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唐朝這樣讀還真有趣
滿額折

唐朝這樣讀還真有趣

定  價:NT$ 320 元
優惠價:90288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2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以唐朝正史為經,以歷史事件為緯,期間穿插種種膾炙人口的奇人軼事以及民間傳說,力求幫助讀者在故事中細品歷史,在文化中追問當下,在文學中透視人生。
唐高祖李淵酒後因美人計被迫叛隋!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是救駕有功還是逼宮?
大唐王朝盛極一時,女皇帝武則天傲視群雄!
女禍不止,唐朝皇帝被老婆女兒聯手毒死!
名將輩出,東滅高句麗西平吐蕃,打得突厥逃到歐洲稱威!
安史之亂,楊貴妃未死於馬嵬驛,遁走美洲或日本?
唐末黃巢作亂食人八千萬,狗屁倒灶之事從未停歇!

作者簡介

一九八○年代出生,祖籍遼寧,現居北京。
酷愛文學,工作之餘筆耕不綴,縱橫文史兩界,筆法通靈剔透,風格詭譎多變。其歷史作品,極具歷史現場感和身份帶入感,帶領讀者進入歷史的每個瞬間,從中領略歷史的多面性與隱秘性。著有《說三國,談管理,控全局》。

【前 言】
這是中國歷史的巔峰王朝,以前所未有的繁榮與輝煌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唐朝三百年,其間交織著政治的博弈、燦爛的文化、鐵血的浪漫,雖然昔日的繁華早已不在,邊關的笛聲業已消沉,但唐朝的榮光依然照耀著我們。
有唐一代,奇人輩出,逸事不斷,至今影視作品中還時時上演著關於他們的種種傳說。在大唐近三百年的歷史中,發生過太多讓人津津樂道的故事,承載著大唐帝國的滄桑和輝煌。回望大唐,讓我們感動和驚奇。
唐王朝如何崛起於隋末混戰的亂世之中,為何又由強盛轉向衰落,最終消亡?
在唐王朝近三百年的歷史中,上演了多少或驚心動魄,或殘酷慘烈,或可歌可泣,或令人髮指的故事?
位重權高的帝王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內幕?龐大而複雜的後宮,那些粉黛佳麗,都在做著什麼事呢?看似貴不可攀的皇子公主們真的活得驕傲嗎?身份低賤的太監宮女們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又使過怎樣的心機,進行過怎樣的抗爭和努力呢?在猶如大染缸的官場裡,那些王侯將相們上演了什麼樣的故事呢?
本書從隋朝開始衰亡寫起,通過還原歷史細節,將盛世唐朝那些有趣的事兒娓娓道來,既呈現出恢宏大氣的大歷史觀,又在不經意間勾勒出大歷史中的歷史細節,獨具慧眼地把唐朝的縱橫面一併展現在我們面前,將唐朝最真實的人和事還原到人們面前。這是有點不一樣的唐朝,有些不一樣的歷史!
本書以唐朝正史為經,以歷史事件為緯,期間穿插種種膾炙人口的奇人軼事以及民間傳說,力求幫助讀者在故事中細品歷史,在文化中追問當下,在文學中透視人生。這是一本有趣的歷史書,在風趣中不失深度,幽默中更顯深沉。

目次

第一章‧太原起兵
第二章‧天下歸一
第三章‧兄弟相殘
第四章‧威加海內
第五章‧武后奪宮
第六章‧明皇興唐
第七章‧盛世危情
第八章‧削平大亂
第九章‧日薄西山
第十章‧亂世再現

