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時間之書:余世存說二十四節氣(簡體書)
滿額折

時間之書:余世存說二十四節氣(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69.8 元
定  價:NT$ 419 元
優惠價:87365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第十三屆文津獎推薦圖書!白岩松、吳曉波、楊錦麟,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京報,江蘇省全民閱讀領導小組、上海市民文化節、《讀者》讀書會,一致推薦!

◎著名學者余世存溫故知新博通之作,了解二十四節氣和傳統文化的經典佳作。從節氣出發,了解中國人的歷史、習俗和生存之道,重溫節氣不僅僅是追憶逝去的田園牧歌,更是溫故知新的尋根感悟之旅。

◎讀完這本書,才知道節氣原來這麼美!著名畫家老樹(@老樹畫畫)傾力繪製24幅節氣美圖,直擊節氣之美。

◎2022全新版本,四季主題全新封面。通過這本書,找回自己的時間。打動無數讀者的金句:年輕人你的職責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節氣是中國人生存的背景和時間,生產和生活的指南。本書以宏大的筆觸和獨特的視角介紹了節氣在天文、氣候、農業、養生、歷史、美學、哲學觀念等方面的常識,對於每一節氣、物候的介紹,都從一個側面切入中國的歷史、習俗和生存之道。節氣不僅跟農業、養生等有關,也跟我們對生命、自然、人生宇宙的感受和認知有關。作者將節氣的自然時空與置身其中的人的關係作了說明,讓當代人認識到,二十四節氣的古典時間在我們身上依然發揮著作用。每個節氣都配有老樹創作的二十四節氣圖一幅。

作者簡介

余世存,詩人、學者,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湖北隨州人,現居北京。做過中學教師、報社編輯、公務員、志願者。曾任《戰略與管理》執行主編,《科學時報》助理總編輯。主持過十年之久的“當代漢語貢獻獎”。當代最重要的思想者之一,被稱為“當代中國最富有思想衝擊力、最具有歷史使命感和知識分子氣質的思想者之一”。已出版的主要作品:《時間之書》《非常道》《家世》《老子傳》《大時間》等。

老樹,畫家、學者,本名劉樹勇,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教授,藝術系主任。

名人/編輯推薦

 

◎人民日報:《時間之書》從中國文化、中國人的生活與道德理想等方面討論節氣和時令,二十四節氣在作者筆下成為時間政治、時間倫理與時間哲學的表演文本;而老樹所繪的充滿溫情的二十四節氣插畫,更給這本書增添了絢麗的色調與無盡的美感。

◎白岩松:二十四節氣教我們平靜下來,這個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東西是時間。《時間之書》特別不適合一口氣看完。您最好在每一個節氣那一天或者前後看一下那個節氣,用一年的時間看完,我認為是最佳閱讀這本書的方式。

◎老樹:《時間之書》讓人感到二十四節氣是一種經驗,好像是在時間裡旅行,就像一個內在的密碼一樣,到那時候提醒你應該要幹什麼,應該是什麼樣的情緒。

◎楊錦麟:《時間之書》喚起了我們對中國古代文化博大精深的一種敬意,余先生煞費苦心,在今天碎片化的時代用文字再把大家重新喚醒到古人留下的天人合一的生活規律的境界。

自序:行夏之時——關於二十四節氣

 

借助於技術的加持,人類知識正在大規模地下移。孔子沒注意到技術、文明平台演進的意義,他的“唯上智下愚不移”看似有理,其實則誤。在權力獨大之前,知識也曾散佈於人類每一個體那裡,由其自信自覺地發明發現,“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即言此象;後來,權力絕地天通,民眾既不能看天,也無在大地上自由遷徙行走的權利,知識由權威發布,萬眾只有深入學習的義務了。

關於節氣、天文曆法等等的知識也是這樣為權力、少數人壟斷。無論在鄉村還是城市,知道時間,懂得天時、農時、子時午時及其意義的人並不多。直到民國年間,“教育部中央觀像台”還要每年制訂曆書。到了20世紀80年代,挂歷、台歷等市場化力量打破了權力的壟斷。今天,每個人都知道如何問時、調時、定時了。

