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全球產業演進與中國競爭優勢(簡體書)
滿額折

全球產業演進與中國競爭優勢(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98 元
定  價:NT$ 1188 元
優惠價:871034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課題研究的總體目標是以競爭優勢演化理論為指導,分析經濟危機后,一些重要發達經濟體的競爭優勢轉型戰略及其對全球產業分工格局的影響;研究分析中國產業競爭優勢轉型的經濟后果與風險,提出中國應對全球產業分工模式新變化、化解產業競爭優勢轉型風險的政策措施。根據課題總目標的要求,課題組對任務進行進一步分工,分成了四個子課題,分別為:危機后重要經濟體產業競爭優勢轉型戰略研究;全球產業分工模式的演變及國際金融危機后的新變化;中國的產業競爭優勢轉型和產業競爭優勢轉型的國際與國內經驗,以及政策建議等。原磊、李曉華、李鋼和郭朝先分別擔任這四個子課題的負責人。

目次

第一部分 發達國家的競爭優勢轉型戰略
第一章 西方國家戰略調整的背景
第一節 西方國家近年來經濟發展狀況
第二節 西方國家產業競爭優勢分析
第三節 國際金融危機后西方國家戰略調整的動力分析
第四節 新形勢下西方國家競爭優勢的表現形式
第五節 國際金融危機后西方國家戰略調整的行為分析
第二章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調整方向及效應分析
第一節 國際金融危機后各國的經濟表現與政策措施
第二節 國際金融危機后各國的政策戰略調整
第三節 貨幣政策的影響
第四節 結論和政策啟示
第三章 國際金融體制改革評析
第一節 國際金融危機的起源及原因分析
第二節 國際金融危機的傳導機制及其對實體經濟的影響
第一部分 發達國家的競爭優勢轉型戰略
第一章 西方國家戰略調整的背景
第一節 西方國家近年來經濟發展狀況
第二節 西方國家產業競爭優勢分析
第三節 國際金融危機后西方國家戰略調整的動力分析
第四節 新形勢下西方國家競爭優勢的表現形式
第五節 國際金融危機后西方國家戰略調整的行為分析
第二章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調整方向及效應分析
第一節 國際金融危機后各國的經濟表現與政策措施
第二節 國際金融危機后各國的政策戰略調整
第三節 貨幣政策的影響
第四節 結論和政策啟示
第三章 國際金融體制改革評析
第一節 國際金融危機的起源及原因分析
第二節 國際金融危機的傳導機制及其對實體經濟的影響
第三節 國際金融體制改革及評價
第四節 主權債務危機影響與應對
第五節 國際金融體制改革對全球競爭格局的影響
第四章 國際貿易框架、規則和措施的調整
第一節 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國際貿易框架的調整
第二節 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區域貿易規則的調整
第三節 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國際貿易措施的調整
第五章 制造業發展戰略調整及第三次工業革命
第一節 西方國家制造業發展歷程和成就
第二節 制造業在西方國家發展戰略中的地位分析
第三節 西方國家制造業發展戰略及“再工業化”
第四節 西方國家制造業發展戰略調整的趨勢分析
第六章 低碳經濟與新能源產業發展戰略
第一節 發展低碳經濟與新能源產業的動機與原因
第二節 發達國家發展低碳經濟與新能源的主要措施及其調整
第三節 全球低碳經濟與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成效分析
第四節 低碳經濟與新能源產業展望
第二部分 全球產業分工模式的演變
第一章 國際分工格局的歷史演變
第一節 國際分工的內涵與類型
第二節 國際分工發展的歷史回顧
第三節 國際金融危機前國際分工的特點
第二章 國際分工格局演進的動力機制
第一節 國際分工研究的視角
第二節 影響分工格局演進的力量
第三節 國際分工格局的動態演進機制
第三章 國際分工參與者的地位和角色
第一節 全球商品貿易主要參與者的地位與角色
第二節 全球服務貿易主要參與者的地位與角色
第三節 跨國公司的地位與角色
第四章 世界產品空間結構的演化
第一節 全球產品空間結構
第二節 產品空間演化的國家差異
第三節 產品空間連通性的變化
第四節 產品空間結構分析的基本結論
……
第三部分 競爭優勢轉型對中國產業競爭力的影響
第四部分 競爭優勢轉型的對策措施與經驗研究

顯示全部信息

書摘/試閱

二、全球經濟深度調整的趨勢
由美國的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發生之后,發達國家結合長期發展需要,出臺了一系列可能影響全球競爭優勢格局的戰略性舉措。這種戰略調整有可能會對全球經濟的發展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國家之間、企業之間舊的“游戲規則”有可能得到根本性的重塑,當前的全球分工體系也將有可能出現根本性的調整。自2008年開始的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以來,盡管各國政府紛紛出臺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應對危機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全球經濟并未從根本上擺脫衰退和持續的低迷狀態,持續時間之長遠遠超出了人們的預期。而且,金融危機向財政危機擴散,特別是美國債務危機和歐洲債務危機為全球經濟的復蘇埋下了不確定性因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曾表示:“美國財政赤字是威脅全球市場的頭號風險,美國的財政赤字和負債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實際上比歐元區更糟。”至于歐洲債務危機問題,更是成為威脅全球經濟的嚴重隱患。世界銀行2012年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持續發酵的歐洲債務危機所導致的金融市場動蕩已傳導至其他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并逐漸形成“強勢逆風”。此外,部分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放緩。世界經濟低速增長可能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于2012年10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將發達經濟體2013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值從2.0%調低至1.5%,將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預期值從6.0%調低至5.3%。其中,預測2013年美國經濟增長2.1%,歐元區經濟增長0.2%,日本經濟增長1.2%。
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根本原因是實體經濟領域尚未出現關鍵性的技術革命突破,金融和財政政策的操作缺乏實體產業的支撐基礎。換句話說,以金融創新彌補實體經濟創新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在實體經濟創新不足的基礎上進行過度的金融創新,風險性是非常大的。由于實體經濟新的增長點還沒有形成,所以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狀態至今仍難見盡頭。這是全球經濟必須進行深度調整,國際分工格局發生深刻演變的根源所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為主要內容的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以及伴隨著全球生產分割技術的快速進步,國際分工形式發生了深刻變化,即從傳統的產業間分工和產業內分工逐漸向產品價值鏈分工為主導轉變。國際分工的深入演進推動了產業和產品價值增值環節的國際梯度轉移,不僅表現在發達國家將失去比較優勢的產業逐步轉移至新興市場經濟體,同時還表現在跨國公司根據產品的各生產要素密集度特征將不同生產環節配置到不同國家和地區。發達國家這種“保留核心而外包其余”的全球化經營戰略,加速了產品價值增值環節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環節向新興市場經濟體轉移的速度,使得以美國為代表的部分發達經濟體出現了國內產業結構不斷“軟化”甚至“空心化”的現象。經濟增長越來越依賴于金融操作,進而使得整個經濟越來越具有“金融依賴”的特征,這突出地表現為,作為資本主義經濟最發達國家的美國,越來越濫用其金融比較優勢來實現自身利益。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03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