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十字軍的故事(全四冊)(簡體書)
滿額折

十字軍的故事(全四冊)(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48 元
定  價:NT$ 888 元
優惠價:87773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世紀的晚鐘,文藝復興的黎明。

當人們試圖一舉解決各種難題時,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就是發動一場戰爭。

 

很久以前,一支基督徒組成的軍隊從歐洲出發前往亞洲。他們的目標是心中的聖地耶路撒冷,同時以上帝的名義討伐伊斯蘭世界。這支以十字為標誌聚集的軍隊一路向東,沿途攻城掠地,屠殺異教徒,一將功成萬骨枯。另一方面信仰伊斯蘭教的中亞諸國面對戰火奮起反抗,捍衛家園。近200年的血與火澆灌了文明之花,抹不去的痛苦記憶留在歷史中。

 

當人心中僅有的正義只有上帝的期望時, 發動一場戰爭便成為正義的了。而當上帝的意志退居其後, 便只有“正義戰爭” 留存下來。如果人心裏只希望留下“正義”, 那麼最後留存下來的, 也就只有“正義”。而這最後一點, 大概就是20 世紀以來風起雲湧, 到如今的21世紀依然橫行於世的戰爭中,不論發起的一方也好,被動應戰的一方也好,正義一方也好,非正義一方也好,給人類帶來痛苦的根源吧。

十字軍是一個歐洲從黑暗孤立的時代走向開放的現代的起點。這裏有騎士精神的浪漫和對信仰的虔誠,也有戰爭的殘酷和利益糾葛下人性的墮落。如果你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啃大部頭的學術著作,《羅馬人的故事》作者塩野七生的新作《十字軍的故事》是一個完美的選擇塩野七生擅長將歷史化繁為簡,抓住一段歷史的精髓,同時充滿對現實的關懷和反思。

作者簡介

鹽野七生,日本熱門歷史作家之一。1937年出生於日本,16歲時讀荷馬的《伊利亞特》,從此被一個與日本社會截然不同的世界所吸引。大學主修哲學,26歲遊學義大利兩年,回日後不久毅然出走,再赴義大利,一住至今。在義大利,鹽野七生因一個偶然的機會開始歷史寫作,於是一寫就寫了50年。其代表作有《羅馬人的故事》《羅馬滅亡後的地中海世界》等。

曾獲獎項:

•1993年獲第6屆“新潮文藝獎”

•1999年獲第2屆“司馬遼太郎獎”

•2001年獲土木學會“出版文化獎”

•2006年獲第41屆“書店新風獎”

•2000年獲頒義大利“國家勳章”

•2001年被日本文部省評為“文化功勳人物”

•2005年獲日本“紫綬勳章”

•2007年被日本文部科學省認定為“文化功勞者”

名人/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一、中世紀的晚鐘,文藝復興的黎明,引領下一個時代的生機和繁榮

十字軍東征為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傷痛,但200年的戰火引起人們對自身的反思,中世紀宗教對人性的枷鎖開始鬆動;伊斯蘭世界為抗擊外敵逐漸統一而強大。另一方面,伴隨著戰爭,東西方的商品和文化也開始交融互通,文藝復興即將到來。

 

二、深入淺出,既是歷史著作,也是通俗讀物。

俞敏洪曾說,鹽野七生的歷史作品不帶有意識形態性,讓故事與評價結合,所有的年代、人物都經過論證考察,因此不具備虛構性,但是還保留了可讀性。閱讀此書將是一種令人非常滿足的體驗。

 

三、套裝附贈超值《十字軍的故事》多雷插圖乾貨版。

《十字軍的故事》套裝特別定制的圖文乾貨版,法國插畫家多雷100幅震撼插圖大幅印刷,配以《十字軍的故事》作者鹽野七生寫作的乾貨精華文字,閱讀輕鬆,既可以欣賞精美的圖片,又可以快速瞭解十字軍的故事。

 

四、兩款設計精美的函套隨機發售。

外包精美函套。採用聖約翰騎士團版(紅)和聖殿騎士團版(白)雙色函套雙版本設計,賦予書封更多的內涵和選擇。

 

