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歲月如斯:趙怡兩岸札記之二
滿額折

歲月如斯:趙怡兩岸札記之二

定  價:NT$ 280 元
優惠價:90252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8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兩岸的糾結在民間力量的積極介入之下並非無解,或許有一天,行到柳暗花明處,情勢終將豁然開朗;其次,兩岸未來談判的籌碼並非全為「大」的一方所掌握,台灣人民奮鬥成功的經驗與果實必將成為兩岸統一與否或如何統一的關鍵因素。
作者往返兩岸之間,全心投入華人文教及公益交流,以敏銳筆觸、深透眼光,臧否時事、立論精闢,廣收發聾振聵之效。

作者簡介

趙怡
字心台,祖籍浙江杭州,1950年生於台灣基隆,政治大學企管系畢業,美國南加州大學傳播學博士,除任教於大專院校外,亦為資深傳播工作者,早期受命籌辦美洲中國時報,回台後主持華視新聞部,其後擔任中天、環球電視首任總經理及東森媒體集團副總裁,並曾出任行政院研考會委員、新聞局局長等公職;近年應聘為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另擔任中華文化推廣協會理事長與東森文化基金會、永慶慈善基金會董事長、高雄市國軍眷村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等民間職務,乃僕僕往返於兩岸之間,全心投入華人文教及公益交流活動。

名人/編輯推薦

名人推薦語
文章是兄弟的好 趙靖(自由作家 前中國國民黨駐美總督導)
人生在世,能夠擁有幾個兄弟姊妹,確是一樁挺熱閙,挺有趣,挺夠意思的事情。若是再攤上個兄友弟恭,重情重義的,那簡直就是前世今生修來的造化和福氣!
 想當年,海軍軍官趙爸結緣楊門閨秀趙媽於西安。於是乎,西安起跳,轉進高雄,接駁基隆而終站台北,在那個時時刻刻準備「反攻大陸」的年代,年輕的軍官夫婦,為了響應政府「增産報國」號召,接二連三之後,又再追加四五,成績斐然,共育子女五名。倘若,那年頭就呼籲「兩個恰恰好」的話,咱們也就修不來今天的這份「造化和福氣」了。所以說,「時勢造英雄」,這話確是一絲不假!
(一)內舉不避親
 舍弟—趙教授,趙博士,趙局長,趙董事長,趙理事長—趙怡先生,排行老四,上世紀五十年代誕生於基隆,自幼—「小時了了」,及長—「大亦不凡」;早自基隆若石幼稚園被選拔為扛舉全校「大旗」的排頭,左營海軍子弟學校年年連選連任班長,成功嶺大專集訓,國防部蔣經國部長主持的開訓典禮上,榮膺「授槍代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中,港,台」生激烈競選中,當選中國同學會會長,數十年來的「班長」,「代表」和「會長」歷練,早已培養出「為民服務」的高度熱忱和「出類拔萃」的領導氣質!數年前題名「政大校友風雲人物」金榜,再添榮耀,而八年前受聘上海交通大學,於全校師生「民主投票」中,高票獲選年度「模範教授」校長獎,更是風光到了彼岸!
 總而言之,咱家老弟打從幼稚園大班開始,歷經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留學生,以迄學成就業至今,大半輩子以來,堅持在「優秀」和「模範」中打轉,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從小一路優秀,始終模範到老!
(二)斯斯有兩種
 去年才剛將發表於《中國時報》、《人間福報》、《旺報》等專欄中的篇篇大作集結成冊,出版了一本《千里如斯》,如潮好評和如雷掌聲尚未停歇,而另一本訂名為《歲月如斯》的文集,又將要隆重推出了。
 作者以其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豐沛學養和見聞,秉持「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熾熱胸襟,「傳播學者,模範教授」的專精知識,「媒體主管,政府發言人」的敏銳觸角,「中華文化推廣協會,東森文化基金會董事長」的傳承使命,「國際佛光總會理事,永慶慈善基金會董事長」的菩薩心腸,以台灣為軸心,兩岸為半徑,從上海看臺灣,由台北觀世界,掃描當前大家關切的大事小情;無論政經時局的論述,新聞事件的點評,兩岸消長的感觸,心情偶得的抒情,字𥚃行間語重心長,發人深省,再一次地為廣大讀者,呈現了一份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而言之更有趣的豐盛知識和文化饗宴!
是的,斯斯有兩種;《千里如斯》和《歲月如斯》,前者如斯,後者亦復如斯!
(三)長幼有「序」
《歲月如斯》付梓在即,作者這回除撰寫「自序」現身說法外,更別出心裁地一反傳統出書模式,未邀達官顯要或名流碩彥撰文「推薦」,竟然囑以老哥取而代之,也算是個長幼有「序」的意思。接如此重任,感無比惶恐,然而身為知根知底,相依相伴,長達六十餘載的「資深兄弟」親密關係—那些年,左營明徳新村同渡歡樂童年,台北民權新村共享青春年華,美國明尼蘇達冰天雪地一起「寒」窗苦讀;這些年,暫居上海,再續前緣,比鄰而居,守望相助,此番能夠藉此良機,為我廣大讀者舉賢薦才,不也是責無旁貸的「不二」人選?
 記得,曾經為家中另一位趙博士—趙寧先生的第一本大作《詩画展》,寫過一篇以「我的老哥」為題的序文。歲月如斯,不捨晝夜,算來那已是近五十年前,追憶感傷,不勝唏噓的遙遠往事了!
好書問世,好話道盡。人們常說:「老婆是人家的好,文章是自己的好」,我卻認為:「文章還是兄弟的好!」,絕對的!

