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鄒德儂文集(簡體書)
滿額折

鄒德儂文集(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8 元
定價
:NT$ 528 元
優惠價
87459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鄒德儂文集》主要分為中國現代建筑史研究、現代建筑理論與評論、中外現代建筑研究,以及對吳冠中藝術的觀察。

作者簡介

鄒德儂,天津大學建筑學院教授。1938年生于山東省福山縣,1962年畢業于天津大學建筑系。
研究方向:建筑設計及其理論,中國現代建筑史,西方現代建筑及西方現代藝術;
英譯譯著:《西方現代藝術史》《西方現代建筑史》(與巴竹師等合作)等6種;
學術專著:《中國現代建筑史》《中國現代美術全集?建筑藝術卷2-5卷》等14種;
建筑作品:青島山東外貿大樓、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天津大學建筑系館等20余項;
主要獲獎:《中國現代建筑史研究》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2002)及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提名獎等10項。

名人/編輯推薦

《鄒德儂文集》總結了鄒德儂先生核心的建筑文章。其中中國現代建筑史研究部分,為后人了解這段歷史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外建筑理論的研究為中國建筑創作提供了重要資料。

中國建筑文化中心決定出版這樣一部“建筑名家”的《文庫》,無疑是一件空前的文化盛事,我驚嘆決策者的魄力,甚至還覺得此舉有些許悲壯,因為它注定不能引發“轟動”,也注定是樁“只賠不賺的生意”,而“轟動”和“賺錢”幾乎是當今人們做事“成功”的唯一標志。一個時期的建筑設計,正處在“樣本”壓倒“書本”,開發商和長官聯手指導建筑師搞設計,國外“明星建筑師”居高臨下、強詞“奪標”等等奇特境地。專業的中國建筑師聲音,被逼到了邊遠的“墻角”—— 建筑理論旁落了。
若干年之后如果有人問,在當年那個如火如荼、世界第一大的工地上,中國創造了什么樣的建筑文化?人們可以遙指窗外那些聳入云天、覆蓋大地的偉大建筑,而反映這一過程的建筑師著作、思想和聲音,就不那么好追尋了。這部《文庫》的出版,記錄了這個時期部分建筑師的建筑思想,不論大家伙兒說的啥,全不全,對不對,都會為后人追尋這個時代提供些生動的建筑文化素材。為此,我們應該由衷感謝《文庫》的策劃者和實行人。
借《文庫》做我《文集》的機緣,我在審視自己文章的同時,也聯想到我的點滴建筑生涯。20 世紀50 年代讀建筑學專業的那個環境,不但與歐美發達國家隔絕,而且與之在政治上尖銳對立。我這樣的學生,要留學歐美是妄想,要留學蘇聯不夠格,直到改革開放之前,沒有任何出國開眼界的可能。但是,青年人渴求了解外部世界的愿望從未泯滅。那時,只能是在個別教師暗中指導下,從門窗縫里窺視世界。有了這番經歷,才有改革開放之后對外國建筑知識“惡補”的事兒,才有了翻譯《西方現代藝術史》和《西方現代建筑史》這兩個“大部頭”的那股“瘋狂”勁兒。這是我建筑學術生活的重啟,是我邁出建立現代國際視野的決定性的一步,在后來的工作中,受益匪淺。此后,由于教學的需要,我繼續關注外國先鋒建筑理論的引進問題,這個《文集》第四部分“中外現代建筑之比較”,包括了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含蓄地批評當時引進“解構主義”不嚴謹的文字,因為引進理論的學者們威望實在太高了,我是他們的“粉絲”,不敢正面相覷。在以后的許多講座中,我才明確證明“后現代”和“解構”其實是一個東西,不是流派的輪替。對印度現代建筑的研究,起步于20 世紀90 年代初,經過兩輪工作,寫出了《回歸》和《對話》等文章以及專著《印度現代建筑》,自認為在當時那是較為系統的成果。
