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提醒您!您有折價券未完成領取,請盡速登入以保存至您的帳號。
13顆行星:太陽系的新秩序
滿額折

13顆行星:太陽系的新秩序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80 元
優惠價
90252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我們的太陽系社區現在變得更大了!」
《13顆行星》帶領小讀者遨遊宇宙發現太陽系的新成員!

在本書中,作者兼插畫家大衛‧A.阿吉拉透過栩栩如生的精彩插圖和最新的天文資訊,讓你領略神秘的太空景象,對我們的太陽系一覽無遺!一本搭載了最新天文觀的兒童天文新知寶典,同時也解釋了太陽系家族數量增減的種種典故,成為一本充滿新知識與新典故的精彩天文童書!

雜貨袋裡的太陽系:拼湊出你專屬的太陽系
書背後也提供了讓小小讀者跟著親手動手玩的小遊戲:只要從媽媽的廚房中找材料,你也可以創造一個屬於你自己的太陽系!

透過本書的精緻的太空繪圖與科學化的模擬圖,讀者將可以了解到:
最符合當代科學家認同的太陽系家族成員
了解每個不同的成員(行星)背後的命名的典故
每個行星各自的組成元素還有繞行軌道方式的不同
太陽系大家長-「太陽」的真實年紀
古希臘羅馬神話裡面,每個行星所代表的故事與傳說
伴隨著行星的眾多衛星們的故事
火星上曾經有過「水」的真相!
木星的衛星竟然含有海洋!?
土星的光環組成的秘密!
妊神星、谷神星、鳥神星的發現過程

13顆行星的變遷

早在2006年時,冥王星就被從九大行星中剔除了,之後又被找了回來!接著是穀神星與鬩神星被加入太陽系的行列中。現在,更新的行星如妊神星以及鳥神星也陸續被加入太陽系的行列中。
所有探討太陽系的書,都被國際天文聯盟的種種作為給推翻了!

為了響應最新的天文知識,國家地理協會與美國哈佛大學的天文觀測專家大衛.A.亞吉拉共同合作,將2008年出版的書進行調整,並且提高了高度關注太空主題的年輕讀者在天文領域的知識。

藉由作者那簡單明瞭的文字以及壯觀且栩栩如生的電腦插畫共同打造之下,這本讀物將13個行星與太陽放在最新的當代天文分類中,更涵蓋太陽、歐特雲、彗星以及其他被剛被發現的新興世界!

作者簡介

大衛‧A. 阿吉拉

是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科學資訊處的主任,曾經擔任過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費斯科天文和科學中心的主任。他不僅是一位獲獎作家和太空插畫家,同時也喜歡建造觀測望遠鏡,將哈佛大學和史密松研究所的天文探索發現分享給全世界。他更走進教室,為學生們講述天文學的最新發現。更曾出現在探索頻道《我們的宇宙》中「外星之眼」節目裡。

他的畫作更在美國各地的美術館展出。最近,為了表彰他在科學教育方面所做出的傑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小行星1990 DA以他的名字命名。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遙遠的地方,人們認為天空中有七顆行星:月球、水星、金星、太陽、火星、木星和土星,似乎全都繞著固定不動的地球旋轉。接著到了大約500年前,尼古拉‧哥白尼出現了,他提出了「太陽系」的概念。他說其實太陽才是中心,被六顆行星圍繞:水星、金星、地球(帶著月球)、火星、木星和土星。這確實是太陽系沒錯,地球成了一個自轉的行星。一切是這麼簡單而高雅。

三個世紀過去後,事情變得不再那麼簡單了。1781年,人們又發現了一顆大行星,也就是天王星,隨後又陸續發現了許多小行星,並且給它們逐一命名,例如穀神星、義神星、花神星、健神星和司賦星。

1846年,又有一顆大行星——海王星——獲得了行星的身分。到了1854年,行星已經有41顆,於是天文學家大喊:「夠了!」結果他們一致決定其中八顆是大行星,其餘那些小傢伙不算真正的行星,而是小行星。

今日的天文學家已經明白,太陽系要比人們在1850年代所想像的還要複雜有趣得多。天然的衛星已經有超過130顆,而且還有更多陸續被發現。其中,土星的「泰坦」(中文叫「土衛六」)甚至比水星還要大。倘若土衛六和我們的月球都有獨立的軌道,那麼它們會被列為行星。

天文學家現在已經找出了將近50萬顆小行星的軌道,其中有一半被編了號,並且有大約1萬5000顆被取了名字。這些小行星幾乎全都是形狀不規則的岩石,但其中至少有一顆——穀神星——質量夠大,在引力的作用下變成了球形,所以穀神星是一顆矮行星。

