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他們在島嶼寫作】第二系列典藏版:我城(藍光+DVD+作家小傳)
滿額折

【他們在島嶼寫作】第二系列典藏版:我城(藍光+DVD+作家小傳)

定  價:NT$ 580 元
優惠價:90522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7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七位文壇大家,七位中新世代導演
跨越海峽,連結臺灣、香港兩座島嶼
紀錄二十世紀大歷史的變遷,戰亂,離散與聚首
再掀華人文學創作最燦爛的篇章
劉以鬯、洛夫、瘂弦、林文月、白先勇、西西、也斯
藍光版+DVD版+作家小傳書籍完整典藏

《他們在島嶼寫作》電影計畫試圖以紀錄片影像為媒介,導演的電影風格語言為引路人,將重要華文文學家以電影文本的形式,紀錄下文學大家的重要記錄的同時,介紹給下一代的讀者。

我們的重點不僅止於保存,更希望展現作家及其作品在世代交接的歷史過程中,是如何傳遞出令人感動的力量,成為一世代的文學文化資產。如此以來,這些文學才有可能永留人心,如火炬不朽不滅,重燃出新一波的書寫復興。

繼2011年推出六位以臺灣為主的文壇大家,《他們在島嶼寫作》第二系列這次跨越海峽、連結另一座島嶼香港,由七位中新世代精銳導演鄧勇星、齊怡、劉佩怡、王婉柔、陳懷恩、陳果、黃勁輝,以電影的語言,重新詮釋紀錄台港七位重要的文學大師:劉以鬯、洛夫、瘂弦、林文月、白先勇、西西、也斯,生命與創作的歷程。

★《我城》2015香港電影節觀摩片
◆ 西西:《我城》My City
才女西西自五○年代起開始寫作,作品涵蓋詩、影評、劇本、小說、散文、以及百科全書式的圖文創新書寫。半世紀以來創作不輟,駕馭自如文字後頭,始終保持自在的天真與洞見。
導演陳果隨著西西作品裏的視野,描繪作家的寫作生活:土瓜灣的家、散步的社區、童年的花墟、馬頭角碼頭、美麗大廈、天台上的曬衣架與天線、即將消失的照相館與冰室……西西多樣的文體結構及敏銳的城市洞察,隨著鏡頭推拉、搖攀、碎剪及拼貼,一一在影像敘事中或隱或顯、眷戀且多義地表現出來。
當片中奇特的人型布偶:長頸女子、熊男子意味深長地相會與凝視,隱喻作家筆下人物永恆存在於香港街巷,當城裏的老店一家家消失,文學裏的情感與探觸,便成為映照現實的永恆。

推薦人
林懷民(雲門舞集創辦人、藝術總監)
陳芳明(政治大學台文所所長、作家)
張艾嘉(台北金馬影展執委會主席、導演)
楊 照(作家)
曹瑞原(導演)
馬世芳(廣播人、作家)
————聯名推薦

本商品包含:
► 電影藍光版1部
► 電影DVD版1部
► 作家小傳1本 

光碟基本資訊:
► 類別:藍光 / DVD
► 級別:普遍級
► 區碼:全區
► 螢幕比例:16:9a
► 字幕:繁體中文、英文
► 語言發音:華語及粵語發音
► 影音格式:無杜比

作者簡介

目宿媒體於2009年成立,「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為目宿的重點作品。未來將持續聚焦於文學、社會、文化等多面向議題,陸續發掘紀錄題材,以好的故事與影像,紀錄並推廣值得被傳唱的人、事、 物,並透過紀錄影片,深入探討每一個題材的文化深層意義。

目次

藍光 / DVD光碟:
◆ 西西:《我城》My City(導演 /陳果)
電影本片─121分鐘
電影花絮─76分鐘 (含幕後花絮與未收錄片段)

作家小傳書籍:
總序
作家簡介
重要事件年表
作品書影
作品選讀

書摘/試閱

【序】文學家在哪裡,文學就在哪裡
二○一二年二月,冬風正颯,「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一的六部紀錄電影DVD典藏版,在臺北國際書展上正式面世。每位作家除了電影正片,還包含未收錄訪談、工作人員談創作過程的幕後花絮,以及一本作家小傳的紙本介紹。六位作家,十二片DVD,六本小書,整套DVD拿在手上的實質重量,正代表了我們對於完整呈現􁻧他們在島嶼寫作􁻨的歷史價值。

