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三版)
滿額折
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三版)
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三版)
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三版)
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三版)
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三版)
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三版)
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三版)
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三版)
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三版)
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三版)
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三版)
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三版)
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三版)
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三版)
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三版)
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三版)
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三版)
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三版)
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三版)
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三版)
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三版)
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三版)
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三版)
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三版)
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三版)

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三版)

定  價:NT$ 550 元
優惠價:90495
再版中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島民‧風俗‧畫》是近年來興起的臺灣史學研究中,研究年限最早的一本美術專著,也是美術史學者蕭瓊瑞著意將臺灣美術研究往前推溯的一本力作。
 筆者搜集了相傳輾轉摹繪自六十七〔番社采風圖〕的版本五種,結合文獻史料,探討十八世紀中葉臺灣原住民生活的豐美情貌,深刻而趣味,充滿啟發性。
全書探討原住民生產活動的捕鹿、捉牛、射魚、農耕、猱採,以及社會活動的乘屋、渡溪、遊社、鬥捷、會飲、賽戲,乃至生命禮儀的牽手、浴兒、布床、織布、文身等等,圖版一百五十餘幀,幅幅精彩,配合作者如詩的筆法、嚴謹的考證,是喜好人類學、風俗學、美術研究,和臺灣文獻收集者,不可不擁有的一本好書。

作者簡介

 蕭瓊瑞
1955年生。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專任教授,開授「臺灣美術史」、「藝術史與藝術批評」等課程,曾兼任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國立臺南大學等校。重要著作包括:《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臺灣之發展 (1945-1970)》、《島嶼色彩--臺灣美術史論》、《島嶼測量--臺灣美術定向》、《自在與飛揚--藝術中的人與物》、《盡頭的起點--藝術中的人與自然》等。

自 序
「影像史學」是近年來頗受重視的一門新興學術領域。自十九世紀初期照相機發明以來,累積了無以數計的影像資料,似乎人類的一舉一動都難逃攝影機窺視的範疇。這些豐富的史料,逐漸令史學家驚覺到:再多的文字描述,顯然也比不上一幀影像圖片的真實與具體。歷史學家也越來越注意到:如何在這影像史料中,去挖掘、重建那些已然遠去的人類事蹟與遺影。攝影技術的發明,的確是人類文明史上最為神奇奧妙的成果之一;某些特定時空的影像,竟能如此長久地映現、留存在人類的視網膜中,提供永遠探索不不完的神祕與意義。
事實上,在照相機發明之前,藝術家巧妙的畫筆,也早已為人類留下同其豐碩的圖像史料,人們能夠如此真實而貼近這些過往的事蹟與人物,正是藝術史學最迷人的魅力之一。
 臺灣的藝術史學,從研究故宮的收藏開始,到了七○年代,隨著本土意識的抬頭,才開始把眼光放回自己土地所產生的作品之上;初期,以日治時期的新美術運動及明清文人書畫為主,近年來則把眼光擴及原住族群的藝術與文物。
《島民‧風俗‧畫》探討的是十八世紀中葉臺灣原住民生活的情貌;使用的材料,正是一批源於當時畫工受清廷巡臺御史滿人六十七之託所繪作的圖像。在照相機尚未發明的年代,這些作品忠實中帶著部分想像地將臺灣西部平原及部分山地的原住民生活,作了相當豐富而有趣的採擷與描繪。
臺灣原住民的文化,尤其是後來被稱作「平埔族」的族群,曾大量而快速地被遺忘而消失。歷史的重新發掘與正視,正足以挽救並保存這些善良而美好的文化思維,並豐富、深化這塊土地的記憶與情感。
這批畫作的出現,一如日治時期大量「蕃族圖譜」的攝印,避免不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微妙關係,這是文明建構無法逃脫的宿命。任何一個統治者,無論是外來的或是本土的,在統治技術的運作過程中,總有毀壞與建構;文化的進展,雖脫離不了政治的制約與族群的對立、緊張,但站在土地的觀點,文化終究將超越政治的制約與族群的利益。
當我在歷史系求學的時候,系上一位教西洋上古史的老師過世了,總統府來了褒揚令,我們才知道這位老師是滿清皇室的遺族;等到我在歷史系服務,變成了老師,在一次臺灣美術史的課程上,討論原住民的藝術,學生裡有兩位排灣族的女孩,我才驚覺:我們不是在討論「他們原住民」的東西,而是在討論「我們這塊土地」的文化。
歷史是否使人聰明,我們不敢確認;但我們相信:歷史使人謙遜,面對歷史,任何一個生活在這塊島上的人,終將瞭解:我們都是土地的客人,而非主人。
六十七,這位滿洲人,他的全名應叫「愛新覺羅六十七」,奉命以巡臺御史的身份,前來臺灣,他負有宣化王教的政治任務,然而在面對原住民純樸、和樂的生活情態時,他也以「我正慚無宣化術,見渠歡卡亦欣然」的心情,將島民「清歌宛轉燭花前,舞袖翩躚共比肩」的情景,忠實地記錄、描繪了下來。這是一種美好、超然的藝術心靈。
臺灣在歷經近代一、兩百年來的經濟開發與追求,在二十世紀末葉的一、二十年間,又快速地經歷了政治的激情,我們似乎已逐漸忘卻這個島上曾經鹿群俟俟、飛鳥遨翔的美麗景像。
在六十七來臺的二百五十餘年前,臺灣的西部平原,仍種滿了刺桐花,做為府治的臺南,更有「刺桐城」的別稱。每年刺桐花開時刻,臺民便整潔牛車,女孩們盛妝打扮,男孩為之執鞭駕車,遍遊鄰社,親戚招邀,擲果為戲,一幅人與自然同其和樂的美好畫面。
歷史不能倒流,但美好的事物可以重建。曾文溪口的野鳥,在環保人士的努力下,數量正逐漸增加之中;人們在物質享樂趨於厭煩、空虛之際,回首十八世紀臺民生活的純樸風俗,是否也能有一些必要的反省與作為?

目次

前 言
第一章 認識風俗畫
 第一節 風俗畫之界定及其史料意義
 第二節 中國風俗畫的發展與〔番社采風圖〕之定位
第二章 關於六十七
 第一節 六十七與巡臺御史
 第二節 采風圖的繪製動機和時代背景
第三章 六十七〔番社采風圖〕之版本研究
 第一節 畫名考釋與版本內容
 第二節 版本內容比較與母本推測
第四章 地名及族群考釋
 第一節 高山族與平埔族
 第二節 〔番社采風圖〕所涉地名與族群
第五章 風俗內容考釋與畫面分析
 第一節 生產活動
 第二節 社會活動
 第三節 生命禮儀
 第四節 藝術活動
結語——兼論人物形象與意識型態
參考書目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95
再版中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