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3悅讀日】4/13~4/17 消費滿699送100元E-coupon
曠世絕響:擂鼓墩曾侯乙墓發掘記
滿額折

曠世絕響:擂鼓墩曾侯乙墓發掘記

定  價:NT$ 420 元
優惠價:90378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曾侯乙墓的發現與發掘,改變了世人對西元前五世紀中國歷史、文化、科技、藝術的認識。它被譽為二十世紀中國境內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譚維四,曾侯乙墓發掘現場總指揮,前湖北省博物館館長。

一九七八年,武漢軍區空軍駐湖北省隨縣擂鼓墩雷達修理所,在劈鑿山崗建造廠房中,意外發現了白膏泥、排列有序的大石板和一個圓形盜洞,湮沒沉寂了兩千多年的擂鼓墩曾侯乙墓顯露人間。隨著考古發掘的進行,盜洞的隱密、墓穴內巨大豪華的木槨與主人彩繪棺,連同二十一位陪葬女性屍骸盡顯人世。而墓內出土的一萬五千餘件隨葬品,和九件(套)國寶級珍貴文物,特別是六十五件總重量二.五噸,完好無損,音色純正優美,仍能演奏古今中外多種樂曲的青銅編鐘,令人矚目,舉世震動,被譽?二十世紀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

本書以紀實手法和文學形式,詳盡描寫了曾侯乙墓發現、勘察、發掘的全過程,對古代的喪葬制度、盜洞形成的年代、盜墓賊進入洞後的奇特遭遇,歷史上的曾國與楚國的關係,以及曾國滅亡的大體時間和歷史事件作了盡可能的追尋探索。通篇文筆燦然,故事起伏跌蕩,波瀾壯闊,堪稱當代中國最為優秀的考古文學代表作品之一。

作者簡介

岳南

一九六二年生,山東諸城人,先後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北京師範大學.魯迅文學院文藝學研究生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華考古文學協會副會長,現為台灣國立清華大學駐校作家。自上世紀八○年代末開始關注中國自由知識分子,著重於中央研究院、中國營造學社、中央博物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西南聯大、同濟大學等著名學府自由知識分子人生歷程與學術造詣的研究。著有《南渡北歸》三部曲、《陳寅恪與傅斯年》、《從蔡元培到胡適》等紀實文學十部,並著有歷史、考古題材紀實文學作品《復活的軍團》、《風雪定陵》(合著)、《日暮東陵》、《萬世法門》(合著)等十二部,作品多數被翻譯為英、法、德、日、韓等文字在海外出版,全球銷量已達數百萬冊,為中國最具全球影響力的當代著名作家之一。

名人/編輯推薦

〈往事如昨憶猶今〉
譚維四(現仍任中國文物學會專家委員會成員,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

……我仔細閱讀著這部書稿,被文中那引入入勝的描述所吸引而不忍釋卷,幾個日夜過去,當我翻畢最後一頁,湧上心頭的第一個感覺是,這確實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通篇以曾侯乙墓的考古發現和發掘材料為依據,以墓主與大批珍寶的面世及有關事件為主軸,從中展開富有節奏起伏的?述,發掘中發生的故事,以文學敘事的形式和手法娓娓道來,一環套一環,環環相扣,懸念迭出,奇思妙想頻生,既真實生動又親切感人,特別是對一些細節描述上,更是令人出乎意料,禁不住感歎擊節。書稿之所以達到這樣的一個文學和藝術高度,除了作者的功力與才華,我想大多與岳南先生採訪工作的扎實深入有極大的關係。就我所知,在來鄂採訪的日子裏,他往返於武漢、襄陽、隨縣之間找當事人瞭解情況,核對細節,並就某些歷史往事多次深入農村,克服困難,查找當年知情者的下落,尋其真情。一路風塵僕僕,費盡心力,可謂大不易矣!如果沒有這樣的辛勤勞動和為此流下的汗水,就無法捕捉到生活中的細節,而細節是文學藝術的靈魂,如果缺失這個靈魂,將不再是一部優秀的作品。當然,除了實地採訪調查,從這部書稿中,我還清晰地看到並感覺到,作者在文字材料的收集和歷史研究上也是頗下了一番苦功的。如對古代葬制的研究、古代盜墓史的研究、楚國歷史的研究、曾與楚歷史關係的研究,甚至在包括隨棗走廊歷年出土的與曾國有關的青銅器考古材料的搜集與研究上,都費了很多力氣與心血。而有了這番心血的滲入,才使整部作品在結構上達到了歷史與現實合理搭配,敘述手法上做到縱橫捭闔,遊刃有餘,才能向讀者展現出一幅卷帙浩繁、情節曲折、意境深邃、畫面優美的長軸畫卷,刻畫出一幅別開生面的具有歷史、科技、文化藝術的壯麗圖景。如果說這是一部難得的具有科學依據、文學藝術價值的高品位的精神文化產品,我想是不為過的。

