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購物車
|
會員專區
|
客服中心
|
企業採購
TOP
首頁
三民‧東大出版品
親子
文具禮品
生活市集
漫畫
教科考用
簡體
外文
學習網
香港出版品
|
燙手新書
|
搶先預購
|
暢銷書榜
|
得獎作品
|
政府出版品
|
精選套書
|
大學出版社
|
加價購
|
│
紅利積點兌換
|
通關密碼
所有欄位關鍵字
商品名稱
ISBN
作者
出版社/品牌
繁體書
簡體書
港版書
文具/禮品
生活市集
設計文創
影音商品
標籤
紅利兌換商品
促銷活動
中國圖書分類法
總論
哲學類
宗教類
科學類
應用科學類
社會科學類
史地類一
史地類二
語文類
美術類
中國圖書分類法 >
哲學類
>
日本哲學
類別
131.1 日本主義
131.2 和學
131.3 儒學
131.4 日本朱子學派
131.5 陽明學派
131.6 古學派
131.7 考證學派
131.8 水戶學
131.9 現代哲學家
全選
重選
加入購物車
列表
雙排
並排
共
56
筆商品,
1
/3頁
1
勸學
作者:
福澤諭吉
出版社:
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
2018/10/28
裝訂
:平裝
定價:280元
優惠價:
95
折
266
元
《勸學》共十七篇,於一百多年前(1872-1876)以文語體寫成,是福澤諭吉畢生最重要的著作,並被譽為日本近代化的必讀聖經。據稱:當時每十六個日本人中就有一人讀過本書;在缺乏大規模銷售通路,廣告宣傳也實為不易的年代,可說是空前的暢銷。本書兩大核心思想是「天賦人權」與「全民向學」。首篇第一句借美國獨立宣言「天賦人權」的思想,破天荒地向日本民眾提出:「上天不在人上造人,亦不在人下造人」的平等理念。那時
2
福澤諭吉與《學問之勸》
作者:
林呈蓉
出版社:
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
2017/10/19
裝訂
:平裝
定價:380元
優惠價:
95
折
361
元
福澤諭吉是日本社會新思惟的開創者。當明治新政府的歐化方針確立之後,福澤諭吉開始批判日本傳統舊思惟,並為新文明開啟社會啟蒙的新頁,而《學問之勸》則可謂是這一連串活動的重要文宣品。 根據日本經濟學者小泉信三(1888-1966)之研究指稱,福澤諭吉立場轉換的主因在於,此一時期福翁的思想逐漸受到明治政府感召,欣見新政府的開明作為,乃決意從旁協助明治政府的革新事業,且以成為日本新思想指導者自許,而其中一項
3
Globalizing Japanese Philosophy as an Academic Discipline
作者:
Chun-chieh Huang
;
Wing-keung Lam
出版社:
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
2017/04/13
裝訂
:精裝
定價:720元
優惠價:
88
折
634
元
The book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namely “Japanese Philosophy: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the Global World” and “Japanese Philosophy as an Academic Discipline.” The first part integrates reports on th
4
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經典與理念:互動、轉化與融合(修訂一版)
作者:
黃俊傑
出版社:
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
2016/08/24
裝訂
:精裝
定價:200元
優惠價:
88
折
176
元
將儒家傳統置於東亞文化交流的脈絡中加以考察並衡斷其價值,是新時代人文研究的新方向。 本書將東亞儒學經典及其價值理念,置於中、日、韓各地的文化脈絡中加以考察,分析源起於中國的儒家經典及其核心價值與各地地域特質的互動。首先就「東亞文化交流史」這個新學術領域有所探索,分析其中之問題意識及其研究主題。其次探討日、韓等地的儒者解釋中國儒家經典時,常常體驗中國儒家經典中的「普世價值」與「地域特性」之間的張力關
