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 大全集(簡體書)
滿額折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 大全集(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9.8 元
定價
:NT$ 179 元
優惠價
87156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若以華夏大宗論,則粲然綿延有五千年之譽,若只
以儒釋道
三家論,則一般認老莊為道家原始,孔孟為儒家開宗,迄今已約兩千五百年
,而佛學
在兩漢之際經西域傳入漢地,至今也有近兩千年的時間了。作為中國傳統文
化的精
髓,儒、釋、道三家各自發展,各有傳承,猶如三枝奇葩,各彰異彩,相互
輝映。
如果說中國傳統文化是一本厚重的智慧書,那麼,道家智慧是最機敏的
一頁,儒
家智慧是最中正的一頁,佛家智慧是最超脫的一頁。道家追求自然無為、返
璞歸真,
滌除玄鑒,瀟灑曠達,體現了機敏做人的學問。儒家講究持重、勤謹、正氣
、擔當以
及自省、中庸的為人處世之道,體現了中正做事的學問。佛法主張四大皆空
,慈悲寬
大、包容忍讓,不怨天尤人,從自然,呈本性,體現了超脫修心的學問。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縱貫儒、釋、道三家智慧,擷取
了道家、儒家、佛家中最經典的人生智慧,
分為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三部分,涉及現代人最關注的人生問題
,諸如財
富、事業、管理、家庭、處世、人際、進退、修心以及養生等方面。在對儒
、釋、道
基本經典解讀的基礎上,對傳統思想進行了梳理,同時輔以大量的歷史典故
與人文故
事來闡述道理,也穿插了一些現代故事,增添時代氣息,以生動活潑的形式
將說理寓
于其中,內容實用而又兼顧了可讀性。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由秦浦編著。

名人/編輯推薦

如果說中國傳統文化是一本厚重的智慧書,那么,道家智慧是最機敏的一頁,儒家智慧是最中正的一頁,佛家智慧是最超脫的一頁。由秦浦編著的《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縱貫儒、釋、道三家智慧,幫你全面地解讀其思想精華,把傳統智慧運用于現代生活中,在做人、做事與修養心性方面為你提供幫助和借鑒。

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其中,儒、釋、道三家各自發展,各有傳承

衍生出眾多支派,開枝散葉,并成為華夏顯學,統貫著學術與文化的命脈。
後世的仁人君子也都在這種文化氛圍中修身立人,做著出世人世的事業。作
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三家思想始終是在矛盾斗爭與融合滲透中發展,猶
如三枝奇葩,各彰異彩,相互輝映。歷代也多認為三者之間有著彼此補充的
作用,故有所謂“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說法。
道家機敏的做人學問,不是追求陰謀詭計,也不是一味圓滑世故,而是
一種智慧和謀略,它既防止別人傷害自己,同時也能增強自己的競爭力,廣
交人脈,左右逢源,事事暢通無阻。
儒家講究持重、勤謹、正氣、擔當以及自省、中庸的為人處世之道,體
現了中正做事的學問。這種心態,讓人圓融通達,變得具有影響力和號召力

成為社會精英。
佛家慈悲寬大,忍讓包容,視世間萬難為無物,不怨天尤人,從自然,
呈本性,體現超脫修心的學問。有了這種心境,人就會變得豁達而堅強,遠
離仇恨,避免災難,獲得人生的成功。
這是一個競爭的時代,也是一個成大事的時代,優勝劣汰,適者生
存。如果你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那么你只不過徒有滿腹經
綸而無所用;如果你一味老實耿直,不懂應變之道,那么你也只能處處碰
壁,逃脫不了平庸的魔掌;如果你素來爭強好勝,百折不彎,不懂屈伸進
退,那么你也只能吃虧在後,賠了夫人又折兵;如果你總是心直口快,不
加掩飾,不知用晦于明、藏巧于拙,那么你也只能聰明反被聰明誤,搬石
頭砸自己的腳。
大量有關道家、儒家、佛家做人做事成功與失敗的生動事例告訴我們:
做人要聰明不外露,做一個糊涂的精明人;要把握好做人的尺度,萬事都要
留有余地;要經營好自己的人脈,八面玲瓏路路通;要學會低頭,能屈能伸

“忍”字當先;要靈活為人,水流不腐,人“活”不輸;要善于調整自己的

態,“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變,態度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要

