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民進黨權力結構與變遷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民進黨權力結構與變遷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2 元
定價
:NT$ 252 元
優惠價
87219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臺灣研究系列:民進黨權力結構與變遷研究》是研究民進黨權力博弈及其政黨勢力更迭演變的學術性著作,全書以美麗島事件作為研究切入點,按事件發展順序論述了民進黨的成立過程、與國民黨的權力博弈、上臺執政後的權力結構變遷、執政後的發展困境以及下臺後黨內的權力格局與世代交替等內容。該書在系統論述民進黨產生發展歷史及台獨路線變遷軌跡等方面,資料翔實,論證全面而仔細,為讀者全面系統的瞭解相關問題提供有力幫助,可供臺灣相關問題研究者參考之用。.

作者簡介

陳星,安徽蕭縣人,分別在安徽師範大學、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和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獲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現為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台港澳法研究所副所長,副教授。主要從事臺灣政黨政治、兩岸關係等方面的研究,發表《臺灣主體意識的概念性解析》、《侍從主義視角下的民進黨派系問題》等學術論文20餘篇,發表涉台時事評論300餘篇。.

名人/編輯推薦

《民進黨權力結構與變遷研究》編輯推薦:權力斗爭一直是政治家們所關心的最核心的問題。書中以權力博弈作為切入點,以民進黨的變遷為中心展開分析,全面論述了民進黨成立前后、上臺執政前后以及后“扁”時代黨內及黨外的權力博弈過程。《民進黨權力結構與變遷研究》資料翔實,觀點鮮明,對于研究民進黨政黨結構變化以及臺灣整個社會思潮變遷,具有參考價值。