5
西田幾多郎哲學選輯第二冊
作者:
西田幾多郎 著
;
黃文宏 譯注
出版社:
清大
出版日:
2016/07/01
定價:420元
優惠價:
88
折
370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書籍簡介】 西田幾多郎(1870-1945)是日本近現代哲學之父,也是京都學派哲學的開創者。本選輯在編排上以介紹西田哲學的「場所邏輯」為主要考慮,所選擇的五篇譯文包括早、中、後期西田哲學。 「自覺」是繼「純粹經驗」之後,西田哲學的主要概念,第一選文〈邏輯的理解與數理的理解〉(1912)的目的即在展示西田早期「自覺」思想的雛型。第二選文〈叡智的世界〉(1928)是中期西田的代表著作之一。西田提供
6
西田幾多郎:生與哲學
作者:
藤田正勝
出版社:
聯經
出版日:
2016/06/02
裝訂
:平裝
定價:280元
優惠價:
79
折
221
元
解讀日本近現代哲學推手西田幾多郎的核心思想認識「日本人最初,且唯一的哲學書」 人生問題不是一個哲學問題,反之是哲學本身 ── 西田幾多郎生於1870年的西田幾多郎是開創日本京都學派哲學的一代大哲,被視為日本近現代哲學的推手,也是日本近代哲學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哲學家。在他1911年的代表著作《善之研究》之前,日本哲學多是消融西方哲學,西田卻進一步融攝西方哲學的同時,於東方思想傳統的基礎上,建立獨創性的
7
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
作者:
黃俊傑
出版社:
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
2015/11/04
裝訂
:精裝
定價:380元
優惠價:
88
折
334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東亞各國的儒學研究不能繼續停留在各國儒學史的研究層次,將東亞儒學視為整體進行研究有其重要性與迫切性,因儒學是東亞各國文化的共同資產,更是與世界文明對話的重要基礎。 本書最早出版於2001年,其後曾於2012年出版新版,今經刪修校訂後出版修訂版。 本書由黃俊傑教授近年來部分研究成果共十二篇論文集結而成。內容大致可歸屬兩大範疇:一是關於東亞儒學經典詮釋傳統的探討,二是關於中國思維方式,尤其是對「身體」
8
京都學派與禪
作者:
吳汝鈞
出版社:
學生書局
出版日:
2015/05/01
裝訂
:平裝
定價:350元
優惠價:
9
折
315
元
京都學派是東亞日本方面發展開來的極有分量的哲學學派。其中三人與禪有密切的關連,那便是久松真一、阿部正雄與上田閑照。本書敘說他們在與禪的關係方面的哲學,並略有評論。久松真一是一個興趣與造詣多元的人物,本書主要闡述他所展現的禪之美,特別著眼於他在茶道方面的學養,並及於他建立和領導FAS協會上的宗教運動。書中也闡述阿部正雄的禪觀與他所熱心推行的宗教對話,特別是他在這方面的貢獻。最後透過禪宗〈十牛圖頌〉來
9
東亞視野下的日本哲學:傳統、現代與轉化
作者:
林永強
;
張政遠 編
出版社:
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
2013/12/01
裝訂
:精裝
定價:250元
優惠價:
88
折
220
元
本書透過三部分論述東亞視野下的日本哲學。第壹部分是日本哲學的傳統,目的是展現所謂「前現代」的日本哲學,包括日本儒學的哲學思維。第貳部分是日本哲學與現代,議題包括現代性、後現代和三一一東日本大地震的哲學反思。第參部分是日本哲學的轉化,包括西田幾多郎、西谷啟治和九鬼周造在身體、存在與時間、生命等哲學議題上的獨創性,從而察看日本哲學的嶄新研究。
10
絕對無詮釋學:京都學派的批判性研究
作者:
吳汝鈞
出版社:
學生書局
出版日:
2012/05/01
裝訂
:平裝
定價:780元
優惠價:
9
折
702
元
