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國傳統道德:規範卷(重排本)(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傳統道德:規範卷(重排本)(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價
:NT$ 408 元
優惠價
8735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國傳統道德?規范卷(重排本)》主要內容簡介:中國傳統道德規范是一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內容豐富的價值體系。它既包含著對最崇高、最完滿的聖人、賢人、至人、真人的理想追求,也包含著對君子、成人、士人的道德要求,還從多方面對從事各種工藝的人們和庶民提出了相應的道德準則。《中國傳統道德?規范卷(重排本)》從中國傳統道德中析理出18個基本規范,并對古代的職業道德、家庭倫理、文明禮儀進行解說,為我們從古人的生活準則中吸取人生智慧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傳統道德?規范卷(重排本)》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目次

《規范卷》卷序
第一篇 基本道德規范
導語
第一節 公忠
一、祛邪勝私
二、循法而行
三、盡己為人
四、獻身國家
第二節 正義
一、義即中正
二、義以治世
三、君子尚義
四、以義建利
五、義益天下
第三節 仁愛
一、仁為人道
二、仁禮相合
三、愛民撫眾
四、興利除害
五、尊己愛人
六、成人以仁
第四節 中和
一、中和為道
二、君子尚中
三、行不偏激
四、團結和諧
五、因事制宜
第五節 孝慈
一、孝為公理
二、以孝事親
三、以慈育兒
四、孝助教化
第六節 誠信
一、無信不立
二、言行一致
三、心誠是本
四、信為政基
五、誠生德業
第七節 寬恕
一、恕為人則
二、推己及人
三、以直報怨
四、平心容人
第八節 謙敬
一、謙敬必誠
二、尊人卑己
三、自厚寬人
四、敬以進德
五、克驕防矜
第九節 禮讓
一、禮以足倫
二、禮以正身
三、恭敬謙讓
四、以和為貴
第十節 自強
……
第二篇 職業道德規范
第三篇 家庭倫理規范
第四篇 文明禮儀規范
本卷所據主要書籍版本目錄

書摘/試閱

先秦時期,社會動亂,異說紛呈,但各諸侯國仍有相對穩定的倫理秩序。孔子崇周禮,同時推陳出新,重視個體主體道德,提倡仁,強調仁愛、忠恕。對社會倫理,重視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五倫;對個人品德則提倡智、仁、勇。孟子承孔學倡仁,但為匡正世風更強調義,并明確地把“五倫”規定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荀子綜合孔盂之道,崇禮法,重仁義,強調“致忠而公”、“公義”和“正義”,并從義理上闡發了中和、孝慈、寬恕、誠信、恭敬、禮讓、自強、節制、剛毅、廉恥、勤儉、智慮等規范。所謂“處仁以義,行義以禮,三者通然後可道”,是荀子對仁、義、禮、道四者關系的總結,對後世道德傳統影響深遠。
在先秦諸子諸派中,墨家也重仁義,但志在以“兼相愛”之道“壹同天下之義”,同時提倡忠、信、孝、慈、節。道家反對繁禮縟節,主張“法自然”,“處無為”,重在道德哲理,但同時也強調仁義為“立人之道”,闡發孝慈、誠信、智慧、謙虛等規范的哲理。法家崇責權利勢,但在強調治世“效公忠”、“行仁義”方面,也同儒家一致。兵家從政治、征戰出發,一向提倡忠、信、仁、義、智、勇諸德。從道德規范方面來說,先秦諸子百家常常是互補的。
“繼治世其道同,繼亂世其道變”。漢代在秦亡之後,為鞏固封建一統天下,立“三綱五常”,定儒家為一尊,推行忠、孝、仁、義、禮、智、信諸德,并按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實踐步驟,闡發了道德規范體系,進一步使傳統道德規范理論化、系統化,同時更具有應用性和變通性。
漢以後,雖然有道德玄學化、宗教化傾向,但隨著盛唐的出現和封建制的加強,儒家道德傳統仍然在與治世實踐相結合的努力中,逐漸成為社會道德的主流,所謂“慕我華風,敦先儒禮”,正是治世立政的需要。唐代官方推行的倫理教化,仍然是君仁臣忠,父慈子孝,長惠幼順,夫義婦貞,但社會規范的要求已把忠提到孝之上,強調“行孝必先以忠”、“忠者德之正”。這種忠德雖然是為“以皇家為國”的封建專制統治服務的,但同時也表現出儒家從統一民族國家大局著眼進行道德教化的觀點。宋明時期,強化封建專制,以理學為本,從理論上論證了正、大、中、和、仁、義、誠、敬等規范,在實際生活中推行忠、孝、節、義;對個人行為則強調“持節”、“盡忠”,以致把“持節”、“盡忠”推到癡節和愚忠的極端。
清代進入封建社會後期,倫理關系漸趨轉型。社會道德規范一方面繼續強化封建道統,推行忠孝仁義,宣揚正大仁和,但另一方面又力圖調和伴隨資本主義經濟興起而出現的功利傾向,扼制日漸擴大的越禮逾制風潮,以求通過改良,革除積弊,使禮教道德規范適應時勢。但改良終究不能根本改變封建道統,即使“中體西用”論的道學家們對道德要求的具體內容作了一些解釋,但并沒有超出封建道統范疇。
中國傳統道德規范源遠流長,數量繁多。從規范總體來說,既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應時性,又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穩定性。從規范的內容來說,既具有確定性、一義性,同時又具有相對性和多義性。因此,歸納和概括傳統道德規范體系,確有很大的困難。但是,如能抓其脈,撮其要,析理出傳統道德的基本規范,并用現代用語加以表述,還是可能的。我們在這里歸納出十八個基本規范,即公忠、正義、仁愛、中和;孝慈、寬恕、謙敬、誠信、禮讓;自強、持節、明智、知恥;勇毅、節制、廉潔、勤儉、愛物。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