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美聲涵洞:臺中國家戲劇院應許未來
滿額折

美聲涵洞:臺中國家戲劇院應許未來

定  價:NT$ 650 元
優惠價:90585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伊東豊雄建築生涯 集大成之作

臺灣真正首座前衛建築—— 臺中國家歌劇院,
已在臺中市落成,不只是臺灣的新地標,
也是世界建築地圖上的九大新地標之一。
臺中國家歌劇院由 2013 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伊東豊雄設計,
這是全世界第一座由「管狀結構」構成的無接縫式連續體。
伊東豊雄以「壺中居」形容臺中國家歌劇院,
期許它既是表演藝術場地,也是空間藝術場所,
既是本地居民活動的生活休閒場所,也是世界矚目的新表演藝術象徵。
美聲涵洞更將是一種新形態的地標,一個會呼吸的組織,
一個結合「機構」與「都市」、「藝術」與「生活」、
「內」與「外」的網絡,一座新時代的幾何構造物。

本書詳細剖析了這座新銳建築劃時代的設計理念、
伊東豊雄如何在國際競圖中擊敗札哈.哈蒂等強敵,
又如何與臺灣的營造公司聯手克服獨步全球的 3D 曲牆建築工法;
並深入描述臺中大都會歌劇院如何蛻變升級成臺中國家歌劇院的故事,
以及這座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將如何扭轉城市的命運、開創新局。


建築美學和創意改變一個城市的印象,所以臺中需要一個地標性的建築,
臺中國家歌劇院這棟建築物,突破了現有設計方法所有的概念,
現在我相信它會成為世界上最有名的一個歌劇院、也是全世界都佩服的建築物。
它會讓臺中在國際間更出名。
—— 胡志強(臺中市長)

之所以花盡所有力氣來做這麼困難的建築,最主要還是因為
感到既成的這些格子系統的方盒子建築所散發的某種死寂,
就宛如是要讓人類在裡頭邁向死亡、甚至是安樂死般的氣氛,
因此試圖透過這個案子來翻轉這樣的狀態,
想要做出的是能夠與自然相接、喚起人類生命力、
在當中感覺到無限生機的建築 ⋯⋯
我想做出為人類、為生命存在的建築!
—— 伊東豊雄(2013 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

你們在此創造出過去基於格子狀系統的建築未曾存在過的流暢感。
這棟建築讓我感到無比驚艷,並印象深刻,毫無疑問是一項傑作。
—— 庫哈斯(Rem Koolhaas,2000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

臺中歌劇院恐怕是在二十一世紀初興建出來的建築當中,
最棒、最極致的作品。
—— 藤森照信(東京大學榮譽教授、知名建築史學家暨建築家)

臺中歌劇院從競圖階段一直到現在的完工,
是參與本案的重要關係者付出時間、心血與生命,所換來的成果,
包括市長的遠見與堅持、設計者(伊東+大矩)的前衛創意與匠心獨具、
施工單位(麗明營造)的慷慨赴義與奮戰到底的決心、
以及全體人員在相互效力下,一點一滴所累積成就出來的 ⋯⋯
這毫無疑問是臺灣當代最了不起的建築奇蹟!
—— 謝宗哲(本書作者)

作者簡介

謝宗哲(Sotetsu SHA )

東京大學建築博士,亞洲大學室內設計系助理教授。
2006設立Atelier SHARE綜合計畫事務所,從事美學研究與空間創作之餘,也立志做一位建築文化般運工(interpreter),翻譯大量日本建築相關著作,建立文化交流互動的途徑。引介日本建築思潮之際,也透過安藤忠雄、伊東豊雄、藤本壯介等建築家的親身接觸與訪談,來撰寫評論並發展論述,策劃臺日年輕建築師之作品連展,以傳播/分享建築文化為己任。

建築事件:2010年Little People Architects創作聯盟發起人。從2011年底開始致力於建築策展與建築文化推廣的工作,以「Little People Architects」之名率領臺灣年輕建築家參展2011年橫濱三年展「新港村」。2011年擔任亞洲大學安藤忠雄藝術館工地現場展策展人、2012年臺南府都KIANTIOK「自然系建築展」計畫主持人兼策展人、2013年墨西哥蒙特雷大學CRGS安藤建築圓桌論壇主持人、2014年SHUTER綠色夢工廠國際建築競圖評審委員、HOUSE VISION 2016臺灣展籌備委員。
建築作品:亞洲大學創新育成中心節能光電屋(GREEN BELT)、URBAN COMPLEX/HOUSING、FRAME HOUSE Project、HOUSE W2、Mansion-GREEN FLOW。
主要著作:《日本當代前衛建築:自然系》、《Pioneer Forever 建築家伊東豊雄》、《構築的群像:臺灣當代建築家訪談集》、《臺灣集合住宅的未來預想圖》、《Lose Paradise:失落的威尼斯紙上建築提案》等。
經典譯著:《建築誕生的時候》、《西澤立衛對談集》、《關於現代建築的16章:空間、時間以及世界》、《邁向建築的軌跡:日本建築家的畢業設計》、《旅。建築的走法》、《伊東豊雄的建築冒險記10則》、《安藤忠雄的都市徬徨》等。