自序
廿一世紀屬於全體龍的傳人
二○一六年四月我從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正式退休,結束了在大陸的教書生涯。猶記得二○○七年秋天初來報到的時候,熱情爽朗的人事幹事田國華老師一面協助我填表格,一面朝著我大聲嚷嚷:「哎呀!院裡頭都說台灣來了位年輕教授,沒想到趙老師您高壽已過五十八啦!」田老師的詫異事出有因,原來大陸高校的正教授退休年限是六十歲,換句話說,我入校任教兩年後就得要辦理退休了。或許是著眼於我身為學院唯一台籍教師的特殊地位,不久之後,院方便授我以「博導」身分,才把任期再三延續至今。
上海交大是中國頂尖學府,尤其以機械、電子、海洋工程等方面的學術成就聞名於世。我初任斯職時,媒設學院成立未久,以當時的師資、設備及科研水準而言,用「草創」二字形容,實不為過。 值得欣慰的是,如今學院裡人才濟濟,專職教師達一百餘人,近年來更加速國際化,在去年中國高校評鑑中,已榮登傳播教育界的前八強。
八年半的時間不算長,可是整個世界的變化卻經緯萬端,日新月異,令人目不暇給,有時甚至感到手足無措,跟不上它的腳步;至於在私人領域裡,長輩親人的生老病死縱然是不變的規律,仍不時打亂生活的步調,留下難以撫平的傷痛。不過,在這段行走兩岸的日子裡,我接觸到許多中國新一代的學術菁英和一群勤勉奮進的學子,有機會參與不同主題的兩岸公益和文化交流活動,也利用餘暇走訪大小城鎮、五湖四海和嚮往已久的歷史文物景點,使我在稍嫌單調而鬆散的教職工作之外,還能獲得豐盛的生活資材與心靈養分。
日子過得愜意,時間就飛快流瀉。記得剛移居上海不久,在五十九歲的慶生會上,生性幽默的二哥開玩笑地勸我「要好好珍惜當下」,他說:「因為你現在還可自稱四、五十歲,過了明天就變成六、七十歲了!」可不是,恍惚之間,竟未曾意識到逝者不捨晝夜,直至去年升格為「資深公民」,收到一張可免費坐公車的「敬老卡」,才驚覺自己已坐六望七,直奔古稀之年了。
正如前輩作家王鼎鈞先生說的:「人生的前半,可用『聚』字來代表,後半生則是個『散』字」。所謂「聚」,就是聚斂的意思,不外乎爭名奪利或競逐權力地位;而「散」,是散佈、散播,人到晚年應該把人生積累的知識、經驗、財富與後來者分享。我生也庸碌,所「聚」者無多,不過近兩、三年來,謹守教職,勤於筆耕,投身公益,也算是稍盡一份「散」的責任吧。
本書是繼《千里如斯》之後,繼續集結在《中國時報》、《人間福報》等專欄文字出版的第二本兩岸札記,有感於流水年華,一去不返,乃取《歲月如斯》為書名,一以自況,並引為惕勵。
這一年多來兩岸/政經局勢變化加劇,近距離的人都可以察覺到雙方在和平發展中隱含著對立抗衡。站在同為黃炎子孫的立場,我樂見競爭造成進步,可是站在台灣這一邊,又擔心海峽再起波瀾,禍延鄉親父老。因此,本書內容大致指往兩個方向:一、從個人兩岸經驗中找到若干能減緩雙方僵局和融合人民情感的辦法,讓和平駐足,戰爭不再;二、對兩岸實質掌控權力或具有影響力的政治人物提出針砭意見,不分藍綠紅橘,不計地域族群,因為我一直執著地期盼着,廿一世紀真的屬於全體龍的傳人。

