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夏娃的覺醒:擁抱童年,找回真實自我
滿額折

夏娃的覺醒:擁抱童年,找回真實自我

定  價:NT$ 340 元
優惠價:90306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4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心理學大師愛麗絲‧米勒
獻給現代亞當和夏娃的啟蒙之書

「他們必須像亞當與夏娃一樣,為了父母的愛全然地去服從,盲目地去信賴,放棄求知與自己的思想,也就是放棄真正的自我。」

聖經故事中,夏娃因為不服從上帝的命令而被逐出伊甸園。兒童心理大師米勒認為,這故事正好隱喻了傳統教育中一味要求服從、否認孩子真實心聲的教育方法。
作者認為,這種以「我是為你好」為名、實則充滿語言或肢體暴力的教養方式,造成了孩子內心的屈辱與壓抑。這份被隱藏的憤怒,在日後將演變為對自己、他人和下一代的盲目暴力。做父母的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是因為他們也被同樣的方法教育長大;在生命之初,他們就被剝奪了這種感知的可能性,導致暴力與無知代代惡性循環。書中並探討了希特勒與史達林飽受暴力虐待的童年,佐證了她的主張。
被壓抑的童年經歷不該是禁忌,而是寶藏。藉由挖掘這座寶藏,可以尋回失喪的感受與熱情。作者鼓勵已經成年的亞當與夏娃們,從童年備受否定與處罰的恐懼中掙脫出來,勇敢面對真實,忠於自我的認知與生命故事。當我們不再無意識地被童年束縛,才能下定決心為自己及下一代的人生負起責任。

「否認曾經受到的傷害,會導致我們以同樣的方式去傷害下一代,除非我們下定決心不再否認。」——愛麗絲‧米勒


現今書市琳琅滿目,像這等重要的自我省思與生命覺察的書,盼能異軍突起,不能讓它埋藏在一片茫茫的書海中。這不只是一本自我成長的書,其中還蘊藏了影響我們未來命運與下一代生命景象的重要訊息。──賴佩霞

〔推薦〕
真心推薦(按照姓氏筆畫排列)
王浩威 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作家
朱台祥 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森林小學校長
周仁宇 兒童精神科醫師、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精神分析師
周志建 敘事治療工作者、作家
洪素珍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陸雅青 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暨藝術治療碩士學程教授
莊凱迪 台中榮民總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
賴佩霞 魅麗雜誌發行人、作家
謝文宜 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副教授

作者簡介

愛麗絲‧米勒(Alice Miller, 1923.01.12─2010.04.14)

愛麗絲‧米勒是一位以關注兒童早期心理創傷及其對成年生活影響而聞名世界的心理學家。她顛覆了傳統的兒童心理觀點,提醒世人認識父母對兒童造成的侵犯,在歐洲引起重大迴響。終其一生,她以激進的人本態度,希望還給孩子一個應有的成長環境。

米勒出生在波蘭猶太家庭,二戰期間倖存於納粹迫害,1946年獲得獎學金進入瑞士最古老的巴塞爾大學(Universität Basel),1953年獲得哲學、心理學和社會學博士學位,並接受精神分析訓練。她長期關注兒童受虐議題,並認為受虐不只意味著身體或性的暴力,一個更隱蔽的虐待形式──由父母對孩子造成的心理虐待,更是米勒的關注重點。在米勒眼裡,精神疾病、吸毒、犯罪和教派主義,都與此有關;那些被虐待及被迫終身緘默的孩子們在長大後,曾經歷的創傷會繼續對自己、也對他人產生破壞性的傷害。

米勒在心理史學(psychogistory)的研究也有相當成果,曾分析獨裁者希特勒(Adolf Hitler)、作家吳爾芙(Virginia Woolf)與卡夫卡(Franz Kafka)的童年創傷和生命歷程的關連。
米勒在2010年辭世,享年八十七歲,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著作,為廣大讀者開啟了看待兒童心理的新視野,著名作品有:《幸福童年的祕密》(Das Drama des begabten Kindes)與《夏娃的覺醒:擁抱童年,找回真實自我》(Evas Erwachen: Über die Auflösung emotionaler Blindheit),心靈工坊出版;《身體不說謊》(Die Revolte des Körpers),以及《你不該知道》(Du sollst nicht merken)等。(後二書中文書名均為暫譯)

