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利益的糾結:美國涉臺政策解讀
滿額折

利益的糾結:美國涉臺政策解讀

定  價:NT$ 1100 元
優惠價:79869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96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2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美國與臺灣地區的特殊關係,自1949年始一直延續至今,成為影響中美關係以及海峽兩岸統一的掣肘性因素。臺灣問題究竟是如何產生的?美國在其中起了多大的作用?何子鵬同志用了六年的時間完成了《利益的糾結--美國涉台政策解讀》這一著作,從研究美國對華政策入手,向讀者展現了臺灣問題的歷史全貌,並希望以此為臺灣回歸、中美關係穩定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本書以國際格局和中美關係發展的關鍵時期為界,將內容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從新中國成立至尼克森訪華約20年,主要描述中美緊張對峙時期的臺灣問題;中篇從尼克森訪華至冷戰結束約20年,主要描述中美關係正常化時期的臺灣問題;下篇從冷戰結束至今約20年,主要描述冷戰後的中美關係與臺灣問題。

美國與臺灣地區的特殊關係,自1949年始一直延續至今,成為影響中美關係以及海峽兩岸統一的牽制性因素。臺灣問題究竟是如何產生的?美國在其中起了多大的作用?何子鵬先生用了六年的時間完成了《利益的糾結——美國涉台政策解讀》這一著作,從研究美國對華政策入手,向讀者展現了臺灣問題的歷史全貌,並希望以此為臺灣回歸、中美關係穩定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本書以國際格局和中美關係發展的關鍵時期為界,將內容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從新中國成立至尼克森訪華約20年,主要描述中美緊張對峙時期的臺灣問題;中篇從尼克森訪華至冷戰結束約20年,主要描述中美關係正常化時期的臺灣問題;下篇從冷戰結束至今約20年,主要描述冷戰後的中美關係與臺灣問題。
本書系統詳實地追溯了美國與臺灣地區自1949以來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關係,並就其關係的演變過程及影響作了深層探究;闡述了60多年來中美之間圍繞臺灣問題既有鬥爭又有合作的複雜進程;評述了中國共產黨歷屆領導人關於臺灣問題思路、策略不斷發展的成果;梳理了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主政時期臺灣當局大陸政策的調整變化;回顧了兩岸關係從隔絕對抗到如今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曲折發展。
該書內容全面,資料詳實,結構合理,條理清晰,具有較高的科學性、系統性、理論性及學術價值。它基於大量的史學材料和外文資料,通過史學與國際關係學學科滲透的方法,對美國對台決策歷程進行綜合分析,它不僅介紹歷史的來龍去脈,還將歷史事件與當時複雜的國際背景和國內外因素聯繫起來分析,使論述盡可能客觀全面。目的是通過系統地探討60多年來美國與臺灣地區關係的演變,揭示那些決定美國涉台政策的基本因素,引領我們以更加符合客觀現實的視角來看待臺灣問題並進行科學把握。不但給人以豐富的內涵,又給人以學術乃至政策建議上的厚實、可靠之感。
通讀本書,人們可以清楚地意識到在臺灣問題上究竟誰是誰非。為了分化中蘇關係,美國先是對新中國觀望,擺出一副拋棄蔣介石集團的姿態。中蘇結盟和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轉而鼓吹「臺灣地位未定論」,把臺灣地區作為對華戰略的王牌。隨著美蘇爭霸進入第二階段,美國實力相對下降而蘇聯實力上升,美國為實現「聯中抗蘇」的戰略構想而不得不與臺灣「斷交」。冷戰結束後,美國為牽制、制約中國,又企圖把臺灣地區作為美國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和對華戰略的一張王牌。近年來,隨著中國的強勁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明顯提升,中國共產黨審時度勢,就台海問題確定了與時俱進的戰略思維和方針政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已逐漸形成。如何處理好中國崛起過程中的中美關係與臺灣問題,已是擺在我們面前重大而緊迫的任務。何子鵬先生正是以此為根本出發點,展開課題研究。
作為一名年輕的研究中美關係特別是中美關係中臺灣問題的學者,何子鵬先生正當勁銳之年,風華正茂,甘坐冷板凳,且通曉英語,能及時瞭解國內外相關研究之前沿動態,吸收相關學術領域之最新成果。每當我看到年輕的學者在各自的崗位上取得新的成績,比我自己完成一個課題還要高興。專著的出版只是研究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我希望何子鵬先生繼續跟蹤有關問題的最新動態,進行更深入的研究,發揮一個年輕的臺灣問題研究者基本功扎實、視野開闊、思維敏捷的特點,為祖國的和平統一事業再做新的貢獻。

