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羅馬人的故事Ⅱ:漢尼拔戰記(平)
滿額折
羅馬人的故事Ⅱ:漢尼拔戰記(平)
羅馬人的故事Ⅱ:漢尼拔戰記(平)
羅馬人的故事Ⅱ:漢尼拔戰記(平)
羅馬人的故事Ⅱ:漢尼拔戰記(平)
羅馬人的故事Ⅱ:漢尼拔戰記(平)
羅馬人的故事Ⅱ:漢尼拔戰記(平)
羅馬人的故事Ⅱ:漢尼拔戰記(平)
羅馬人的故事Ⅱ:漢尼拔戰記(平)
羅馬人的故事Ⅱ:漢尼拔戰記(平)
羅馬人的故事Ⅱ:漢尼拔戰記(平)
羅馬人的故事Ⅱ:漢尼拔戰記(平)
羅馬人的故事Ⅱ:漢尼拔戰記(平)
羅馬人的故事Ⅱ:漢尼拔戰記(平)
羅馬人的故事Ⅱ:漢尼拔戰記(平)
羅馬人的故事Ⅱ:漢尼拔戰記(平)
羅馬人的故事Ⅱ:漢尼拔戰記(平)
羅馬人的故事Ⅱ:漢尼拔戰記(平)
羅馬人的故事Ⅱ:漢尼拔戰記(平)
羅馬人的故事Ⅱ:漢尼拔戰記(平)
羅馬人的故事Ⅱ:漢尼拔戰記(平)
羅馬人的故事Ⅱ:漢尼拔戰記(平)

羅馬人的故事Ⅱ:漢尼拔戰記(平)

定  價:NT$ 310 元
優惠價:85264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9元
庫存 > 10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套書優惠

優惠價:85 4216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評

商品簡介

西元前264年,因西西里島的領土問題,羅馬與握有地中海制海權和商權的腓尼基人殖民都市--迦太基發生衝突,歷經三次的布尼克戰役,羅馬於西元前146年殲滅迦太基城。西元前133年,羅馬併吞努曼提亞,使西班牙內政趨於安定,羅馬掌握西地中海的霸權,並陸續向東一一征服馬其頓、希臘等城市,更遠征敘利亞,將小亞細亞納入版圖,使地中海成為羅馬人的「內海」。 本書以戰爭為題材,描述這一百三十年間羅馬稱霸地中海的歷史,尤其詳盡述說從西元前218年,漢尼拔從西班牙率領眾群,翻越阿爾卑斯山,進攻義大利本土,到西元前202年,羅馬名將西比奧於北非扎馬一役擊敗漢尼拔,被稱為「漢尼拔戰爭」的第二次布尼克戰役。歷時十六年,雙方八回合的會戰,作者緊湊舖陳令人擊掌稱快的戰爭場面,勝利逆轉的精彩情節,鮮明地呈現登場歷史人物的真實面貌。 戰爭反映人類的思維和行為方式。為什麼知識優越的希臘人、軍事力量強大的迦太基人最後會敗給羅馬人?而什麼才是決定戰爭勝、敗的因素?是因緣際會?是天時地利?還是領導者本身的人格特質?

作者簡介

?野七生

1937年7月生於東京,畢業於學習院大學文學部哲學系,1963年~1968年間遊學於義大利。1968年開始執筆寫作。1970年第一部長篇《優雅的冷酷》獲得每日出版文化賞,從該年起定居義大利。1982年以《海都物語》得到三多利學藝賞,1983年獲頒菊池寬賞,以表彰她歷年來的創作成就。1988年又以《我的朋友馬基維利》獲得女流文學賞。1992年開始以《羅馬人的故事》系列為寫作的主力,描述一千年羅馬帝國興亡的史事,計畫以十五年的時間每年出版一冊。1993年《羅馬人的故事Ⅰ》得到新潮學藝賞。1999年,獲司馬遼太郎?。2001年,發行《?野七生文藝復興著作全集》共七冊。2002年,榮獲義大利政府頒發國家功勞?。

給讀者的話

 

有關對於歷史的處理,除了專門研究個別事件的學者外,大致可分為兩大流派。

 

一是馬基維利(Machiavellism)型流派。訴求的是一種使用歷史為主的方式。

 