曾侯乙墓的發現與發掘,改變了世人對西元前五世紀中國歷史、文化、科技、藝術的認識。它被譽為二十世紀中國境內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
──譚維四,曾侯乙墓發掘現場總指揮,前湖北省博物館館長。

一九七八年,武漢軍區空軍駐湖北省隨縣擂鼓墩雷達修理所,在劈鑿山崗建造廠房中,意外發現了白膏泥、排列有序的大石板和一個圓形盜洞,湮沒沉寂了兩千多年的擂鼓墩曾侯乙墓顯露人間。隨著考古發掘的進行,盜洞的隱密、墓穴內巨大豪華的木槨與主人彩繪棺,連同二十一位陪葬女性屍骸盡顯人世。而墓內出土的一萬五千餘件隨葬品,和九件(套)國寶

目次

序 往事如昨憶猶今(譚維四)

序 章 

第一章 發現與困惑
東團坡風水之謎/山崗突現青銅器/荒唐的現場勘察

第二章 探鏟下的古墓
考古鑽探/盜墓賊的傳家寶/發現盜洞

第三章 從隨縣到北京
夢想與光榮/緊急上報發掘/雲集擂鼓墩

第四章 墓穴‧水窟
槨蓋板初現人間/直升機飛臨墓坑上方/盜墓賊進入墓穴時間推斷

第五章 水中潛伏的隱祕
盜賊如狐/盜墓高手的五字秘訣/一條黑影突出水面/無頭小鴨浮水而來

第六章 珍寶初現
三具棺材飛身立起/編鐘橫空出世/擂鼓墩觀墓狂潮

第七章 去來兩無蹤
盜洞下發現人頭/盜墓現場復原/棺下珍寶下落不明/揭開狗頭之謎

第八章 墓室大清理
開棺驗屍/王冶秋:大家不要捅亂子/文物必須先運到省裏去/如何才能撞響古鐘/持棒鳥人的啟示

第九章 歷史的印痕
曾國之謎/弒殺周幽王的千古懸案/楚隨交鋒/楚隨博弈後的歷史格局/楚莊王稱霸

第十章 楚國沈浮
伍子胥的家世情仇/楚昭王奔隨/吳師在郢都的淫亂生活/昭王復國

第十一章 穿越歷史的迷霧
鎛鍾透露的歷史隱祕/墓主死亡密碼/曾侯乙歸葬/青銅禮器入葬之謎/郭沫若的失誤/千古之謎,今可解矣/青銅來源何處

第十二章 豪華的地下樂宮
琴聲飛揚的年代/絕響/臉上塗著血污的人/二十一位女人之死/曾侯乙的歸宿

後 記
主要參考文獻
注釋

書摘/試閱

第一章 〈發現與困惑〉東團坡風水之謎

歷史的契機於漫不經心中突然降臨。
如同世界上許多重大考古發現都肇始於野外修路造房、挖坑築壩一樣,曾侯乙墓的面世,正是源於當地駐軍的一次偶然性施工。

一九七七年春,隨縣城郊武漢空軍雷達修理所官兵,正在一個名叫東團坡的小山岡上擴建廠房。之所以選中東團坡施工,與擂鼓墩周邊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相關。擂鼓墩位於隨縣城西郊水河畔,相傳春秋時期楚國令尹杜越椒叛亂奔隨,楚莊王率師追擊,至此築百尺高臺擂鼓進軍,因此得名。

在部隊進駐擂鼓墩之前,此處是一片荒山野嶺、草樹叢生之地,方圓十幾裏沒有人煙。一代霸主楚莊王在此築台追敵,後來的歷史情形已不可考,據近代以來的當地老人回憶,自大清朝垮臺斷氣,民國建立之後,各路軍閥興起,此處便成為遊兵散勇、土匪、盜賊經常出沒的場所,許多綁票、撕票、砸孤丁等殺人越貨的血案多發生於此。一九三八年十月,侵華日軍陷華中重鎮武漢,兵鋒直指宜昌和國民政府陪都重慶,大隊人馬沿長江和漢水流域向西推進。一九三九年初,日軍佔領隨縣,兵營駐紮在地形高聳、易守難攻的擂鼓墩,並在這一地區挖戰壕,築碉堡,建造軍事設施,擂鼓墩一度成為戒備森嚴的軍事禁區。抗戰勝利後,日軍潰退,此處複為一片荒山野地,山崗上遍佈刺槐、松樹、野草和亂墳堆。遠遠望去,一片鬼氣迷蒙,驚悚蕭殺景象,每到夜裏,經常有鬼火飄蕩,冤魂出沒。若無喪葬遷墳等特殊事宜,當地百姓極少到擂鼓墩一帶來往走動。有放牛娃因打盹兒走神,一不小心讓牛溜上了山崗,便立即邀約幾個夥伴,手拿棍棒石頭等防身之物,面帶驚恐之色,一溜小跑躥上崗地,迅速把牛帶下,以免遭到傳說中鬼魂怪獸的暗害。到了一九六五年,由於一批軍人的到來,此處的面貌才有所改變。