名人推薦

"日本只有歷史研究和歷史小說。但鹽野七生卻走了兩者中間的一條路。

——日本歷史小說巨匠 司馬遼太郎

 

鹽野七生寫得時候特別有意思,她越往後走越自如,像聊天一樣。

——原央視《經濟半小時》主持人 曲向東

 

一個女性在寫《羅馬人的故事》的時候,寫出了男人寫不出的氣魄和壯烈來。

——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 俞敏洪

 

歷史在她筆下如同緩緩展開的色彩斑斕的巨幅油畫,栩栩如生又冷靜透徹。鹽野七生的這些分析讓我非常受啟發。

──萬科集團董事長 王石

 

這是一本歷史,也是一本遊記,還是一本政論,更是一本優美的散文集。日本女作家鹽野七生就這樣讓我銘記在心。

——中國金融博物館理事長 王巍

目次

目錄

第一冊

第一章 “這是神所期望的”

“卡諾薩之辱”

呼籲“聖戰”

十字軍的誕生

隱士皮埃爾

“貧民十字軍”

諸侯們

圖盧茲伯爵雷蒙·德·聖吉爾

洛林公爵戈德弗魯瓦·德·布永

普利亞公爵波埃蒙多·迪·阿爾塔維拉

 

第二章 向君士坦丁堡進軍

“貧民十字軍”的命運

諸侯們接踵而至

皇帝阿萊西奧斯一世的企圖

 

第三章 踏上通往安條克的長路

“法蘭克人”

攻佔尼西亞

多利留姆之戰

陶魯斯山脈

奪取埃德薩

教皇烏爾班二世雪恥

 

第四章 安條克攻防戰

敘利亞的穆斯林領主們

十字軍抵達安條克並佈陣

食物的匱乏

埃及來的使節

塞爾柱突厥人來了

波埃蒙多的計謀

攻陷安條克

突厥軍隊到來並圍困安條克

神聖之槍

十字軍出戰突厥人

安條克究竟落入誰手?

主教阿德馬爾之死

人肉事件

 

第五章 通往耶路撒冷的道路

從敘利亞到巴勒斯坦

“火的試煉”

十字軍合流

巴勒斯坦的狀況

 

第六章 聖城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圍城戰

水的匱乏

建造攻城塔

收復耶路撒冷

“基督的守墓人”

埃及軍隊來犯

新任教皇代表上任

波埃蒙多和鮑德溫的朝聖之旅

活躍的丹克雷迪

戈德弗魯瓦的征服行動

義大利的經濟人

戈德弗魯瓦之死

波埃蒙多被俘

 

第七章 十字軍國家的建立

鮑德溫即位耶路撒冷國王

年輕一代的十字軍

波埃蒙多的回歸

聖吉爾的作戰

波埃蒙多重返西歐

落入陷阱

“奇妙的戰爭”

青年之死

鮑德溫之死

第一代十字軍的退場

 

 

第二冊

第一章 守成的時代

十字軍的第二代

聖殿騎士團的誕生

聖約翰騎士團的轉變

鮑德溫二世

十字軍中的女性

法國來的耶路撒冷國王

城堡

 

第二章 穆斯林開始反擊

埃德薩的陷落

修士貝爾納

第二次十字軍

通往聖地的道路

進軍大馬士革

撤退

深刻的影響

努拉丁的登場

十字軍國家的實際情況

大地震

拜占庭式外交

海軍力量=制海權

兩次十字軍之間的歲月

宗教騎士團

聖殿騎士團

醫院騎士團

十字軍時代的城堡

中世紀的經濟人

海軍力量

居留區

商館

溫和的穆斯林

 

第三章 薩拉丁登場

遜尼派與什葉派

法蒂瑪王朝的滅亡

新十字軍的企圖與挫折

青年薩拉丁

麻風病國王鮑德溫四世

統一伊斯蘭世界的漫長歷程

鮑德溫四世的最終戰役

“抽大麻的男人們”

“解鎖的狗”

 

第四章 武力吉哈德之年

哈丁戰役

勝者與敗者

伊柏蘭的巴里安

耶路撒冷之戰

男人間的對決

耶路撒冷再次落入穆斯林之手

 

 

