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3悅讀日】4/13~4/17 消費滿699送100元E-coupon
當代藝術采風(精)
滿額折
當代藝術采風(精)
當代藝術采風(精)
當代藝術采風(精)
當代藝術采風(精)
當代藝術采風(精)
當代藝術采風(精)
當代藝術采風(精)
當代藝術采風(精)
當代藝術采風(精)

當代藝術采風(精)

定  價:NT$ 344 元
優惠價:90310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4元
庫存 > 10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繪畫好比琢玉,一定要用心思才能磨得好,琢的出色 。」前輩畫家楊三郎先生此語,道盡了諸多藝術有成之士的工作典型-先求耕耘,再論收穫。本書以關懷人文為起點;探訪音樂、美術、建築、攝影,乃至於愛生及物的「 流浪動物之家」等當代藝文人士。芸芸眾生,因此文字而顯彰光華,擾擾萬物,更因此而活現神采。

作者簡介

 王保雲

天津市人,民國四十五年出生於台北市。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研所結業。曾任中學教師、刊物採訪、主編。現任省立海山高工國文教師。著有《天地含情》、《文化的春天》等書。

 感恩的歲月──序《當代藝術采風》 王保雲

(一)
 
如何讓我覓尋真愛
在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祂賜與一段塵緣
陽光下我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 前世的盼望
 
將席幕容現代詩〈一棵開花的樹〉改寫成自己的心聲,寫我累世期盼的心,企求彿陀的慈悲和智慧,擁我入懷,渡我今生。
 
無論生活的步調何其忙亂,心底嚮往清明的真淳,始終如一。藍天、綠野、泥土、砂礫,錯綜交疊成一幅美景,深刻的烙印在我心靈深處。這一份擁抱自然,享受生命純然的恬美,是在我逐漸褪去的歲月中,永遠清醒的執著。
 
四年前因撰訪畫家吳隆榮校長,得以展衍臺灣美術活動之鑽研,而對於藝術美感的嚮往,醞釀於我內心已有二、三十年之久了。自幼熱衷塗鴉,求學時代製作壁報、佈置教室,乃至於手繪卡片致贈親友,時常通宵達旦,樂此不疲。雖然也曾追隨老師嘗試創作,終因眼高手低,祇成為欣賞者之角色。
 
由於吳校長之推介,開始著手搜集楊三郎先生與臺灣第一代美術家之史料,幾年來,陸陸續續地累積了若干文字和感受。尤其文工會祝基瀅主任,中央月刊社陳前社長德仁,姚儀敏主編,熱情支持我撰寫藝術專訪之過程,令我感念良深。為此得有機會再續前緣,和臺灣第一代的前輩美術家請益,受惠的豈只是文字的篇幅,在整體的人生價值當中,前輩們無怨無悔的以藝術為終身職志,數十年如一日,他們走過了臺灣精神最孤寂的時代,呈現而出的卻是豐沛的創作心靈。是藝術的熱愛溶化了殖民地的悲苦,是美感的心靈彩繪了那段空白的歲月,而我何其有幸,得以結此良緣,這是五百年求來的福分啊!
 
(二)
 
《當代藝術采風》環繞藝術而寫,有全國藝文掌舵者郭為藩主委的心聲,有臺灣第一代美術家創作的路程,如溫文儒雅的林玉山教授,辛勤耕耘的蒲添生先生,只問藝術為何,不求回報的陳進女士,……都在落筆之間,深刻地傳述這股令人專注而嚮往的風。此外,中、青輩傑出為藝術而奉獻心力的工作者,朱銘、歐豪年、郭小莊、朱宗慶、徐天輝……等人。滾滾紅麈,他們的血脈中湧動著至親至愛自然的真誠。世界在變,價值觀在變,但是藝術家真、善、美的本質不變,而我於文學鑑賞的國度裏,竟也尋覓到和藝術交會的靈光,使生命求得安頓之所,好不逍遙。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都市文明的喧囂,或許體會不出淵明這份澹泊的情志,但藝術家透過美感的心靈卻能呈現自然永恒的心境。書末附錄〈楊三郎與臺灣美術運動之研究〉,是在多次拜望楊先生與研讀相關史料之後著手寫成,發表的僅為全文計劃的三分之一,其餘部分仍待往後漫長耕耘的時光來鍊鑄琢磨。期盼籍著文學審美的觀點,輔以史家求真求善的治學態度,來完成整部文稿。對於此一研究,我沒有預定的完稿時刻,而有一顆熱切鑽研美學的心。
 
(三)
 
從藝術的國度推衍至人文的關懷,是我在書中所欲表白的人生觀。從事教職十五年來,感悟到教育最可貴的就是在培植每一位具有獨立自主性格的個體,受教者均能發揮生命獨特之價值。而藝術在人生學習生涯中自可幫助我們「自我的實現」,進而體仰人文精神的光輝。不論是否為專業美術學習者,皆可在生活周遭的人、事、物中悟得藝術知識的認知及藝術情操的陶融,甚而達到階段性藝術創作的自我實現境界。
 