京都學派是當代東亞一支極強有力的哲學學派,它的影響早已由其發源地日本超越開來,遍及於整個西方世界。筆者前此所寫的《絕對無的哲學:京都學派哲學導論》、《京都學派哲學七講》、《京都學派哲學:久松真一》,基本上是引介、定位性質。本書則是對京都學派的進深研究,以批判性的角度來述論京都學派的概念與問題,主要是就力動一點,檢視學派的根本觀念「絕對無」仍不免於虛弱,動感不足,難以作為具有足夠的理論與實踐的效力的
11
近世日本儒禮實踐的研究:以儒家知識人對《朱子家禮》的思想實踐為中心
作者:
田世民
出版社:
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
2012/04/01
裝訂
:精裝
定價:270元
優惠價:
88
折
238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本書以日本近世(德川時代)儒家知識人接受和實踐朱子《家禮》的各種面向為探討主題。德川幕府以禁絕天主教徒為目的施行了「寺請制度」,佛教喪葬禮儀也隨著制度化,一般庶民的喪葬儀式由各戶各人所屬的菩提寺負責執行。針對此時代背景,本書以熊澤蕃山、崎門派朱子學者、中村惕齋、水戶藩、以及懷德堂等儒家知識人對朱子《家禮》的接受和實踐為主軸,深入探討日本近世儒家知識人如何面對和突破在社會生活中具體實踐儒家禮儀思想的
12
把握進入歷史的瞬間
作者:
孫歌
出版社:
人間
出版日:
2010/12/01
定價:420元
優惠價:
79
折
332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進入歷史,不同於進入文獻資料。進入歷史,也不同於對於「過去」的感情移植。它需要造成一種超越了知識與理性,卻又包容了它們的特別的狀態;那是一種使過去與現在相遇的時間感覺,一種對於未來的道德責任。在知識被日益制度化的現代社會,人們也日益習慣於為所有問題找到正確的「解」,而那些更為根本的、極可能無解的問題,卻從網眼裡被篩掉了。知識在尋求答案,學術的思維也不免在走向精細的同時走向單純化和表面化。於是,我們
13
從「脫儒」到「脫亞」:日本近世以來「去中心化」之思想過程
作者:
韓東育
出版社:
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
2009/11/01
裝訂
:精裝
定價:600元
優惠價:
88
折
528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朱子學在近世日本,經歷過受容、懷疑、批判和否定的激盪史。由其被利用、排擠和摒棄之角色變換的軌跡中,呈顯了江戶學界的「道統」自立願望和「去中心化」的焦慮。由於脫「朱子學」意義上的「脫儒」,與「脫中心化」互為表裏,因此,這一看似思想史問題的背後,實蘊藏著極其複雜的社會歷史背景和區域關係糾葛。由「明清鼎革」所帶來的「華夷變態」說,激化了禮教「華夷秩序」在東亞地區的震盪程度,不但顛覆了長久以來的「中心-邊
14
東亞論語學:韓日篇
作者:
張崑將
出版社:
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
2009/09/01
裝訂
:精裝
定價:500元
優惠價:
88
折
440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本書的論文選自台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在2007與2008年所舉辦「東亞論語學」研討會。本書的內容不但有助於開拓東亞《論語》學的視野,也能彰顯《論語》這部經典在東亞儒學中的樞紐地位。
15
福澤諭吉社會思想之研究
作者:
李永熾
出版社:
稻鄉
出版日:
2009/07/01
定價:390元
優惠價:
9
折
351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福澤諭吉生於1835年,逝於1901年,一生跨過兩個時代,在德川幕府末年的動蕩時代,歷經暗殺威脅與國家存亡的危機;他揚棄陳腐的漢學追求西來的新知,三次外遊更擴大了知識的領域。在明治時代,如何讓日本免於滅亡,啟蒙民眾,成為他的重要課題;改造日本成為文明開化的社會,是他努力的方向。他主張實學,推動自由平等獨立的人權,由個人人權及於社會群體的民權,以期臻於國際平等的國權。為了這些目標,他創立「慶應義塾」
16
宋明儒學論
作者:
陳來
出版社:
香港三聯書店
出版日:
2008/10/01
裝訂
:平裝