我接觸“中國現代建筑史”課題,實在太偶然了。一個在青島四方機車車輛廠當了17 年“美工”的建筑專業“邊緣”學子,一下子闖進了管理全國建筑設計的核心地帶——建設部設計局,而且我不知深淺,不自量力,竟然干起連許多真正有資格的專家也不愿插手的事兒,真是應了那句話:“無知者無畏”。但有龔總引領,有合作伙伴的幫扶,自己做事也如履薄冰,總算是協力完成了大百科全書“中國現代建筑史”條目的寫作任務。這個條目、《文集》的第二部分所載“中國現代建筑史(1949-1984)的分期及其他”以及專著《中國現代建筑史綱》,是這次學習式合作的成果,整個過程,都已寫在紀念龔總的文章里。這個項目雖由官方支持,但文章的觀點基本是獨立的,我們為新中國成立之初被認為是“階級敵人”的“方盒子”現代建筑正名,質疑蘇聯的所謂社會主義建筑理論,對建筑的觀察緊密結合社會政治和經濟的起伏,緊緊抓住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建筑創作的現代性等等,這在當時“反自由化”“反精神污染”的社會背景下,是要有點兒勇氣的。
我原想再借助建設部設計局這個寬大的平臺,繼續中國現代建筑史的研究,怎奈政府機關時過境遷,不可能盯在這一件小事兒上,就此大體結束了這次重要的合作。大約在1986 年,我進入了彭一剛先生主持組建的研究室,在科技局支持下,在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的資助下,當然還有彭先生的扶持,我和我的學生們開始了獨立研究。此間完成了《現代美術全集· 建筑藝術卷》共四卷和較為完整的《中國現代建筑史》。這個《文集》中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在這個期間完成的。自信這些文字有獨立的學術立場,例如我把中國現代建筑重歸世界現代運動的同時,大力鼓吹把中國現代建筑史和近代史合而為一。
我從讀書時起,就對建筑基本理論、現代建筑理論與評論懷有濃厚興趣,這方面的議論,都列在《文集》的第三部分里,事實上,與第四部分內容難以區隔。改革開放后的一個時期,大多新潮理論文章十分難懂,似乎文章越難懂,理論就越高深,我對此耿耿于懷——干嗎要把蓋房子這么具體的事兒搞得如此神秘?我在工廠的經歷告訴我,你給工人講理論就要準備好當場接受尖銳質問,說詞含糊不得。同時我也敬佩赫胥黎這位“不可知論”的發明者,為他的理論最可知、最通俗而感動。所以我寫下了那些有關先鋒理論的文字,鼓吹理論應可知、可行以及有服務性。我的那個開放性的理論框架,是自己將近20 年的積累,對我的理論教學有明顯助益。我鼓勵學子建立自己獨特的理論框架,使個人的思想形成自己特有的體系。他們的框架作業,五花八門,有趣極了。1975 年夏,我有幸跟隨吳冠中先生嶗山寫生,此后書信往來不斷,直至20 世紀90 年代,他大約給了我70 封信。我將其中的66 封編成了《看日出》一書,以紀念這位2010 年離世的美術界魯迅。多年來,我主要關注他“中年變法”后的一些動態,也希望他的藝術對建筑師的創作有所啟示,我們的建筑創作普遍缺乏吳冠中藝術中的“魂”—— 源于生活的創造,直奔現代的創造。在第五部分收入了幾篇文字,吳先生曾把《啟示》一篇,收入他的文集。《看日出》的序言,是我最用功寫作的文章之一。我在《看日出》里曾經寫道:青年時擁有未來,老年后擁有過去。進入耳順之年后,一想到過去,盡是老師之恩德,小學的、中學的、大學的以及工作之后社會的。師恩,如默默細流,匯若涌泉,滋潤學子心田。所以我很愿意在這個《文集》里,抒發一點對老師的感恩情懷。我乃普普通通一介書生,沒有傳奇,只好把過去寫的幾篇回憶自己當學生的文字放在這里,作為開篇第一部分“來自藝徒的學習記憶”。《四方機廠師友多》是特意為《文集》寫的。在以產業工人為主體的工廠里,我受到很有益的鍛煉。嚴格的管理和紀律,機械行業精細的技術體系,老工人和老知識分子教誨,素質優異的青年同事和工友們的幫助……使我終身受益,雖然在工廠一待17 年,太長了些。
審視自己的這些文章,有的悔其少作,有的敝帚自珍,但都是出自內心的獨立思考,可能有錯誤,絕對無假話,這也是我愿意示人的主要原因。至于那個“大家”的名義,實在羞愧難當!好在“大家”的通常含義是“大家伙兒”的意思,我希望眾多的建筑人“大家伙兒”一齊關注中國現代建筑文化的發展。
作者自序