這年秋,武漢軍區空軍司令部雷達兵部欲籌建一個軍械雷達修理所,此前曾在湖北境內的武昌、咸寧、孝感、應山等地選了幾處所址,均不甚滿意。軍區空軍副司令員劉豐得知此情,便找到自己的老友、時任湖北省省長的張體學問計求援。張省長當時在隨縣大洪山蹲點搞「四清運動」,對隨縣的山山水水頗多瞭解,很乾脆地推薦了擂鼓墩這塊地盤兒。未久,負責營建工程選址、勘察設計的雷修所副所長王家貴奉命率領幾名助手先行來到隨縣勘察。當一行人在當地官員的陪同下北出隨縣城,約行一公里抵達水河畔時,一股清新濕潤氣息迎面撲來,眾人頓感精神大振,煩勞祛失。過水繼續前行,但見前方山崗起伏,霧氣茫茫,以高大的擂鼓墩土台為座標,向東約一公里,有水自北向南流過;往南約二點五公里,有溳水自西往東而來,與水相匯。兩條大河交匯處,堤高床寬,地勢開闊,水卷浪急,頗具浩浩蕩蕩的威勢。與擂鼓墩相距約一公里處有東團坡、西團坡兩個突起的山崗,高出河床一百余米。山坡依山傍水,群松林立,草木茂盛。登之彌望,居高臨下,視野開闊,滿眼叢綠。藍天碧野,雲卷雲舒,秋風徐來,郁香滿袖。此處確是一塊天造地設的風水寶地。

面對如此靜謐、空靈、優美的自然環境,曾在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學過三年建築學的王家貴大喜過望,當即表達了不再他去,且留此地安營紮寨的願望。陪同的地方官員出於對解放軍的信任和尊敬,實話實說,概言此處乃一處平時沒人敢踏進的荒山野嶺和亂墳崗,當地百姓視為不吉之地,不祥之所,奉勸不明就裏的王副所長三思。深通建築之道兼懂幾分風水與喪葬之學的王家貴聽罷,微笑著搖頭道:「古書上曾有山環水抱必有大發者,我想就是指類似的山川景物,勘察地形地物不能只看表面,像這樣的山勢水流,正合古代風水寶地的標準,是建陵修墓的好地方,說不定這亂墳崗下就埋葬著帝王將相的陵墓和大批珍寶呢!」

此時的王家貴還沒有讀過晉代著名學者郭璞所著的不朽名著《葬書》,以及這部大著中所說的「三年尋龍,十年點穴」之不易,同樣不知「穴者,山水相交,陰陽融凝,情之所鐘處也」等等古老神祕的點穴作法之道。他只是冥冥之中有一種奇妙感覺順便一說而已,這時的王家貴沒有意識到,十二年後,他的這幾句話竟驗證了一段歷史真相--一個神祕國家的王侯將相們延續長達二十幾個世紀的埋葬之所與無數奇珍異寶就埋藏在這片山崗之中。

王家貴回武昌將勘察情況向各級首長彙報後,又陪同雷修所所長、政委與空軍雷達兵部首長一起,再度來到隨縣擂鼓墩勘察。眾人看罷,眼前一亮,此處不僅環境優美,更為難得的是這一帶山崗連綿起伏,草木茂盛,便於隱蔽,比較符合軍事後勤基地和戰備的要求,一旦戰爭打響,可就地偽裝隱蔽,或在山崗中挖掘防空洞,轉移戰略物資。當然,除了顧及戰爭因素,也要考慮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雷修所既定為擔負整個武漢軍區空軍全部雷達修理重任的後勤保障基地,就要特別注意考慮道路暢通,假如路況太差,外面的雷達進不來,修理後的雷達不能及時運出,敵機與導彈呼嘯天空,而整個中南戰區的雷達卻窩在隨縣郊外的山坳裏趴著動彈不得,後果自是不堪設想。令人喜出望外的是,此處距漢丹鐵路和三一六國道僅幾公里路程,而且隨縣城郊就有一個設備條件較好的火車站,雷達甚至火炮等重型器械皆可自此站轉運,真可謂天造地設,地利人和皆聚於擂鼓墩。於是,眾位軍官當場拍板,眼前的這片山崗,就是雷修所安營紮寨的地方。經報請上級批准和當地政府同意,雷達修理所有價徵地三百餘畝,於一九六六年十一月,全體官兵攜帶帳篷鍋灶,正式遷入隨縣郊外擂鼓墩,開始在東、西兩個團坡四周圈牆建房。經過兩年多的努力,雷修所房舍及配套廠房等設施全部完工,並開始執行兵器修理等任務,部隊番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九四五六九部隊。