第三冊

第一章 獅心王理查與第三次十字軍

聖城失守

英格蘭

法國

理查與菲力浦

“紅鬍子”皇帝

推羅之戰

蒙費拉特侯爵康拉德

阿克之戰

薩拉丁參戰

前方與後方的敵人

“紅鬍子”之死

兩位年輕的國王

賽普勒斯島

進入戰場

成功奪回阿克

法國國王回國

條頓騎士團的誕生

獅心理查與薩拉丁的對決

第一次對決:阿爾蘇夫

戰鬥結束

收復雅法

通往聖城之路

嚴酷的現實

勇往直前

得知母國的糟糕情勢

右手持劍,左手……

第二次對決:雅法

講和的決定

薩拉丁評價理查

理查最後的命運

 

第二章 威尼斯共和國與第四次十字軍

秀才教皇的登場

元首丹多洛

蘇丹阿拉迪爾

年輕的法國諸侯們

“海都”

威尼斯參戰

在法國

在威尼斯集結

出陣

攻佔紮拉

拜占庭皇子

行軍目標的變更

攻佔君士坦丁堡

拉丁帝國

地中海女王

 

第三章 羅馬教廷與第五次十字軍

聖地的情況

少年十字軍

國王們並未行動

教皇的代表佩拉約

達米埃塔

阿西西的方濟各

議和提案(一)

議和提案(二)

第五次十字軍宣告結束

 

第四章 腓特烈皇帝與第六次十字軍

南方的島嶼西西里

皇帝就任

何時遠征?

撒拉森人的居留地

那不勒斯大學

薩勒諾醫學院

耶路撒冷國王

與敵人接觸

教皇格裏高利

第一次絕罰

第二次絕罰

出發

到達阿克

再次接觸

從特拉維夫到加沙

締結和約

在反對的漩渦中

訪問聖城

教堂與清真寺

基督之敵

歸國

和平之吻

 

第五章 法國國王路易與第七次十字軍

理想的君主

華麗的陣容

在埃及登陸

強行進軍

曼蘇拉慘案

撤退

......的敗北

第七次十字軍的“成果”

 

第六章 最後半個世紀

蒙古人的威脅

蒙古與馬木路克的對決

聖路易與第八次十字軍

海港城市阿克

“基督徒為了地中海戰鬥到最後一人”

