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錫伯族(簡體書)
滿額折

錫伯族(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6 元
定價
:NT$ 216 元
優惠價
87188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阿蘇和盛豐田等編著的《錫伯族》內容介紹:錫伯族的西遷,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件,其意義有別幹吏書上記載的屢次發生過的民族大遷徙,不是由於強鄰侵凌的逃亡,也不是為了尋求更好的生存空間的驅馳,為了祖國的統一、為了祖國邊疆的穩定,他們懷著忠誠的信念,一路向西,輾轉萬里,扎根在新疆伊犁河畔,跨馬戍邊,卸鞍屯墾,創造了可歌可泣的豐功偉業。除了戰略作用外,錫伯族的西遷,還使民族語言文字得到保存,尤其是滿族文字語言如今依然被錫伯族使用,這不僅為研究清代歷蟲提供了史料解讀的保障,並且為人類多樣文化共存的百花園裡增添了一抹別樣的色彩一西遷已經過去二百多年了,然而西迂的英雄壯舉伴隨著民族的發展仍然在錫伯族中傳揚。一起來翻閱《錫伯族》吧!

名人/編輯推薦

阿蘇和盛豐田等編著的《錫伯族》內容介紹:錫伯族雖然人數不多,但是他們所承載的歷史重擔,所發揮的歷史作用遠遠超出了想像。他們不愧為八旗勁旅中的一支精銳之師,作為保家衛國的戰士,多次參加過清王朝統一祖國與平定叛亂的征戰,馳騁疆場,一馬當先,為捍衛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自古以來,錫伯族就生活在美麗富饒的白山黑水之間,初為打牲部落,後逐漸演變為農耕民族。康熙年間,錫伯族從科爾沁蒙古“贖出”,編入滿洲八旗。錫伯族多次迂徙屯墾,駐防京師(北京)、盛京(瀋陽)等地,“出則為兵,入則為農”,成為亦兵亦農的准軍事民族。在民族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能征戰、善騎射的民族特性。
錫伯族雖然人數不多,但是他們所承載的歷史重擔,所發揮的歷史作用遠遠超出了想像。他們不愧為八旗勁旅中的一支精銳之師,作為保家衛國的戰士,多次參加過清王朝統一祖國與平定叛亂的征戰,馳騁疆場,一馬當先,為捍衛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錫伯民族最大的一次歷史事件,當屬乾隆二十九年(1764)的西遷伊犁屯墾戍邊,清政府因西部防務空虛,從盛京地區15城抽調20歲至40歲,身強力壯、善於騎射之錫伯官兵千名,攜帶家眷,遠戌西陲。西遷錫伯官兵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農曆四月十八目,在盛京錫伯家廟拜別親人,出彰武台,經蒙古前往新疆伊犁。翻雪山、過荒漠、越天險、戰疾寒,飽經艱辛與磨難,完成了一次曆電上驚心動魄的英雄壯舉。
錫伯族的西遷,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件,其意義有別幹吏書上記載的屢次發生過的民族大遷徙,不是由於強鄰侵淩的逃亡,也不是為了尋求更好的生存空間的驅馳,為了祖國的統一、為了祖國邊疆的穩定,他們懷著忠誠的信念,一路向西,輾轉萬里,紮根在新疆伊黎河畔,跨馬戍邊,卸鞍屯墾,創造了可歌可泣的豐功偉業。除了戰略作用外,錫伯族的西遷,還使民族語言文字得到保存,尤其是滿族文字語言如今依然被錫伯族使用,這不僅為研究清代曆蟲提供了史料解讀的保障,並且為人類多樣文化共存的百花園裏增添了一抹別樣的色彩一西遷已經過去二百多年了,然而西迂的英雄壯舉伴隨著民族的發展仍然在錫伯族中傳揚。
或許是出於對故土的深切思念,或許是為了牢記肩上的使命,東西兩地的錫伯族有了自己獨特的節日——“四一八”西遷節,這也正表明了錫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今天,“西迂精神”已經成為錫伯族獨有的民族精神,無論東北地區的錫伯族還是新疆地區的錫伯族,都以西遷精神為驕傲,並以此自勉,因為歷史上的這一次西迂,為錫伯族培育了能夠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氣度。
