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人間現場:八○年代紀實攝影
滿額折

人間現場:八○年代紀實攝影

定  價:NT$ 1000 元
優惠價:90900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一九八○年代台灣影像記憶回流
──「因為我們相信,我們希望,我們愛……」《人間》發刊詞

 

作者簡介

攝影│文字 蔡明德
台灣紀實攝影師,曾任《人間雜誌》攝影記者、圖片編輯,後任《首都時報》、《自由時報》、《中國時報》、《時報周刊》等。曾獲自立報系年度最佳新聞圖片獎新聞類首獎、柯達年度新聞攝影大賽人物類首獎。攝影作品更獲國立台灣美術館及中國廣東美術館收藏。

 

 

名人/編輯推薦

專文推薦
關曉榮│報導攝影家 蕭嘉慶│攝影評論、攝影家 郭力昕│影像文化評論者 楊渡│詩人、作家 李威儀│《攝影之聲》主編

贊聲推薦
黃春明│作家 張照堂│攝影家、文化工作者 黃武雄│台大退(而不)休教授 陳列│作家 楊祖珺│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 鍾喬│作家、導演、「差事劇團」負責人 劉振祥 │攝影家

§蔡明德專書收錄的攝影成果,大部分是「人間」時期的心血結晶。回首前塵,固然親切溫暖,卻也揉合著世事多變往事已遠的痛切,沒有理由掉進緬懷美好時光的陷阱。
─關曉榮│報導攝影家

§蔡明德的攝影作品,平靜但深刻地提示觀者,你我那個不可再得的、消逝的年代的人事物,讓我們在複習過往的歷史事件當中,增添更多對台灣的理解,和對土地的情懷。
─蕭嘉慶│攝影評論、攝影家

§在蔡明德的人道主義注視和見證下,幾乎全方位的實踐著紀實影像的古典精神。其中不少影像,已經成為台灣社會對那個年代某些歷史事件的集體圖像記憶。
─郭力昕│影像文化評論者

§蔡明德的影像讓人深心觸動的,往往不是那些街頭衝突的瞬間,而是在事件的背後,呈現那些質樸的、溫煦的、純厚的、天真的、堅毅的,甚至是絕望的人的容顏。有時只是那回眸的一瞬,卻讓人心中生起憐憫、希望、愛和溫暖。
─楊渡│詩人、作家

§三十年過去,如今蔡桑將歲月都換成了照片,這些照片也已成為歷久不衰的社會寓言—貪酷如他鏡頭下的屠虎記,瘋狂如那座六合彩的明牌市集,扭曲如受資本體制支配的環境公害,壓迫如吳鳳神話,異化如災變礦場。這座島嶼的死生榮辱和哀樂悲傷仍舊繼續,人間無從迴避躲藏,報導紀錄是永遠沉重的擔子。
─李威儀│《攝影之聲》主編

 

自序│蔡明德

人間凝視
內湖垃圾山的拾荒者
海上旅館
人瘋神狂六合彩
屠虎記
選舉脫衣秀
流浪的歌仔戲班子
弱勢兒童
花蓮玉里老榮民
搶救小兒血癌的楊醫師
囚閉兒周子飛
被囚禁的精神病─買主生
純樸的客家小鎮─新埔
親愛村的故事

人間現場
建基煤礦─阿美族礦工的聚落
蘭嶼反核廢料
東浦挖墳事件
鄒族青年湯英伸殺人事件
救援雛妓
打破吳鳳神話
大潭村鎘汙染事件
讓我牽著你的手─蕭雲模與江美玉
斷臂中昇起的聖樂—要讓命運低頭的蘇守千
鹿港反杜邦運動
新竹市水源里居民與李長榮化工廠的抗爭
反五輕
遠東化纖罷工事件
台大學運
林宅血案
綠色小組
立法院前死諫的張志雄
老兵返鄉
六張犁亂葬崗

|自序

要出攝影集了,心情真是百感交集。從事新聞攝影工作三十多年,從《人間》雜誌、《首都早報》、《自由時報》、《中國時報》,一直到《時報周刊》耳順之年退休,從沒辦過一次攝影個展,更別說是出攝影集了。究其原因,就是自己不夠積極,總是拿上班忙、家務繁瑣種種理由當藉口。解甲歸田後,我沒有理由再推託了,加上諸多好友不時催促,在花蓮老家,終於梳理出我第一本攝影集的影像,照片一幕幕重現,彷彿把我帶回到八○年代,曾經傷痛、喜悅、成長、感恩的「人間現場」!

一九八二年七月,從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的我,依著報紙廣告去應徵,萬萬沒想到和我面談的老闆,竟是國內外知名小說家陳映真,本已答應要到《自由日報》(今自由時報)上班的我,幾經決擇後,選擇了陳映真的漢陞傳播公司,擔任《立達杏苑》和《氰胺牧苑》兩本刊物的攝影,工作內容除拍攝人文性報導的封面故事外,經常還要南北奔波跑醫院、畜牧場、屠宰場,拍攝相關的公關照片。隔年年底,也忘了月日,大陳(辦公室都這麼稱呼陳映真)在一次編輯會議上突發奇想地說,我們來辦一本以人為焦點,結合文字和圖片來從事報告、紀錄、評論的雜誌,大家都沒有經驗,但我們可以一起打拼。人間雜誌就此進入籌備階段,我也展開了自己的紀實攝影生涯。