十年浩劫過後的一九七七年,「文革」風浪退去,為適應軍隊新的戰備需要,武漢空軍雷達兵部決定在雷修所擴建兩個兵器大修車間,除修理雷達等器械外,還要加修高射炮、榴彈炮等項目。根據上級指示,雷修所黨委決定由學過建築學,並一直負責營區基建工程的副所長王家貴主持這一工作。受命後的王副所長立即與所內工程師梁立信趕赴廣州、上海等地的兄弟單位做實際考察。二人回到駐地,根據擂鼓墩周邊自然條件,選定在東團坡一個最大的山堡興建廠房,經報請武漢軍區空軍司令部與後勤部批准,於一九七七年九月正式破土動工。……

無頭小鴨浮水而來

一切準備妥當,當天夜裡十一點開始抽水。
潛水泵發著「隆隆」響聲轉動起來,一股股清水順著八公尺長的管道噴射而出,緩緩流入山崗下的溝渠。考古人員或蹲或站地聚集在墓坑周圍,與圍觀的近千名觀眾一同盯著水面變化,渴望奇跡儘快出現。
水位在緩緩下降,眾人的注意力越發集中。突然,看上去平緩無波的西室「咕嚕」一聲輕微的響動,從水下冒出了一個黑紅色的枕頭一樣的物體。「有東西!」人群中有人喊了起來。
「是一隻鴨子。」又有人喊道。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這個形同枕頭又好像一隻鴨子的器物,正隨著抽水泵的吸力,緩緩向北移動。當要抵達坑壁時,考古人員才發現確是一隻「無頭小鴨」,待打撈上來仔細觀察,方知是一個木製漆盒。與一般漆盒不同的是,這只漆盒整體被雕成鴨子形,周身髹黑漆,繪羽毛紋飾,腹內中空,靠近頸部有一圓形榫眼,眼內兩邊各有一凹槽,由此可知還有一個頭插入其上,形成了一個極富藝術特色的「鴨形盒」。不過,此時考古人員拿在手中的「鴨子」,只有鴨身沒有鴨頭,究其原因,沒人能說得清楚,只好作為懸疑暫時擱置。想不到兩天之後,室內清理人員陳恒樹、陳善鈺、張華珍、李苓等人在清理西室浮起的二號木棺時,從棺內清理出了一個有頸彩繪漆木鴨頭,當時就有人聯想到這個「無頭小鴨」,將二者一拼對,鴨頭頸部兩個凹槽正好插入盒身內,轉動一下方向,鴨頭即被拴卡在盒體內,形成了一隻完美精緻的小鴨子。
這個時候大家才明白,二號棺出水時,棺蓋與棺身早已分崩離析,棺身側翻,小鴨子也隨之身首分離,鴨身落入水中,鴨頭仍在棺內。落水的鴨身因缺失頭部,水從頸部灌入腹中沉沒。當潛水泵抽水後,鴨身受吸力的作用在水底擺動翻滾,最後浮出了水面,重返人間大地。這是考古人員除棺槨之外在墓坑中直接提取的第一件珍貴文物,也是命運之神拋出的一把神祕鑰匙,後來的許多重大隱祕將由這把小小鑰匙予以開啟,只是當時的考古人員尚未意識到。
不久,這件文物在工地現場舉辦的一個小型展覽中展出,所標的器名是「鴨形盒」。一直關心支持發掘的雷修所政委李長信看後,對此物的工藝水準讚不絕口,並當場問譚維四:「這麼精美的一件藝術品,為什麼要起個鴨形盒的名字,是不是當年就這麼叫?」
譚維四回答道:「這件器物當年叫什麼名字,器身上沒有鐫刻文字,也沒有文獻可考,這個名字不是它的本名,而是我們給它定的。根據田野考古常規,古籍或此前出土物已有依據者從之,古籍或此前出土物無據又無法知其本名者,以其器形來命名。因為這件器物外形很像一隻鴨子,所以就叫鴨形盒了。」
李長信聽罷,輕輕搖了搖頭說:「這個名稱不夠雅致,而且依我看它的外形不像鴨子,更像一隻鴛鴦。鴛鴦是中國老百姓所熟悉和喜歡的一種吉祥鳥,為何不叫它鴛鴦形盒呢?這樣又雅致、又吉祥、還更接近實物。」
譚維四一聽,愣了一下,再細看此物,覺得確實像一隻鴛鴦,遂驚喜地對李長通道:「你說得有道理,真不愧是政治委員呵,既有政治敏感,又有文化水準,我與其他的同志商量一下,看要不要改過來。」
當天,譚維四與其他考古人員接受了李長信的建議,修改了標籤及各種記錄上的稱謂,改為「鴛鴦形漆盒」。按照考古業內規定,凡已經上記錄的器物不能輕易更換名稱,此次更名,是整個發掘過程中唯一的一次例外。可見李長信所言,的確是點準了考古學家們的穴位,而作為考古工作者,在這件器物的命名問題上所表現出的胸襟,也令世人為之敬佩。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日,中國國家郵電部向全球發行的一套《中國古代漆器》特種郵票,其中有一枚就採用了這只鴛鴦形漆盒圖案,名稱為「戰國.彩繪樂舞鴛鴦形盒」。從此,這件器物高貴典雅的名字走向了世界。

