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宣教繽紛錄:宣教史人物故事集
滿額折

宣教繽紛錄:宣教史人物故事集

定  價:NT$ 300 元
優惠價:90270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0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2015年對華人教會而言,堪稱為「宣教歷史年」,恰逢100週年、150週年、200週年的歷史事件多而又多、繽紛呈顯。

一是戴德生創立中國內地會150週年,一是馬雅各進入台灣宣教150週年。
2015年也是第一份中文報紙《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創刊200週年。
基督教歷史專家魏外揚,還原當年時空背景,帶領我們進入宣教的歷史長河,汲取繽紛染成的不朽典範。


有人一生想去一次麥加;有人盼望一輩子能一親耶路撒冷;做為一名中文報紙的記者,麻六甲日夜發出召喚,它是我們的「聖城」。
〜第一份中文報紙《察世俗每月統記傳》193年前在那兒誕生。

這是台灣新聞界前輩張作錦2007年在〈麻六甲:中文報紙的聖城〉一文中所述,而今,這份由西方宣教士米憐主責出版第一份中文報紙,已經200歲了。撫今追昔,不禁好奇,是什麼原因,讓米憐甘願離鄉背井、飄洋過海、苦學中文、投入文字工作?
比他更早開始翻譯中文聖經的馬禮遜,在這期間遭遇到什麼難題?

1865年,戴德生在倫敦以「中國內地會」的名義將十英鎊的小額款項存入銀行,標誌著中國內地會的成立。150年來,他的名言:「假如我有千磅英金,中國可以全數支取;假如我有千條性命,決不留下一條不給中國」傳唱不歇,差派了超過800名宣教士,建立了125間學校,並在中國帶領一萬八千人歸信基督,埋在中國各地的宣教士,有什麼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蹟?

來華行醫治病的醫療宣教士伯駕、雒魏林、博德恩,奧運金牌宣教士李愛銳……等,他們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善行義舉?循著基督教歷史專家魏外揚的筆觸,還原時空背景,帶你進入宣教的歷史長河,汲取繽紛染成的不朽典範。

作者簡介

魏外揚

1948年生,台灣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退休講師,現為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所屬「馬禮遜紀念學園」副祕書長。多年來致力於華人基督教史之研究,著有《宣教古道情》、《宣教事業與近代中國》、《貝德士的名單》、《重回庚子年》、《中國教會的使徒行傳》等書。

基督教入台及中國內地會創設150年紀念套書總序

2015年是台灣教會歷史年,因為第一位入台宣教的馬雅各就是在1865年6月正式進入台灣,展開他拓荒奠基丶設立教會的艱巨工作的。無巧不巧,對整個中國及1949年後台灣宣教工作極有貢獻的中國內地會(今日之海外基督使團),也是在1865年6月創設的。為了這兩個特別的事件,宇宙光馬禮遜學園決定舉辦幾件特殊的活動,以作紀念。

首先是承續先前的經驗,在「馬禮遜入華宣教200年歷史圖片展」丶「印尼華人基督教宣教歷史圖片展」丶「風雨彩虹:基督徒與民國百年繽紛錄」三大歷史圖片展覽之後,製作「馬雅各入台宣教150年歷史圖片展」巡迴各地展出,並依例製作導覽手冊,以利有心人士收藏參考。同時與中原大學及內地會共同舉辦「內地會與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共收論文20餘篇,宣讀研討後將再結集出版。在這些較為專業的活動進行期間,宇宙光愛心合唱團和師曠知音雅集國樂團也將舉行四場以馬雅各事蹟為主調的史詩音樂演出。除此以外,就是本套文集的出版工作了。

老實説,出版一套文集,確實讓我們猶豫考慮了許久。在文字出版事業如此沒落蕭條的此刻,出版一套文集,無異是一種重大的挑戰,特別是一套相當專業性的華人教會史的專業文集。它的讀者在那裡?它的市場何在?幾經折騰考慮,我們忽然發現,2015年也是第一位入華宣教士馬禮遜所創辦的華文第一份報刊《察世俗每月統計傳》創刊發行200年紀念。終於在一種使命感的催促下,我們決定排除萬難出版這套文集。希望這一股追懷先賢丶捨我其誰的壯懷,也能得到你的回應支持。

收在這套文集中的共有五本六冊專書。首先是舍禾耗費十年精力,上天下地丶收集資料丶歷盡艱辛寫成的《中國的耶路撒冷:溫州基督教歷史》一書,這本厚達三十八萬字的巨著,我們會把它分為上下兩冊出版。在這本書中,也是溫州人的舍禾,筆端深情款款的把溫州的過往歷史和溫州基督教歷史,巨細靡遺的描繪得一清二楚,令人佩服。我在舍禾這本書的序言中,曾特別就他的研究方法,說了下面一段話:

從元朝也里可溫進入溫州開始,將溫州教會史分為古代教會史丶近代教會史丶現代教會史幾個不同階段,配合溫州文化社會的發展,將溫州教會史與溫州社會文化發展史緊密連結,的確在教會史的研究方法上,是一大創舉。因為過去中國教會史的研究者,往往會忽略文化社會的影響力,而研究中國文化社會史的學者也往往不自知的忽略基督教在文化社會中的影響力。形成所謂「中國教會歷史去社會化,中國歷史去教會化」的偏差。使得中國教會史及中國文化社會史的真相都有隱晦不明之處。本書作者小心翼翼丶廣搜基督教及溫州地區相關社會文化資料,仔細加以排比分析,尤其對不同教派丶不同宣教士個人生命背景,措意尤深,精凖掌握其特質特性,加以論述。對宣教士的宣教對象——溫州人,作者也花了相當多的精力時間,收集了相當多的檔案資料,務求精凖掌握每一次宣教過程中彼此相遇相碰的真實經驗。經過這樣仔細的爬梳整理,形諸論述,讀者在捧讀之際,會親切的感受到一股溫煦的人味人趣,浮上心頭,讓你不由自主的把這本厚厚的書一口氣就把它讀完了。

