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幼兒教育思想
滿額折

幼兒教育思想

定  價:NT$ 350 元
優惠價:95333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7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介紹西方重要教育思想家對兒童教育的主張,從捷克的康米紐斯、英國的洛克、瑞士(法國)的盧梭、瑞士的裴斯塔洛齊、德國的福祿貝爾、義大利的蒙特梭利,到瑞士的皮亞傑。這些開明、理性,又具前瞻性的教育思想家,對如何養育出生開始的兒童,有極具參考價值的著作流傳於世,注意或關心台灣下一代子女教育者,若沒有機會了解這批教育「偉人」的兒童教育理念,的確非常可惜。

擁有百萬家產、名利兼收的家長或成人,但對子女的管教卻束手無策,或任令傳統做法作為指針,則是一種罪惡與錯誤。相信讀了本書之後,會改變原有的觀念,並進而提升親子之間的關係,且對當前教育機構的選擇,處理托兒所、幼兒園、甚至中小學校,都有莫大的幫助!

作者簡介

林玉体

學歷
美國IOWA大學哲學博士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倫敦大學訪問學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士、碩士

經歷
小學、中學教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教育系主任兼教育研究所所長
高考、普考教育行政及格、臺北縣教育局局長、臺灣文化學院院長、國民大會代表
臺北教師人權促進會創會會長、臺灣教授協會創會會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考試院考試委員

目次

第一章 學前教育思想的萌芽
第一節 研究學前教育思想的重要性
第二節 傳統的兒童教育觀念
第三節 康米紐斯的母親膝下學校
第四節 洛克的兒童教育觀
第二章 學前教育的革命家--盧梭
第一節 盧梭在學前教育史上的定位
第二節 母親與教師對子女的影響
第三節 自然教育的真義
第四節 出生至二歲
第五節 二歲至十二歲
第三章 教育愛的實行者--裴斯塔洛齊
第一節 裴斯塔洛齊的教育愛
第二節 學校像家庭
第三節 知識的「直觀」
第四節 品德的「直觀」
第四章 幼兒學校的始祖--福祿貝爾
第一節 幼苗要紮根
第二節 恩物
第三節 幼兒教育的神柲意義
第四節 學前教育的重點
第五章 蒙特梭利的「兒童之家」
第一節 「兒童之家」的成立
第二節 兒童行為的特徵
第三節 蒙特梭利的「方法」(一)
第四節 蒙特梭利的「方法」(二)
第六章 研究兒童認知發展的皮亞傑
第一節 兒童的認知世界
第二節 認知發展階段(一)--出生至二歲
第三節 認知發展階段(二)--二歲至七歲
第四節 兒童的時間與空間觀念
第五節 兒童的道德認知觀念
第七章 民主幼苗的紮根師--杜威
第一節 幼兒階段的教育意涵
第二節 習慣及集中注意
第三節 民主.繼續性及教育
第八章 台灣兒童教育問題之探討
(1) 母語教育成效不彰的主因
(2) 談造成兒童近視的元兇
(3) 論兒童讀書運動
(4) 開卷未必有益
(5) 論小班小校的教學
(6) 論語文的本土化及國際觀
(7) 贏在起跑點,但終點呢?
(8) 談兒童讀物
(9) 幼教思想點滴

書摘/試閱

第八章 臺灣兒童教育問題之探討
�𡘾@母語教育成效不彰的主因
母語教育推行多年,檢討其成效,似乎並不顯著。原因何在,有必要當局尤其是熱心人士的反省思考。尤其在小學即將進行英語教學的時刻,此種檢討尤有必要。

俗語:哀莫大於心死。老話也說:去山中賊易,去心中賊難。至於「身陷囹圄猶有救,心繫牢籠無盡期」,則也成為至理名言。套用上述這些成語,母語推行不力的緣故,在於「心態」的不正。換句話說,在學校,校長、主任、教師心中並不把「母語」當成一種很「甲意」又「鍾愛」的語言;在官方,總統、院長、部長、教育部長、教育局長、督學,也是「心中無母語」;在民間,家長、電視演員及一般民眾,也並不重視母語。這些人都開口就是滿嘴的「北京語」,連插一、兩句母語都不肯;令人覺得最怪異的是,有些「國文老師」,不是「國語」不停的說,還偶爾的說一兩句英文字,但卻絕口不說半句母語。有人還要求大家要說「眾人皆懂的話」來作為抵制母語的理由,但這種人卻會在說話中亮幾句英語,「心中」很以為「英語」比「母語」高尚的多。不管他說出來的英語是否「眾人皆懂」,但一聽到有人說母語時,他立即不滿的抗議:「要說眾人皆懂的話」。這種現象無他,是心態有病而已。這種人亟應找心理醫生來診治。

