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太淺」、「肌力不足」是現代人生命最大危機!】
◎武術班的學員、醫生、運動員實證氣功「八段錦」救了他們的「爛體質」
本書我首用「運動肌肉」的剖析角度,來介紹「八段錦」這套千年氣功,很大原因是受到我們武術班上醫生、減重者、運動員等學員的觸發。大家原本對中醫論氣功「氣血為本」、「經脈行健」的保健效用就很認同,漸漸還發現結合「科學的肌肉運動原理」來做八段錦,能更迅速改善慢性病、促進運動能力。
而當中最關鍵作用,就是「八段錦」解救現代人生命最大的危機 ——「呼吸太淺、肌力不足」!起因是很多人忽視自己的生活惡習:缺乏運動,代謝很差;熬夜亂序,生理失調;壓力過大,腦損心焦;飲食太快,量多味重;黑心化學,環境毒害。
一般人不了解「呼吸太淺、肌力不足」的嚴重性,每秒鐘都在傷害五臟六腑、生理系統、老化壽命,助長細胞組織病變、癌症死因,造成像臥床、洗腎、中風、失智、筋骨傷殘等「活著卻無法自理自主」的痛苦,一人生病,全家辛苦。
◎八段錦練呼吸、肌力,是「十二經脈」、「五臟六腑」全身運動
要維持呼吸和肌力豐沛,都來自氣血的能量,和先天、運動、飲食三方面息息相關。中醫重視「氣為生命之本,血為真氣之母,血能載氣」,氣來自呼吸(肺)、遺傳(腎)、飲食(脾),而現代醫學證實,「有氧運動」是維持氣血質量和循環最好的方法。
尤其「氣功=呼吸+功法」,像八段錦兼具「有氧+強肌作用」,是適合每天做的運動,特別針對防治「氣結」、「血濁」、「血管硬化」,打通氣血循行最重要通道「十二經脈」和「穴點」,幫全身內臟到筋肉做自癒力運動,消除各種病灶。
◎若呼吸太淺、肌力不足,會傷害身體以下系統,並導致各種病症:
‧心血管:肩頸痠痛、心肌無力、心肌梗塞、血氧不足、動脈硬化、心房顫動、中風、失智症、視力衰退、眼球中風、手腳黑死……
‧呼吸:肺活量不足、肺泡塌陷、呼吸中止或障礙、無法咳痰、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呼吸道常發炎過敏、語音不清、手腳麻痺……
‧消化:會厭閉鎖不全嗆到肺炎、吞嚥困難、橫膈膜退化易患腸胃病、胃腸脹氣、肥胖、吸收差、便秘、腸癌、免疫力下降、過敏發炎……
‧神經:自律神經失調、失眠、焦躁憂鬱、腸胃病、運動不協調、行動障礙、腦神經病變、感覺認知異常、五官功能異常、手腳麻痺……
‧內分泌(腦垂體、甲狀腺、副甲狀腺、腎上腺、性腺):代謝症候群、四高、骨質疏鬆、身高體重異常、身心症、婦疾、不孕、腫瘤……
‧筋骨:痠痛發炎、脊椎歪斜僵硬、關節炎、肌無力症、眩暈、左右失調、行動障礙……
【速看氣功「八段錦」千年有名的通脈強身功效!】
◎岳飛創「八段錦」練兵養生,外柔內用流傳千年
「八段錦」一詞最早出現於宋代洪邁所著之《夷堅志》,此書內容大多是神怪或異聞雜錄,不過,部分章節很認真地記載宋代名醫事跡,以及疾病獨創的治療方法,當中推崇一套養生功名為「八段錦」。
「八段錦」的由來,最常見說法是南宋名將岳飛(西元1103~1142年)為了打敗金國,而創出一套拳法「崩斷金」來強兵抗侮;後人因音似「八段錦」,又合乎功法特色而改稱「八段錦」。
「錦」字,在古代稱各色精絲織品,也比喻珍貴美好的事物。「八段錦」顧名思義由八段招式組成,演練時各個動作優柔綿密,有如中國古代錦緞般之美麗;且各招式對於暢通人體經脈、氣血循環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喻為對健康十分珍貴的「錦物」。
◎最強2特色:八段式各對應特效經脈、臟腑,顧全身系統
(1)動作簡單人人都可練!