目次

目錄

前言
推薦序一:一本每個人都需要看的書∕賴佩霞
推薦序二:從心理分析當中學會當個好父母∕莊凱迪
推薦序三:「看見」童年的自己,好好把自己愛回來∕周志建
序:你不該知道
Ⅰ.未受重視的寶庫:童年
引言
1. 藥物取代認知
2. 心理治療如何處理童年事實真相
3. 體罰與政治「使命」
4. 腦中的定時炸彈
5. 教會的沉默
6. 生命之始──傳記作家忽略之事
Ⅱ.情感盲目如何產生?
1. 為何會突然發怒?
2. 思維障礙
Ⅲ.遁入自己的過去
引言
1. 在談話中成長
2. 沒有知情見證者(一位心理分析師的苦痛之路)
3. 事實真相的療癒力

後記
延伸閱讀

書摘/試閱

【推薦序一】一本每個人都需要看的書/賴佩霞(魅麗雜誌發行人、身心靈成長導師、作家)
向愛麗絲•米勒致敬;這是一本每個人都需要看的書
看了前面幾頁,迫不及待翻開本書的序給坐在我身旁的外子,讓他看看裡面闡述關於一直以來人類倚賴黑色教育所衍生的後果。這是我長期思考,也是我希望能說清楚、講明白,當然更希望能跟親愛的老公分享其中的智慧與熱血。
很遺憾,在米勒生前沒能讀到她的學說,否則,我一定會想盡辦法親自拜訪,甚至欲求投靠她的門下。三十多年前,當我在美國第一次接觸心理學,當身體裡的那些傷痛記憶被喚醒時,便奠定了我接下來將全心投入自我療癒的行列。經歷了目睹恐懼感如何啃蝕我的自信、我的能力以及我對人的信任,每每看到同樣受困的人,不單單在情感上心疼不已,同時我也看到脫離其束縛的極大可能性。
今日跟本書結緣,第一時間,我迫切渴望能完整的細讀她所有作品,除了之前《幸福童年的祕密》與這本《夏娃的覺醒:擁抱童年,找回真實自我》,心靈工坊似乎還有意出版她其他的作品,在此,我要替很多將從此書及其他類似書籍受惠的讀者,謝謝出版社的發行,還有,最重要的是謝謝他們對於米勒理念的重視,還有願意花在推廣上的心思。現今書市琳琅滿目,像這等重要的自我省思與生命覺察的書,盼能異軍突起,不能讓它埋藏在一片茫茫的書海中。懇請讀者們鼎力相助,這不只是一本自我成長的書,其中還蘊藏了影響我們未來命運與下一代生命景象的重要訊息。
別再摧毀孩子!別再以愛之名行一些無意識的摧毀!拜託!
有趣的是,當我跟外子分享我前面看到的幾頁,當然,還加上我自己對於本書主題的發想,也就是說,我堅決反對暴力,無論是行為暴力或者是語言暴力。外子問:「你覺得打小孩手心也是暴力?」我說:「是!」話夾子打開,他持反對的意見,他認為獎、罰對孩子來說是有必要的。開始漸入細節,哪些算罰?哪些被視為恐嚇或暴力?他開始談論很多人的體罰行為也是出於愛,問題何在?有些孩子是必須要被處罰,才能避免他們重蹈覆轍……
話鋒一轉,我問:「你父母打過你嗎?」「沒有!」「那你打過你的孩子嗎?」「沒有!」「那你覺得Amy(與前妻生的女兒)會打她現在兩歲的女兒嗎?」「應該不會!」我繼續說:「那你為什麼覺得你跟你的孩子可以免於被打,而別人的孩子就要被打?」這時,他停了下來。一會兒,繼續,他又回到談論體罰存在的必要性。
外子不是一個會動粗或說難聽話的人,換句話說,相當有修養,只是有時談道說理的時候,嗓門會大一些而已。他從小生活在一個平和、快樂、有紀律、有規矩,換句話說,有家教的環境。另外,家裡還有一位非常慈祥,同時帶來家人強烈凝聚力,人人敬愛的好婆(外婆)。我好奇,既然他從來沒有被父母打或體罰過,那他為什麼會覺得打罵對於管教是有用的呢?不解!
我的單親媽媽會打我,記得她會拿衣架子、雞毛撣子打我,情緒不好的時候,會用一些非常難聽的字眼來數落或羞辱我。是不是常常,我也記不得了。但當這些畫面浮現腦海,或從心中泛起時,我總會揪心、淚流滿面。當然,晚年她從不承認自己曾說過那些話,當我們聊起,她總是極力否認,指控我造謠,故意讓自己對她懷恨。其實,母親真的不知道,我花了多少時間、精力、金錢跟努力,才有勇氣承認那些曾加諸在我身上的傷痛。好幾年的心靈探索、諮商,我都不願承認母親負面情緒曾在我身上烙下的痕跡,就像米勒所說的,我一直覺得那都是我自己不夠乖巧、不夠聽話所導致的對待。一切都是我的錯!
當然,父親的缺席是個缺憾,但是,生命中唯一賴以為生的母親,不時將突如其來的情緒釋放在一個沒有其他依靠的孩子身上,情何以堪?平心而論,我真的有比別人家的小孩壞、頑皮、不聽話嗎?沒有啊!我有比外子家的孩子不受教嗎?沒有啊!那為什麼我在成長的過程中就該承受那些?我真的有那麼糟嗎?
天知道,我花了多少時間才瞭解其中的答案。索性,在我還沒有生下大女兒之前,就開始看這類心理學的書籍,開始進入靈性探索,開始上一些心靈成長的課程,讓我在還未重蹈母親覆轍之前,就深刻體驗到這些無意識行為對一個孩子的傷害。即便如此,即便我已深入作了生命回顧、思索、重整,現在回想起來,我還是有一些可以跟孩子道歉的空間。
看完這本書,感動滿滿。先知會讀者一聲,這不是一本容易的書,以我自己為例,即便我已經歷多年像剝洋蔥一樣的生命回溯,很多時候,我還是會看到自己試圖想從書本中移開,因為,不知不覺中,一些塵封已久的情緒被攪動了起來,突然,就會看到自己不自覺地想從座位中起身。這時,不妨有意識的起來泡一杯你最喜歡喝的熱飲,像我手中的熱可可,多少能撫慰我那曾被拒絕的小小心靈。
閱讀之餘,可以讓自己學著滋養心裡那位重要的「協助見證者」與「知情見證者」。沒錯,我的生命多年前之所以找到新的出口,就是來自米勒書中所說的專業「知情見證者」。一位好的聆聽者,幫助我看清楚故事背後的真相,也讓我重新認識那個我母親從未能說出口的另一個我自己。除了母親慣性的奚落,我還是一個乖巧、可愛、有趣、有愛心、有能力、健康的孩子。
即便此書讀起來不易,但請記得,我們生命中曾出現過的那些「協助見證者」與「知情見證者」所釋出的溫暖,透過此書,今天仍在支持著我們。藉此謝謝你們讓我們有能力看見不同角度的真相。最後,誠心祝天底下的所有父母都能開始認識自己、調整自己、原諒自己、愛自己、善待自己,也善待孩子。耶~

