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原來是這Young:青少年牧養故事
滿額折

原來是這Young:青少年牧養故事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50 元
優惠價
9022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5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青少年是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極需有家長、老師或輔導共同陪伴他們成長。他們需要愛和榜樣,需要被傾聽與理解,也需要被接納和挑戰。

本書作者駱玫玲老師是一位資深的青少年輔導,站立在聖經真理的基礎,寫下多篇與青少年相遇的故事。從這些故事中,我們可窺見青少年的成長,讓讀者以第三者的角度、成熟的態度,進入青少年的內心世界。

或許你會從這些故事中看到自己,有些場景也許相似,但不用大驚小怪,你只需心有所感地回應「喔,原來是這Young」。

有了這些借鏡,我們或許能懷著信望愛,迎接上帝為我們所編的戲碼,最終引領我們寫下永恆的生命故事,讓青少年與我們都能活出天國的Young式。

作者簡介

駱玫玲

美國台福神學院教牧學博士,現任中華信義神學院兼任講師;曾任新竹勝利堂傳道、中華福音神學院青少年研訓中心副主任。從事青少年事工輔導長達二十年,著有《牧養主的YOUNG》(華神,2008)、《家庭祭壇──親愛時光實作手冊》(橄欖,2010)。
親愛家庭事工 
包含四階段的「父母成長學校」,提供「家庭祭壇」實施的資源和訓練、各類型的「家庭生活營」、「親子工作坊」和包羅萬象的「親子教養專題」。
部落格 www.wretch.cc/blog/SweetHomeMin
聯繫作者可電郵 lml930@gmail.com

原來是這Young

每次在青少年事工的課堂上,說起以前牧養青少年的往事,同學們總會聚精會神地看著我,拉長了耳朵認真地聽我說著每個故事,然後向我回應:「老師,每次聽你說起故事,就更加明白你剛才說的『原來是這Young』!」在青少年父母課程裡,分享各種親子溝通的實例時,只見眉頭深鎖的父母暫放輕鬆,露出會心的一笑:「喔!原來是這Young」,或是想到過去與兒女互動的種種,不禁嘆息地說:「原來是這Young,那時就不該那樣做!」

「青少年」這個難以捉摸的年齡,總使人不明白他們心裡在想什麼,也不知該如何與他們互動。聽過許多輔導們面對服事的困惑,焦急父母們說出心中的無奈與挫折,其實大家的問題與故事都大同小異,而根源只是我們不了解他們的「Young貌」。若能揭開這段青春的成長面紗,知道「原來這Young」,就可以避免許多的親子衝突,也更能得心應手的牧養青少年,並輕鬆地學習與Young共舞。

服事青少年已超過二十個年頭,許多當年的青少年已步入社會、成家立業,有的走上全職道路服事年輕人,有的成為青少年的輔導,當然也有的離開上帝,需要神的愛重新擁抱。我集結了過去牧會的點滴,分享青少年的心聲、父母的期待,以及輔導牧養的感受,從青少年身心成長特質、信仰特徵、基督徒生活、服事與造就、聚會內容設計,及親子互動等課題來談。

許多故事的事件,發生在新竹勝利堂(過去牧會的教堂),那是我青少年工作的啟蒙,在懵懂無知的日子裡,也常挫折,不知如何面對或者作錯,不明白青少年到底怎麼了,感謝神的恩典與憐憫,賜下一顆愛青少年的心,因為愛而認識他們,因為牧養而得著帶領他們的恩賜,更經歷神在青少年身上成就美好的作為。傳道書一章9節:「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過去所寫下的故事,相信你也會經歷,盼望不論對錯與否,能夠帶給你們啟發與安慰,或找到方向,經歷在黑暗中的黎明,領受雨降甘霖之福而心領神會地說:「原來是這Young,神的計畫,原來是這樣。」

給社會青年——曾經年輕的你,走過青春的歲月,曾有過單純的心,為主大發熱心或懷著夢想,如今進入社會,歷經人生各種考驗,如何持續懷著起初的愛心,單純地為主而夢想,盼望走過的歲月,成為青少年弟妹們生命的祝福,起來承接服事青少年的使命。

給現在的青少年——或許你正在成長的掙扎裡,常感到心事無人知,處在懷疑、挫折,不知方向,期待這些走過的故事,讓你知道你不孤單,有很多人關心你,而願意敞開心給他們,讓他們引導你靠近心靈的家。