我們的知識史帶來的負面作用至今沒有得到有效的清理,對很多現象、習俗、知識我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其有而不知其萬有。節氣,這一傳統中國最廣為人知的生活和文明現象,不僅民眾日用而不知,就是才子學者也少有知道其功能意義。今天的人們在0和1組成的移動互聯網上已經往而難返,收視而無知無識;很少有人去深入到時和空組成的坐標上認清自己的位置,更少有人去辨析時和空各種切己的意義。

時空並非均勻。一旦時分兩儀四象,如春夏秋冬,我們必然知道自己在春天生髮、走出戶外,在冬天宅藏,在秋天收斂,在夏天成長。儘管聖賢對時間有著平等心,在“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能以等身布施,但朝乾夕惕仍有分別。王陽明甚至發現了時間與世界的關聯:“人一日間,古今世界都經過一番,只是人不見耳。夜氣清明時,無視無聽,無思無作,淡然平懷,就是羲皇世界。平旦時神清氣朗,雍雍穆穆,就是堯舜世界。日中以前,禮儀交會,氣象秩然,就是三代世界。日中以後,神氣漸昏,往來雜擾,就是春秋戰國世界。漸漸昏夜,萬物寢息,景象寂寥,就是人消物盡的世界。”

在傳統社會那樣一個以農立國的時代,時間遠非生長收藏那樣簡單,更非王公貴族、精英大人、遊手好閒者那樣“優游卒歲”。先民在勞作中,漸漸明白時間的重要,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傳統農民沒有時間觀念,尤其沒有現代的時間意識,但他們不僅隨著四季的歌喉作息,而且分辨得出一年中七十二種以上的物候遷移。“我看見好的雨落在秧田裡,我就讚美,看見石頭無知無識,我就默默流淚。”這樣的詩不是農民的。農民對自然、鳥獸蟲魚有著天然的一體緣分感,如東風、溫風、涼風、天寒地凍、雷電虹霓;如草木、群島、桃樹、桐樹、桑樹、菊花、苦菜;如鴻雁、燕子、喜鵲、野雞、老虎、豺狼、寒號鳥、布穀鳥、伯勞鳥、反舌鳥、蒼鷹、螢火蟲、蟋蟀、螳螂、蠶絲、鹿、蟬等等,農民是其中的一員。

農民明白粗放與精細勞動之間的區別,明白農作物有收成多少之別,播種也並非簡單地栽下,而分選種、育種和栽種等步驟。農民中國的意義在今天仍難完全為人理解,中國農民參與生成了對人類農業影響極為深遠的水稻土。一畝小麥可以承載的人口是多少呢?25人左右。一畝玉米可以承載的人口大概是50人。一畝水稻可以承載的人口則是200人左右。在農民這個職業上,中國(包括東亞)農民做到了極致。一個英國農學家在19世紀初寫的調查報告中認為,東方農民對土地的利用達到藝術級,一英畝土地可以養活比在英國多六倍的人口,從套種、燃料、食物利用、施肥循環、土壤保護,都非常了不起。……所有這些,與農民對時間的認知精細有關係。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文明的獨特貢獻。農民借助於節氣,將一年定格到耕種、施肥、灌溉、收割等等農作物生長收藏的循環體系之中,將時間和生產生活定格到人與天道相印相應乃至合一的狀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君子以向晦入宴息。”生產生活有時,人生社會有節,人身人性有氣,節氣不僅自成時間坐標,也演化成氣節,提醒人生百年,需要有精神有守有為。孔子像農民那樣觀察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他為此引申:“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可以說,中國源遠流長的精神氣節,源頭正是時間中的節氣。從節氣到氣節,仍是今天人們生存的重要問題:我們是否把握了時間的節氣?我們是否把握了人生的節點?是否在回望來路時無愧于自己守住了天地人生的氣節?如果誠實地面對自己,我們應該承認,我們跟天地自然隔絕了,當代人為社會、技術一類的事物裹脅,對生物世界、天時地利等等失去了感覺,幾乎無知於道法自然的本質,從而也多失去先人那樣的精神,更不用說氣節。