馬基維利的代表作為《君王論》及《政略論》。所謂《政略論》,其原本的題目是〈提圖斯‧李維斯(Titus Livius)的《羅馬史》論考〉。從該書可知馬基維利不僅研究提圖斯‧李維斯,也研究波力比維斯(Polybius)及普魯塔克(Plutarch)。他選擇以提圖斯‧李維斯的《羅馬史》歷史事件為中心,並加以使用。這種選擇「使用歷史」的人,以最近的例子來說,還包括有《大國的興亡》一書的作者保羅‧甘迺迪(Paul Kennedy),以及著有《文明衰亡時》的作者高板正堯。

 

處理歷史方式的另一流派,僅限於羅馬史的領域,特別是集中在古典作品的作者上,如德國的毛姆森(Mommsen),從羅馬建國起寫到凱撒(Julius Caesar)逝世為止;又如英國的愛德華‧吉朋(Edward Gibbon),從五賢帝(一至二世紀支配古羅馬的五位皇帝)寫起到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為止。

 

這兩個人所代表的歷史處理方式,總括來說就是「敘述」二字,對他們而言,歷史的敘述是目的而非手段。

 

在此,個人無意針對第一種或第二種處理方式作優劣價值評斷,只想強調「兩者是不同的」而已。

 

由於第一種及第二種處理方式不同,所呈現出來的份量差距相當大。採用第一種方式的著作,通常寫個一、二卷即結束。而採用第二種方式的著作,一套有個十卷都算稀鬆平常。

 

為何份量上會有如此大的差距產生,主要的原因在於採用第二種方式的作家,以敘述歷史過程為考量重點。

 

如果只想知道事件始末,只要讀一本考生必讀的參考書或是有名的歷史精華著作即可,在日本高中所使用的世界史教科書中,有關羅馬史的記載可能不到十頁。一旦涉及到過程,內容的份量馬上暴增數千倍。寫這麼多並非想寫長,但惟有追述歷史的過程,才能窺得歷史的真貌,我自己也是屬於第二種流派的。雖然如此,即使屬於同一派,但做法上不見得相同。

 

以毛姆森為例,這位出生於啟蒙時代的德國人,將「剪裁歷史」認為是「剪裁歷史學家」。壯年時期所完成的《羅馬史》,在發刊初期,獲得好評,但只寫到凱撒逝世為止就停筆了,連帝政羅馬時期都沒有寫進去。當時的讀者覺得十分惋惜,而毛姆森本人也沒有說明理由。但只要讀過他的那本《羅馬史》,自然可以明白其中的道理。

 

啟蒙時代之子毛姆森在敘述時,不忘加上批評。他善意的「剪去」共和政體時代的羅馬,當然也沒有寫到帝政羅馬時期。

 

然而個人很贊成馬基維利的訴求,他認為人類及人類所想出的制度必須配合時代改變。如果說我要有所「剪裁」,那只有一個理由,就是要因應時代的需求。

 

在這系列作品中,我以「羅馬人的故事」為題。如果將日文的書名譯為拉丁文,故事與歷史的意義幾乎是相通的,因此不想以歷史為題。因為解釋相同,所以使用"Gestae"這個字,所謂"RES GESTAE POPULI ROMANI",可直接翻譯為「羅馬人的各種行徑」。無論思想或倫理道德如何演變,人類的行徑都在追求無常的宿命。

 

因此,如果以歷史為過程,戰爭這樣的題材肯定不受歡迎,因為從戰爭中看不到人民生活的真實面貌。

 

這本第Ⅱ卷《漢尼拔戰記》,係針對西元前264年至前133年為止的一百三十年的歷史加以描述,以羅馬人與迦太基人(Carthage)間的布尼克戰役為主,並擴及希臘、敘利亞等地對外戰爭的狀況。

 

第Ⅰ卷《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中的希臘,在這一卷的最後滅亡,第Ⅱ卷迦太基正式登場,至於它的滅亡是二千年後出生的我們都知道的事情。

 

知識優越的希臘人與經濟、軍事力量強大的迦太基人,為何最後會敗給羅馬人,只要想到這其中一步步的發展過程,我就會覺得滿心歡喜。第Ⅱ卷將有機會對第Ⅰ卷所敘述羅馬人建構的制度,檢視其中的意義。