由八個操式組成,功法簡明流暢,單招、全套都任選組練;著重以丹田呼吸導引肢體動作,含括前、後、左、右、上、下之全方位運動,由內而外舒展全身筋肌骨,促進氣血循環和自癒力。
(2)通脈強肌提振自癒力!
八個段式各有對應調理的氣行經脈和歸注臟腑,能達到整脈拉筋排毒之效;經脈行聯之處皆為養護範疇,是為「養生氣功」、「導引術」,而且比現代的「保健操」更內化全面。其醫理是,藉由「丹田」(下腹)深層吐納啟動氣血能量,調節並激發身心平衡生養。
◎5大原理健效:本書教「少林八段錦」,調息和拳法更強身
經過近千年演進,坊間有各種版本的「八段錦」,其中段式或名稱、或順序大同小異,都不脫離保健的原理效用:防病、抗老、塑身、紓壓、養心(見P30)。
特別要跟大家說明是,我武學出身自嵩山少林寺,本書是介紹八段錦流傳進少林寺之後,經武僧們特有的武拳醫禪之長處,所融合成的日常保健功「少林八段錦」,它經過無數素民和中醫肯定,如今已廣泛被應用來防止文明病、惡習症、慢性病、癌症等病症的發生。
【現代醫院把「呼吸訓練」列為肌力運動第一課】
◎發現人體最大器官「間質」,和癌症轉移、淋巴免疫、發炎有關
寫這本書時,發生兩件事讓我印象深刻。第一是看到2018年一篇讓中西醫界都興奮的最新報告,美國西奈山以色列醫院和紐約大學團隊在《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發表研究成果——他們在病人膽管旁發現一層像薄海綿的活組織,是一張充滿液體、由很多能膨脹和變扁的軟管交織成的大網子,包住氣管、肺、胃腸道、膀胱等臟器整區,而且延伸到動脈、肌肉筋膜和皮膚底部,組成一個輸送系統,規模不輸淋巴、血管(原文連結://t.cn/RDPzaZ0)。
這個大網子叫「間質」(Interstitium),多年前的解剖、顯微技術較陽春,觀察乾的切片只覺得這是「組織細胞間的小空隙」而已;如今技術可看出健康活組織厲害之處——「間質」可算是全身最大的器官(佔總體積20%約10公升,比皮膚還大),且研判可能是癌症轉移的管道,而中醫可能兩千年前就知道它的存在。
發表重點(1):研究胃癌等癌症者的腫瘤碎片殘跡,推測癌細胞會跑進「間質」,再滑到相連的小淋巴管,藉淋巴系統轉移全身。
發表重點(2):正常的間質可當身體緩衝墊,保護內臟;異常時可能和水腫、胰腺炎、膽管炎、腸炎有關。
發表重點(3):間質通過真皮層,可能影響傷口痊癒快慢。
發表重點(4):抽驗間質液,可當作診斷癌症、炎症的指標。
◎「間質」符合中醫之「三焦」,關係呼吸、消化、排泄
中醫對此報告也很興奮!「間質」和中醫兩千年前《黃帝內經》所言「三焦」一比,竟然所指相符—三焦是上、中、下焦的統稱;上焦於胸如霧、主氣血宣納呼吸;中焦於腹如漚(水泡)、主消化;下焦於下腹如瀆(水渠)、主排泄。三焦負責調節輸送津液、水分、氣血,是五臟六腑的「六腑」之一。
「三焦」的所在與作用和「間質」這麼符合,只是古書沒有說明「三焦」到底是什麼物質。現在發現「間質」這活組織大到可列為器官,很可能替三焦找到解剖學的科學基礎。
◎八段錦從第一段就練「三焦」的呼吸和肌力
中西醫都指出「三焦」=「間質」對防病抗癌的重要性,難怪近來很多人關注到三焦所在「身體核心區」的保健運動。而「氣功吐納」能從體內讓津液氣血膨彈間質、保濕組織活性;讓核心肌群強健,鞏固三焦經脈網絡暢通。
以前大家對「三焦」的概念模糊,現在明白「間質」的重要了,不過可能還是不知道怎麼保養它。其實很簡單,就從「正確呼吸」做起。當然我推薦大家練做氣功,尤其「八段錦」第一段就是「雙手托天理三焦」,另七段也都運動到核心胸腹腔。
◎術後復健病人第一課「吸球運動」:吸起3顆球、撐5秒
這讓我想到第二件印象深刻的事,最近一位學員的媽媽中風,在醫院做完手術取出阻塞腦血管的幾個小血塊(見照片),不過是幾個小紅點,話說再晚個幾小時就會讓人變植物人、肢體殘障、失智失語失明失禁、無法吞嚥……;幸好她搶救及時,但即使行動恢復,腦傷認知和失語問題也要長年復健,請醫院看護一天2200~3000元、請居家照服員一個月6萬還要供餐、住院復健一個月3萬多還不見得有床、請外傭要等幾個月、私人語言/職能/物理課1小時1600~3000元、針灸6次1500元、每次的交通費、添購行動輔具、無障礙改裝、抗凝血劑適應問題等等,每個月至少8萬元的照顧費沒多生幾個子女分攤還真不行!