鎖定目標

阿克攻城戰

最後的一天

-

第七章 十字軍後遺症

從羅德島騎士團到馬爾他騎士團

聖殿騎士團的結局

阿維農之囚

義大利的生意人

朝聖

尾聲

多雷插圖版

書摘/試閱

呼吁“圣戰”
1094 年秋天, 烏爾班二世駐在意大利中部的比薩。教皇一行從此地出發, 經佛羅倫薩前往意大利北部的皮亞琴察。到達皮亞琴察之后,格列高利七世派的主教, 也就是贊同基督教世界改革的派別, 召開了
公會議。所謂公會議(Synodus) 與近代國家的國會相似。作為天主教會的重要決策機構, 公會議根據格列高利七世的宣言, 宣布教會不僅對信仰方面的問題, 也對天主教信徒的生活負有全面的責任。教皇在皮亞琴察分別接見了前來訴求其夫婚外戀情的王妃, 以及在伊斯蘭教威脅下乞援的拜占庭皇帝特使。
烏爾班二世在當年整個冬天都駐在皮亞琴察。春天到來以后, 教皇一行翻越阿爾卑斯山, 前往法國, 沿著羅訥河向北, *終到達克呂尼修道院。烏爾班生長在香檳地區的田園, 少年時期在古都蘭斯度過,青年時在克呂尼修道院學習。相比為了避開皇帝軍隊而不得不過著居無定所生活的意大利, 法國自然是非常適合他的居住地。因此他在法國廣袤的土地上自由旅行。而烏爾班的周游法國, 其實是為當年11 月在克勒芒召開的公會議做準備。
公歷1095 年11 月于法國克勒芒召開的公會議的主要舞臺, 并不在室內, 而在室外。因為教皇烏爾班二世要在大教堂前對著廣場上密密麻麻的民眾直接開講。
此次演講的真實內容沒有保存下來。但參照編年史家遺留下來的記載, 教皇的“呼吁” 可以分為上下兩部分。這位出自克呂尼修道院的53歲僧侶, 在決定其畢生成就的克勒芒, 向全體聽眾發出了強有力的聲音。
首先, 教皇在前半部分的開篇抨擊了當時基督教世界道德淪喪的狀況。在批評違反上帝教導的利己行為橫行于世之后, 他斥責道: 如果對此放任下去, 上帝的憤怒*終會臨到人間。因此, 為了避免社會
繼續墮落下去, 他提出了“上帝的休戰”, 即基督教信徒之間永久休戰, 不再為領土的保全或擴張而彼此爭斗。
在演講前半段非難基督徒的烏爾班二世, 到后半段就將話鋒對準了異教徒。他指出, 在實現基督徒之間休戰的同時, 對基督教世界來說*重要的, 就是向不斷求助的東方的基督徒“兄弟” 施以援手。此言既出, 教皇接著說了如下的話:
穆斯林在地中海擴大其勢力, 攻擊、殺戮你們的兄弟, 販賣基督徒為奴。他們破壞教堂, 并把教堂變為清真寺。我們再也無法容忍他們的暴行。現在就是對他們展開斗爭的時候了。因此,我們要繼續伸張正義。這一號召并不是來自我個人的命令, 而是主耶穌的命令。向那里前進吧! 與異教徒斗爭吧! 如果你們命喪沙場, 就可以使先前的罪孽得到完全的赦免。我在此以上帝所授予的權力, 向你們明確這一點。
昔日的盜賊, 要變成基督的戰士; 過去兄弟和親屬間爭斗所產生的怨恨, 要在與異教徒斗爭的時刻化為烏有。只有少許薪水,靠無聊的工作打發時日的人, 現在也可以依靠參加上帝所祝福的事業, 得到永久的報酬了。
這次出征是絕不能推遲的。請各位暫時回到家中, 當冬去春來之后, 在主的引導下開始向東方進軍。這是為了上帝的期待,成就神圣的責任。
臺下的聽眾無不深受感動, 他們自然為“這是上帝的期望” (Deuslo vult) 這句話人聲鼎沸。在巨大的歡聲中, 有一位志愿參加“圣戰”的人, 在演說剛一結束就沖到教皇面前。他跪伏在教皇身前, 大聲發
誓要參加遠征。
此人是勒布伊的主教阿德馬爾, 在演講前的克勒芒公會議中受到過教皇的召見。此外, 圖盧茲伯爵圣吉爾未能出席克勒芒公會議, 但他來信告知教皇自己將參加遠征。這位伯爵曾經在西班牙與穆斯林作
戰, 并在公會議前準備時與教皇會晤。
雖然公元1095 年的克勒芒公會議上教會正式決定了向東方的遠征, 但這一階段所決定的議題只有以下三點:
一、在基督徒之間, 全面實現“上帝的休戰”;
二、參加十字軍的全體成員, 在胸前和背后都戴上紅布做的十字印記;
三、向東方出征的時間是次年(1096 年) 的圣母馬利亞升天節(8 月15 日)。
至于十字軍全體成員要在胸前和背后都戴上紅布做的十字印記這一點, 乃是因為十字架代表基督徒, 而選擇紅色則是表示為了基督流血犧牲的覺悟。“十字軍” 的名稱, 就是由此開始的。在此之前去圣地巡禮的人, 大都拿著一個頂端帶有十字型的手杖,而這一次, 前往圣地的基督徒手中拿著的則是各種武器。
一神教的“朝圣” 是一種贖罪, 也就是說, 通過朝圣, 可以將日常生活中所犯下的各種罪過一筆勾銷。對于信徒來說, 要盡到這個畢生的責任, 基督徒應當去耶路撒冷, 穆斯林應當去麥加朝圣。因而對中世紀歐洲的基督徒來說, 十字軍東征也是一次朝圣。但這是伴隨著武力而進行的。
在克勒芒公會議的階段, 沒有留下教皇關于“解放耶路撒冷” 說法的記載。烏爾班二世的考慮, 恐怕首先是結束歐洲各個世俗君主之間的戰爭, 實現“上帝的休戰”。
但是縱觀人類歷史, 事實往往是戰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所謂世俗君主間的休戰, 只在當今西方國家之間的權力與能力之下得以實現,其他時候從未有過。十字軍向東方進軍, 同時在本國休戰, 在“上帝的” 旨意之下是有可能實現的。因此“解放耶路撒冷” 對當時的基督徒來說不是別的, 而是“大義” 與“名分” 使然。如果將身居高位的神職人員所特有的委婉說法完全除去,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教皇烏爾班二世在克勒芒的演說的精華部分:
將此前西歐基督徒之間的爭斗, 帶到東方去, 引起基督徒戰士對穆斯林敵人的斗爭。這樣做的本意, 無疑是把解放耶路撒冷之類的話, 以并不直白的方式說出來。神職人員和信眾之間相互理解的關系, 是我們現代人所不能想象的。
盡管如此, “奪回圣地” “解放圣地” 之類的口號, 也不能僅僅作為口號來理解。無論如何當時整個西歐的基督徒都熱情高漲, 即便是有并不熱心的人, 也難以反對十字軍的東征。此外, 一旦東征成功的話, 作為發起人的羅馬教皇的*將急遽增長。
烏爾班二世布置了一個大棋局。前任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為了夸示自身的*, 讓皇帝亨利四世在雪中佇立了三天三夜, 自身也飽嘗強硬政策帶來的惡果。而烏爾班二世則通過將數以十萬計的軍士派往東方, 以武力奪回耶路撒冷的方式顯示了凌駕于全體世俗君主之上的領導能力和教皇的*。