時隔五年,系列二的典藏版又即將在二○一七年冬日的臺北國際書展推出。這五年內,我們除了帶著系列一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中國各大重要城市巡迴放映,也讓影片前進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英國、美國、法國等地,或受邀影展,或洽談合作進行推廣。於此同時,我們仍不敢停下腳步,陸續拍攝了系列二的七位文學大家,記錄他們的生命和作品,並在臺灣與香港的戲院盛大上映。接著,再度花費一年時間,堅持製作收錄完整幕後花絮的系列二藍光及DVD光碟—這一切宛若手工藝的雕磨過程雖然艱難,但支撐大家繼續前行的動力,除了各地放映後產生的熱烈迴響外,一波波「詩歌復興」、「文學與電影」的相關討論與活動遍地開花。這些鼓勵是我們始料未及,卻又由衷開心的事。是的,我們始終未忘初心,總是希冀將文學的美好與感動以不同媒介和語言再度與更多人分享, 讓文學家的生命厚度與歷史故事,繼續在觀眾與讀者之間躍動與流傳。

他者記憶建構如此困難,希冀以紀錄片形式還原歷史、或呈現文學之細緻優美是否障礙重重?作家們自塵封書櫃抽屜翻出斑駁照片,浮光掠影僅僅定格曾經瞬間;口述過往之黯啞微音,時而模糊細不可測、時而歷歷在目擲地有聲—但唯有「當下」如此真實。影像記錄的本身,便是導演與作家們共寫記憶的過程。導演從作家作品中吸吮養分、互相激盪,進而轉化為電影敘事。這曾經交疊的共時,對每一位導演與工作團隊而言,都是生命中難以抹滅的記憶。或於創作上的突破與成長,或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與信任。這過程有時又令人焦急,宛若與時間賽跑。二○一四年,詩人周夢蝶離我們而去,我們悲痛之餘卻又深感幸運,曾經留下詩人生命中最後一段日子的珍貴身影。

「幸好有島嶼寫作。」這樣的聲音自遠方傳來,我們的肩膀上便多了一份歷史使命的重量。除了周夢蝶,這幾年來,商禽、葉泥、辛鬱等受訪者相繼辭世,曾幫助系列一香港宣傳的也斯,其音聲也成絕響。我們兢兢業業,懷抱著對「今日當下,明日歷史」的責任感,繼續扛起攝影機。力揚風帆, 跨海而行。希冀繞渡海上女妖的迷惑與紛擾,直直向各座矗立世界的文學島嶼航行。

是的,「他們在島嶼寫作」。島嶼從地理上的疆界、海與陸的實質分野擴而大之。對系列二來說,「文學」才是那一座座傲視世界的島嶼,「他們」 在不同的文學版圖上投注下青春、時間、創造力與愛,我們謙卑地穿梭航行其中,希冀在袤大的時光汪洋中記錄下他們的此時此刻。以我們緩慢微小卻堅定向前的力量,一步一步,向更多觀眾與讀者,拼構出文學版圖的樣貌。

而這一切都從臺灣出發。一如文學,從來就不是單一地、點狀地橫空出世。系列二,我們繞行至香港,看《1918》(年)出生、至今已九十八歲的劉以鬯如何立足於香港彈丸之地,影響二十年後的西西,建構小說魔幻時空書寫《我城》、影響三十年後的也斯,輕靈連結文化藝術與文學《東西》; 而在當年跨越地域限囿,率先讓香港文字渡海而行在臺灣進行出版,仰賴詩人編輯瘂弦的穿針引線,編織《如歌的行板》;同期,詩人洛夫以超現實主義書寫戰爭,為華文世界打開文學視野奇觀,深層脈流《無岸之河》;《讀中文系的人》林文月更是以女性細膩優雅的筆調,寫上海、寫京都、寫臺灣;定居美國的白先勇,將真情摯意放在小說裡、崑曲中,其繁花盛茂風景,《奼紫嫣紅開遍》。

文學之自由從來不受疆界束縛,文學家在哪裡,文學就在哪裡。系列二,我們亦步亦趨,跟隨我們摯愛文學家們的步伐,攝影機從臺灣出發, 遍及香港土瓜灣、加拿大溫哥華、美國聖塔芭芭拉、日本京都、中國湖南衡陽、廣西桂林、河南南陽等地。他們帶著筆與探索世界的眼光,書寫、旅行、居住、生活,他們的心靈容納世界萬物,其美好富足,我們也不敢停下。

「我曾暗自希望,把書寫的人書寫的事都記錄下來,代代相傳。如今一系列『他們在島嶼寫作』的文學紀錄片,就是在做這件事。」本計劃善意的出資者童子賢先生,多年前曾經這樣寫過這段話。而多年後,我們的理想與初心,也從未改變過。如果說,戲院上映是以一種最尊重電影、尊重記錄者的盛重形式,傳播書寫的事,那麼藍光及DVD典藏版的製作與發行,是為了打破時間與地理的限制,無遠弗屆,代代相傳。

