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繪本原創力:臺灣繪本創作者的故事
滿額折

繪本原創力:臺灣繪本創作者的故事

定  價:NT$ 350 元
優惠價:79277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特色:
◎ 臺灣首例!完整匯聚十一位臺灣繪本創作者的創作歷程,從中見證臺灣繪本發展史。

為什麼要催生這樣的一本書?
因為我們期盼台灣有屬於自己的繪本風景!有自己的繪本學習課本,有自己的經典繪本。

臺灣繪本出版蓬勃發展,本土作品屢獲國際大獎肯定,但國人對於臺灣繪本創作者認識有限。本書作者長期研究臺灣繪發展歷史,擷取臺灣老、中、青三代繪本創作者十一人,包括有臺灣圖畫書教父之稱的美術教育家鄭明進、兒童文學界的全才曹俊彥、自然寫意畫家徐素霞、旅美畫家呂游銘、生態寫實畫家邱承宗、歷史戰地畫家李如青、無字繪本畫家孫心瑜、純真自然畫家劉旭恭、鳥類生態畫家劉伯樂,以及繪本創作夫妻檔黃郁欽、陶樂蒂等人,介紹其作品風格、評價、創作動機,並分享其個人創作經驗,包含繪本創作故事靈感來源、設計方式,以及繪畫養成歷程,讓讀者對臺灣繪本作家有更深刻的認識,提供繪本創作、研究和閱讀推廣更明確的參考依據。本書末附有臺灣繪本發展大事記、國內外相關獎項。

 

作者簡介

陳玉金
擔任童書編輯多年,為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目前在大學兼任兒童文學相關課程。以臺灣繪本(圖畫書)發展為博士論文研究主題,長期採訪與報導臺灣繪本創作者,本書是研究與報導成果之一。在研究與教學之餘,自2013年開始與插畫家合作《南科考古大發現》、《一起去看海》、《那年冬天》等繪本。經營「童書新樂園」部落格及臉書粉絲團,和喜愛兒童文學的朋友分享交流童書出版資訊。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文
尋找臺灣繪本原創力

作者碩、博論文皆以臺灣圖畫書為研究主題,期間亦時常採訪與報導臺灣圖畫作家。本書就是她的成果之一。 作者用說故事的方式,敘說老、中、青三代圖書作家十一人,並附有圖畫作家的繪本創作書目。讀者除了可以了解圖畫作家個人風格與創作緣起之外,亦可明白臺灣圖畫書的發展脈絡。本書除具有可讀性之外,同時具有學術價值。因此,本書可說是具有學術性的通俗讀本。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林文寶

這本圖文並茂的書籍中,精采呈現十一位臺灣繪本創作者的故事,不僅提供兒童文學學習者重要的資料,也深深吸引喜歡圖畫書的大人與小孩。十幾年來,我一直引頸企盼:臺灣的故事媽媽講著講著,講出自己的繪本大師來。大師的作品有他的獨特性與代表性,帶給後進諸多學習與參考的價值。很高興看到這本書。期待因本書的誕生而產生的這股推動臺灣原創向前的力量,讓我們自己的作品更加出色、發光!
---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祕書長 蔡淑媖

作者關注本土繪本研究和推廣工作歷十數年,今將累積成果整理出書和讀者們分享。書中介紹了十一位本土繪本作者如鄭明進、曹俊彥、呂游銘、邱承宗等的故事,內容包括他們的作品風格、創作機緣、作品評價,以及個人創作經驗與靈感來源、設計方式和繪畫技法,提供繪本創作、研究者及讀者們有價值的資訊,是一本圖文並茂,文字流暢、活潑,可讀性高的參考書。近年繪本出版日趨蓬勃,讀者的品味也相對提昇,提供作品和作者少為人知的故事,無疑為他們另闢一條賞析的途徑。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教授 鄭雪玫

近一、二十年,臺灣兒文界發展最蓬勃、出版量最多的莫過於圖畫書/繪本了。可惜坊間書店或網路網頁舉目所見,幾乎都是翻譯的外版圖畫書,和國外知名圖畫書畫作家的介紹,國內原創的本土圖畫書和畫作家相對都受到忽略。作者肯費心選介十一位極具原創力的本土圖畫書畫作家讓國人認識,出版社願意出版這種沒有多大市場的專業性圖書,實在值得給予喝采、肯定。
創作最珍貴的是原創力,非常難得的,作者透過介紹這十一位畫作家的成長歷程,和代表性作品的創作理念,很巧妙為我們揭示了「繪本的原創力是什麼」。
---兒童文學學者 洪文瓊