 

西元前三世紀到前二世紀,史料極為豐富。使用同一時代的人所寫的史料,比較容易呈現登場人物的真面目,儘管漢尼拔、西比奧等人與我們相距二千二百年的歲月。我寫這本書的心情是十分愉悅的,讀者也有充分享受這種愉悅的閱讀權利。它不是一本高中課本,而是以過程來看歷史,這是何等快樂的事。

 

在一年的時間內,不可能把世界的歷教授完畢,而我在這卷所寫的內容,在日本的高中歷史教科書中只有下列五行:

 

──統一義大利半島後,企圖征服海外的羅馬與握有地中海制海權及商權的腓尼基人殖民都市迦太基發生戰爭,歷史上稱之為布尼克戰役。迦太基人被滅亡後,羅馬掌握西地中海的霸權,向東一一征服馬其頓、希臘等城市,更征服敘利亞王國(Syria),將小亞細亞納入版圖,地中海就此成為內海。

 

高中生如果沒有熟記以上內容,很可能考不上大學,這是結果的歷史。以過程為素材,才是能令人愉悅的「大人」的歷史。

 

 

1993年春天,於羅馬

?野七生

 

 

 

 

序 言

 

有如一隻長靴的義大利半島,西西里島正好位於鞋尖,而西西里至今依然存在。橫跨義大利本土及西西里間的海峽,以西西里最東邊的城市墨西拿(Messina)為名,稱為墨西拿海峽。海峽兩岸的最短距離只有三公里。從義大利本土駛出的聯絡船,從聖荷尼村到墨西拿港,全程不到七公里。搭乘這種聯絡船,點一杯咖啡慢慢喝完便抵達終點。

 

從聖荷尼村出發到對岸墨西拿的聯絡船,讓人、車等上船的光景,至今還浮現在眼前。雖然現在已有建造大橋的計畫,但這與日本的瀨戶內海不同,因為墨西拿海峽上沒有可建立橋墩的小島,如果用架空的方式,只能建造吊橋。1998年預定完成的明石海峽吊橋,中央間隔二公里,完成後將是全世界最長的吊橋。如果技術加以改良達到三公里時,也許可在墨西拿海峽上造橋,讓日本的技術得以揚名世界。但是,此地現在仍只能以船舶來接駁。

 

由於只能以船舶聯繫,因此二千二百年前墨西拿海峽的狀態與現在沒什麼兩樣。從義大利本土眺望西西里的情形,也是大同小異。這樣的距離、這樣的間隔、這樣的想法,造成了羅馬與迦太基間對決的開端。

目次

目 次


 


給讀者的話


 


序 言


 


第一章 第一次布尼克戰役(西元前264年~前241年)


 


第二章 第一次布尼克戰役後(西元前241年~前219年)


羅馬軍團


 


第三章 第二次布尼克戰役前期(西元前219年~前216年)


提西諾──第一回合戰役


特烈比亞──第二回合戰役


特連吉梅諾──第三回合戰役


坎尼──第四回合戰役


亞歷山大與漢尼拔


 


第四章 第二次布尼克戰役中期(西元前215年~前211年)


西比奧登場


 


第五章 第二次布尼克戰役後期(西元前210年~前206年)


 


別庫拉──第五回合戰役


梅他吾隆──第六回合戰役


艾利帕──第七回合戰役


 


第六章 第二次布尼克戰役末期(西元前205年~前201年)


扎馬──第八回合戰役


 


第七章 布尼克戰役後(西元前200年~前183年)


希臘文化各國


西比奧審判


 


第八章 馬其頓滅亡(西元前179年~前167年)


 


第九章 迦太基滅亡(西元前149年~前146年)


迦太基城毀滅


「我們的海」

書評

Ben (2008/11/11 13:52 發表)
這應該算是戰爭史吧,在羅馬人早期最重要的戰役中,鹽野七生從客觀的雙方條件到主觀的主帥性格特質,層層分析討論,情節緊湊,故事也很精采,攻城掠地,鬥力鬥智,想到羅馬人看到像坦克車的大象攻過來,應該十分震撼吧?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5 264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