當然,就華人教會史而言,溫州也一直是一個極端重要卻被忽略了的地方。溫州人是天生的生意人,為了跑生意,普天之下丶尤其是歐美各地,到處都有活躍的溫州生意人,更特別的是只要有溫州生意人出現,就有溫州教會出現。而溫州的基督徒及教會,在各種困難壓力之下,依然發展迅速,令人刮目相看。溫州被人稱之為「中國的耶路撒冷」或「中國的安提阿」,決非浪得虛名。但是何以至此?卻一直沒有人探討研究。有了舍禾這本書,庶幾可以彌補這項遺憾。尤其在教會各界高喊宣教的今天,這本書就更加值得閲覽細讀了。

除了考證祥確的文字敘述以外,舎禾也苦心收集了150幅重要的圖片,所謂有圖為證嘛!在圖文相互對證參閱之下,歷史的真相就更瞭然清楚的浮現在我們眼前,也讓這本書的可讀性大大增加。

當然,選編這本書的理由,除了上述種種優勢以外,也是因為第一個進入溫州丶奠定溫州宣教堅實基礎的宣教士曹雅直夫婦,就是內地會成立初期最早被派往中國的先鋒宣教士。就內地會的歷史而言,曹雅直夫婦的宣教故事自然應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件,但卻一直被史家忽略,鮮少提及。曹雅直在內地會事工尚未正式展開之時,單槍匹馬,進入溫州,夫婦二人,二十六年據守在溫州,從零開始,建立教會,奠定教會在溫州傳佈的基礎。無疑地溫州教會史在內地會歷史上,必然佔有重要的一頁。舍禾這本書的出版,就更加具有特別的意義了。

在本套文集中,編號3的第二本書是許小華所編的《容閎年圖譜:中國留學生之父》一書。許小華是一位專業的人力資源工作者,而容閎出身於紀念第一位入華宣教的馬禮遜而創辦的馬公學堂,是華人歷史中第一位被宣教士帶領進入耶魯大學畢業的小留學生,也是鼓吹並帶領第一批小留學生赴美留學的人。在中國近代史上,容閎無疑地是一位重要的人物。許小華基於專業工作的需要,從人才培育養成的觀點出發,花了許多功夫編寫成這本文圖並茂的《容閎年圖譜》,使我們對華人歷史中第一位出國留學丶在人才培育上扮演重要關鍵角色地位的歷史人物,有更清楚的瞭解認識,當然是件極有意義的事。

在本套文集中編號4的則為魏外揚的《宣教繽紛錄》一書。魏外揚是歷史系科班出身,一生從事歷史教學,為了更多投入華人教會史的研究撰著,他欣然申請提前退休。在這本書中,魏外揚把他多年來在各個不同雜誌專欄中所寫的六十篇專稿,分成五大部分刊出。分別是:

一丶〈馬禮遜拼圖〉:有關第一位入華宣教士馬禮遜的研究,近年來越發引起學界的關心注意。馬禮遜的著譯作品,相繼影印出版;馬禮遜生平事跡的論述文章,也紛紛發行出版。在這一股馬禮遜熱潮風起雲湧之際,魏外揚也提起筆來,捕捉馬禮遜言行事跡,小處着眼丶捕捉全貌,共十五篇;取名併圖,缺一不可。是瞭解馬禮遜成就偉業不可輕忽的細節。

二丶〈內地會精兵〉:內地會在華人群體中宣教已屆150年,此輯共收相關文稿9篇。敘述內地會宣教士事跡故事及相關研究。

三丶〈天國醫師〉:在華人宣教史中,以醫師身份進入中國,從事醫療宣教工作的宣教士非常多,在這一部分中,魏外揚信手拈來,寫了十一篇在華從事醫療宣教工作的宣教士,醫德醫術丶救身救靈丶視病如親丶令人感動。這十一篇文章原先皆刊載於專為有心從事醫療宣教工作的現代醫護人員閲讀的「路加」雜誌。而有關基督教醫療宣教工作的研究工作,近年來也吸引了更多人的關心注意。希望你也能喜歡這些文章。

四丶〈佳美腳蹤〉:收集在這個部分的共有十二篇文章,向你娓娓細述一群中西基督徒宣教士腳蹤所踏之地所留下的芬芳見證。魏外揚在這些篇章中,慧眼獨具,以他慣有的輕鬆筆觸,輕鬆揮灑,卻能觸動心靈,生發讚歎。

五丶〈神國勇士〉:收集在這個部分的文稿共有十三篇。魏外揚仍然以他一向慣有的筆觸,輕描淡寫地引導他的讀者,跨出書冊的字裡行間丶跨出四面牆壁的侷限丶跨越國界疆域的控制,陪伴你進入世界各地巨人的心靈,進行一次短暫的訪談,引導你的思緒,飄向異域遠方。讀這些短文,卻有這些意想不到、回味無窮的收獲,的確是一件想不到的意外。

收錄在這套文集中編號5的則為陳中陵所著《為基督造橋的人》。顧名思義,便可知道這本書的內容也是在介紹一些傑出的宣教士,為了向中國宣教而作的各種努力。作者將其內容分為三卷:

一丶〈中國開門〉:共收十篇相關文稿,探討進入中國各地各領域先鋒宣教士的工作。這些一百多年前進入中國不同地區丶不同民族丶不同事工領域的先行者,他們面對的困難是什麼?他們如何去面對解決這些困難?他們的成效貢獻是什麼?