【推薦序二】從心理分析當中學會當個好父母/莊凱迪(台中榮民總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Dr.Soul身心靈成長中心創辦人)
「每個人都應該讀一些心理分析的書籍。」
多年來我一直提倡「心理分析應列為國民必讀書籍」的觀念,但是心理分析對於每個人的重要性,雖然經過說明解釋,仍然很難讓大眾都理解。直到……
直到今年的五月二十一日,鄭捷在台北捷運上拿刀揮舞隨機殺人之後,許多當父母的以及想要當父母的人們,急急忙忙到處在發問,怎麼樣才能夠避免帶出性格異常的子女呢?面對孩子從小就不斷產生出來的恨意與挫折,做父母的人又應該要怎麼處理呢?同時,也有一些年輕人默默在求助,想要知道怎樣走出自己內心那個充滿憤怒怨氣的黑洞?如何跳出執著於過去、不斷想要報復的妄念?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有黑暗的層面,過去我們的社會常常遮起眼睛不去看黑暗的部分,鄭捷的事件挑起了整個社會的敏感神經,讓我們不得不去面對人性的黑暗面。
四個月之後,一位在世界最大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台大畢業生,放著大好前途不顧,當街殺了女朋友四十一刀,造成她脖子斷裂當場死亡。這件事情讓社會震驚:原來不論學歷高低、收入如何、前途好壞,每個人都可能突然之間因為情緒衝動,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我們該如何去面對我們的情緒呢?情緒又需要什麼樣的教育呢?
情緒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礎,早在父母安撫哭鬧的小嬰兒時,情緒教育就已經開始。一、兩歲的孩子在家庭的薰陶中,便已經奠立了我是誰、我應該怎麼對待自己、我要怎麼看待別人等等的看法。這些態度與觀念,決定了孩子們一生的發展。也難怪俗諺說,三歲看到老。科學的研究也告訴我們,影響孩子一生成就最大的因素不是IQ,而是EQ。
在情緒的教育中,心理分析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心理分析不只是對變態人物的內心有興趣,更是在探索整體的人性。人的心理都是相似的,每個人的內心都會有黑暗面。在一些人身上,某部分的黑暗面會特別明顯。心理分析透過深入瞭解這些人的黑暗面,來認識共通的人性。如同醫學不斷研究疾病發生的機制,幫助我們更加認識身體運作的原理。醫師懂得身體為什麼會生病,才能夠告訴我們要怎麼樣保健來避免疾病發生。同樣地,心理分析研究病態的心理,明白了心理為什麼會生病,然後才能夠告訴我們可以預防心理問題的產生。
如果您想要預防癌症,必然要聽癌症專家的話。如果您想要減少中風的危險性,就應該看看專門診治中風的醫師怎麼說。那麼,我們要如何避免教養出心理異常的小孩呢?這就要閱讀心理分析的書籍了。佛洛伊德固然是心理分析的創立者,但是他的書籍太過於理論化,不容易閱讀。近年來在歐洲享有盛名的德國心理分析師愛麗絲・米勒,長期深入研究人們成長的軌跡,探討許多兒童時期的黑暗教育,思索兒童時期陰影對於成年人的影響。對於想要當個好父母、希望自己能夠幫孩子培養良好情緒和個性的人來說,愛麗絲・米勒的書籍真是不容錯過。
愛麗絲・米勒特別注重孩童時期父母的教養方法怎麼樣塑造孩子的一生。許多人受限於小時候的情緒經驗,一輩子沒有辦法走出自己的路來,終生在抱怨當中度過。愛麗絲・米勒的這本《夏娃的覺醒:擁抱童年,找回真實自我》強調接受與面對殘酷的現實,才是真正智慧的開始。她借用了伊甸園的故事,說明夏娃吃了智慧之果才覺醒到原來天堂般的伊甸園只是一個催眠的幻象,來提醒每個人都需要智慧來醒悟,心理分析便是這個智慧之果,從根源帶領我們走出幻象。米勒努力闡明我們每個人都活在父母與社會創造出的幻象之中,如果我們不能夠從這個幻象中覺醒,我們所有的喜怒哀樂,都只是夢境;一切的成就,都只是虛幻;人們抱怨的內容,其實都是囈語。幻境的人生,用一言以蔽之,是我們為了避免短暫的傷痛,卻製造出持續更久的鉅大傷痛。
每個人都該閱讀一些心理分析的書籍,幫助自己跳出童年時期成長過程中無可避免的創傷。然後,我們才能夠帶領我們的子女走過童年成長過程必經的各種挫敗,幫助他們堅強有韌性,避免被心裡的怨恨引領到各種變態的領域去。愛麗絲・米勒這本書,適合所有想要幫助自己與子女開創實際生命歷程的人,踏出醒悟與自我實踐的第一步。

