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方與圓(簡體書)
滿額折

方與圓(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8.8 元
定  價:NT$ 113 元
優惠價:8798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方與圓:做人做事的因果定律》內容簡介:“取象于錢,外圓內方”做人做事的道理盡在其中。做人有方的準則在手,就會方寸不亂,千變萬化不離其宗;做事有圓的技巧在胸,就會渾圓玲瓏,世事人情一通百通。《方與圓:做人做事的因果定律》理論結合事例,從做人、處世、辦事等多個角度深入淺出地詮釋了方與圓的真諦,能幫助讀者在人生的道路上進退自如、游刃有余。

名人/編輯推薦

《方與圓:做人做事的因果定律》編輯推薦:只有將“方”和“圓”的智慧有機地結合起來,該方的時候方,該圓的時候圓,方外有圓,圓中有方,方圓相濟,才能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成就一番事業。

前言
“取象于錢,外圓內方”是近代教育家、中國民主同盟領袖黃炎培為自己書寫的立身處世的座右銘。這里的“錢”,指的是中國古代所用的銅板——圓形,中間透著一個棱角分明的小方孔。
銅錢帶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做人要外圓內方。方,是做人要有正氣,要有優秀的品質。圓,是處世老練、圓通,善用技巧。在生活中,應該用“圓”的技巧,來做“方”的事。正如人走路,直走不行,可以想辦法繞過去。如果一個人為人處世過分方方正正,就像生鐵一樣脆弱,容易折斷;但一個人如果八面玲瓏,圓滑透頂,總是想讓別人吃虧,自己占便宜,久而久之,誰還愿意與他打交道呢?這種人自然也是人生的失敗者。做人必須方外有圓,圓中有方,外圓而內方。
“方”,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精神脊梁,這個世界上最受歡迎、最受愛戴的那些人物無不是具有“方”之靈魂。武俠小說之所以備受歡迎,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也正在于它歌頌了一種俠義精神,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沒有“方”之靈魂,只一味圓滑的人,有悖于社會倫理,只會遭到大眾的唾棄,永遠無法取得最輝煌的成功。
“方”體現在做事上,就是方正,即遵循規矩,遵循法則。人們常說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就是“方”的道理。一個人要想干出一番事業,要真正懂得為人處世玄機,要想工作順利,生活快樂,沒有“方”做支撐,是難以實現的。但是,僅僅依靠“方”又不足夠,還需要有“圓”的包裹。
“圓”,是處世之道,是一種寬厚、融通,是大智若愚,是與人為善,是居高臨下、明察秋毫的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圓融的人,不會因為洞察別人的弱點而咄咄逼人,不會因為自己比別人高明而盛氣凌人,更不會因為堅持自己的主張和個性而讓別人感到壓迫和懼怕……他總是能夠逢兇化吉、左右逢源,最善于保全自己。
你若要問,一個人的成功主要依靠什么?你不妨先觀察一下周圍的人。那些成功的企業家、精英們,他們的成功是否僅僅因為專業知識精良呢?顯然,答案是否定的!就像美國著名人際關系專家戴爾?卡耐基說的:一個人的成功只有15%是依靠專業技術,而85%卻要依靠人際交往、有效說話等軟科學本領。
圓是策略,是機變,能夠建立豐功偉業的人,必然是能謙虛圓滑、靈活應變的人。凡是惹是生非、遇事坐失良機的人,必然是那些性格執拗不會變通的人。孔子說過:有向學之志的人,未必能夠取得某種成就;取得某種成就的人,未必每件事情都合乎原則;而每件事情都合乎原則的人,未必懂得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變通。
可見,只有將“方”和“圓”的智慧有機地結合起來,該方的時候方,該圓的時候圓,方外有圓,圓中有方,方圓相濟,才能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成就一番事業。

目次

第一篇 方圓之道:經營人生的大智慧
第一章 方為剛強,圓為柔弱
人生不可無剛
太剛則無彈性
陰無陽不利,剛無柔不生
上善若水,以柔克剛
過柔難以成功
風雨的日子里需要鎮靜
第二章 方是原則,圓是機變
當取則取,當舍則舍
做人要真誠,做事要精明
計劃趕不上變化
以己變應萬變
因事而變,人生不敗
用靈活手段達到目的
取巧不投機,圓融走捷徑
第三章 方圓合一,攻必克戰必勝
出世心境入世行
腳踏實地,拒絕浮躁
無為而為,最妙的方圓合一
不要為無關痛癢的小事抓狂
推己及人,方圓合一
能方能圓,所向無敵

