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時間,快與慢(簡體書)
滿額折

時間,快與慢(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6.8 元
定  價:NT$ 221 元
優惠價:87192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人類有著廣泛的時間觀念,對於時間快慢不同感知的案例隨時隨地在我們生活中出現。例如孩子們就很討厭等待。(他們總會問:“我們還要多久?”)

時間消磨時,無聊總會被我們掛在嘴邊。隨著年齡的增長,時間似乎在加快,時光一刻不停轉。那麼,我們所理解的時間是從哪兒來的?

在這本書中,維特曼教授憑藉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新見解,探討了主觀時間之謎,解釋了我們感知的時間,包括每時每刻的時間與整個人生。同時維特曼教授還分析了時間為什麼會加速、我們的成長與時間的關係、時間和意識之間的聯繫等等。

維特曼教授還解釋了,我們如何能夠在享受當下和後期滿足中做出選擇;為什麼容易衝動的人容易無聊,為什麼他們總是無聊;是否每個人都有一個自我的速度,一種獨特的大腦節奏,可以從慢節奏的人裡挑出快節奏的人;為何持續性的感覺總是被當成”錯誤的信號”,讓我們知道準備晚餐或是等公共汽車的時間好漫長。

作者簡介

馬克·維特曼
德國慕尼黑大學心理研究所教授,從事前沿領域心理學和心理健康的研究長達數十年,曾在在加利福利亞的圣迭戈大學精神病學部門、德國弗萊堡心理研究所、慕尼黑大學等多個部門任職。

目次

001 序言被消失的現在與被消滅的無聊
013 前言
017 第一章時間的短視現象:關於等待能力
047 第二章探索大腦內置計時器
071 第三章被感知的當下:當下的3 秒
099 第四章生物鐘:我們為何需要時間
135 第五章長短人生
165 第六章時間贏虧:本我與時間
199 第七章身體時間:時間意義是如何產生的
225 致謝詞
229 圖片來源

書摘/試閱

時間的短視現象:關于等待能力


孩子往往不愿耐心等待,他們渴望得到即時滿足。當然,談到等待時間,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延遲滿足往往會更有效。的棉花糖實驗早已證明,個體對待等待時間的態度會決定其在學業以及社會上所取得成就的大小。但是現在,我們的關注點不再消極。那些永遠在追趕自己的時間行程,并以未來視角為導向的人,會因此喪失感知當下以及感知生命的機會。

 

 


如果某項科學研究的結論要作為重大發現刊登在報紙上,那么該項研究所提供的證據就十分重要。《南德意志報》2011年11月10日和11日的報道說:如果烏鴉知道,它們只需再等一會兒便會有更好的食物,那么它們能夠抑制自身當下對食物的渴求。文章還寫道,其他聰明的鳥類,如果它們知道只需為此再等上5分鐘,便能得到更美味的食物,那么它們也能學會拒絕眼前提供給它們的普通食物。1


人們即便饑餓難耐,也不會一見到食物便直接撲過去,這便是教育所起的作用。所以我們才能和全家一起共進晚餐,而不會因為饑餓將冰箱里的食物一掃而空。與烏鴉等食現象類似,我們也能為了烹飪或是烘焙美食等上1小時乃至更久的時間。我們期待一段時間之后能有更美味的食物。總而言之,在決定是立即獲得一個小獎勵,還是經過一段時間等待而獲得一個大獎勵時,等或是不等往往取決于等待是否會得到相應的回報。人們有估計持續時間長短的能力,也有對此進行自我判斷的能力。一些關于鴿子、母雞以及猴子的動物實驗表明,動物對于延遲滿足的時間只能持續幾秒,因為它們更希望立刻吃到食物,盡管食物質量可能不佳。只有在對類人猿動物,比如說大猩猩的實驗中,人們才發現,它們能夠為了獲得更美味的食物而等上幾分鐘。現在這一現象也在對烏鴉的實驗中得到了證實。


除了食物這一基本的需求之外,人們在其他多元的生活情境中也能做到延遲滿足。如果一個工薪階層的人現在能緊衣縮食,每個月都按時交養老保險費,那么幾十年之后,他就能得到一筆可觀的養老金。其實,許多企業的發展都是基于延遲給員工發放獎金這一政策取得的。員工個人只有經過長年累月辛勤的勞動才能為企業創造勞動果實。作家為了寫一本書,必須犧牲很多個晚上和周末的閑暇時光,克制自身想要和朋友談天說地或是看電視的欲望。許多事例表明,人們面對選擇時,有的人會選擇享受當下,有的人會選擇為美好的明天打拼。是否延遲發放獎金的政策,不僅對一個企業未來能取得的成就影響重大,也與個人所能取得的成就息息相關,因此家長們常常給孩子們灌輸“只有先做完家庭作業,才能出去玩”的教育理念便不足為奇了。許多有自制力的成人對這一時間上的選擇題也是萬分糾結,到底自己是去鍛煉身體,現在去慢跑一圈——因為只有長期堅持不懈地鍛煉才能保持健康,還是舒舒服服地坐在沙發上,看看報紙,喝喝葡萄酒呢?


