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貓為什麼是獨行俠?動物的演化與行為
滿額折

貓為什麼是獨行俠?動物的演化與行為

定  價:NT$ 250 元
優惠價:79198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2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在物種演化中十分奇妙的一點是,生物多樣性遠大於自然環境的變異,這代表生物多樣性的推手,是物種本身而不是自然環境。這也引發了人們對於物種行為及演化研究的興趣,唯有在了解動物的各種行為及演化的機制後,我們才能進一步的確定生態系的運作情形,及制定適當的保育及經營管理之策略。全球環境變遷是目前一個很夯的議題,而動物如何藉由改變自己的行為,以至於演化出適應新環境的物種,將是決定牠是否能在下一個世代中,繼續活躍在這個地球上的要件。

本書是繼《奇妙的動物世界》之後,將有關動物的演化及行為之文章收集成冊,編排的方式是先談動物的演化,好讓讀者對生物多樣性變遷,有一概括性的瞭解,然後再進入迷人的動物行為世界,讓讀者一窺動物如何利用現有的環境資源,達到最佳的生存效果。

在演化篇的前半部,先談物種的演化及無脊椎動物如何進入陸地世界,後面半部則討論到動物之間的演化及適應環境的變遷。在動物行為篇的部分,則是先討論動物如何利用現有的環境資源,之後則是論及動物如何利用求偶的行為,達到傳宗接代的目的。然後談到動物的學習及群社行為,最後回到海洋,討論動物與最重要的自然環境—洋流間的關係,以及最大的哺乳類動物與人類之互動情形。

本書特色

將過去四十年中《科學月刊》所刊載的各學科文章按編成專書。

作者簡介

程一駿

畢業於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現在改名為石溪大學),海洋科學研究中心(現在改名為海洋與大氣學系)。由於在研究所期間專攻與實驗有關的理論生態知識,因此對生理生態及底棲生態學的研究十分有興趣。在研究所畢業後,在同校的生態暨演化學系任職兩年半的博士後研究員,之後返國任教於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由於執行研究計畫,讓我投入了海龜生物學的研究,也對海洋生態保育產生極大的興趣,而成為作者的另一專長

目次

動物演化篇

從海口蟲到我們之路郭福麟 黃貞祥、李家維
魚類區系演替 張彌曼
無脊椎動物的登陸 蔡明利、戴昌鳳
台灣鮭魚還能夠洄游嗎 郭金泉、黃永森、周以正
角蟬與螞蟻的共演化 林仲平

動物行為篇

台灣的移棲鳥類 顏重威
螢光:深海魚的生存利器 嚴宏洋、邵廣昭
海葵在珊瑚礁的大發生 樊同雲、黃意筑、蔡宛栩
高山田鼠的一夫一妻制 林良恭
鳥類如何求愛
昆蟲之親愛
蜜蜂的學習和記憶 鄭海倫
恒河猴的分群行為
貓是獨行俠嗎? 徐西華
海洋生物與海流 林明炤、戴昌鳳
綠蠵龜的洄游之謎 程一駿
親近海洋的巨人與精靈

書摘/試閱

貓是獨行俠嗎?
徐西華

動物社會型態的形成,端視如何做最節省能源。雜食及肉食性動物覓食較不易,因此要藉著劃分領域或階級,使每一個體皆恰如其分得到食物;而草食動物不虞缺草,便過著平等群居的社會生活。

由於人類改變了部分生態環境,使貓在都市能得到充分的食物,因而改變了貓的社會型態以便適應環境。也就是說,貓在野外獨居,卻在都市群居。
一些坊間的流傳明明有誤,卻鮮有人懷疑,不知是否讓僵化的教育弄鈍了頭腦?例如:「大部分的動物是色盲」、「動物以綠、褐為保護色,紅、橙為警戒色與炫耀色」,這兩句話分明矛盾,卻常讓人引用。難道動物的色彩僅衝著人類而來?

貓也常被說成獨來獨往的動物,但若在夜裡,實地到垃圾堆旁觀察,貓絕對是一群一群地活動,令人懷疑書本有誤。筆者在高中時代,就對這些貓群有極濃厚的興趣,並發覺牠們彼此之間甚至有某種程度的社會關係,如不同的雌貓共同撫養小貓等,更奇特的是,其社會型態並不穩定。本以為是像人類,不同部落裡風俗習慣各異,但經年觀察下來,卻發覺同一群聚社會形態下的貓並無代代相傳的現象,似乎是隨著貓本身的性格而變。

進了大學,讀了各種研究報告,才發覺「貓是獨來獨往的動物」早在十幾年前就給推翻了。只因國內翻譯風氣不盛,才仍停留在誤解階段。早期研究人員各自對不同的貓群進行研究,結果每一篇報告的差異極大。起先他們堅持己見,互不相讓,後經多番研討,才決定貓是隨環境而改變行為的動物。燕、蒼鷺、朱鷺、篦鷺及許多種海鳥也有類似的情形(1)。

配偶、食物與天敵

在描述貓的多變行為之前,先討論一般動物的社會行為是如何形成的。動物要生存繁衍,有三大因素可決定牠們的優勝劣敗:配偶、食物與天敵。在配偶方面,子女是否可由單親撫養或必須雙親撫養,是由一夫一妻或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制來決定的。若為後者,則雄(雌)性動物會為了配偶而打鬥,以分出位序或領域;食物的豐寡也可決定是否要分階級或領域;而天敵的威脅則決定是否要群居禦敵(見圖一)。但是獅子和狼較特別,為了合作捕獵而過群體生活。

由圖一可知,能量對動物是寶貴的,位序、領域之爭,都是必要時才用。但由於行為模式是經由長年演化而來,故即使環境變了,大部分動物的社會行為仍維持不變。因此,在動物園內的野生動物,只要沒有很大的壓力,仍可約略了解其社會型態。而在牲畜方面,不論給雞、狗及豬再多的飼料,使其由食物不足變為充足,但仍舊是老大先霸著飼料拼命地吃,吃撐了才給次位者。甚至人也有類似的現象,明明錢多得用不完,卻仍想把別人的錢撈到自己身上,並以此分階級,不是很類似嗎?