第二篇 做人的方圓:方字當頭,圓字立后
第四章 圓融為人,須通曉人情世故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
故作高調,朋友必寡
迎合對方的興趣
多在背后說人好話
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水至清則無魚,人不要過于清明
第五章 外圓內方,別太自負也別太自貶
做人要有志氣
尊嚴不容輕侮
剖析自己,常做反省
相信自己,信念堅定
永遠保持赤子之心
不去比較,做好你自己
第六章 圓通為人不較真,裝裝糊涂路路通
大智若愚,藏巧于拙
有所節制,深藏不露
難得糊涂,要學糊涂
韜光養晦,待時而動
第七章 圓不失方,圓滑過頭聰明反被聰明誤
窮則變,變則通
圓通而不圓滑
協調而不討好
少做承諾,多做事情
人要有務實的態度
第八章 能屈能伸,圓融處世海闊天空
寵不驚,辱不驚
好漢能吃眼前虧
不計較別人的毀譽
對人對事不要太認真
以退為進,以屈求伸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把自己當自己,把別人當別人

第三篇 辦事的方圓:方中有圓,圓中有方
第九章 機圓辦事,看形勢把握好做事火候
辦事要從大局出發
辦事要因勢利導
辦事要掌握火候
辦事要權衡利弊
辦事要得失有度
第十章 圓滑辦事,找對人事情自能水到渠成
人人都能為我所用
建立良師俱樂部
善于打開突破口
結交比自己優秀的人
要有兩本電話本
改變人生抓“貴人”
找到大人物辦好大事情
背靠“大樹”好乘涼
第十一章 圓巧辦事,禮物是成功的通行證
送禮是一門藝術
求人辦事該如何送禮
送禮時要會說
送禮需要與身份相符
送禮還是得講究尺度
送禮要投人所好
第十二章 死纏硬磨也是一種方圓辦事法寶
臉皮薄難成大事
無事也登“三寶殿”
要保持冷靜
好事多磨,欲速則不達
學會克服悲觀心理

第四篇 領導的方圓:上善若水,思方行圓
第十三章 制度是方,情感是圓
對下屬要寬嚴相濟
處理事務要公私分明
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
掌握好緊迫與松弛的界限
記住點滴才能成大事
真心地關懷愛護下屬
少命令,多商量
第十四章 用人要方,馭人要圓
對下屬進行合理的分工
公正地對待每一位下屬
善于發揮下屬的長處
根據下屬的性情分配工作
應該放手讓下屬去干
第十五章 授權有方,收權能圓
發揮授權的作用
領導者授權的方法
領導者授權的步驟
做好授權后的控制
避免授權的失誤
第十六章 懲罰用方,激勵用圓
領導者該如何進行懲罰
領導者進行懲罰的藝術
批評下屬要掌握尺度
受到獎勵才會使人充滿熱情
精神激勵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五篇 職場的方圓:方外有圓,圓內有方
第十七章 忠誠敬業,方為立足職場之根
堅守責任,踐行使命
責任感是簡單而無價的
自動自發才是好榜樣
直面壓力和職責
感謝老板的“折磨”
第十八章 內方外圓,藏起鋒芒走得更遠
出頭的椽子先爛
優越感會毀掉你
做人不要恃才傲物
以弱者的身份出現
莫在暗處論人非
遠離派系,明哲保身
擺正位置,謹防越位
第十九章 左右逢“圓”,成為領導眼中的紅人
和上司一起工作的方法
多用暗示少出面
學會與各種領導打交道
工作上如何獲得上司的器重
向上司“要”的藝術
第二十章 圓融做事,與同事和平共處
把握好與同事辦事的基點
和同事一起工作的方法
怎樣避免同事間的沖突
如何與舊同事相處

