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我的第一本趣味歷史書(簡體書)
滿額折
我的第一本趣味歷史書(簡體書)
我的第一本趣味歷史書(簡體書)
我的第一本趣味歷史書(簡體書)
我的第一本趣味歷史書(簡體書)
我的第一本趣味歷史書(簡體書)
我的第一本趣味歷史書(簡體書)
我的第一本趣味歷史書(簡體書)
我的第一本趣味歷史書(簡體書)
我的第一本趣味歷史書(簡體書)
我的第一本趣味歷史書(簡體書)
我的第一本趣味歷史書(簡體書)
我的第一本趣味歷史書(簡體書)
我的第一本趣味歷史書(簡體書)

我的第一本趣味歷史書(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9.8 元
定價
:NT$ 119 元
優惠價
87104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將帶你走進妙趣橫生的歷史世界,讓你瞭解生動有趣的歷史知識。全書從小讀者感興趣的話題出發,介紹了許許多多歷史典故、尚未破解的歷史謎題、鮮為人知的歷史小故事以及各種人文傳說。本書可以激發小讀者對歷史的學習熱情,培養小讀者的學習興趣,並且幫助小讀者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成為讓小夥伴羨慕的小歷史學家。

作者簡介

崔振明,出生于黑龍江,畢業于哈師大,現在黑龍江建三江管局(北大荒)定居。從事中學教育20年,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黑龍江作協會員。
一個能和學生打成一片,并文理兼通的物理教師,在生活中有許多心得,精通散文寫作,作品風格清秀、文字樸實。出版了多本家教、國學方面的書籍,與此同時還參與國家各種教育課題的研究,并和國內益智專家張祥斌合作出版了多本益智方面的圖書。

名人/編輯推薦

《我的第一本趣味歷史書》將帶你走進充滿妙趣橫生的歷史世界,讓你了解生動有趣的歷史知識。書中從小讀者感興趣的話題出發,介紹了許許多多歷史典故、尚未破解的歷史謎題、鮮為人知的歷史小故事以及各種人文傳說。書中配合每個小節的內文都精心繪制了有趣的插圖,給小讀者很直觀的閱讀感受。本書可以激發小讀者對歷史的學習熱情,培養小讀者的學習興趣,并且幫助小讀者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成為讓小伙伴羨慕的小歷史學家。

親愛的小讀者:
你知道為何中華有五千年的歷史嗎?
為什么時刻提醒自己的名言警句,不叫“座左銘”嗎?
滿族人的“龍興之地”在哪呢?
古代究竟有多少連中三元的奇才?
中醫聖手為什么稱“杏林”?
臭豆腐隱藏著什么秘密?
古代為什么要掛明鏡在衙門正堂上?
一代名將馬援怎么會死後蒙冤?
為什么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呢?
……
歷史是一門研究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及其規律的科學,通俗地說就是對過去事件研究的科學。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完備的國家之一,對歷史的記錄不僅時間長,而且內容精確詳細。中國歷史自傳說中的黃帝以來已經有五千多年,倘若走入歷史長河,你不但發現它有無窮的魅力,而且很多事件至今影響著我們今天的生活。俗話說“讀史使人明智”,所以,在這部書里,我們希望能夠通過真實的歷史激發讀者的興趣,促使讀者以史為鑒,思考其中深含的道理,學以致用。現在讓我們打開這本《我的第一本趣味歷史書》一起來探索歷史長河的奧秘吧。
人們曾說“歷史總有驚人相似的一面”,所以,通俗作家應該引導讀者去了解深刻的思想、深刻的歷史,應立足于真實歷史,用經典的例子來闡述是非,引導讀者從這些歷史材料中樹立正確的是非觀。
《我的第一本趣味歷史書》從中小學生能產生興趣的話題出發,集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給讀者送上一盤充滿趣味的歷史大餐。書中介紹了許許多多歷史典故、尚未破解的歷史謎題、鮮為人知的歷史小故事以及各種人文傳說。通過閱讀和學習這本書,你將成為讓伙伴們羨慕的小歷史學家。
崔振明
2012年3月