是為序。
中國華藝廣播公司 冉繼業

目次

[上篇] 新中國成立至尼克森訪華
第一章 臺灣問題的由來
第一節 新中國成立前美國對華政策演變
第二節 「等待塵埃落定」政策
第三節 走向重新干涉

第二章 朝鮮戰爭期間的中美關係與臺灣問題
第一節 朝鮮戰爭與美蔣軍事關係
第二節 朝鮮戰爭與美蔣政治、經濟關係

第三章 第一次台海危機
第一節 美蔣軍事同盟的醞釀
第二節 美國對防禦界限劃分的兩難
第三節 美國對台承諾一落再落

第四章 兩次危機之間的中美關係與臺灣問題
第一節 中美大使級會談與臺灣
第二節 第二次危機前美國對台政策

第五章 第二次台海危機
第一節 從危機的醞釀到爆發
第二節 護航與反護航
第三節 「劃峽而治」的戰略企圖

第六章 甘迺迪與詹森時期的中美關係與臺灣問題
第一節 美國緩和中美關係的思潮
第二節 緩和思潮下「兩個中國」的陰謀
第三節 美蔣「反攻大陸」的爭執

[中篇] 尼克森訪華至冷戰結束
第七章 尼克森上臺之初的中美關係與臺灣問題
第一節 影響中美關係國際格局的演變
第二節 中、美、蘇三角關係的變化
第三節 尼克森對台政策調整

第八章 尼克森調整對台政策的繼續
第一節 美國「雙重代表權」計畫的失敗
第二節 尼克森訪華與上海公報

第九章 中美建交與臺灣問題
第一節 曲折的正常化之路
第二節 中美建交的醞釀
第三節 建交談判中的臺灣因素

第十章 美國與臺灣新關係的確立
第一節 非官方關係的建立
第二節 「與臺灣關係法」的出臺(上)
第三節 「與臺灣關係法」的出臺(下)