-----------------------------------------------------------------------------------------------------------------------------
城堡
西歐的掌權者們, 即便是*富裕的威尼斯和佛羅倫薩, 也得到十字軍之后二三百年的文藝復興時期, 才能夠居住在宏大舒適的宮殿中。此前的各國國君, 都是居住在城中的。他們的住所與其稱為“城”, 不如稱為“城堡”。相較于舒適性, 這些城堡首先強調的是防御能力。城堡的外側一般都圍繞著充滿水的護城河, 而在護城河內則聳立著城墻。城墻內除了家仆們的住所, 還少不了馬廄。城堡主人的家族,往往居住在城內高筑的石質塔樓中。至于通往城外的道路, 少不了經過護城河上面架設的吊橋。中世紀歐洲的象征, 便是這些城堡了。
一般來說, 城主居住的塔樓石壁都有一米多厚, 因此夏天室內會很涼快。而到了冬天, 特別是在北歐的嚴冬季節, 寒冷常令人難以忍受。此時, 塔樓內的壁爐會燃起熊熊薪火, 內墻壁裹上厚厚的絨毯,而床上則會鋪就狩獵所獲的野獸毛皮, 以抵御酷寒。
因此, 西方建筑以大型壁爐為顯著特征, 以厚實的壁毯作為石壁防寒的主要用品, 特別是在十字軍時代以后, 隨著東西方的經濟交流,來自伊斯蘭世界的絨毯取代了野獸的毛皮, 鋪在石質的床幾上做防寒之用。
由于防御優先的建筑思想, 為了防箭矢, 城堡的窗戶做得很小;臺階也造得又急又窄, 使手持武器的敵人不便攀登。在常常烏云籠罩的北歐, 由于窗戶很小, 即使在中午時分, 也需要點起燈火。大型的壁爐常常燃燒著, 為了屋內照明還要燃起燈火來, 使屋內常處于缺氧的狀態。
常居住在這樣的城堡中, 人不容易感到舒適。由于冬天寒冷, 人們在屋子里不僅要穿厚衣服, 還需要多穿幾件。通過一個人著裝的多少, 可以看出其社會地位。天主教會的高級神職人員和世俗君主們常常穿著多層衣服保暖, 而下層平民往往只有一件短衫。肖像畫中的貴婦身穿胸口大開服裝的場面, 往往是在迎接貴客的隆重宴會上請畫師來作的。如果平時總穿著這些美麗而單薄的服飾,很容易就引起感冒, 而一命嗚呼了———這也是中世紀城堡中居住者常有的命運。
若以同等社會地位的西歐人與近東人的生活相比較, 中世紀近東人的生活要舒適得多。本就有豐富水資源和綠地的近東人, 可以很好地利用這些資源。社會上層競相在其居住的院落內種植樹木, 并任流
水經過后院。
中世紀西歐的城堡雖然在居住方面有些不便, 卻也有兩點有利之處。第一, 它非常利于防御; 第二, 只需要少數兵力, 就可以將城堡防守住。
在法國一直居住到40 歲的福爾克, 早已習慣了將城堡作為防衛和生活的場所。他自然了解城堡的兩點有利之處。而且, 中近東與西歐相比, 并沒有難耐的嚴寒。相反, 在這一地區建造厚重石壁圍成的城堡, 非常適合抵擋酷暑的襲擊。
此外, 大量建立城堡, 還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十字軍國家所面臨的兵員不足的問題。而十字軍的對手們卻沒有很好地利用城堡的傳統。穆斯林在軍事行動中往往采取主動出擊的策略, 并不會考慮以少數兵力據點防御。而且, 近東的穆斯林領主大都居住在以城墻包圍的城市中, 并沒有在遠離都市的城堡內分兵的習慣。