作者序
走入繁花盛開的臺灣繪本花園
文/陳玉金
二○一四年九月底,我受邀參加「蘭陽繪本創作營」擔任第一組小組導師,第二次課程在週末進行戶外導覽,到了員山鄉望龍埤,一群人下車步行,天氣舒爽,望龍埤山青水明,學員們忙著觀察,捕捉可以放入繪本創作題材。途中恰巧與小魯文化執行長沙永玲同行,聊著聊著,沙執行長提起小魯文化希望為臺灣原創盡力,支持本土繪本創作的理念與想法,當下邀約撰寫關於臺灣繪本創作相關書籍。
由於長期從事童書編輯以及兒童文學相關研究,加上暑假期間完成以「臺灣兒童圖畫書發展史論」為題的博士論文,雖然了解這類書籍的製作繁瑣耗時,但是基於對臺灣繪本創作發展的關心,隨即口頭答應。答應邀稿之後,整理過去發表與臺灣繪本創作者相關文章,從一九九六年四月在《雄獅美術》月刊發表〈耕耘圖畫書的園地——從童書銷售現況看本土圖畫書創作發展空間〉之後,陸續在《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發表〈用圖畫說故事的人〉系列、《小作家》月刊「臺灣繪本畫家」專欄、《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版「臺灣圖畫故事書和人」專欄,以及在國家文藝基金會補助下進行的「用圖畫說故事的人——臺灣資深圖畫書插畫家訪談錄」、「臺灣原創圖畫書推手」等專案,又以人物報導最多,於是首先從創作者為題的內容著手。
透過採訪研究梳理臺灣兒童文學發展脈絡,繪本在二十一世紀來臨之前,成為臺灣兒童文學熱門文類。最早引入時,詞彙譯介使用並不一致,圖畫書和繪本兩者經常混用,近年來因為出版社使用繪本漸多於圖畫書,學術論文也兩者皆有,因此,本書行文也隨著時代演進混用,書名則採用較為簡潔的繪本為名。
繪本創作必須以文圖合作的方式進行,本書收錄的十一位兼具文字與故事創作能力的臺灣繪本創作者,在選擇過程中,經過多次取捨,最後由出生年代,從一九三○年到一九七○年代中,選出繪本創作出版超過十年以上的創作者:鄭明進、曹俊彥、呂游銘、劉伯樂、徐素霞、邱承宗、黃郁欽、陶樂蒂、李如青、孫心瑜、劉旭恭等人,從過去已報導蒐集的資料作為基礎進行增補,內容包含創作機緣、風格成因、作品評價,以及創作經驗分享:故事靈感來源、設計方式和自我繪畫養成方法等,書後並附錄臺灣繪本大事記。
從創作者們的故事中,可以看到隨著圖像時代的來臨,臺灣圖畫創作者逐漸獲得重視,年長創作者在荒蕪的園地,只能憑著熱忱,不畏艱難,持續推廣與創作,而年輕世代在全球化加速世界各項流通之際,面臨書籍上市就必須和古今中外經典作品競爭的考驗。而不同世代創作者,共有的是對於繪畫的熱愛與持續堅持的創作力。
透過本書臺灣繪本創作者的故事,希望能幫助讀者回顧歷史,發現臺灣創作者的實力,提供對繪本創作、研究,以及閱讀推廣有興趣的讀者參考,讓更多人認識與鼓勵本地優秀繪本創作者與作品。因為繪本是兒童文學類型中,最具有對外拓展能力的一種類型,臺灣繪本花園需要更多人的支持,匯聚力量強化環境,讓創作者有機會創作更多精采作品,開創出屬於自己的繪本風景。
最後,本書的出版要特別感謝:十一位繪本創作者們慷慨提供插畫與生活圖檔,並且分享創作想法,協助檢視內容;各出版社支持提供封面圖檔;兒童文學界的前輩們和專家學者們具名或撰文支持推薦與鼓勵;編輯過程中,提供協助的兩位年輕美術設計葉禮洋和陳怡捷,以及小魯文化編輯團隊全力支援,特別是陳雨嵐總編輯、企劃吳炫梅和兩位美術設計李縈淇、劉康儀,而沙執行長更是幕後促成短時間內完成出版的最大推手。因為這些力量的匯集,這本書才能順利出版。

