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矛盾問題新探(簡體書)
滿額折

矛盾問題新探(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1 元
定  價:NT$ 66 元
優惠價:8757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這本論集所收入的,是王永祥同志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表的研究矛盾問題的系列論文和論著的章節,這些論文盡管如他所說還有言不盡意之處,但也已較充分地體現了他在矛盾理論上的創意。例如,他有關矛盾學說發展三種形態的觀點,矛盾自身發展有三個階段、特別是矛盾潛伏階段的觀點,矛盾同一性有一個變化過程和變動體系的觀點,關于矛盾“對立性”問題的觀點,關于變與變化內外因問題的觀點,以及關于社會基本矛盾和馬克思主義東方社會理論的觀點,都有自己獨到的和帶有創見性的觀點。他的這些觀點,當然也是一家之言,人們可以造成也可以反對,這都屬于學術上正常的論爭。而且,無論是他的這些觀點,還是與之相反的觀點,不管誰對誰錯,都體現著當代學界對矛盾問題的最新探索。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將本書命名為《矛盾問題新探》,是非常適宜和名副其實的。

名人/編輯推薦

本書收入的是作者王永祥同志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表的研究矛盾問題的系列論文和論著的章節。這些論文盡管如他所說還有言不盡意之處,但也已較充分地體現了他在矛盾理論上的創意。如有關矛盾學說發展三種形態的觀點、矛盾自身發展有三個階段、矛盾潛伏階段等,都體現著當代學界對矛盾問題的最新探索,啟發人們對矛盾問題進行再思考、再探討。

目次

試論矛盾學說的三種形態 (1)
矛盾潛伏階段簡論 (12)
辯證同一性是一個變化過程 (26)
矛盾區分主次方面及其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是普遍原理 (35)
對矛盾同一性“第二種意義”的歷史考察 (47)
辯證同一性歷史簡考——從黑格爾到馬克思、恩格斯、列寧 (58)
對《矛盾論》中“同一性”的思考 (79)
辯證同一性在辯證法中的地位 (86)
簡論矛盾的對立性 (93)
關于變與變化內外因問題的再探討 (107)
毛澤東社會基本矛盾理論研究——兼論毛澤東的兩類矛盾學說 (130)
馬克思主義的東方社會理論與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 (176)

書摘/試閱

書摘
人類的思維發展史表明,早在上古時代,人們就已經看到了事物自身的
矛盾性,認識到了事物的對立統一。但是,在歷史上人們首先概括出的卻是
非辯證的矛盾概念,到了中古時代的末期,才第一次提出了辯證的矛盾概念
,有了矛盾學說的第一種形態。
翻開古代哲學史就可以看到,古希臘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和中國戰國時
代的韓非,都曾提出過“矛盾”概念。但他們都是把“矛盾”當作了“不真
”或“荒謬”的同義語。
但是,古代的哲學家大多數是自發的辯證論者,

不是僅僅局限于形式邏
輯思維。古希臘樸素辯證法家赫拉克利特就曾指出

“對立物存在于同一東
西中。”①并以實例的形式說明了對立面之間的斗

和多種同一。包括亞里
士多德,恩格斯就曾說他是一個博學的辯證論者,

研究了辯證思維的最主
要的形式”②。中國先秦時期的老子也提出過對立

互相依附、“反者道之
動”、相反相生、相反相成的辯證法思想。宋代的

物主義者張載,唯心主
義者二程、朱熹,也都闡述過“天地間皆有對”以

陰陽交感、相推相蕩,
推動事物運轉、變化的思想。在此特別值得提出的

,唐朝的劉禹錫還談到
禍福的“倚伏之矛盾”①,這是第一次把“矛盾”