但在傳統社會,人們對天地時空的感受是細膩的。時間從農民那裡轉移,抽像升華,為聖賢才士深究研思,既是獲得人生社會幸福的源泉,也是獲得意義的源泉。時間有得時、順時、逆時、失時之別,人需要順時、得時,也可以逆時而動,但不能失時。先哲們一旦理解了時間的多維類型,他們對時間的認知不免帶有強烈的感情,讀先哲書,處處可見他們對天人相印的感嘆:“豫之時義大矣哉!”“隨之時義大矣哉!”“遁之時義大矣哉!”這就是順時。“革之時大矣哉!”“解之時大矣哉!”“頤之時大矣哉!”這就是得時。人們的時間感出現了紊亂、社會的時間意識發生了混亂,聖賢或帝王們就會改元、改年號,以調時定時、統一思想意識。而在這所有的時間種類裡,跟天地自然合拍的時間最宜於人。今天的城里人雖然作息無節制規律,但他們到鄉野休整一天兩天,其生物鐘即調回自然時間,重獲時間的節律和精氣神。自然,歷代的詩人學者都在節氣裡吟詩作賦,他們以天地節氣豐富了漢語的表達空間,也以漢語印證了天地節氣的真實不虛和不可思議。

一個太陽週期若分為春夏秋冬四象,一年就有四象時空,如分成八卦八節,一年就有八種時空,我們能夠理解,太極生分得越細,每一時空的功能就越具體,意義越明確。這也是二十四節氣不僅與農民有關,也與城里人有關,更與精英大人有關的原因。在二十四維時間裡,每一維時間都對其中的生命和人提出了要求。一個人了解太陽到了南半球再北返回來,就知道此時北半球的生命一陽來复,不能任意妄為,“出入無疾”;一個人深入體悟這一時空的邏輯,就明白天地之心的深長意味。而我們如果了解到雨水來臨,就知道農民和生物界不僅“遇雨則吉”,而且都在思患預防。我們了解到大暑期間河水井水渾濁,天熱防暑,需要有人有公益心,此一時空要義不僅在於消夏,和獲得降溫納涼防暑一類的物資,更在於提高公共認同,“勞民勸相”。24節氣時間,每一時間都是人的行動指南,冬至來臨,君子以見天地之心;雨水來臨,君子以思患預防;大暑來臨,君子以勞民勸相。

我當初寫節氣由“不明覺厲”到後來逐漸明白時空意義,經歷了對歷史敘事、審美敘事乃到善的敘事的溫習。節氣不僅跟農民農業有關,不僅跟養生有關,也跟我們每個人對生命、自然、人生宇宙的感受、認知有關。普通人只有了解節氣的諸多含義,他才能理解天人關係,才能提撕自己在人生百年中的地位。在小寒節氣時需要有經綸意識,在大寒節氣時需要修省自己,在立秋時需要有謀劃意識,在秋分時要理解遁世無悶……古人把五天稱為微,把十五天稱為著,五天多又稱為一候,十五天則是一節氣,見微知著,跟觀候知節一樣,是先民立身處世的生活,也是他們安身立命的參照。

我意識到,時空的本質一直在那裡,只不過,歷史故事也好,詩人的才思也好,只是從各方面來說明它們,來強化它們。有些時空的本質仍需要我們不斷地溫故知新。在寫作這篇小文時,重讀書稿,發現仍有若干材料沒有加入。如六月芒種節氣,時間要求人們以非禮勿履,我對此的解釋過於直硬,其實如附會農村人生活,當讓人驚歎其中的巧合。芒種節氣裡農作物成熟了,一些見鄰起意的人,尤其是那些不勞想獲的二流子們,經過麥田時,會低頭假裝倒一下鞋子裡的渣土,實則順手偷幾把麥子……故正派人經過別人家的農田,都不會低頭整理鞋子,以免誤會,這就是“非禮勿履”了。這樣的現象,今人固然可以理解成傳統農村社會的短缺所致,但是,經過瓜果農田,今人順手牽羊的行為並不少。西哲奧古斯丁少年時就偷過鄰居家的梨,奧古斯丁沒有放過自己,他一生思考的起點即是這一事件,他的結論不是現象層面的非禮勿履,而是深刻地檢討人的罪性。可見,時間給予人們豐富的意義,由古今中外的歷史和現實組成的意義仍在不斷地生成之中。

在事物成熟的時間裡展示了人性的原罪,這樣的現像在我們的文化中也可思可考。“氣人有,笑人無”、“見不得別人好”、“圍堵某個經濟起飛的國家”,等等。本書裡收錄了中國人“至於八月有凶”、“南征吉”的說法,都是夏秋之際作物成熟引來鄰人鄰村鄰國的覬覦,書中就收錄了鄭國軍隊到天子眼皮底下搶割週天子的糧食的事件。事實上,人與時間的關係確實可以觀察人的性情道理,也可以看出一人一個族群的狀態。真正有操守氣節的態度是:“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

