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戰後臺灣的教育與思想
滿額折
戰後臺灣的教育與思想
戰後臺灣的教育與思想
戰後臺灣的教育與思想
戰後臺灣的教育與思想
戰後臺灣的教育與思想
戰後臺灣的教育與思想
戰後臺灣的教育與思想
戰後臺灣的教育與思想
戰後臺灣的教育與思想

戰後臺灣的教育與思想

定  價:NT$ 444 元
優惠價:90400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4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在「戰後臺灣經驗」中,教育部門擴張極快,但累積問題亦至為複雜,其關鍵性之病源尤在於「教育政治化」與「教育商品化」,造成教育部門自主性與主體性的淪喪。面對這些問題,歷史教育能發揮何種作用?大學通識教育 應如何規劃?傳統的中國史教育與「臺灣經驗」如何取得連繫?本書第一部分「教育篇」對上述問題均提出看法。第二部分「思想篇」則面對「現代主體論」與「臺灣主體論」之論述背景,思考古典儒家的現代意義及其轉化之道 。

作者簡介

 黃俊傑

臺灣高雄縣人,一九四六年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及歷史研究所畢業,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博士。曾任臺大歷史系講師、副教授,美國華盛頓大學客座教授(一九八六─八七)。現任臺大歷史系教授(一九八四─迄今)。著有《儒學傳統與文化創新》(一九八二,東大)、《光復後臺灣農業政策的演變》(一九八六,合著,中央研究院)《農復會與臺灣經驗,1949~1979》(一九九一,三民)《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史料彙編》(一九九一,三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一九九一,東大)《孟子》(一九九三,東大)等書。

 自 序

這部書所收集的是我在近六年來所撰寫的論文的一部分。這九篇文字均以臺灣的教育及思想作為主題,所以訂名為:《戰後臺灣的教育與思想》。現在趁著結集付梓的機會,我想說明全書各篇文字撰寫的用心及著眼點,以增益讀者對全書宗旨的瞭解。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所謂「戰後臺灣經驗」實在是一段具有深刻意義的發展歷程。在四十年左右的時間裏,臺灣從一個農業社會轉化為以工商業為導向的社會。在這段結構轉化的過程中,臺灣也累積了龐大的經濟力,對內則創造了可能是中國人數千年歷史所僅見的豐裕的物質生活;對外則從四十年前接受美援的國家,一變而對中南美洲及其他第三世界國家展開經援。道一段經濟的成就,有些人稱之為「臺灣奇蹟」(Taiwan miracle)。
 
造成這—段劃時代的「臺灣奇蹟」的因素非常繁多而複雜,而且其間因果相逐,構成萬花筒般的交亙作用。這一段當代史之令人砰然心動者在此,然其所以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者亦在於此。晚近人文社會科學界關於「臺灣經驗」的解釋理論不一而足,言人人殊。語其著眼點,有所謂「國家中心論」與「社會中心論」之殊,前者以各項成就歸之於政府政策的領導有方;後者則歸之於民間社會的活力與人民的勤勉。言其研究之立場,則有所謂「自由主義的」(liberal)、「激進的」(radical)與「保守的」(conservative)各派學術立場之分野(參考:Edwin A. Winckler et. al. eds. , 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aiwan, New York: M. E. Sharp, Inc., 1988. pp. 3~19),企圖對「臺灣經驗」提出解釋,然各派學說,如千巖競秀,萬壑爭流,短期之內似不易定其歸趨。
 
作為戰後第一代生長於臺灣的史學工作者,我與這一段「臺灣經驗」共同成長,深深浸潤在這一段歷史洪流之中。巨變目擊,自不免別有會心,遂興起心志,加以探索。我認為,在創造「臺灣經驗」的諸般歷史因素之中,至少有兩項是不能加以忽略的:一是1950年代開始的農業與農村的復興,二是1970年代以後知識階層的壯大。前者為60年代以後工業的「起飛」奠定了重要的基礎,而後者則與近年來政治的民主化有密切關係。再進一步來看,前者實奠基於「公地放領」、「三七五減租」以及「耕者有其田」一糸列的土地改革政策;後者則與戰後臺灣教育在數量上的急速發展,尤其是1968~1969學年度開始推動的「九年國民教育」政策有關。關於土地改革以後臺灣農業史的發展,我已在其他論著中有所討論。現在收集在這部書裏的,是我近年來對於戰後臺灣教育的發展,以及隨著教育發展而來的思想問題,所進行的一點初步的探討的文宇。
 