引言 權力斗爭視角中的民進黨及其結構變遷
權力運用及權力斗爭存在于所有的政治過程中,不管這些政治過程出現在什么地方、什么類型的政治體制中,均是如此。龐頓的權力定義是:“使別人按照你所要求那樣去行事的能力,如果換一種情況,他們做的恰好相反,必要時采取制裁威脅的手段。”顯然,這種權力觀更多關注于權力的強制性。龐頓認為,“權力存在于所有的政治進程中,無論他們有多么民主。”同時,權力及圍繞著權力展開的政治活動也廣泛存在于各個層次的政治結構中,在一定程度上說,權力及其配置是政治行為者之間互動關系的核心組成部分,甚至可以稱為是政治結構存在的必要條件。所以說,權力運用及權力斗爭是政治學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在許多人看來甚至是政治運作過程中的核心問題,圍繞權力分配產生的政治活動和政治運作也因此成為政治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
由于權力概念本身就有含混不清的特征,相關權力和權力斗爭的研究也會因為對權力概念的界定不同而出現差異。這些差異并不是微不足道,有時甚至會導致判若云泥的研究結論。現代政治分析中,有關權力的概念眾說紛紜。美國政治學者羅伯特?達爾認為,“權力就是影響力,影響力是行動者之間的這樣一種關系:一個或更多行動者的需要、愿望、傾向或意圖影響另一個或其他更多行動者的行動或行動傾向。”中國大陸學者楊光斌從另外的維度上對權力進行了界定,認為權力是影響他人政策的一種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使那些不服從政策的人受到損失。此外,諸如韋伯所認為的作為“合法性”的權力觀、拉斯韋爾以“誰得到什么”和“如何得到”為中心進行闡發的權力觀,都有比較重要的影響。通觀以上有關權力的論述,其實都牽涉到了權力本身所具有的特質以及權力得以實現的過程、權力實現后產生的后果和影響三個方面的問題。《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關于權力的解釋強調了學界在權力概念上的分歧,認為權力是一個“在本質上有爭議的概念”,“對它的含義和適用標準始終存在著爭議。”面對這種情況,研究者往往取其最寬泛的含義:“權力”在最低限度上講是指一個行為者或機構影響其他行為者或機構的態度和行為的能力。事實上,關于權力的研究和探討至少牽涉到“權威”、“控制”、“互動”等領域,背后和“關懷”、“正義”等政治哲學的核心命題之間也有斬不斷的聯系。
本書所說的權力概念,主要指對政治資源配置的支配權。本書所指的權力斗爭,系指民進黨在臺灣政治變遷過程中以及在黨內政治運作的過程中圍繞著政治資源的獲取和分配展開的爭奪,其中包括了與國民黨的權力爭奪和其內部權力斗爭兩個部分。所謂政治資源包括了很多方面,公職、黨職以及由此帶來的有形和無形的經濟及政治利益增加均是具體表現形式。本書之所以在權力斗爭的視角下展開對民進黨的探討,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民進黨內部“權力本位論”一直是主流的政治思維,我們經常可以聽到民進黨內有人提及“沒有執政權什么都沒有”的論調,而事實上無論是民進黨內部的政治角力還是與國民黨的政治爭奪,權力都是核心內容。這種情況對民進黨自身體制和結構的演變都產生了較為重要的影響。
當然,民進黨內這種政治權力本位,或者說以政治權力為目的的政治思維及制度安排的消極后果是顯而易見的,在一定程度上說,也是不可避免的。美國學者羅斯金認為,“有人認為政治的本質是為權力而斗爭,是一套以權力為目標的大型游戲。比如,選舉是什么呢,為了得到權力。然而,這里卻潛藏著危機。如果權力排除了其他目的,成為政治的目標,它就會變得離經叛道、野蠻甚至自我毀滅。”民進黨執政八年的歷程也確實印證了這個判斷。在2000-2008年的執政歷程中,“民進黨以意識形態施政,不斷挑起統‘獨’、省籍紛爭,制造仇恨情緒,撕裂臺灣社會。”“尤其是每逢選舉,民進黨動輒操弄族群,煽動民粹,惡意攻訐,亂中取勝。”同時,民進黨打著“清廉、改革”的旗號,“騙取民眾信任進而邁向執政之路,但一朝大權在握,卻抵不住權力與利益的誘惑,所謂清廉改革早已拋之腦后,取而代之的是極度的貪婪與私欲。”雖然民進黨在訴求中不斷強調人文關懷,但是在選舉技術操作層面的做法與其訴求卻相去甚遠。這種情況是否可以認為是臺灣政治發展不成熟的一個表現,抑或是臺灣社會結構中存在的無法克服的缺陷,這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探討民進黨的權力斗爭及世代交替離不開對該黨生存環境即基本語境的探討。民進黨權力斗爭與世代交替問題是該黨發展和變遷的一部分,也是臺灣自二戰結束以來政治變遷的一個組成部分。自1945年以來,在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中,臺灣經歷了經濟和政治等各個層面的巨大變化。目前臺灣政治所呈現出的基本生態,是臺灣政治格局長期變遷的結果。臺灣社會戰后經濟發展導致的社會結構變遷,成為政治結構變遷最為持久的推動力。馬克思說,物質生產是一切歷史的基本條件,生產力發展會引發人們交往形式的變化,生產力與交往形式的矛盾引起歷史上不同所有制形式的更替。這種矛盾是一切歷史沖突的根源,這些沖突涵蓋了各個層面,既有階級層面,也有思想和政治層面。臺灣戰后的經濟起飛雖然沒有直接造成所有制形式的更替,卻足以引發人們交往方式的變化,從而推動了政治結構的調整。
臺灣社會的結構性變遷是影響政治變遷的關鍵因素,也是民進黨得以生存的基本語境。臺灣政治變遷可以分為表層和深層兩個分析方面:就表層來說,臺灣政治系統自戰后以來經歷了規模比較大的調整,政治結構和政治文化都發生了劇變。從深層來說,臺灣政治系統的變遷及其特征根源于臺灣基本的政治結構樣態以及在此基礎上展開的政治權力重新分配過程。筆者認為,如果要探究民進黨的權力斗爭與世代交替問題,僅靠對民進黨的活動做出描述性表述是明顯不夠的,還要對民進黨內部結構及其生存的基本政治語境進行分析和解構。這是“然”與“所以然”的問題,而后者則恰恰是在前者背后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因此,本書試圖以臺灣政治結構變遷為基本出發點,以權力斗爭的制度化路徑為分析取向來考查民進黨,特別是以此為中心考查民進黨內政治精英的活動,期望通過對民進黨體制及結構的剖析,探討該黨權力斗爭與世代交替的基本特征。

