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建築結構設計常遇問答及對策(簡體書)
滿額折

建築結構設計常遇問答及對策(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2 元
定價
:NT$ 192 元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根據作者長期從事建筑結構設計、技術咨詢工作經驗,對結構設計人員在應用2002版規范、PKPM系列軟件時經常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了歸納和總結。重點介紹了結構設計人員在設計時常遇的一些熱點、疑難問題及若干特殊復雜結構設計問題,提出了一些看法及處理手法,同時還介紹了涉外工程設計應注意的諸多問題。 本書可供廣大建筑結構設計人員,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專業師生參考使用。

目次

前言
第1章 結構設計人員應了解的一些基本概念
 1.1 再論概念設計
 1.2 建筑工程抗震性態設計的概念
 1.3 “分縫結構”與“多塔結構”的異同點
 1.4 “剛性樓板”與“彈性樓板”的概念
 1.5 與振型有關的幾個概念
 1.6 側剛與總剛的概念
 1.7 “抗震措施”與“抗震構造措施”概念
 1.8 結構基本周期、結構自振周期與設計特征周期、場地卓越周期之間的關系
 1.9 有關高層建筑超限審查的基本規定
 1.10 地震震級與抗震設防烈度的關系
 1.11 世界多個國家抗震設防烈度與地面運動加速度的對應關系
 1.12 眾值烈度、基本烈度、罕遇烈度相互間的關系
 1.13 抗震設計的“三個水準”通過兩個階段來實現的問題
 1.14 中、美、歐抗震設計規范的簡單比較
 1.15 關于建筑結構的抗震設防標準問題
 1.16 建筑設計使用年限與地震影響系數的關系
 1.17 風速、風壓、風級之間的關系
 1.18 中、美風速、風壓的換算關系
 1.19 土的變形模量E0與壓縮模量E的關系
 1.20 地基承載力標準值與特征值的關系
 1.21 建筑物在施工階段與使用階段地基變形關系
 1.22 關于混凝土強度等級的有關問題
 1.23 關于鋼筋代號與強度等級的有關問題
 1.24 目前我國建筑主要鋼種及與國外主要建筑用鋼的對比
 1.25 主要建筑材料特性與溫度的關系
 1.26 關于帶有貯倉的框架結構抗震等級的選取問題
 1.27 關于工業建(構)筑物的抗震等級的選取問題
 1.28 關于多層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的抗震等級的選取問題
 1.29 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結構重要性系數、建筑結構安全等級、設計基準期
 1.30 地震影響系數與場地特征周期的關系
 1.31 結構設計使用年限與結構可靠度的關系
 1.32 荷載選取與設計使用年限的關系
 1.33 作用在建筑結構上荷載的分類
 1.34 方案設計階段如何估算各類結構樓層單位面積的重量標準值
 1.35 關于鋼結構連接材料及連接方法問題
 1.36 鋼結構防腐蝕常用的一些措施
 1.37 建筑結構設計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問題
 1.38 世界各國建筑鋼結構的應用概況
 1.39 世界幾個國家的設計安全度現狀比較
 1.40 我國水泥新舊標準對照表
 1.41 目前國內常用結構軟件的簡介
 1.42 鋼結構設計時一些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
 1.43 關于耐熱混凝土的一些知識
 1.44 關于構筑物抗震設計計算“A”與“B”水準的問題
 1.45 短肢剪力墻的設計與異形柱區別
 1.46 關于彈性動力時程分析問題
第2章 有關設計參數的合理選取問題
 2.1 抗震等級確定的合理選用問題
 2.2 計算振型數的合理選取問題
 2.3 主振型的正確判斷問題
 2.4 地震力、風力作用方向的合理選取問題
 2.5 周期折減系數的合理選取問題
 2.6 活荷載質量調整系數的選用問題
 2.7 關于柱計算長度系數合理選取問題
 2.8 關于結構阻尼比的選用問題
 2.9 關于梁的幾個調整系數選用問題
 2.10 關于頂部小塔樓地震放大系數的問題
 2.11 關于偶然質量偏心問題
 2.12 關于雙向地震的扭轉效應問題
 2.11 質量偶然偏心和雙向地震作用是否同時考慮
 2.14 單向與雙向地震作用扭轉效應有何區別
 2.15 關于樓層剛度的計算方法的選取問題
 2.16 如何按水平地震剪力系數最小值調整地震剪力
 2.17 關于P-△效應如何考慮的問題
 2.18 關于上部結構嵌固端的合理選取問題