目次

推薦序
文章是兄弟的好 趙靖
自序
廿一世紀屬於全體龍的傳人
第一篇 兩岸與政治
考慮讓國民黨痛一次
社會正義壓倒族群意識
國民黨浴火重生 非不能也
抗戰勝利七十年
期盼兩岸關係止跌回穩
兩岸的和平競賽
看舉世對中國的態度轉變
反貪是築夢的開端
兩岸關係發展何必曰利?
停戰紀念面面觀
要贏得天下 先抓住民心
愛台就非得反中?
再談反中情結
兩岸大勢超越藍綠
兩岸關係再出發的契機
國民黨革新需翻天覆地
第二篇 社會與公益
請重視司法人權
眷村子弟回娘家
隨緣 簡單 真善美
世上最富有的「貧」僧
公益社會才是兩岸最大公約數
公益影展展現民間生命力
戰爭與和平
民間組織奮力向前
北京應大力推動宗教改革
眷村歷史不能被遺忘
虎年大限 引發台灣高教問題
行善者樂 多願者苦
為三名公僕按一個讚
史上最嚴禁煙令
留學生與國運
給柯市長兩個小建議
台灣不能成為詐騙王國
第三篇 媒體與文化
媒體的勝利
新聞與廣告的界線
看「婉君」的身影
央視英語新聞力爭國際話語權
《穹頂之下》為言論自由開啟一扇窗
生命何價 中外有別
韓流席捲兩岸
CNN 三十五周年
台灣最美的風景還是人嗎?
資訊開放 不容阻擋
媒體革命的洪流
前進上海
中國足球夢
高鐵王國的美麗與哀愁
急流勇退的智慧

書摘/試閱

期盼兩岸關係止跌回穩
從上海回台北過年,感覺兩地都是「春意初露,乍暖還寒」的天氣,有如當下兩岸關係的寫照。回想二○一四年,台灣發生一連串震撼視聽的事件,使雙方關係陷入國民黨執政近七年來的最低點。時至今日,從官方的互動、輿論的向背和坊間的巷議街談中仍嗅得到那股冷戚的氛圍,間歇已有國內外觀察家對兩岸的未來發出悲觀的論調。
不過,換個角度可能感受不同。譬如,去年是台灣開放陸客來台的第六年,旅遊人數已近四百萬,前市依然看漲;近來在大陸,「瘋台灣」成為都會族的新時潮,舉凡寶島的人文風貌、城鄉美景、南北佳餚、民間習俗都變成大陸民眾艷羨與熱議的題材;許多影視歌壇上知名的台籍藝人,更是對岸年輕世代耳熟能詳、激情擁戴的心目偶像;來台讀書的陸生也持續增加,去年實際報到入學的已逾二千五百名,他們在此地大學校園中享受到更為自由開放的學風,也結識到大批從現代民主環境中成長的同儕青年,得以在耳濡目染下擴充視野;此外,基於馬政府的既定方針,從大三通以迄,兩岸民間文化交流日漸活絡,不論音樂、美術、戲劇、體育、學術、宗教、公益慈善等各界人士交互往訪,絡繹於途,不斷消弭隔閡,建立友誼,為兩岸和平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而我們在與對岸互動過程中也見證到台灣民間人士蓬勃的朝氣和高昂的鬥志,他們以志工的身分參與其中,默默為兩岸搭建友誼的橋樑。最值得強調的是,無論陸生、陸客還是一般大陸民眾,只要接觸過台灣的人、事、物,幾乎都會留下正面的印象。
最近,台北市長柯文哲接受外媒專訪時脫口說出「兩國一制」,引發諸多議論,柯P亦承認失誤。其實,「兩國」一辭固屬不宜,但柯市長的重點似在「一制」二字,他想要強調的可能是,兩岸雖一分為二,但關係的改善必須建立在「雙方制度逐漸接近」的前提上。換言之,兩岸政府與其在統獨之間打轉,不如先求在政經社會制度的差距縮減到足以坐而論道的地步。這種思維和早年台灣當局「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以及「以三階段完成國統綱領」時期的政策路線頗為相似,它的「亮點」在於我方碰到統獨問題時可以反守為攻,把燙手山芋拋給對方,蓋兩岸長久分治下衍生出來的次文化差異與民主體制上的優劣有別,絕非朝夕之功可以彌合的。如此說來,柯P的「失言」其實蘊有深意。
綜上所述,至少能引出兩個論點:首先,兩岸的糾結在民間力量的積極介入之下並非無解,或許有一天,行到柳暗花明處,情勢終將豁然開朗;其次,兩岸未來談判的籌碼並非全為「大」的一方所掌握,台灣人民奮鬥成功的經驗與果實必將成為兩岸統一與否或如何統一的關鍵因素。
無論如何,兩岸一水之隔,唇齒相依,連蔣經國總統都曾鄭重宣示「合則兩利、分則兩害」,可見台灣絕無與大陸兵戎相見的本錢;同樣地,大陸欲想以脅迫或軍武來對付台灣也解決不了問題。但是,有些本地政客眼中只有政黨或私己利益,一味使用「反中」和「親中」兩極選項以譁眾取寵,玩弄愚民把戲,不惜以海峽和平為祭品,視兩岸蒼生為芻狗,每每造成雙方關係冷熱無常、進退失據的危境,亦為極其不智且不當之舉。
記得前年開春期間,台灣適逢多事之秋,佛光山星雲大師親書「蜿蜒向前,福慧雙全」偈語,舉蛇蟲曲折前行為譬喻替國人加油打氣,其精妙之處,識者盡皆嘆服。二○一五年伊始,大師又撰「三陽和諧」四字,祝禱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我謹借用智者的話語,期盼新的一年裡兩岸關係在互敬互諒中止跌回穩,也深信兩岸之間唯有在穩定中求發展最符合台灣民眾的福祉。