從量的角度來看,戰後臺灣教育的發展誠然是「臺灣奇蹟」的一部分。在臺灣六歲及六歲以上的總人口中,文盲所佔的比例在1952年是42.1%,到1965年已降為7.1%。接受中等教育的人口所佔的比例,從1952年的8.8%,到1989年增加為44.9%;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所佔的比例,也從1952年的1.4%,到1989年增加為44.9%(見: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1990, p. 7, Table 2~46)。戰後臺灣教育的快速普及與學校數目的擴張,都是人人有目共睹的成就,任何人無法加以否認。
 
但是,如果我們從質的角度來看,臺灣的教育問題叢生,錯綜複雜,也是另一個人人所共見,而且感同身受的現象。聯考領導教學,學生心態日趨功利……等只是諸般問題中之較為彰明易見者而已。這些病態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乃是由於長期歷史發展的積澱,而其中最具關鍵性的兩個病源、則是「教育政治化」與「教育商品化」。前者將教育部門當作完成各種政治目標的工具,後者將教育過程視為求取職業的訓練工具。兩者方向雖有不同,但是都將教育加以工具化,使教有之培養健全人格的最根本的目的為之澈底淪喪。
 
回顧過去四十多年來的發展歷程,我們要正確面對教育部門所存在的各種複雜的問題,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就是激底實施「教育自由化」政策。所謂「教有自由化」,是指重建教育部門的主體性與自主性,使教育部門不再受到非教育力量(如政治利益或經濟發展)的滲透與干擾。也就是說,教育必須以造就「完整的人」為終極目標,不再像過去四十年來一樣,只是成為達成政治目的或經建目標的工具而已。「教育自由化」的新政策取向,不僅與國外(如日本的「臨時教育審議會」所進行的改革方向)的教育思潮互相呼應,而且也與當前及未來我國民主化發展趨勢,同步邁進。
 
在教育政策的調整中,1984年教育部所推動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選修制度,有一定的意義。本書《教育篇》第四篇論文:〈大學通識教育的挑戰與對策〉寫於1986年8月,代表那個時候我對大學通識教育問題所抱持的一點淺見。當時我提出「多元的教育觀」與「人文主義的教育觀」作為大學通識教育的基本理念。其實我們要落實這兩種教育觀,其前提就是在於「教育自由化」政策的實施。在這篇論文的附錄中,我也節譯日本報刊所載日本臨時教育審議會進行教育改革的經過與簡要內容,借他山之石,冀能發揮攻玉之效。
 
戰後臺灣教育的另一項值得思考的問題,大概是歷史教育之不受重視與歷史意識的薄弱化與被扭曲。所謂「水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個現象的形成,當然有其錯綜複雜的因素,而與上文所說的「教育的政治化」與「教育的商品化」均有相當的關係。最近幾年來,隨著長達數十年的戒嚴法的廢除,長期累積的社會力全面釋放,並要求將它自身在政治領域中加以「客體化」(objectification)。在這種新時代的風潮之下,歷史研究與歷史教學也深受衝擊。本書《教育篇》各篇論文,均環繞著歷史教育的各種問題,提出我個人的看法。在第一篇〈論歷史研究與歷史教學之關係〉中,我認為,歷史研究與歷史教學兩者之間,存有—種有機的互動關係與問題意識的循環關係,兩者如車之二輪,鳥之兩翼,不可分亦不能分。我也強高「教育自由化」的新政策,是因應當前歷史教育困境的基本策略。第二篇及第三篇論文,檢討國內大學歷史學系的基本必修課程「史學方法論」的研究成果與教學工作;第五篇論文檢討現階段國中歷史教育的相關問題。第六篇論文,則是站在「戰後臺灣經驗」的基礎上,對大學院校的中國史教育提出一些新的展望。
 
在關於戰後「臺灣經驗」的研究中,較少觸及的是思想的領域。1949年桑海巨變,大陸的儒家學者桴海來臺,潛心著述,弘揚儒學,到底他們的儒學研究有哪些共同特徵?他們之間分為哪些主要的流派?展望未來的儒學研究,可能有哪些新問題可以探討?我在本書第七篇論文提出了一些粗糙的看法,以就教於關心儒家前途的朋友。
 
但是,當我們將「儒家思想」與「戰後臺灣」連繫起來,而想提出某種展望的時候,我們立刻遭遇到兩種不同立場的挑戰與質疑:
 