那么,到底個體在時間上的抉擇能力與人生成就的關系有多密切呢?美國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的經典實驗給了我們答案。2這一實驗的特別之處在于,這是一項時間較長的縱向研究,測試了500多位4~5歲的兒童,并且在15年后,在他們處于青春末期或是成年初期時,又對他們進行了一次訪談。這一實驗即為棉花糖實驗。研究人員把孩子帶到一間房間里,房間的桌上有一些棉花糖,隨后,研究人員告訴孩子,這些棉花糖是給你的,如果你想吃,你可以馬上吃掉它,但是如果你能等到我回來再吃,那么你還能得到一份棉花糖,不過前提是,你沒有吃掉份棉花糖。接著,研究人員就離開了房間,過了10分鐘才回來。房內孩子們的一舉一動都在研究人員的觀察下,也會被攝像機記錄下來。研究發現,孩子們為了消磨時間,并將自己的注意力從誘人的棉花糖上轉移,用了很多策略。當然各自的行為表現大相徑庭。有的孩子幾乎立刻就吃掉了擺在他們面前的棉花糖,有的孩子一開始能堅持一段時間,然后便偷偷地咬上一口,后一口一口慢慢地把棉花糖吃掉。當然也有一部分孩子能夠等上10分鐘。讓小孩子專心致志地在房間里等上10分鐘,正如要求在候診室看雜志一樣,對于一個成年人來說也是漫長難耐的。那些能夠堅持很久的孩子會唱歌,用雙手蒙上眼睛,或是去想別的事情。總之,他們都會用一些方法來轉移自己對棉花糖的注意力。


15年后的后續實驗中,有將近100個原來參加實驗的孩子接受了研究。研究人員根據大學入學考試以及家長對孩子在社會及學業能力上的評價,對他們的學業成績進行了記錄,結果顯示兩者具有明顯的相關性。4~5歲時在棉花糖實驗中等待時間越久的孩子,15年后,他們的大學入學成績就越好,父母對于他們在學校的表現以及與同學相處情況的評價就越好,認為他們能更好地面對挫折。毫無疑問,學業成績和社交能力正是當今社會衡量成功與失敗的兩大標準。3就兩次研究的時間間隔長達15年,以及兒童成長為青年所經歷的多種因素來說,研究結果是顯著的。盡管時間間隔長達15年,但是棉花糖實驗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預測孩子未來在學業以及生活中所能取得的成就。


當然,值得一提的是,要是去研究實驗中的原始數據,我們還是會發現實驗所得出的相關性是很理想化的。其實,還會有其他的因素決定孩子們之后所能取得的學業成就以及社交成就。但是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即那些愿意為了第二份棉花糖而等待的孩子,能夠在他們的少年期和青年期出色地完成各項任務。因此人們也可以從長遠利益出發,經過深思熟慮后再判斷,培養自己延遲滿足的能力是否有意義。那些愿意為了第二份棉花糖而等待的孩子能夠更輕松地完成家庭作業,也能更好地面對挫折,他們能聽從父母和老師的話,承擔起社會責任。而屬于情商的一部分,所謂的挫折容忍度,即能否理性地戰勝人生中逆境的能力,4個體可以通過調整自我感受,使自己明白,此刻的等待是為了更好的未來,因此,挫折容忍度也可被稱為是對未來的“遠見”。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孩子在其他重要方面的差異卻并不大。在項研究中,這些孩子有相似的社會背景以及相似的智商值。大多數孩子來自學術型家庭,有的家人甚至有斯坦福大學的教育背景。這也再次表明,除了智力水平這個因素之外,還有其他的因素,諸如挫折容忍度等因素,會決定孩子未來的成就。