 

目次

◎推薦文 尋找臺灣繪本原創力/林文寶、蔡淑媖、鄭雪玫、洪文瓊
◎作者序 走入繁花盛開的臺灣繪本花園/陳玉金

鄭明進(1932-)
曹俊彥(1941-)
呂游銘(1950-)
劉伯樂(1952-)
徐素霞(1954-)
邱承宗(1954-)
黃郁欽(1962-)
陶樂蒂(1968-)
李如青(1962-)
孫心瑜(1969-)
劉旭恭(1973-)
◎臺灣繪本發展大事記

 

書摘/試閱

邱承宗
1954 年生於臺中市,留學日本,畢業於東京攝影專門學校。曾任職攝影公司、雜誌社、光復書局《兒童日報》攝影顧問、創辦紅蕃茄出版社。2000 年與2006 年入選義大利波隆納國際童書原畫展非文學類。目前致力繪本創作。

能企劃、編輯、設計,以及從事繪本的文、圖創作,邱承宗始終不變的信念是編繪和臺灣相關的內容與經驗的童書,期待孩子們的閱讀世界中能有更多臺灣經驗。

邱承宗說:「對於一個完全不懂生態繪畫的畫家而言,勉強要求從事需要牽涉到科學性的棲地、植物相、物種等條件的創作,真的是不太可能而相當痛苦的事。」對他來說,畫這類的圖,確實是件很痛苦的生產過程,「不是畫的好壞問題,而是如何傳達想法才是痛苦根源。」不過,在作畫之前的野外調查、看到以前沒注意過的昆蟲、發覺昆蟲奇妙的行為,卻是邱承宗樂此不疲的事。在他畫《蝴蝶》時,畫風和觀念開始轉型,在紮紮實實的下了真功夫以後,能透過畫面傳達訊息給觀看者;他希望小朋友能看到比較接近真實的棲地,而不是單一物種的表象。他的生態繪本:《池上池下》、《我們的森林》、《我們去釣魚》、《你睡著了嗎?》等書,都是他在家人的支持,經過長期的生態觀察,以及累積觀察心得之後,耐心創作的臺灣生態繪本。
小時候的邱承宗是由阿公、阿嬤帶大。附近有一家「成功戲院」,在那個還沒有電視機的年代,電影院幾乎是普羅大眾的社交、娛樂場所。邱承宗經常溜進戲院看霸王戲,望著戲院內那塊大螢幕,看到日本、西方的各種人、事、物,更妙的事是還會說些奇怪的語言,對他來說,是一件很神奇的事。甚至曾經偷偷地爬到螢幕前面,觸摸那片平淡無奇的螢幕,也跑到後臺想要知道「他們」的來歷。但是,實在想不出原因,便去纏著剪票的阿姨問東問西。阿姨被問到煩不甚煩,便帶他去播映室參觀,從此,他不但理所當然的觀看霸王戲,還在播映室有個居高臨下的特別席。
童年看電影的經驗對邱承宗的影響很大,一直到現在,他依舊喜歡看漫畫書、動漫、電影等具有影像的畫面。而在寫故事之前,頭腦總是先浮現一幕幕影像,再出現文字的結構。
每次看完電影,邱承宗都會因為隨便拿東西到處亂畫,造成鄰居的困擾,於是他們向阿嬤投訴了好幾次,阿嬤雖然板著臉罵了幾句,甚至會拿藤條讓他的屁股添加色彩,倒也沒有極力反對。有一天,阿公拿了一隻粉筆給他:「你要畫,就在地上畫,畫完了,記得沖水擦乾淨!」得到了粉筆,他開始畫出了粗細不同的線條。
上初中後,邱承宗搬回到父母親家。初二那年,父親過世之後,他搬到學校附近同學家。由於同學家以農維生,所以他就成了農家子弟的一份子,和同學共用一個房間,左邊是牛舍,右邊是豬舍,晚上睡覺時,還會有蛇掛在梁上慢慢爬過去。當時,他白天幫忙巡水田、挑肥、播種和割稻、打榖,夜晚則和同學以及同學的哥哥為了第二天的早餐菜餚,背著電瓶沿著住家周圍的水圳四處巡邏,電到的食物有泥鰍、鯽魚、鰻魚、蛇等五花八門,也是第二天早餐時間的興奮話題。
父親在還沒過世前,極力反對邱承宗畫圖,不過他還是很想未來升學能往美術方向發展。高工畢業後,在母親安排下,到電子工廠上班了半年多,無意間,由表妹口中得知有一個專門教學生畫畫的學校,決定辭掉工作,準備參加入學考試。然而母親相當反對,她無法理解工作穩定、同時升任小組長職務的兒子,為什麼要放棄眼前的一切,去追求難以溫飽的志向?邱承宗認為已經完成父親生前交代的遺願放棄就讀高中,畢業後也乖乖地去上班,只是不想這樣過一生。經過一年的衝刺努力後,如願以償,然而沒有多久就休學了,因為學校課程僵化,讓他失望。
休學後,邱承宗到傳播公司上班做美工,一面工作也一面找書讀,後來轉到雜誌社工作而存了一些錢,突發奇想地想出國念書。本來預定去義大利學建築,但是母親不希望他離家那麼遠。因為母親的疑問,邱承宗改學攝影,就讀日本東京攝影專門學校。