定價:310元
優惠價:
79
折
245
元
本書收錄了陳來的六篇學術論文:〈李延平與朱晦庵〉、〈朱熹淳熙初年的心說之辯〉、〈王陽明哲學的心物論〉、〈王船山晚年的思想宗旨〉、〈宋明儒學與神秘主義〉、〈王陽明與陽明洞〉。通過這些論文可以瞭解陳來在朱子學、陽明學、船山學上的研究成果,以及其在道學思想、比較宗教學方向的儒學等方面的研究特色,從而對當代中國哲學史前沿研究,特別是宋明儒學研究有一定的認識。
17
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
作者:
黃俊傑
出版社:
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
2007/10/01
裝訂
:精裝
定價:600元
優惠價:
88
折
528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貫穿德川日本詮釋史的是「實學」的思想傾向。正是這種具有日本文化特色的「實學」精神,撐起德川三百年的日本學,重建並強化東亞儒學傳統的經世性格,但也減殺甚至拋棄了人之價值的存有論的根源。其所得在此,其所失亦在此。 第一章從中日儒學史脈絡論中日儒者基本上認為「經典」內容包含三面向。第二章探討中國儒家經典中若干重要概念,傳至日本後都不同程度上經歷某種「脈絡性的轉換」,以適應日本的文化風土,這是日本的儒學
18
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
作者:
黃俊傑
出版社:
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
2007/10/01
定價:700元
優惠價:
88
折
616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本書收錄著者近年所撰十六篇論文,第一篇係全書之導論,其餘論文分為三個部份:(一)東亞儒學的視野,(二)《論語》的詮釋,(三)《孟子》的詮釋。著者主張:「東亞儒學」在東亞各國儒者的思想互動之中應時而變、與時俱進,而不是一個抽離於各國儒學傳統之上的一套僵硬不變的意識形態。本書除探討「東亞儒學經典詮釋」、「東亞遺民儒學」、「東亞儒家身心關係論」等課題之外,也聚焦於東亞儒者對《論語》與《孟子》的解釋之分析
19
德川日本儒學思想的特質:神道、徂徠學與陽明學
作者:
張崑將
出版社:
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
2007/01/01
裝訂
:精裝
定價:650元
優惠價:
88
折
572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儒學思想在日本的發展,面向廣泛,議題眾多,學派林立,並非三言兩語可以道盡,亦極待未來漢語學術界師友們的共同耕耘。本書紬繹德川儒學的三項鮮明主題──即神儒兼攝、徂徠學與陽明學──作為窺探德川思想特質的素材,並採取中日儒學的比較研究方法,以透視日本儒學發展的特質。
20
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
作者:
黃俊傑
出版社:
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
2006/02/01
裝訂
:精裝
定價:500元
優惠價:
88
折
440
元
第一章從中日儒學史脈絡論中日儒者基本上認為「經典」內容包含三面向。第二章探討中國儒家經典中若干重要概念,傳至日本後都不同程度上經歷某種「脈絡性的轉換」,以適應日本的文化風土,這是日本的儒學「實學」取向。第三章指出孔孟政治思想對德川日本政治體制,具有潛在的威脅,所以德川儒者以「先王之道」解孔子的「道」,企圖拆除孔子政治思想中可能引爆的雷管,使《論語》更融入德川政治與社會中。 第四章分析伊藤仁齋對《
第一頁
<
1
2
3
>
最後頁
[共3頁]
公司簡介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異業合作
│
人才招募
│
圖書館採購/編目
│
三民禮券兌換處
│
好站連結
│
三民‧東大‧弘雅目錄
│
古籍‧古典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