時間的短視現象


此項研究的結論:在棉花糖實驗中表現更好的孩子具有更廣闊的時間視野。反之在棉花糖實驗中表現不好的孩子具有更明顯的現在導向性。無論是這一次還是其他有關“延遲滿足”的實驗都會讓人覺得,盡管擁有獲得更為豐厚獎勵的機會,但人們往往會選擇當下觸手可及的小獎勵,這就是目光短淺的一種表現(英語翻譯為temporal myopia)。那些將時間視野僅僅聚焦于當下的人,往往目光短淺;而那些能夠有限的時間視野的人,更為深謀遠慮。


在成人實驗中,許多情況下,成人在需要做出有關時間上的決斷時往往會考慮經濟因素,也就是很容易將時間和金錢聯系在一起。正如俗話說的,“時間就是金錢”。比如,問被試者這么一個問題:您是想現在就得到1歐,還是想一星期之后得到50歐?由于50歐的價值更高,因此大多數人出于理性會選擇更大的金額,盡管他們必須等一星期。但如果問題換成:您是愿意現在得到45歐,還是更愿意一星期后得到50歐?那么一般情況下,人們往往會選擇金額較小但唾手可得的錢。這是由于兩項選擇之間的金額差異太小,以致等待時間這一個因素沒有發揮很大的作用。研究人員通過不斷地調整即時能夠得到的金錢數額,而將一周后所能得到的錢數固定為50歐不變,來比較和確定,從多少金額開始人們不再選擇金額更大但需要等待才能得到的錢,而更愿意接受較少但即時能夠得到的錢。結果也許被試者在能夠得到20歐時就會說,貪大利不如小實惠。當金額小于20歐時,被試者愿意付出時間等待以獲得更大金額的錢;當金額等于20歐或是超過20歐時,被試者會選擇即時可以獲得的錢。即使研究人員深信,被試者在實驗中的表現由此可以預測,但有時也會有個別人選擇繼續等待以獲得更多的錢,這表明一周時間的延遲長度可能也是一個影響實驗結果的不確定因素。即時可得到的20歐等同于未來才能得到的50歐,50歐的價值因為漫長的等待而降至20歐,這就是時間的延遲折扣效應(英語翻譯為temporal discounting)。


由于存在這樣一種緊密的聯系,所以時間和金錢是兩個可相互轉換的量。如果延長得到50歐所需的等待時間,將一周延長至兩周,那么被試者會更不樂意等待。換句話說,被試者會寧愿選擇少于20歐的金額,這說明50歐貶值得更為厲害。甚至有人或許會將就著接受15歐的金額。而如果縮短等待時間,那么被試者對于等待行為的可接受度便會提高。如果只需等待兩天便能夠得到50歐,那么或許只有將原先20歐的即時金額提高至35歐,才會有被試者選擇直接領取即時金額。


如今,類似的實驗越來越多,而其中為獲得更多金額所設置的等待時間也是各不相同,有的實驗只需被試者等上1天,而有的卻需要被試者等上30天。針對不同的等待時間,研究人員分別確定了即時可獲得的金額為多少時,被試者會選擇即時可獲得的金額。而以這個即時金額為基準,研究人員便可計算出不同等待時間下未來獎賞的折扣值。如果將等待時間和與之相等值金額的關系繪制成圖,那么人們就能通過量化的形式看到時間這一變量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參見圖1)。所需等待的時間越久,與未來獎賞相等值的即時金額就越少,也就是隨著等待時間的增加,未來獎賞貶值得就越厲害。經過一系列的研究,在等待時間的增加量和等值金額的貶值度之間,研究人員得出了一個典型的雙曲線方程式。5

 

 


圖1:圖中的曲線表明,延遲得到金錢的時間(等待時間)會造成金錢的價值(等值金額)減少。隨著等待時間的增加,人們主觀上覺得錢的價值減少了。對沖動的人來說,無論等待時間是長還是短,他們都覺得錢的價值會減少。

 

 


正如圖中顯示的那樣,隨著等待時間的增加,與未來獎賞等額的即時金額不斷減少。而減少的趨勢并不是均勻的,而是以雙曲線形式,也就是說,對于同等間隔的兩天時間來說,比如說第4天和第6天,所對應的等值金額的差量就明顯大于第18天和第20天的差量。這就是時間的限制效應:兩個不同的時間段,離我們較近時間段的差量會偏大,離我們較遠時間段的差量則會偏小。時間的限制效應也表現在,我們對今天和明天的差異感知力會強于對明天和后天的差異感知力。