東京攝影專門學校課業結束,邱承宗返臺後,曾在攝影公司和雜誌社擔任美術編輯。美編的工作促使他養成在意使用素材在印刷後所呈現的效果。每次畫畫在使用顏料時,他都會考慮該色系變成印刷品後的視覺效果,一旦遇到無法判斷的狀況,立刻請教印刷廠。

光復書局籌辦《兒童日報》初期,需要攝影顧問,邱承宗因為朋友介紹進入工作,訓練新人,後來又因緣際會擔任美術顧問。在光復書局任職,擔任過日報顧問,也轉任出版部經理、開發部經理,奠定了他對兒童文學領域的認識。
有一次邱承宗到日本拜訪學研出版社,當晚餐會上,該公司負責國際事務的部長提起:「一個人一生當中會有三次機遇,這些機遇大概分布在二十歲、四十歲、六十歲左右……臺灣現在正是動亂的開始,也將是動亂的結束,如果沒有好好掌握,就會失去機會。」
邱承宗聽了這番話,感到相當震撼,再三思索。當時臺灣正好解嚴,很多狀況不明,但是整個社會似乎被一股巨大的力量牽引,一股破繭而出的力量正衝撞著臺灣各角落,他想著,如果人有三次機遇,那麼他已經失去了二十歲那年的大好時機,不可連四十歲唯一的機會都輕易放過!從日本返臺沒多久便辭去光復書局的工作,決定成立自己的出版社。
在成立紅蕃茄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時,邱承宗並沒有清楚勾勒出公司的願景,只是想到要做本土原創的作品,想延續光復書局可以做、能做、也應該做卻不願意投資的「創作元年」觀念。邱承宗不懂生態卻想進行臺灣人文、生態的出版工作,在邀稿和尋找審定顧問時也一一碰釘子,期待與事實的落差讓情緒陷入谷底。關於臺灣生態系列中的昆蟲類書籍,一直找不到人畫,只好自己畫,卻沒想到從此以後,成為欲罷不能的工作之一。