(一)從「現代主體論」者的立場來看,儒家乃傳統社會與文化的產物,無法與現代多元社會相調和。
 
(二)從「臺灣主體論」者的立場來看,儒家乃專制中國的思想體系,與走向民主自由法治的二十一世紀新臺灣,是絕不相容的。
 
這兩種立場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在某種程度內具有說服性,但是,也都有思考的盲點,值得商榷。本書最後一篇論文〈儒家思想與戰後臺灣:回顧與展望〉,就是企圖扣緊這兩種質疑而加以論述。基本上,我認為以孔孟荀為代表的古典儒學(而不是被歷代專制帝王所扭曲的御用儒學)中,對於資本主義文化與工業文明的惡質化發展,如金權政治(plutocracy)、環境污染、人與自然的疏離、人與人的疏離……等問題,都具有某種程度的新啟示。古典儒學已是人類文明的共同遣產,我們如果要使臺灣健康地邁向二十一世紀,作為華人共同遺產的儒家思想,畢竟仍是一項值得珍惜的精神資源。我在本書第一篇文字中,主張將中華文化中的經典作品,列入大學通識教育課程規畫的可能範圍,也是基於同樣的認識。
 
在當代儒家學者中,對我個人啟迪最大的是徐復觀(1902~1982)先生。徐先生大約是當代儒家學者之中,歷史學取向最為強烈的一位,所以他的學問世界中充滿了對人民的苦難的關懷。1966年元月我經過一位長輩的介紹,獲緣向徐先生問學,他那種強韌的生命力與對中國文化的愛心,對我震撼極大,至今想起那次請示情景,仍歷歷在目,恍如昨日。本書第八篇論文,就是為了紀念徐先生逝世十週年而撰寫,希望能表達我對徐先生的崇敬之情於萬一。
 
最後,讓我引用柯靈吾(R. G. Collingwood, 1889~1943)的話來結束我這一篇序言。柯靈吾說:「每個人都帶著他自己和他的時代的觀點來研究歷史」(R. G. Collingwood,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收入:Essays i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ed. , by William Debbins, Londo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65. 1976, p. 16)。我們都站在戰後臺灣這四十多年來的歷史之流裏,創造歷史也閱讀歷史。這部書所收集的這九篇文字,就是我閱讀「臺灣經驗」這部大書,從教育和思想這兩個角度,所提出來的一點讀書心得。我誠懇地期待讀者的指教。
 
黃俊傑
1992年初秋序於臺北市

目次

自 序

《教育篇》
一、論歷史研究與歷史教學之關係
一、前言
二、歷史研究與教學的關係:有機的互動性與詮釋的循環性
三、歷史研究與歷史教學關係的建立與展開
四、當前歷史研究與歷史教學的困境
五、解決問題的策略
六、結 論
參考書目
二、戰後臺灣關於史學方法論的研究(1950~1980)
一、前言
二、第一階段的史學方法論著作及其特徵(1950~1970)
三、第二階段的史學方法論研究及其新動向(1971~1980)
四、結 語
參考書目
(一)專書部分
(二)論文部分
三、關於「史學方法論」教學工作的幾點思考
一、前言
二、課程設計與教材內容
三、教學方法與問題檢討
四、結 語
附錄(一):史學方法論教學參考資料
附錄(二):中國歷史研究導引
四、大學通識教育的挑戰與對策
一、前言
二、大學通識教育的理論基礎
三、當前大學通識教育的問題
四、對策的提出
五、結語──試擬若干具體改革措施
附錄:日本臨時教育審議會審議概要(譯)
五、國中教師對歷史教育的看法
一、前言
二、國中歷史教育的結構性問題──歷史教師的歷史教育觀(一)
三、國中歷史教育的非結構性問題──歷史教師的歷史教育觀(二)
四、歷史教師的自我評價
五、結論
六、中國史教育的新展望──以戰後臺灣經驗為麥考架構
一、前言
二、戰後臺經驗:變遷原因及其內容
三、戰後臺灣經驗的社會文化涵義
四、中國史教育的新展望(一):多元觀
五、中國史教育的新展望(二):國際觀
六、結 論
參考書目

《思想篇》
七、戰後臺灣關於儒家思想的研究
一、前言:戰後臺灣人文研究的歷史背景
二、戰後臺灣儒學研究的共同特徵
三、戰後臺灣儒學研究的幾個主流及其問題意識
四、未來研究的新展望
引用書目
附錄:戰後臺灣中國思想史研究年表(1945~1991)
八、徐復觀的思想史方法論及其實踐
一、前言
二、徐復觀的精神風貌及其學術
三、整體論的研究方法及其實踐
四、比較觀點下的中國思想史研究
五、結 論
參考書目
九、儒家思想與戰後臺灣:回顧與展望
一、問題的提出
二、先秦儒家人文主義的內涵
三、儒家與傳統中國的政治與社會:共生與矛盾
四、戰後臺灣經驗及其歷史意義
五、儒家價值與二十一世紀的臺灣
六、結論:挑戰與展望
參考書目
索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00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