心病就要心藥醫。其實,觀念也只是「一念之間」而已。當然,去除心中之盲點,也不是易事。孫中山說得對,革命必先革心;「心理建設」是建國強國之本。推行母語時,官方是心不甘情不願,教師也是覺得在被迫之下,不得已才教母語;而一般人仍然以為母語難聽,說母語者下賤;只有說國語或英語者才彰顯自己有文化素養。此種觀念就是造成推行母語的致命傷。臺灣有不少縣市在母語教育的推動,「表面上」似乎頗為積極,花了不少人力及物力,只是事倍功不及半。深查其底細,癥結之所在,還是內心作祟使然。縣長、教育局長、校長等高官,在正式場合,非常吝嗇的不願說母語,還以為如此才算莊重未失身分。其實,下一代的學子如果一聽到「長輩」也在臺上說了母語,不只較具親切感,也可消除兒童看不起母語的心理「變態」!

其次,如果只按政府規定一週上一節課的「母語」,其他時間就把「母語」置之不聞不問的話,則「一曝十寒」,又哪有成效?這猶如學生學英語一般。上「英語課」時不見得說英語,而上其他課時,就與英語絕緣,說話聊天也不說英語,則英語學了十幾年,仍然只會記幾個單字或文法規則而已。前車之鑑,母語教學若仿此,則註定失敗無疑。

母語教學若不是拿來當點綴或應付交差,則首先應覺醒,調整心態。自作「虐」,不可活;而這種自我賤踏最為慘重的是政府首長。有些要員,「國語」也是「不輪轉」的,卻滔滔不絕的說北京話;其實他的母語才具有魅力,卻不屑一說,這種人之愚笨與倔強,真不可原諒;而鄙視母語的心態,最不可寬恕。要是此種錯誤觀念能予以糾正,則三不五時就以母語出口,不會只限定在一天一節課的「母語」教學而已,如此,母語教學成效才會事半功倍!


2001年4月14日,民眾日報
�𢡟@談造成兒童近視的元兇
行政院衛生署近日公布一項驚人資料,國小一年級幼兒的近視率有增無減,1995年是12%,今年則高達20%。民族幼苗的靈魂之窗早受摧殘,誰是元兇呢?教育當局可能就是罪魁禍首。

我國號稱科技發達的國家,小學的電腦設備及教學,連先進國家都看了會羨慕。不過,我國的學生因太早接近電腦,除了只供作打電動玩具之用外,拿電腦來尋找知識資料者並不多,並且傷害了視力,則是不言自喻的災難。臺灣的數理教育,排名在全球之冠,但那是指中小學而言,高等教育則在瞠乎其他國家之後,教育不能只求速成,卻不講究實效,杜威教育哲學中之「持續化」精神,在臺灣學校教育中蕩然無存。換句話說,我國教育的嚴重缺陷,在於中小學生太受逼迫,小雞就要牠啼,還要啼得大聲,又要不停的啼,結果啼得哀爸叫母,啼得痛哭流涕,啼得聲帶斷裂,啼得緊張兮兮,啼得聲嘶力竭,換來的代價是厭惡與咬牙切齒,雖然短時搏得師長之獎勵與讚賞,但動機與意願已消失殆盡,後力無繼了。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正是臺灣教育的寫照。有些大器晚成(大雞慢啼)者受盡冷嘲熱諷,被指為智能不足、成就低劣,或編到放牛班,不是自信心盡失,就是養成自卑心理,鬥志全無。

其次,兒童階段不是應偏重閱讀看書的年齡,識字更不應太早實施,不幸連幼兒園四五歲的小朋友都不放過他們的筆劃及筆順教學,更不用說小學低年級了。現行國小課本中出現「虧得、抽抽噎噎、騰起、惟慢、喧鬧、鱸魚、績麻、灌畦、蘸、瑟縮、卿卿、茵褥、寇邊、絮聒、瞿然、岐癡、肉糜、偃仆、煩瀆、邊鄙、簸揚、靡費、霎霎」等,不只語意晦澀難解,且筆劃太多,大大的違反了教育原則。小朋友一個單字寫一頁或寫一行的規定,還一仍其舊,試問唸這些非常不實用的字或詞,寫這些極感痛苦的語彙,怎不讓小朋友望而生畏,但在大人及師長的威脅利誘下,不得不多花時間去熟練這些,加上考試又專門偏愛於此。教育當局的教育原理,仍然停留在原始階段。

