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周易縱橫談(精)
滿額折
周易縱橫談(精)
周易縱橫談(精)
周易縱橫談(精)
周易縱橫談(精)
周易縱橫談(精)
周易縱橫談(精)
周易縱橫談(精)
周易縱橫談(精)
周易縱橫談(精)

周易縱橫談(精)

定  價:NT$ 289 元
優惠價:90260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這兒有《周易》橫切面的剖析:從《周易》的名義、內容、大義、要籍談起;說到如何由數明象﹐依象言理﹐以掌握《周易》樸素簡易的思辨歷程;然後探討《周易》的時間觀念﹐以體驗《周易》周流變易﹐與時偕行的人生哲學 ;並以「元亨利貞」為例﹐展示學習《周易》的一種可行的途徑。這兒有《周易》縱貫發展的點線:從《周易》與孔子的關係談起;再將〈彖傳〉「乾道變化」與宋儒「理一分殊」概念詳作比較;歸結於《周易》的文學價值。附錄 作者與物理學教授李怡嚴博士往返論易的書信﹐這兩顆原不同學術星空上運行的星星﹐交會時竟發出如此可愛的光亮。

作者簡介

 黃慶萱

浙江平陽人,一九三二年生於上海。一九四七年來臺就學,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國文研究所,獲文學博士學位。歷任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所教授,香港浸會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客座高級講師,韓國外語大學中國語文所客座教授,韓國高麗大學中國語文所兼任教授,二○○一年從臺灣師範大學退休。著有《史記漢書儒林傳疏證》、《魏晉南北朝易學書考佚》、《修辭學》、《中國文學鑑賞舉隅》、《周易讀本》、《學林尋幽》、《與君細論文》、《新譯乾坤經傳通釋》等。

 自 序

我之學習《周易》,到底出於自由意志?或者由於命運決定?已經很難說得清楚了。記得一九五七年,小學教師已擔任了五年,雖然學尚未厭,但教卻有些倦了。於是決定報考臺灣師大,給自己充充電。也許是平常喜歡現代文學,偶而也在報刊發表過一些新詩、散文和小說。填入學志願時就把師大國文系填在最前面。這樣,四年吃飯不愁,而且國文系對自己寫作應該會有些幫助。徼天之幸,總算考上了。上學之後,才知道師大國文系為了培養中學國文師資,教育科目比重很高;而且偏重語文知識和古典文學;相對的,新文藝只是點綴性的,四年一共只有四個學分!
 
讀完大學部,又想進研究所。在附中實習一年,就考取師大國文研究所了。碩士論文由楊家駱老師指導。那幾年,跟楊老師學寫論文的,一律取張森楷《史記新校注》中一篇作「疏證」,我分到〈儒林列傳〉。我很想以此篇加上《漢書‧儒林傳》為線索,寫《西漢學案》。楊老師沉思良久,答應可以補以《漢書‧儒林傳》,不過仍宜以「疏證」形式,使《史記新校注》的「疏證」能分篇完成,結集出版。所以〈史記漢書儒林傳疏證〉就成了我的碩士論文。寫成後竟獲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獎助出版,倒是很出自己意外。一年之後再考上博士班。那時高仲華老師主持所務,看我碩士論文寫的既是西漢儒林,希望我博士論文就寫魏晉經學。這當然也是順理成章的,我由易學寫起。可是,遍通五經談何容易呀!後來還是央求高老師讓我只作易學部分的研究,而時代由魏晉延至南北朝。高老師欣然同意。所以,我的博士論文是〈魏晉南北朝易學書考佚〉。陸陸續續寫了七年,對《易經》的興趣也逐漸磨了出來。恩師林景伊先生還特別叮嚀我對《周易》思想作後續研究。
 
學的是《易經》,教的當然也就有《易經》。講稿變成了《周易讀本》,由三民書局印行。三十年了,還是未完成交響曲,實在愧對讀者和三民書局暨東大圖書公司劉董事長振強兄。完成《讀本》幾乎成為我憂患餘生最後的願望了。偶而也有些機緣要我寫些有關易學的文章,三十年來也只寫了十來篇。現在選取八篇,加上和李怡嚴教授來往的幾封信,就是這本《周易縱橫談》了。
 
第一篇〈周易叢談──名義、內容、大義和要籍〉(增訂再版時,又進一步改為「周易的名義內容大義和要籍」),原名〈周易縱橫談〉,一九七八年初應沈謙約稿而寫的。發表於《幼獅月刊》四十七卷二期。為了避免與本書書名雷同,現在題目改了。內文也作了部分修正,主要在談周易內容部分。由於帛書本《周易》的出現,我現在對〈十翼〉寫作年代的看法,和以前不同了。
 