此外還有彗星,大量囤積在海王星之外的極凍地區。偶爾,其中一些髒髒的巨大冰塊會被擠進太陽系內部,這時它們就會融化,拖出長長的美麗尾巴。這些冰球中又有少數幾顆擁有足夠的質量,可以把自己拉成球形,成為矮行星。冥王星就是其中之一,比我們的月球還小。

而鳥神星和妊神星比冥王星還要小,不過鬩神星就比冥王星略大些。這四顆矮行星中有三顆甚至擁有自己的衛星。毫無疑問,還有很多這種結冰的矮行星正等著被人發現。目前,太陽系一共有八顆標準行星和五顆矮行星,總共13顆!

文‧金格里奇博士
哈佛大學前天文學研究教授
史密森天文台名譽天文學家
2010年8月

目次

1. 水星
2. 金星
3. 地球
地球的衛星:月球 22 隕石 24
4. 火星
火星上的水 28
5. 穀神星/小行星帶
6. 木星
木星的衛星 34
7. 土星
土星的衛星 38
8. 天王星
9. 海王星
10. 冥王星
11. 妊神星/柯伊伯帶
12. 鳥神星
13. 鬩神星/小矮子們

書摘/試閱

太陽系的最新概觀
THE LATEST VIEW OF THE SOLAR SYSTEM

我們的太陽是一顆中等大小的淺黃色恆星。它的引力束縛著13顆行星以及無數的小行星和冰質彗星,全都繞著太陽旋轉。根據行星的大小、內部的緊密程度(密度),以及組成物質(成分),我們可以把它們分為三類。在離太陽較近的軌道上,我們可以找到四個體積小、密度高的岩石世界,也就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它們被稱作「類地行星(terrestrial planet)」——拉丁文的terra就是「土地」之意。火星的外面是小行星帶——這個地區充滿了太陽系形成時遺留下來的岩石殘骸。小行星帶裡還藏著一種新的行星,是一顆被命名為穀神星的矮行星。小行星帶外面的則是氣態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它們是由冰凍的氣體組成的可怕世界,被行星環和無數衛星圍繞著。氣態巨行星的外面就是柯伊伯帶,一個有很多彗星和其他天體的區域。柯伊伯帶裡還有了另外四顆矮行星:冥王星、妊神星、鳥神星和鬩神星。

我們的太陽系是如何形成的
HOW OUR SOLAR SYSTEM FORMED

大約在50億年以前,一顆巨大的恆星爆炸形成了一顆超新星。這場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在太空中蕩漾開來,創造出一團旋轉的雲,由氣體和星塵構成。隨著雲團愈轉愈快,它逐漸形成一個個中心帶有紅色核球的圓盤。

其中一個核球開始慢慢變熱,最後變成了我們的太陽。與此同時,在距離這個核球不遠的地方,含有碳、矽與冰的塵埃和岩石顆粒碰撞在一起,形成了名叫微行星的小物體。這些很快就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由岩石構成的類地行星,地球就是其中之一。

這些行星離太陽比較近,富含金屬,例如我們用來打造橋梁和汽車的那些。在距離太陽較遠的太空,像木星和土星這類較大的行星集結了冰、氫氣和甲烷氣體,成為氣態巨行星。氣態巨行星是冰凍的世界。再往外面去就是矮行星,由冰和岩石構成。

太陽
THE SUN

大家可以給你們的父母出一道陷阱題:距離地球最近的星星是哪顆?答案就是太陽!靠著自身強大的引力,這顆黃色的恆星把整個太陽系束縛起來。太陽也是我們的能量源泉,讓地球上生命得以存在。太陽表面的平均溫度大約是攝氏5500度。它是一個巨大的氣體火球,含有74%的氫和25%的氦(派對用的氣球裡充的就是氦氣),剩下的1%則是鐵、鈾等重元素,是更古老的恆星劇烈爆炸時產生的。我們的太陽是第三代恆星。

太陽、地球、甚至是我們自己體內的較重元素,全都是很早以前誕生又死亡的前兩代恆星所留下來的。太陽系中的一切都是由這些回收的星塵組成的,是不是很令人驚奇嗎?