給父母你或許正在親子的困境裡,找不到出路,要告訴你,當我們更知道事實的真相時,不會那麼難,因為他們在成長,神也要我們一起成長,相信神的恩典絕對夠你用,你會有撥雲見日的時候。也或許你已走過親子的衝突,因這段路而磨練更好的性情,最重要是生命因青春而更加美麗,盼望你伸手關心那些需要加力的父母們,因為這段艱難的路,需要能與他們貼近的同行者,也藉著故事,啟發父母找到與青少年互動的新方向,為親子關係加分。

給輔導——牧養青少年,的確是一個艱難的事,不只要關心青少年,也要面對父母及教會的壓力,需要我們傾聽、陪伴,也要教導及牧養,付出的心力與時間,常感到疲憊與灰心。來到主前作祂的羊,祂是呼召你的主,祂必預備、供應及賞賜,更會負責一切。你的忠心擺上,或許不在現在,可能在十年二十年後,或是在天上,會看見留下的生命痕跡,在各地各個事奉的領域冒出新芽,茂盛地成長。而你一點一滴的陪伴,會刻在你的生命裡,也會記在主那裡。

不論你的角色為何,是以怎麼的心態來讀這本書,都盼望你能從這些故事或分享的隻字片語中,驚嘆地說「原來是這Young」,並願意對主回應說:主啊,原來是這樣,謝謝你的美好,願我對主的心永遠是這Young。

目次

推薦序1:有恩典有真理的事奉/廖肇蓉
推薦序2:最佳的「創意」輔導/張志銘
推薦序3:青春期如一場瘟疫/劉曼肅
推薦序4:一個召喚我跟隨耶穌的聲音/溫仲安
推薦序5:用生命一起寫故事/陳慕天
推薦序6:那些日子/陳思琪
推薦序7:刺激真實的教會生活:信仰與理性大震盪/吳秉純
作者序:原來是這Young

第1章 聆聽新世代
身心發展特質:青少年的身體和心靈都在迅速的成長與轉變,他們因而十分善變,我們對他們的認識有多少?聽見他們成長的吶喊嗎?
第2章 與青春共舞
身心發展特質:青春只有一回,也很特別,需要認識和深入了解他們的特性,才能知道如何與他們互動,舞動青春的心。
第3章 信仰成長路
信仰特徵:當青少年迷惑不解,企盼得到答案的時候,如何與他們一起面對信仰命題,如何掌握關鍵時刻伸出援手,把他們帶到上帝面前?
第4章 在生活中找智慧
基督徒生活:青少年生活在潮流和電子媒體的洪水中,他們的價值觀面臨種種挑戰,如何引導他們將信仰活出來……。
第5章 初熟的果子
事奉與挑戰:造就門徒,從訓練青少年參與事奉開始。今天他們可能是青澀的初熟果實,明天也許是未來羊群的領袖……。
第6章 創意帶來生命奇蹟
聚會內容:創意的聚會,能夠貼近你我的生活,躍入上帝的智慧,喚起青少年屬靈的覺醒!
第7章 為親子關係築橋
親子關係:在父母與子女中間,架設溝通的橋樑,讓雙方找到路徑,更接近彼此,經歷兩代之間美好的祝福。
第8章 牧Young必要事
給輔導、父母的話:牧養之路有時踽踽獨行,有時顛躓難走。輔導如何飲於活泉,尋找新的動力;父母如何與主同行,深黯創造者的智慧……。

書摘/試閱

第1章 聆聽新世代
青少年的吶喊
青少年真的不好相處嗎?這是個很大的誤解。青少年正由兒童蛻變為成人,必須面對成長的困惑、自我的定位,甚至升學的壓力和生活的掙扎。混亂中,連他自己也常搞不清楚狀況。在青少年階段,身心開始有了特別的發展,身體長高、長胖,性別更加明顯,理性思考萌芽,自我意識增強,開始發展獨特的想法,情緒變化起伏劇烈。這些身心發展與變化因素也交互影響,使得成年人常摸不清楚真正的問題所在,也不了解應當如何回應,只能搖頭嘆息,半放棄地說:「這群難搞的怪物!」
本書將和大家分享多篇與青少年相遇的故事,盼望我們從這些故事中,窺見青少年的成長,以一個第三者的角度、成熟的態度,進入青少年的內心世界。這些故事也像鏡子一般,你會從中看到自己。場景也許相似,真實的反應也相近,但不用大驚小怪,你只需要心有所感地回應:「喔,原來是這 Young!」有了這些借鏡,我們或許能學習放寬心,以更放鬆、有把握的態度,存著盼望陪伴青少年度過這個混亂掙扎的時刻。