尤其更令人憤怒的是在教育部新部長鼓勵兒童讀書之政令下,全國都在推行小朋友的讀書運動。果真如此,明年的國小近視率,可能又會加倍成長。有些縣市更用科舉時代的功名頭銜,封上讀書數量超過幾本的小學生身上,這種傳統遺毒,還陰魂不散,臺灣的小朋友真是倒楣透頂。更罪不可恕的是讀古詩及經典比賽,小學生的眼力更是不堪負荷了,有形的視覺器官慘遭荼毒,無形的心靈也受凌虐,不少師長還以為幼童能滾瓜爛熟的把四書五經悉數背誦而沾沾自喜,殊不知此舉正是一把剝奪快樂童年的利劍。曾部長是學心理學的,不應是兒童近視的元兇,也不該作為幫兇。

2001年12月9日,民眾日報
�𣳉@論兒童讀書運動
臺灣社會有個極為反常的現象,不該讀書的時候,拼命要他唸書;而該讀書的人卻都在玩。目前,教育部新部長發起兒童讀書運動,北部也有一些國小校長或主任,答應若是小朋友看十二本以上的書,就要跳天鵝舞給孩童觀賞;不久前,全國還有小學生讀經背古書大會考。但放眼一看臺灣的各地,是青少年飆車,大人玩股票,連大學師生也醉心於此。小學生無邪比較可欺嗎?用各種方式要求兒童讀書,但如果僅止於國小階段,而國中以上是拿學生沒辦法。年紀較大了,就視讀書為畏途,把課本擱在一邊,要不是為了考試,國民才不會養成閱讀看書的習慣,試問國小學童的讀書運動,是不是反其道而行。

簡言之,兒童階段不是鼓勵讀書的時候,快樂的童年絕少是從讀書中得到。依據認知心理學的研究,童年期是發展感官經驗的時候,以具體實物為對象,以自然界為取材的內容;所以兒童應多步向戶外,到山上、海邊、草地、溪流、河川及田園等處,學童就可目睹昆蟲、花草、星辰的一切,則可以鍛鍊體魄,敏銳五官的感受性,也最能產生印象深刻的知識。世界上先進國家的教育理論,都強調兒童時光應該如此打發,而非躲在書房勤於背書或閱讀,因為文字或符號是抽象的,「具體實物先於文字」(things before words)。曾志朗部長是搞心理學的,怎麼不知道這個極為平常的教育原則呢?

今日臺灣的學童,並非不讀書;相反的,今日臺灣的大學生及社會青年,不讀書才是司空見慣。孩子年幼,不適合讀太多書;且讀書內容如涉及更具人生體驗的內容,也非童稚年齡者所能心領神會。如果逼迫孩子閱讀,使之產生一種內心的排斥與厭惡,這才是最重大的後遺症。要是再加上久坐不動,近視加深,體力不佳,則摧殘國家幼苗的罪名,更是承擔不起。

兒童期是好動期,在這段期間中,不應該強調知識教學;不過,人的天性中有極為強烈的好奇心,因此勤學好問,是童年期的自然現象。但是這種求知的本錢,卻不是從書本閱讀中得到,只要能激起學童的求知意願與動機,則「繼續」升學上進,就能保證持之以恆,這才是教育的真諦,也是讀書的正港詮釋。具體來說,小學除了上課之外,已少有時間上圖書館,要求圖書設備充足的學校,絕不是小學,而是大學。諷刺的是臺灣的大學院校之圖書館設備太差也過於簡陋,藏書數量不只少,且入室進館閱讀借書的師生,更羞與外人道。教育部不想辦法鼓勵大學生讀書,卻把目標放在兒童身上,正是一種錯誤的政策。如果說大學生不讀書,乃因小學生不讀書所造成,則此種念頭,更是呆笨,其蠢無比,看不出問題的癥結所在。如果花大錢充實小學圖書館,則不只國家資源浪費了,且誤導國民教育的政策走向,才是最不應該的措施。