二丶〈紙上說書〉:收在這一卷的18篇文稿都是作者多年來閲讀入華宣教士所寫的專書或回憶錄的筆記報告。因為絶大多數的宣教士,來華前都接受過良好的教育與訓練,不同於其他來華的政客丶軍人或生意人,這些人只要達到軍政或商業目的,旋即離開中國,返回故鄉。傳教士則多半長期居留中國,與中國老百姓生活在一起。他們所經歷的文化震驚丶文化適應,自然遠較其他人敏銳丶直接丶深入。所以有許多宣教士至終都成為偉大的漢學家,留下了許多傳世之作。同時,還有許多傳教士,為了傳教的目的,翻譯聖經丶出版刊物丶介紹西方文學思想作品丶或中國傳統思想學説,在中西文化交流上扮演重要角色地位。讀陳中陵「紙上說書」這卷18篇文稿,不知不覺就讓你走過一段艱難的思想歷程,令人興奮丶令人感動!

三丶〈墓園遊蹤〉:中國人強調「蓋棺論定」,研究華人教會史的人,對於宣教士終極藏身之處,也向極關切,不敢輕忽。收集在「墓園遊蹤」這卷中的十三篇文稿,是作者陳中陸遊訪這十幾位宣教士墓園,回憶追思他們一生事跡貢獻的感動。中國人喜歡說「未知生,焉知死。」其實如何面對死豈不是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嗎?在華人宣教史中,我們看到許多宣教士視死如歸丶一代又一代的為着宣教事工獻上生命,葬身異域他鄉,埋骨偏郊荒野,甚至像耶穌一樣飽受羞辱丶抱屈而終。如果不是在生死之間為生命找到了一個更高的價值意義,是不可能坦然面對丶欣然領受的。讀這幾篇文章,你會找到答案的。

《宇宙光》創刊於1973年九月,到今年十二月,將出版第五百期,2016年元月號的《宇宙光》,就是五百零一期了。《宇宙光》42年來,一直以關懷歷史文化社會自居,四十多年來,一直盡力推動華人教會史與華人歷史文化社會的相關研究工作,如研討會的舉辦丶論文集的出版丶宣教經驗見證的推廣培訓等。如今華人教會史的研究已經由四十多年前的「險學」逐漸變成「顯學」,海峽兩岸三地的研究者越來越多,論文的質量也越來越精采。這一轉變的過程,可以説是我們的親身經驗。因此,本套文集的最後一本我們決定把宇宙光過去四十多年來所發表的論著文集的序論前言,匯聚成一本書,署之為《腳印:宇宙光華人教會史論著序文集》。一方面可以見證宇宙光過去四十多年來走過的這段感恩歷程;另一方面也為這四十多年來參與這段歷程的各次會議、參與學者丶發表論文丶出版書籍作一簡介記録,也可以說是華人教會史發展的一段歷史記錄。在所謂的華人教會史歷史年,出版這本書,我相信是有其歷史意義的。

歷史的巨輪會不停的向前滾動,如果我們錯過了今天的歷史,未來的歷史中將沒有我們的蹤跡。一個不認識今天歷史的人,也不會認識自己。這種人只好茫然無措地走向未來,走向未知。

基督教信仰是一個注重歷史傳承的信仰。聖經第一卷書就從人類的始祖開始,逐代記載人類的起源丶發展與傳承,巨細靡遺。〈馬太福音〉一開始就把耶穌的譜系交待得清清楚楚。基督教一向就是一個注意歷史的宗教。上帝是創造時空的上帝。也把上帝所創造的時空賜給我們,讓我們進入時空的維度中,有了歷史,瞭解過去丶認識今天丶窺探未來。上帝就是歷史的主,但願我個門能成為握在上帝手中的一支筆,寫下「祂的歷史」(His-story)。一個有歷史的人,是一個多麼幸福的人,知道自己在那兒,也知道自己是誰,更知道自己將往那兒去,多好!

編完這套文集,心中充滿恩典。謹將這套文集,獻給上帝;祈求上帝將這套文集中所有的慈愛丶恩典丶智慧丶能力都豐豐富富的賞賜給毎一個看到這套文集的人。


作者自序
2015年對華人教會而言,堪稱為「宣教歷史年」,恰逢100週年、150週年、200週年的歷史事件多而又多、繽紛呈顯。最常被提到的,一是戴德生創立中國內地會150週年,一是馬雅各進入台灣宣教150週年。巧的是,戴德生與馬雅各都是來自英國的醫生,而且他們的子孫分別從不同方向,跨越台灣海峽,將福音與祝福帶給海峽兩岸的華人。

戴德生初次抵達中國是在1854年,直到1860年回英國休養,這是他在中國充滿艱難、挫折的第一個任期。然而在回國休養的幾年中,他對中國的負擔愈來愈重,終於在1865年六月廿五日,在英國南部的伯萊頓海灘,他在自用聖經的空白處,寫下這句話:「為二十四位甘心而能幹的工人禱告」。回到倫敦後,立即用「中國內地會」的名義,開了一個戶頭,存入十英鎊,雖然為數不多,但正如他後來所說,它是「十英鎊加上神所有的應許」。

戴德生與他的兩個兒子戴存仁、戴存義,都只在中國大陸宣教,但他的孫子戴永冕就先後在海峽兩岸傳福音、辦神學院,接下來的戴紹曾、戴繼宗兩代,都為全球華人教會而奔走,直到今日。