作為“聖之時者”,孔子深刻地理解到了時間之於國家、社會的重要性,他在回答為邦之道時就說過,“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週之冕”,夏時即是陰陽合歷的農曆,夏時的重要在於它見萬物之生以為四時之始,孔子自己的話是,“吾得夏時而悅者,以為謂夏小正之屬蓋取其時之正與其令之善也。”這就是說節氣時間不僅正確,它對人間人身人生的規定性也是善意的。有些王朝不以夏時為準,而從十一月、甚至十月為時間起點,“時間開始了”,事實上不僅擾亂了天時農時,也使人找不到北,失時而失去人生的坐標。孔子看到了,正確地調時定時,能夠使天下欽若昊天。因為時各有憲。每一維度的時間都有其憲法,有其至高無上的規定性。在全球化時代,孔子的“行夏之時”之說,就是採用公曆時間,享用各國產品,保留中國元素,懷抱人類情懷。

遺憾的是,如前所說,關於節氣一類的知識曾經為少數人壟斷。巫師、王室、日者、傳天數者、欽天監、佔天象者、各種卜日卜時的先生們等等,他們在下傳時是否無私,他們是否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一個問題。知識在一步步下移,但至今文明社會仍未實現藏富於民、分權於眾、生慧於人。就像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闡明的,必須破除主體性思維和科技時空觀,人才能真正成為“時間性”的。海氏為此預告了現代人的異化:“人的存在是時間性的,而時間又因人的感覺而發生改變,從這個意義上說,相對論是多麼的浪漫,然而它又是殘酷的,……既然可以通過感覺改變時間軸,那麼欺騙自己、欺騙別人、欺騙世界也就沒什麼不可能的了。”

這也是我極為看重本書的原因。蔡友平先生曾告訴我,對他們釀酒人來說,採集藥草釀酒雖然重要,但時間才是最重要的參數,只有時間到了,酒才能蕩氣迴腸。在這方面,節氣堪稱中國文明的智慧,是中國人千百年來實證的“存在與時間”。在知識下移到每一個人身上的時代,回到節氣或時間本身,有利於人們反觀自身的氣節或精氣神,有利於自我的生長,有利於人們在時間的長河或時間的幽暗中打撈更多的成果。知識大規模下移的一個問題,是使得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了知識的壓力和誘惑,人們迷失其中,但回到時間或節氣應是在知識海量中漂移的可靠的坐標。像曾經的農民一樣,去感受時間和生命的輪轉循環。像詩人那樣,去欣賞“時間的玫瑰”,去收穫“時間即糧食”:“年輕人,你的職責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我在渺無人蹟的山谷,不受污染,聽從一隻鳥的教導,採花釀蜜,作成我的詩歌。美的口糧、精神的祭品,就像一些自由的野花,孤獨生長,凋落。我在內心裡等待日出,像老人的初戀……”

海德格爾稱引過荷爾德林的名言:“生命充滿了勞績,但還要詩意地棲居在這塊土地上。”在對時間的感受方面,傳統中國文化確實有過天人相印、自然與人心相合的美好經驗。去感受吧,去參悟吧,去歌哭吧:“若乃春風春鳥,秋月秋蟬,夏雲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諸詩者也。嘉會寄詩以親,離群托詩以怨。至於楚臣去境,漢妾辭宮;塞客衣單,孀閨淚盡;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揚蛾入寵,再盼傾國;凡斯種種,感盪心靈,非陳詩何以展其義?非長歌何以騁其情?”

知識的富有、智力的優越在節氣面前無足稱道,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得面對自身。釋迦牟尼有嘆:“善哉善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未證得。”

這是信言的語!