第十一章 懸而未決的軍售問題
第一節 雷根上任前後的對台政策
第二節 《八•一七公報》的出臺

第十二章 美國與臺灣新關係的發展
第一節 臺灣調整對美政策
第二節 所謂的「實質關係」

[下篇] 冷戰結束至今
第十三章 冷戰結束對中美間臺灣問題的影響
第一節 冷戰結束對中美關係的影響
第二節 臺灣政治風向的變化
第三節 美國提升與臺灣的關係

第十四章 第三次台海危機
第一節 柯林頓政府對台政策評估
第二節 李登輝訪美
第三節 台海軍事演習

第十五章 台海危機後美國對台政策再調整
第一節 美國對台政策調整的積極方面
第二節 美國對台政策調整的消極方面

第十六章 小布希執政之初的對台政策
第一節 柯林頓政府對民進黨上臺的反應
第二節 小布希加強與臺灣關係的背景
第三節 小布希加強與臺灣關係

第十七章 小布希對台政策再調整
第一節 美國對台政策再調整的背景
第二節 美國反對「法理台獨」
第三節 美國「反獨」的侷限性

第十八章 兩岸關係緩和後的美國對台政策
第一節 美國對台政策決策環境的變化
第二節 美國對兩岸關係緩和的態度
第三節 兩岸關係緩和後美台「實質關係」的發展

參考文獻
一、中文論文
二、中文著作
三、英文論文
四、英文著作

後記

書摘/試閱

第一節 新中國成立前美國對華政策演變
一、從調停失敗到援蔣失敗
珍珠港事件後,美國政府一面進行戰爭,一面勾畫戰後世界格局。羅斯福2有三點想法:(1)建立大國體制。他認為戰後世界應由美、英、蘇、中四個大國來支配,如果美國能把中國拉在一邊,那麼美國實際上便淩駕於其他三國之上。(2)把中國納入美國的勢力範圍。戰爭將使有的國家的勢力掃蕩出中國,使有的國家在華勢力削弱,而美國卻可以趁機擴大其在華影響。(3)消滅殖民帝國。趁戰後民族獨立浪潮的高漲,美國可以設法爭取原殖民地的好感,縮小英法等國的勢力範圍。3總之,羅斯福對中國的期望,是戰時設法維持中國戰場,拖住日本陸軍主力,使之成為一個極大可能毀壞日本的作戰基地,並在戰後成為一個能夠牽制日本和蘇聯,同時又親美的亞洲基地。因此,羅斯福相當重視國民政府在遠東戰區的作用與貢獻,也堅定承認蔣介石的中國領導人地位。羅斯福在邱吉爾及史達林的質疑下,堅持邀請蔣介石參加1943年的開羅會議,即是一個明證。在隨後的《開羅宣言》中,羅斯福也支持戰後把臺灣歸還中國。羅斯福的確想給國民政府一個戰後四強的地位。
然而,二戰尚未結束,羅斯福即於1945年4月12日去世。副總統杜魯門4繼任總統之前並無外交經驗,接任時歐洲戰場勝利在望,日本投降也只是時間問題,而蘇聯已經展現其依自己意志重建戰後秩序的野心。在美國決策者的考慮中,打擊共同敵人的努力日益淡化,而戰後如何對付蘇聯則日益突出。杜魯門與羅斯福最大不同在於,羅斯福主張美國應通過與包括蘇聯在內的各大國之間的合作實現美國的領導,而杜魯門出於意識形態上的偏執,更主要地是出於對蘇聯日益強大、可能挑戰到美國一家獨霸地位的擔心,開始對蘇聯採取防範和對抗方針。5
也就是從這時開始,美國總是把對華政策附屬於對蘇關係來考慮,而不把中國革命作為獨立的事物來對待。為了對抗蘇聯,美國希望在中國扶持一個反蘇政府。但此時國共雙方的合作關係卻因日本的投降很快煙消雲散,並以比美蘇關係的惡化速度快得多的節奏走向兵戎相見。美國擔心國共內戰造成美蘇為中國而正面衝突的局面,更擔心中共統一中國壯大蘇聯陣營。出於這種考慮,美國的確想避免中國打內戰,而且做過努力從中調停,試圖建立一個以國民黨為首的聯合政府。這種扶蔣壓共的所謂「調停」本身就是一種「拉偏架」,所不同者,美國希望拉出一個和局來,而蔣介石則認為因此可以對中共為所欲為,更加放手地訴諸武力。這樣,美國的調停既不能使蔣介石滿意,又無法迫中共就範,結果反使中國內戰危機加深,美國的調停過程充滿挫折。曾經力促國共和談、但呼籲支持國民黨的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Patrick Hurley)自認國共關係惡化,自身又調解無功,乃於1945年11月底辭職。赫爾利調處的全過程及其結果使美國對華政策的天平更加偏向扶蔣反共。