目次

追本溯源 001
史海探秘——中華上下五千年 002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聖人 004
刻在甲骨上的文字——你所不知道的甲骨文 007
走進歷史——探尋匈奴的前生今世 009
座右銘——時刻提醒自己的名言警句,怎么不叫“座左銘” 012
但愿人長久——應該知道的四個中秋傳說 014
闖關東——揭秘滿族人的“龍興之地” 017
連中三元——古代究竟有多少這樣的奇才 019
九天七夜——“范進高考”的那些事兒 022

文化遺痕 025
“禮”與“仁”——世人眼中的孔子 026
中醫聖手為何又稱“杏林”——古代醫生都居住在“杏林”旁嗎 028
三皇五帝——老祖宗都是誰 030
王致和與科舉乞兒——臭豆腐的秘密 033
民間門神——被百姓供奉的英雄 036
大好河山——中國及其各省區名字的由來 038
中國的四大名樓——各有什么歷史典故 041
正月十五吃湯圓——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 044
三千弟子——真有七十二賢人嗎 046

趣味典故 049
奸相秦檜被炸——大雜燴是真的嗎 050
明鏡高懸匾——古代為何要掛在衙門正堂上 052
韓信點兵——一個有關數學的歷史謎題 055
九門提督——管的是哪九門 058
身在曹營心在漢——關羽和徐庶誰為先 060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早逝的少年英雄 063
月下追韓信——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065
馬革裹尸——一代名將馬援死後蒙冤 067

歷史殿堂 071
父傳子、家天下——誰是史上“搶班奪權”第一人 072
大唐貞觀——中國歷史上沒有貪污現象的王朝 074
丐幫真相大揭秘——“洪七公”真的是乞丐祖師爺嗎 077
發錢發糧還發地——古代官員的工資 079
畫地為牢——中國古代第一監獄 082
古文明巔峰——驕傲的兩宋文化 084
地下兵團——被封存了兩千年的故事 087
火燒圓明園——請牢記那段歷史 090

帝王傳奇 093
山呼“萬歲”始平身——皇帝的獨家專利 094
漢高祖劉邦——我是“流氓”我怕誰 096
頭發長見識不短——女帝王武則天 099
“要飯”皇帝——趣侃朱元璋與四菜一湯 101
史上最“腳臭”的球迷皇帝——一腳射丟大宋江山 104
趙匡胤和李淵——究竟誰是黃袍加身第一人 106
無奇不有——被做成臘肉的皇帝 109
財迷心竅——要銀子不要江山的“守財奴皇帝” 111
玄德之哭,例無虛發——劉備的“眼淚” 114
聖旨小考——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116

戰爭拾趣 119
眾神戰車——史上結局最為悲慘的十大將軍 120
大戰三百回合——古代戰爭何所指 122
帶兵打仗的人——“將軍”的來歷 125
承認失敗并投降——為何挑白旗 127
古代軍制知多少——帝王如何管理軍隊 129
矛與盾——引發坦克發明的故事 132
中國戰爭史上的另類——十大草包將軍 135
落葉歸根——歷史上最悲壯土爾扈特大回歸 137
英雄無語——十一位對外戰爭將領 140

野史軼聞 143
巧舌如簧——鬼谷子的徒弟蘇秦 144
哎呦喂,古人也愛美——最早的整形術 146
諸葛亮的羽扇——嫁妝也可指揮千軍萬馬 149
比大清國還富有的人——和紳財富知多少 151
無顏見江東父老——霸王烏江自刎的幾種說法 154
沉魚美女——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女間諜 156
最糊涂的屈死鬼——太平天國小兵因與將領重名被砍頭 159
京城奇聞——公主墳內的公主到底是誰 161
另類麻煩——古代“宅女”超齡不嫁要罰款 164

真假難辨 167
化蝶——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謎團 168
桃園三結義——好哥們,究竟是真是假 170
阿房宮毀于誰手——到底是不是楚霸王干的 173
《道德經》——老子的出關通行證 175
揚帆東渡——楊貴妃是否去了日本 177
闖王來了不納糧——李自成的生死之謎 180
臥薪嘗膽——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其事 182
康熙遺詔——皇四子還是十四子 185