圓內方,行欲方而智欲圓……做事要有看待事情的特殊眼光,看到別人看不
到的希望;要抓住機遇,敢于冒險;要把所有的精力集中于一點,專注突破

要學會選擇,懂得放棄;要敢于決斷,該出手時就出手;要從全局出發,能
謀善斷,運籌帷幄;要善于從不同的角度去開發思維,力求創新;在面對挫
折時要力爭奮發,以毅力和堅忍攀最高峰……掌握了道家、儒家、佛家做人
做事的方法,必能幫助你在人際關系中如魚得水,在人生道路上左右逢源,
大大提高自己的影響力,處處受歡迎,事事皆順利,從而成就卓越人生。學
習道家、儒家、佛家三家做人、做事、修心的成功哲學,密切結合實際生活

可以解決現代人最關注的許多人生問題,諸如事業管理、婚姻家庭、為人處
世、結交人脈、職場進退、修心以及養生等諸多方面。用最經典、實用的人
生哲學指導自己日常的做人做事,會更順利地成就事業和人生。
如果說中國傳統文化是一本厚重的智慧書,那么,道家智慧是最機敏的
一頁,儒家智慧是最中正的一頁,佛家智慧是最超脫的一頁。本書縱貫儒、
釋、道三家智慧,幫你全面地解讀其思想精華,把傳統智慧運用于現代生活
中,在做人、做事與修養心性方面為你提供幫助和借鑒。
時代在變化,如何做人、如何做事,這都需要我們去探索和思考,打開
本書,也許你將會找到答案。

