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歐洲文明史(簡體書)
滿額折

歐洲文明史(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3 元
定價
:NT$ 258 元
優惠價
87224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歐洲文明史》作者弗朗索瓦·皮埃爾·紀堯姆·基佐(1787-1874)系法國著名的資產階級政治家和歷史學家。他出生于尼姆的一個基督教家庭,父親是著名律師,于1794年被雅各賓政府處死。他隨母流亡國外。1805年回到巴黎學習法律。1812年任巴黎大學歷史學教授。他曾參加第一次波旁復辟(1814),成為君主立憲制的鼓吹者和“空論派”團體的成員,并在《論代議制政府及法國現狀》(1816)一文中解釋該團體的政綱。1820-1830年,他主要從事歷史研究和教學,著有《英國革命史》(1826-1827)、《歐洲文明史》(1828)和《法國文明史》(1829-1832)等書。在七月王朝期間(1830-1848),他是君主立憲派領袖,在法國政治生活中頗有影響。他曾先后擔任內政大臣、教育大臣、駐英大使、外交大臣和政府首相,掌管七月王朝的內政外交。1848年法國革命爆發后,他只身逃往英國,從此結束政治生涯。后來回到法國,專事學術活動。
基佐在史學上的主要貢獻是他吸取了圣西門的階級斗爭的思想,建立了資產階級的階級斗爭歷史學說。在他早期的歷史著作中試圖用階級斗爭觀點來解釋法國革命、英國革命及其他歷史事件,目的是要論證資產階級有權管理國家。在《歐洲文明史》和《法國文明史》等書中,他發展了第三等級反對封建制度的斗爭乃是歷史進程的主要動力的論點。但1848年法國革命后,他的思想發生了深刻的危機。當他看到在這場革命中工人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起來反對中產階級時驚恐萬狀,從而攻擊階級斗爭學說“是與我們時代不相容的禍害和恥辱”。1848年的法國革命不但結束了他的政治生涯,也使他徹底放棄了階級斗爭的理論。
《歐洲文明史》系作者根據1828年在巴黎大學授課時的講義加工而成,全書共14講。作者認為,文明由兩大事實組成:一方面是人類社會的發展,另一方面是人的自身的發展。而《歐洲文明史》只限于社會歷史,從社會的角度來展示文明。作者以簡練、壓縮的手法成功地概述了歐洲文明的起源和發展,從公元5世紀寫到法國革命前夕。書中主要論述:歐洲文明的起源、發展和它的特性;羅馬帝國覆亡時歐洲文明的諸不同因素;10世紀蠻族入侵結束,封建制度開始;封建制度的性質及其對近代文明的影響;5至12世紀基督教教會的狀況及其歷史作用;自治市鎮的興起、其內部管理及對文明進程的影響;十字軍運動的起因、性質、后果;君主制的發展過程;歐洲建立政治體制的各種嘗試;15世紀的特征;16世紀宗教改革的真實性質及其結果;英國革命的意義及其對文明進程的貢獻;英國與大陸國家文明進程之異同;17、18世紀法國處于歐洲文明的領先地位。《歐洲文明史》是研究歐洲歷史和文明史的重要書籍。

作者簡介

弗朗索瓦·皮埃爾·吉堯姆·基佐(1787—1874)法國著名政治家、歷史學家。1812年任巴黎大學歷史教授,後積極投身政治,1814年參加一次波旁復闢,成為君主立憲制的鼓吹者和「空論派」團體的成員。1820—1830年,主要從事歷史研究和教學,著有《歐洲代議制起源史》《法國史概論》《有關英國革命回憶錄集》《歐洲文明史》和《法國文明史》等。七月王朝(1830—1848)期間成為君主立憲派首領之一,先後擔任內政大臣、教育大臣、駐英大使、外交大臣、首相,對法國政治影響巨大。1848年,隨著七月王朝的垮台,基佐的政治生涯也就此終結。

名人/編輯推薦

《歐洲文明史》是一部研究歐洲歷史和文明史的鴻篇巨著,該作體現了作者透過論述能反映並指示出一條通往文明社會的道路,然而他設計、繪製的"文明藍圖"在確立了歐洲文明中心地位的同時,卻忽略了文明的複數形式;他將歐洲文明的歷史評價為積極的,具有世界文明發展導向意義,卻消極評價他者的文明並將其邊緣化,是為一種歐洲中心主義的明確表達。