參考文獻 188

書摘/試閱

“咚、咚、咚”,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剛剛下班回來的大學歷史系張教授被嚇了一跳,急忙打開房門。
隔壁鄰居齊老師的孩子小明,捧著比肩高的一大摞子書,踉踉蹌蹌地闖進屋來,把書放到茶幾上,一邊擦汗一邊氣喘吁吁說:“張爺爺,我找您來幫忙了!”
愛動腦筋的小明天生有股不服輸的勁頭,凡事總要問個為什么。有個問題他總也搞不明白:何為中華上下五千年?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就上演了開頭的那一幕。
張教授摸了摸小明掛著汗珠的小臉,爺倆的對話就這樣開始了。
“你知道盤古是誰嗎?”
小明在書上指了指說:“開天地的那個呀。”
“對,盤古是我們開天辟地的神,是他造就了天地萬物,多少年過去了,天地之間出現了人類,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後來有了無數的古代傳說,比如,女媧補天、後羿射日等。”
其實在我國還有兩個更偉大的先人,分別是黃帝和炎帝。我們經常稱自己為炎黃子孫,我們就是他們的後代,而中華五千年就是自他們那個時代開始的。
因此,要準確地說清楚中華五千年的歷史,就必須先弄清楚一個概念,什么叫公元?公元是一個界限,今年是公元2012年,也就是從公元元年開始,已經過了2012年了。從公元元年以前的若干年我們把它叫做公元前多少年。
再從黃帝和炎帝開始計算。他們建立起原始部落後,社會穩定,生產的產品開始增多,交易逐漸流行,于是城市出現了,第一個城市其實也是一個朝代叫夏朝,大約在公元前2070年左右,接下來為商朝、周朝,共約1300多年。周朝後期被春秋、戰國取代,大約600年左右,緊接著秦始皇統一全國,建立了秦朝,這個朝代很短命,一共只有15年多一點。不堪秦的暴政,陳勝、吳廣揭竿而起,歷經楚漢之爭,最終劉邦奪天下,建立西漢。後又出現了東漢,大約400年時間。東漢末年,就是我們所說的公元的開始,那公元前一共經歷了多少年,小明你知道嗎?”
“是2300年到2400年吧。”小明掐著手指頭,算得特別認真。
“對!東漢之後是三國,三國往後是晉朝,晉朝繼續四分五裂成南北朝,在這近400年的時間里,統統都是你打我我打你的混亂局面。隋朝結束了紛爭,從公元581年到公元618年,然後就是唐朝,緊接著是宋朝、元朝、清朝,在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那也是一個朝代,我們把它叫做‘中華民國’,這一段共又經歷了一千四百多年,那么我們總體算一下是四千兩百多年的時間,所以說從黃帝到現在,大約有四千多年的歷史,通常叫做‘中華上下五千年’。”
“中華”一詞,是從“中國”和“華夏”兩個名稱中各取一字復
合而成。古代“中國”,指後來“中原”。“華”是因華山而得名,“夏”是從漢水得名,久而久之“中華”便成了中國的代名詞。
張教授平時一直很忙,今天恰是周五,于是教授早早踏上了回家的路。剛一上樓,就看到小明站在自家門口。他向自己鄭重地敬了一個禮說:“聖人張爺爺,晚上好!”把張教授嚇了一跳,心想:“這小家伙,凈胡鬧,我怎么成聖人了?”
將小明拽進屋里,張爺爺奇怪地問:“小明呀,爺爺是個很普通的人,怎么可以叫聖人呀?”
小明眨了眨眼睛理直氣壯地說:“有學問的人不都應該叫聖人嗎?”張爺爺無奈地拍了拍小明肩膀說:“傻孩子,爺爺和聖人的差距可太大了。今天爺爺就給你講講什么樣的人可以稱為聖人吧!”
“聖人是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稱號。主要有這樣兩種人可以被稱為聖人:第一這個人道德修養至高無上,品行完美無缺;第二是指在某一領域的造詣登峰造極,沒有人可以超過他。
從上古到春秋時期僅十四人可以稱為聖人,他們是伏羲、神農、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堯、舜、禹、商湯王、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和孔子,而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孔子。
孔子是春秋末期最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創立了儒家學派,被後世尊為聖人,他可是後世所有老師的老師啊,他的思想影響著中華民族以至全世界,如今有好多國家都有孔子學院來學習孔子的文化呢!孔子以後,除了有一個叫孟子的人被稱為‘亞聖’之外,就再也沒有人被後世稱為聖人了。”