書摘/試閱

李世民心裡的「鬼」
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一生中最為重大的轉捩點,它將李世民一舉推上了大唐帝國的權力巔峰,同時也將他推上了一個彪炳千秋的歷史制高點。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這個骨肉相殘的悲劇事件無疑也使他背上了一個沉重的道德包袱──終其一生,李世民也未能真正擺脫玄武門之變留下的心理陰影。
有民間傳說,李世民即位後,有一段時間睡眠非常不好,晚上睡覺常常聽到臥房外邊拋磚擲瓦,鬼魅呼叫,弄得後宮夜夜不寧。他有一段時間經常做噩夢,夢到自己的哥哥和弟弟帶著妖魔鬼怪來殺他,心中十分害怕,夜間難以入眠,於是讓手下兩員大將秦叔寶和尉遲恭手持兵器站在門前站崗,這樣便能夠安心入睡。可時間長了,兩員大將長期夜不能寐,最後雙雙病倒,李世民只得命人將他們的形象畫在紙上,貼在門上,用來震懾妖魔鬼怪,這就是門神的由來。
也有史料記載,李世民曾干預初唐歷史的編纂。
進而言之,就是李世民很想看一看自己當年的所作所為,在史官筆下究竟是一副什麼模樣。為此,當玄武門之變已經過去了十幾年後,李世民終於還是抑制不住內心的強烈衝動,向當時負責編纂起居注的褚遂良發出了試探。
貞觀十三年(六三九年),褚遂良為諫議大夫,兼知起居注。太宗問曰:「卿比知起居,書何等事?大抵於人君得觀見否?朕欲見此注記者,將卻觀所為得失以自警戒耳。」
遂良曰:「今之起居,古之左、右史,以記人君言行,善惡畢書,庶幾人主不為非法,不聞帝王躬自觀史。」
太宗曰:「朕有不善,卿必記耶?」
遂良曰:「臣聞守道不如守官,臣職當載筆,何不書之?」
黃門侍郎劉洎進曰:「人君有過失,如日月之蝕,人皆見之。設令遂良不記,天下之人皆記之矣。」(《貞觀政要》卷七)
李世民打算調閱起居注的理由是「觀所為得失,以自警戒」,聽上去很是冠冕堂皇,也與他在貞觀時代的種種嘉言懿行頗為吻合,可是褚遂良知道──天子的動機絕非如此單純!退一步說,就算天子的出發點真的是要「以自警戒」,褚遂良也不願輕易放棄史官的原則。所以,他毫不客氣地拒絕了天子的要求,說:「從沒聽說有哪個帝王親自觀史的。」
李世民碰了釘子,但他還是不甘心地追問了一句:「我有不善的地方,你也記嗎?」這句話實際上已經很露骨了,如果換成哪個沒有原則的史官,這時候估計就會見風使舵,乖乖把起居注交出去了,可是褚遂良卻仍舊硬梆梆地說:「臣的職責就是這個,幹嘛不記?」而黃門侍郎劉洎則更不客氣,他說:「人君要是犯了錯誤,就算遂良不記,天下人也會記!」
這次的試探雖然失敗了,但是李世民並沒有放棄。短短一年之後,他就再次向大臣提出要觀「當代國史」。這一次,他不再找褚遂良了,而是直接找了當時的宰相、尚書左僕射房玄齡。
李世民這次還是那套說辭,可是在聽到房玄齡依舊給出那個讓他很不愉快的答覆後,他就不再用試探和商量的口吻了,而是直接向房玄齡下了命令:「卿可撰錄進來。」在這種情況下,房玄齡如果執意不給就等於是抗旨了。迫於無奈,房玄齡只好就範。結果不出人們所料,李世民想看的正是「六月四日事」。
看完有關玄武門之變的原始版本後,李世民顯得很不滿意,命房玄齡加以修改,並且對修改工作提出了上面那段「指導性意見」。這段話非常著名,被後世史家在眾多著作中廣為徵引,同時也被普遍視為李世民篡改史書的確鑿證據。
貞觀十七年(六四三年),唐太宗李世民看了一本古籍中的一篇文章後,內心某個隱秘的角落忽然被觸痛,於是潸然淚下、悲泣良久。他動情地對身邊的侍臣說:「人情之至痛者,莫過乎喪親(父母)也。……朕昨見徐幹(東漢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中論‧復三年喪》篇,義理甚深,恨不早見此書。所行大疏略,但知自咎自責,追悔何及?」(《貞觀政要》卷六)
李世民說的「所行大疏略」,意思是高祖李淵逝世時,他所行的喪禮過於粗疏簡略,未盡到人子之孝,因此深感愧疚和自責,追悔莫及。
也怪不得李世民會感到痛心愧悔,因為對待高祖的身後事,他的許多做法的確有不盡如人意之處。比如埋葬高祖的獻陵在規格上就比埋葬長孫皇后(包括逝世後的太宗本人)的昭陵要遜色得多。獻陵是「堆土成陵」,規模和氣勢十分有限;而昭陵則是「因山為陵」,規模浩大、氣勢宏偉。高祖安葬後,李世民也並未流露出應有的思念之情,而對長孫皇后則是情深意長、無比懷念,曾「於苑中作層觀,以望昭陵」(《資治通鑑》卷一九四),結果立刻遭到魏徵的暗諷和譏刺。
而時隔多年之後,李世民突然對父親流露出的這種懺悔和內疚之情,難道僅僅是因為自己在高祖身後沒有盡到孝道嗎?在高祖李淵生前,李世民又做得如何呢?之所以會有如此強烈的愧悔,是否跟武德九年(六二六年)的玄武門之變有關呢?