水星
MERCURY

水星是一顆死氣沉沉的行星,也是太陽系中表面坑洞最多的天體。在水星上,可以看到繁星點點的黑色天空,灰色的隕石坑,沒有衛星,也沒有足夠的引力來形成大氣。由於沒有大氣層,水星是個寂靜的世界,一點聲音都沒有。

表面上的一道道巨大裂縫顯示,隨著它的熱鐵核逐漸冷卻,這顆行星還在繼續收縮。以地球上的時間計算,水星花88天就能繞著太陽跑一圈,但是它自轉的速度非常慢,從日出到日落要花176個地球日。

所以在這個星球上,一年的時間比一天還要短!處於白晝的這一面暴露在太陽下達六個月之久,溫度有攝氏427度。這樣的高溫足以讓鉛融化,也可以讓房子起火。而處於黑夜的那一面,溫度又降至酷寒的攝氏零下183度,讓水星同時成為我們太陽系中最熱也最冷的地方之一。

金星
VENUS

金星非常明亮,晚上足以在地球上投下陰影。長久以來,它都被視為地球的「雙胞胎」。這兩顆行星大小差不多,組成物質也一樣。然而,金星表面包覆著65公里厚的致命硫酸雲,不時被1億伏特的閃電照亮,地面上還有數以千計的火山,或許可以被視為地球的「邪惡雙胞胎」。

這些雲層透過失控的溫室效應把照射進來的陽光困住,使金星表面的溫度升高到攝氏465度,足以融化鉛塊。這樣的高溫讓金星成為太陽系最熱的行星。由於金星的大氣是所有行星當中密度最高的,金星表面的大氣壓力就足以把一艘潛水艇壓扁,而一陣微風就能像強大的海浪般把一個太空人翻倒。金星雖然幾乎跟地球一樣大,但在其他方面,它和我們美麗的藍色地球卻是一點也不像。

地球
EARTH

在金星和火星之間,有一顆獨特的行星形成了,它最後將會擁有海洋、陸地和生命。從太陽往外數,這第三顆行星像藍寶石般在太空中閃閃發光,其大氣層富含了微生植物創造出來的氧氣。地球以每小時1600公里的速度自轉,繞著太陽走完一圈則需要365天。

由於跟太陽之間的距離恰到好處,這是唯一一顆能讓水以液態、固態(冰)和氣態(雲層裡)三種形式同時存在的行星。在所有行星中,地球的地形是最多樣化的。地球堅硬的外殼只有薄薄一層,覆蓋著熔融的內部。

事實上,如果把地球想像成一顆蘋果,那麼我們行走的地面就像蘋果皮那麼薄。然而,在這個美麗的世界,到處都是蓬勃的生命——在海裡、岩石中、高山上、沙漠裡,甚至連高空的大氣中都有。

地球的衛星——月球
EARTH’S MOON

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鄰居,表面上覆蓋著巨大的坑、崎嶇的山脈,還有平坦的暗灰色平原。幾十億年前,有熔岩從月球表面流過,形成了這些平原。曾經有一個火星大小的物體撞上地球,激起的碎塊噴進太空,形成了月球。月球很小,沒有足夠的引力束縛大氣層,因此生命從來不曾在那裡誕生。

但是天文學家最近有了一個重大發現,會讓未來的太空人很開心:月球的極地地區有水。有朝一日,太空人將能採集這些水,然後將它電解成可供呼吸的氧氣和可以製成燃料的氫氣,以便進行更多探索。

隕石
METEORITES

我們會在晚上看見它們劃過夜空。我們也許會抬起頭然後說:「哦!流星!」但我們看到的其實根本不是星星——只是一塊在我們的大氣中起火燃燒的岩石或金屬。這些天體漂流在太空中,我們稱它們為流星體。當流星體進入行星的大氣時,它們會因為過度升溫而發光,稱為流星。

流星一旦落到地面上,就成了隕石。你知道嗎?每天都有將近1噸重的流星塵埃從外太空飄落地球。大部分流星體都是岩石組成的,但有將近10%由鎳和鐵構成。偶爾會有巨大的隕石砸上地球,留下巨大的隕石坑。

火星
MARS

從地球再往外走8000萬公里,我們就來到火星——最後一顆類地行星。和被扔在雨中的鐵塊一樣,火星的土壤已經鏽成了紅色。這也是火星被稱為紅色星球的原因。火星的直徑是地球的一半,是一個壯觀的世界。地球上的任何東西跟水手號峽谷一比,都有如小巫見大巫。

左頁的圖畫中可以看到這座大峽谷,它的長度可以從紐約一路延伸到舊金山。火星上有一座27公里高的火山,有巨大的極地冰帽,還有能颳上好幾個月的沙塵暴。也許有一天,人類會在火星上生活,但那將不會是件容易的事。火星的大氣以二氧化碳為主,有毒而且寒冷,所以表面無法存在液態水。但你若喜歡粉紅色的晴空、橙色的火星日落和廣袤的沙漠風光,那麼火星對你來說可能是個完美的度假去處喲!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52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