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雋藝風華:藝術拓荒者林智信回憶錄
滿額折

雋藝風華:藝術拓荒者林智信回憶錄

定  價:NT$ 420 元
優惠價:85357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9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一個好的藝術家,除了能在其創作中,表現具有某種時代性及個人性的意義外,更應該賦予作品具有淨化精神生命內涵及提升人類文化層次的理念,在作品中除了藝術性之外,還可感受它的智慧、潛能和生命力。」--第六屆臺南文化獎得主 林智信

「藝術家除了以作品完成了創作的目的,同時也記錄了當時生活的面貌。林智信的版畫作品,深刻地描繪刻劃出台灣當代的風俗民情、生活況味,宛如保留了一頁忠實的台灣農村變遷史,並把台灣民俗文化的特色,留下真摰地見證。」--黃光男 國立歷史博物館前館長

「林智信老師以富贍豐沛的情感,揮灑靈動的畫筆和雕刀,馳騁線條與形象、色彩與明暗,繪刻出寶島土地與人民,顯影出臺灣四季與晨昏,他所創作的巨幅作品《迎媽祖》、和《芬芳寶島》以及許多臺灣鄉土木刻版畫,是嘔心瀝血之作,也是展現時代特色的代表作,其藝術成就無可取代。」--葉澤山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

藝術家林智信先生為「第六屆臺南文化獎」得獎人,他以美學型態保存臺灣文化,並透過長期海外展覽,將臺灣文化內涵推展至國際,是臺灣重要的藝術家。
本書記錄他的人生經歷、藝術理念以及〈迎媽祖〉、〈芬芳寶島〉等重要藝術作品的創作歷程,於此同時也保存與推廣了臺南藝術文化。

◆兩大藝術巨作
․20年完成124公尺(408台尺)「迎媽祖」木刻版畫連作
․25年完成248公尺(826台尺)「芬芳寶島」油畫連作

作者簡介

林智信

‧1936 民國二十五年生於台南縣歸仁鄉紅瓦厝仔(歸仁村)
‧台南師範藝師科、師專畢業
‧擔任 34、37-39、41-43、45、46、49、50、57、58 屆台灣省全省美展及全國版畫展評審委員
‧1978 師事嘉義交趾陶泰斗林添木大師(葉王嫡傳弟子)習作國寶交趾陶
‧1987 台灣第一位被邀請在中國舉行巡迴個展藝術家(首展在北京天安門勞動人民文化宮展出)
‧1989-1995 擔任台北市立美術館第 3、4、5 屆審議委員
‧1988-2005 擔任國立台灣美術館第 1、2、3、9 屆典藏委員
‧1998-2004 擔任高雄市立美術館第 2、3、5 屆典藏委員
‧1999-2002 擔任台南市美術研究會(南美會)會長

【自序】
盪漾人生,趨於淡然

我小時候家境不佳,又是在窮鄉僻壤的鄉下長大,自覺有點自卑卻又胸懷大志,為了改善家裡的經濟,不畏勞苦的從事各種農業工作。身為長子的我,須扛起代替已逝父親扶植兄弟姊妹的責任,孝養母親、為母親分憂解勞。臺南師範畢業後分發到國小教書,我盡職於教育工作,1965 年(民國五十四年)獲得教育廳第一屆優良教師的殊榮表揚;在藝術領域,我像個拓荒者,不斷地耕耘藝術園地裡的沃土,期盼能種出千年大樹。

孟子曾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或許自覺身負使命,我在青少年時代的生活非常的辛苦,幾乎已達過勞的程度,加上又患有氣喘,堪稱身心俱疲,但我不怨天尤人,把吃苦當作吃補,將一切折磨都看待成是為了打造有希望的明天。

於今,回想幾十年來從事最愛的藝術工作,即使有時會碰到瓶頸或不如意的地方,我仍然繼續堅持、不退卻,精益求精的開拓我的創作領域。

曾幾何時,我從美育教學工作,轉而全心全力投入藝術創作,版畫、雕塑乃至如今的油畫創作,總是藝術人生裡的一場場劇目,無論從事什麼創作,我竭力的扮演好我的角色。

2014 年8 月,我的妻子金桂過世後,我們全家皈依佛門,此後常有機會親近學佛,更是人間福報的忠實讀者。在佛教的薰陶下,過去有如波濤盪漾的心緒逐漸趨於平淡,也更能體會淡然人生的美好滋味。每個人都是時間的過客,當生命走到終點,最後全是一場空,唯有行善,做利益眾生的事,才能受到永恆的懷念。