當然,鴛鴦漆盒之所以被郵電部選中,除了年代久遠和精美別致的工藝造型外,更重要的還在於器身腹部那兩幅「彩繪樂舞」的圖案,正是這兩幅圖案所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和暗含的玄機奧祕,才使後來的譚維四等考古人員在冥思苦索之後,終於找到了破譯出土編鐘演奏的密碼,從而使湮沒了兩千多年的音樂之門訇然洞開。──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三具棺材飛身立起

墓坑水位在緩緩下降,西室再無小鴨子之類的器物浮起,北室和東室也無異常情況出現,最大的中室非但沒有器物露頭,因盜洞淤泥受到吸力而泛起,攪得滿室積水渾濁不清,似在向考古人員提示著盜洞的存在,令人在擔心中平添了一絲不快。
眼看已是二十二日凌晨一點多鐘,仍不見有器物浮出和露頭,現場人員開始騷動起來,有性急的青年對譚維四道:「這個潛水泵太小了,猴年馬月才能抽乾呵,乾脆換個大馬力的來抽吧。」
譚維四看了對方一眼,沒有理他,其他的人也未再提更換大型抽水泵的事。稍有經驗的考古人員都知道,此類墓坑抽水,與水庫裡捉魚畢竟不同,即使是捉魚,也要慢慢來,性急不得,所謂竭澤而漁即是其理。面對眼前水庫一樣幽暗中放著寒光的墓坑,底部是擺放著青銅人,還是伏設著木頭人加飛刀暗箭?一切皆不明瞭。若水的吸力太大,將使一些可能擺放的漆器、絲織品和其他易漂浮流動的器物脫離原處形成混亂局面,除了對器物本身帶來損害,對葬制、禮儀以及相關學術問題的研究,都將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此時中室的水已經渾濁,若再改用大馬力抽水泵,必將造成水流四竄,污泥翻卷,飛沙走石的場景,後果不堪設想。因而,用小型潛水泵抽水,是別無選擇中對水下文物危害最小的一種明智選擇。
凌晨兩點鐘,水面上仍無異常動靜。在坑邊觀望的考古人員因連續十幾天晝夜勞作,身心俱疲,實在難以支撐,譚維四望著下降水面與坑壁的比例,認為至坑底至少還有兩公尺的水位,無論如何今夜都不可能把水抽乾,遂決定安排幾人輪流在現場值班看守,其他人全部回駐地休息,待早上八點鐘前來觀察,到那時,墓坑底部的祕密興許會「水落石出」。
眾人揉搓著上下打架的眼皮,拖著疲憊的身子,在沉沉的夜色中晃晃悠悠地向山崗下駐地走去。發掘現場由考古隊員馮光生、彭明麟二人各帶一名實習生值班。半個小時過後,已回駐地休息的譚維四仍放心不下,冥冥之中感到有一種神奇的手在控制著什麼。他躺在床上剛迷迷糊糊地入睡,隱隱覺得窗外有個聲音在呼喚自己的名字,這種聲音若隱若現,來自於山崗野叢,又似縹緲於塵世之外,似從遙遠的天幕中傳來。他睜開眼睛,屋裡一片漆黑,什麼也看不見,只有幾十隻蚊子像轟炸機一樣在耳邊嗡嗡叫著四處偷襲。譚維四揮手擦了把臉上的汗水,朝著蚊子可能所在自己身體的設伏部位猛拍幾掌,爾後又不知不覺地睡了過去。