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圖解心理學
滿額折

圖解心理學

定  價:NT$ 280 元
優惠價:95266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9元
庫存:3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心理學是對行為和心理歷程的科學研究,它涵蓋的範圍很廣,從人類的身體功能、大腦機制、神經結構,直至記憶、思維、智能成長、認知歷程,以迄於動機、情緒、人際關係及心理病理等。有鑒於心理學是研究人性(human nature)的科學,各個大學幾乎都將心理學列入通識課程,視為任何知識分子在自身專業之外所必備的人文素養。
本書試圖以簡明的粗線條,向讀者介紹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基本門派,以及現代心理學發展的基本脈絡。在編排上採取圖解的方式,把複雜的概念化約為簡易的關係圖、樹狀圖、流程圖甚至漫畫圖,方便讀者兩邊對照內容,以收專業、易懂而易記之效。

作者簡介

游恆山

學經歷:
臺灣大學心理學系
華邦電子工程師
德碁半導體工程師
現為專業譯者
翻譯之圖書超過30種


 

目次

第1章 心理學的基本概念
1-1 心理學小測驗 
1-2 心理學的定義 
1-3 心理學家做些什麼? 
1-4 心理學的七大門派(一):生物論的透視和心理動力論的透視 
1-5 心理學的七大門派(二):行為主義的透視和人本論的透視 
1-6 心理學的七大門派(三):認知論的透視和進化論的透視 
1-7 心理學的七大門派(四):社會文化的透視及其他觀點 
第2章 學習心理學
2-1 學習的基本概念 
2-2 經典制約(一) 
2-3 經典制約(二) 
2-4 操作制約(一) 
2-5 操作制約(二) 
2-6 操作制約(三) 
2-7 認知學習 
第3章 記 憶
3-1 記憶的結構(一) 
3-2 記憶的結構(二) 
3-3 記憶的結構(三) 
3-4 記憶的歷程(一) 
3-5 記憶的歷程(二) 
3-6 遺忘的原因 
3-7 增進記憶的方法 
第4章 思 維
4-1 概念形成 
4-2 推理(一) 
4-3 推理(二) 
4-4 問題解決(一) 
4-5 問題解決(二) 
4-6 判斷與決策(一) 
4-7 判斷與決策(二) 
第5章 心理測驗
5-1 心理測驗概論(一) 
5-2 心理測驗的概論(二) 
5-3 心理測驗的統計基本原理 
5-4 測驗的信度與效度(一) 
5-5 測驗的信度與效度(二) 
5-6 智力評鑑(一) 
5-7 智力評鑑(二) 
5-8 智力理論(一) 
5-9 智力理論(二) 
5-10 IQ的先天與後天因素 
第6章 發展心理學
6-1 基本概念 
6-2 認知發展理論(一) 
6-3 認知發展理論(二) 
6-4 社會發展(一) 
6-5 社會發展(二) 
6-6 性別認定和性別角色 
6-7 道德發展 
第7章 動機與成就
7-1 基本概念 
7-2 攝食行為 
7-3 性行為(一) 
7-4 性行為(二) 
7-5 同性戀 
7-6 成就動機 
第8章 情緒與壓力
8-1 基本概念 
8-2 情緒理論(一) 
8-3 情緒理論(二) 
8-4 生活壓力 
8-5 創傷後壓力疾患 
8-6 健康心理學 
第9章 人格心理學
9-1 人格的基本概念 
9-2 人格的類型論 
9-3 人格的特質論 
9-4 人格特質的五大因素模式 
9-5 心理動力論的人格理論(一) 
9-6 心理動力論的人格理論(二) 
9-7 心理動力論的人格理論(三) 
9-8 人本論的人格理論 
9-9 行為主義與社會學習論的人格理論 
9-10 社會學習與認知論的人格理論 
9-11 人格衡鑑(一) 
9-12 人格衡鑑(二) 
第10章 變態心理學
10-1 變態行為的界定 
10-2 心理疾患的分類 
10-3 變態行為的起因(一) 
10-4 變態行為的起因(二) 
10-5 變態行為的起因(三)
10-6 焦慮性疾患-強迫症 
10-7 情感性疾患-憂鬱症(一) 
10-8 情感性疾患-憂鬱症(二) 
10-9 身體型疾患-慮病症 
10-10 解離性疾患-解離性身分疾患 
10-11 飲食性疾患-心因性厭食症 
10-12 人格疾患-反社會型人格疾患 
10-13 兒童期心理疾患-過動症 
10-14 兒童期心理疾患-自閉症 
10-15 精神分裂症 
第11章 心理疾患的治療
11-1 治療的概念 
11-2 心理動力的治療 
11-3 人本治療法(一) 
11-4 人本治療法(二) 
11-5 行為治療法(一) 
11-6 行為治療法(二) 
11-7 認知治療法 
11-8 認知-行為治療法 
11-9 團體治療 
11-10 生物醫學的治療(一) 
11-11 生物醫學的治療(二) 
第12章 社會心理學
12-1 社會心理學的基本概念 
12-2 人際知覺 
12-3 歸因理論-關於他人行為 
12-4 態度的形成與改變 
12-5 人際吸引 
12-6 從眾行為 
12-7 順從行為 
12-8 服從行為 
12-9 親社會行為 
12-10 攻擊行為 
12-11 偏見 
12-12 團體影響 
12-13 團體決策 
12-14 衝突與合作