已逾八旬高齡之際,回想自己的一生所作所為,不敢說有何大貢獻,但我內心深知,有生之年該做什麼來讓生命更有意義。我創作藝術希望能為寶島臺灣及美好的事物留下永恆;我親自撰筆寫回憶錄,希望能將這一生的點滴集結成冊,給我的家人、後進參考閱讀,當然,更希望各方賢達長輩繼續給予我鞭策指教。
林智信 2018 年


 

目次

自序 盪漾人生,趨於淡然

第一章、故鄉紅瓦厝
第二章、戰火歲月
第三章、臺灣光復
第四章、憂傷年少
第五章、南師扎根,開啟兒童美育之窗
第六章、木刻版畫彩繪人生
第七章、教學兼副業,吃苦當吃補
第八章、回歸專業,藝術創作多元發展
第九章、〈迎媽祖〉 四百零八臺尺版畫
第十章、〈芬芳寶島〉一百零二幅連作
第十一章、我的母親,我的妻子
第十二章、人生感悟,皈依佛教

後記
致謝

書摘/試閱

傳承民間信仰,四十歲發願刻繪〈迎媽祖〉

自我四十歲發願製作〈迎媽祖〉巨幅版畫那一刻起,我就下決定效法苦行僧的精神,竭力恭敬地繪製這巨幅作品。
〈迎媽祖〉是我嘔心瀝血之作,二十年的黃金歲月終於如願以償,皇天不負苦心人。每每見到這巨幅長卷版畫完整地展示了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庶民文化,我的內心就澎湃不已!

憶昔,府城迎媽祖熱鬧廟會
我從小就喜愛傳統文化,對於媽祖慶典活動特別感興趣;對威風凜凜的眾神爺、高人一等的踩高蹺、風趣的民俗表演、鄉韻情濃的民間古樂曲調等等,隨著隆隆的鞭炮聲以及五彩繽紛的煙火助陣逐一登場,真是熱鬧非凡,每每令我忘情佇足。自幼,媽祖慶典的記憶已深印於我的腦海裡⋯⋯
回顧民國五〇、六〇年代,古都府城「迎媽祖」堪稱臺灣最負盛名的民俗活動之一。固然早期物質條件缺乏,民生貧苦,又受制於日據時期種種限制,廟會不若現代那般鋪張,但畢竟是地方上難得的盛會,往往能吸引各地民眾蜂擁而來看熱鬧 。
我非常懷念小時候的〈迎媽祖〉那般樸實而熱鬧的民俗廟會。每當府城迎媽祖,城外人潮蜂擁而至,趕牛車、駕馬車,或是騎腳踏車、步行趕熱鬧的絡繹於途。我的祖父也曾幾次帶我到府城擠人潮看熱鬧;當時年幼,眼前威風凜凜、莊嚴高大的眾佛爺神像常讓我膽顫心驚;但對於流露濃濃鄉韻的古音及扭腰擺臀的民俗藝團表演,特別是帶點兒風騷韻味的牛犁歌、車鼓陣、桃花過渡等陣頭,表演者幽默的姿態與不拘小節的滑稽互動讓人感到新奇又歡喜。
年紀漸長之後,對於當時迎神賽會上各式各樣的表演以及傳統神器、服飾,除了依舊感到懷念,還多了對傳統禮俗傳承的敬仰之心。
猶記得府城〈迎媽祖〉的某個夜晚,街上各行各業大方擺設流水席宴客,商家騎樓都在辦桌,五柳枝、滷豬腳⋯⋯,好料的應有盡有,擺場稱不上奢華,主人家卻盛情招待遠方來的親友與隨香遶境的民眾,可說是人神同樂,賓主盡歡,熱鬧與愉悅的氣氛像過年一樣。