突然,一個黑衣人穿過山崗樹叢,來到考古人員駐地輕輕呼喚了一聲,譚維四起身出門隨黑影向山崗深處走去。待入松林二百多步,遇一墓塚,墓側有石碑,斷倒草中,字磨滅不可讀。黑衣人手指旁邊不遠處一山洞,領譚維四貓腰弓背鑽了進去。約走十餘丈,遇一石門,錮以鐵汁。黑衣人圍轉片刻,雙手於胸前發力,石門轟然洞開。?時,霧氣彌漫,箭出如雨,黑衣人急將譚維四拉於一側伏身躲避。少頃,霧散箭止,洞內森嚴,冷風撲面。黑衣人令譚維四投石其中,每投,箭輒出。投十餘石,箭不復發,黑衣人與譚維四點燃火炬而入。至開第二重門,有銅人數十,張目運劍,殺奔而出。黑衣人以棒擊之,兵杖悉落,銅人倒地不起。火光照耀中,只見墓之四壁各畫兵衛之像,南壁有大漆棺,懸以鐵索,其下金玉珠璣堆積,琳琅滿目,美不勝收。譚維四欲上前拿取,漆棺兩角忽颯颯風起,有沙迸撲人面。墓壁兩側,沙出如注,片刻沒至人膝,黑衣人與譚維四驚恐萬分,奪路急奔。出得洞中,前面一片汪洋,亮如明鏡,一片死寂。正欲渡水,忽見眼前風生水起,一巨型棺槨如墨色巨鯨訇然作響,浮水而出。浪滾潮湧中,一頭戴金冠,身穿蟒袍的白髮老漢破棺而出,手執寶劍,高呼曰:「哪位狂徒如此大膽,驚醒了我的美夢,快給我拿下!」話音剛落,棺身四周伏兵四起,勢如鯉魚竄跳,向前赴來。黑衣人拉緊譚維四轉身欲退,洞中之門轟然關閉。再一轉身,眾兵已到眼前,舉劍欲刺,譚維四大駭,「啊」了一聲,打了個激靈,刷地翻身而起,一縷慘澹的月光在窗櫺上晃動,山崗下傳來陣陣雞鳴。滿面汗水的譚維四漸漸從睡意中回過神兒來,才知剛才驚險原是南柯一夢。
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正是白天為盜洞的事想得太多,才有了這個令人驚悚和離奇古怪的夢。儘管是夢,但一幕幕恐怖畫面仍在譚維四腦海中揮之不去,他隱隱感到,今晚必有大事發生,必須加倍提防小心。想到這裡,起身穿好衣服,摸起一支手電筒,輕輕走出門來,沿山道向發掘現場走去。明亮的星光下,他抬腕看了一眼手錶,已是凌晨三點多鐘。
「有異常沒有?」來到墓坑邊,譚維四問著馮光生、彭明麟二位值班人員。
「沒啥動靜,水下去一公尺多了,應該快有結果了吧。」馮光生答。
譚維四打著手電筒圍繞墓坑轉了一圈,見水位比自己離開時又回落了一大截,只是確實未發現有什麼浮起物突出水面。可能燈光較暗,水下有物看不清吧。這樣想著,譚維四來到馮光生身邊道:「不管有沒有東西,你們不能馬虎,再有半個多小時就是楊定愛與程欣人接班了吧。」
「是的。」馮光生答。
「我回去喊他們,若不喊,這一覺下去沒得個起。」譚維四說罷,返回駐地。
抽水泵仍在「咚咚咚」地響個不停,山下的雞鳴也一聲接一聲地傳上山崗,墓坑的水位在一點點下降,馮光生等值班人員眼皮上下打架,不聽調遣,兩腿走起路來發軟打晃,無論是體力還是精力,都似乎消耗殆盡了。就在二人連同兩位考古實習生坐在坑邊一張長條椅上打盹之時,忽聽墓坑深處傳來「嘩」地一聲響動,幾個人從迷糊中驚醒,打個激靈,紛紛蹦將起來。