【推薦序三】「看見」童年的自己,好好把自己愛回來 / 周志建(心理博士,故事療癒作家)
每一個人內在都有一個小孩,不管你活到幾歲,他都在,如影隨形。而且,我們內在小孩,恐怕都受傷了。這個傷,來自童年、來自原生家庭。
我們生活在一個講求「服從」、「聽話才是乖孩子」、「不打不成器」的家庭文化裡,家庭暴力無所不在。所謂的家庭暴力,不只是父母的責備打罵,甚至連威脅、恐嚇、及所有控制孩子意志的作為,都應視為是一種暴力。暴力,叫人失去自主,叫我們活在恐懼中。暴力,讓我們的內在小孩「傷痕累累」。
暴力對一個人的身心影響甚巨,根據書上的例子,很多成人身體的病痛,其實都跟童年遭受暴力經驗有關。然而更慘的是,暴力會「代代相傳」,小時候遭受暴力的人,長大以後,自然也會變成另一個「施暴者」,不自覺地對他周遭的人施以暴力。那怎麼辦呢?
救贖之道,就在於覺知、覺察,好好去擁抱過去那個受傷的內在小孩,進而好好把自己愛回來。
如果你曾經驗過家庭暴力,請不要氣餒,這絕對是一本值得你好好閱讀的良書,它會幫助你「看見」童年的自己,並把自己從童年的暴力陰霾中解救出來。
如果你已為人父母,更該看這本書。在米勒女士的故事裡,你會知道,對孩子最好的教育,除了尊重、還是尊重。尊重,就是愛。有愛的孩子,才會幸福。切記。
幸福、健康、快樂,難道不是每個人一生的渴望嗎?難道你不希望你的孩子過得幸福健康嗎?如果是,學會「非暴力的溝通」與教育方式,是所有父母今生最大的功課。