出生於蘇格蘭首府愛丁堡的馬雅各,於1865年六月十六日來到台灣的首府台南開館行醫,重啟17世紀荷蘭人離開後中斷的宣教事業。雖因健康問題,馬雅各兩次在台灣停留的時間加起來也只有七年多,但是經由他的影響而來華的宣教士卻為數不少,其中包括他的兩個兒子在內。

馬雅各的大兒子馬士敦醫生(John Preston Maxwell, 1871-1961)被派往中國大陸,先在閩南地區的漳浦、永春服務二十年,1919年接受邀請,北上擔任北京協和醫學院的婦產科教授。1920年代他對於中國軟骨化症的研究,建立起他在學術上的地位,而且培養出中國一代婦產科名醫,來自廈門的林巧稚也是他的學生之一。

馬雅各的小兒子馬雅各二世(James L. Maxwell Jr., 1873-1951),學成後來台接掌其父所開創的新樓醫院,1923年轉往上海擔任「中國博醫會」總幹事,推動面向全中國的醫療宣教大業。在國共內戰的混亂局面中,他毅然決定由英國回到中國杭州,獻身痲瘋病院服務,最後病逝在那裏、埋葬在中國。

除了戴德生與馬雅各外,2015年也是第一份中文報紙《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創刊200週年。對於這份由宣教士米憐主責出版的期刊,台灣新聞界前輩張作錦,在〈麻六甲:中文報紙的聖城〉一文中這樣說:

有人一生想去一次麥加;有人盼望一輩子能一親耶路撒冷;做為一名中文報紙的記者,麻六甲日夜發出召喚,它是我們的「聖城」〜第一份中文報紙《察世俗每月統記傳》193年前在那兒誕生。(2007年4月《遠見》雜誌)

此外,2015年也是兩位來華宣教偉人誕生200週年。一位是將四書五經以及其他中國經典翻譯成英文、並加上詳細註解的理雅各(James Legge, 1815-1897),他晚年受聘為牛津大學漢學講座教授,帶動英國研習漢學的風潮。另一位是英國長老會來華先鋒、最早將《天路歷程》譯為中文的賓惠廉(William Burns, 1815-1868),他的屬靈生命,成為戴德生初到中國時所羨慕和追隨的對象。

還有,2015年也是兩位來華宣教士逝世的100週年。一位是被稱為「苗族救星」的柏格理(Sammuel Pollard, 1864-1915),近年來有關他的書籍、影音陸續發行,他留下的影響也逐漸受到重視。另一位是前進東北、在瀋陽建立教會的羅約翰(John Ross, 1842-1915),他也是最早將新約聖經譯為韓國文字的宣教士,因而受到韓國教會由衷的感念。

感謝宇宙光出版社,兩年前為我出版文集《宣教古道情》,如今又為了配合宣教歷史年,將本書納入一系列的150週年紀念叢書中。《宣教古道情》所蒐集的,是我連續兩年多在宇宙光雜誌撰寫的四十篇專欄,這本《宣教繽紛錄》則是將我在宇宙光與其他宣教刊物,包括《中信》、《海外宣教》、《路加》、《差傳人》等所發表過的六十篇文章集結出版。

各文發表的時間,最早的與最近的相距超過十年,有些背景與現在已有改變,遇到比較明顯的情況,我會在加註的「後記」中說明。幸好,在各類文章中,歷史文章應該是最不會過時的一種,因此就讓我邀請您,與我一起穿越時光隧道,進入繽紛動人的宣教歷史中旅行吧!

目次

總序
作者自序

一、馬禮遜拼圖
馬禮遜與台灣
馬禮遜文庫
《神天聖書》:馬禮遜中文聖經
古樹英華:麻六甲英華書院
馬禮遜與澳門
馬禮遜號福音船
馬禮遜字典
百週年時
各家筆下的馬禮遜
馬禮遜與米憐
一本頭痛的傳記
漏譯的一章
馬禮遜墓園
走近馬禮遜
馬禮遜的後代

二、內地會精兵
戴德生的最後一程
青春無悔七人行
翻譯戴德生傳的公衛專家
戴紹曾與中國教會史研究
施達德巧克力
從四川到台灣的姚明如、姚如雲父子
一位主持大型救災的宣教士
三代七十年在中國事奉的家族
戴德生紀念文集

三、天國醫師
醫史未成灰
眼科立大功
黃河畔的醫療傳道
客家原鄉的醫療先驅
精通攝影的洋醫生
你革命我救人
福益華的鼓嶺姻緣
危城中唯一的外科醫師
鼓浪嶼的郁約翰
四川的啟家班
閬中古城名醫多

四、佳美腳蹤
華群的聖誕節
慕拉第聖誕奉獻
促成留美風氣的明恩溥宣教士
艾偉德與基督書院
理雅各與孔夫子
穿上李愛銳的跑鞋
華西古道上的宣教偉人
美以美會尋源記
闖關東的宣教士
鼓聲傳千里
竹子、芒果、鳳仙花
孫中山、張學良與夏威夷

五、神國勇士
林布蘭的醒悟
約翰班揚與天路歷程
從灑普山到西敏寺
狂輪下的殉道者
東海與中原
郵票上的宣教士
謝緯的畫像
使人和睦的穆德
從上海到海外
印度的聖多馬山
1963年十一月廿二日
東成西就的許芹家族
盛產宣教偉人的蘇格蘭