2000年10月21日,民眾日報
�𤅟@開卷未必有益
「開卷有益」這句話未必是。新政府的新部長一上臺,新政策之一就是發起孩童讀書運動。臺北市一些國中小校長還穿起芭蕾舞裝來「引誘」孩童讀書,諾言是只要孩童在暑假讀十二本書,校長就要跳芭蕾舞給小朋友「觀賞」,這真是鬧劇。其實「讀書運動」的口號已喊了數十年,如今又舊口號重提,效果恐怕不大。只是這幾天英國有個寫兒童探險故事的作者,發行一本厚達六百多頁的書,一出版就出售數十萬冊,造成英美兩國兒童及成人的搶購風潮。先進國家的政府並沒有喊「讀書運動」的口號,社會上普遍有書香味道,我國臺灣,大人聲嘶力竭要孩童讀書,卻事倍功未及半,關鍵無他,開卷未必有益。

有些「卷」非當枯燥,文字艱澀,辭藻不常用,冷僻又費解,如能理解,也了無意義感,更不會令讀者「心動」。今年北區高中聯考作文科題目是「心動」,不少考生不知如何下筆。因為在孩童十幾年的歲月中,既在教科書及課外讀物中讀不到有什麼令人「心動」的材料,也視野狹小的看不到或聽不到令人「心動」的事跡。國小加國中一共九年,至少讀書的教本也「等身」了,但教材內容之缺乏趣味性及感人性者,幾乎比比皆是。如今還要「逼」孩子在暑假讀類似折磨人的書,試問人生又有何意義可言?不少教育行政官員、校長、家長、教師、甚至教育學者竟然還鼓吹孩童應該背誦古代經典,以《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為教本》、《唐詩三百首》、《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也要朗朗上口,甚至老子道德經更要背得滾瓜爛熟。

教改喊了這麼多年,全國上下對於兒童的心理、教育的本質及教育的走向,並不花心思去研究,還一再的停留在舊時代的思維裡,教育部長更是幫兇,二十世紀已結束,第三波早就來臨,記憶的年代已然過去,為何還迷戀那種禁不起理性檢驗的觀念?提倡讀書運動者如果還認為孩童時期要熟背經典,一定是他從來沒有讀過胡適之的《四十自述》,蔣夢麟的《西湖》,及陳之藩的《在春風裡》。孩童資質可與胡適相比的是鳳毛麟角,怎知《三字經》的「苟不教」是何意?蔣夢麟小時逃學在家,向媽媽哀怨的訴苦,學堂不好,教本不當,他真要殺了老師,也想放把火燒掉學校;陳之藩不肯背《唐詩三百首》,換來了父親毒打,這種切身的夢魘體驗,還要這一代的學童來嚐嗎?

不該讀書的年齡逼迫讀書,該讀書的年齡才盡在吃喝玩樂,這是臺灣社會的反常。孩童時期是不該讀書的階段,如今逼他讀書,可能產生對書的憤恨,因此養成了讀「冊」越讀越討厭的結局。美國芝加哥大學名校長R. Hutchins發起大學生四年讀一百本「巨著」的計畫,需知應該研究古今經典名著的是大學生,不是小朋友,讀的又是人類智慧結晶之作,不是小孩讀左傳公羊傳甚至大人皆不懂的易經。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孩童期是感官操作期,與其讓孩子讀書,不如帶孩子倒向大自然的懷抱吧!教育部長是搞心理學的,難道不知道嗎?

2000年7月22日,民眾日報
�@ 論小班小校的教學
臺灣的中小學校,由於人口分布的城鄉差距非常懸殊,所以班級人數及學校的班數,在偏遠地區及人口密度非常集中的都市精華地區,就有如同霄壤之別。國中及國小在臺北縣的板橋、三重、永和或新莊等市,超過一百班以上的大型學校,到處可見;但在貢寮、平溪或瑞芳等鄉,小學只能是六個班級,也就是說一個年級只有一班,而全校小朋友只是數十個。曾經有一所小學在畢業典禮時頒獎給畢業生,結果縣長獎、教育局長獎、議長獎、家長會獎、校長獎及議員獎等,都由同一位小朋友獲得,因為該校畢業生只有一個。不少小學只有六班,一班的人數都是在個位數。至於熱鬧地方的國中小班級人數,由於近年來政府努力減少班級人數,所以每班已降低到三十多個人左右。以前一班達七十人的「盛況」已不再。