書摘/試閱

1-1 心理學小測驗
從坊間的書報雜誌和個人的生活經驗中,我們已獲得大量的心理學知識。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是一位業餘的心理學家,我們知道如何察言觀色和推斷他人行為的起因。但是,這樣的認識是否具有科學的基礎?是否經得起科學的嚴格考驗?你不妨先回答下列的問題:
1. 你的大腦製造一種類似海洛因(heroin)的止痛物質。
2. 有些人的意志特別堅強,他們不需要擔心會成為酗酒者。
3. 許多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在記憶中毫不留痕跡。
4. 你出生時就擁有你一生中所有的腦細胞。
5. 幾乎每個人每晚都會做夢好幾次。
6. 智力是一種純粹遺傳的特質,終其一生都維持在固定的水準上。
7. 不論是採用尼古丁貼片、藥物媒介、社會支持團體或認知-行為的治療,戒菸的成功率普遍不高。
8. IQ是多種心智能力之總括性的指標,預測個人的成就。
9. 心理疾患不是少數人的特權,它發生在幾近半數的人口身上。
10. 測謊器相當準確,它所偵測的生理反應能夠辨別說謊的嫌疑犯。
關於上述問題,所有單數題的答案是對,偶數題則是錯。我們以下稍作說明。
1. 對:這些化學物質被稱為內啡肽(endorphins)。
2. 錯:酒精是有誘惑性的,它能夠削弱甚至「最堅強意志」的抵抗力。
3. 對:記憶並未登錄我們生活的所有細節。事實上,我們周遭的大部分信息從不曾抵達記憶,所被記憶的內容經常也是經過編造及扭曲。
4. 錯:頭腦的一些部位終其一生繼續製造新的神經細胞。
5. 對:人們每晚平均做夢4到6次,雖然他們通常不記憶得自己的夢境。
6. 錯:智力是遺傳和環境二者的結果。因此,智力水準(如IQ測驗所測得的)在一生中會發生變動。
7. 對:大部分戒菸方案平均而言只有20~25%的成功率。最高的戒菸率發生在因為癌症(63%)、因為心血管疾病(57%)或因為肺部疾病(46%)而住院的病人。顯然,癮君子最終還是在重大疾病面前低頭了。
8. 錯:IQ測驗所評鑑的是相對上窄頻的一些心智能力,它們很少涉及創造力、直覺、音樂才能、運動技能及情緒智力等。此外,像是幽默、誠實、端莊、復原力及憐憫等特性在過著幸福生活上也很重要,但這是IQ測驗補捉不到的。
9. 對:研究已指出,美國18歲以上的人們中,46.4%的人曾經在他們一生中受擾於正式診斷的心理疾患。
10. 錯:至今還沒有客觀證據支持測謊器的準確性。
無論你答對或答錯幾題,你都沒必要沾沾自喜或自怨自艾。在接下來的論述中,我們將探求人類行為的How、What、When及Why,也將質問我們在自己、他人和動物身上所觀察之行為的因與果。最主要的,我們想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有當前的思考、感受及行為?什麼因素使得我們每個人成為不同於他人的獨立個體?
測試器(lie detector)建立在這樣的假設:人們當說謊時會展現激動狀態的生理徵兆。
知識補充站
如何擊敗測謊器
測謊器的正式名稱是「多功能記錄器」(polygraph),它是在1930年代所發明。測謊器測量自律神經系統的活動,它是經由把感應器(sensors)貼附在身體的不同部位上:胸部、胃部、手指等。這些感應器偵測呼吸(深度和速率)、心臟活動(心跳和血壓)及流汗的變化。它也可能測量腦部的電活動。事實上,測謊器偵查的不是謊言,而是隨著一些特定情緒(恐懼、憤怒、罪疚)而發生的生理變化。
你能否擊敗測謊器?這涉及「身體」和「心理」兩種基本對策。在身體的手段上,你可以自我施加一些疼痛,像是咬舌頭;把大頭針藏在鞋子中;拉緊及放鬆肌肉。在心理的手段上,你可以倒數數字,或甚至抱持色情的思想或幻想。這些手段的作用是在提供真實、誇大,但卻是誤導的生理讀數。