 

目次

自序:行夏之時——關於二十四節氣Ⅰ

立春——天下雷行而育萬物 1

雨水——君子以思患預防15

驚蟄——天地盈虛,與時消息27

春分——君子以類族辨物41

清明——君子以議德行53

穀雨——君子以同而異69

立夏——君子以輔相天地之宜79

小滿——君子以飲食宴樂91

芒種——君子以非禮勿履103

夏至——君子以自強不息115

小暑——君子以正位凝命129

大暑——君子以勞民勸相141

立秋——君子以作事謀始153

處暑——君子以慎辨物居方165

白露——君子以常習德教177

秋分——君子遁世無悶189

寒露——君子以矯枉過正199

霜降——君子以反身修德209

立冬——君子以儉德避難219

小雪——君子以自昭明德231

大雪——君子以寒江獨釣243

冬至——君子以見天地之心255

小寒——君子以經綸271

大寒——君子以修省285

後記:蹈水之道——回到時間本身299

 

書摘/試閱

立春:天下雷行而育萬物

立春是我們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從天文學上說,這是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的時空。從一個太陽年曆法的角度看,似乎應該把冬至即太陽到達南迴歸線的時間當作最後一個節氣,此後的節氣即小寒則為第一個節氣。從太陰年曆法的角度看,立春作為節氣之首也是無可無不可的,雖然立春多在朔日前後。而從農曆年的角度,立春並不是新年的開始,真正的新年開始就是大年初一。但中國人這樣確定了曆法,跟中國人對天地人演進的觀察思考之細密有關。

以子丑寅卯的階段劃分,中國人知道,天地人生有一種接力演進的秩序。即天開於子,地闢於醜,人生於寅。在第一階段,天出現了。大地的開闢要滯後一個階段,生物界中人的醒悟活動更要滯後一些。這些階段性的次第現象,無論是子時丑時寅時,還是子月丑月寅月,都描述了又規定了對象。人在寅時之前最好的最應該做的事就是休息,因為那是天地開闢的時間,人只有休息好了,才能登上一天的舞台。人在農耕生活中,也是到了寅月就得醒過神,得安排考慮一年的事務。這就是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多在寅月。所謂的數字陰曆,一月二月中的一月,其實就是寅月。

中國人為此用了極為高大上的名稱稱道這一個月,正月。正者,止於一。蒙以養正,啟蒙之義即在於知止知一。春秋時代的史官多有寫這樣的話,王正月。這是把一年之初的時間曆法上升到王權的高度,只有聖王才能確立真正的時間,只有聖王才能頒布“正朔”,才能給予春天:春天來了,時間開始了。《月令》中說:“立春,正月節。立,建始也。五行之氣,往者過,來者續。於此而春木之氣始至,故謂之立也。立夏、秋、冬同。”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中國古代民間都是在“立春”這一天過節,相當於現代的“春節”,而農曆正月初一稱為“元旦”。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開會,決定使用公曆,把農曆的正月初一叫作“春節”,把公曆的1月1日叫作“元旦”。到孫中山於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時,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定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改公曆1月1日稱為歲首“新年”,仍稱“元旦”。

“陽和起蟄,品物皆春。”太陽沿週天劃過,到此之際算是有了決定性的轉折。或者說,太陽從南迴歸線向北迴歸線一天天地返歸,到第45天左右的時候,漫長的冬天及其陰冷寒氣終於消失了。生活在北半球的人們,此時感受到了溫暖的氣息。春天開始了。在氣候學中,春季是指候(5天為一候)平均氣溫10℃至22℃的時段。

立春節氣,東亞大陸南支西風急流開始減弱,隆冬氣候宣告結束。但北支西風急流強度和位置基本沒有變化,蒙古冷高壓和阿留申低壓仍然比較強大,大風降溫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氣,在強冷空氣影響的間隙期,偏南風頻數增加,並伴有明顯的氣溫回升過程。雖然有“倒春寒”一類的惡劣天氣,但立春意味著氣溫、日照、降雨開始趨於上升、增多。

 

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春,chun,會意。甲骨文字形,從艹(木),草木春時生長;中間是“屯”(zhun)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腫部分,即剛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萬木生長;下面是“日”字,意味著太陽提供了生長的能量。北半球的春天意味著北半球受到越來越多的太陽光直射,氣溫開始升高。隨著冰雪消融,河流水位上漲。春季植物開始發芽生長,許多鮮花開放。冬眠的動物甦醒,許多以卵過冬的動物孵化,候鳥從南方飛回北方。許多動物在這段時間裡發情,因此中國也將春季稱為“萬物復甦”的季節。春季氣溫和生物界的變化對人的心理和生理也有影響。這其中仍有中國先哲觀察到的,“地闢於醜,人生於寅”的道理。

