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臺灣研究所)成立30年來,我們先後在10週年慶典、20週年慶典和25週年慶典前出版了《臺灣研究十年》、《臺灣研究論文集》和《臺灣研究25年精粹》,這次又集結出版了「臺灣研究新跨越」系列文集,作為30週年慶典的獻禮。本系列文集的出版,一方面是為了繼續傳承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的團隊精神,將過去5年來較具學術創見的研究成果彙總起來,進行集中展示,以便於關心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發展的領導、學界同仁在短時期內瞭解本院五年來的研究成果和思想前沿;另一方面則是希望借此有一個新的開始,激勵全體師生在臺灣研究的學術征程中確立新坐標,找到跨越研究難題新的著力點和方向。
1895年清政府被迫割讓臺灣,進一步激發了中國人變法圖強的堅定意志。115年以來,兩岸中國人為此不懈努力,經歷了無數的挫折,也走了許多彎路。回顧過去的歷史,我們可以總結出許多經驗和教訓,其中知識的偏頗和缺乏系統性的思維可能是值得檢討的眾多問題之一。作為政治精英個體,兩岸的許多前輩先賢,他們各自都有對國家和民族問題極其深刻的洞察和體會,他們提出的主張也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在如何吸納其他人的觀點,如何採納其他政黨的合理主張方面,我們太需要夠調和鼎鼐、博采眾長的精英。學會欣賞對方的優點,真正做到有容乃大,其實並非易事,除了要有高尚的道德精神外,更需要有全面的知識和能力。這一點對於從事臺灣研究的專家學者來說同樣是適用的,當我們的國家擁有一大批知識淵博且胸懷寬廣的兩岸關係研究精英群體時,我們就有可能實現115年來的夢想。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30位研究人員,分別隸屬5個研究所和政治、經濟、歷史、文學、法律、教育6個不同學科。雖然平時有不少機會一起工作和生活,但跨學科知識整合和合作研究的機會仍然很有限。期待這一系列文集的出版,將再觸動全體師生研究觀念的變革和跨越,或許5年、10年之後,多學科的知識整合將給我們的研究帶來新的收穫和喜悅。
感謝所有關心我們的人,感謝全院教職工不懈的努力和奉獻!
劉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