或者我們可以換一個方式追問:在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清晨,當李世民在玄武門前一舉除掉太子和齊王之後,當守門禁軍與東宮齊王衛隊激戰正酣的時候,太極宮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是否真如史書所載,李淵和近臣們正悠然自得地「泛舟海池」,沉浸在一片詩情畫意之中,對宮門前正在發生的慘烈廝殺一無所知?是否直到尉遲敬德滿身血跡、「擐甲持矛」地前來「宿衛」,李淵和一幫近臣才如夢初醒?
事實上,六月四日高祖李淵「泛舟海池」的這一幕,歷來備受後世史家的強烈質疑。
關於這個隱藏最深的真相,一部一千年後重現人間的敦煌殘卷,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們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西元一九○○年,敦煌莫高窟的藏經洞被意外發現,消息震驚中外,可是清政府並未對此採取任何保護措施。於是隨後的幾年裡,一批又一批價值不可估量的古代文獻被西方的探險家和文物掠奪者陸續盜運到了歐洲。在斯坦因(匈牙利人,後加入英國籍)盜走的文獻中,有一部被冠以編號S.2630的敦煌寫本,內容就涉及了唐太宗和玄武門之變。王國維先生是中國第一個研究這份文獻的學者,將其命名為《唐太宗入冥記》。這份文獻雖然只是唐代的民間話本,算不上正規史料,而且作者已不可考,但是裡面透露的某些訊息卻至關重要,非常值得我們關注。
大概的意思是:玄武門事變以後,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鬼魂不散,到冥世閻王殿告狀,最後閻王決定抓李世民的靈魂來冥世與李建成等對質。其中,有一個冥世的判官叫做崔子玉,他是輔陽縣縣尉,一個往來於人間與冥世的人。他看到自己的皇帝來到冥世,知道升官的機會到了。他開始跟唐太宗討價還價,唐太宗不得已只好跟他搞交易。崔子玉說可以替唐太宗回答問題,但需要唐太宗給他報酬。回答什麼問題呢?即「武德七年(玄武門事變發生在武德九年,小說作七年),為什麼殺兄弟於前殿,囚慈父於後宮」。唐太宗一看這個問題,立刻傻了,「悶悶不已,如杵中心」,心中像長了塊木頭。他說回答不了。最後,崔子玉替唐太宗回答了這個問題,大約是大義滅親之類,於是李世民給了他一個蒲州刺史兼任河北二十四州採訪使的大官。小說中,唐太宗的靈魂戰戰兢兢,因為心中有鬼。最後不得不接受崔子玉的敲詐,順利通過冥世的拷問。
在這個故事中,崔子玉提的那個問題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價值的一個訊息。其中,「殺兄弟於前殿」遍見正史記載,而且李世民本人對此也直言不諱,所以並不稀奇;真正讓李世民感到難以啟齒、同時也讓我們感到非同小可的是後面的六個字──「囚慈父於後宮」。
很顯然,這是一個被所有官修正史一律遮蔽掉的訊息。
這個小說的創作年代不清楚,但肯定屬於唐代,小說應該是經過了多人不同時期的修改,大概在武則天時期已經成形。其中,小說認為李世民有罪。其中特別清楚地說到他「囚慈父於後宮」。可見,早在唐朝就有這種李世民囚禁父皇的說法。
如果用這種觀點來看玄武門之變後尉遲敬德出現在高祖李淵面前的一幕,意味就深遠了……然而,就算這樣的說法淵源有自,可是畢竟屬於民間傳聞,何況《唐太宗入冥記》也只有這語焉不詳的六個字,除此之外我們什麼都看不到。
玄武門兵變,可以說是李世民非法取得了皇位,有人說這是李世民當政一生的污點,在正統的文化觀點來看,確實如此,但李世民畢竟征戰一生,絕不是引勁待戳之輩,首先是要活著,奪皇位不過是摟草打兔子,所以,他的皇位是被逼出來的,逼出來一位歷史明君,逼出來一個貞觀盛世,也逼出來了李唐三百年的基業。靠的是李世民的智慧,還有鐵血手腕與果敢。
如今,再探討是否囚禁過李淵,沒有多大意義,弒兄已足夠李世民喝一壺的。可這在一定程度,似乎又摻雜了許多李世民的不情願,誰讓他李世民是個不甘寂寞的人,他要實現他的理想,就只有按照命運的安排。從史料上來看,李世民對此事也一直耿耿於懷,一輩了沒有真正原諒自己,他終究不是楊廣之流,不然不會有貞觀之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88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