兩岸的和平競賽
趁著回台之便與幾位就讀政大的大陸學生會面。他們說起當初懷著憧憬而來,想要體驗台灣的開放社會和自由風氣,到了之後卻受制於「三限六不」法令,在校禁止實習和工作,即使畢業也不准就業,造成他們在台灣發展的空間相對狹窄;另一方面,留台數年期間又將與原社會形成時空斷層。對於未來,同學們滿心茫然。
開放陸生入學,本是美事一樁,可以讓對岸的年輕學子浸染民主時潮,為兩岸關係發展培育和平種籽,假以時日也可望拉近雙方社會現代化程度的差距。近年陸生來台的人數逐年成長,二○一四年達到二千七百三十四人,算是執政黨兩岸政策的小小成果。記得馬總統擔任黨主席時承諾將儘快取消對陸生的不平等限制,遲遲未能付諸實施,如今礙於政治環境的變化,恐怕更將一拖再拖,遙遙無期。
反觀負笈大陸的台灣學生,處境截然不同。早年的台生帶著忐忑不安的疑慮登陸一探究竟,卻意外獲得言論、行動與工作的自主性,如今都感覺收穫豐盈,他們更認知到,中國正在全面除舊佈新,城市建設一日千里,民間財富不斷累積,機關學校、公私企業與都市居民頻密與國際社會接軌。二○一四年中國出境遊客超過一億人次,入境觀光的也有兩千七百萬人次;據了解,此刻在美國進修的中國留學生就有卅萬人之多,足見大國不但崛起,更在高速開放之中。不久之後,中國大陸必將成為全球年輕世代就業或創業的重要市場之一。
兩年多前,我應邀擔任上海交通大學本科(大學部)入學考的口試委員,當面與七十幾位列名台灣學測頂標的優秀高中畢業生對話,才驚覺到大陸社會對台灣青年學生的磁吸力量。固然,自一九八五年大陸開放台生就學至二○一四年底為止,人數不過萬人,但報考學生的質與量不斷提高,尤其彼等來大陸讀書的決定多出於自由意志而非家庭影響。理由何在呢?除了兩岸實力此消彼長的趨勢外,我認為大陸正從封建落伍邁向革新開放,台灣卻從理性進步走回狹隘封閉,也是一股逆向的推力。
兩岸從二○○八年起聯手推動經貿文化交流,雙方熙來攘往,成果相當可觀,卻在旦夕之間被一個太陽花事件打得幾乎熄火滅燈,再加上九合一大選的結果,使雙方往來一下子由熱而冷,不禁令人對兩岸關係如此「脆弱」發出喟嘆。事實上,這幾年國民黨改革無力,坐讓「鎖台」意識高漲才是禍首,使更多政治投機客「逢中必反」,不計是非對錯,也不顧是否攸關台灣百姓利益;第二個原因是思想的僵化,決策者在時移勢轉之下依然墨守成規,不知通權達變,總在「兩岸對等」或「台灣優先」的民粹教條中自欺欺人,過去若干「惠台」計畫,都被人以國家安全為名,或遭到矮化為由,或本地市場難當衝擊、利益分配未盡公允為慮,先設法減緩其進度,終至不了了之。若政府的大陸政策繼續採取易攻為守之式,處處畫地自限,最後吃虧的仍是我方。
大陸政協主席俞正聲在兩會上鄭重提出要加強對台灣青少年工作;幾乎同時,馬雲等企業家相繼來台,宣布將成立基金,協助本地青年創業。不管是「統戰」還是「讓利」,大陸朝野領導人一旦向台灣招手示好,難免引起議論紛紛。不過,台灣既為民主國家,任何勢力,包括政府在內,對年輕人選擇未來的自由豈能橫加干預?更不可能代做決定了!
從某個角度觀之,兩岸除了和平發展外,似乎正開始進行一場和平競賽,雙方以各自的優勢條件博取新世代青睞,而兩岸的青年菁英人才也將以本身的去留行動來投下他們的認同票。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5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