兒童入校的基本教育功能,就是要讓學生「社會化」。一個班級只兩、三個小朋友,一個學校只有二、三十個學生,在學生社會化的角色上就顯有欠缺。班級上課的同窗只有兩三位,這種教學環境,猶如家庭一般。學校本來是異於家庭的,家庭中的兄弟姐妹經常都超過兩、三個。要是在家與家人接觸的機會,與在校與師生交談的機會幾乎相同,則學校不設也罷。學童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如有不足,對人格發展不利;加上「獨學而無友」,則「孤漏而寡聞」。因此迷你或小班小校,實在有加以檢討的必要。

其實把學齡兒童按年級而分班,這只是教學方便的權宜措施。小學大半是包班制的教學,尤其是中低年級。美國有一種學校,叫做「不分級學校」(non grade school),也就是說把學童全部集合在一起上課,不分一年級或是五年級。臺灣也可參考這種措施。比如說,把小班小校中的現有一、二年級小朋友予以合班上課,如此一個班級可能就有十幾位小朋友了。一個班級人數多到五六十個,那是一種極端;可是一個班只二、三個小朋友,則也是另一種極端,這兩種極端都不正常。人數太少的學校,就是全校用一個班級來上課,也未嘗不可,因為大小朋友一起上課,優點不少,也可花更多時間予以個別指導,甚至以大朋友(如五、六年級的學生)來指導小朋友(如一、二年級的學童)。要是把規模很小的學校廢掉,會引起地方上的反彈,則至少也可以改變教學方式及班級編制,除了減少經費開銷及人力浪費之外,亦可增加教學效果。千萬別以為小學教學,一定得分年級來上課,先進教育國家都有合年級上課的先例,教學氣氛可能更為融洽,兒童社會化更容易達成。

混合各年級一起上課,是教改的項目之一,也可解決小校的教學問題。

2001年2月17日,民眾日報
�A 論語文的本土化及國際觀
臺灣的語文,從未本土化過。長期以來,都是外來統治者語文的附庸。臺灣人講臺灣的母語,這是天經地義,但不幸,由於臺灣人還沒有真正當家作主,因此臺灣的母語,幾乎要消失不見。沒有語,就不會有文,無臺灣語,就沒有臺灣文。

臺灣的語言,包括「臺語」、「客語」及「原住民語」。有人說「臺語」就是「閩南語」,這句話未必是。閩指福建,臺指臺灣。在過去,臺閩兩地互通,但各種複雜因素也阻隔了兩地人民之語言交流。目前福建人說的話與臺灣人說的臺語,相似的地方有,但各有特殊用法之處,也比比皆是。為了彰顯臺灣人的主體性,臺語就是臺語,不是閩南語,猶如美國話就是美國話,它與英國人的英語是不盡相同的。

以「臺語」為例,數世紀以前平埔族的「新港語」,在荷蘭人統治臺灣時候,夾雜有荷蘭語,甚至西班牙語。在大清帝國治臺期間,臺中的望族林獻堂與清朝的梁啟超兩人商談國家大事時,雙方語言根本不通,林獻堂說臺語,梁啟超說滿州官話(也就是北京話),兩人只好用文字來表達意見,因為兩人都讀過「漢文」。不過,漢文的臺語發音或是會意,與北京話的發音及會意,也不是完全契合。其後日本治臺五十年,強迫進行「國語運動」,臺灣就夾雜更多的日語了。尤其特別的是日語有許多外來語,這些日語及外來語,也都變成臺語的一部分。從這樣臺語的歷史演變來看,臺語早已與歐洲的荷蘭語及西班牙語接軌,又與日語統合,加上中國國民黨占領臺灣後,變本加厲的推行「國語運動」,臺語又多了一個外來的成分。臺語這麼豐富,說它已是一種國際色彩頗濃的語言,應不為過。

有了語,才會有文。臺語先得在本土生根,幸而「蕃薯不驚落土爛」,當前連壓霸的人也不敢再欺凌臺灣語文的本土化。臺語的史實又最具國際觀,本土化及國際觀二者並不相衝突。臺語的拼音,臺文的書寫,不一定要與漢文、日文、英文或荷文、西文接軌,臺語及臺文自有其獨特之處。日語及日文受漢文及漢語的影響甚大,但日語及日文的拼音及用法,與漢語及漢文拼音與用法,二者離異之處,俯拾即是。試以「泡湯」為例,除了發音有別之外,日文的「泡湯」是洗溫泉的意思,漢文是「完了」的指謂。日本文字及語言並沒有與漢語文接軌,會妨礙日本語文的國際化嗎?臺語及臺文若不與漢文及漢語連軌,臺灣就不能國際化,講這種話的人,除了無知之外,都是內心有鬼才如此。