第二篇是〈周易數象與義理〉。話說一九九○年,美國夏威夷大學成中英教授正休假回臺北,在臺大任教。他找上了臺大黃沛榮教授和我三人,與《國文天地》月刊社合作,共同設立了一個短期的講習班,來推廣易學教育。課程是沛榮兄設計的,由我主講「象數與義理」。接到通知趕緊撰寫綱要,準備教材。事後把講稿整理出來,就是這篇〈周易數象與義理〉,發表於一九九二年《師大學報》三十七期。內容大致由太極、兩儀、四象、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數,論其所代表的現象,及其在生命哲學中意義之所在。要補充說明的是:《周易‧卦爻辭》一部分經周初占筮之官整理,數、象、義理之間的對應關係十分明顯,如乾之六爻等,可以由數言象,依象說理;可是大部分〈卦爻辭〉,只從以往筮辭中挑選編成,對應關係就很稀薄,必欲由義溯象,由象究數,那就泥於象數,不免牽強附會了。這篇論文曾經戴璉璋教授審查,給我一些寶貴意見,特此誌謝。
 
〈周易時觀初探〉受高懷民教授啟發很大。懷民兄和我是臺師大同學。他後來留學希臘,轉攻哲學;我則始終留在師大學國文。一九八七年十一月,第一屆國際孔學會議在臺北召開。懷民兄發表論文:〈易經哲學的時空觀〉,大會請我作評論。懷民兄認為《周易》哲學建立在時空思想的基礎上。論文的重點在時空之發生,時空與乾坤的配合,以及時與空的關係,並與西方哲學較論其異同。我在評論時指出:〈卦爻辭〉中,「時」字僅一見,「位」字無;〈十翼〉中,有五十九個「時」,八十一個「位」;後世易學家之言「時」、「位」,更為繁富邃密。因此建議不妨就〈卦爻辭〉、〈十翼〉和後來易學家的時位觀,分別析論。會後想想,何不自己嘗試去寫呢?於是寫成這篇〈周易時觀初探〉,說明《周易》名稱原含周流變易的時觀;六爻是小規模的周流變易;六十四卦是大規模的周流變易;《周易》對時間的認知過程是:觀天,察時,明時;《周易》論時間的運用是:待時,與時偕行,趣時;並述〈彖傳〉對時間重要性的強調。名為「初探」者,卑之無甚高論,只是初步探討而已!此文後刊載於一九八九年二月出版的《中國學術年刊》第十期。
 
有這樣一種意見:《周易》的〈卦爻辭〉和〈十翼〉作於不同時代,〈十翼〉的詮釋不必即是〈卦爻辭〉的原意。這話相當精采,但非意謂〈十翼〉詮釋全然不同〈卦爻辭〉原意。例如說:〈彖傳〉和〈文言傳〉對乾〈卦辭〉「元亨利貞」的句讀和闡發,雖有「元,亨,利,貞。」「元,亨,利貞。」「元亨;利貞。」「元亨利貞。」諸說;但〈卦辭〉實只有「元亨;利貞。」一解。這種講法,就有再商的必要。在〈周易元亨利貞析義〉中,我嘗試參考前人的訓詁和解析,並歸納六十四卦〈卦爻辭〉所有言及「元亨利貞」文句,發現〈彖傳〉、〈文言傳〉各種句讀,在〈卦爻辭〉中都可找到類似例證。〈卦爻辭〉原為占筮之辭,喜用模稜語,本質上就含有多元解析之可能,實在不必固執一義!〈彖傳〉、〈文言傳〉諸說,正是在這種基礎上發展出來的。這篇論文曾在臺北第一屆國際孔學會議上宣讀,承胡自逢教授評論,劉述先教授質疑,十分感謝!全文曾在會議論文集刊出。
 
〈周易與孔子〉是梅新兄主編《中華文化復興月刊》時,約我寫的。發表於該刊九卷四期,時間是一九七六年四月。原文包括三部分:一、《周易》是一部「叢書」。二、孔子與《周易》的關係。三、《周易》由占筮之書變成儒家經典。由於一、三兩項內容與〈周易叢談〉重複,故結集時刪去,僅留第二項於此。此文甚疏略;但是,所說孔子嘗讀《易》,偶講《易》,未著《易》的意見,至今未變。
 