身為一位中國文學工作者,強烈的認知,使我面對中國文化在經歷近代的鉅變之後,因而造成許多傳統的觀念,在急劇現代化的過程中逐漸被人們淡忘,或逐漸被西方思潮淹沒的悲沉。這些僅是歷史所造成的時間隔絕,更直接的衝擊到每一位熱衷文化的追求者。
 
中學時代憧憬文學、藝術,使我決定進入文學領域鑽研,大學聯考的志願中,中文系是我的最愛,卻也傷了周遭親友的心,猶記得倔強的我,憤怒地拒絕了姨父要我轉入商學系的要求,我不明白,年輕嚮往文學的心靈,為何被如此地漠視?
 
大學四年雖然如願地投入中國文學的研讀,但萌發的茅仍然覓不著成長的空間,畢業之後忙碌的教職和家庭生活,幾近隔絕我對文學美感心靈的享受。及至而立之年,思考的空間逐趨成形,文化不假外求的意識,在我思想脈絡中開始生根發芽。
 
(四)
 
中國傳統的美學理論,「道」、「藝」、「心」是合而為一的。藝術的緣起在於天道主動的感發,而人必須經由心來體認天地之間道的精神。是以藝術便是人類生活於大地最美的精神境界。六朝王微〈敘畫〉文中談到:「本乎形者融,靈而動者變,心止靈無見,故所託不動,目有所極,故所見不同。於是乎以一管之筆,擬太虛之體,以判軀之狀,畫寸眸之明。」說明藝術若僅賴感官知覺及描繪的技巧,只是尋常的圖經罷了,永恒的美,必須經由藝術家的「心」參與經營才能完成。
 
在這個美學思考的架構裏,我努力思索生活中所參訪的藝術家其人格精神及作品的藝術性。我發現藝術家所衷心企盼的是在自己創作的成品背後隱含著一個超俗的創造精神。藝術家更希望欣賞者讚美的不是作品的形式,而是和原創的心靈交感、互動。這種以「心」為美學的理論,永遠具有變化的潛能,足以適應於任何時空、流派中,當然也是我欣賞藝術的根源。
 
因而書中四卷雖然撰稿對象或有不同,然鍾情藝術的禮讚是一致的。當然在客觀的鑑賞裏也有我個人較主觀的論點,無論如何,淵源於中國傳統的美學理論是我恆久不變的心。
 
今日多元化的社會裏,國人創作的藝術品質,勢必影響到整體社會的藝術觀,尤其應用藝術廣泛流衍所形成的生活哲學,必將掀起另一個人文關懷的高潮。身為一個中國人,當苦思營造,如何使傳統的美學思想體系,自然地融合於今日的風潮中,活出泱泱的中國典範,表現出傳統藝術精神所重視的氣韻和人格精神。
 
謹此,讓我致上感恩的祝福,向受訪的前輩藝術家及優秀的藝術工作者,以及我的長官、親友們,致以最誠摯的謝忱。尤其是我的兩個女兒,她們天真爛漫的愛意,每每讓我在藝術欣賞的國度裏,萌生無邪的真趣,而她們的支持和鼓勵,更是我能在工作、家庭忙碌的生活中,覓著藝術情趣的活水源頭。

目次

為真正的藝術家寫傳──我看王保雲的《當代藝術采風》(代序)
感恩的歲月──序《當代藝術采風》
卷一
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文化建設:訪文建會主委郭為藩
長松老樹綠水雲:國畫大師黃君璧的藝術生命
永不褪色的美:臺灣第一位女畫家陳進
源自泥壤的溫潤:文人畫家林玉山的藝術世界
顯揚生命的榮耀:以生命耕耘藝術的畫家楊三郎
畫布上的永恆:陳慧坤藝術收成的喜悅
卷二
生命是一首美麗的詩歌:劉其偉斑斕的藝術觀
鳳凌霄漢,飛龍在天:雕塑民族情感的楊英風
「捏土囝仔」六十年:蒲添生走過鮮明的雕塑歲月
大矣造化功:朱銘的雕塑世界
雲漢扶搖,高人韻致:歐豪年的藝術世界
朗朗日月,濯濯春柳:刀筆展露藝術生命的吳隆榮
卷三
春天新綠的歡暢:徐天輝與長庚合唱團
敲出心靈的聲音:成長中的朱宗慶打擊樂團
千山萬水同感動:擁抱戲劇生命的郭小莊
綿延不盡的生命:「流浪動物之家」的有情世界
卷四
硯池飄香,筆墨流光:中國的書道藝術
瞬間即永恆:攝影天地的真、善、美
純素之美:中國繪畫的平淡天真
石之美者:玉的世界
悠悠天地:「林本源園邸」流衍的時代精神
附錄
楊三郎與臺灣美術運動之研究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10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