,他專精英美詩歌、藝術英語、和比較詩學,並且還在序中和大家分享學習英語的心得。
另外,我感謝我的另一半,劉沅,以他豐富的經驗幫助我架構、撰寫本書。而且由於他精通電腦,我寫稿的過程才能如此順利。我還要謝謝我兩個兒子,劉青和劉方,他們生長於美國,而且美語程度、表達能力都很優異。他們總是耐心地回答我一些瑣碎的問題,還幫我了解一些美國人的觀點,並提供他們的觀察,是我的好顧問。
最後,我要特別、特別感謝我的學生。是他們給了我開發這套教法的動機、給了我研究和從實際經驗中改進的機會。他們更以他們的進步和成就給我歡欣和鼓勵。我特別感謝他們當中有好幾位願意與本書讀者分享他們自己的親身體驗及心得。
多年來我親眼見到許多學習者通過「見字會讀、聽音會拼」快速進入了英語學習之門。你也快來享受學習英語的樂趣吧!
陳淑貞
1992年底初稿、2017年最後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