書摘/試閱

01馬禮遜與台灣
2007年是華人教會眾所期待的日子,為的是紀念馬禮遜牧師來華200週年。然而有關馬禮遜的中文資料,除海恩波(Marshall Broomhall)著、簡又文譯的《傳教偉人馬禮遜》(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56年初版)一書外,似乎並不多見。承蒙《海外宣教》雙月刊邀稿,我想趁此機會多方搜尋史料,撰寫一系列有關馬禮遜的短文,每次設定一個主題;希望像一片片拼圖一樣,最後可以合成一幅比較清楚的馬禮遜圖像。身為台灣教會的一分子,我第一個想到的題目就是「馬禮遜與台灣」,不過馬禮遜從未到過台灣,因此我要介紹的其實只是台灣一些與馬禮遜有關的事物。

許多人都知道台灣最高的山是玉山,但是或許有人不知道玉山以前的英文名字是「馬禮遜山」(Mount Morrison),而且就是因馬禮遜牧師而得名。舉例來說,馬偕的《台灣遙寄》(From Far Formosa)一書中附有一幅台灣地圖,其上清楚標明Mt. Morrison高度12,850呎。曾任長榮中學校長的萬榮華(Edward Band)牧師,在其所著的《英國長老教會海外宣教百年史》中,兩次說明「馬禮遜山」的命名由來。起初他說是由來台宣教士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牧師命名的,後來加以更正,說是由馬禮遜的友人,曾在1844年勘查台灣海峽的英國海軍軍官柯林生(Admiral Collinson)命名的。我想無論何者為是,都證明玉山曾被外國人稱為「馬禮遜山」。

其次要提到的是台灣有一所以馬禮遜為名的學校,創立於1952年,最初是為來台宣教士的子弟而設,後來也收其他外僑的子弟。從一間茅屋、六個學生開始,到今日三個校區(台中、台北、高雄)、超過八百名學生,「馬禮遜學校」(Morrison Academy)半個世紀的歷史,與台灣戰後的社會變遷息息相關,也見證上帝的信實與祝福。去年適逢該校創校50週年,台灣宣教士團契出版的《Taiwan Mission Quarterly》季刊(2002年春季號)特別製作慶賀專輯,其中有一篇在校學生所寫的「馬禮遜是誰?」短文,可見校方平時很注意校史的教育,在變遷與調適中,堅持創校的理念與使命。

最後我想到台灣與馬禮遜有關的事情,是林治平教授主編、宇宙光出版社出版的兩本論文集。第一本《基督教入華百七十年紀念集》,1977年初版,共彙集八篇論文及兩篇附錄。附錄之一就是林教授所寫的「平民中的英雄──馬禮遜」,以動人的文筆勾畫出這位宣教偉人堅忍卓絕的一生。第二本《理念與符號》,是一場學術研討會的論文集。1987年,為紀念馬禮遜入華宣教一百八十年,宇宙光傳播中心與中原大學等單位一起主辦了三場學術研討會:「現代人心靈的真空及其補償」、「基督教與現代中國」、「心靈健康與輔導」,並分別出版三本論文集。

《理念與符號》就是上述第二場研討會的論文集,共收論文八篇及相關論文、演講數篇。其中周聯華牧師的〈馬禮遜──宣教士、譯經家、策略家〉一文,以及戴維揚教授所作的評論,都非常精采,也激發起現場熱烈的討論。例如,有人認為馬禮遜的重要性及貢獻遠不及較早的利瑪竇,有人則表示兩人各有所長,無從比較其高下。在我看來,目前真的很難加以比較,因為投入利瑪竇研究的學者為數眾多,而研究馬禮遜的學者寥寥無幾,立足點不平等,所做的比較恐怕是很難令人信服的。

馬禮遜不曾到過台灣,但是台灣已經有高山、有學校、有書刊來紀念他。但願在2007年以前,台灣教會對馬禮遜的認識能夠更多、更深,而當2007年普世華人教會隆重紀念他來華200週年的時候,我們也不缺席。(原文刊於《海外宣教》2003年1-2月號)


02 馬禮遜文庫
馬禮遜如果生在現代,他很可能會選擇加入「威克里夫聖經翻譯會」,因為他到中國來首要任務,就是將聖經譯成中文。為了譯聖經,要精通語文,所以他也編字典,而為了進行這兩大學術工程,馬禮遜從1807年來華之初,就開始不間斷、不惜代價地蒐購中文圖書。十六、七年後,當他在1823年底初次回國述職時,他將大約一萬本中文線裝書帶回英國,這批中文圖書幾經遷移、略有散失,目前由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圖書館典藏,這就是所謂的「馬禮遜文庫」(Morrison Collection)。
學者專家認為,馬禮遜文庫中雖無特別難得的圖書或版本,但是合在一起來看,無論在當時或今日,都具有可觀的價值。第一,馬禮遜買書是為了全面瞭解中國文化,因此文庫圖書所涵蓋的領域廣大,除傳統經典名著外,也有民間通俗作品。第二,馬禮遜與中國傳統的收藏家、鑑賞家不同,他買的多半是當時流通的版本,也就是乾隆、嘉慶兩朝的版本。時至今日,這些當時行家們所不屑一顧的版本,反而成了稀有的東西。

以馬禮遜當時所處的環境來看,買書、藏書決不是閒情雅事,而是一種暗中冒險進行的事情。由於洋人的行動受限制,馬禮遜只好委託華人代辦代買,雖然明知為他買書的華人上下其手、藉機圖利,他也別無選擇,只好甘願受騙。為了買書花費大,馬禮遜不惜過更簡陋的生活,直到他成為東印度公司的職員後,收入大幅提高,才能應付愈來愈大筆的圖書費用;而在當時極端排外的政策下,洋人擁有大量的中文圖書自然會引人猜疑,因此馬禮遜謹慎行事,時刻處在驚恐之中。即使是在澳門,他也不時要將身邊的書籍藏好,以防清吏發動突擊檢查。

