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故宮經典:故宮琺瑯圖典(簡體書)
滿額折

故宮經典:故宮琺瑯圖典(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60 元
定價
:NT$ 2160 元
優惠價
871879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故宮琺瑯圖典》內容簡介:故宮文化,從一定意義上說是經典文化。從故宮的地位、作用及其內涵看,故宮文化是以皇帝、皇宮、皇權為核心的帝王文化、皇家文化,或者說是宮廷文化。皇帝是歷史的產物。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里,皇帝是國家的象征,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核心。同樣,以皇帝為核心的宮廷是國家的中心。故宮文化不是局部的,也不是地方性的,無疑屬于大傳統,是上層的、主流的,屬于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為堂皇的部分,但是它又和民間的文化傳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名人/編輯推薦

《故宮琺瑯圖典》是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

目次

前言
元代掐絲琺瑯
元代掐絲琺瑯工藝
明代琺瑯
明代琺瑯工藝
清代琺瑯
清代康熙時期琺瑯工藝
清代雍正時期琺瑯工藝
清代乾隆時期琺瑯工藝
清代嘉慶一清末琺瑯工藝
圖版索引
出版後記

書摘/試閱

嘗見香爐、花瓶、合兒、盞子之類,但可婦人閨閣之中用,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也。”顯見曹昭對于元明內廷琺瑯器制作并不了解,此應為明代民間制作、使用琺瑯的情況。時隔七十一年後的天順三年(1459),鑒賞家王佐為該書增補了大食窯,稱“以銅作身,用藥燒成五色花者,與佛郎嵌相似。……今云南人在京多作酒盞。俗呼日‘鬼國嵌’。內府作者,細潤可愛。”現今遺存的琺瑯器說明王佐的評價是符合實際的,目前尚無法分辨出官造和民造的實物。清宮舊藏早期生產的掐絲琺瑯制品較多,于同期其他工藝類器物風格相印證,有一部分屬于元代和明代早期風格的掐絲琺瑯制品,具有銘款的掐絲琺瑯和鏨胎琺瑯器最早的是宣德,其次有景泰、嘉靖、萬歷三朝的掐絲琺瑯器。
從這些具款的掐絲琺瑯器不難看出,掐絲琺瑯器的生產已形成規模,琺瑯制品主要供皇室使用,清宮舊藏的琺瑯器中可找出其清晰的發展軌跡和證實工藝技術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清代琺瑯制造業在明代基礎上穩步向前,康熙、雍正朝得到發展,至乾隆時期達到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繁榮與輝煌。清代琺瑯業發展迅猛的前提,自然是由于百余年間“盛世”的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所創造的客觀條件。
但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與清帝具有的文化素養、又善于接受外來文化和新鮮事物所給予的大力扶植和提倡有著直接的關系。康熙時期,內廷繼續燒造掐絲琺瑯,京都也有著龐大的掐絲琺瑯工藝作坊,內廷和民間的掐絲琺瑯業的規模與水平相當卓著。與此同時,法國、德國和意大利等歐洲國家流行的金屬胎畫琺瑯和玻璃胎畫琺瑯作品,也通過歐洲使節、傳教士和商人被帶到了中國,得到了康熙皇帝的喜愛,并引起康熙皇帝的濃厚興趣,康熙十九年(1680)內務府在武英殿設立造辦處,開始傾力研制。康熙二十三(1684),沿海口岸開放海禁後,隨著西方的新知識、新原料和先進技術大量涌入,造成了長達百余年的盛極不衰的局面。
畫琺瑯工藝技術亦即進入廣州,開始在當地研制燒造,此後,由兩廣總督選派燒琺瑯匠人赴內廷效勞,廣州的潘淳、楊士章及江西的宋潔等十幾人即為選派進宮的琺瑯工匠。畫琺瑯技術被作為全新的西洋工藝引進清宮造辦處開始研制,與此同時,為提高燒造技術,康熙皇帝也在積極找尋歐洲畫琺瑯匠人入宮,命西方傳教士畫家和宮廷內畫家為琺瑯處畫琺瑯器,開放海禁後的第三年,來自法國的傳教士白晉,張誠,以及後來的意大利傳教士馬國賢、郎世等,均作為琺瑯技術人被安排在宮中制作過畫琺瑯。康熙五十八年(1719),還特地聘請了法蘭西畫琺瑯藝人陳忠信入內廷,指導燒造畫琺瑯器。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7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