因此, 在十字軍時代的中近東, 只有法蘭克人建筑了成網絡狀的城堡體系, 穆斯林一方沒有相應的防御體系。兵力不足的十字軍的主要問題是缺乏常備軍, 使其在面對敵人攻擊時難以招架。而這一問題在鮑德溫二世承認兩大宗教騎士團之后,有了一定的緩解。
圣殿騎士團從成立之初的9 人, 增長到原來的10 倍, 圣約翰騎士團也從醫療修會轉變為醫療與戰斗合一的組織。其后, 以法國為中心的西歐各國志愿者急劇增加。與以社會中下層為主的圣殿騎士團相比,圣約翰騎士團的成員以貴族出身者為主。然而, 這兩大騎士團都沒有達到能獨自出戰抵御穆斯林大軍的兵力, 它們只是以小規模戰斗為主要行動方式的高級戰士集團, 因而被現代研究者稱為“特種部隊”。
繼鮑德溫二世為王的福爾克, 要求宗教騎士團和耶路撒冷王國內的封建領主們建造城堡, 作為其防御與攻擊的支點。他允許有財力的領主自己建設城堡, 并對財力達不到的領主給予資助, 并將建成的城堡委任給當地領主管理。此時十字軍的主要港口雅法附近城堡的擁有者, 伊柏蘭的巴利安, 就是50 年后與薩拉丁進行生死談判的同名男子的父親。
十字軍的城堡并非都建于福爾克統治的時期。從鮑德溫一世在位時, 小規模的城堡建設就開始了。到鮑德溫二世在位時期, 建成了四座城堡。但在福爾克在位的時候, 十字軍的城堡建設進入了高潮。其中*有名的“騎士之城” 的建設, 就是由圣約翰騎士團在福爾克死前一年(1142 年) 完成的。
城堡這種建筑類型, 是依靠少量兵力就可以控制并防御的。對由攻轉守時代的十字軍來說, 當然有必要大量興建城堡。畢竟, 與常能組織起大軍的穆斯林對手相比, 十字軍一直處于兵員短缺的局面。此外, 排除宗教方面的因素, 單純從20 世紀的考古學方法來研究十字軍時代城堡的, 是在英國出生, 以“阿拉伯的勞倫斯” 而著稱的人物。在他深入近東之前所著的研究論文中, 幾乎沒有提到過這些十字軍的城堡。而當勞倫斯成為率領阿拉伯軍隊挑戰奧斯曼帝國的軍事家之后, 就從調查十字軍時代所建設的城堡中得到了戰略靈感。當年建設城堡的時候, 必然選擇了戰略上非常合適的地點。
勞倫斯對阿拉伯人的煽動口號, 是著名的“到大馬士革去!”。這句話恰恰是1000 年前曾吉的口號。為了征服整個敘利亞, 激勵兵士的不變的話語, 從古至今都是這句“到大馬士革去”。多少年來, 大馬士革就是象征著敘利亞的都市。
回到1000 年前, 曾吉對大馬士革的進攻, 恰逢良機。為了對抗曾吉, 大馬士革與耶路撒冷王國結盟。而福爾克駕崩之后, 繼承王國的是梅麗森達。穆斯林領主們完全不相信這位女流之輩敢于出兵。曾吉相信, 攻占大馬士革的時候到了。
然而, 在這難得的良機面前, 曾吉沒有南下大馬士革, 卻揮師北進, 直逼埃德薩。關于他為什么做出這個決定, 并沒有留下任何記載。在我看來, 他顯然是看上了剛剛建成的“騎士之城”。
這座“騎士之城” 是圣約翰騎士團所建, 城內駐扎的都是極富騎士精神的十字軍。
曾吉是少數知道如何利用城堡的穆斯林軍事領導人之一, 因此他在蒙費蘭之圍中做出了特別的選擇。而這座建立于蒙費蘭城堡附近的“騎士之城”, 自然是曾吉軍隊進攻大馬士革的后顧之憂。即使是在千年之后的今日, 站在依山而建的“騎士之城” 上遠眺, 仍然能感到當年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的氣勢。