「什麼東西?」馮光生大喊著,率領幾人向墓坑西室邊沿狂奔而去。燈光映照下的西室水面,只見一具木棺像一個全身穿著迷彩服的巨人在坑中站立而起,隨著全身搖晃打轉,頭上的水流向下狂瀉。就在這時,坑內又響起了「嘩嘩啦啦」的聲音,水波湧動處,三具木棺飛身立起,如同大海中三隻翻卷的黑色海豹,又如同鬥在一起的?牛,在空中扭打了半圈後,各自斜著身子倒臥下去,水面激起一陣大浪。
坑邊的幾人經此一番驚嚇,睡意全無,精神復振,瞪大了眼睛注視著面前四具橫豎不一的木棺。
「奇了怪了,別的東西不見,咋三番五次地冒出這麼多爛棺材,是不是裡頭的東西都被盜墓賊弄光了。」彭明麟似在自言自語地說著。
「快檢查一下其他地方,看有沒有東西。」馮光生說著,打開長柄大號手電筒在水面上搜索起來。
「有東西。」當手電筒光對準中室的時候,一個眼尖的實習生喊了一聲。與此同時,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中室西側兩個長形的黑影身上。因離得較遠,手電筒光照在水面上有些反光,難以看清真容,只感到黑影像兩條長蛇在水面上起伏游蕩。再往南部照射,同樣發現一條長形黑蛇狀的東西伏在水面上,若即若離。離黑影約兩公尺多遠的中室西南處,有一個圓形的黑點露出水面,因光線暗淡,仍然無法判明這個黑點意味著什麼。
「向別處看看。」馮光生說著率領幾人由中室南部轉到東室東北部,手電筒光照射著水面,一個巨大的黑色物體露出水面,長寬各有幾公尺,如同一艘潛水艇停泊在神祕的港灣,又如同傳說中的水怪蹲臥在水中,看不到水怪的頭顱,露出的只是那傾斜的令人望之驚悚發毛的脊背。
「哎呀,不得了了,這麼大的傢伙,到底是妖是怪呵?」馮光生說罷,率領幾人圍著墓坑來回觀察。水位不斷下降,約半個小時後,中室西部和南部邊沿三條起伏的蛇狀的黑影已清晰可辨,原來是三根方形的長木,每根約一.八公尺左右,因長木的兩端各鑲帶有浮雕蟠龍花紋的銅套,朦朧的燈光下看上去如同黑色的遊蛇。令馮光生等大吃一驚的是,三根橫木下方竟各自懸掛著一長串青銅編鐘。原來這三根小方木是懸掛編鐘的木架,靠西壁的兩架因與槨壁靠得近,看得較清晰,每根方木懸掛編鐘六件。從掛鈕下視,粗細不一,大者比碗口粗些,小者比大茶杯口略大。南部的一掛編鐘因距槨壁較遠,看上去有些模糊,但整個形體輪廓與西部兩架編鐘相同。幾人看罷,狂喜不已,一位實習生沒見過如此世面,情緒失控,當場跳著腳,搖頭晃腦,嗚哩哇啦地大喊大叫起來。
從白天至黑夜,近百名聚集在墓坑周邊「打持久戰」的觀眾,本來早已在自己攜帶的行李捲上睡去或昏昏入睡,沒有一人前來騷擾,吵嚷不休的工地難得有如此清閒的時刻。想不到實習生冷不丁一番呼喊叫嚷,驚動了圍觀者的美夢,紛紛從席頭和破舊麻袋上蹦起怪叫著,越過鐵絲網向墓坑方向竄奔而來。馮光生一看這陣勢,知道亂象將生,怒火騰地從心頭冒出,抬腳朝身旁那位實習生屁股踹去,嘴裡說著:「你是吃錯了藥,還是患了羊癲瘋,怎麼這副德性?」青年躲閃不及,立仆。就在這個瞬間,數百名觀眾如同暗夜裡攻城掠地的農民起義軍,呼隆隆地推至眼前,向墓坑撲來。
「要不要告訴譚隊長他們?」彭明麟一看眼前的陣勢,驚喜之中又增加了幾分恐懼,對馮光生道。
「本打算等到天亮,現在看來不行了,你快去報告,我在這裡守著。」馮光生說罷,彭明麟轉身低頭貓腰突出重圍,向山下衝去。
「譚隊長,了不得了,墓裡出了編鐘,三排,還掛在上面。」隨著「砰砰」的敲門聲,彭明麟聲音嘶啞地在暗夜裡大喊大叫起來。
「是不是看花了眼,沒弄錯吧?」屋裡傳出譚維四懷疑的聲音。
「千真萬確,不會錯的,三排幾十個。」彭明麟答。
「這就不得了。」譚維四說著穿衣出門,其他的考古人員也聞聲陸續竄出門來。
「快去,快去,大家快去看!」譚維四揮舞著手電筒,聲音由於過分激動明顯有些顫抖,眾人不再追問什麼,一個個揉著眼睛,抖擻精神,隨彭明麟向三里外的發掘現場急速奔去。
當眾人抵達現場時,水位又下降了約十五公分,此時靠近中室西壁和南壁的三排編鐘已大部露出水面。