 2.19 使用PKPM系列軟件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2.20 混凝土柱的單、雙偏壓計算的選擇
 2.21 何時考慮豎向地震作用?如何考慮
 2.22 關于溫度應力分析問題
 2.23 關于應用三維程序計算有吊車作用的建筑結構應注意的問題
第3章 有關地震作用的調整問題
 3.1 關于最小地震剪力調整問題
 3.2 關于0.2V0的調整系數問題
 3.3 關于豎向不規則結構地震作用效應調整問題
 3.4 關于特殊構件地震力調整系數合理選取問題
 3.5 關于邊榀框架地震作用效應調整問題
 3.6 關于轉換梁地震作用下的內力調整問題
 3.7 關于框支柱地震作用下的內力調整問題
 3.8 關于板柱—抗震墻結構地震作用調整問題
第4章 關于結構整體性能的控制問題
 4.1 結構整體性控制總論
 4.2 水平位移限值(層間位移)的控制問題
 4.3 位移比的合理控制問題
 4.4 周期比的合理控制問題
 4.5 層剛度的合理比控制問題
 4.6 整體穩定的合理控制問題
 4.7 框架—剪力墻結構中框架承擔的傾覆力矩控制問題
第5章 如何正確分析、判斷計算結果的正確性
 5.1 首先必須注意檢查原始數據、計算簡圖正確性
 5.2 第二步檢查設計的“三個”基本文本文件
 5.3 對計算結構合理性的判斷
 5.4 對計算結果漸變性的判斷
 5.5 對結構平衡性的判斷
 5.6 構件配筋的合理性問題
第6章 應用計算程序上機計算時設計常遇問題及處理辦法
 6.1 關于排架及門式剛架二維計算時吊車荷載的合理選取問題
 6.2 用《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技術規程》(CECS 102—2002)計算帶有夾層的門式剛架柱平面內計算長度的選取問題
 6.3 門式剛架柱、梁平面外計算長度的合理選取問題
 6.4 計算門式剛架時,關于風荷載體形系數Us的合理選取問題
 6.5 關于簡支檁條計算方法的合理選取問題
 6.6 跨層柱(躍層柱)計算長度系數程序是如何處理的?
 6.7 在用STS計算鋼桁架、鋼支架時必須注意的問題
 6.8 框支剪力墻有限元分析時,程序中是如何從SATwE、TAT等空間結構計算結果導嗬載至單榀的平面結構中的?在選取切榀范圍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6.9 關于錯層結構的設計問題
 6.10 混凝土柱加實腹鋼梁的單層工業廠房設計需要注意的問題
 6.11 徹底了解在PKPM中主梁與次梁的區別
 6.12 抗震設防烈度8度、設計基本加速度值為O.30g時,25~45m高度的框架結構位移難以控制,應如何處理
 6.11 在PKPM系統中輸入樓板厚度的作用是什么
 6.14 特殊梁、柱、支撐定義應注意的問題
 6.15 對于帶支撐的鋼結構框架、鋼支架在建模時應注意的問題
 6.16 關于鋼結構設計分析時需注意的問題
 6.17 較規則框架結構,柱配筋的單偏壓和雙偏壓問題
 6.18 三維計算參數中的梁剛度放大系數對無板翼緣的梁是否有用
 6.19 關于建模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6.20 關于荷載輸入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6.21 如何選擇剪力墻連梁的兩種剛度模型
 6.22 用SATWE軟件計算井字梁結構,為什么其計算結果與查井字梁結構計算表相差很大
 6.23 SATWE(TAT)底層柱、墻、支撐最大組合內力文件中輸出的內力值為何不能直接用于基礎設計
 6.24 彈性地基梁結構5種計算模式的選擇問題
 6.25 采用樁筏筏板有限元計算筏板基礎時,倒樓蓋模型和彈性地基梁模型計算結果差異很大,為什么
第7章 結構設計中常遇的影響設計質量的一些問題及解決辦法
 7.1 選用標準圖方面時易出現的一些問題
7.1.1 選用吊車梁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7.1.2 選用輕型梯形鋼屋架時應注意的問題
7.1.3 在選擇屋面支撐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7.2 結構計算時易出現的一些問題
7.2.1 關于樁基計算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7.2.2 關于插入式鋼柱腳的一些計算問題
7.2.3 關于地下結構計算時土壓力的合理選用問題
7.2.4 關于計算地下結構時如何考慮室外汽車荷載的一些問題
7.2.5 獨立柱基礎計算時荷載的取值問題
7.2.6 對于三角形塔架結構計算時應注意的問題
7.2.7 剪力墻結構中連梁設計中的幾個問題
7.2.8 框架結構中有少量剪力墻的設計問題
7.2.9 關于短肢剪力墻與短肢剪力墻結構的有關問題
7.2.10 關于樓層上設備基礎地震力的計算問題