【序】序:你不該知道
從我還是個孩子時,我就對《聖經》〈創世紀〉故事裡的禁忌蘋果很感興趣,我不能理解為何亞當和夏娃被禁止取得智慧,對我來說,智慧和意識都是很正面的東西,因此上帝竟然阻止亞當和夏娃去認清善與惡之間的基本差異,我覺得這很不合邏輯。
雖然後來認識了數種〈創世紀〉故事的不同詮釋,但我那童稚的反抗心理卻依舊持續了好多年,我的直覺拒絕將服從視為道德、將好奇心視為罪咎,以及將不辨善惡視為理想狀態,因為我認為這顆智慧之果顯然在宣告何為惡,並借此體現出善這種解救。
我知道對於上帝下決定的動機,有無數神學上的辯護,但從這之中,我往往看到的卻是一個受恐嚇的孩子,這個孩子試著將所有父母的作為解釋為愛與善,即便他不理解,而且也無法了解父母的行為,他依舊試著如此去理解,其實就連父母自己,對這些隱藏在他們自身童年陰霾之中的行為動機也是不明就裡的。因此,我直到現在依舊無法理解,為何上帝想讓亞當和夏娃以無知的狀態留在天堂裡,而且還要痛加懲罰他們不服從的行為。
我從來就不嚮往一個以服從與無知做為幸福條件的天堂,我相信的是愛的力量,這種愛對我而言不等同於乖乖聽話與服從,它應是忠於自我、忠於自己的故事、忠於自己的感受與需求的意思,其中亦包含著對知識的渴求。顯然,上帝想奪走亞當與夏娃對自我的忠誠,我認為我們只有在能夠做自己的時候,我們才可能去愛:無所迴避、沒有面具與修飾。只有在我們不會將可取得之知識(例如亞當與夏娃的那棵智慧之樹)拒於門外、不逃避接受知識,並且鼓起勇氣吃下蘋果時,我們才能真正去愛。
直到今天,我仍然很難接受聽到有人說孩子不打不行,打了才會像我們一樣「好」,上帝才會喜歡他們。這種想法存在於大部分宗教派別的教條之中,但其實不只這些,〈創世紀〉的故事早已介入阻止我們張開眼、認清我們被引入了歧途。以下的案例將說明不被允許擁有知識,可能會讓我們的健康付出哪些代價。
前不久,我接到一位陌生男子的來信,他加入共產黨幾十年了,在一間宣揚馬克思哲學思想的報社編輯處工作,幾年前開始閱讀我的著作後,便試著說服他的同事們,告訴他們暴力以及對權力的追求,有可能在童年時期學習而來,而馬克思主義思想裡的殘暴教育題材,當然也包含在內,他雖然因此遭到了眾人的排拒與敵意,但卻越發相信自己走上了屬於自己的正確道路。這幾年,他罹患了嚴重的膝關節炎,連走路都有困難,當他終於下定決心以書面通知退出黨團時,他感到極度的恐懼,而這種恐懼感又明顯地與他童年時期的孤獨感受有關。在他寄出退黨信後,他膝關節上的痛楚突然在三個小時之內消失得無影無蹤,這讓他確信自己成功擺脫了童年的處境,不再依賴從前給予他安全感但同時也束縛著他的幻象。他的身體竟然如此迅速地回應了他的行動,這使他非常震驚,但是他也知道這並非一般人所謂的「奇蹟痊癒」,而是他踏出自身牢房後帶來的合理結果。
雖然醫學界如今已不再否認,我們的身體會儲存下所有與我們人生經歷有關的訊息,但醫界往往卻不知道要去解讀這些故事,不過我們發現,如果能夠解讀的話,可能有助於消除嚴重的病症。
我們再來看看另一則案例:某位在孩提時代極度受到貶抑與肉體虐待的男性,他一輩子都認為自己的父母是完美的,但是到了晚年,他身體的免疫系統不能繼續正常運作,他開始為嚴重的病痛所苦。個人的認知系統告訴他的訊息是,所有童年的事物都是美好的,他在父母的保護下度過了一段幸福的時光,但他的身體組織傳遞出來的卻是完全相反的訊息。他長年服藥,接受過大大小小的手術,到了最後,他終於聽從一位內科醫師的建議,決定找位心理治療師來處理他情感上的問題。