念應用于既對立又聯結
的禍福關系,突破了把“矛盾”看做不真的形式邏

思維。
人類正是通過長期的對自然和社會中萬物莫不有對、凡對莫不合一的現
象的觀察,到封建社會后期,終于認識到過去在否定意義上使用的“矛盾”
概念,實際上并不是荒謬的、不真實的東西,相反,它是客觀實在的,因此人們必須承認矛盾的實在性。我國明末清初的哲學家方以智(公元1611-1671
年)就第一個以直觀的形式從正面明確肯定了“矛盾”概念。他說:“正信
之子,只學天地,更為直捷。是故設教之言必回護,而學天地者可以不回護
。設教之言必求玄妙,恐落流俗,而學天地者,不必玄妙。設教之言惟恐矛
盾,而學天地者不妨矛盾。不必回護,不必玄妙,不妨矛盾。一是多中之一
,多是一中之多。一外無多,多外無一,此乃真一貫者也。”②這里,方以
智顯然否定了“設教之言惟恐矛盾”的觀點,而主張“學天地者不妨矛盾”
。這就是說他已明顯地認識到天地自身是矛盾的,天地間的萬物也無不處于
自身矛盾之中,因此人們的思維邏輯必須符合客觀(天地),“不妨矛盾”。
這樣,方以智就對原來只在否定意義上使用的形式邏輯的“矛盾”概念進行
了改造,把它納入了辯證邏輯的范疇,在人類思維發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辯
證的矛盾概念。這是方以智對人類思維發展的一個重大貢獻。
方以智的貢獻不只提出辯證的矛盾概念,而且還繼承了我國古代辯證法
的傳統,從多方面闡述了矛盾規律的內容。例如:
(一)“盡天地古今皆二”的觀點:“一不可量,量則言二,日有、日無
,兩端是也。虛實也,動靜也,陰陽也,形氣也,道器也,晝夜也,幽明也
,生死也,盡天地古今皆二也。”①
(二)“兩間無不交”、“合二而一”的觀點:“兩間無不交,則無不二
合一者”;“交也者,合二而一也”②。
(三)“五對”的觀點:“一不是多,多不是一,此‘對舍’也’;“攝
多于一,攝一于多,此‘對攝’也”;“一人多而始為一,多人一而始為多
,此‘對人’也”;“奪多然后顯一,奪一然后顯多,此‘對奪’也”;“
一是多中之一,多是一中之多,一外無多,多外無一,此一即多、多即一之
‘對即’也”③。
(四)相反者“相因、相捄、相勝而相成”的觀點:“所謂相反相因者,
相捄、相勝而相成也”④;“蓋兩間無不相反、相勝而相掾者也”⑤。
(五)“必代必錯,而后能行”的觀點:“屑屑倦倦,必代必錯,而后能
行。高婢相鞔,深淺相僚,合無不分,分無不合。”⑥
(六)反者道之動的觀點:“有小人以磨礪君子,刀兵禍患為有道之鉆槌
,故日:危之乃安,亡之乃存,勞之乃逸,屈之乃神。怨怒可致中和,奮迅
本于優忍。受天下克,能克天下。”⑦
綜上可以看出,方以智是古代對立統一思想的集大成者。盡管到晚年他
倒向了唯心論,其辯證法未能貫徹到底,但是,他第一個提出辯證的矛盾概
念,從多方面闡述了矛盾學說的內容,從而完成了矛盾學說的第一種形態,
即古代樸素辯證的矛盾學說的形態。
可以看到,這種古代樸素辯證矛盾學說的特點,主要就是直觀性、樸紊
J生,即它沒有經過嚴格的科學證明,完全是建筑在人們對客觀世界總畫面
的籠統、直觀認識基礎上的。方以智生活于中古時代的末期,當時中國還沒
有近代的科學技術,尚未獲得充分發展的西方近代科學技術也沒有傳人中國
,所以他完全是靠著直觀而提出樸素矛盾學說的。然而盡管如此,這種樸素
的矛盾學說終究已經脫去了陰陽及一切其他具體的矛盾形態。因此可以說明
,有的同志斷言古代生產力和科學技術水平低下,限制了人們的眼界和抽象
思維能力,因而概括不出辯證法的矛盾范疇,矛盾規律也只能以陰陽的形態
表現出來,這顯然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P1-4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