目次

目錄

序 世界地標.星光閃耀 —— 迎接臺中國家歌劇院 胡志強 008
序 給臺中國家歌劇院的信息 伊東豊雄 010

第一章 日本建築家的再臨/伊東豊雄與臺灣 013
第二章 臺中大都會歌劇院競圖/決戰札哈‧哈蒂 023
第三章 美聲涵洞/邁向自然系的仿生建築 041
第四章 史無前例/臺中歌劇院啟動前的波折 093
第五章 曲牆的挑戰/形塑前衛建築地景 119
第六章 波瀾萬丈/曲直向前的臺中歌劇院 159
第七章 應許未來/邁向世界的建築奇蹟 181

後 記 無比的幸福 195
附錄一 歌劇院完工前,與伊東的訪談 197
附錄二 名家深度解析臺中國家歌劇院不思議
—— 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建築所教授曾成德如是說 214
附錄三 內覽會直擊實況轉播 217
圖片來源/Credit記載 222

書摘/試閱

【中文版序】給臺中國家歌劇院的信息 / 伊東豊雄 2014年10月7日(謝宗哲 譯)

在臺灣臺中市建設中的歌劇院,於外部鷹架被拆下之後,浮現了它的全貌。我因著親眼目睹長年以來所想像/描繪的那份形象呈現在眼前,而滿懷熱烈的鼓動。
由於這個歌劇院的競圖是在2005年年底所舉行的,因此在不久就要迎向九年的光景了。
這個案子是用言語所難以表達的、極其困難的建築設計與工程,甚至說是全世界最難蓋的建築也不為過。結構模型絕大部分都是3D曲面的連續體,而且沒有任何一個部位重複著相同的形狀。地板、牆壁、天花板都是曲面的連續、各自都沒有區隔,所以是個無法測量其樓地板面積的建築。因此去繪製既有的那種平面圖與剖面圖,幾乎沒有意義。由於每 10 cm 剖出來的地方在圖面上都會產生變化,所以也沒辦法標記尺寸。於是,只能透過3D的模型來做為溝通的手段。
從這種圖面的繪製方法開始,到結構解析、設備配管、照明設計、施工方法等所有的一切,全都是未知的體驗。因為全部都是經過一一檢證來同步進行的,所以再有多少時間也都是不夠的。尤其是結構體該以什麼樣的方法來進行施工,是這裡頭的最大課題。
在各種試行錯誤下,於最後所達成的是稱為「桁架牆」(Truss Wall)的這個工法。將鋼筋加以彎曲、先做出曲線的桁架,再將這些元件加以組合來構成3D的曲面,並以鐵網(mesh)模來進行混凝土的澆灌。試做了無數次的原寸大局部模型(mockup)來探究實現的可能性。即便技術層面上看見了可能性的曙光,但是工期卻仍舊難以估計。
現在終於抵達了能夠看見其完成之姿態的地方。在這個過程當中,設計者、施工者、政府部門之間,可以說反覆進行著永無止境的戰鬥。這該說是苦鬥、還是死鬥呢?
然而,在今年初舉行了上樑式的時候,在仰望著被吊車所吊往天際之黃金鋼樑的同時,這三方的人馬卻就像是喜極而泣般、彼此歡欣鼓舞的擁抱在一起。
人們各因著其立場而有所不同。但愈是困難、就愈能夠在那個克服困難的創作成果背後,發現無上喜悅的所在。我因而感到大家都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存在。
包括三個劇場、前廳與入口大廳、以及屋頂庭園,都一天比一天更能夠開始看得見它們完成的模樣了。我確信大家再次擁抱、喜極而泣的那一天,將會在2015年的秋天來訪。在此,我要誠摯的向歷經九年來的漫長時光,彼此分擔這份勞苦的市長、市議會與市政府的所有關係者、耐心等候完成之日的市民大眾們、以及在建築工程上與我們攜手合作的麗明社長及現場工作人員、還有和我們一起進行設計與監造的所有設計關係者同仁們,致上最高的敬意與謝意。