六十年來,這名男子都閉著眼睛不去正視這段經歷,等到他終於鼓起勇氣面對真相,兒時遭到專橫對待的事情便再也藏不住了。病痛治癒後,一切看起來就像個奇蹟,但是這其實與奇蹟完全不同,倘若身體細胞如實記錄下來的內容物與認知系統呈現的是相反的,那麼這個人就會一直身處在一場與自己的戰爭之中,一旦這兩種系統的認知能夠相當,身體的正常運作功能便會重新恢復。
現在讓我們回到〈創世紀〉的故事。我依稀記得小時候給老師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因為我不停地問問題,這顯然讓他很不舒服,因此我出於同情,決定壓抑下我的那些問題,然而,這些問題卻不斷浮現在我腦中,我希望能以一個成年人的身分,藉著我個人的自由,容許我心中的那個孩子將這些問題說出口。這個孩子想問的是:
如果上帝不希望他創造出來的那兩個人吃下智慧之樹上的果實,那祂為何要在伊甸園當中種下那棵代表著善與惡的智慧之樹呢?祂為何要去引誘祂創造出來的那兩人?如果祂是無所不能的上帝,創造出了這個世界,為何又必須要這麼做呢?如果祂無所不知的話,為何必須迫使這兩人服從?難道祂不知道自己創造出來的人類,是一種好奇的生物,而祂則是在迫使這種生物背棄自己的天性嗎?如果祂將亞當和夏娃創造成性癥互補的男人與女人,祂又怎能同時期待這兩人去忽視自己的性慾呢?他們又為什麼得這麼做?如果夏娃沒有咬下蘋果,那麼結果將會如何?如果她沒吃下蘋果,這兩人就不會結合,也不會有後代,如此一來,世界不就會停留在無人的狀態下嗎?亞當與夏娃是否就不會有小孩,永遠單獨存活於世?
為何生育小孩會和罪孽連結在一起?而分娩的行為又為何與疼痛連結在一起?何以上帝一方面計畫讓這兩人無法生育,但另一方面〈創世紀〉的故事卻又敘說著鳥兒會自行繁衍?針對這點我們究竟該如何理解?由此可見,其實就連上帝本身也早已有了傳宗接代的概念。接著,《聖經》中又陸續提到了該隱的結婚生子,如果世界上除了亞當與夏娃以外再沒有其他人類存在,該隱的妻子從何而來?為何當該隱開始吃醋,上帝卻拒絕了他?難道該隱的嫉妒不是因為上帝本身造成的嗎?因為祂確實較偏愛亞伯啊。
所有這些問題,無論是在孩提時代或後來,都沒有任何一個人願意給我答案,他們反而還會生氣,因為我質疑上帝的全知與全能,而且還認為他們給我的那些解釋既矛盾又不合邏輯。大多數的人都會迴避我的問題,例如他們會這麼說:你不應該這麼字斟句酌地看待這些,這些不過都是象徵而已,我回問他們:象徵什麼呢?但還是沒有得到答案,或者他們會說:《聖經》裡面還有很多真實、明智的內容。關於這點,我並不想辯駁,但我心中的孩子是這麼想的:為何連那些我認為不合邏輯之物,我都必須要接受呢?
一個小孩或任何一個小孩,該如何面對這些回應呢?孩子並不希望被人否定或厭惡,因此只能乖乖服從,我也是如此,不過我對於了解這些答案的渴求並未因而消失,由於我無法明白上帝的動機,因此我繼續追尋著,希望至少能了解人們的動機,何以人們這麼容易就接受了這些矛盾的內容?
我完全無法從夏娃的行為當中找到任何惡意,我認為如果上帝真心愛著這兩人,那麼祂就不會想讓這兩人處在盲目的狀態。引誘夏娃犯下「原罪」的真的是蛇嗎?或者是上帝自己呢?如果有個普通人向我展示某些值得追求的事物,但又告訴我不可以接近,我覺得這是非常殘忍的,然而對於上帝,人們完全不得有這種想法,更遑論說出口了。