小米的心聲
生命到底為什麼?我不知道,每天要應付學校一大堆的考試,放學後還要趕去補習班。爸媽對我說,只要好好讀書,將來就能上好高中;上了好高中,就可以上好的大學;上了好大學,才能找到好的工作。我知道大家都很關心我的未來,但卻沒有人能了解我現在所承受的壓力,他們常說現在孩子生活過得太好了,真的嗎?我常覺得沒有人聽見我說的話。難道我寶貴的青春只為了讀書,我是為考試而活嗎?

阿得的困惑
我好像一直在看別人的臉色過日子。昨天同學吆喝一起去看限制級電影,我沒參加,他們笑我假聖人,其實我很掙扎,我有很深的罪惡感,所以我不敢去。這已經夠慘了,父母還要給我臉色看,他們總是以我的成績好壞,來決定對我的臉色。還有老師,永遠以成績的高低來評論學生好壞。今天我有好的表現,就得到好臉色,明天表現不好,就得到╳╳(我不想罵髒話),大人把我當成什麼啦?

阿成的混亂
我已經很努力了,也在乎自己的未來,我要追求成功,希望將來和爸爸一樣。爸爸在科學園區上班,每天早出晚歸,常常加班,工作壓力很大,沒什麼時間和我們相處。我每天用功讀書,成績保持頂尖,說不定將來能像李遠哲一樣拿諾貝爾獎,就算沒有,至少也要和爸爸一樣拿個博士學位,但說真的,如果我成功之後,生活像爸爸一樣辛苦,這樣有什麼意義?博士學位又如何?
小如的無助
我是個保守的外星人,同學總這麼說我,他們的穿著一個比一個正點。有時候我也想改變一下,穿大膽、新潮一點的衣服,但爸媽會說那樣很難看,也不適合去教會。我很想試試看新造型,但我又擔心教會裡的人會怎麼看我?他們會認為我變壞了?還是不合乎聖經體統?唉,我去教會是一種樣子,和同學在一起又是另外一種樣子,我常覺得自己是兩面人,很無奈!

混亂中的盼望
青少年的成長環境充滿各種混亂,他們的價值觀受到多重的衝擊,許多時候無所適從。他們在探尋為什麼讀書?為什麼考試?為什麼工作?為什麼不跟隨潮流?為什麼同學可以去做的事,基督徒卻不能?
青少年的這些「大哉問」,每個問題背後都有一大串的倫理問題要探討,也都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解決的。青少年的困惑,大人也不容易釐清與整理,答案到底在哪裡?
不只青少年內心混亂、不知所措,就是成人的態度也一樣混沌,究竟該嚴格還是開放?自由還是管束?舉棋不定,莫衷一是。至此,「青少年」成為令人害怕的名詞,讓人不知所措的族群。

我的價值在哪?
小振天資聰穎,卻不適應填鴨式的教育,他熱愛音樂,喜好藝術,期盼能遨遊在豐富的心靈世界之中。但困難的是,升學主義導致競爭激烈的環境,他如何能兼顧自己的興趣,還能躋身於眾所期待的名門學府呢?
三年的國中生活,小振的成績總是「低空飛過」。國三那年,班際的分數競爭已趨白熱化,所有人都注視著排名,畢竟成績直接預告升學率。這時,對考試一點也不在行的小振被視為影響排名的禍害人物,老師常常耳提面命,對他緊迫盯人,這麼一來,小振在學校常常緊張得不知所措,得不到基本的關懷與尊重,他一點也不快樂,失敗和挫折打擊他的信心,情緒持續低迷。
國中生活使小振從原是個有創造力的人,變成一個低成就感的人。連他也開始看輕自己的價值,自認不會讀書,對升學考試一點信心也沒有,老師不看好他,他也幾乎自我放棄了。咬著牙撐到大考結束,戰戰兢兢地等待成績揭曉,宣判即將到來。
那些天小振總守在信箱附近,當穿綠制服的身影出現在巷口時,小振的心糾結得更厲害了,拿到成績單,走向無人的角落,慢慢地撕開……。
結果如原本所料想的:「落榜!」
此時,小振再也忍不住,面對這樣的結果,他放聲大哭起來,以後的路要如何走下去呢?夾雜著挫敗、傷心、徬徨的複雜情緒,小振拿著成績單,走向母親。
「媽!」小振怯生生地把成績單遞出去,然後低頭不語,他心想自己多麼讓媽媽失望!
時間好像靜止許久,媽媽也整理了思緒,抬起頭、不捨地看著小振。這個已經好久沒有笑容的孩子,眼睛紅腫、濕潤地站在她面前,一副戰敗的頹喪姿態。媽媽拍拍他:「孩子,僅管沒有一所學校願意接受你,就算世界上所有人都放棄你,你在媽媽心中,永遠是最棒的。」媽媽緊緊擁著小振,兩人一起讓淚水潰堤。
這句「最棒的」宣言,溫暖了一顆受挫的心靈,給了他信心繼續前進。

