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尋繹當代儒哲熊十力:以「一聖二王」為鑰
滿額折

尋繹當代儒哲熊十力:以「一聖二王」為鑰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80 元
優惠價
9034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8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當代新儒家的開山祖師──熊十力,其晚年起居室內貼立的三幅君師帖──中孔子、右陽明、左船山,具體而微道出其精神生命之所繫與學術生命之所依。本書透過熊十力的作品,來尋繹孔子、王陽明及王船山的蹤影,並就熊十力如何續承、改造及發揚一聖二王思想,做一完整之觀照與釐探,藉窺熊十力在時代新命下對三大鴻儒的思考向度與學術回應。導言第一章 熊十力學術思想的豐沛資源第一節 取益時賢師友一、嚴 復(1854-1921)二、康有為(1858-1927)三、譚嗣同(1865-1898)四、章炳麟(1868-1936)五、歐陽漸(1871-1943)六、馬一浮(1883-1967)七、梁漱溟(1893-1988)八、林宰平(1878-1960)第二節 參稽西哲新說一、西學激盪下的省思二、西哲開廣後的取捨第三節 擷取宋明諸子一、周濂溪(1017-1073)二、程明道(1032-1085)三、程伊川(1033-1107)四、朱 熹(1130-1200)五、陸象山(1139-1192)六、陳獻章(1428-1500)第四節 融攝佛釋老莊一、佛家思想的浸潤二、道家哲學的濡化結 語第二章 熊十力學術思想的本心所繫:餘姚陽明第一節 陽明角色的歸屬暨定位一、心學脈絡的遞嬗二、心學生面的敞開第二節 陽明思想的闡述與推擴一、疏決《大學》,朱王並納二、保任本心,以智主識三、立志責志,務名為戒第三節 陽明末學的歧出與迷塗一、由體用賅備至明體遺用二、由深達治本至流於狂禪結 語第三章 熊十力學術思想的千古同參:衡陽船山第一節 船山生命的遙契與冥會一、人生際遇的若干雷同二、生命精神的全幅踵效第二節 船山思想的闡揚及推擴一、援引船山之說以注《易》二、闡揚船山之四大思想樞要三、推擴船山之民族、民主、民治等思想第三節 船山立論的質疑及商榷一、有關乾坤並建落入二元論的質疑二、有關陰陽十二位嚮背說的質疑三、有關道大性小等的質疑結 語第四章 熊十力學術思想的理想歸嚮:洙泗孔聖第一節 儒學學統的尋繹與釐定一、述作於孔子的經學觀二、淵本於儒家的諸子學派觀三、樹立於孔子的學統觀四、薈萃於孔子的內聖外王觀第二節 內聖思想的萃煉和豁顯一、寓托於孔子的易學體用觀二、定位於孔子的天人觀三、根柢於孔子的仁學思想第三節 外王理想的勾勒及繪製一、植基於孔子的科學格物觀二、推原於孔子的社會、經濟觀三、完備於孔子的民主政治觀結 語第五章

作者簡介

王汝華,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畢業,現任台南科技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易經》及當代新儒家哲學。著有《宋明儒學的當代三詮》、《熊十力易學思想之研究》、《十力齋論學集》、《易學索玩》等。

目次

導言 第一章 熊十力學術思想的豐沛資源 第一節 取益時賢師友 一、嚴 復(1854-1921) 二、康有為(1858-1927) 三、譚嗣同(1865-1898) 四、章炳麟(1868-1936) 五、歐陽漸(1871-1943) 六、馬一浮(1883-1967) 七、梁漱溟(1893-1988) 八、林宰平(1878-1960) 第二節 參稽西哲新說 一、西學激盪下的省思 二、西哲開廣後的取捨 第三節 擷取宋明諸子 一、周濂溪(1017-1073) 二、程明道(1032-1085) 三、程伊川(1033-1107) 四、朱 熹(1130-1200) 五、陸象山(1139-1192) 六、陳獻章(1428-1500) 第四節 融攝佛釋老莊 一、佛家思想的浸潤 二、道家哲學的濡化 結 語 第二章 熊十力學術思想的本心所繫:餘姚陽明 第一節 陽明角色的歸屬暨定位 一、心學脈絡的遞嬗 二、心學生面的敞開 第二節 陽明思想的闡述與推擴 一、疏決《大學》,朱王並納 二、保任本心,以智主識 三、立志責志,務名為戒 第三節 陽明末學的歧出與迷塗 一、由體用賅備至明體遺用 二、由深達治本至流於狂禪 結 語 第三章 熊十力學術思想的千古同參:衡陽船山 第一節 船山生命的遙契與冥會 一、人生際遇的若干雷同 二、生命精神的全幅踵效 第二節 船山思想的闡揚及推擴 一、援引船山之說以注《易》 二、闡揚船山之四大思想樞要 三、推擴船山之民族、民主、民治等思想 第三節 船山立論的質疑及商榷 一、有關乾坤並建落入二元論的質疑 二、有關陰陽十二位嚮背說的質疑 三、有關道大性小等的質疑 結 語 第四章 熊十力學術思想的理想歸嚮:洙泗孔聖 第一節 儒學學統的尋繹與釐定 一、述作於孔子的經學觀 二、淵本於儒家的諸子學派觀 三、樹立於孔子的學統觀 四、薈萃於孔子的內聖外王觀 第二節 內聖思想的萃煉和豁顯 一、寓托於孔子的易學體用觀 二、定位於孔子的天人觀 三、根柢於孔子的仁學思想 第三節 外王理想的勾勒及繪製 一、植基於孔子的科學格物觀 二、推原於孔子的社會、經濟觀 三、完備於孔子的民主政治觀 結 語 第五章 熊十力學術思想的傳承開展 第一節 熊十力學術思想的衣缽傳人──新儒家第二代53 一、徐復觀(1903-1982) 二、唐君毅(1909-1978) 三、牟宗三(1909-1995) 第二節 熊十力學術思想的後起俊彥──新儒家第三代 結 語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熊十力一聖二王思想的綜結 一、蘊憂患、述心跡於一聖二王 二、立體要、植根荄於一聖二王 三、寓理想、賦新曲於一聖二王 第二節 熊十力學術思想的反省 後記 參考書目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