書摘/試閱

第一章 方為剛強,圓為柔弱
人生不可無剛
“人不可無剛,無剛則不能自立”,這里的剛就是指原則。魯迅曾說:“人世間真是難處的地方,說一個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話,但是說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話。”很多人在生活中常常把握不住自己,在心中不知不覺喪失了剛,因此也就喪失了原則。比如,要保持一定的個性,要懂得適可而止,要講誠實,守信用,等等。一個人若無原則,就會成為“軟骨病者”。因此,無論何時何地,做人原則都是不可丟失的。
明朝有位尚書名叫楊熹,是江蘇吳縣人,他對自己要求嚴格。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夢,夢到自己在一個園林之中游玩時,竟然順手摘下了樹上的兩顆李子來吃。醒了之后,他非常自責,他說:“這是因為我平時對于義和利,認識不夠清楚的緣故,才會在夢中偷吃人家園子里種的李子啊!”為了此事,楊熹幾天不吃飯以懲罰自己。
人生在世,必須有自己立身處世的原則和標準。在這種標準的要求下,有所為有所不為,即符合標準的,哪怕孤身一人,也要堅守到底;不符合自己標準的,即使有再大的誘惑、再多人的鼓舞,也決不隨波逐流。
如果不能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則將一事無成。比如,一個人計劃花3年的業余時間寫一本書,但他是個沒有原則的人。朋友叫喝閑酒,為了面子,去了;同學叫搓麻將,盛情難卻,去了;同事邀請打牌,為了關系,又去了。如此三來兩往,弟兄們感情是維護住了,但計劃寫的書3年過去了才寫了個開頭,照這樣下去,恐怕再過20年他也無法完成他的計劃。
王師傅的身體一直不太好,醫生囑咐他一定要少喝酒,盡量不喝,他也給自己規定平時盡量不喝,如果實在推不掉就以三杯為原則,堅決不超過三杯。
可是,生活中應酬很多,幾個朋友坐在一起,常常要推杯換盞,邊喝邊聊。幾杯酒下肚之后,在朋友的再三勸說之下,腦袋一熱,什么三杯原則,五杯又能怎么樣?于是,放開肚子喝了起來。結果喝得酩酊大醉,誤了其他的事不說,自己的老胃病又犯了,而且愈加嚴重了,后悔不迭。
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個度,不能一味地去迎合別人而改變自己,超過了這個度,就是沒有原則。什么事情沒有原則,只會帶來不良后果,而不會有什么好的結局。
但是,這又是一個講究合作的社會,每個人都不能獨自一個人生活。你要想獲得成功必定需要周圍人的支持、合作、幫助、理解,孤家寡人將一事無成。所以,你很多時候不得不去迎合別人,以獲取別人的喜歡和信任。但這并不是讓你處處為了迎合別人而去改變自己,抹殺自己的個性,失去自己做人的原則。
在社會生活中,由于分工和能力的不同,必然要有領導者和被領導者。既要有人運籌帷幄,掌管大局,又要有人身體力行,動手去干。但是,不管干什么,都要有自己的原則、自己的立場,不能一點兒主見沒有。這里的原則既包括辦事的方法,也包括日常生活中為人處世的立場、原則,少了哪個都會給你帶來困難,并將影響你的生活。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不可能什么都得到,而又什么都不失去。你必須學會選擇,學會放棄。這就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為”是目的,“有所不為”是達到目的的手段和方法。
有一個企業的老總是一位非常敬業的企業家。他事必躬親,公司里的事,無論大小,他都要親自過問。他手下雖然有5個副總級的人,但他不放心,不放權,一個人忙得團團轉,結果身體累垮了,企業還是不斷出現問題。
“有所為,有所不為”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境界、一種智慧,與“舍得”有異曲同工之妙。
古語云:治國之道,有所為,有所不為。其實,何止是治國之道,它也是做人的一條重要原則。要想“有所為”就必須“有所不為”;“有所不為”是為了更好地“有所為”。做到了這一點,一個人將終身受益無窮。
太剛則無彈性
方代表原則性和是非觀,是對人生方向的整體性引導。它遵循傳統的道德規范,又不失做人的個性。
堅守方正沒有錯,但是如果過于剛直,就失去了做人的彈性,容易得罪人,容易讓自己陷入危險的境地。
古人常說:過剛易折。所以,我們在堅守方正的同時,也要保持做人的彈性,把握好“火候”,適可而止,否則受苦的只能是自己。