聽到這里小明搖著頭問:“張爺爺,那不對吧,我怎么在《中華上下五千年》上看到好多聖人呢?什么醫聖、書聖、史聖,和您說的不一樣呀?”“真是個好孩子,不但喜歡學習,而且善于提出問題。好!爺爺現在就給你說說這個問題。
你說的那些聖人就是爺爺在前面所說的第二種聖人,他們都在某一個領域有獨特建樹,甚至是後人無法超過他們的人。只是這些人和我們說的第一種聖人根本不是一回事。盡管如此,他們也可以稱之為聖人,但是,僅僅專指某一方面。比如,你剛才說的醫聖張仲景,為後世醫學做出巨大貢獻,沒人能比得上他;還有書聖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後人也無人可及;史聖司馬遷的一部書叫《史記》,這可都是後人無法比擬的!”
聽了張爺爺這番解釋,小明明白了,于是,他對張爺爺說:“張爺爺是對歷史研究很有建樹的老師了,在我心目中您就是史聖吧!”
上學路上,小明路過國貿大廈,見圍了一群人,他很奇怪,也湊了上去。一個業務員發給了他一張宣傳單,只見上面寫著“甲骨文公司”招聘啟示。小明也看不明白,順手放到書包里。
放學回家後,小明要完成老師當天留下的作業,這時那張宣傳單滑了出來。小明想了想,等一會兒再寫作業吧,我先搞清楚甲骨文是怎么一回事。于是小明打開了電腦,在搜索引掣上敲入“甲骨文“三個字。
原來,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稱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
說起來,關于甲骨文還有一個小故事呢?
在清朝光緒年間,有個叫王懿榮的人,是當時最高學府國子監的主管官員。有一次他看見一味中藥叫龍骨,覺得奇怪,就翻看藥渣,沒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種看似文字的圖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龍骨都買了下來,發現每片龍骨上都有類似的圖案。他確信這是一種文字,而且比較完善,應該是殷商時期的。
這些甲骨文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統治者的占卜記錄。商代統治者非常迷信,例如十天之內會不會有災禍,天會不會下雨,農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勝利,應該對哪些鬼神進行哪些祭祀,以至于生育、疾病、做夢等事情都要進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兇。通常先在準備用來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鉆出一些小坑,這種小坑甲骨學家稱之為“鉆鑿”。占卜的時候就在這些小坑上加熱使甲骨表面產生裂痕,這種裂痕叫做“兆”。甲骨文里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樣子。因為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龜類獸類的甲骨,所以人將它們命名為“甲骨文”,研究它的學科就叫做“甲骨學”。
甲骨文被發現之後,引起學術界的轟動。古董商人為了壟斷財源,對于甲骨的來源秘而不宣,以後又謊稱出自河南湯陰、衛輝等地。直到1908年,學者羅振玉才首先訪知甲骨出土于河南安陽的小屯村一帶,于是他派遣自己的親屬去安陽求購,又親自前往安陽進行實地考察。先後共搜集到近二萬片甲骨,于1913年精選出二千多片編成《殷墟書契》出版,隨後又編印了《殷墟書契菁華》續編,為甲骨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礎。繼羅振玉之後,許多著名的學者,如王國維、郭沫若、董作賓、唐蘭、陳夢家、容庚、于省吾、胡厚宣等都進行了卓有成效的考釋和研究,形成了一門專門的學問——甲骨學。董作賓、羅振玉、王國維、郭沫若并稱為“甲骨四堂”,被譽為甲骨學研究的一代宗師。
如今甲骨學已成為一門世界性學科,從事研究的中外學者有五百多人,發表的專著、論文達3000多種。它對歷史學、文字學、考古學等方面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