赫爾利辭職後,杜魯門的新措施是派遣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歇爾(George Marshall)將軍來華,繼續調解工作。在赴中國之前,馬歇爾奉到的指示是,即使他的任務失敗,美國依然支持蔣介石。到中國之後,馬歇爾曾勸解各方結束敵對,共同成立政治協商會議,進而合組聯合政府,施行與美國類似的國會選舉與實踐政治妥協。方法仍然是勸說國民黨讓出部分權力,換取共產黨繳槍入閣。雖然初期的調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蔣介石執意發動內戰,在國共談判中的態度越來越強硬,就連美國方面都認為國民黨沒有好好地考慮共產黨的建議和國民黨的條件過於苛刻,但想到自己奉到的指示,馬歇爾還是轉過來支持蔣介石,壓制共產黨。到了1946年4月,停火宣告失敗。同年6月,美國政府決定向國民黨提供大批軍援。大規模的國共內戰同時展開。中國共產黨嚴厲譴責美國武裝干涉中國內政。11月,中共拒絕參加蔣介石一手包辦的偽國民大會,國共和平共處的可能性完全破滅。1947年1月,馬歇爾被杜魯門召回接替拜倫(James Byrnes)成為新任國務卿,他調停國共內戰的任務宣告失敗。
美國既要避免中國內戰,促進兩黨和談,同時又要盡一切力量維持國民黨的統治,而國民黨的目標是武力滅共,美國正是其借助力量。美國的政策一開始就處於不可解決的悖論之中,結果在貌似公允之中一步步偏袒國民黨,從避戰到助戰到深深陷入,不能自拔。這是它本身政策自相矛盾的結果。美國對華政策的這一悖論目標,在60多年後的今天仍然可見:既承認一個中國,鼓勵兩岸接觸談判以穩定台海局勢,又不斷售台先進武器,以各種方式關注臺灣「安全」,助長「台獨」分裂氣焰。
美國既要避免中國內戰,促進兩黨和談,同時又要盡一切力量維持國民黨的統治,而國民黨的目標是武力滅共,美國正是其借助力量。美國的政策一開始就處於不可解決的悖論之中,結果在貌似公允之中一步步偏袒國民黨,從避戰到助戰到深深陷入,不能自拔。這是它本身政策自相矛盾的結果。美國對華政策的這一悖論目標,在60多年後的今天仍然可見:既承認一個中國,鼓勵兩岸接觸談判以穩定台海局勢,又不斷售台先進武器,以各種方式關注臺灣「安全」,助長「台獨」分裂氣焰。
受美國輿論風向的影響,美國政府中稍有現實感的人都已看到,美國盡力阻撓中國共產黨取得勝利的政策,就中國大陸而言,已經徹底破產。從國務卿馬歇爾到國務院遠東司司長文森(John Carter Vincent),均對蔣介石失望,認為對蔣的大量軍事援助,到頭來只是無謂的浪費。美國在華外交官們紛紛指出,國民黨的垮臺是其本身制度的腐敗所決定的,美國如再繼續援蔣,將使自己喪失威信,無法逃避被指責為支持一個腐朽的封建政權,干涉中國內政,無視中國人民的意願,延長一場內戰造成的痛苦。6美國政府中這些有現實感的明智之士,基於知己知彼,亦即對中國的現實和對美國能力的限度的實際瞭解,主張從中國內戰中脫身,並得到總統認可。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國會於1948年4月通過一筆4億美元的《中國援助法案》,但只有少部分比例的裝備被真正運到蔣介石之手,對蔣來說等於杯水車薪,挽救不了大局,因此這筆援助僅具象徵意義。7
這樣,1947至1948年的美國當局,已經開始意識到蔣介石政權的垮臺是遲早的事,並開始構思一項與蔣介石集團拉開距離的「脫鉤」政策(dis-engagement),包括逐步減少對蔣的軍事與經濟援助,把這種援助維持在只有象徵意義的水準上,以應付國內親蔣派的強烈指責,以及通過指示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不隨國民黨殘餘勢力南遷廣州的舉動,刻意冷落與蔣的關係等。「脫鉤」政策是基於國際政治現實的考量,一方面不認為中國事務在美國外交政策上佔據著和羅斯福認為的同等重要性,另一方面不認為應該再去介入或過問一個美國認為「無能為力」的國家。與此同時,基於國內政治角力的考量,美國還對蔣介石集團維持著一種「姿態」政策(policy of gestu-ring),即在表面上與國民黨反共政權站在一起,這一方面為了不讓美國輿論認為「杜魯門主義」8在中國事務上完全失效,或者是圍堵政策在遠東完全派不上用場,從而保持「杜魯門主義」的適用性與完整性,另一方面則是以一些無關痛癢的援蔣行動以免受反對黨的抨擊。以上兩種主要成分交相編織著杜魯門政府在中國大陸即將易手之際的對華政策。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869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