寫在系列二藍光及DVD典藏版出版上市之前。乘風破浪,我們仍會繼續向更多島嶼前航。



【內文試閱】
像西西這樣的一個豐富女子
西西(一九三八年~),原名張彥,一九三八年生於上海,祖籍為廣東中山縣。西西的筆名由來,從她的《像我這樣一個女子》代序〈造房子〉中,有所說明,這是從她最喜歡的遊戲「跳格子」來的,人跳到格子裡,雙腳與格子就成了一個立體象形的文字「西」。
西西在上海讀小學,一九五〇年隨父母定居香港,就讀協恩中學,本來為中文部,中學四年級後轉為英文部。西西的父親任職九龍巴士當稽查員,此外,也一直兼任甲組足球隊教練與裁判員,西西在香港的早年生活頗為艱難,有時會為書籍、制服等問題發愁。一九五七年,進入葛量洪教育學院,畢業後成為教師,執教於官立小學。
西西早慧,中學時已開始投稿。最早的作品發表於五〇年代的《人人文學》,是一首十四行新詩。中學三年級,她參加雲碧琳主編的《學友》,越級得到高年級組首獎。成為教師後,她長期在各種報章、雜誌寫作專欄,無論是童話專欄、電影專欄、閱讀專欄、還是談音樂專欄都難不倒她,加上父親的影響,還有專談看世界盃足球賽的〈西西看足球〉(明報)專欄。無論是新詩、小說、散文還是翻譯,西西都能涉獵並創作,六〇年代她也寫過電影劇本,如《黛綠年華》(秦劍執導)、《窗》(龍剛執導)等,也寫影評,是香港製作實驗電影的元老之一,也是作品豐富的作家。
一九七九年,西西從教壇退休,從此專心讀書寫作,也到過不少地方旅行,
培養了她在藝術方面的領悟,甚至也將隨筆集結成書,如《看房子──西西的奇趣建築之旅Ι》(洪範,二〇〇八年)。
一九八三年,台灣聯合報副刊轉載她在《素葉文學》發表的〈像我這樣一個女子〉,正式展開了她在台灣的文學旅程,〈像我這樣一個女子〉並獲得聯合報第八屆小說獎之聯副短篇小說推薦獎。一九八八年,〈致西緒福斯〉再度獲得聯合報第十屆小說獎的同獎項,顯見她在小說上的造詣。西西曾得美國愛荷華大學之邀,以作家身份參加「國際寫作計劃」,但她認為機會應該要留給香港的年輕作家,所以婉拒。
一九八九年,西西因癌症入院,幸而康復,近年因手術後遺症,只能改以左手寫作,但其仍持續筆耕不輟,到二〇一六年仍有作品《試寫室》出版,西西除了有蒐集娃娃屋的嗜好,二〇〇五年來,因興趣與右手物理治療之故,喜歡手製布娃娃、熊玩偶,並將手藝筆記集錄於二〇〇九年出版的《縫熊志》中。

影響我城一代青年
西西的代表作品有長篇小說《我城》(香港素葉,一九七九年)、《哨鹿》(香港素葉,一九八二年)、《哀悼乳房》(洪範,一九九二年)、《飛氊》(香港素葉,一九九六年),短篇小說集《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洪範,一九八四年),散文《花木欄》(洪範,一九九〇年)、《縫熊志》(洪範,二〇〇九年)以及新詩《西西詩集》(洪範,二〇〇〇年)等,著作有四十餘本,是相當多產的作家。
其中《我城》更是影響了一代香港青年,《我城》版本眾多,以一九九九年的洪範版最完整。書中的主角是中學會考畢業生阿果,以及他身邊的人們所編織出的香港故事,西西以自身活潑、愉快的筆調,勾勒出彷彿是無憂無慮的小城故事,但細細品味,就會發現七〇年代的香港,面臨著社會轉型、蟄伏的困頓,種種現實等著年輕人去面對體驗。但故事結尾仍不脫西西式的樂觀與溫暖,西西告訴主角、也告訴讀者,不要放棄希望,困難一定能被解決:「你們年輕,你們可以依你們的理想來創造美麗的新世界。」
而〈像我這樣一個女子〉則是一篇獨白,一個懷有秘密的女子,坐在咖啡室等待男友的到來。她相信若告訴了男友,她的職業秘密的話,男友一定會跟她分手,她想著兩人一路以來的感情,看著男友快樂地抱著一束花推門走進,可是她卻覺得,這是一個不祥的預兆:「在我們這個行業之中,花朵,就是訣別的意思。」女主角的口吻自然,卻讓人感到心碎與毛骨悚然,這是西西文字鋪陳的厲害之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52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