本書作者弗朗索瓦·皮埃爾·紀堯姆·基佐(1787-1874)係法國著名的資產階級政治家和歷史學家。他出生於尼姆的一個基督教家庭,父親是著名律師,於1794年被雅各賓政府處死。他隨母流亡國外。1805年回到巴黎學習法律。1812年任巴黎大學歷史學教授。他曾參與次波旁復闢(1814),成為君主立憲制的鼓吹者和「空論派」團體的成員,並在《論代議制政府及法國現狀》(1816)一文中解釋該團體的政綱。1820-1830年,他主要從事歷史研究和教學,著有《英國革命史》(1826-1827),《歐洲文明史》(1828)和《法國文明史》(1829-1832)等書。在七月王朝期間(1830-1848),他是君主立憲派領袖,在法國政治生活中頗有影響力。他曾先後擔任內政大臣、教育大臣、駐英大使、外交大臣和政府首相,掌管七月王朝的內政外交。1848年法國革命爆發後,他隻身逃往英國,從此結束政治生涯。後來回到法國,專事學術活動。

目次

第一講
本課程的目的——歐洲文明的歷史——法國在歐洲文明中起的作用——文明是敘述的合適主題——它是歷史中最普遍的事實——文明這個詞的通常的和通俗的意義——構成文明的兩個主要的事實:1.社會的發展;2.個人的發展——證明——這兩個事實必然是互相結合著的,并且或遲或早會互相產生出來——人類的命運是完全限制在他的實際的社會狀態之內的嗎?——文明的歷史可以根據兩個著眼點來說明和考慮——關于本課程計劃的幾句話——人心的現狀和文明的前景
第二講
本講的目的——古代文明的單一性——近代文明的多樣性——它的優越性——羅馬帝國覆亡時歐洲的狀況——城市的優勢——皇帝們試圖改革政治——洪諾留和狄奧多西的詔書——帝國的名稱所具有的威力——基督教教會——它在5世紀時經過的各個不同的時期——行使市政職權的教士——教會的好的和壞的影響——蠻族人——他們將個人獨立觀念和人對人的忠誠引進了近代世界——概述5世紀初文明的諸不同因素
第三講
本講的目的——各種各樣的制度都自命為正統的——什么是政治上的正統?5世紀時各種政治制度的并存——人、財產和制度狀況的變化無常——這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物質上的,即持續不斷的入侵;另一個是精神上的,即蠻族人所特有的、對個人利益的自私心——文明的根源是秩序的必要性,對羅馬帝國的回憶,基督教教會和蠻族人——蠻族人、城市、西班牙教會、查理曼和阿爾弗雷德的組織社會的嘗試——日耳曼和阿拉伯人停止入侵——封建制度開始
第四講
本講的目的——事實和理論之間的必要結合——鄉村對城市的優勢——一個小封建社會的組織——封建制度對封地所有者的性格和對家族觀念的影響——人民對封建制度的憎恨——教士不能為農奴做什么事——不可能有規則地組織封建制度:1.沒有強有力的當局;2.沒有公眾的權力;3.聯盟制度的困難——封建主義中固有的“反抗有理”的思想——封建制度的有利于個人的發展而不利于社會秩序的影響
第五講
本講的目的——宗教是結社的原動力——強迫并不是統治的本質——一個政府的合法理性的條件:1.權力必須握在最杰出的人的手里;2.被統治者的自由必須受到尊重——教會是一個社團,而不是一個特權階級,因而符合這些條件中的第一個條件——關于其中存在的各種任命和選舉的方法——它缺乏另一個條件,因為權威的不合法的擴大和武力的濫用——教會內部的思想活動和思想自由——教會與君主們的關系——宗教勢力的獨立被制定為一項原則——教會篡奪世俗權力的托詞和努力
第六講
本講的目的——教會內部分為統治一方與被統治一方——世俗熱人士對教士的間接影響——教士是從社會上各種身份的人中招募而來——教會對公共秩序和立法的影響——悔罪制度——人類心智的發展完全是神學的發展——教會通常列身于權勢這一邊——這是不足為奇的;宗教的目的就是控制人類的自由——從5世紀到12世紀教會的不同狀態——第一,帝國的教會——第二,蠻族的教會;兩種權力分離原則的發展;修道士會——第三,封建教會;試圖健全組織;需要改革;格列高利七世——神權教會——探索精神的復興;阿培拉爾——自治市鎮運動——這兩個事實之間沒有聯系