這項為研究理性投資與金融收益及虧損關系進行的實驗,同樣也被應用于心理學領域。與測驗孩子們的棉花糖實驗一樣,這項研究地反映了成年人的行為差異。無論要求等多久,沖動的人為了避免等待,總會愿意接受即時可獲得的少量金額。50歐,由于需要等待才能獲得,因此在那些沖動的人身上貶值得更厲害。對此可能的一種解釋是:或許沖動的人在主觀感受上會覺得需要等待的時間比實際更久,所以他們寧愿選擇即時可獲得的少量金額。這種行為可以很好地定義“沖動型”這一概念,即忽視長遠利益而只看到眼前利益。“沖動型”這一概念可以用來解釋具有注意力缺陷和多動癥的孩子及成人的行為。這些人和其他沖動型群體會使未來高額獎賞大打折扣,他們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等待時間,會滿足于眼前小利(參見圖1)。因此,沖動型的人相對來說目光短淺,他們具有更強的現實導向性。


自然的時間界限


所有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具有一些現實導向性和時間視野上的局限性。未來的事情與近在眼前的事情所具有的價值并不相同。如果讓你選擇,你會參加一個月后將舉辦的派對還是委婉地拒絕。如果派對結束后的第二天有一場考試的話,許多人會出于自制力而選擇拒絕。但是如果時間已經過了一個月,派對即將在今晚舉行,那么這種情況下,人們往往會選擇參加派對,因為派對對他們來說極具誘惑力。所以,只要所預測的事件發生在當下時間域中,這類事件的價值就會有所改變,而當下時間域的長度范圍則會因個人需求而異。6要是人們已是饑渴難耐,那么當下時間域就僅限于幾分鐘或幾小時之間,而它的持續范圍也會因在今天或是在明天而不同。


當下的時間段,往往由于生物鐘固有的節律難以被感知,兩個睡眠時間段可以作為天然的時間界限,位于中間的便是今天。所以,所有今天可能發生的事件都會比明天幾小時內發生的事件更具現實感。在生理學上,明天也是全新的一天。人體內部器官的生物鐘會調整睡眠節律,但其他的體內組織也會在白天發揮作用(參見第四章)。我們在新一天的生理狀態也是全新的,因為此時我們處在白晝波動期的后一階段。


既然有“日節律”,那么同樣也存在“年節律”這一說法,它影響著自然和人類。7這一節律由每年的光照強度和氣溫變化決定,影響人們的情緒和行為。在許多發達的工業國家,室外寒冷的天氣會使受孕率和出生率出現季節性波動,因此,人們使用電燈或暖氣抵抗嚴寒。所謂的季節性情緒紊亂癥或是冬季抑郁癥往往發生在白晝逐漸變短的秋冬之際。周期循環性的季節交替會對自然界產生一定影響(例如植物的生長和果實的成熟),同時也會使動物產生一系列適應性行為(例如冬眠),進而會影響人類的捕獵行為以及農業勞作。但是人們僅在一年時間內,就已制訂了許多社會、政治和經濟方面的計劃,比如考慮了聯邦政府的任職期、年度稅務以及年度國家預算的狀況。晝夜交替現象以及一年中季節性變化的天文現象,影響著地球上的生物進化過程,同時也影響著人類的人生體驗和舉止行為,包括對未來時間的感知力。8農民播種下的種子,一年內便能夠收獲。在未來某一天或是某一年將會發生事件在人們眼中的價值,和近期內將會發生事件的價值大不相同。時間上距離更近的酬勞(在一段時間以內)往往比時間上距離相對較遠的酬勞(在一段時間以外)更易受到人們的青睞。人們對今天(或是今年)和明天(或是明年)這兩者之間的時間差異感,在主觀上會強于對明天(或是明年)和后天(或是后年)這兩者之間的時間差異感。盡管這兩者之間都只相差一天(或是一年),然而主觀上相對于明天(或是明年)的獎賞來說,我們更易偏向于今天(或是今年)的獎賞;相對于后天(或是后年)的獎賞來說,更易偏向于明天(或是明年)的獎賞。因此,受到生理和文化因素影響,人們在判斷眼前某個時間段時,會考慮它是否在自己可接受的日限或是年限范圍內。


被感知的時間


未來某段時間內的事件,如果目前還比較抽象,而且僅限于某種假設時,我們就很少會以情感視角去評價它們,而那些離目前時間距離較近的事件,也就是此時此刻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件,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具體情感機制的評估。9這些即時體驗的事件,在很大程度上會引發生理及情感上的反應,繼而影響個體所做的決定。與我們主題相關的一點,就是觀察人們在面臨選擇時,能否長期地以情感視角去評估。純粹理性,完全不受情感因素影響的事實評估機制,只有靠程序化運行的計算機能夠做到。面對那些無法改變的事件,人們希望通過明天的考試以及終取得好結果,會比僅僅希望去參加派對的愿望帶來更強的情感體驗(或是考試失敗的恐懼)。