陪伴青春一起成長
青少年的成長,會經歷許多變化,除了生理上有明顯的改變,在認知、思想與情緒上也會開始轉變,特別尋找自我的價值。這階段的青少年會像初學展翅的小鷹,運用剛長好的羽毛,試著揮動翅膀,喜歡自由地在天空翱翔,尋找新鮮和刺激,及各種可能的機會來探索自己的存在,以確立個人的地位。
這段嘗試展翅、迎接成長的過程,難免跌跌撞撞,挫折與掙扎。他們最需要的是在言語和精神上的支持與鼓勵。當他們在蛻變過程中經歷失敗、未達標準或犯錯時,我們的支持與鼓勵,才能使他們有信心和力量面對成長。小振母親的肯定,不只讓灰心喪志的小振得到安慰,更給予他力量面對失敗,再接再厲。
在功成名就的世界裡,常以成績及表現的優劣來評定一個人,而我們也容易以成人的標準來看待青少年,以為他們不用掙扎,就能成長;不需蛻變,就可以長大,殊不知他們像毛毛蟲般,需要經過蛹的過程,才能變成蝴蝶。在這段蛻變的成長期,我們容易以過高的期待及要求,希望他們一次就明白,一下子就懂得,殊不知道每個孩子的蛻變時間或長或短,都不一樣,當他們未達標準,或在同儕中失敗時,就直接或間接地否定,這容易產生衝突,而傷害青少年的自我,以致認定自己是失敗者,喪失成長的志氣。一旦青少年有了負面的自我價值,就容易與相同負面形像的人聚集,互相取暖,彼此認同,有些選擇自我放棄,有些加入幫派,成為社會邊緣人。
青少年階段需要更多鼓勵與支持,也需要成人時常的引導,但當他們犯錯時,也應當給予適度的指正;放下父母的權威,給他們更多成長的自主性;減少命令的教導,多用鼓勵及引導;不是責備或要求,而是更多陪伴與接納。我們如何回應青少年,會帶給他們兩極化的結果,不是造成他們過度地自傲,就是使他們自我放棄,因此我們應當謹言慎行。
青少年在尋找自我,確立自身的角色和價值,詩篇第一三九篇說:「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我要稱謝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青少年所需要的,是按他的本相來接納他,並協助他們以上帝的眼光來看自己,才能健康而有信心地面對未來。
當青少年確認自我的價值,對他們的未來將有關鍵性的影響,他們是否能健康地與人互動,是否能忠於自己,誠實地面對自己,看自己合乎中道。而協助他們建立健康的自我,父母、老師或輔導是關鍵人物。因為我們對青少年的肯定或傷害的言詞,支持與否定的態度,對他們的關心或忽略,都會一點一滴地影響他們如何看待自己。因此,如何給予青少年多一些接納,多一點空間,多一次機會,多一些放鬆,我們需要更有智慧地來陪伴,幫助青少年在掙扎與混亂中,找到蛻變的希望與力量,然後在信心裡邁出成長的一步……。(摘錄自第1章 聆聽新世代)

問題與討論
1.青少年的身心快速變化,我所認識的青少年,有哪些成長的特徵?這些變化對親子互動有什麼影響?
2.從以上的故事中,分享一個在你身旁或親身經歷的類似故事。故事中的父母或輔導如何處理?我有什麼新的看法?
3.我聽見青少年的成長變化後,是否應該調整與他們互動的方式?有哪些是我最需要做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2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