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
滿額折
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
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
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
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
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
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
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
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
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
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
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
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
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
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
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
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
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
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
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
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
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
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
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
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
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
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
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

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

定  價:NT$ 400 元
優惠價:90360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是香港古代通史,以文化發展及社會變遷為主要內容。作者分遠古、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六個時段簡述香港數千年來一脈相承的歷史進程,在此基礎上,又以香港歷代行政沿革、居民和社會經濟、近代之前的宗教和教育三個專題探討歷史上的香港社會,指出有數千年悠久傳統的中國文化,是香港成長的根源和基礎,而且從未中斷;百多年來中西文化交流,是香港迅速發展的原因之一,現代香港的前景有賴於文化傳統與國際視野的互相配合。

作者編撰這本香港古代通史,就是希望更多人對香港史有較深層的認識,實事求是,綜觀全局。在社會繁榮、生活安定的日子,應該知所行止;在探索香港前路之時,不至於茫無頭緒;於艱困境況下繼續舉步之際,亦可有所憑藉。

二十一世紀的今日,我們強調國際化,尤應重視中國文化,研習香港歷史,尤應了解古代香港。

作者簡介

周佳榮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士,香港大學哲學博士。從事歷史教研工作多年,曾任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系主任、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專攻東亞近代史,並致力於香港歷史文化研究。現為香港浸會大學近代史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及歷史系兼任教授、林思齊東西學術交流研究所研究計劃統籌,另擔任博物館專家顧問等職務。已刊著作多種,香港史方面,合編有《當代香港史學研究》(1994年)、《閱讀香港:新時代的文化穿梭》(2007年),主撰及合撰有《香港中華總商會百年史》(2002年)、《香港潮州商會九十年發展史》(2012年)、《潮流兩岸:近代香港的人和事》(2016年)等。

幾千年來的香港歷史,根據政治狀況、社會變遷和文化發展,可以分為古代、近代、現代三個時期,文化史的分期亦大致與此相若。古代香港是中國歷史的一個組成部分,包括遠古時期、秦漢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隋唐五代時期、宋元時期、明清時期,凡數千年。這六個階段與歷代王朝的興衰息息相關,而又具有香港本地的一些特色。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此地居民的生活條件逐漸積累下來,社會日益有所進展,從而形成了今日的文化傳統。

近代香港始自中英鴉片戰爭(1840-1842年)後,正式來說,是由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簽訂後開始,但英軍在此之前,即1841年初,已經登陸並強佔香港島。清廷在《南京條約》中「割讓」給英國的,只限於香港島;1860年《北京條約》(又稱《中英續增條約九款》),英國管治香港的範圍擴大到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1898年中英簽訂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規定英國「租借」新界地區九十九年。

歷史因素導致近代香港的形成,出現了區域和時間上的差異。英軍接管新界時,遭到當地人民激烈反抗。1899年元朗錦田吉慶圍居民反抗英軍接管失敗,英軍且將吉慶圍的鐵門掠走。按照這個事實,香港古代史的下限,部分由1842年延伸至1899年,是順理成章的;換言之,十九世紀後期的新界歷史和文化,屬於清代歷史──亦即香港古代史的範圍,因此也在本書要討論的課題之內。

1984年,中英雙方共同發表《聯合聲明》,宣佈中國於1997年7月1日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除外交、國防事務外,享有高度的自治權;特區政府由香港人組成,經濟模式、社會制度、生活方式及法律基本不變。1997年7月1日,香港順利回歸,實行「一國兩制」,由董建華出任第一屆特區行政長官,回歸儀式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作為歷史時期的近代香港至此結束,1997年7月1日是現代香港的起點。

以社會生活情況而言,第一期「古代香港」基本上是傳統的漁港和農村社會,在中國文化熏陶下持續演進;第二期「近代香港」基本上是華洋雜處的工商業社會,薈萃中西文化;第三期「現代香港」正處於全球化與本地化雙向互動發展的經濟轉型階段,在「一國兩制」的前提下,作為中國境內以至亞洲太平洋地區的國際都會,又是國際金融中心之一,香港正致力於發展成為一個多元化的先進社會。

於此必須指出,有數千年悠久傳統的中國文化,是香港成長的根源和基礎,而且從未中斷;百多年來中西文化交流,是香港迅速發展的原因之一,現代香港的前景有賴文化傳統與國際視野的互相配合。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強調國際化,尤應重視中國文化;研習香港歷史,需要對古代香港有更多了解。我編撰本書,就是希望更多人對香港歷史與文化有較深層的認識,實事求是,綜觀全局。在社會繁榮、生活安定的曰子,應該知所行止;在探索香港前路之時,不至於茫無頭緒;於艱困境況下繼續舉步之際,亦可有所憑藉。今日香港的成就得來不易,是千百年來人們不斷努力的積累,必須好好愛護和珍惜,願以此與讀者共勉。

 

周佳榮 謹識

2017年2月

目次

序 006

第一章 遠古時期(約6000年前─公元前221年) 009

第二章 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027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20─589年) 039

第四章 隋唐五代時期(公元581─960年) 047

第五章 宋元時期(公元960─1368年) 055

第六章 明清時期(公元1368─1912年) 071

第七章 香港歷代建制和名稱由來 103

第八章 香港居民和歷代社會經濟 117

第九章 香港古代以來的宗教和教育 141

附錄一 中國歷朝年代表 178

附錄二 香港古代大事表(1900年以前) 182

主要參考書目 186

圖片出處 190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60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