-----------------------------------------------------------------------------------------------------------------------------

*后的一天
1291 年5 月18 日, 是歷史上“阿克*后的一天”。在以“推羅的圣殿騎士” 代稱的無名騎士的記載中, 詳細敘述了這一天發生的故事。
根據這位騎士的記載, 后世的作家曾經寫過一部名為“十字軍國家的喋血黃昏” ( Bloody Sunset of the Crusader States ) 的著作。

黎明前, 伴隨著一陣響徹云霄的戰鼓聲, 撒拉森人的大舉進攻開始了。走在*前面的敵兵, 手持著巨大的盾牌。投擲“ 希臘火” 的士兵跟在他們后面。再往后, 群集著放箭的弓兵和投槍兵。“ 詛咒之塔” 的守軍, 在怒濤般的敵軍攻勢面前, 不得不退回城內。這樣一來, 敵軍就將從塔一側的城門內魚貫而入, 侵入阿克城。
然而如果內城洞開, 阿克全城就將失陷。因此, 守城的全體騎士不得不集中兵力防守“詛咒之塔”。
驅馬沖在*前面的, 是手持鋼槍的醫院騎士團副團長馬修·德·克萊爾蒙。緊跟在他后面沖鋒的, 就是手拿砍刀的醫院騎士團團長若望·德·維利埃。戰斗的*前線, 當然也少不了身先士卒的圣殿騎士
團團長紀堯姆·德·博熱。