目次

第一篇 建筑藝徒的學習記憶
Chapter 1 Reminiscences of Learning as a Student Majored in
Architecture
1.不棄愚鈍,點化成形——領受徐中老師給我改圖
Never Disliking Foolishness and Always Turning a Crude Work into a Polished One ——
Appreciating the Correction for My Design by Professor Xu Zhong
2.一個建筑藝徒對現代建筑思想的探求
Exploitation and Pursuit of Modern Architectural Thought by a Student Majored in Architecture
3.一個建筑藝徒的美術情結
A Student Majored in Architecture with Strong Interest and Feeling in Art
4.四方工廠師友多
So Many Teachers and Friends in Sifang Locomotive & Rolling Stock Works
第二篇 中國現代建筑史研究
Chapter 2 Research of History of Chinese Modern Architecture
1.他為中國現代建筑史研究奠基——跟龔德順大師學習中國現代建筑史的日子
Master Gong Deshun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Research of History of Chinese
Modern Architecture ——The Days Studied with Him
2.中國現代建筑史(1949 - 1984)的分期及其他
Period Division of History of Chinese Modern Architecture (1949-1984) , etc.
3.論中國現代建筑史起始期的確定
Confirming the Beginning of History of Chinese Modern Architecture
4.二十世紀中國現代建筑概述(第一部分 中國內地)
Brief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Modern Architecture in 20th Century
(Part I China Mainland )
5.未來的歷史是今天:緊急呼吁保護20 世紀50 年代以來的現代建筑遺存
History of Future is Today: Urgent Appeal for Protection of the Modern Architectural
Heritage since 1950s
6.文化底蘊,流傳久遠——再讀文遠樓
Cultural Essence Reaching Far —— Rereading Wen Yuan Building
7.利用中的保護,保護中的效益——談澳門建筑遺存的開發性保護
Protection in Utilization, Benefits in Protection —— About Developing Protection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 in Macao
8.在國際性和國家性建筑框架里的中國現代建筑
Chinese Modern Architecture in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Architectural Frame
9.一個進步的創作趨勢——談建筑中象征和隱喻的概念與近來的實踐
A Progressive Creation Tendency ——About Symbolism and Metaphor in Architecture
and Recent Practice
10.中國地域性建筑的成就、局限和前瞻
Protection in Utilization, Benefits in Protection —— About Developing Protection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 in Macao
11.二十年艱辛話進退——中國當代建筑創作中的模仿和創造
About Progress and Backwardness in 20 Years Hardships and Difficulties ——Imitation
and Creation in Chinese Modern Architecture
12.“適用、經濟、美觀”三要素三為一體 —— 全社會應當共守的建筑原則
Combination of the Three Elements“Suitability, Economy and Beauty” ——
Architectural Principle Should Be Followed by the Whole Society
13.20 世紀50 至80 年代中國建筑的現代性探索
Exploration of Modernit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in 1950s-1980s
14.向未來展示什么樣的建筑
What Kind of Architecture to Show to the Future
15.一個時代的社會變革,一個甲子的建筑進步——紀念中國建筑60 年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an Age and Architectural Progress —— Commemorating 60
Years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第三篇 現代建筑理論與評論
Chapter 3 Modern Architectural Theory and Comment
1.舊題新探——談建筑設計教學與生產任務的結合
New Exploration of the Old Issue ——About Combinat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Teaching and Production Task
2.建筑理論、評論和創作
Architectural Theory, Comment and Creation
3.莫為建筑添蛇足
Not Adding Something to Architecture as Adding Feet to a Snake
4.“真實”是建筑藝術的品格
“Truth” ——The Quality and Style of Architecture
5.建筑師的心愿:請社會理解建筑
Aspiration of Architects: Please Understand Architecture
6.可知、可行是建筑理論的必備品格 —— 再談引進外國建筑理論的經驗教訓
The Understandable and the Practicable is the Essential Quality and Style of
Architectural Theory —— The Second Talk about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 of
Introducing Foreign Architectural Theoriesr
7.優秀建筑論 —— 淡化“風格”“流派”,創造“優秀建筑”
About Excellent Architecture —— Weakening“Style”or“ School”,
Creating“Excellent Architecture”
8.“基本功”與“創造力”—— 建筑設計“三段教學體制”構想
“Basic Skills” and “Creativity” ——Conception about“Three Steps of Teaching
System”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9.論布正偉建筑師的創作理論體系《自在論》