馬禮遜用功讀書的程度,實在令人敬佩。在一本讀書手札中,他記下從1818年底到1819年初的讀書心得。在這幾個月中,他讀了包括英文、拉丁文與中文的幾種書籍,例如英譯的希臘史詩《伊里亞德》(The Iliad)、古羅馬詩人賀瑞斯(Horace)的作品、朱熹的《論語集注》與毛宗崗增補的《三國演義》。馬禮遜很欣賞《三國演義》的文體,主張為了達到雅俗共賞的境界,翻譯中文聖經最好也採用類似的文體。

禮遜譯的中文聖經已在1819年底完成,因此他在1823年回國時,決定將他私人的中文圖書館搬回英國,希望藉此帶動英國研究漢學的風氣,不料這個過程也是一波三折。這些線裝書好不容易歷時三個多月,飄洋過海來到英國海岸,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巨額的關稅,非馬禮遜所能承擔。經多方陳情、有力人士關說,公文來回數月之久,海關當局才准予免稅放行。第二個挫折是馬禮遜心目中最佳的兩個捐贈對象,牛津或劍橋大學,竟然都興趣缺缺,反應冷淡。這批遠道而來的圖書只好暫時存放在差會(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的倉庫中。說來很諷刺,最近發現「馬禮遜文庫」有幾本書不知何時竟流入牛津大學圖書館中,牛津說什麼也不肯割愛讓它們回到倫敦大學認祖歸宗,若是當年伸手接受,整個馬禮遜文庫不都是他們的嗎?

馬禮遜於1834年去世時,他帶回英國的這批中文書籍仍寄放在差會那裏,直到1836年才找到適當的歸宿。新成立不久的大學學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接受捐贈,並如約設立漢學講座,由曾任麻六甲英華書院院長的修德牧師( Samuel Kidd )主持。它們在此定居八十多年後,1922年又遷入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直到今日。在此期間,馬禮遜文庫被打散與其他中文圖書混編在一起,逐漸失去其特色與價值。直到1996年在「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贊助之下,進行一次最新的整理與編目工作,不但出版了馬禮遜藏書書目(Catalogue of the Morrison Collection of Chinese Books,London,1998),也重新將它們集合陳列,以便學者參考使用。至於馬禮遜在華第二階段(1826~1834)所蒐購的中文書籍,目前則由香港大學典藏,也是一筆相當可觀的學術遺產。(原文刊於《海外宣教》2003年3-4月號)

03 《神天聖書》──馬禮遜中文聖經
馬禮遜來華的首要使命就是學習中文並將聖經譯為中文,經過十二年努力,在米憐(William Milne)牧師的協助下,包括舊約與新約的全本聖經,終於在1819年底譯成。手稿送到麻六甲英華書院,以傳統木刻雕版的方式印製,於1823年完成,命名為《神天聖書》,並由馬禮遜帶回英國,親自呈獻於英國聖經公會1824年的年會中,這自然是一個值得大書特書的日子。
然而,《神天聖書》並不是英國聖經公會年會中出現的第一本中文聖經。在前一年(1823)的年會中,另一位英籍宣教士馬殊曼(Joshua Marshman, 1768~1837)主持翻譯的中文聖經已經從印度送到,拔得聖經中譯史上的頭籌。說來令人訝異,聖經形成後一千多年都沒有完整的中文譯本,這時候幾乎同時出現了兩個譯本,因而也引發究竟誰才是中文聖經之父的爭議。

從翻譯工作完成的時間看,馬禮遜是在1819年,早於馬殊曼的1822年。但是馬殊曼、克理威廉(William Carey)、華威廉(William Ward)組成的所謂「雪蘭坡三人組」(Serampore Trio),他們位在印度雪蘭坡的宣教站,多年來以翻譯各種亞洲聖經譯本為目標,擁有豐富經驗與先進的設備。他們採用鉛字活版印刷技術,當然在印製速度上遠非馬禮遜所能及,因此在印出與呈獻英國聖經工會上,正好都比馬禮遜快了一年。

為了完成譯經大業,馬殊曼花了十六年的時間,馬禮遜也花了十二年的時間,兩人投入的心力、勞苦都不容置疑;但由於秉持的理念不同、身處的環境不同,馬禮遜在當地、馬殊曼在外地,他們譯本呈現的風格頗為不同。以大家都熟悉的詩篇23篇為例,馬殊曼是這樣譯的:
「耶賀華為我牧 我將靡缺
其令我臥在青草處 引我至水際
救返我魂 為厥名而導我進善義之路
雖我遊通死影之谷而不懼禍害 因爾偕予 爾棍與杖慰予耳
爾當仇輩之面而備一席我前 傅油我首 我爵滿溢
我一生恩澤固從我 我將永在耶賀華之堂也」

再看馬禮遜的譯文:
「神主為我之牧者 故我未致受缺
其使我安偃在綠草田內 其又攜我走于靜水之邊也
其使我心歸于好處 且為厥名其攜我行于義之路也
又也 我雖行通死影之谷 我尚不驚懼 蓋爾偕我焉 爾杖與爾棍扶我起矣
在我敵之面前爾為我而置一桌 爾以油傅我首 我爵滿而溢也
固然恩與慈將隨我于我命之諸日 又我將居在神主之家至永遠矣」

兩者相較,都未脫離原文原義,但很明顯可以看出,馬殊曼用字較少只有100個字,較為艱澀,馬禮遜用字較多,有136個字,也較為流暢。蓋因馬禮遜一向主張,聖經不是為少數學者而譯,而是為多數民眾而譯,他心目中最理想的文體是像《三國演義》,學者不會嫌棄,民眾也不會視為畏途,也就是雅俗共賞,琅琅上口。