臺語文如此,客語文及原住民語文亦然。母語文的發展如在自然或人為努力鼓吹之下,甘願廢棄,這總比藉惡勢力來消滅,價值來得高。此外,語文並無所謂的「標準」問題,那是「約定俗成」的。臺灣語文目前有了本土化的契機,深盼有志者共同貢獻智慧,使這個早有國際觀的母語能與其他強勢語文看齊!


2001年1月6日
�B 贏在起跑點,但終點呢?
多年來流行著一句話,與幼兒教育息息相關:「不要輸在起跑點上」。人生歲月的幼兒階段,就是人生旅途的起跑點。起跑點的幼兒是從幾歲開始算,也是議論紛紛。如果大家爭著在起跑點領先,則勢必一直往前推,甚至推到胎教的重要性上。不過一般而言,比較可以看出具體的輸贏,是在知識及技能的表現層面上,知識尤特指語文及數學,至於技能,則泛指所有美術、音樂、體育等活動。

為了加強幼兒在上述各方面的表現,家長爭先恐後的「逼」孩子及早上電腦課、學英語與數學,或花錢要兒童到鋼琴班、提琴班、跆拳道訓練所、舞蹈班,繪畫班等註冊。這是臺灣教育數十年來的景觀,也變成婚後男女的重大負擔與操心,造成社會及政治問題。追根究底的根本解決之道,只有植基於「幼兒教育觀念」,或許才能對此一問題獲得智慧性的解決。安親班林立、才藝班及英語班也四下可見,家長的經濟擔子加重,但孩子的心理千斤壓力,恐怕都是其後一生不可磨滅的夢魘。此種作孽式的教育災難,不只未能稍緩,反而似乎有變本加厲的趨勢。「此風不可長」,但苦無歇息跡象。

該罵該怪該受斥責的就是家長,孩子是無辜的。兒童那能作主啊;有小朋友主動要求要上上述的那些班嗎?原來種因於家長的一種錯誤觀念,即勿讓下一代「輸在起跑點」上。好了,贏了又如何呢,臉上有光嗎?好在親友面前揚眉吐氣或滿足虛榮感?紀元四世紀時一位基督教大神學家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諷刺的警句,似乎世人都忘了。臺灣的家長從未讀過的緣故吧!這位神學家年屆七十時,友人問他兩條路可以走,一是等死,一是回到幼兒階段,他直截了當的說,他寧可去死,也不願過童年不堪回首的生活。

古人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句話不十分正確。事實告訴我們,「人無遠慮」,極有可能有「近樂」可得,但更有可能有「遠憂」。家長及時人甚至教育工作者都太急功近利了,努力辦「學校」、但未努力辦「教育」,才是癥結之所在。辦學效果近在眼前,但教育果實卻要長年累月才有收成;俗話不是說:「一年樹穀,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嗎?栽培五穀,一年即能收割,種樹要等十年才能林蔭蔽天,但教育人才,有時得等候百年。只看眼前的人,不是近視嗎?不要輸在起跑點上,是金玉良言嗎?人生求學就像是跑馬拉松,甚至無止境無終點,試問各種長途賽跑中,起先就領先的與賽者,幾乎沒有一個到終點時得冠軍的。家長啊!不要這麼的沒有sence。以利為主要考量的各種補習班大喊「不要輸在起跑點上」,刺中短視的家長心坎,造成父母的緊張又加上一份愧疚感,收支不敷時還硬著臉皮敢向親友開口,其實這些苦惱,都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處在競爭力十分激烈的當今社會裡,大家分秒必爭,如果在出發點就能稍為領先,則占了不少便宜。問題是這種贏在起跑點上,有可能是暫時性的、假相的,若是自己實力比別人為優,之所以贏在起跑點,乃因為別人不那麼在意。關鍵重點在於斷定勝敗,只計較於初期嗎?其實結局才是分出勝敗的決戰點,贏前輸後,先勝後敗,則那種勝或贏又有什麼意義呢?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5 333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