就這樣,我獨自與這些想法糾結在一起,徒勞地在書本中找尋答案,直到我終於明白,這些流傳於世的上帝形象,都是人創造出來的,而這些人又是根據黑色教育的原則被養大的(《聖經》裡充斥著黑色教育的概念),虐待、誘騙、懲罰、權力濫用等行為都是他們童年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聖經》是男性所撰寫的,我們可以想像,這些男人對於自己的父親都沒有太好的經驗,看來在他們之中,應該從沒有人看過任何一位父親,會因孩子的發現慾而感到開心,或者不期待他們去做辦不到的事、不處罰他們。這些男人由此創造出上帝的形象,但沒注意到上帝身上的虐待特質,他們的上帝想出了一部殘酷的劇碼,送給亞當與夏娃一棵智慧之樹,但又禁止他們去吃樹上的果實,也就是禁止他們成長為有意識、有自主力的人,祂想讓他們兩人完全依賴於祂。我將這種父親的行為稱作虐待,因為其中帶著以孩子的痛苦為樂的心態。孩子由於父親暴行的後果而受懲罰,這不能說是愛,應該說是黑色教育,但這就是那些《聖經》作者在無意識的狀態下所看到的所謂的親愛的父親。〈希伯來書〉第十二章六至八節當中,使徒保羅清楚說到,管教給予我們確定感,讓我們成為上帝真正的兒子,而非私生子:「你們所忍受的,是神管教你們,待你們如同待兒子。焉有兒子不被父親管教的呢?管教原是眾子所共受的,你們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兒子了。」
我現在可以想像,若有人的童年在尊重裡度過,未被責打與辱罵,日後長大成人,他將會信仰上其他神祇,相信某個會引領方向、解說道理、充滿愛與領導性的神,或者,此人不需信仰亦無妨,但他會尊崇某些他認為表現出真愛的典範。
本書中,我把自己視同為夏娃,但不是那個傳說故事裡的天真夏娃,這個天真的夏娃就像童話故事當中的小紅帽,毫不疑心地被一隻動物給誘騙了,我認同的是那個看清自己處在不公義之境的夏娃,她拒絕接受「你不該知道」這種命令,她希望的是深入理解善與惡之間的差異,並且下定決心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起全責。
您眼前這本書所敘說的,是自我準備遵從自己身體傳達的訊息,開始探索我人生的初期階段之後,我所了解到的事物。這趟回溯幼年與人生初期的旅程,促使我發現了許多身心機制,這些機制在全世界許多不同人的身上也是顯而易見的,可惜的是,很少人會意識到它們的存在,因為那句「你不該知道」的禁令,阻止了我們去感知它們的存在。
我的意思是,我們不只有權知道何謂善惡,我們是一定「必須」得去知道,以為我們的人生以及我們孩子的人生負責,如此我們才能從那個飽受指責與處罰的孩子所承受的恐懼當中掙脫出來,掙脫出對不服從之罪的極度恐懼,這種恐懼感已經摧毀了許多人的人生,使他們至今都被自己的童年束縛著。身為成人,我們可以藉由適當的協助擺脫這層枷鎖,吸取各種生活必須的資訊,並心滿意足地宣布,那些教育者與宗教導師因他們自身的恐懼而對我們所闡述的一切事物,我們都不需再去深入探究了,一旦放下了這些勞務,我們將訝異於自身負擔的減輕,我們不再是那個需要強迫自己的孩子,不需像許多哲學家與神學家至今仍繼續在做的那樣(AM 1988a),去探究不合邏輯之事當中的深奧邏輯,因為我們(終於)以成人之姿獲得了權力,可以不去逃避現實、不接受不合邏輯的理由,並且忠於我們的認知與自身的故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0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