〈迎媽祖〉版畫,來自兒時愛看熱鬧的記憶
何以我在四十歲那年興起創作〈迎媽祖〉版畫的念頭?我日後曾仔細回想,應是童年記憶太深刻了吧!還記得我在八、九歲時,每逢媽祖聖誕期間,大天后宮〈迎媽祖〉遶境熱烈登場,祖父常載我從鄉下騎腳踏車到府城看熱鬧。
從事創作多年以後,我逐漸意識到〈迎媽祖〉廟會式微了,許多藝陣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商業化表演團;傳統文武場也幾乎不見了,取代的是喧囂的電子琴花車與流行音樂,後來又是擾人的鞭炮聲與電音震耳欲聾。我過去最欣賞的傳統服飾、兵器、刀具以及民俗文化面貌都不像往昔那般講究,我在心中吶喊:「我們的廟會究竟怎麼了?」
我和廟方執事人員聊,有人告訴我,過去陣頭多半是庄頭、聚落人們義務組陣頭以敬神之心前來拜廟表演,好讓大家娛樂湊熱鬧。如今社會變遷,年輕人口外移,老藝人凋零,許多傳統藝陣幾乎後繼無人,加上商業化的結果,出陣就得給工資,而且傳統藝陣端賴人力,像是蜈蚣陣、宋江陣的陣容大工資開銷龐大,經辦者雇用傳統藝陣的意願也就越來越低落了。
這番感悟,觸動了我想透過創作保留與傳承〈迎媽祖〉傳統文化的想法。擇以最拿手的版畫完整地來呈現,把它記錄下來,這個想法醞釀多年,一直到四十歲這年,我向媽祖祈求讓我的氣喘病癒,當下發願創作〈迎媽祖〉版畫,自此有了成熟的思考,一切可說水到渠成。
隨即,我豪情壯志地向藝術界發表,計畫創作一幅巨長的〈迎媽祖〉版畫,當時內心憂喜參半,因為〈迎媽祖〉是臺灣民間重要民俗宗教活動,包括藝閣與陣頭排列順序和形式、典故都必須正確;每個陣頭的神輿與其護衛的關聯性,傳統服飾及化妝都必須研究清楚。動態的表演、架勢、配樂、道具等等也都務必一清二楚才能動筆繪製圖稿,這真是多麼高難度的挑戰!
當然,為了搜集更詳盡的資料,很長一段時間,每逢有廟會慶典,我總是不辭路途遙遠,趕赴現場攝影或速寫,長時間展開密集的田野調查,遶境隊伍從頭到尾的排序,古樂、服裝和道具等等,我當時騎著一輛偉士牌機車府城跑透透,有時也乘車到其他縣市觀賞迎媽祖活動,都一一做筆記,邊畫草圖,邊訪問做記錄,因為要呈現隆重的民俗活動,我如履薄冰,仔細推敲,不敢有絲毫馬虎,就是希望能為後人留下可供研究與傳承藝術文化的史料紀錄。
當我發下宏願之後,我以木刻版畫來創作,一來是因為刀與板刻繪當中,刀刻遒勁的力道不但更具有藝術性,也能展現民間活動的生命力;另外,木刻水印表現在棉紙素材上,宛如中國傳統版印作品,更具東方藝術風格。選擇了這樣的形式創繪〈迎媽祖〉作品,我自以為應該是很合適這巨幅長的版畫創作,這創作是一段多麼艱辛漫長的旅程,我竟用了二十年的光陰才一償宿願!
〈迎媽祖〉總長四百零八臺尺(約一百二十四公尺),由每片九十公分× 一百八十公分的全張三夾板共六十八片木板連接而成的長龍式巨幅木刻版畫,完成時稱得上是舉世最具規模的版畫創作。創作過程中,我為求畫面內容及典故資料更為精準,歷經長時間調查與搜集,曾經三易圖稿,還要刻繪木板、印刷、染色,程序複雜、工程艱難浩大,我終於歷經萬難,於六十歲那年完成創作。
〈迎媽祖〉版畫於1995 年在臺北市立美術館首展,次年移展臺中國立美術館;再赴日本明治大學、大陸廈門文化局舉辦的海峽兩岸文化創意博覽會展出。還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協助策劃下,分別在立陶宛色立昂尼斯國家美術館(2000 年5 月至8 月)、拉脫維亞國立歷史博物館(2000 年11 月至12 月);2009 年2 月11 日至10 月4 日在德國國立慕尼黑博物館展出為期長達八個月,還特別出版德文版畫冊;2016 年4 月大陸寧波博物館邀展兩個月;2017 年10 月高雄佛光山邀展四個月,將臺灣的藝術文化進一步推向國內外舞臺。
〈迎媽祖〉版畫在歐洲的所有展覽,都是承蒙國立歷史博物館前後兩任館長黃光男與黃永川先生鼎力相助,展覽組人員張承宗先生辛苦籌劃展出各項作業以及編印畫冊,迄今我仍銘感五內。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5 357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