目次

引言 權力鬥爭視角中的民進黨及其結構變遷第一節 黨外勢力及民進黨與國民黨的權力鬥爭1 權力鬥爭視角下的族群問題2 政治資源爭奪語境下的族群動員策略3 權力本位思維下的施政及影響第二節 民進黨內的權力鬥爭和世代交替1 組黨後的權力鬥爭及其變化2 權力鬥爭視角下的論述變化與世代交替第一章 黨外時期的政治鬥爭及對權力結構的影響第一節 臺灣社會結構變遷與早期黨外運動1 威權統治下的社會結構變遷2 政治資源分配結構的緩慢變遷第二節 黨外勢力的發展與政治鬥爭的激化1 70年代黨外運動及其特徵2 美麗島事件及其影響第三節 黨外勢力發展及其引發的權力結構改變1 參與擴大與黨外勢力擴張2 柔性威權主義3 黨外勢力內部的路線分歧與權力鬥爭第四節 民進黨成立1 街頭運動是民進黨權力鬥爭的重要形式2 黨外組織化程度加強第二章 民進黨成立後的權力鬥爭與世代交替第一節 民進黨組織結構的完善與權力分配機制的建立1 民進黨的外造結構2 內部權力分配機制3 派系共治成為主流資源分配模式第二節 民進黨第一次世代交替1 組黨初期的派系演變2 民進黨上臺前權力鬥爭的基本特徵第三節 與權力爭奪交織的台獨路線變遷1 台獨路線的變遷2 路線鬥爭及台獨轉型第四節 李登輝與民進黨的利益交換1 李登輝通過弱化國民黨鞏固權力2 李登輝與民進黨相互利用第三章 民進黨上臺後的權力結構變遷第一節 陳水扁的權力集中1 民進黨上臺後的執政實習2 陳水扁個人地位的強化第二節 執政時期陳水扁決策系統及幕僚群1 陳水扁的基本決策結構2 陳水扁與幕僚的關係特徵第三節 權力平衡與去派系化1 以陳水扁為中心的權力平衡遊戲2 派系解散及其影響第四章 民進黨執政後的發展困境第一節 台獨路線對民進黨的束縛1 台獨路線的推進路徑2 台獨路線面臨的結構性矛盾3 民進黨遲遲無法進行適應性轉型第二節 民進黨執政後出現的價值危機1 基本價值的異化2 本土論述的鈍化第三節 橫遭衝擊的世代交替1 民進黨新世代的育成軌跡2 民進黨新世代的基本特徵3 望穿秋水難接班第五章 後扁時代的權力鬥爭與世代交替第一節 民進黨下臺後的權力格局1 律師世代的整體衰落2 民進黨下臺後的權力格局調整3 對陳水扁的柔性切割4 蔡英文成為黨內共主第二節 民進黨的資源分配結構變化及價值重建1 民進黨下臺後的提名方式調整2 民進黨下臺後的派系重組3 動員模式變化:重回社會運動?4 民進黨的價值重建第三節 民進黨的世代交替1 2012年選舉天王依然活躍2 民進黨世代交替的新特徵3 世代交替與民進黨的未來發展第四節 民進黨的派系特徵變遷及對權力結構的影響1 臺灣政治中的恩庇—侍從結構2 民進黨的派系發展:從合作型到侍從型3 民進黨侍從型派系的基本特徵.