第七講
第八講
第九講
第十講
第十一講
第十二講
第十三講
第十四講

書摘/試閱

另一方面,當一個字的意義是根據科學來決定時,這個決定、這件由一個人或少數人所做的工作是在人們想到的某個特殊事實的影響下發生的。因此,一般而論,科學的定義比詞語的通俗意義狹隘得多,因而實際上也不精確得多、不真實得多。把文明這個詞的意義作為一個事實,按照人類的常識加以研究,研究它所包含的一切意思,這種做法將使我們對事實本身的認識比我們自己試圖給它一個科學定義的做法取得大得多的進展,雖然後者乍看之下可能顯得更明白、更精確。
我要向你們提出一些假設來開始這項研究工作。我將描述若干社會的狀況,然後我們來看看一般人的本能能否從中辨認出一個在走向文明的民族的條件,辨認出人類賦予文明這個詞的意義?
首先,假設有一個民族,它的外在生活是很舒適的,物質的舒適設備應有盡有,他們付出少量的捐稅,他們毫不受苦;他們的私人關係處理得很公正——總之,他們的物質生活完全是幸福的,安排得很好。但這個民族的智力活動和精神生活卻有意地維持在一種麻木呆滯的狀態中,我不說受壓迫狀態,因為他們不理解這種感情,但是是一種壓抑狀態。我們不乏這種事態的例子。有過許多小的貴族政治共和國,人民在其中受著羊群般的待遇,物質上過得很幸福,但絲毫沒有精神和智力方面的活動。這是文明嗎?這是一個能教化自己的民族嗎?
另一個假設是:有一個民族,它的物質生活沒有那麼舒適、安樂,但仍能維持溫飽。另一方面,道德和精神方面的需要從未被忽視,向他們提供了一定數量的精神園地,以培養崇高而純潔的感情,他們宗教的和道德的觀念都得到某種程度的發展,但非常注意遏制這些觀念中的自由原則;道德和精神方面的需要,如同前一例子中的物質上的需要那樣,都能得到滿足,每個人都分得一份真理,但任何人都不得為自己尋求真理。不活動性是精神生活的特徵,這就是大多數亞洲居民的生活狀況。凡是神權政治支配的地方,人性就受到抑制,例如印度人的處境就是如此。我在這裡要提出一個與前面同樣的問題,這是一個能教導自己的民族嗎?
我現在完全改變假設的性質:有一個民族,他們人與人之間處處顯示出個人自由的精神,但那裡混亂和不平等是不斷出現的。它是力量和機會的帝國。任何人,如果他不強有力,他就受壓制、受苦、死亡。橫暴是這個社會狀況的主要特色。大家都知道,歐洲已經經歷過這種狀況了。這是一種文明的狀況嗎?毫無疑問,它可能包含一些文明的原則,這些原則會逐漸發展起來,但在這樣一個社會裡,處於統治地位的事實肯定不是人類的常識稱之為文明的那個事實。
我提出第四個、後一個假設:每個人都很自由,他們中間不平等的事是極為罕見的。無論如何,即使有也是極為暫時的。每個人所做的事幾乎正是他們願意做的,而在權力方面他與他的鄰人幾乎沒有差別,但很少有普遍的利益,很少有公眾的意見,很少有社會交往——總之,各個人的才能和存在自生自滅,互不相干,在身後不留下任何痕跡。一代一代的人臨死時看到的正是他誕生時看到的社會,這就是野蠻部落的狀況,那裡有自由和平等,但肯定沒有文明。
我可以提出更多的這種假設,但我認為我們已經有足夠的東西來說明什麼是文明這個詞的通俗的和天然的意義了。
十分明顯,我簡略地加以描述的幾種狀態中沒有一種(按照人類天賦的判斷力)是與文明這個名詞相符合的。為什麼?我覺得,文明這個詞所包含的事實(這是我向你們匆匆展示的一些不同例子的結論)是進展、發展這個事實。它立刻使人想到一個向前行進、不改變自己的居住地而只改變自己的狀況的民族,使人想到一個民族,它的文化就是訓練自己、改善自己。我覺得,進展的概念、發展的概念是這個字所包含的基本概念。這進展是什麼?這發展是什麼?一切困難中的困難就在這裡。
這個字的語源似乎在明白而令人滿意地回答:它是國民生活的不斷完善,嚴格意義上的社會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發展。
事實上,這是讀出文明這個字的音來時人們所理解的個概念;我們立刻想到社會關係的擴展、限度的活動、好的組織。一方面是不斷增加生產給予社會以力量和幸福的一切資料,另一方面是把所產生的力量和幸福更加公平地分配給每個人。
這就是全部嗎?我們已經詳盡地指出了文明這個詞的一切固有的、通常的意義了嗎?除此之外,這個事實的確沒有其他意義了嗎?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2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