馬禮遜為了翻譯聖經,來華前曾到大英博物館抄寫天主教神父所譯的中文新約的譯本,相似處遠較舊約為多;例如,在新約廿七卷中,兩個譯本使用的卷名:馬竇、馬耳可、路加、若翰……幾乎完全一樣,但在舊約卅九卷中,兩個譯本的卷名就鮮有雷同之處。從這件事也顯出馬禮遜的非凡氣度,他不會將自己得到的參考資料當作祕笈,而願意與馬殊曼分享。

總之,馬殊曼與馬禮遜都知道彼此在做重複的工作,也曾經通信試圖勸退對方,但強烈的使命感使二人都不肯罷手,這使得中文聖經一開始就出現兩種譯本,也使得以後的譯經工作得以在較為堅實的基礎上繼續下去,這未嘗不是華人教會的福氣。雖然這兩個譯本並未受到重用,很快地就被新譯本取代,然而兩位譯經先驅的偉大心志,已為華人教會留下美好的典範。

米憐牧師是馬禮遜譯經工作的主要西國同工,他負責翻譯舊約的歷史書部分,以及約伯記,可惜他在1822年病逝,來不及看見第一本中文聖經的出版。米憐牧師在離世前幾個星期曾寫信給馬禮遜,信上說:「藉上帝之助,你已完成一件大事……將必掃蕩他們的廟宇,毀壞他們的偶像,改變他們的生命,拯救許多人的靈魂。」這些話一定讓馬禮遜大得安慰,我相信也可以作為獻給歷世歷代譯經使者們的頌詞。(原文刊於《海外宣教》2003年5-6月號)

04 古樹英華──麻六甲英華書院
歷史悠久的香港英華書院即將在今年(2003)九月間遷入新址,校史添新頁,古樹獲新生,榮景可期。該校校史《古樹英華》於2001年出版,掀起校友們懷念母校的熱潮,也在香港引發一陣對於教會辦學的討論。如果以一株繁茂古樹來形容香港的英華書院,那麼樹根就是栽種在麻六甲的英華書院,它最初的園丁就是馬禮遜與米憐兩位來華宣教士。

馬禮遜是位非常有遠見的人,當他日復一日在廣州、澳門,埋首於編字典、譯聖經之時,已經想到在東南亞設立一個宣教基地,如此在等候中國開放的時候,也可以著手進行許多準備的工作。米憐的來到使這個構想得以實現,1815年米憐、梁發等人進駐麻六甲,而英華書院也在1818年創立。

英華書院的規模雖不大,但理想卻崇高,是以溝通東西文化及實現全人教育為目標。馬禮遜、米憐都是對中國文化有相當了解與尊重的宣教士,所以這所學校收中國學生,也收外國學生,學習的課程有中學,也有西學。它不是一所狹義的神學院,而是以成為東亞研究中心為目標。對於這種比較自由開放的文化、教育理念,所屬的差會難免有些猶疑,所提供的支持也有所保留,因此馬禮遜個人的捐贈,才是學校得以成立與維持的主要原因。

麻六甲英華書院從1818年創立,到1843年遷往香港,根植麻六甲的時期為廿五年。前後七任校長,皆為倫敦會宣教士,依序為米憐、宏富禮、高大衛、修德、湯雅各、伊雲士及理雅各。其中多半也具有漢學家的資格,例如高大衛(David Collie)翻譯四書;修德(Samuel Kidd)回英國後出任倫敦大學首位漢學教授;理雅各翻譯四書五經、出任牛津大學漢學講座,更是一位西方公認的漢學大師。

書院的教師,西學由宣教士擔任,中學則由華人學者擔任,不一定是基督徒。除這兩大學術系統外,也聘請馬來文、泰文、越南文、甚至日文的教師,充分表現出兼容並蓄、多元文化的特色。

學生主要來自麻六甲當地的華人家庭,人數不多,初創時只有七位,以後維持在二、三十位,最多時達到七、八十位。學生年齡並無嚴格限制,有一份名錄顯示,從十三歲到卅五歲都有。西籍學生不多,但像後來出任校長的宏富禮、高大衛等人,也曾出現在學生名錄中,可見有教無類是書院的一大原則。麻六甲居民中,華人只是少數,但書院學生仍以華人為主;華人中絕大部分以閩南語為母語,但書院仍堅持以官話為主流,這些安排都反映出馬禮遜、米憐的共識:這所學校是為中國、為將來而設的。

麻六甲時期的傑出英華校友,華人、西人都數得出幾位。華人校友,如梁發是文字事工的先驅、第一位華人牧師;何進善是第二位華人牧師、香港名人何啟的父親;袁德輝是欽差大臣林則徐的首席英文秘書。西人校友,如宏富禮、高大衛先後擔任母校校長;美國人亨德(William Hunter)投身中外貿易,並著《廣州番鬼錄》、《舊中國雜記》等書,為早期中外關係留下珍貴紀錄;馬儒翰是馬禮遜的兒子,克紹箕裘,可惜英年早逝。

麻六甲是一個美麗而安靜的港口,英華書院坐落於海邊,想必也是一個景色怡人的好地方。從留下的素描寫生看來,校舍整齊有序,活動空間充足。據校友亨德的回憶,校園中遍植花木、果樹,盛產榴槤、山竹、芒果、香蕉、菠蘿、紅毛丹等水果,看來學生們很有口福。當然最令亨德難忘的,不是這些水果,而是宣教士老師、師母們的愛心,待他如同父母一般,令這個十幾歲遠離家鄉的少年人飽得溫暖。