這并不意味著以現實為導向不好。美國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從時間洞察力這個理論框架出發,繼續發展以現實為導向這個概念,繼而發現了人們的過去時間洞察力、現在時間洞察力以及未來時間洞察力是各不相同的。通過津巴多和一位同事所修正的問卷,我們對這三種時間洞察力可以有一個大致的印象:通過這項研究我們可以證實,人們的時間導向觀會影響人們的日常行為。10結果顯而易見,以現實為導向的人在日常行為表現上會有顯著差異,他們的生活更為糟糕。他們不僅吸毒,還經常收到超速駕駛的罰單,經常發生沒有任何安全措施的性行為。他們的生活態度看起來非常像20世紀60年代那些搖滾明星所喊出的口號:抓緊時光,縱情歡樂,至死不衰。在那個年代,這句格言中體現出來的生活態度,可以理解為是對當時正盛行的未來時間價值導向以及及時享樂人生觀的一種反映。雖然不能完全相提并論,但這種人生表現與以現實為導向和沖動性這兩個概念緊密相關,在英語中表示為SensatioSeeking,即追求變化和不同的經歷。然而,以現實為導向也是一種力爭高品質生活質量的時間視角。但若這一視角太過狹隘,現在時間洞察力便會暴露出它的弊端。人們無法做到行動自如,因為人們沒有能力擺脫現實的枷鎖,無法為自己謀劃未來。


新的研究顯示,一些具有沖動型精神病的患者對持續時間段顯示出了不穩定的感知力,這或許是造成時間局限性的一個原因,他們以現實為導向的傾向會更加明顯。比如,患有注意力缺陷或多動癥的孩子在短短幾秒內的表現不盡如人意,和其他孩子相比,他們對這段時間的估計更加不準確,且估計結果更多樣化。11因此,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神經心理學家Katya Rubia認為,一般來說,沖動是感知力和運動機能在時間加工方式上的一種阻礙。和普通人相比,沖動型的人會感覺幾秒或是幾分鐘范圍內的時間更漫長。12這些結論完全適用于相對成年人來說更沖動的孩子,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是會抱怨過長的等待時間。13小孩子經常提的問題——“還要等多久”就能反映,他們尚未學會如何準確地感知一段時間,此外他們也尚未正確理解時間這一概念。


根據瑞士心理學家讓•皮亞杰的圖式理論,人們長期以來都認為,孩子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只有到七八歲才能形成,才能對時間做出正確的判斷。新的研究表明,即使外界環境或條件對孩子的影響很大,他們終也一定能夠形成正確的時間決斷力。比如,同樣長的一段時間,孩子們就會覺得搬重物所花的時間比搬積木塊所花的時間長。和成年人相比,孩子們的判斷更易受到外界干擾。而影響孩子時間決斷力大的一個因素,則是他們的注意力尚未完全形成。14孩子們并不能持續地專注于某一項任務。直到8歲以后,孩子們才能形成時間判斷力以及更集中的注意力。


與孩子們常常會問“還要多久時間”這一問題相類似,年輕人經常會有的一種感覺就是:時間過得太慢了。在棉花糖實驗中,根據研究人員的觀點,等待時間必定會產生高額成本,從而導致未來獎賞貶值。15


當然,沖動與自制是人類起源之初便有的本性。猶太基督教徒認為,他們之所以有原罪,是因為亞當和夏娃經受不住蛇的誘惑,吃了能使人明白是非善惡的禁果。根據《圣經》的內容,這一長期的懲罰會影響到人類的后代。由于延遲滿足能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我們依舊會聽取父母和老師的諄諄教誨。而現在人們對科學家持有的論斷“人們只有不斷地延遲個人的需求,才能成就完美人生”提出了質疑。在這一問題上,另一項研究表明,做出自我控制這一行為決定所產生的遺憾,會比決定專心致志地從事一項研究所帶來的遺憾更強烈,并會持續得更久。16一個學生若錯過了派對(如果其他所有的同學都參加了,并且往后幾天一直在談論派對的場景),或是無法赴約了,那么對此的遺憾或許會持續好幾年。雖然在通常情況下,經過一夜的狂歡,心中的喜悅并不會持續很久。做出決定之后的個體主觀心理,不僅會影響未來成就,也會影響人們過度強調的未來時間洞察力以及生活質量。所以要想擁有心滿意足的生活,自身一定要具備一種享樂能力,比如,愿意和朋友們一起度過晚上的時光。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