植物萌芽生長、動物繁殖、農夫下地播種。中國古人把“歷史”叫作“春秋”,因為莊稼春生秋熟,春生相當於歷史之因,秋熟相當於歷史之果,春來秋去的循環就是時間,而時間的循環就是歷史。

但即使在北半球,時空仍有次第,如東亞大陸的中國把立春當作春季的開始(2月2日至5日之間),把立夏當作春季的結束(5月5日至7日之間)。在歐美,春季從中國農曆的春分開始,到中國農曆的夏至結束(比中國人的春天要滯後一個半月左右)。在愛爾蘭,2月、3月和4月被定為春季。在南半球,一般9月、10月和11月被定為春季。

中國人對春天的觀察有千萬年的歷史。作為傳統節日,中國自官方到民間都極為重視立春,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曆史。據文獻記載,周朝迎接“立春”的儀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開始齋戒,到了立春日,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東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豐收。回來之後,要賞賜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這種活動影響到庶民,使之成為後來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動。宋代的《夢粱錄》中記載,“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稱賀。”清人的《燕京歲時記》中記載:“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在東直門外一里春場迎春。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

古代傳說則謂,立春快到來的時候,縣官會帶著本地的知名人士去土地裡挖一個坑,然後把羽毛等輕物質放在坑里,等到了某個時辰,坑里的羽毛會從坑里飄上來,這個時刻就是立春時辰,開始放鞭炮慶祝,預祝明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一傳說跟中國傳統音樂有密切的關聯,中國傳統音樂的“律呂”或“樂律”就是用來協調陰陽、校定音律的一種設備,現代音樂上叫定音管。中國的先民用竹子製成十二根竹管,與十二個月份相對應,奇數的六根稱“律”,偶數的六根稱“呂”,奇數表示陽,偶數表示陰。按長短次序將竹管排列好,插到土裡面。竹管是空的,竹管中儲存用蘆葦燒成的灰。以此來候地氣,到了冬至的時候,一陽出。陽氣一生,第一根九寸長、叫黃鐘的管子裡有氣沖出,竹管裡的蘆灰也飛出來,並發出一種“嗡”的聲音。這種聲音就叫黃鐘,這個時間就是子,節氣就是冬至。用這種聲音來定調就相當於現代音樂的C調;同時可以定時間,來調物候的變化,所以叫作“律呂調陽”。而立春之際聲音則為“大蔟”,在宮商角徵羽五音中,又稱角音。春聲即為號角之音。“聞角聲,則使人惻隱而好仁。”角聲是春天的聲音。

立春之日,敏感的人可以察覺,太陽出來時較之冬天的太陽不太一樣了,此時陽氣充足,吹面不寒,陰冷之態消失。人們明顯地感覺到白晝長了,太陽暖了。“立春一日,百草回芽。”農諺提醒人們,“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大春備耕也開始了。雖然如此,大陸中國的很多地方,仍然是“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冬去春來,這不僅是天地間的物象,也是人心的理路。人們愛尋覓春的消息:那柳條上探出頭來的芽苞,“嫩於金色軟於絲”;那泥土中躍躍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風吹又生”;而為著奪取新豐收在田野中辛勤勞動的人們,“立春一年端,種地早盤算。”

 

立春時節的物候是,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說的是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立春五日後,蟄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甦醒,也可以說冬眠的動物開始活動了;再過五日,河裡的冰開始融化,魚開始到水面上游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融化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三候中,東風是中國人理解的八風之一,即四時(春夏秋冬)八節(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之風。“八節之風謂之八風。立春條風至,春分明庶風至,立夏清明風至,夏至景風至,立秋涼風至,秋分閭闔風至,立冬不周風至,冬至廣莫風至。”這是從時間上定義。從空間上定義,八風是四正四隅的八方空間之風,“東風叫明庶風,南風叫景風(亦名凱風),西風叫閭闔風,北風叫廣莫風,東北風叫條風(又叫榮風),東南風叫清明風,西北風叫不周風,西南風叫涼風。”時空統一,東風即指春風。在八風之中,東風於中國人最為親切,與西人雪萊寫《西風頌》不一樣,在中國人眼裡,“東方風來滿眼春”。《楚辭》:“東風飄兮神靈雨,留靈脩兮憺忘歸。”杜牧也有名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蟄蟲冬眠春醒,是這些動物對冬季寒冷、食物匱乏等不良環境條件的一種適應。熊、蝙蝠、刺猬、極地鬆鼠、青蛙、蛇等都有冬眠習慣。冬眠動物在寒冷冬季時其體溫可降低到接近環境溫度(幾乎到0℃),全身呈麻痺狀態,在環境溫度進一步降低或升高到一定程度,或其他刺激下,其體溫可迅速恢復到正常水平。古人從冬眠動物中得到啟示,在冬天生活,盡可能不折騰,少耗能量,“貓冬”現象就是說因天氣寒冷而整天待在家裡避寒,一旦天氣好時人們就會到戶外走走,曬曬太陽,呼吸更多新鮮空氣,以適應氣候的變化。在這個意義,人類跟動物在大自然的威力下表現出的生存方式大同小異,都要冬眠春醒,所謂“蟄蟲始振”。