7.2.11 鋼筋混凝土柱廠房為什么不采用山墻(砌體隔墻)承重
7.2.12 設計修建于山區的房屋時如何確定風荷載標準值
7.2.11 高低屋面在設計低屋面處的屋面結構時未考慮該處雪荷載積雪分布不均勻的影響
7.2.14 關于框架結構基礎拉梁的計算問題
7.2.15 關于地下結構外墻平面外計算問題
 7.3 構造措施方面易出現的一些問題
7.3.1 關于超長結構無縫設計問題
7.3.2 設置了抗震縫后可否根據各單元劃分設防分類?目前許多大底盤高層建筑裙房為商店,上部為住宅樓,其抗震設防分類應注意哪些事項
7.3.3 框架一抗震墻結構,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計算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傾覆力矩,基本振型指的是什么振型
7.3.4 多層砌體房屋和底部框架、內框架房屋的最小墻厚度是何含義?房屋抗震橫墻是指什么樣的墻體?不對齊或不貫通的橫墻算不算抗震橫墻
7.3.5 住宅工程中頂層為坡屋頂,屋頂是否需設水平樓板?頂層為坡屋頂時層高有無限制?總高度應如何計算
7.3.6 在磚房總高度、總層數已達限值的情況下,若在其上再加一層輕鋼結構房屋,此種結構形式應如何設計

7.3.7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01)規定多層砌體房屋的總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頂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從地下室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條件較好的半地下室允許從室外地面算起,嵌固條件較好一般是指什么情況
7.3.8 隨著墻體材料的改革,城市已經禁止或限制使用燒結普通黏土磚,代之以燒結多孔磚或混凝土空心小砌塊,對于±0.00以下部分的砌體可有哪些替代材料
7.3.9 對于抗震縫、沉降縫、伸縮縫三縫新的認識
7.3.10 關于剛性基礎與柔性基礎的配筋問題
7.3.11 關于大塊式設備基礎配筋問題
7.3.12 關于焊縫質量等級的合理選取問題
7.3.11 關于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問題
7.3.14 砌體結構層高超過《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01)第7.1.3條
7.3.15 砌體結構的基礎不滿足《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01)第7.3.1條要求時如何處理
7.3.16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01)第7.3.1條要求砌體結構有較大洞口時應設構造柱,較大是多大
7.3.17 關于地下結構抗滲等級的合理選用問題
7.3.18 關于鋼柱基礎的有關問題
7.3.19 關于圈梁的一些補充說明
7.3.20 多層砌體房屋的墻體是否可以采用黏土磚和現澆鋼筋混凝土混合承重
7.3.21 若多層砌體房屋的建筑方案存在錯層時,結構抗震設計應注意哪些問題
7.3.22 框架梁非加密區箍筋最小配筋率問題
7.3.23 混凝土板在不同鋼筋種類時的最小配筋率
7.3.24 框架柱每側縱向受力鋼筋的根數限制要求
第8章 2002 版主要結構規范技術規定的變化對結構用鋼量的影響有哪些
 8.1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02)技術規定變化的主要影響.
 8.2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01)技術規定變化的主要影響
 8.3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01)及《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3—2002)技術規定變化的主要影響
 8.4 規范組按新規范試設計的結果
第9章 結構設計與工程造價有關的一些問題
 9.1 建筑結構設計階段對工程造價的影響
 9.2 建筑層數、層高及所在地的抗震設防烈度對結構工程造價的影響
 9.3 鋼結構建筑材料選擇對結構工程造價的影響
 9.4 混凝土結構主要建筑材料用量統計參考表
 9.5 輕型門式剛架的柱距,跨度的合理選擇對結構工程造價的影響
 9.6 北京地區目前各種多層住宅建筑的造價比
參考文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定價:100 19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