目次

上篇 道家做人
見素抱樸,本分做人
質樸做人,本分做事
務求平實勝過標榜仁義
簡單如一張白紙
保持天然本色,做真正的自己
賢孝世界未必清明
老實做人,規矩做事
收好一顆機心,放好一顆初心
機心如流毒
小心誤入偽詐人的雷區
聰明才智也有負面效應
勢利心愈重煩惱愈多
名心褪盡時,悠然見南山
外曲還須內直
彼此敞開,坦誠相待
收好一顆機心,放好一顆初心
人生如水,游刃有余
水中感悟做人道
守柔如雁過無痕
欲認識世界先認識自己
定住本心,不為外物侵擾
先忘我,才能技通乎神
淡看人生浮沉
曲到好處方為上
靈活應變,游刃有余
先無為,再作為
無用之中有大用
善爭者以不爭取勝
無言的教育更勝耳提面命
無為之為才是最高明的管理
無為不等于沒主見
與其費力不討好,不如曉之以利害
謹言慎行方無尤
老子有三寶,慈儉不為先
心界要比視界寬
心界決定境界
不以魚缸的心看大海
慧眼一雙不如明心一顆
強者無域,弱者自閉
另辟心徑,別有天地
開放思維,發現世界
不做殺雞取卵的事
“耐”與“恒”的境界
沉潛是騰飛前的準備
把眼光放長遠
笑到最後才是大贏家
人生要耐得寂寞
成功在于點滴的積淀
執著于一點,成事在天緣
凝神于心,事半功倍
妄動易壞事,百忍能成金
做適合的事,耐恒久的煩
虛懷若谷,得失不掛心
月盈自有虧,心滿須歸零
心中無我,才能超越自我
虛懷若谷,謙恭自守
人在圈內,心在圈外
不要落入自命不凡的陷阱
適時放棄,得失無礙
放下,才能看到溪頭風景
大巧若拙,大智若愚
守拙護己,無可用就是大用
耍小聰明是一種無知
莫讓才氣反傷己身
與眾不同未必是好事
上善若水,其用不窮
“呆氣”往往是靈氣
“自污”乃保身妙方
退步原來是向前
守住已有的便是富足
後退是為了向前
頭要低,腰須挺
守住自我,不在凡塵瑣務里忘形
最低處恰是最高處
有綱有常對人,不厭不倦處世
生命只有一次,善待便是珍惜
行路難,仍要行
按住心兵,持一分鎮定
謹慎面對人生的各種臉譜
輕率易失根本,負重才能致遠
身處苦難,不為苦難所累
熱愛生活,才能過好生活
好命都是修養出來的
以出世心入世行走
不讓外在世界成為心的桎梏
簡簡單單,跳脫紛繁
公而忘私故能成其私
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意境
紅塵過往客,何必斤斤計較
清心寡欲,適可而止
素描人生最美
相親相厚,不如相忘江湖
出世人世間,做個半路人
關注內心,參悟人生
功成身退,如魚得水
抱一為天下式
參透名利退全身
不爭功勞,不矜成就
騰則為龍,潛則為蛇
進有尺,退有度
大隱隱于市的閑適生活
安貧樂道,身無分文也是“貴族”
平民的生活,貴族的風度
不知足,便是禍
物來而應,物去不留
什么是最大的快樂
一枚金幣的幸福博弈
坦然無求一身輕
與其期待虛有,不如安守當下
人窮心不窮
幸與不幸在于自己的心態
平凡心是智,逍遙心是福
身心的自由最可貴
悲哀與幸運,不過是心念的選擇
看破因由,發現生活的美
福禍一如,平常以待
無待的境界
幸福沒有特權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智慧就在最平常的事物中
把生活當做一門藝術
達生需無為,養身先養心
生命自由流轉,達生只需無為
如何達到心齋的境界
停下疲于奔命的腳步
何處來,何處去
達生先養心
擯卻浮躁,心如止水
撇開小我,放大眼界
找到自己的心靈
中篇 儒家做事
清清白自做人,明明白白做事
推己及人,換位思考
言必信,行必果
德行比才能更重要
修一顆赤子之心
不做道貌岸然的偽君子
做人坦蕩,遠離憂懼
實踐出真知,有行才有悟
人生有三大樂事
大愛者愛國愛天下
做人上人,養浩然氣
頂天立地大丈夫
生與義的博弈
謙謙如玉,錚錚若鐵
養一腔浩然正氣
品格是最大的資本
關鍵時候,做好選擇
傲而不驕,堅守氣節
憂國忘家,不畏強權
時不我待,奮發有為
臨危不懼,才是慷慨本色
和而不流,中庸為道
和而不流,中庸為妙
要方圓有度而不是圓滑世故
做到一半剛剛好
危行言遜,不落禍患
正直做人,聰明講話
有勇無謀不是真勇
有所為有所不為:少管事,多成事
言多必失,不如沉默
不拘小節方能成大事
有所不求,才能有所得
盡力而為還須量力而行
反省的心勝過吵鬧的嘴
不輕易下結論
進退自如,在藏露中求穩
屈伸自如,進退得宜
君子不器,左右逢源
君子求善賈,有張有弛
預留退路,後事無憂
循序漸進,穩中求勝
對人圓融,行事和氣
一味耿介未必是件好事
低眉順目比金剛怒目更具威嚴
婉拒,不可不修的一門技術
萬事和為貴
大度寬容得人心
處世有時糊涂有時醒
謠言來襲,保持清醒的心
有時糊涂有時醒
該出手時要出手
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最瀟灑
有機會抓住機會,沒有機會等待機會
有時不妨一笑而過
名利河畔知得失
陽光下的財富最受用
富人窮人都要講格調
不以利害義,也不因義廢利
比名利更重要的是人格
虛名只是個累人的噱頭
患得患失是失敗的先兆
爭千秋事業,不爭一時成敗
謀職多算自己別算人
想想別人的需要
多琢磨事,少琢磨人
要做就做最好
思不出其位,活在當下
競爭要講君子風范
要有獨當一面的才干
人生難得是樂業
做領導一陣,做好人一世