貓社會行為的演變

貓在最原始的狀態時,的確是獨來獨往。柯內西(Konecny)在赤道附近加爾巴哥群島,研究那些被船員帶到島上繁衍的貓群(2)。島上食物匱乏,牠們吃的是甲蟲、蠍子、蜈蚣、蚱蜢及蜥蜴等,營養不良且死亡率高。因此每隻貓的領域直徑可達4公里,彼此即使相見也保持約100公尺的距離。但有趣的是,此一領域會隨著季節、食物的豐寡而變大縮小(見圖二)。食物愈多,領域愈小,最小可縮至1.5公里。

伍爾斯基(Wolski)則以研究鄉下地區,無人餵養的野貓為主(3)。由於農田破壞了生態,使老鼠數目激增,因此就算無人飼養,領域也縮至0.5~2公里左右。藍德里(Laundre, 1977)亦在農場觀察,但農場主人會餵貓喝牛乳。結果是可在乾草棚、車庫等地,同時見到數隻貓。至於納托利在羅馬所觀察到的,正是典型都市貓的生活,由人類直接供應大量的食物(間接由老鼠或垃圾),活動領域有重疊的現象,數隻貓會聚於4平方公尺內(4)。

上述報告顯示貓隨著食物豐裕,逐步放棄領域守衛並壓縮領域,但縮小至彼此有頻繁接觸時,同時出現了社會雛型,也因此社會行為呈現不穩定的狀態,因為它並非經長期進化塑造而成的。

貓群的社會行為

貓群以母系家族為主,彼此間並不會分位序,但小雄貓在性成熟後,會在領域爭奪戰中,被其他大公貓趕走(3)。貓常以互相摩擦、修飾,及鼻碰鼻互嗅對方的氣味等來表示親密,某些學者便以這些行為做指數來判斷貓群親密程度。最有趣的是,母貓原本喜歡藏匿仔貓,但待養到一個多月大,小貓活動力強時,母貓便帶小貓出來認識親戚朋友。群體中的成貓會去嗅牠,並與之玩耍。

小貓十分害怕,但母貓一反常態置之不理。很快大夥就混熟了,此刻就算母貓不幸去世,通常其他的貓會代為照顧(6);因此若在仔貓兩個月大後才去觀察,就很難分辨誰是真正的母親。在某些貓群中,仔貓甚至享有優先食用權,成貓待小貓食畢後才就食的現象處處可見。(筆者在台北大安路、竹南養豬科學研究所、東海大學女生宿舍的貓群,都見到此種現象。)一般貓可在同一食盤就食,相安無事,但就食者會把成塊狀的食物叨走獨自享用。

表面上此種群聚生活可提高存活率,因為冬天可擠在一起度過寒冬。但大川(5)對共同撫養貓群不表樂觀。他發覺共同撫養使某些母貓偷懶,並增加認真撫養者的負擔,而致撫養者奶水不足, 結果死亡率由0增至25%。群聚同時會提高傳染病發生率,所以並非百利無害的。

值得注意的是,把上述行為與圖一比較,就發覺貓因食物豐富,便由典型肉食獸行為轉變為草食獸的。不禁令人懷疑,貓是否不得已才要打架,獨來獨往?似乎並無遺傳規定牠們硬要做獨行俠。但由於群體中雌雄比率仍是一比一,加上貓是一夫多妻制,為雌性而戰仍有必要。

貓是獨行俠嗎?

「貓是獨來獨往的動物」起因於生物界的一種想法,也就是動物唯有在自然界所表現的行為,才是真實的,在人工環境下受人的影響,表現皆是虛偽的。我們必須承認壓力會造成異常行為,但貓在都市的表現是因覓食壓力降低而非提高。

也許觀察高遺傳率的行為,要靠穩定的環境來減少誤差;但在低遺傳率,受環境影響較大的行為,而以固定環境因素方式來探討該行為,未免失之偏頗。這正如同某人硬要說有高等學位、舉止優雅的黑人不能代表人類,因為他受了現代文明影響,而在非洲狩獵跳舞的黑人才算數,那一定會被人笑話。人可以因後天的教育(環境)而有截然不同的表現,這兩種表現都是人的真實面,貓亦然。

人類在家裡豢養貓,彼此要算那一種社會形態?理論上貓應是與人群居,因為主人供應大量食物給牠,並且人與牠有互相摩擦的行為。由於貓群中缺乏位序,故貓與主人也處於平等狀態,是朋友,但不供人類使喚。曾有人認為,由於人類不能看破權力與欲望,所以不適合共產主義。但看看貓!只要食物夠吃,牠們就不再打鬥,而和睦相處,大鍋飯一塊吃,十分適合共產主義。也許有人認為人有欲望是因人有智慧,但公雞照樣會為了一堆明明夠大家吃飽的飼料大打出手,而雞智商比貓低多了。

所以說理性、智慧的力量,並不如歷代哲學家估得那麼高,有時候人會不由自主按照本性的指示去做。目前已知一些生理上的變化可嚴重影響一個人的情緒甚至人生觀(6)。心理學家研究得愈多,就會愈懷疑理性力量的限度。也許只有打破對理性的迷信,社會才有可能更進步。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198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