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機械零件的手工製作與檢測(簡體書)
滿額折

機械零件的手工製作與檢測(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8 元
定價
:NT$ 168 元
優惠價
87146
領券後再享91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機械零件的手工制作與檢測》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和豐富的圖表,系統地介紹了鉗工安全生產和文明生產制度、通用工裝夾具和測量儀器的使用、機械零件的劃線、鏨削、鋸削、銼削、鉆削加工、螺紋加工、去毛刺、研磨和拋光、機械零件的檢測等內容,同時還安排了較典型機械零件的手工制作實例,并提供了機械零件手工制作和檢測題例供學生實際操作。
《機械零件的手工制作與檢測》適合于職業技術學院和成人教育院校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和機電一體化專業使用,也可供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數控技術應用等機械制造類相關專業選用,還可供機械設計與制造、模具設計與制造等工程技術人員、模具生產管理人員、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參考。

名人/編輯推薦

《機械零件的手工制作與檢測》為高職高專“十二五”規劃教材之一。

本書是根據教育部關于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職業教育的特點和機械設計與制造、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以及對職業院校學生的培養要求,在借鑒德國雙元制教學模式、總結近幾年各院校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教學改革經驗的基礎上編寫的,是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株洲職工大學、株洲職業技術學院、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益陽職業技術學院、遼寧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山西綜合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等院校,基于工作過程導向課程體系重構與教學模式改革、中國職教學會《高職院校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建設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研究的成果之一。
本書以培養學生機械零件手工制作、檢測的基本技能為目標,按照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原則,在行業企業、同類院校進行調研的基礎上,重構課程體系,擬定典型工作任務,重新制定課程標準,按照由簡到難的順序,讓學生在學習機械零件的手工制作、檢測等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進行實際動手制作和檢測,初步具備簡單機械零件制作、檢測等技能,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學有所成。
本書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和豐富的圖表,系統地介紹了鉗工安全生產和文明生產制度、通用工裝夾具和測量儀器的使用、機械零件的劃線、鏨削、鋸削、銼削、鉆削加工、螺紋加工、去毛刺、研磨和拋光、機械零件的檢測等內容,同時還安排了較典型機械零件的手工制作實例,并提供了機械零件手工制作和檢測題例供學生實際操作。
本書由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熊建武(教授、高級工程師,湖南省模具設計與制造學會副理事長,湖南省職業技能鑒定專家委員會鉗工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科學學院熊昱洲任主編,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申奇志、何憶斌、王韌、株洲職工大學張騰達、株洲職業技術學院謝冬和任副主編,湖南維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陳國平、遼寧交通高等專科學校高顯宏、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易杰、胡彥輝、簡忠武、余意、張宇、孫忠剛、易宏彬、山西綜合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工程分院李剛、遼寧石油化工大學職業技術學院李曉紅、益陽職業技術學院蔡志強、朱愛元、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巴衛明、宋炎榮參編。熊建武負責全書的統稿和修改。尹韶輝(日本宇都宮大學博士、湖南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湖南大學國家高效磨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微納制造研究所所長)任主審。
湖南省機械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模具設計與制造學會理事長葉久新教授、湖南省模具設計與制造學會副理事長湯?則教授、株洲時代電氣有限公司賈慶雷高級工程師對本書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和建議,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本書適合于職業技術學院和成人教育院校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和機電一體化專業使用,也可供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數控技術應用等機械制造類相關專業選用,還可供機械設計與制造、模具設計與制造等工程技術人員、模具生產管理人員、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參考。
由于時間倉促和編者水平有限,書中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1.8