書摘/試閱



民進黨在組織結構上的制度設計和制度樣態是由民進黨內的政治生態決定的。如上文所述,民進黨成立初期,事實上是反國民黨勢力的松散結盟,黨內山頭林立,各行其是的人所在多是,組一個剛性政黨是為整合黨外勢力所必須。當時這樣做的好處是比較明顯的:對外,可以面對組織嚴密、資源龐大、同是剛性政黨的執政黨國民黨,提高與國民黨進行政治斗爭的能力;對內,能夠統合各派各個山頭于一個嚴密的組織架構下,避免各自為政,約束內耗行為,防止因內部紛爭而導致的政黨力量削弱和黨的形象遭到破壞。唯有這樣,民進黨才有機會徐圖發展,進而爭取輪替執政。
2.內部權力分配機制
民進黨剛性的組織方式是維護該黨凝聚力的重要保障,內部權力分配機制則是該黨能夠達成內部派系平衡、避免黨分裂的重要手段。民進黨上臺前,內部利益分配的主要機制黨內提名制度已形成,提名制度的變遷基本上可以映射民進黨內部政治利益分配機制調整。這與民進黨主要是以選舉來取得政治資源,參與體制內權力分配的運作模式密切相關。
民進黨的黨內提名制度經歷了長期發展過程,是黨內各個派系勢力圍繞著權力分配結構進行利益博弈的結果。1989年1月22日,在民進黨第三屆第一次“臨時全國黨員代表大會”上,正式通過了“公職候選人提名辦法”,②同年5月1日,民進黨第三屆第20次中常會制定了“公職候選人提名辦法施行細則”,這是黨內提名條例的濫觴。此后,“提名條例”不斷修改,從民進黨成立至2009年,“公職候選人提名條例”已經修訂了十六次之多。
大致來說,1989年以前,民進黨的提名制度采取推薦提名之方式。在黨外時期,由于黨外人士的組織化程度不高,沒有形成全島性組織,所以選舉動員基本依靠地方派系支持和候選人自身的魅力,提名制度自是無從談起。黨外的推薦提名制度是隨著黨外運動的發展和走向組織化而發展起來的。1981年,以黨外現任公職人員為主體組成“黨外推薦團”,以推薦團為中心舉辦的黨外候選人“推薦會”,是第一次有組織的提名活動。其后,1983年的“黨外人士競選立委后援會”成立,黨外候選人的提名開始規范起來,提名作業開始走向制度化。1985年以后,隨著“黨外選舉后援會”等組織的成功運作,黨外的提名制度化程度不斷加強。
1989年,民進黨通過的“公職人員提名選舉辦法”以黨員初選為原則,加入了征召制度。提名程序采取報名、協調、投票等環節,以征召制度作為補充。1993年,黨內新生勢力為了突破黨內政治明星的壓制,爭取更多機會,提出了修改提名制度的動議。3月,民進黨“選舉對策委員會”提議修改“公職人員選舉辦法”,加入限制條款:現任公職人員任期沒有超過二分之一者,若要參選其他類型的公職,非經征召或辭職不得參加提名。同時規定參選人的得票沒有達到最低當選票數的70%,5年內不得參加其他類公職的提名。
1994年,民進黨的公職人員候選人提名辦法有了一次重大調整,4月30日的第六屆一次“全代會”通過了提名辦法的修正案,采取兩階段初選的提名方式。主要內容有:民進黨各項公職人員的候選人提名先由各級黨部采取地方自主原則,以溝通協調的方式解決,如果無法達成協議,再進入兩階段初選的提名方式作業。第一階段,依據黨員評鑒與干部評鑒相結合的設想,按照黨員投票與干部投票各占50%的比例,產生比提名名額多二分之一的備用人選,這些人中先自行協調出候選人名單;第二階段,當第一階段所產生的備用候選人協調不出需要的結果時,啟動第二階段選民投票,按照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各占50%的比例確定最后的候選人人選。這種提名制度顯然是為了防止黨內出現過度競爭,基本目的在于先以內部協調的方式產生候選人,通過投票產生候選人不過是防止爭執升級的一個類似仲裁機制的制度安排。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1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