立春三候,如果屆時物候沒能發生,古人就會聯想出很多問題。如東風不能消解冰凍,那就意味著有了號令卻得不到執行。如果冬眠動物不醒來活動,那就意味著陰氣沖犯了陽氣。如果魚兒不上有冰的水面,那就說明民間私藏鎧甲、頭盔等武備物資。

立春節氣受農民歡迎,因為它給人們帶來了溫暖,帶來了希望。有關立春的天氣諺語很多。如以晴天無雨為依據的有“立春晴,雨水勻”“立春晴,一春晴”等;以雨雪為依據的有“立春雨淋淋,陰陰濕濕到清明”“打春下大雪,百日還大雨”等;以雷電為依據的有“雷打立春節,驚蟄雨不歇”“立春一聲雷,一月不見天”等;以冷暖為依據的有“立春寒,一春暖”;以風力為依據的有“立春北風雨水多”“立春東風回暖早、立春西風回暖遲”等。 

 

在大時間裡,立春是在天雷無妄時空,“天下雷行,物與無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當天下雷動之時,萬物也就隨之發展自己。人們觀察到,當雷聲在天邊傳遍,萬物的精神似乎為之一震,而不妄為,像做好了某種準備,花朵、小草也生機勃勃。因此先王體會這種現象,會以勤勉應對天時天道,繁育萬物,使人間欣欣向榮。現代科學證實,電閃雷鳴既是給大地活筋通絡,又是在給大地施肥。春雷既是新生的號角,又是新生的肥料。中國的先哲對此一時空觀像繫辭,“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即人類和自然的自處相處之道在於成己成物,管理者的責任或志向在於給當代後世提供好的環境。現代人曾經任意妄為,給生息棲居的城鎮鋼筋水泥土化,讓自己的身心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終於意識到錯誤,而有了改正。今天,中國很多地方的城鎮都有了綠地、濕地公園建設。這是極得無妄精義的。濕地與森林、海洋並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被譽為“地球之腎”“天然水庫”和“天然物種庫”。一個社會或區域共同體的發展,如果忽視綠地、濕地建設,就失去了春意,失去了生機。

可見,立春之意可謂大矣哉。中國人有數千年的迎春經驗,在漫長的歷史中形成了眾多的習俗。除前述的打春外,還有報春、咬春一類的活動。在立春日吃春盤、春餅、春捲、春盒,吃生菜,吃蘿蔔,謂之“咬春”。公元767年,杜甫寫過一首《立春》詩:“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至於春遊,人人心嚮往之,中國人更不陌生,人們也稱為踏青,春遊是詩人必詠的話題,《史記·秦始皇本紀》:“皇帝春遊,覽省遠方。”張衡《東京賦》:“既春遊以發生,啟諸蟄於潛戶。”陸機《日出東南隅行》:“冶容不足詠,春遊良可嘆!”杜甫:“三月三日氣象新,長安水邊多麗人。”還有孔子贊同的夢想:“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春天來了,不僅中國人無數次地呼喚、歌詠春天,全世界都對春天有一言難盡的情感,有名的《春之聲》的歌詞:“小鳥甜蜜地歌唱,小丘和山谷閃耀著光彩,谷音在迴響。啊,春天穿著魅力的衣裳,同我們在一起,我們沐浴著明媚的陽光,忘掉了恐懼和悲傷。在這晴朗的日子裡,我們奔跑,歡笑,遊玩。”但只要聽過一遍的人都同意,春之聲的音樂遠比歌詞更動人。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6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