在完成《昆蟲家族》之後,雖然畫作還不成熟,但是小時候喜歡昆蟲的記憶都被誘發出來,似乎有人把腦中的水龍頭打開而水流源源不絕。後來常去請教專家,也拚命透過日文書籍吸取相關知識。邱承宗曾經拿《昆蟲家族》畫稿給光復書局前日本顧問指教,得到作品很冷、沒有感情的評語。於是,自己不斷地檢討,發現所畫內容幾乎都是取自標本、攝影。從此以後,他便開始勤跑野外觀察,了解昆蟲和牠們生長環境的植物相,以及其他昆蟲的關係。
一九九九年的九二一大地震過後,邱承宗一直沒有出書。二○○○年,他以前一年出版的《蝴蝶》,入選義大利波隆納國際童書原畫展非文學類。實際上,他持續一些實驗性質的小品畫作。
二○○五年的秋天,邱承宗無意間在臺北市的大直發現了一座洩洪池,心想,「這裡應該不會有什麼生物吧!」沒想到,仔細觀察周圍的環境之後,從此在這裡展開了長達兩年的生態觀察。天氣好的時候,邱承宗多半不在家。一大早,他就騎著機車到大直開始生態觀察。有時候帶著相機和水,偶爾還會帶著撈網出門。到了洩洪池,一待就是大半天。不只早上,有時候在下午三點左右,還會再度前去做觀察,一直到晚上七點多才回家,為的就是記錄那座人工池裡的生態變化。經過了長期的觀察,他透過畫面傳達訊息給觀看者的能力更為增強了。
二○○六年,他的〈臺灣保育類昆蟲〉插畫五張,二度入選義大利波隆納國際童書原畫展。同時間,他也構想撰寫關於昆蟲行為的書籍。二○○七年八月,紅蕃茄出版社創業作「美的系列」的作者黃宣勳老師因病過世,當時他決定結束營業。消息傳出後,多家出版社編輯們知道他的創作實力,紛紛向他邀約出書。
距離《昆蟲飼養》將近八年之後,二○○八年,由他撰文繪圖的第一本臺灣本土蜻蜓生態全紀錄繪本《池上池下》出書了。這是他長久記錄大直洩洪池之後得到的靈感。為了完成這本書,邱承宗甚至在家裡養了很多蜻蜓的幼蟲水蠆,希望近距離仔細觀察蜻蜓的成長過程。為了這些肉食性的幼蟲,他得到處找尋適合牠們的食物,也不厭其煩地做換水和餵食的工作。
插畫家施政廷對於好友邱承宗的觀察,曾經提到,從事生態觀察紀錄的辛苦,「心理上就要有極大的耐心和能耐寂寞的專注力,而體能上更要能忍受日曬雨淋、蚊蟲叮咬。」所以看似美好的自然生態觀察,其實還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施政廷認為做這個工作的人有兩種特性:「若不是有高度的興趣或使命感,要不就是個孤僻的『龜毛』人物。」他說:「我想邱承宗先生兩種都有。另外,要做這個工作也要有些『能耐』,能收集到樣本和營造培養場所的能耐,再來是能長時間不計報酬投入的能耐,而這些都得要家人的體諒和支持才可以。」
邱承宗持續在昆蟲方面加強吸收知識,藉由念書、攝影、採集、記錄,慢慢地,頭腦中累積了各種昆蟲的棲地環境,發現自己開始可以創作自然和思考什麼條件、動作最能表達昆蟲的生命力,不再只是看到什麼,就畫什麼。他說:「以前如果要畫鍬形蟲,就把標本找出來,再合上拍攝的環境來畫。」而現在卻是,「若想哪種昆蟲,腦海中就自動出現該昆蟲的棲地影像。」
為了創作《我們的森林》,邱承宗在腦中設計腳本,安排每一跨頁場景。利用表格,設計每個跨頁昆蟲出場的順序。而這些昆蟲,是他從一百多種生物中精挑出低海拔且常見的物種。而草圖製作時,再利用描圖紙,勾勒每個跨頁的畫面場景,再用鉛筆轉印到畫稿紙上。在畫草稿時,邱承宗較為隨意,可能只有數筆自己看得懂的線條就結束了。不過畫在描圖紙上的底稿就非常精細,而那張描圖紙不但是構圖、定稿的來源,同時也是色彩的假想稿。
畫完描圖紙的定稿作業時,實際上心中的影像已完成大部分了,只差將它畫到圖畫紙上的具體呈現。在上色時,他並沒有限制自己要先畫背景,而是依照畫圖時的情緒,一小塊、一小塊慢慢地以壓克力顏料上色。實際進行每幅畫的作畫時間很長,以一天十四個小時計算,需要畫十五個工作天。
長期關注科學類的繪本出版與創作,邱承宗認為,科學類繪本不只是生態,還有天文學、交通工具、建築學……,但是臺灣卻少有這類的編輯企劃。他認為可能的原因是,編輯大多是文學科系出身,或是對科學主題缺乏興趣。
邱承宗認為,臺灣的編輯應該再深思──以人口、土地面積比例相比,我們的出版量不亞於國外,為什麼質卻一直難以與歐美、日本相比?過去出版者擔心臺灣的出版規模不大,但是,「在有聲書的崛起和華人市場的流通擴增下,其實可以考慮接受不同題材的作品,學習日本出版社如何在現代文明的架構中,注入傳統文化、保留傳統文化的同時,又加入現代文明的視覺。」他期許編輯有引領國家文化趨勢的企圖!而作為專業創作者,將盡己所能,主動提出出版企劃,他說:「我很希望藉由繪本做基礎教育的工作,讓小朋友認識臺灣有什麼,以臺灣為榮。」他也將持續繪製屬於臺灣的生態繪本。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77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