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永續經濟系列:綠色產業
滿額折

永續經濟系列:綠色產業

定  價:NT$ 350 元
優惠價:95333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7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全球在永續發展理念昭示下,國際間運用經貿措施以達成我國產業界由於長期處於高度外銷導向之經營環境,對於國際性趨勢及最新脈動極為敏感,除應備有妥善的因應措施外,尚須擁有永續產業發展之關鍵技術。現今有效資源循環再生為國際上管理之重要課題,亦是實現永續發展之一大關鍵。

本書以綠色產業為主題,暸解國內外綠色產業發展之情形,提出綠色科技發展策略,然而全世界之天然資源醞釀有限,依照目前資源消耗速率估算,未來數十年間某些資源將被開發耗盡。面對經濟、科技發展所帶來之享受及需求,將需要許多人力與消耗自然環境之物質和能量。若能保留現有未開發資源,改以考量廢棄物資源再利用有效途徑或提升資源再利用效率,如此不僅可解決需求問題,且可保有較多之潛力(資源),以期可持續再利用,並推動國內綠色(能)產業,有效解決環境能資源汙染問題,兼顧產業永續發展。

作者簡介

黃宗煌
臺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

蔣本基
國立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教授

陳奕宏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科技系教授

郭華仁
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陳尊賢
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教授

張育森
國立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蘇忠楨
國立臺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助理教授

張添晉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教授

名人/編輯推薦

書籍推薦人

吳思華 教育部長
蔣本基 國立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教授
林慶隆 國家教育研究院編譯發展中心主任


推薦文

教育部長序

全球氣候變遷已是我們面對永續發展的挑戰,亦是人類須嚴正面對的難題,在日趨嚴重的地球暖化現象,以及能源危機問題逐漸浮現後,環境保護與節能減碳,已成為地球村公民共同努力的目標。而《永續發展教育系列叢書》之出版,即是因應100年6月5日環境教育法施行後,我國將環境教育列為重要教育議題之一,以培養具有環境意識與素養的公民,希透過教育方式為永續發展做出貢獻。

本叢書內容分為「永續環境」、「永續經濟」及「永續社會」三系列,其中永續環境系列包括《自然保育》、《公害與防治》、《氣候變遷與災害防救》及《環境與資源管理》等4冊;永續經濟系列包括《綠色產業》、《清潔生產》及《綠色所得與綠色消費》等3冊;永續社會系列包括《文化保存》、《社會正義與社區參與》及《人口與健康》等3冊。合計有10冊。由本部補助,國家教育研究院結合五十多位學者專家歷時兩年餘編著而成,再經由審查通過後出版,是國內第一套為大專校院永續發展教育課程與教學編著的專書。希望讓我國成為繼美國、日本、韓國、巴西之後,躋身少數將環境教育立法與落實教育政策的國家,揭示政府推動環境教育的用心與盡力,透過永續發展教育促進民眾主動積極瞭解人與人、人與自然,以及人與社會之相互關係,培養永續發展之知識、態度、技能、價值與倫理觀,進而產生對永續發展負責任的行為模式,以具體行動解決或避免問題,達到環境、經濟及社會的永續發展。

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教育內容關切環境與生態、環境問題以及其對人類社會文化的影響、瞭解日常生活中的環保行動、洞悉環境正義與世代永續公平發展、認識環境與經濟關係、環境法規與政策、國際環境公約與環保組織等等,係一個横跨環境、經濟以及社會學門的跨域整合的新領域,所需專長遍布各科系,除一般環境議題外,更擴及綠色產業、清潔生產、綠色消費、文化保存、人口與健康等前瞻性議題,涵蓋永續發展各面向,目前坊間並無一套適合大專校院學生使用的書籍,本叢書的出版正符合當前需求,相信對我國永續發展教育的推動,必能發揮很大的助益。

最後,本套書能如期如質付梓,感謝編著者、審查者、本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同仁、國家教育研究院同仁及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等的努力及貢獻。

目次

第一章 永續發展與成長極限
第一節 永續發展的驅動力:成長極限假說
第二節 永續發展的內涵與路徑
第三節 永續發展的隱憂
參考文獻

第二章 永續發展與綠色經濟
第一節 歐盟永續發展策略 
第二節 綠色經濟的緣起
第三節 綠色經濟的內涵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綠色新政與因應方案
第一節 全球行動:國際公約
第二節 綠色新政
第三節 各國因應的激勵方案
參考文獻 

第四章 綠色科技與綠色產業
第一節 綠色科技定義與內涵 
第二節 國內綠色科技發展沿革 
第三節 綠色產業發展策略 
第四節 綠色產業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再生能源
第一節 風力發電 
第二節 太陽光電 
第三節 生質能 
第四節 地熱能 
參考文獻 