「沒錯,是編鐘!」譚維四看罷脫口而出。滿臉大鬍子的程欣人接著道:「上蒼總算沒有辜負我們,這下總算對各方有個交待了。」眾人議論紛紛間,一向精明幹練的楊定愛轉動了聚光燈,扭開了強光電燈,各路燈光集中射向中室部位,現場突然明亮了許多,三排編鐘整齊地排列著,在光亮的映照中耀人眼目,奪人心脾,使人振奮。
「怎麼這排是五個,好像中間缺了一個?」興奮之後,作為現場總指揮的譚維四漸漸冷靜下來,他在詳細觀察了三排編鐘後,發現西部兩排分別是七件和六件,而南部一排只有五件,顯然中間有一件闕如。經此一指,眾人不覺一驚,見中室南排懸掛的編鐘中間確有一個缺口,且這個缺口明顯是一件編鐘的懸掛位置。
「不會是被盜墓賊盜走了吧?」有人小聲提示。
眾人聽罷,突現驚恐之色,譚維四心裡也「咯咚」一下,心想這個可惡的盜墓賊,怎麼隨時隨地都有他的影子,連做夢也不讓人安穩。這樣詛咒著,心有不甘地令人拿過一個長柄大號手電筒,對準缺口部位仔細觀察起來。在燈光反覆的照射中,發現木梁下方部位有個豁缺,很像是編鐘自身脫落造成,而不是被盜,鐘體很可能就在下面的水中。根據以往考古發掘經驗,若是被盜,不會留有這樣的痕跡。為何這個盜墓賊只拿走一件,而其他的完好如初?像這樣大小輕重的青銅編鐘,正是盜墓者最喜歡,也是最容易盜取的文物。編鐘乃古代青銅禮器中的重器,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價值,歷朝歷代的盜墓賊和古董商人都趨之若鶩,視為珍器。幾個月前發掘的天星觀一號大墓,同樣發現了青銅編鐘,從懸掛痕跡判斷,架上共有編鐘二十二件,有二十件被盜墓賊摘取下,十八件被盜走。而此處懸掛的三排編鐘,顯然與天星觀大為不同。一切跡象表明,盜墓賊並沒有涉足此處。以此類推,墓中其他文物也不會有大的損失。譚維四將觀察和分析結果告訴大家,眾人深以為然。如果確有一鐘掉於水中,則共有十九件編鐘,一座古墓出土這麼多完整成套的編鐘,這在全國也是少見的,僅此一項發現,考古人員為此付出的心血就沒有白費,何況更大的希望還在後頭呢。於是,現場沉鬱之氣一掃而光,氣氛再度活躍起來。
此時,馮光生最初在中室東南部發現的那個黑點,隨著水位降落露出了一根胳膊粗細的尖頭木桿。木桿髹紅漆,直立水中,眾人望之大惑不解,程欣人驚呼道:「很像是旗桿。」
一青年考古人員頗不服氣地反唇相譏:「不可能,這個墓室就像一個房間,旗桿應該插到廣場上,怎麼能插到屋裡去?你見過有在屋裡豎旗桿的嗎?」
程欣人與青年人你來我往地爭論著,只聽武漢大學教授方酉生站在東室邊沿喊道:「老譚,快過來,彩繪棺露出來了。」
聽到喊聲,譚維四急忙來到東室邊沿,只見一個長三公尺多的龐然大物緊貼南壁槨板處,斜側立於水中,上部是一塊平板鋪就,上漆並彩繪,兩端和中部有細長的銅鈕伸出,像怪獸的利爪。只有到了這個時候,大家才恍然大悟,當初看到的水下巨形黑影,既不是潛水艇,也不是怪獸,從已露出的部分形狀看,應當是一副大形木棺,也就是墓主人的棺材。因大部分仍沒落於水中,無法得知其準確的體積大小,僅從上部觀察,這副棺材比考古人員先前發掘的最大陪葬棺也要長出一公尺多。如此巨大的墓主棺,在中國考古發掘史上未曾有過,即使是舉世聞名的馬王堆漢墓也無法與之匹敵。
墓主之棺終於顯露於世,如此巨大的一具棺材,假如沒有被盜和損壞,墓主的屍體應該保存完好,堆積如山的珍寶一定還閃耀著當初的光芒,這是多麼輝煌的前景呵,在場者欣喜欲狂。
天漸漸亮了,東方露出了一片淡藍色,藍色映襯中又出現了一縷異樣的朝霞。清新亮麗的天空,朝霞刺破蒼穹,散發出道道五彩光芒,整個寰宇映照在一片明媚絢麗的景色中。這個早晨發生於天地間的美妙景物,長久地留在了考古人員的記憶裡。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78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