每個民族都有別於其他民族的獨特一面,弓箭在錫伯人的生活中佔有異乎尋常的重要地位,無論是古代從事漁措,還是編入滿洲八旗從戎,都要靠精湛的箭法,彎弓射雕,效命疆場,造就了英勇善射的錫伯族。至今,先輩們能騎善射的尚武精神,仍然被一代代錫伯人所傳承。更可貴的是他們還注重學習,善於採擷其他民族的精摔,相互學習、相互發展。這種包容的胸懷,這種大膽的氣魄,在錫伯族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他們吸收、融匯雖有所選擇,但絕無盲目排斥、故步自封的狹隘保守傾向,西遷新疆伊犁後,他們除了耕耘,除了嫻習弓馬以外,也熟讀四書五經,也吟詩填詞。他們尚武,立有武廟,以祭祀關公;他們崇文,建有文廟,以祭奠孔子。我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東周列國志》等,早在清朝末期便已有錫伯又譯本,其中,《三國演義》的一些章節還被移植成“更辛比”(吟誦調),在錫伯族民間廣為傳唱。
翻開錫伯族歷史,從中就會發現,西遷新疆伊犁的錫伯族沒有辜負時代賦予的使命,他們屢屢臨危受命,經愛住血與火的嚴峻考驗。錫伯族官兵同其他兄弟民族一道,飛馬橫刀彎弓,嘯傲天山南北,外禦強敵蠶食,內平分裂叛亂。他們耿直忠誠,作戰英勇,不避刀箭,每有戰事,一曲盡忠誠。二百多年間,無數錫伯勇士血灑疆場,有死無降,為統一的中華民族大家庭做出了巨大犧牲,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嘉慶年間,錫伯營總管圖伯特力排眾議,以九族的頭顱立下生死狀,率領錫伯族軍民頂烈日,冒風雪,歷經七年的艱苦奮戰,開挖出一條口寬10米、底寬4米、深3,3米、長達100公里的生命之渠,引入伊黎河水開良田萬畝,澤被子孫,造福民族,這一非凡的壯舉,使圖伯特戒為支撐錫伯族靈魂的民族之脊樑!
一個善於學習的民族,歷來極其重視民族教育,重稅民族素質的提高。錫伯族在這方面是十分突出的,清朝末期,時任錫伯營總管的色布希賢目光高遠,順應歷史潮流,刨文明之舉,開風氣之先,大力興辦教育,奠定了錫伯族的千秋基業。他在錫伯營各牛錄開設義學,推行雙語教學,並選送錫伯子弟到惠遠城專修漢文,甚至遠赴俄國留學,此後,錫伯族教育更是學校蔚興、彬彬稱盛。色布希賢盡畢生精力,嘔心瀝血為民族教育的奉獻精神,至今為錫怕人所稱頌。
我國已故著名作家汪曾祺在他的一篇散文中這樣寫道:“錫伯族是驕傲的,他們在這裏駐防二百多年,沒有後退過一步,沒有一個人跑過邊界,也沒有一個人逃回東北,他們在這片土地紮下了深根。英雄的民族!”
錫伯族主要生活在東北和新疆兩地,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東北地區的錫伯族雖然失去了語言,但是他們卻守住了家園,從未放棄自己民族的身份認同,彰顯了人類心靈深處對生命來源執著的探求精神。居住在新疆地區的錫伯族離開故土已有兩個多世紀,在中亞眾多民族文化交匯之地,奇跡般地保留了自己的語言文字以及文化傳統,更加證明錫伯族是一個了不起的民族。
每個民族都是偉大的,每個民族都在用不同的存在方式、不凡的成長足跡、不尋常的發展經歷來表述“偉大”這個辭彙,譜寫著共同的人類曆電文化。
錫伯族亦然。

目次

總序
前言
第一章 松嫩土著
初識錫伯
從打牲部落到八旗勁旅
第二章 衛國遠征
南遷駐防
修建太平寺
征討準噶爾和大小金川
遠征雲南
北返屯田
第三章 屯戍西陲
萬里西遷
建立錫伯營
開鑿布哈大渠
保衛邊疆
第四章 走向光明
民族區域自治
箭鄉新姿
第五章 民俗風情
飲食與服飾
婚姻與喪葬
居住與節慶
禮節與禁忌
喜利媽媽與海爾堪瑪法
第六章 宗教信仰
薩滿教
喇嘛教
多元崇拜
第七章 魅力文化
語言文字
文學藝術
體育娛樂
姓名家譜
第八章 傑出人物
歷史人物
現代人物
參考文獻
後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8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