做官一陣子,做人一輩子
能推功攬過,才是領袖風范
身正才能為表率
要有容納各種聲音的氣度
寬厚比嚴苛更有力量
唯仁德能服眾
統掌大局為要,不必事事躬親
人才關鍵看怎么用
燒好為官“三把火”
適心適意地交友
只身存天下的方法:別獨自用餐
君子交誼如淡茶一杯
區分益友與損友
道不同不相為謀
量力而行,巧妙拒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欲得敬重,先敬他人
助人的原則:周急不繼富
交對朋友先要識對人
行為比言語更可靠
真正的朋友輕財好義
安家智慧:有敬有愛
有愛有敬才是孝
對父母的愛隨時可以表達
記住父母的生日
巧妙應對父母的過錯
孝悌是人的一種本能
能聽三分嘮叨,可做一等孝子
游必有方,帶著孝心去游蕩
愛父母先要愛自己
照顧父母須要竭盡全力
孝是向下傳遞的教育
為學既要好學,又要善學
謙虛是最高深的學問
學問的“毛毛蟲”越抓越多
不做學問的兩腳書櫥
學無止境,不進則退
慧眼識我“一字師”
舉一反三,方是學問
“不知道”的智慧
學、問、思,為學的三駕馬車
少欲知足才能真幸福
知足是幸福的起點
磊落無求,自有高品
悟透人生“三戒”
少欲才能從心而欲
平淡中嗅出幸福的氣味
安貧樂道也是信仰
下篇 佛家修心
心寬,路就寬
把心騰空,才能包納萬物
悅納自己,善待殘缺
不要被遷怒的病毒感染
狹路相逢各讓一步
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
求同存異,不必強求一致
嗔言碎語隨風去
被遺忘與被銘記的
心曠為福門,心狹為禍根
身處泥濘,遙看滿山花開
不比較,不計較
修煉一顆清凈心
心里放下,才是真放下
紛繁世界,心靜如水
不嫉妒,得救贖
善待欲望,保持一顆清涼心
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態
相信自己,輕如塵埃也能翩然起舞
簡單本身就是幸福
以舍醫貪,放下一顆塵心
攤開手掌,才不致財富壓身
塵世有因才有果,有耕耘才有收獲
莫讓貪毒入膏肓
錢也要能進能出
真誠布施者得吉祥
有錢是福報,花錢是智慧
求財有止有度
在名利旋渦中尋回自己
欲望是毒,放下是唯一的解藥
心存厚道,多講人好多留情面
三分薄面留予人,腳下余地有七分
心存厚道,寬容他人
靜察己過,不論人非
美言是潤人心田的甘泉
與人為善,與己為善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傲氣太盛,惹禍上身
滿懷一顆好心,滿手都是慈悲事
慈悲是最大的愛
本是仙佛種,隨處可開花
懷一顆平等心待人待己
‘慈悲無處不在
生是一連串的責任累積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慈悲沒有形式
滿懷好心,多行善事
做一輩子善事才是覺悟
耐得住煩惱,心安才能身安
心身不定時,煩惱不招自來
屋寬不如心寬,身安不如心安
脫去抱怨的心靈枷鎖
修行先修一顆韌心
勤勉認真,充實人生
心性專一,有始有終
安心精進,永不停息
學佛在自心,成佛在凈心
不急不急,從容人生靠自己
心態平和,笑看人生
門上寫“門”字,窗上寫“窗”字
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
身在塵世,心在禪中
反觀真實的自己
不做船長,可以是最好的水手
隨處是機緣
人生無南北,泰然以自處
人生如吃飯,要嘗出味道
慢慢來,忙中安心立命
忙得快樂,樂得歡喜
充實的生活才能安身立命
撞鐘時只想著撞鐘
路不通時,換一條走
心無二念,腳踏實地
做事忙中有序,分清輕重緩急
從容不是安逸
體會細微處的快樂
隨心隨緣不隨便
隨緣不隨便
海棠無香也是美
四時無閑事,皆是好時節
執著于自我等于作繭自縛
以平常心看苦樂順逆
造化弄人,不必太認真
以坦蕩心境面對誹謗
助人為樂,得助亦樂
老拙穿破襖,淡飯腹中飽
福來不容易,惜福看本心
珍惜當下
相愛是緣分,用心去經營
不留戀過去,不執著未來
好好活著,便是惜福
滿懷愛心,常常感恩
日日是好日
梵音常在清凈處
心情的顏色影響世界的顏色
忍苦忍辱是一生的修行
忍耐是人生必修課
成大事者要有忍辱的胸懷
心中無榮辱
退到懸崖,絕處逢生
躬行才能證得圓滿
忍讓是春風化雨般的善意
戒也是一種自由
低頭看清腳下路
忍受磨礪才能變成珍珠
能屈能伸,能進能退
懺悔是福分,吃“悔”藥當做吃補藥
對一切心存感激
最難是浪子回頭
要有自省的力量
懺悔也是一種福分
給別人悔過的機會
常懺悔,常清心
財富源于內心的富有
分享為財富做加法
心富才是真富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解渴只需一杯水
不吝嗇自己的微笑
活在當下,解脫在當下
活在當下,過去事不追究
不要預支明天的煩惱
煩惱即菩提,解脫在當下
平實之間,處處都是凈土
心中明亮,何須點燈
一念放下,即登彼岸
如何經營自己
生死不掛心,泰然度一世
人生猶如不系舟
看清浮生的本質
活出生命的真意
以平常心看無常事
何須掛心死後之事
心境是無界的
在行動中自悟自證
把精力投入到有意義的生活
活著是寄宿,死了是回家