據說很多重大傷病術後復健,醫院都要病人買吸球器做「吸球運動」(見照片),防止肺泡塌陷、改善呼吸道肌力,目標是一口氣吸起3顆球、撐5秒,且每天要練幾十次。此外才是吞嚥和語言練習、物理運動治療、職能訓練等。
人只要生病受傷,家人也會很辛苦,尤其對二度發生的恐懼從此如影隨形。大家都想問:「為什麼會中風?」醫生也沒法斷定原因,只有致命點是一樣的:一切都在氣血裡。
一般人體血管內血塊兩天就會形成,誰知道它會順利代謝掉?還是流到哪裡塞住?還是衝爆血管?是在心肌、頸動脈、腦血管、內臟、視神經、手腳呢?試問,那為什麼有人的氣血流得過去?
【「八段錦」4D動作設計是最佳全身徒手健身法】
為了擁有好的「呼吸力」和「肌力」,大家都知道運動很重要!選擇運動項目時,除了健身效用、實用度,相信大家也希望它有變化、有趣一點。
若肢體動作只是反覆從這點到那點,這是2D設計(D=Dimension維度,指時空座標或層面),像小孩或復健者把東西從左手換到右手、重覆抬膝,很快就覺無聊。或像看2D平面螢幕電影,感覺動作沒那麼刺激。
3D是肢體活動上下、左右、前後(X、Y、Z軸),各方位處於立體深度環境,像一般體操招式運動特定關節或肌肉,下蹲、轉腰、抖肩等,或到打擊場練習打棒球。這比較像看3D電影,感覺自己身歷其境,過程也算刺激。
最近流行4D電影動作片,放映的戲院必須大成本改裝,不但採3D立體環繞放映系統,而且隨劇情椅子會動、會颳風下雨、灑味道、變溫度光影等,讓觀眾從認知到身心都成為主角,體驗大呼過癮!比喻打棒球,就是參加一場完整球賽,有體能也有策略運用過程。
◎「八段錦」每天3分鐘做全套或單段3次,身心都有健康效果
我推薦「八段錦」的動作屬於4D設計,一是它從暖身、單招到套路可彈性安排;二是動作從內在呼吸導引肢體全方向運動,即使單招也可掌握全身或特定筋肉部位、順序、方向、力度;三是從腦神意念主導軀體運動、自主起承轉合的過程體驗,養成與空間、時間、身心、環境的協調整合,每次做的感受都不同。而且你不需要道具,也沒有時地限制,用零碎3到10分鐘每天做單招或全套,就有健康身心效果。
【八段錦暖身必知!4種「呼吸法」,強化核心胸肌、橫膈膜、腹肌】
氣功(八段錦)和一般運動最大的不同,就是特別注重呼吸與施力的搭配運用,而「少林八段錦」更講究「呼吸調息」的細節。除了先練熟做操動作、搭配鼻吸嘴呼,大多為「腹式呼吸」,還要配合意念、吐納深淺、腹胸腔使力,讓吸入的氧氣和緩運行,向下沉氣於丹田,上至肺臟、胸腔、頭部。不過,初學者也別擔心會手忙腳亂,動作還不熟練時,只要配合自然順暢呼吸就好。
而配合肢體步驟,本書我把呼吸法分4要點:吸氣(提氣)、屏氣(行氣)、吐氣(喝氣)、停氣,且標注在各步驟照片旁邊,幫助學員掌握「以呼吸發勁、以調息導引身心能量」的練功訣竅,並且能推開淤塞的經脈穴位,帶走讓人痠痛生病的濁氣,達到保健效果。
【八段錦3項預備功法及健身效果】
重點 1:基本身形 → 矯正歪斜體態、緊實線條!