一九八九年臺師大國文研究所入學考試,專書《周易》考題中,我出了這樣一個題目:「〈彖傳〉曰『乾道變化』,宋儒言『理一分殊』,試較論之。」閱卷時見一位考生頗有異議。他說:理一分殊只可與「太極」比較,不宜與「乾道變化」並論。我大受感動,給予高分。後來在「周易研究」課堂上提到此事,一位研究生告訴我說:那位考生就是他──張朝南。在〈乾道變化與理一分殊〉一文中,我把問題的緣起,乾道是什麼,乾道如何變化,理一分殊概念的提出,朱熹對理一分殊的闡發,太極、乾元、乾道與理一分殊的關係,原原本本,詳詳細細,作了說明,算是對張朝南質疑的答覆。此文曾在《孔孟學報》六十二期刊出,時間是一九九一年九月。
 
一九八○年,我應邀去香港浸會學院中文系擔任客座高級講師一年,並為《浸會學院學報》第八卷寫了一篇論文:〈周易的文學價值〉。依據《周易》原典,說明其有關文學起源、原則、形式、功能方面的理論,以及主題、技巧方面的特質。並指出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這篇論文寫來有些拘謹,不過卻在韓國產生一些影響。慶北大學中文所李世東正在寫碩士論文〈周易?文學的性格〉,特別來信和我討論,後來還親來臺北和我面談。又淑明女子大學張貞海來臺留學,以〈周易文學性質之探索〉寫成了她的碩士論文。對我的意見有更多的補充和發揮。
 
〈周易與神話傳說〉是臺大外文系主辦的「第十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上對游喚〈周易一書運用神話與傳說示例〉的講評。在一九八六年八月《中外文學》十五卷三期刊出。游喚寫碩士論文〈周易之文學觀〉曾找我討論過。我沒有在課堂上教過他,但我把他看作學生輩。我的講評針對他的論文逐點討論,其中曾把王亥喪牛羊于有易的傳說,和荷馬史詩《伊里亞德》作類比。如果不是作游喚論文的講評人,我大概不會去作這種類比研究。
 
〈易學書簡〉是一九七八年間和李怡嚴教授來往討論《周易》的書信。李先生曾任新竹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所長和教務長。臺灣早年的物理學博士,大多出於李教授門下。丁肇中來臺物色物理實驗助手,李教授是唯一被邀共同主持甄試的學者。沈謙教授當年正主編《幼獅月刊》,曾把這些信件拿去,在該刊四十八卷六期發表。書信討論的重點在:《周易》象數與義理的關係,《易經》與現代科學的關係,易學與孔子的關係。結集時重讀李教授來信,益感李教授對《周易》涉獵之廣,理解之深,而行文的委婉謙遜,尤充分展現學者風範。相形之下,於自己當時「虛憍而恃氣」而倍感汗顏。對李教授的意見,我現在比當時已更能接受了。
 
以上論文,有些扣著《周易》的內容而作橫面剖析,如前面的四篇。有些縱論《周易》與孔子、宋明理學,以及文學的關係,如後面的四篇。書信亦兼談《周易》內容與歷史,書名《周易縱橫談》,大致上還算名實相符罷!
 
業師楊家駱先生在《世界學典與四庫全書》一書中,以為「經部」是文化根源;記載性的「史部」和思想性的「子部」是文化的主幹;而詩文類的「集部」是文化的枝葉。史部是記憶的產物,以求真為目標,根源是經部的《尚書》和《春秋》;子部是理性的產物,以求善為目標,根源是經部的《周易》和《三禮》;集部是想像的產物,以求美為目標,根源是經部的《詩經》。而依據古文經學派的說法:六經中《周易》八卦起於伏犧,《尚書》首為〈堯典〉,《詩經》中有〈商頌〉,周公制《禮》作《樂》,孔子筆削《春秋》。所以《周易》之作,為時甚早,乃群經之冠冕,根源之根源。三十多年的易學研究,是良師指點迷津,追尋著這根源的根源?或者是自己瞎走誤闖,竟辜負此群經之冠冕?想來也只有無奈的一笑。

目次

自 序
周易叢談──名義、內容、大義和要籍
周易數象與義理
周易時觀初探
周易元亨利貞析義
周易與孔子
乾道變化與理一分殊
周易的文學價值
周易與神話傳說──〈周易一書運用神話與傳說示例〉講評
易學書簡(李怡嚴、黃慶萱)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60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