目次

項目1 鉗工安全生產和文明生產制度
1.1 鉗工的工作任務
1.2 鉗工的工作場地
1.3 模具制造企業的安全生產和文明生產制度
思考與練習

項目2 通用工裝夾具和測量儀器的使用
2.1 通用工裝夾具的使用
2.1.1 通用工具及其使用
2.1.2 通用夾具及其使用
2.2 測量與測量儀器的類型
2.2.1 測量與檢驗
2.2.2 計量儀器的類型
2.3 鋼直尺、內外卡鉗與塞尺及其使用
2.3.1 鋼直尺及其使用
2.3.2 內、外卡鉗及其使用
2.3.3 塞尺及其使用
2.4 量塊及其使用
2.4.1 量塊的類型
2.4.2 量塊的等和級
2.4.3 量塊的選用和使用
2.5 游標類量具及其使用
2.5.1 游標類量具的種類與結構
2.5.2 游標卡尺的刻線原理和讀數方法
2.5.3 使用游標卡尺的注意事項
2.6 千分尺類量具及其使用
2.6.1 千分尺類量具的讀數原理
2.6.2 外徑千分尺的結構與使用
2.6.3 內徑千分尺的結構與使用
2.6.4 深度千分尺的結構與使用
2.6.5 杠桿千分尺的結構與使用
2.7 機械式量儀及其使用
2.7.1 百分表的結構與使用
2.7.2 內徑百分表的結構與使用
2.7.3 杠桿百分表的結構與使用
2.7.4 其他機械式量儀簡介
2.8 角度量具及其使用
2.8.1 萬能角度尺
2.8.2 正弦規
2.8.3 水平儀
思考與練習

項目3 機械零件的劃線
3.1 用鋼直尺劃線
3.2 用90°角尺劃線
3.3 用劃規劃圓弧線和平行線
3.4 用劃線盤劃平行線
3.5 軸類零件上劃圓心線
3.6 用方箱劃水平線和垂直線
3.7 圓弧與兩直線相切的劃法
3.8 圓周三等分、五等分和六等分的劃法
3.9 劃線後沖眼的方法和要求
3.10 平面劃線的基準選擇
3.11 劃線時的找正和借料
3.12 平面劃線實例
思考與練習

項目4 機械零件的鏨削加工
4.1 鏨削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4.1.1 鏨削的主要工具
4.1.2 鏨削姿勢
4.2 鏨子的熱處理和刃磨
4.3 機械零件的鏨削
4.4 鏨削加工的安全注意事項
思考與練習

項目5 機械零件的鋸削加工
5.1 鋸削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

項目6 機械零件的銼削加工
項目7 機械零件的轉銷加工
項目8 螺紋的加工
項目9 機械零件的研磨、拋光和去毛刺
項目10 機械零件的檢測
項目11 機械零件的手工制作實例
項目12 機械零件的手工制作與檢測題例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內圓柱面的研磨。研磨圓柱孔的研具是研磨棒,它是將工件套在研磨棒上進行研磨的,研磨棒分為固定式和可調式兩種。研磨棒的直徑應比工件的內徑略小0.01~0.025mm,工作部分的長度比工件長1.5~2倍。圓柱孔的研磨方法同圓柱面的研磨方法類似,不同的是將研磨棒裝夾在機床主軸上。對直徑較大、長度較長的研磨棒同樣應用尾座頂尖頂住。將研磨劑(磨料)均勻涂布在研磨棒上,然後套上工件,按一定的速度開動機床旋轉,用手扶持工件在研磨棒上沿軸線作直線往復運動。研磨時,要經常擦干擠到孔口的研磨劑,以免造成孔口的擴大,或采取將研磨棒兩端都磨小尺寸的辦法。研磨棒與工件相配合的間隙要適當,配合太緊,會拉毛工件表面,降低工件研磨質量;配合過松會將工件磨成橢圓形,達不到要求的幾何形狀。間隙大小以用手推動工件不費力為宜。
?圓錐面的研磨。圓錐面的研磨包括圓錐孔的研磨和外圓錐面的研磨。研磨圓錐面使用帶有錐度的研磨棒(或研磨環)進行研磨。也有不用專門的研具,而用與研磨件相配合的表面直接進行研配的。研磨棒(或研磨環)應具有同研磨表面相同的錐度,研磨棒上開有螺旋槽,用來儲存研磨劑,螺旋槽有右旋和左旋之分,如圖9-8所示。
圓錐面的研磨方法是將研磨棒(或研磨環)均勻地涂上一層研磨劑(磨料),然後插入工件孔中(或套在圓錐體上),要順著研具的螺旋槽方向進行轉動(也可裝夾在機床上),每轉動4~5圈後,便將研具稍稍拔出些。之後再推人旋轉研磨。當研磨接近要求時,可將研具拿出,擦干凈研具或工件,然後再重新裝入錐孔(或套在錐體上)研磨,直到表面呈銀灰色或發亮為止,如圖9-9所示。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