書院中除教學設備外,最重要的就是印刷部門。馬禮遜知道,印刷是能夠突破中國對外封鎖的利器,不斷印刷、不斷分發,福音總有趁虛而入的機會。英華書院中有許多員工全力投入印刷工作,印中文的,也印英文的、馬來文的書刊。第一份中文報紙《察世俗每月統記傳》,早在書院成立前的1815年就按月出刊了。馬禮遜、米憐合作譯成的中文聖經《神天聖書》,當然更是書院最光榮的產品。

鴉片戰爭結束後,英華書院於1843年遷往香港,1844年改為英華神學院,辦學理想與性質已與馬禮遜、米憐領導時期有異,終於在1856年停辦。停頓五十多年後,1913年復校,直到今日。其實,除了香港英華書院直接承襲馬禮遜的辦學理念外,後來中國沿海地區出現好幾所以英華為名的學校,也可視為馬公精神的延伸。如廈門鼓浪嶼的英華、福州的英華,都為中國近代教會與社會培育出無數人才。 (原文刊於《海外宣教》2003年7-8月號)

05 馬禮遜與澳門
聽說2006年的第七屆世界華人福音會議,最後選定在澳門舉行,我認為這是非常明智的決定。在馬禮遜來華200週年前夕舉行的華福會,就地點而論,還有哪裏比澳門這福音初到之地更具有歷史意義呢?

我相信澳門眾教會一定也樂意成為這場盛會的東道主,因為他們是具有歷史感的教會。我手邊有一本《基督教在華一八○週年紀念特刊》,那是他們在1987年紀念馬禮遜來華180週年而出版的,非常具有保存參考的價值。在這本特刊上,香港李志剛牧師寫了一篇〈馬禮遜牧師在澳門之事業與影響〉,已經將馬禮遜與澳門的關係,分為譯經事業、出版事業、傳教事業、教育事業、醫療事業等項目,作了詳細的介紹;並在結語中指出,廣州是馬禮遜為東印度公司服務的所在地,澳門才是他從事傳教事業的根據地。這本特刊現已不易獲得,但李牧師專文已收入在他的《基督教與近代中國文化論文集》中(宇宙光出版社)。為了避免重複,以下本文的重點,將放在馬禮遜在澳門為蔡高施洗這件事上。

蔡高與梁發一樣,都是中國教會初結的果子,蔡高是第一位受洗的華人信徒,梁發則是第一位按立的華人傳道。由於梁發有一本由宣教士為他寫的傳記,也早就譯為中文,所以他的知名度遠在蔡高之上。但是在澳門好像相反,蔡高的名字也許要比梁發還響亮,因為有一所鼎鼎大名的蔡高中學,數十年來為澳門社會與教會培育無數人才。當然,蔡高中學的畢業生並不限於只為澳門服務,例如努力推動華人教會普世宣教的龍維耐醫師、已退休的臺灣清華大學校長劉炯朗博士,也都是蔡高中學的校友呢!

介紹蔡高中學之前,先要知道創辦這所學校的教會──澳門志道堂。志道堂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創始於20世紀初年,1906年在澳門黑沙灣第一次建堂,1917年又在現址第二次建堂。該堂外牆上鑲有一塊石碑,上刻「上帝之道基址鞏固」等字。堂內懸掛兩幅很有紀念性的匾額,一幅上書「福音初至之地」,丙午年(1906)香港道濟會堂送的。另一幅上書「其道大光」四字,由1906年的十三位建堂委員致贈,其中包括嶺南大學校長鍾榮光在內。

志道堂辦學的歷史相當悠久,對於近代澳門的教育事業有開創性的貢獻。早在1919年就開辦幼稚園,成為澳門最早的幼稚園。1934年,蔡高紀念學校舉行開幕典禮,初為小學性質,1946年增辦初級中學,1949年開辦高中,其後為推廣普及教育,又設有免費女子夜校。無奈政局動盪,1966年志道堂將蔡高學校拱手讓予聖公會續辦,以至於今。1988年,志道堂恢復辦學事業,設立馬禮遜紀念學校,目前有幼稚園和小學部。

志道堂除了將學校命名為蔡高外,她所座落的建築物也名為蔡高紀念堂,一塊1918年由陳子褒撰文、區建邦書寫的「蔡高先生紀念碑」,目前仍懸貼於辦公室的牆壁上。

雖有蔡高學校、蔡高紀念堂、蔡高紀念碑存在,我們對蔡高的生平事蹟,所知還是十分有限。基督徒史家簡又文在《中國基督教的開山事業》一書中,稱蔡高為「第一位中國基督徒」,並為他寫下似乎是目前僅見的一篇小傳。可以確定的是蔡高三兄弟都受雇於馬禮遜從事印刷工作,其中老二蔡高最先信主,在1814年由馬禮遜為他施洗。雖然馬禮遜的宣教使命主要是翻譯中文聖經,但是能夠在來華七年後,為第一位華人施洗,他心中的喜樂不禁洋溢在日記中。至於日記中所形容的受洗地點,據張祝齡牧師在1914年的實地考查,應該就是在今東望洋山的山腳下。

至於蔡高的去世年日,則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如根據英文的史料,包括馬禮遜向差會所寫的報告,蔡高於1818年病逝,只活了三十歲。簡又文則根據中文的《蔡先生年譜》所載,接受他於1846年死於獄中的說法,如此則蔡高得年五十八歲;孰是孰非,難以判斷。

總之,澳門不但是馬禮遜宣教事業的根據地,也是中國第一個基督徒的受洗地,我們期待在這裏舉行的第七屆華福會,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更大更遠的目標。 (原文刊於《海外宣教》2003年9-10月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