【內文試閱】第三章 美聲涵洞/邁向自然系的仿生建築

如果將整個世界比喻為一條河流,
那麼一般的建築就如同是插在河流裡的木樁一樣。
木樁的內部與河流完全不具有關係性。
而我想做的建築,則是像河流裡的漩渦般的場所。
它既擁有自己的空間,同時也完全融合在河流的流動之中。
——伊東豊雄

「關於建築的配置計畫,伊東在設計上完全意識到做為公園裡之歌劇院的現實處境,因此在操作上便採取了『無接縫』(seamless)的概念,試圖讓歌劇院建築直接與都市交融在一起。換句話說,伊東在大都會歌劇院一案體現了他上述的『希望創作的建築是一種猶如河流中之漩渦般的場所』的意念,也就是享受都市生活的人潮可由四面直接『流入』歌劇院這個『漩渦』中,而建築物又得以直接納入公園綠地裡、並朝著自然環境延展(見圖3-5a)。做為臺灣追求在新世紀大建設(grand construction)的第一個音樂展演設施,伊東所設計的大都會歌劇院在完全混亂、但充滿活力的臺灣都市街道中,擷取了臺中市民所喜歡的戶外空間廊道特質,並發展出開放性公共建築的一個原創性新類型。」曾成德教授如是說。
創造出洞窟般空間原型的衍生式格子系統

臺中大都會歌劇院的結構系統,是以三維曲面構成的、猶如迷宮般之連續體的空間組織。看似無比複雜的這個迷宮空間,卻是基於一個單純而明確的原理所建構起來的:
先設定出以均質的格子所分割的兩片平面,然後在各平面的格子裡以市松狀(格子中的顏色相互交錯)畫出圓,上下兩塊平面裡的圓彼此做出一格的錯位。將各個圓以具有張力的膜加以連結的話,平面之間就會被這個由膜所形成的三維空間曲面隔出的兩個空間所分割(圖3-19)。將這個系統在垂直方向上加以重疊的話,被隔出來的兩個空間,個別在垂直方向與水平方向上,都會成為連續的管狀空間。如果格子與在那兒所畫的圓尺寸均等的話,管狀空間也會變得均質;不過只要將個別的尺寸加以變化、並將中心的位置偏移,那麼空間的形狀就會呈現不規則而複雜的變形(圖3-20)。
伊東把這種將均質格子系統轉化成由三維曲面所構成的「殼狀連續體」的系統,稱為「衍生式格子系統」(圖3-21)。這是一種「可以使單純而規則的空間轉變成複雜而具變化的空間、使僵硬而無機質的空間得以轉化為柔軟有機空間」的設計演算法(algorithm)。
這個原理是在參與競圖期間,反覆進行各式各樣的試誤過程中發現的。這個案子當中有2,014席的大劇院、為舞蹈與樂團所設的彩排用工作室、以及做為工作坊(workshop)所需的各種空間。針對那些空間,伊東並不把它們當成通常的形式化音樂廳空間來處理,而是企圖以做為街道與廣場般之都市戶外空間的延長,來做為提案的基本構想。那是因為想要將街頭音樂會的那種輕鬆快樂的氣氛,帶進建築之內的緣故。換句話說,主要的構想在於將建築的內部轉化成立體化的街道網絡,然後在那個網絡化的空間裡,讓音樂與舞蹈等表演都可以到處蔓延,創造出一個自然而具開放性的藝術空間。
由於臺中大都會歌劇院三個主要劇場所需求的,皆是歌劇與戲劇之具有完結性與制式形式的空間,因此伊東引用了上述的「衍生式格子」系統,把精力貫注在創造出:與其說是「管」的空間、還不如說是像「鐘乳石洞」或起司般的仿生式有機空間。於是伊東以「美聲涵洞」形容其設計,他希望臺中大都會歌劇院是表演藝術場地,同時也是空間藝術場所,既是本地居民活動的生活休閒場所,也是世界矚目的新表演藝術象徵。並堅信他的美聲涵洞會是一種新型態的地標,一個會呼吸的組織,一個結合「機構」與「都市」、「藝術」與「生活」、「內」與「外」的網絡,一座新時代的幾何構造物。
伊東表示,對他而言,建築是一種「非線性幾何學的偶發事件」。他認為當代的建築不應再執著於既存線性或箱形空間的營造,而應該超越基本幾何學的窠臼,將過去二十世紀的機械式美學思考,轉變為屬於二十一世紀的數位媒體美學形式與重回自然環境懷抱的思維。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585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