1-2 心理學的定義
心理學家最想發問的問題是:人類本質(human nature)是什麼?為了解答這個問題,他們基本上從兩方面著手,一是經由檢視發生在個體之內的歷程,另一是經由分析源自外界環境的影響力。
(一)心理學的定義
心理學(psychology)被界定為「對於個體之行為及其心智歷程的科學研究」。
1. 科學
心理學的研究結論必須建立在根據「科學方法」(scientific method)的原則所蒐集的證據上。科學方法是指科學家在研究現象或解決問題時,所採用之整套客觀、有系統及精密的方法-包括在進行觀察、蒐集資料及陳述結論等步驟中。
2. 行為
「行為」(behavior)是個體適應所處環境的工具或手段。心理學觀察個體如何展現行為和發揮功能,也觀察個體在特定情境下如何自處和回應。
3. 個體
心理學探討的對象通常是關於「個體」(individual),如一個新生兒、一位自閉症幼童。但是,研究對象也可能是在迷津中尋找出路的一隻白老鼠、或在學習啄鍵以取得食物的一隻鴿子。
4. 心智歷程
「心智歷程」(mental processes)是指人類心智的運作。人類有大量活動是屬於內在而隱蔽的事件,像是知覺、想像、推理、記憶、判斷、創作及作夢等。儘管不是外顯而可被觀察的活動,心理學家已設計許多巧妙技術來探索這類心理事件和歷程。
(二)心理學的目標
1. 描述(describing):心理學的第一項任務是準確地觀察行為,對之作客觀的描述。這樣的行為資料是作為進一步研究的基石。
2. 詮釋(explaining):詮釋需要超越原先的觀察,從行為歷程和心智歷程中找出有規律的型態。心理學家把可被測量的特定行為稱為反應(response),至於引發該反應的環境條件則稱為刺激(stimuli)。他們試著在刺激與反應之間尋找一致而可靠的關係。
3. 預測(predicting):預測是指陳述某特定行為將會發生,或某特定關係將會呈現的可能性。科學的預測必須作精確的表達,以使它們能夠被檢驗。
4. 控制(controlling):許多心理學家認為控制行為是很重要的層面,不僅因為它可以驗證科學解釋的真偽,也是因為這些改變行為的方法有助於改善生活品質。這種控制的意圖已促成各式各樣的心理治療計畫。
對於從事應用研究的心理學家來說,他們會增添第一個目標,即增進人類生活的品質。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5 266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