About“Free and Easy”Creative Thinking System by Architect Bu Zhengwei
10.中國現代建筑理論的解困——五談引進外國建筑理論的經驗教訓
Dealing with the Difficult Situation of Chinese Modern Architectural Theory ——The Fifth Talk
about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 of Introducing Foreign Architectural Theories)
11.話說建筑的表情
Talking about Expression of Architecture
12.一個虛幻的神話——“天人合一”說解決城市生態危機置疑
An Illusory Fairy Tale——Doubts about Solving Ecological Crisis of Cities by“Unity of
Heaven and Man”
13.梁思成建筑理論的魅力和境遇——紀念梁思成先生誕辰100 周年
Fascination and Circumstances of Architectural Theory of Liang Sicheng ——
Commemorating the One Hundredth Birthday of Liang Sicheng
14.當代建筑理論的再定位
Anticipated Conformity of Various Theories —— Establishing Architectural Theory
Frame on the Thought Plat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15.理論萬象的前瞻性整合——建筑理論框架的建構和中國特色的思想平臺
Fascination and Circumstances of Architectural Theory of Liang Sicheng ——
Commemorating the One Hundredth Birthday of Liang Sicheng
16.引進外國建筑理論20 余年之再思索——寫在改革開放30 年之際
Rethinking about Introducing Foreign Architectural Theories over 20 Years —— Writing
at the Moment of 30 Years of “Opening and Reforming”
17.何苦言必稱“世紀”
Why Always Say“Century”
第四篇 中外現代建筑之比較
Chapter 4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Foreign
Modern Architecture
1.一個似曾相識的理論——關于后現代主義
A Seemingly Familiar Theory ——About Post-modernism
2.兩次引進外國建筑理論的教訓 —— 從“民族形式”到“后現代建筑”
Lessons from Twice Introducing Foreign Architectural Theories —— From“National
Form”to“Post-modern Architecture”
3.從現代藝術看解構主義:遲到了的“反形式”和“純建筑”
Looking Deconstruction from Modern Art : the Late“Deform”and“Pure Architecture”
4.從半個后現代到多個解構——三談引進外國建筑理論的經驗教訓
From Half Post-modernism to Multi-deconstruction —— The Third Talk about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 of Introducing Foreign Architectural Theories
5.蘇州平江歷史街區保護規劃的戰略思想及理論探索
The Explorations on the Strategic Thinking and Theory of the Conversation Planning
for the Historic Quarters of Pingjiang, Suzhou
6.回歸第三世界 回歸基本目標
Returning to the Third World, Returning to the Basic Goal
8.從先鋒建筑手法的標新立異看建筑創作的進步和倒退
Observing Progress and Retrogression of Architectural Creation from Novelty and
Originality of Avant-guard Architectural Approach
9.呼喚開放的社團精神!——紀念當代建筑文化沙龍成立10 周年
Calling for the Open Spirit of Society!—— Commemorating the 1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Salon
10.外國建筑師作品的引進:經驗在形式之外
Introduction from Works of Foreign Architects: Experience beyond Form
11.印度與西方現代建筑的對話
Dialogue between India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Western Modern Architecture
12.隔而不絕,交而待融 ——中外建筑文化交流50 年
Separation without Isolation, Communication Expecting Combination——50 Year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Architectural Culture
13.城市特色何處尋
Where to Find Characteristics of Cities
14.尊重世界,尊重自己:對偽歐陸風的換位批評
Respecting the World, Respecting Ourselves: Criticism to False European Style from
Reverse Perspective
第五篇 對吳冠中藝術的觀察
Chapter 5 Observation of the Art of Wu Guanzhong
1.建筑師與現代藝術 —— 現代藝術中的創造精神
Architects and Modern Art —— Creative Spirit in Modern Art
2.吳冠中藝術對建筑師的啟示 —— 關于引進外國建筑理論問題的思考
Revelation of the Art of Wu Guanzhong to Architects — About Thinking of the Problem
of Introducing Foreign Architectural Theory
3.為現代性而戰斗:吳冠中藝術的第一品格
Struggling for Modernity: the First Quality and Style of the Art of Wu Guanzhong
4.《看日出:吳冠中老師 66 封信中的世界》序言
Preface to“ Observing the Sun Rising: the World in 66 Letters of Wu Guanzhong”

書摘/試閱

聽說,過去同濟大學建筑系新入學的學生,都聽老師講文遠樓,學生會從這座建筑里學到許多現代建筑知識,學到同濟大學建筑系的建筑思想,文遠樓是建筑系學生入門的第一本教科書。這樣,文遠樓就不單單是一座有形的建筑遺存,而是一個蘊涵中國現代建筑文化脈絡的建筑學教學環境。建筑系置身于內,就在比較深的層次上表現并延續了這種文化脈絡,門廳里所鑲嵌的一白一黑兩塊石碑,把這一切說得清清楚楚。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5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