書摘/試閱

質樸做人,本分做事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這是《莊子·養生主》中的一句話
,講的是庖
丁解牛的故事。庖丁不愧是道中高手,一把刀用了19年還像剛剛煉出的新刀
一樣,這
也從另一個側面道出了做人的道理。每一個人剛走上社會都是滿懷希望與抱
負,然而
一些人遭受多次挫折,經歷艱難困苦之後,一顆原本質樸的心變了:爽直的
人變得吞
吞吐吐,心靈歪曲了,抱負喪失了,失掉了本分做人的原則,最後變得窩囊
了。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你有獨立的修養,不受外界環境影響,永遠保持一
顆光明磊
落、純潔質樸的心,那么你也可以做到做人的最高境界。
著名作家沈從文可謂是一個沒有學歷而有學問的學者。他懷著夢想剛到
北京闖蕩
時,一邊在北京大學做旁聽生,一邊閱讀大量書籍,并與諸多大師結識,不
斷成長。
後來,他帶著一身泥土氣闖入十里洋場的上海,時間不長,即以一手靈氣飄
逸的散文
而震驚文壇。
1928年,時年26歲的沈從文被時任中國公學校長的胡適聘為該校講師。
在此之前,沈從文以行云流水的文筆描寫真實的情感,贏得了一大批讀
者,在文
壇享有很高的聲望,但他給大學生講課卻是頭一回。為了講好第一堂課,他
進行了認
真的準備,精心編定了講義。盡管如此,第一天走上講臺,看見臺下黑鴉鴉
地坐滿了
學生,他心里仍不免發虛。
面對臺下滿堂坐著的莘莘學子,沈從文競整整呆了10分鐘,一句話也說
不出。後
來開始講課了,由于心情緊張,他只顧低著頭念講稿,事先設計在中間插講
的內容全
都忘得一干二凈。結果,原先準備的一堂課,10分鐘就講完了。接下來的幾
十分鐘怎
么打發?他心慌意亂,冷汗順著脊背直淌。這樣的尷尬場面,他以前可從來
沒有經
歷過。
沈從文沒有天南地北地瞎扯來硬撐“面子”,而是老老實實拿起粉筆在
黑板上寫
道:“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課,人很多,我害怕了!”這老實可愛的坦言“害
怕”,引起全
堂一陣善意的笑聲……
胡適深知沈從文的學識、潛力和為人,在聽說這次講課的經過後,不僅
沒有批評,
反而不失幽默地說:“沈從文的第一次上課成功了!”後來,一位當時聽過
這堂課的學
生在文章中寫道,沈先生的坦率赤誠令人欽佩,這是有生以來聽過的最有意
義的一
堂課。
此後,沈從文曾先後在西南聯大師范學院和北京大學任教。正因為不是
“科班”
出身,他不是墨守成規,而是代之以別開生面的言傳身教的文學教育,最終
獲得了成
功。而他那“成功”的第一課,則在學生之中不斷流傳,成為他率直人生的
真實寫照。
常言道,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一句“我害怕了”,袒露了一代文學
巨匠的質樸
內心。面對失敗不敷衍、不做作、不逃避,能老實可愛地袒露內心的人,當
然會得到
別人的諒解。
質樸是這個世界的本色,沒有一點功利色彩,就像花兒的綻放,樹枝的
搖曳,蟋
蟀的輕唱。它們聽憑內心的召喚,是本性使然,沒有特別的理由。其實社會
與環境不
足以真正決定一個人的人生,每一個人都要有獨立的修養,不受外界環境影
響,即使
飽受挫折,也應該永遠保持一顆光明磊落、純潔質樸的心,這才是做人的最
高修養。
這位作家的生活是簡單而富有意義的。他的人生是一種去繁就簡的人生
,沒有太
多不必要的干擾,沒有太多欲望的壓迫,有的只是一種質樸簡單而又純粹本
分的人生。
當然,人的一生難免會有許多欲望和追求,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生活,追
求刻骨銘
心的愛情,追求金錢,追求名譽和地位……有追求就會有收獲,我們會在不
知不覺中
擁有很多,有些是我們必需的,而有些卻是完全用不著的。那些用不著的東
西,除了
滿足我們的虛榮心外,還會將我們的心靈弄得煩躁不安。就好像帶著背包去
旅行,裝
的東西越多,自己的腳步就會越沉重。所以,與其讓自己在疲憊與痛苦中前
行,還不
如放下各種各樣的包袱,做最簡單的自己。一切都發乎于心,如此一來生命
也會變得
更加輕松和精彩,最起碼對自己來說是如此。
生活在世事紛擾的世界里,爾虞我詐讓我們多了一些虛偽,鉤心斗角讓
我們多了
一些狡詐,世態炎涼讓我們多了一些冷漠。之所以蒼老,是由于受一切外界
環境和自
己情緒變化的影響,而保持一顆質樸的心,本分度生,可以讓生命永遠健康
,讓生命
永葆青春,讓自己回歸自然,回歸質樸生活的本色。
P2-3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6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