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共和主義的公民身份理論:一種觀念史的考察(簡體書)
滿額折

共和主義的公民身份理論:一種觀念史的考察(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 元
定價
:NT$ 234 元
優惠價
87204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共和主義的公民身份理論--一種觀念史的考察》旨在對西方共和主義的公民身份理論進行了一種觀念史的考察,試圖采用歷史情境與觀念集合、價值推演與過程描述、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綜合方法,從源頭開始展現共和主義的公民身份理論的邏輯演變過程,重點描述其內部的兩條進路一制度共和主義與公民共和主義的分化與融合,并從制度和公民的二元維度把握其核心價值主張,并描繪它們在不同的社會歷史背景中和不同的思想家那里所呈現的不同形態。
按照這樣的思路,全書分為四章展開論述:
第一章是對主題的說明,主要探討主題的內涵、主要的研究對象與問題域、論證方法,這是全書論證的基礎。本書的研究主題“共和主義的公民身份理論”是一個交叉的問題域,涉及“共和”與“公民”這兩個古老而相互纏結的詞匯,因此要厘清這一主題的內涵和核心價值,需要從共和主義和公民身份理論這兩個思想傳統中發掘理論資源。在這一章中,筆者從“共和”與“公民”的詞源人手,通過分析共和主義與公民身份的含義,來界定這一主題的范圍和價值。
第二章至第四章是本書的主體部分,主要考察了共和主義的公民身份理論從古典時期的孕育到近代的分化與流變再到當代復興的邏輯演變過程,試圖通過對各個時期代表人物的理論的深度挖掘,結合西方社會、政治狀況的發展變化,展現共和主義的公民身份理論的核心價值及其自我調適過程。具體而言,在第二章中筆者將重點論證了亞里士多德與西塞羅是怎樣共同開啟了共和主義的古典理想,以及在他們的理論中公民與制度這兩者的互動和張力,以此描繪古典時期共和主義的公民身份理論的圖景;在第三章,筆者將描述共和主義的公民身份理論在近代的分化與轉型過程;在第四章,筆者將闡述共和主義的公民身份理論在當代復興的背景、過程以及新共和主義的公民身份理論的核心議題。
通過對共和主義的公民身份理論的觀念史的考察,筆者發現,盡管共和主義內部的確存在著制度共和主義與公民共和主義兩條進路,但總的來看,這兩種進路并不是完全分隔的。公民與制度、德治與法治、民主與憲政、強勢理想與溫和務實,正是這兩種路線的互補性復合,構成了共和主義內部的彈性框架。圍繞著公共性這個中軸,在制度與公民構成的彈性框架中,共和主義始終探討著公民與國家、個體與共同體的和諧共生之道。如果共和制度是共和主義的外衣和保障的話,積極的公民身份則是共和主義的靈魂和內涵,無論是制度共和主義還是公民共和主義的路線,都從來沒有拋棄過積極公民身份的訴求。以德性、參與、責任為核心的積極公民身份一直是共和主義的基本訴求,也是其與其他理論流派相區別的最重要的特征。
《共和主義的公民身份理論--一種觀念史的考察》的作者是萬健琳。

名人/編輯推薦

萬健琳的《共和主義的公民身份理論--一種觀念史的考察》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青年學術文庫”系列之一,旨在對西方共和主義的公民身份理論進行了一種觀念史的考察,試圖采用歷史情境與觀念集合、價值推演與過程描述、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綜合方法,從源頭開始展現共和主義的公民身份理論的邏輯演變過程,重點描述其內部的兩條進路一制度共和主義與公民共和主義的分化與融合,并從制度和公民的二元維度把握其核心價值主張,并描繪它們在不同的社會歷史背景中和不同的思想家那里所呈現的不同形態。
本書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目次

導論
一 研究的緣起
二 國內外研究狀況綜述
三 本書的研究思路與基本框架
第一章 共和與公民
第一節 從共和到共和主義
一 共和之本:公共性
二 共和主義:實現“天下為公”的兩條進路
第二節 共和主義的公民身份理論:主題界定
一 共和視閾中的“人”:公民
二 共和主義的公民身份理論
第二章 古典時期共和主義的公民身份理論
第一節 古希臘的公民生活與公民身份理論
二 古希臘的城邦政治與公民生活概略
二 亞里士多德的共和主義公民身份理論
第二節 羅馬共和國的公民生活與公民身份理論
一 借波利比阿之眼看羅馬共和國的制度和精神
二 西塞羅的共和主義公民身份理論
第三節 古典共和主義的公民身份理論的核心價值主張
一 古典共和主義公民身份理論的價值基礎
二 古典共和主義公民身份理論的基本主張
三 關于亞里士多德與西塞羅的區別與古典共和主義的內部分野
第四節 從羅馬帝國到中世紀:公民理念的流變
一 羅馬帝國時期:公民身份理念的蛻變
二 中世紀:公民理念的退隱
第三章 共和主義公民身份理論在近代的分化與轉型
第一節 歷史的轉折與公民理念的發展
一 意大利的城市共和國與公民
二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新的公民理念的孕育
第二節 馬基雅維利的共和主義公民身份理論:古典與現代之間
一 馬基雅維利公民身份理論的基礎
二 馬基雅維利的公民身份理論
三 “馬基雅維利時刻”
第三節 盧梭式民主共和主義的公民身份理論:從古典走向激進
一 從公民理想國到道德烏托邦:古典情懷
二 從人民主權到激進民主:悖論與困境
三 古典共和主義公民身份理論的現代困境
第四節 憲政共和主義的公民身份理論:溫和的實用路線
一 公益優先于權利:對自由主義的融合與超越
二 建構國家與公民間的和諧關系
三 “正確理解的自我利益”與公民德性
四 現代共和主義的公民身份理論:超越與融合
第四章 共和主義的公民身份理論在當代的復興
第一節 公民的缺位與共和主義公民身份理論的復興
一 代議制民主的悖謬:公共生活的衰落
二 個體的困境:公民精神的喪失
三 共和主義公民身份理論的復興
第二節 批判與重建——新共和主義的公民身份理論的主要議題
一 自由觀的重構:批判與超越的新嘗試
二 公民德性:內涵的更新與塑造的新方式
三 公共領域的激活:重建公民參與的場域
四 重塑以參與和對話為核心的民主機制
第三節 爭議與挑戰:新共和主義公民身份理論的自我調適
一 直面自由主義的批評
二 社群主義與共和主義的區別
三 全球化時代的沖擊
四 多元社會的挑戰
參考文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4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