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自一九一三年以「頌歌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他的詩風靡全球,不到十年,也引起了中國新文壇的狂熱,尤其在一九二四年他來華的前後,相關譯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泰翁的詩,雖然清新俊逸,但若不了解他奧妙哲學的全部,便不能有真切的理解。
糜文開,江蘇無錫人。生於1907年,卒於1983年。印度國際大學哲學院研究。歷任香港新亞書院、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吳大學、中國文化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教授,以及外交部專員, 駐印度、菲律賓、泰國大使館秘書,退休後任華岡印度研究所指導教授。作品多以論述、散文為主,由於駐留印度近十年,對於印度文學、歷史有著濃厚的興趣與深入的了解,致力於中印文化交流,著譯作品十餘種,為我國當代少數精研印度文化的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