唐德宗時,楊炎與盧杞一度同任宰相。盧杞是一個除了逢迎拍馬之外一無所長的陰險小人,而楊炎卻是一位滿腹經綸的才子。
楊炎性格過于剛直,不屑與盧杞這種小人往來。為此,盧杞一直懷恨在心,千方百計想要算計楊炎。
有一年,節度使梁崇義背叛朝廷,發動叛亂,德宗皇帝命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前去討伐。楊炎認為李希烈為人反復無常,堅決阻撓重用李希烈。
但是德宗已經下定了決心,對楊炎說:“這件事你就不要管了!”可是,剛直的楊炎并不把德宗的不快放在眼里,還是一再表示反對任用李希烈。這使本來就對他有點不滿的德宗更加生氣。
不巧的是,詔命下達之后,正好趕上連日陰雨,李希烈進軍遲緩,德宗又是個急性子,于是就找盧杞商量。盧杞便對德宗說:“李希烈之所以拖延徘徊,正是因為聽說楊炎反對他的緣故,陛下何必為了保全楊炎的面子而影響平定叛軍的大事呢?不如暫時免去楊炎宰相的職位,讓李希烈放心。等到叛軍平定之后,再重新起用楊炎,也沒有什么大關系!”
盧杞的這番話看似為朝廷考慮,而且也沒有一句傷害楊炎的話,但德宗果然聽信了盧杞的話,免去了楊炎的宰相職務。
就這樣,一味剛直的楊炎丟掉了相位。
違背道義、逢迎權勢固然會毀壞名譽、喪失氣節,但一味剛正不阿,不懂得保護自己,掩藏自己,那么,最終受苦的就只有自己。所以,我們在想維護自己方正剛直的同時,也要學會一點圓滑,學會掩藏自己的鋒芒,讓別人在你身上找不到話柄。
韓忠和張浚都是一家大型企業的研發人員,今年年初,他們部門的主管離職,新主管本該從資歷出眾、業績過人的韓忠和張浚兩人中產生,沒想到,從總公司“空降”下來的副總,一意孤行,安排自己的手下秦輝坐上了這個位置。
這位新上任的研發部主管秦輝,此前對本部門一知半解,又缺少經驗,沒能和同事建立起有效的溝通,工作上的種種失誤引得眾人怨聲載道,其中,以張浚的聲音最高。張浚一方面為秦輝的領導不力生氣,另一方面,也為自己和韓忠打抱不平,他一向就是直炮筒脾氣,一來二去,就和秦輝結下了怨憤。
時過不久,研發部門發生了一樁意外,給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秦輝為了撇清關系,將所有的責任推給了張浚,將其辭退。
韓忠得知這個消息后,心里也很不平。他知道自己也不容于秦輝,從此更加小心謹慎。
秦輝本對韓忠也忌憚頗深,辭退張浚后,恨不能把他也一并除去,免得礙手礙腳。然而,他沒想到的是,韓忠慎言慎行,讓他挑不出一點毛病來,只能放過他。
韓忠懂得適時收起自己的鋒芒,才得以保身。可見圓融的重要。一個人如果不懂得圓融處世,那么,才華橫溢就可能變成清高自傲,個性十足就可能化為一意孤行,我行我素……當我們堅守自己的剛直的時候,很可能已經因為不懂得圓滑而得罪了別人,而此刻,那些對你心懷忌恨的人,很可能就躲在某個角落,等著找你麻煩。
身處在這樣的環境中,自然不會舒服。所以,與其過于堅持自己,去得罪別人,不如適當地圓滑一點,表面上跟誰都合得來,內心里卻有自己的分寸。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群中隱藏自己,不至于要時刻提防別人的算計。
陰無陽不利,剛無柔不生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由此可見,柔的力量是驚人的。將柔性運用于為人處世之中,往往能夠無往不利、出奇制勝。
東漢末年,奪取西川是劉備的既定方針和基本戰略目標。但是“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欲取西川,必須先獲取西川地圖,以便詳細了解西川的復雜地形。正當劉備籌備之時,益州別駕張松來了。張松本來是奉劉璋之命攜帶金珠錦綺為進獻之物前往許都的,任務是聯結曹操,共同對付張魯。行前,張松還有一個打算,隨身暗藏畫好的西川地圖,到許都伺機而行。張松的行跡,諸葛亮早派人隨時打聽著。沒想到他到許昌之后,曹操表現出一副驕橫傲慢的樣子,對他的游說反應十分冷淡,一氣之下,他挾地圖離開了許昌。可是他離開益州時在劉璋面前夸過海口,這次倘若無功而返、空手而歸,又怕被人取笑。他突然想到:早就聽說荊州的劉備仁高義厚,美名遠播,我何不繞道走一趟荊州,看看劉備究竟是何等人物,然后再作定奪。于是改道來到荊州。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98
絕版無法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