一九八三年,進行「在內湖垃圾山討生活的人們」拍攝,這是我在人間雜誌的「第一件差事」,新聞科班出身的菜鳥,面對這紀實攝影專題,壓力、憂慮難免,尤其面對人與人,攝者與被攝者之間的關係,我都沒有經驗。幾次進出垃圾山後,我發現很多拾荒者有意無意在閃躲我的鏡頭,一位來自雲林的拾荒婦人不悅地對我嗆道,這輩子已夠辛苦了,你要把我拍到下輩子也在撿垃圾嗎?一位男士甚至拿著棍子,怒目揮舞說,你有種拍我試試看!撿垃圾已經夠落衰了,還讓你拍。

別無他法,只有常常去,期望一回生,兩回熟。就這樣戰戰兢兢拍了一段時間。一天晚間,我帶著幻燈機,約了十來個拾荒者,在垃圾山下一間簡陋的租屋處,給他們做slide show,希望能透過我拍攝的影像和他們進行溝通。當下,他們的工作身影,一張張接映在斑駁的灰白牆上,笑聲此起彼落,迴盪在這狹窄的斗室。自slide show後,他們對我的相機不再排斥,我的拍攝工作就順利多了,但是吃飯的時候,仍不准拍攝。我想,就像俗話說的「吃飯皇帝大」吧,也可能不願意留下坐在垃圾堆裡吃便當的難堪畫面。

垃圾山腳下的違建聚落,都是拾荒者用撿來的建材自搭自建,這裡無水無電,他們稱垃圾山為百貨公司,許多家具、日常用品,都是從中撿拾而來。一次拍攝他們晚上生活情形時,幾名點著蠟燭在酒敘的原住民,拿出幾個魚罐頭在我面前展示,說是垃圾山撿到的,日本進口的喔。他們說,雖然過期了,但口味還不錯,問我敢不敢吃?老實說當下還真是怕怕,但橫豎一想,你們都敢吃了我還怕甚麼,那晚就這樣和他們喝開了。

一九八七年,我走訪遭李長榮化工廠廢水、廢氣毒害的新竹市水源里。由於公權力不彰,憤怒的居民自力救濟,紮棚埋鍋造飯圍堵工廠,讓人感動的是,當時抗爭的主力都是阿公阿婆,他們不讓年輕人參加,因為在戒嚴時期,深怕年輕人遇麻煩。他們不要求賠償金,只要工廠停工遷廠。就這樣白天阿婆、晚上阿公輪班駐守,堅持四百五十天後,終於迫使李長榮停工遷廠,寫下台灣第一樁因人民集體力量而成功的環境運動。

《人間現場》,收錄了我在八○年代上山下海,行腳台灣,貼近土地,關懷弱勢的影像。三十年過去了,座落在基隆河畔的內湖垃圾山,數任市長始終無法移除,直到郝龍斌市長上任,認為「這是台北之恥,一定要清掉。」歷經七年開挖二○一三年,終將垃圾山移除,改建成親水公園。讓我相當欽佩,勇敢圍堵工廠的阿公、阿婆,幾乎都已不在人世。但更讓人痛心的是,二○一四年,高雄發生氣爆慘劇,造成三十二人罹難,罪魁禍首竟是早就惡名昭彰,第二代經營者說要做環保模範生的李長榮化工公司。
一九八四年,我紀錄了台北瑞芳煤礦的礦工生活。二○一六年六月,我收到一封e-mail:

蔡老師您好:我是一位礦工的兒子,敝姓蕭。
週日帶小孩在台中市立圖書館的偶然機會見到老師在第三期《人間》雜誌作品。(註:鄉土人間與台灣特展)
其中一幅作品有我父親從礦坑出來在礦車上的照片。家母及在九份理髮的伯母說礦車上的第一個人很像父親。由於,父親於去年年底往生,家母希望有父親當時的工作相片紀念,所以圖書館人員很熱心地幫我找到老師的mail, 希望老師能幫忙協助找到當時拍攝的其他照片,完成家母的願望。
朝隆感激不盡。
祝 老師 平安健康

看到這訊息,我很驚喜,迫不及待和他取得聯絡,到底他的爸爸是哪位礦工?
他說:「站在礦車上面的是他的父親,母親和他從未看過父親工作的身影。(註:出坑後,礦工都會在公共澡堂,洗去滿身汗水、煤泥,乾淨地返家。)母親說,父親當年四十五歲……那時(註:一九八四年六月),在短短半年內,連續發生三場礦坑災變,奪走兩百六十九名礦工的生命,父親的一些朋友也在礦災中,當時我們家人膽戰心驚,萬一生怕他的礦場……?會不會再也看不到他?之後,父親和許多同事都受塵肺症的職業病所苦,許多不到五十歲就過世了,父親活到七十五歲算是少數。父親直到過世前,才吐出長年累積在胸口的污穢物。」因礦工兒子突來的一封信,訴說著礦工的血汗生命,父子親情。也讓這張三十年前的照片有了不同的視角和意義。

藉著攝影集的出版,我要向病倒在北京的大陳(陳映真)致敬,他像智者般地帶領我們,他堅信,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故事,他鼓勵我們勇於走入民間,去書寫紀錄庶民的故事。一九八九年,《人間》雜誌因不堪虧損,大陳感傷宣布停刊,「你們把攝影的底片都帶回家自己保管吧,或許以後會有用處。」《人間》就此走進歷史,感謝大陳,因為他的提攜,才有《人間現場》。 

目次

目錄
推薦序
俯瞰人間拍與被拍的奮起、蹣跚、熱烈與孤寂─關曉榮│報導攝影家
封存於影像中的記憶回流─蕭嘉慶│攝影評論、攝影家
古典紀實攝影的美好一仗─郭力昕│影像文化評論者
《人間》回眸,還留幾許溫暖?─楊渡│詩人、作家
人間的眼睛─李威儀│《攝影之聲》主編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900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