練八段錦時,除了要充分暖身,在每一段的開始與結束,還必需掌握「預備功法」和「收式功法」,以確保神、氣、體做好準備。即使只練一段動作,也應該有起承轉合,即:「暖身→調息預備式→操練→收式功法」。
八段錦的「預備功法」包含:(1)基本身形(2)基本動作(3)調息預備式。「基本身形」指你的身體形態,例如站姿應頂天立地、挺脊正頭平視、鬆肩提氣收腹,有助提神蓄力、喚醒心肺功能。做操過程也要注意到身形端正,不可忽略「回正」時的站姿,不可凸腹、駝背、三七步。平常多練基本身形,也能矯正體態、解鬱醒腦。
重點2:基本動作 → 提升運動功率、肢體協調度!
八段錦的基本動作如:預備式、四平馬步、弓箭步、弓指、握拳等,是帶動段式各環節的規律性動作。平日可分解練熟基本動作,練功前在腦中演練一遍,能幫助實練時身腦協調、施力發勁、紓緩不適。
‧馬步:光練蹲馬步就能鍛鍊下盤所有肌群。馬步是「左右開弓似射鵰」、「搖頭擺尾去心火」、「轉拳怒目增力氣」的基本形,初學宜選「開胯圓襠馬步」,不勉強蹲ㄇ字型「四平馬步」。
‧弓箭步:如「搖頭擺尾去心火」,兩腳前弓後箭、前屈後直、上身重心下降但挺直。後腳板宜向外斜一點,使重心平穩。
‧弓指:如「左右開弓似射鵰」,拇指、食指略伸直,呈虎口撐圓,其他三指彎收合併,有助聚力拉臂、促進末梢氣血、導引運動方向。
‧輕握拳:拇指應貼收著食指,但五指彎圓呈空心「拳眼」。
重點3:調息預備 → 帶氣血去對的肌群,紓壓又強身!
各段式預備時,最重要就是「調息」。如前章暖身「少林拳法」的預備式:提氣帶雙掌心到身前,翻掌變握拳、吐氣、置拳於腰側,同時頭眼左轉即回,來達到調息、提氣、方向導引的作用。
「八段錦」各段的預備式為:端正站姿、調息、提氣、凝神。首先,雙腳站立與肩同寬,脊背挺直,雙肩放鬆,頭眼持正;接著調息:藉雙掌心上移提氣,於胸前翻掌下移吐氣,使呼吸平順,氣沉丹田。如一吸一吐後,身心還未平順,建議多調息幾次。
【選對招練「八段錦」讓您做各種運動大加分!】
很多學員經常分享說,「八段錦」對他們來說,是認識華人武術奧妙很好的入門,也是一套人人可練的日常保健運動,更是隨時可做的對症自癒療法。
這幾年國人運動風氣提升,喜歡跑步、騎車、打高爾夫、籃球、游泳、重訓、拳擊等的人,以及五花八門的運動器材如彈力繩、飛輪、健腹器、空中綢吊等,都越來越多。我也教大家,把「八段錦」當作「運動前的暖身操、運動後的紓緩操」,尤其針對各運動需要的重點肌群和運動要領,選擇「八段錦」特定段式當做輔助訓練,能夠在運動上有更隨心、更良好的表現。
◎做流行的運動?適合您的運動?
此外,學員也透過做八段錦,了解目前體能和各肌群關節的狀態,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而不是看流行湊熱鬧,那不但對健身沒幫助,還常導致運動傷害,損耗元氣。
近年我常赴中國、澳洲等海外推廣與交流少林武學,認識不少老外型男瘋迷大肌肉,但重訓方法太偏激,雖然身材練得像金剛,但線條不勻稱,且體能變很差,組織也失去彈性,還不時會心悸、躁鬱、暴食。因為無法長期做那麼大的運動量,眼看大肌肉快變一團肥肉,後來修正訓練方法,並加入八段錦、太極等氣功,現在他們很滿意精實的瘦肉和全面的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