“推羅的圣殿騎士” 接下來寫道:
敵人不斷投擲著大量的“ 希臘火” 燃燒彈, 使這一帶陷入煙霧繚繞之中。騎士們完全看不清身邊的戰友。隨著敵軍弓箭手密集的箭鏃射來, 只見我方的戰士一個個, 戰馬一匹匹倒下去。我仍然心有余悸地記得, 一位從英格蘭來的年輕侍從,被“希臘火” 擊中, 瞬間全身的衣服燃燒起來。在敵軍的猛烈攻勢下, 誰也沒法騰出手來搭救這位侍從。發出撕心裂肺慘叫的年輕人, 被燃燒的松脂覆蓋全身,活脫脫燒得不成人形。
看到這樣的光景, 就連進攻的撒拉森人也倒吸一口涼氣, 剎那間放下了武器。然而, 暫停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情。再次大聲叫喊著攻上來的敵軍兵士, *終突破了“詛咒之塔”, 殺入城內。
“詛咒之塔” 處的激戰過后, 醫院騎士團團長若望·德·維利埃身負重傷。許多騎士和侍從要么戰死, 要么重傷難治, 癱倒在地上一動不動。
幾位尚能撤退的醫院騎士團騎士, 將團長運出了戰場。他們并不聽從奄奄一息的團長的意見, 直接把他送到了收容避難者的威尼斯船只上。此時的阿克碼頭, 已經充斥著逃亡的人群。他們爭先恐后逃上船去, 整個港口混亂到極點。
*終, 穆斯林軍隊避開了圣殿騎士團和醫院騎士團主力所駐守的區域, 從“圣安東尼之塔” 經“詛咒之塔” 到“牧首之塔” 的東側城墻內大舉侵入城內。位于敵軍入侵路線上的條頓騎士團總部, 迎來了潮水一般涌來的敵軍。在過去的40 多天內, 以皇帝腓特烈二世贈送的建筑物為總部的條頓騎士團騎士們, 一直以必死的信念成功抵御了敵人一波又一波的攻勢。
然而在此之前, 負責這一帶城防的塞浦路斯國王和其王弟, 早已乘著港口內停泊的塞浦路斯船只逃離了阿克。國王屬下的將領和十字軍國家的多名政要, 也跟隨著一同離開。
得知內城墻已被攻破的消息, 名義上的耶路撒冷牧首也逃離了阿克。牧首早已為安全前往塞浦路斯準備了自己專用的船只, 并讓許多逃到港口的平民及其全家老小乘上這艘船。可是天有不測風云, 這艘嚴重超載的船只出港之后不久便意外沉沒。牧首也因此葬身海底。圣殿騎士團團長紀堯姆·德·博熱, 也因身負重傷而無法移動。“推羅的圣殿騎士” 記載道:
敵軍擲來的一柄長槍, 刺穿了團長的身體。正當團長揚起左臂的一瞬間, 長槍刺了過來, 而當天團長又沒有帶盾牌。由于敵兵如潮水一般涌來, 團長左手中的劍一刻也沒有放下, 他的右手還拿著指揮杖。敵兵的投槍從胸甲下方穿進團長的身體, 槍尖在他的背后突出, 足有一只手的長度。團長平時身穿的鎧甲, 不是一般的投槍或箭鏃能夠穿透的。但當今天他突然得知“ 詛咒之塔” 失陷的消息時, 就隨手拿起身邊的一副輕甲胄, 連忙趕到了戰場。團長所受的傷如此之重, 涌出的鮮血剎那間就將他的甲胄染紅。他已經完全不能出聲, 只有喘氣的工夫。
在博熱身旁作戰的醫院騎士團副團長馬修·德·克萊爾蒙召集周圍的圣殿騎士, 將奄奄一息的團長運到內城的建筑中。但博熱的身體狀況已經令人絕望了。*終, 這位圣殿騎士團的團長, 在醫院騎士團副團長的注視之下, 停止了呼吸, 年僅40 歲。靜默凝視著戰友遺體的克萊爾蒙, 當即要求醫院騎士團全體騎士撤回總部。騎士們向著總部的方向, 在敵軍當中殺出一條血路。以穆斯林為敵, 自1118 年起建立的兩大宗教騎士團, 在過去的173 年間, 直到阿克之戰以前, 還沒有并肩作戰過。
這兩大騎士團一直在守衛圣地的大旗下作戰, 是十字軍的常設軍事力量。騎士的數量雖然不多, 單位戰斗能力卻十分強悍, 對抗意識也很強。
但以不屬于西歐任何貴族體系的“浪人” 組成的圣殿騎士團, 與西歐各國國王和封建領主家系出身的醫院騎士團兩者相比, 無論是騎士的日常生活方面, 團隊活動方面, 還是戰斗組織方面, 都很不同。此外, 與全體來自法國的圣殿騎士不同, 醫院騎士團的團員來自歐洲各地。
在這場阿克之戰中, 十字軍歷史上的主角———兩大宗教騎士團,各自進入了對方負責的防區, 自始至終保持著共同作戰。圣殿騎士團的團長和醫院騎士團的副團長, 并肩戰斗到*后一刻。后者將重傷倒下奄奄一息的圣殿騎士團團長, 運送到了敵軍尚未接近的圣殿騎士團總部。
在醫院騎士團副團長的懷中, 圣殿騎士團的團長停止了呼吸。也許是出于對戰友之死的傷感, 醫院騎士團副團長放棄了守城,決定率部撤退。而他也擔負著率領失去團長的圣殿騎士們逃出阿克,前往塞浦路斯的重任。于是, 兩大騎士團的成員當即撤回自己的總部,突破敵陣, 斬殺而行。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773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