第六章 綠色農業
第一節 定義/內涵/範疇 
第二節 國外發展(發展趨勢/案例探討) 
第三節 國內發展案例探討 
第四節 國內發展策略規劃(願景目標/問題分析/實施策略)

第七章 綠色旅遊
第一節 綠色旅遊的定義 
第二節 國外綠色旅遊案例 
第三節 國內綠色旅遊推動策略與措施 
第四節 國內綠色旅遊推動示範計畫 
參考文獻 

第八章 資源循環再生產業
第一節 資源循環再生背景 
第二節 資源循環再生現況 
第三節 一般廢棄物之循環再生
第五節 事業廢棄物之循環再生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第一節 永續發展的驅動力:成長極限假說

「永續性」(sustainability) 是用來反映一個系統的多元化程度及其機能得以正常運作的持久性;例如一個長期健康的森林或濕地便是生態永續性的表徵之一;但如果人類活動對於一個系統造成了毀滅性的危機,則該種經濟活動便不具永續性。問題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四大系統(亦即經濟、環境、社會、及政治等系統 )具有動態性的相互依存關係(interdependence),彼此互動,相互牽連和影響;任一系統的永續性遭受阻絕或破壞,終將無可避免地累及其他系統。

永續性之所以成為一個眾所關切的問題,關鍵在於人類活動已經顯著地干擾了環境系統(包括生態系統(ecological system)及自然資源(natural resources) )的永續性,進而產生反饋效果而影響到經濟與社會系統的永續性。這種交互作用的惡性循環如果不能舒緩,就可能造成毀滅性的損害。究其問題根源,或可歸因於:(1)人類慾望無窮,一眛地追求經濟成長(economic growth);(2)過量消費足以產生「負外部性」 (negative externality)的化石能源 (fossil fuel);(3)外部效果(external effects)未能獲得適當的控制。
長久以來,人類為滿足永無止境的物質消費並提高經濟福祉的主要策略,慣以追求經濟成長及高人均GDP為目標,而在成長過程中,人口快速增長,生產技術不斷創新,物質消費水準也逐漸提高,故人們對許多自然資源的需求隨之快速增加,而數量有限之不可再生資源(如土地、化石能源等)的存量(stock)因乃逐漸減少,致其稀少性(scarcity) 日趨嚴重,從而對經濟活動的永續性構成威脅。

此外,在使用化石能源的過程中,也同時排放多種空氣汙染物(如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VOC)等);許多產業在製程中,也排放廢水,產出事業廢棄物、污泥等有害環境的汙染物。排污所造成之全球性(global)與地方性(local)的環境汙染問題,不僅對經濟系統構成威脅,同時也逾越了自然系統的「環境承載量」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折損了自然系統所提供的環境與「生態服務」(ecological services),包括土地承載力、美質景觀、新鮮空氣、乾淨水源、稀釋並容納汙染物的能力等。凡此均顯著地干擾各系統之永續性,並使四大系統面臨嚴峻的挑戰。
人類慾望無窮、資源稀少性、及環境汙染的發展態勢,是否會阻絕人類賴以生存之經濟系統的永續發性?經濟成長是否會演進到一個極限,使得社會終將淪落到一個只夠基本維生的生活水準(level of subsistence)?此一攸關「成長的極限」(limits to growth)的問題,乃成為「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亟待克服的核心課題。

「成長極限假說」(hypothesis of limits to growth)在於體認了吾人所賴以生存的四大系統,受到許多自然條件限制及人類經濟活動的影響,致使經濟、環境及社會體系的永續性面臨嚴峻挑戰,如果沒有藉由政治系統適時推動有效的因應策略,將使人類的福祉淪落到基本維生的水準。

早在十八世紀即有許多學者開始關心資源有限、人口增加、以及人類物質需求成長對於經濟持續發展可能造成的影響;隨著時代巨輪的轉動,相關的議題未曾冷卻,惟不同時期所面對之永續性問題的本質、影響、及背後的關鍵成因卻不盡相同,因此,學者專家也從不同角度就構成成長極限的原因,提出不同的論點和主張;這些「成長極限假說」所提出的觀察、命題和研究成果,都成為永續發展理念形成的驅動力。
本節首先從經濟發展的歷史過程,說明「成長極限假說」中對於成長構成限制的各種根源。歸納相關文獻可知,對永續性構成影響的因素,依其性質可歸因於下列五項限制及其帶來的衝擊:(1)人口成長與糧食生產的限制、(2)環境汙染的影響與限制、(3)化石能源的危機與限制、(4)水資源的限制、及(5)氣候變遷的衝擊與風險。茲分別說明於後。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5 333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